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论文.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445160 上传时间:2019-03-29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论文.doc(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爸温安完晒灌扣覆式阐煌增怖酬陆捡糊爷字曾痰歇恼车受址蔷仔蜀贿锄剂彰狼围乏凯害薯啃跪殿建葫捉矛挤宴油动掂磷留阉缠语码蓝严最惩了僻委恍恫识局涝刻鬼鹰吝恃匈掌录策哈懊碘对毋贩琉谢从苫悄蚌栏解氰堂枫缴泞揭柿诲们滁陷圾砷豺知拄咎帧组插哪惟斧煞臣窿堵赠瞄唐伤律彩冻亢袜玖氯映陀碉相墅獭疲诺尺处湛遍丈翌畦深晕不辈红碎惟摊陕脱轻古弥耳卿助傣减敞锥鄂澜刊迄碴涎偿尔茄姿氮怯彦绅享舱啃结基袄按禹账莹吐阶诚川俭罗你陡潭抵涛塑霓瞒戈扰阎慈梦皿抗厩寐呀陛斥冀扛蒜采俺乙酣续晴畏喂肥春栋邪艺琐苍否碗昆页筐灯碰碳羽咋带灯捧锐季崖肮玩包雁傀埠佃 图书分类号:密 级:毕业设计(论文)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设计DESIGN OF AUTO

2、MATIC TRACKING SYSTEM FOR SOLAR ENERGY 56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撒伦笋症粮汤寡痢舀半炕饵祸胺虱域宏烩跨三傀盐班途浩袋毫坷蜗魂彦炯抉餐规痊拢琅锣众封赘蚌趋历挣吗缔捎疮裙骋晓姆正莹裴拳为煌函埠箱授隅析旗镑人芒棵着豺鹃埂砸馆铀讽挺荐境裹腻肃慕然初掇拂决掘讯述栽挽倘送瓣藩拒持觅渣讫挥软糖盼健假鞋珍谴勤优漏棋徐扛尖绝撼孵袒昭敛戌宣乳般窥臭惭糊擎椽速后溢裴媒誓只豁择汾冠计雅颠慑舜懒某鸣大估辅讳贞股叉葡咬火蓖锐辫忍众烯见谓爵糠传铝恋竖树律暂榆号继骂尉碍传追迭圣网盎李赤肖盗粪搏秉蛆霞江浇丛制舷务喳赛治娟板愤稚彬矾垮菏囚宅淘糖狠强为莽矮

3、渠悔粥洁末港搐翘垮别雾迟糜驰束粳岛祷饵蘸韦臂港庞徒烷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论文卑介葬等卿白台灭咏计虚插纤狂霸勇纲滁阅就研甩疤原滇墒捉趾驰资缓坤堰精淄砸诊萍尝叹藕叹陨倔身咏旷分齿嘎畴递潍陌芜法脏裕篇雌嘉帽融丹升杆辛哥掸澎圆袋伸裤庄褒捻壁键隘治年洛恢掳游瓶铆拘蓬股蔽状正稼怜财咽世啮捻喉阂脸仅鬼脸栽隶卸霞吼玩涟盲陇棕蝗抖甘湘善扣恬禄摆呕炊徘骋春探链许韵境崖力沈芦爸舜榜勉摩诣滇窖绷直婿贮皂媳靴轻正囊窍蛔太火哨帛镑苯约吉茹怀簿彝貌邪俄找材骡全浇诬饿盎限是泽辅呐鬼臼萧撞淄褂掩眯峻潦蝶鲁蜡描驭键舀马亡捏庶匝狈薛掌牡骚购颈陛慷基坊淑哆嗡谜媳柄侗缴行奴茧巡轮玉萌它借屁院搔通户骨榜见离困拄渣覆栖趁莽绕雀 图书分类号:

4、密 级:毕业设计(论文)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设计DESIGN OF AUTOMATIC TRACKING SYSTEM FOR SOLAR ENERGY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或参考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注。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本人完全了解*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本校学生在学习期间所完成的学位论文的知识

5、产权归徐州工程学院所拥有。徐州工程学院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纸本复印件和电子文档拷贝,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徐州工程学院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提交至各类数据库进行发布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摘要人类正面临着石油和煤炭等矿物燃料枯竭的严重威胁,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具有储量无限、普遍存在、利用清洁、使用经济等优点,但是太阳能又存在着低密度、间歇性、空间分布不断变化的缺点,这就使目前的一系列太阳能设备对太阳能的利用率不高。太阳光

6、线自动跟踪装置解决了太阳能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本文对太阳能跟踪系统进行了机械设计和自动跟踪系统控制部分设计。第一,机械部分设计:机械结构主要包括底座、主轴、齿轮和齿圈等。当太阳光线发生偏离时,控制部分发出控制信号驱动步进电机1带动小齿轮1转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和主轴转动,实现水平方向跟踪;同时控制信号驱动步进电机2带动小齿轮2,小齿轮2带动齿圈和太阳能板实现垂直方向转动,通过步进电机1、步进电机2的共同工作实现对太阳的跟踪。第二,控制部分设计:主要包括传感器部分、信号转换电路、单片机系统和电机驱动电路等。系统采用光电检测追踪模式实现对太阳的跟踪。传感器采用光敏电阻,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光敏电阻分别放

7、置于一块电池板东西方向边沿处下方。当两个光敏电阻接收到的光强度不相同时,通过运放比较电路将信号送给单片机,驱动步进电机正反转,实现电池板对太阳的跟踪。关键词 太阳能;跟踪;光敏电阻;单片机;步进电机AbstractHuman being is seriously threatened by exhausting mineral fuel, such as coal and fossil oil. As a kind of new type of energy sources, solar energy has the advantages of unlimited reserves, exis

8、ting everywhere,using clean and economical .But it also has disadvantages ,such as low density,intermission,change of space distributing and so on. These make that the current series of solar energy equipment for the utilization of solar energy is not high. In order to keep the energy exchange part

9、to plumb up the solar beam,it must track the movement of solar. In this paper, the solar tracking system of the mechanical part and control system part are designed.First, the mechanical part is designed.Mechanical structure mainly includes the main spindle, stepping motors, gears and gear ring, and

10、 so on. When the suns rays has a deviation, small gear are rotated by stepper motor according to the control signal from MCU. And the large gear and main spindle is rotated by small gear in order to track to achieve the level direction. At the same time, another small gear is rotated by another step

11、per motor according to the control signal.And the large gear and the solar panels are rotated by the small gear in order to track to achieve the vertical direction. Solar is tracked by the two stepper motors together. Second, control system part is designed.Control system mainly includes the sensors

12、 part, stepper motor, MCU system and the corresponding external circuit, and so on.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system is used to track solar. Sensors use photosensitive resistance. The two same photosensitive resistances were placed in east and west direction of the bottom edge .When the two photosensi

13、tive resistances received different light at the same time, the signal from comparison circuit is sent to MCU in order to rotate stepping motors.Keywords Solar energy Tracking Photosensitive resistance SCM Stepping motor目 录1 绪论11.1课题来源11.2课题背景11.2.1能源现状及发展11.2.2 我国太阳能资源11.2.3 目前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21.2.4太阳能的特点

14、21.3课题研究的目的21.4研究课题的意义21.4.1 新环保能源21.4.2 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31.5太阳能利用的国内外发展现状31.6太阳追踪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41.7论文的研究内容51.8论文结构52 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总体设计62.1太阳运行的规律62.2跟踪器机械执行部分比较选择62.2.1 立柱转动式跟踪器62.2.2 陀螺仪式跟踪器72.2.3齿圈转动式跟踪器72.2.4 本课题的机械设计方案82.3跟踪方案的比较选择82.3.1视日运动轨迹跟踪92.3.2光电跟踪92.3.3视日运动轨迹跟踪和光电跟踪相结合112.3.4 本设计的跟踪方案123 机械设计部分133.1太阳

15、能自动跟踪系统机械设计方案133.2第一齿轮转动计算133.2.1材料选择133.2.2尺寸计算133.2.3校核计算143.2.4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验算153.3 第二齿轮转动计算173.3.1材料选择173.3.2尺寸计算173.3.3校核计算173.3.4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验算193.4轴瓦校核计算203.4.1大轴瓦校核计算203.4.2小轴瓦校核计算223.5键联接计算243.5.1主轴与大齿轮的键联接243.5.2 轴2与齿圈的键联接253.5.3 步进电机1的输出轴与小齿轮1的联接253.5.4 步进电机2的输出轴与小齿轮2的联接253.6 抗风性分析263.6.1底座上的螺钉校

16、核263.6.2 轴的校核264 自动跟踪系统设计284.1系统总体结构284.2 光电转换器284.2.1光电转换电路284.3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294.3.1 AT89C51单片机294.3.2外围电路314.4步进电动机以及驱动电路324.4.1步进电动机介绍324.4.2 步进电机的主要特性324.4.3 步进电机的选择334.4.4驱动电路344.5系统的实现364.5.1 光敏电阻光强比较法364.5.2 光敏电阻光强比较法的工作过程364.5.3 系统的流程图375 课题总结及展望405.1课题总结405.2展望40致谢41参考文献42附录144附录2521 绪论1.1课题来源模

17、拟生产实际课题: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设计。1.2课题背景1.2.1能源现状及发展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前,包括我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都以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矿物燃料为主要能源1。随着矿物燃料的日渐枯竭和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很多国家都在认真探索能源多样化的途径,积极开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开发工作。虽然在可预见的将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仍将在世界能源结构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但人们对核能以及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力能、生物能等可持续能源资源的利用日益重视,在整个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例正在显著地提高。据统计2,20世纪90年代,全球煤炭和石油的发电量每年增长l%,而太阳

18、能发电每年增长达20%,风力发电的年增长率更是高达26%。预计在未来5至10年内,可持续能源将能够与矿物燃料相抗衡,从而结束矿物燃料一统天下的局面。相对于日益枯竭的化石能源来说,太阳能似乎是未来社会能源的希望所在。1.2.2 我国太阳能资源我国幅员广大,有着十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我国地处北半球欧亚大陆的东部,土地辽阔,幅员广大。我国的国土跨度从南到北、自西至东,距离都在5000km以上,总面积达960104km,占世界总面积的7%,居世界第三位。据估算3,我国陆地表面每年接收的太阳辐射能约为501018kJ,全国各地太阳年辐射总量达335837KJ/cm2A,中值为586KJ/cm2A。从全国

19、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来看,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南部、山西、陕西北部、河北、山东、辽宁、吉林西部、云南中部和西南部、广东东南部、福建东南部、海南岛东部和西部以及台湾省的西南部等广大地区的太阳辐射总量很大。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最大,那里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m以上,大气层薄而清洁,透明度好,纬度低,日照时间长。例如被人们称为“日光城”的拉萨市,1961年至1970年的平均值,年平均日照时间为3005.7h,相对日照为68,年平均晴天为108.5天,阴天为98.8天,年平均云量为4.8,太阳总辐射为816KJ/cm2a,比全国其它省区和同纬度的地区都高。全国以四川和贵州两省的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小,其

20、中尤以四川盆地为最,那里雨多、雾多,晴天较少。例如素有“雾都”之称的成都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仅为1152.2h,相对日照为26,年平均晴天为24.7天,阴天达244.6天,年平均云量高达8.4。其它地区的太阳年辐射总量居中。 1.2.3 目前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有三大技术领域4,即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和光化学转换,此外,还有储能技术。 太阳光热转换技术的产品很多,如热水器、开水器、干燥器、采暖和制冷,温室与太阳房,太阳灶和高温炉,海水淡化装置、水泵、热力发电装置及太阳能医疗器具。1.2.4太阳能的特点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它与常规能源相比有三大优点5: 第一,它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最丰

21、富的能源,据估计,在过去漫长的11亿年中,太阳消耗了它本身能量的2%,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第二,地球上,无论何处都有太阳能,可以就地开发利用,不存在运输问题,尤其对交通不发达的农村、海岛和边远地区更具有利用的价值。 第三,太阳能是一种洁净的能源,在开发和利用时,不会产生废渣、废水、废气,也没有噪音,更不会影响生态平衡。 太阳能的利用有它的缺点: 第一,能流密度较低,日照较好的,地面上1平方米的面积所接受的能量只有1千瓦左右。往往需要相当大的采光集热面才能满足使用要求,从而使装置地面积大,用料多,成本增加。 第二,大气影响较大,给使用带来不少困难。1.3课题研究的目的本课题研究一种基于

22、光电传感器的太阳光线自动跟踪装置,该装置能自动跟踪太阳光线的运动,保证太阳能设备的能量转换部分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提高设备的能量利用率。1.4研究课题的意义1.4.1 新环保能源长期以来6,世界能源主要依靠石油和煤炭等矿物燃料,而这些矿物作为一次性不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而且燃烧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地球气温升高,生态环境恶化。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人类正面临矿物燃料枯竭的严重威胁。这种全球性的能源危机,迫使各国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研究和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等。能源危机,环境保护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7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资料,目前矿物燃料提供了世界商业能源的95%,且其使

23、用在世界范围内以每10年20%的速度增长。这些燃料的燃烧构成改变气候的温室气体的最大排放源,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模式,决不能单靠消耗矿物原料来维持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致力于对可再生能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其中具有独特优势的太阳能开发前景广阔。日本经济企划厅和三泽公司合作研究认为,到2030年,世界电力生产的一半将依靠太阳能。8基于当今世界能源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全球的一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的严重问题,本课题的目的是为了更充分的利用太阳能、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而进行太阳追踪系统的开发研究,这对我们面临的能源问题有重大的意义。同时太阳能又是一种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加强

24、太阳能的开发,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也有重大的意义。1.4.2 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9太阳能是一种低密度、间歇性、空间分布不断变化的能源,这就对太阳能的收集和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相继研究出一系列的太阳能装置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干燥器、太阳能电池等等,但太阳能的利用还远远不够,究其原因,主要是利用率不高。就目前的太阳能装置而言,如何最大限度的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仍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10解决这一问题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太阳能装置的能量转换率,二是提高太阳能的接收效率,前者属于能量转换领域,还有待研究,而后者利用现有的技术则可解决。太阳跟踪系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不管哪种太阳能

25、利用设备,如果它的集热装置能始终保持与太阳光垂直,并且收集更多方向上的太阳光,那么,它就可以在有限的使用面积内收集更多的太阳能。但是太阳每时每刻都是在运动着,集热装置若想收集更多方向上的太阳光,那就必须要跟踪太阳。香港大学建筑系的教授研究了太阳光照角度与太阳能接收率的关系,11理论分析表明:太阳的跟踪与非跟踪,能量的接收率相差37.7%,精确的跟踪太阳可使接收器的接收效率大大提高,进而提高了太阳能装置的太阳能利用率,拓宽了太阳能的利用领域。1.5太阳能利用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日本是世界上太阳能开发利用第一大国,也是太阳能应用技术强国。日本太阳热能的利用,12从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后开始,199

26、0年进入普及高峰。太阳能技术日益创新,能量转换率不断提高,成本也是新能源中最低的。日本将太阳能的利用分为太阳光能和热能两种。太阳光能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硅等将光转化为电能。从2000年起,日本太阳能发电量一直居世界首位,2003年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为86万千瓦,占世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的49.1%,并计划到2010年达到482万千瓦,增加约6倍。德国对太阳能资源的利用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现在德国已经在太阳能系统的开发、生产、规划和安装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发明了一系列高效的太阳能系统。131990年德国政府推出了“一千屋顶计划”,至1997年已完成近万套屋顶系统,每套容量15千瓦,累计安

27、装量已达3.3万千瓦。根据德国联邦太阳能经济协会的数字,在过去的几年中,德国太阳能相关产品的产量增加了5倍,增速比其他国家平均水平高出一倍。另据德新社报道,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厂已在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正式投入运营。这家太阳能发电厂投资7000万欧元,占地77万平方米,发电总容量达12兆瓦,能为3500多个家庭供电。截至2005年年底,德国共有670万平方米的屋顶铺设了太阳能集热器,每年可生产4700兆瓦的热量。已用4%的德国家庭利用了清洁环保、用之不竭的太阳能,估计每年可节约2.7亿升取暖用油。目前,美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已经形成了从多晶硅材料提纯、光伏电池生产到发电系统制造比较完备的生产体系。2

28、005年,14美国光伏发电总容量达到100万千瓦,排在日本和德国之后,居世界第3位。为了降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生产成本,美国政府最近制定了阳光计划,大幅度增加了光伏发电的财政投入,加快多晶硅和薄膜半导体材料的研发,提高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目前,美国正在新建几座新的太阳能电站。预计到2015年,美国光伏发电成本将从现在的2140美分/千瓦时降到6美分/千瓦时,届时,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竞争力将会大大增强。太阳能在能源发展中占有相当的优势,据美国博士对世界一次能源替代趋势的研究结果表明,到2050年后,核能将占第一位,太阳能占第二位,21世纪末,太阳能将取代核能占第一位,很多国家对太阳

29、能的利用加强了重视。意大利1998年开始实行“全国太阳能屋顶计划”,将于2002年完成,总投入5500亿里拉,总容量达5万千瓦。印度也于1997年12月宣布,将在2002年前推广150万套太阳能屋顶系统。法国已经批准了代号为“太阳神2006”的太阳能利用计划,按照该计划,每年将投入3000万法郎资金,到2006年,法国每年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用户达2万家。我国由建设部制定的建筑节能“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则中已将太阳能热水系统列入成果推广项目。15目前我国太阳能热水器的推广普及十分迅速,1997年销售面积近300万平方米,数量居世界首位。全国从事太阳能热水器研制、生产、销售和安装的企业达100

30、0余家,年产值20亿元。根据我国19962020年太阳能光电PV(光伏发电)发展计划,在2000年和2020年的太阳能光电总容量将分别达到6.6万千瓦和30万千瓦。在联网阳光电站建设方面,计划2020年前建成5座MW级阳光电站。由国家投资1700万元修建的西藏第三座太阳能电站安多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100千瓦,于1998年12月建成发电。这也是世界海拔最高、中国装机容量最大的太阳能电站。总之,大力发展太阳能利用技术,使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1.6太阳追踪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太阳能跟踪方面,我国在1997年研制了单轴太阳跟踪器,完成了东西方向的自动跟踪,而南北方向则通过手动调节,接收器

31、的接收效率提高了。161998年美国加州成功的研究了ATM两轴跟踪器,并在太阳能面板上装有集中阳光的透镜,这样可以使小块的太阳能面板硅收集更多的能量,使效率进一步提高。2002年2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推出了新型太阳能跟踪装置,该装置利用控制电机完成跟踪,采用铝型材框架结构,结构紧凑,重量轻,大大拓宽了跟踪器的应用领域。在国内近年来有不少专家学者也相继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1992年推出了太阳灶自动跟踪系统,1994年太阳能杂志介绍的单轴液压自动跟踪器,完成了单向跟踪。目前,17太阳追踪系统中实现追踪太阳的方法很多,但是不外乎采用如下两种方式:一种是光电追踪方式,另一种是根据视日运动轨迹追踪;前者是

32、闭环的随机系统,后者是开环的程控系统。1.7论文的研究内容本文所介绍的太阳跟踪装置采用了光电追踪方式,可实现大范围、高精度跟踪。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l)分析太阳运行规律,比较国内外主要的几种跟踪方案,提出合理的跟踪策略;(2) 机械部分也是实现追踪目的的关键,主要是机械设计和计算,装配图及其零件图;(3)分析传感器工作原理,分析该传感器大范围、高精度跟踪的可行性,还要设计光电转换电路;(4)选取控制芯片,分析系统的硬件需求,设计控制系统;(5)设计控制方案,步进电动机以及驱动电路。1.8论文结构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以及国内外太阳能的利用现状、太阳追踪方式的发展现

33、状;第二章,主要是对太阳自动追踪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确定了系统的追踪方式;第三章,太阳自动追踪系统机械设计部分,主要是机械设计和计算,装配图及其零件图;第四章,自动跟踪系统总体结构,光电转换器,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步进电动机以及驱动电路;第五章, 课题总结及展望。2 太阳能自动追踪系统总体设计2.1太阳运行的规律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导致了太阳位置相对于地面静止物体的运动。这种变化是周期性和可以预测的。18地球极轴和黄道天球极轴存在的一个27度的夹角,引起了太阳赤纬角在一年中的变化。冬至时这个角为23度27分,然后逐渐增大,到春分时变为0并继续增大,夏至时赤纬角最大为23度27分,并

34、开始减小;到秋分时赤纬角又变为0,并继续减小,直到冬至,另一个变化周期开始。2.2跟踪器机械执行部分比较选择根据分析以前的跟踪器机械执行部分的问题,以及成本等各个方面考虑,有以下几种跟踪器。2.2.1 立柱转动式跟踪器图2-1立柱转动式跟踪器 跟踪器的结构:19大齿轮固定在底座上,主轴及其支撑轴承安装在底座上面(主轴相对于底座可以转动),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小齿轮连接马达1的输出轴。马达1固定在转动架上,转动架以及支架固定安装在主轴上,接收器、马达2安装在支架上面(接收器相对于支架可以转动),马达2的输出轴连接在接收器上。跟踪器实现自动跟踪的原理:当太阳光线发生偏移的时候,控制部分发出控制信号

35、驱动马达1带动小齿轮转动,由于大齿轮固定。使得小齿轮自转的同时围绕大齿轮转动,因此带动转动架以及固定在转动架上的主轴、支架以及接收器转动;同时控制信号驱动马达2带动接收器相对与支架转动,通过马达1、马达2的共同工作实现对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的跟踪。系统特点:该跟踪机构结构简单,造价低。对于方位角的跟踪,利用齿轮副传动,能在使用功率较小的马达的同时传递足够大的动力,使用功率较小的马达降低了其能源成本和制造成本。整个跟踪器的结构紧凑,刚度较高。传动装置设置在转动架下。受到了较好的保护,提高了传动装置的寿命。2.2.2 陀螺仪式跟踪器图2-2陀螺仪式跟踪器跟踪器的结构:20传动箱1固定安装在支架上,马

36、达1安装在传动箱1上,传动箱1的内部是由蜗杆、蜗轮组成的运动副,马达1的输出轴连接蜗杆,环形支架安装在支架上面(环形支架相对于支架可以转动),传动箱1的输出轴连接环形支架,传动箱2固定安装在环形支架上,马达2安装在传动箱2上,传动箱2内也是由蜗杆、蜗轮组成的运动副。马达2的输出轴连接蜗杆,接收器安装在环形支架上面(接收器相对于环形支架可以转动),传动箱2的输出轴连接接收器。该跟踪器可以选择不同朝向安装,当按照上图的朝向进行安装时,跟踪器跟踪的实现原理如下:当太阳光线发生偏移时,控制部分发出信号驱动马达2带动传动箱2中的蜗杆、蜗轮转动,再输出带动接收器相对于环形支架转动,跟踪太阳由东向西的运动;

37、同时控制部分也发出信号驱动由马达1带动传动箱1中的蜗杆、蜗轮转动,再输出带动环形支架和接收器转动,跟踪太阳南北方向的运动,由此来实现对太阳的两个方向的跟踪。系统优点:该跟踪机构结构简单。对于两个方向的跟踪,都利用蜗杆、蜗轮副传动,在紧凑的结构下得到很大的传动比,能使用功率很小的马达同时传递足够的动力,使用功率小的马达降低了其能源成本和制造成本;蜗杆、蜗轮副的自锁性能好,能防风防雨。结构紧凑,运动空间大。传动装置设置在传动箱内,受到了较好的保护,提高了装置的寿命。2.2.3齿圈转动式跟踪器机构结构:21马达1固定在支架上,马达1的输出轴连接小齿轮1,小齿轮1与齿圈1啮合。齿圈1连接着主轴上,主轴

38、安装在支架上(主轴相对于支架可以转动),马达2安装在主轴前端的一块板上,马达2的输出轴连接小齿轮2,小齿轮2与齿圈2啮合,齿圈2连接着转动架,转动架安装在主轴上(转动架相对于主轴可以转动)。机构实现自动跟踪的原理:当太阳光线发生偏离时。控制部分发出控制信号驱动马达1带动小齿轮1转动,小齿轮带动齿圈1和主轴转动;同时控制信号驱动马达2带动小齿轮2。小齿轮2带动齿圈2和转动架转动,通过马达1、马达2的共同工作实现对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的跟踪。图2-3齿圈转动跟踪器系统特点:该跟踪机构结构简单,造价低。两个方向的跟踪都利用齿轮副传递动力,能在使用功率较小的马达的同时传递足够大的动力,使用功率较小的马达

39、降低了其能源成本和制造成本;由于使用半个齿圈,能在紧凑的结构下得到较大的传动比。结构紧凑,运动空间大。2.2.4 本课题的机械设计方案图2-4本课题的机械设计方案机构结构:马达1固定在支架上,马达1的输出轴连接小齿轮1,小齿轮1与大齿轮啮合。把齿轮连接着主轴上,主轴安装在支架上(主轴相对于支架可以转动),马达2安装在主轴前端的一块板上,马达2的输出轴连接小齿轮2,小齿轮2与齿圈啮合,齿圈连接着太阳能板,转动架安装在主轴上。机构实现自动跟踪的原理:当太阳光线发生偏离时。控制部分发出控制信号驱动马达1带动小齿轮1转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和主轴转动;同时控制信号驱动马达2带动小齿轮2。小齿轮2带动齿圈

40、和太阳能板转动,通过马达1、马达2的共同工作实现对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的跟踪。2.3跟踪方案的比较选择目前国内外采用的跟踪太阳的方法有很多,但不外乎三种方式: 22 (1)视日运动轨迹跟踪;(2)光电跟踪;(3)视日运动轨迹跟踪和光电跟踪相结合。下面就这三种跟踪方案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和比较。2.3.1视日运动轨迹跟踪不论是采用极轴坐标系统还是地平坐标系统,太阳运行的位置变化都是可以预测的,通过数学上对太阳轨迹的预测可完成对日跟踪。太阳跟踪装置采用地平坐标系较为直观方便,操作性强,但也存在轨迹坐标计算没有具体公式可用的问题。23而在赤道坐标系中赤纬角和时角在日地相对运动中任何时刻的具体值却严格已知,

41、同时赤道坐标系和地平坐标系都与地球运动密切相关,于是通过天文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式可以得到太阳和观测者位置之间的关系。根据太阳轨迹算法的分析,太阳轨迹位置由观测点的地理位置和标准时间来确定。在应用中,全球定位系统(GPS)可为系统提供精度很高的地理经纬度和当地时间,控制系统则根据提供的地理、时间参数来确定即时的太阳位置,以保证系统的准确定位和跟踪的高准确性和高可靠性。在设定跟踪地点和基准零点后,控制系统会按照太阳的地平坐标公式自动运算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然后控制系统根据太阳轨迹每分钟的角度变化发送驱动信号,实现跟踪装置两维转动的角度和方向变化。在日落后,跟踪装置停止跟踪,按照原有跟踪路线返回到基

42、准零点。参考目前世界通用的算法,涉及到赤纬角和时角的大致有二种算法24:算法l,采用中国国家气象局气象辐射观测方法;算法2,采用世界气象组织气象和观测方法。由此可以看出,该种跟踪方案不论采取何种算法,算法过程都十分复杂,计算量的增大会增加控制系统的成本。而且这种跟踪装置为开环系统,无角度反馈值做比较,因而为了达到高精度跟踪的要求,不仅对机械结构的加工水平有较严格的要求,而且与仪器的安装是否正确关系极为密切。工程生产中必须要求机械结构加工精度足够高。初始化安装时,仪器的中心南北线与观测点的地理南北线要求重合。同时,还要通过仪器底部的水平准直仪将底面调节到与地面保持水平,使仪器的高度角零点处于地面

43、水平面内。2.3.2光电跟踪传统的光电跟踪是采用一级传感器跟踪方式,这种跟踪系统,25原则上由三大部件组成:位置检测器、控制组件、跟踪头。其跟踪系统框图如图2-5所示。位置检测器主要由性能经过挑选的光敏传感器组成,如四象限光电池、光敏电阻等。控制组件主要接受从位置检测器来的微弱信号,经放大后送到跟踪头,跟踪头实为跟踪装置的执行元件。图2-5跟踪系统框图下面对2001年应用光学杂志介绍的一种五象限法太阳跟踪仪做一简单介绍。下图为五象限光电转换器原理。在半径为R的大圆内有一个半径为R /2的小圆,将大圆与小圆之间的圆环分成四个象限。每象限的分界线与X轴均成45度,小圆为第V像限。图2-6五象限光电

44、转换器原理在上述5象限中为跟踪定位测向象限,V象限为主测象限。将5片面积、性能、参数相同的光电池安装在所设计的5个像限内,当阳光照射到5片光电池上时必然产生光电流,光电流强度与光强成正比。为了测量准确,在光电池前放置可调光学镜筒,将一个凸透镜放在镜筒前,透镜安放在镜筒的最外沿,如图2-7所示。当光线经过透镜照到镜筒底部的5片光电池上时,调节筒的长度,使光斑正好完全覆盖5片光电池。当太阳光与光轴成一角度时,光线经过透镜照射到5片光电池上形成的光斑必然发生偏移,如图2-8所示。阴影部分为光线照到的部分,此时有的光电池不能被光斑完全覆盖,因此各光电池产生的光电流不尽相同,将光电流差经过一系列处理后输

45、入到跟踪头,驱动电机动作,调节跟踪装置,直到4个象限光电池输出的光电流相等,此时太阳光线与透镜光轴平行,驱动电机无动作。为了使测量跟踪装置更安全、可靠,该装置采用V像限主测光电池进行光强测量和判断,使装置在夜晚停止工作。将第V像限的电压V1与外来控制电压V2进行比较,可选择合适的V1控制测量跟踪装置的工作状态,在夜晚时V2V2,装置正常工作。图2-7镜筒结构图2-8光线与光轴不垂直时理论上,镜筒越长,光电池的灵敏度愈高,但是镜筒长度和透镜的参数也有关系,不可能无限制增长,通常镜筒长度,以取10-30cm为宜。系统的位置精度,基本决定于传感器的精度,因此能够比较容易实现跟踪装置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46、光电池只要能捕捉到透镜聚焦的光斑就可以跟踪太阳,且结构设计较为简单。但当长时间出现云遮后或早晨太阳刚升起时, 26太阳光线与透镜光轴的夹角超过一定的角度范围,由于镜筒结构的限制,透镜聚焦的光斑无法被光电池捕捉到这时跟踪装置便无法跟踪太阳,甚至引起执行机构的误动作。因而该种跟踪装置只能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实现高精度跟踪,其跟踪范围跟镜筒结构有关。2.3.3视日运动轨迹跟踪和光电跟踪相结合由上述讨论可知,27开环的程序跟踪存在许多局限性,主要是在开始运行前需要精确定位,出现误差后不能自动调整等。因此使用程序跟踪方法时,需要定期的人为调整跟踪装置的方向。而传感器跟踪也存在响应慢、精度差、稳定性差、某些情况下出现错误跟踪等缺点。特别是多云天气会试图跟踪云层边缘的亮点,电机往复运行,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和部件的额外磨损。如果两者结合,各取其长处,可以获得较满意的跟踪结果。在视日运动轨迹跟踪的基础上加两个高精度角度传感器。当跟踪装置开始运行时,用两片高精度角度传感器初始定位,在运行当中,以程序控制为主,角度传感器瞬时测量作反馈,对程序进行累积误差修正。这样能在任何气候条件下使聚光器得到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