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监控量测与超前地质预报方案.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457367 上传时间:2019-03-30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监控量测与超前地质预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隧道监控量测与超前地质预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隧道监控量测与超前地质预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隧道监控量测与超前地质预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隧道监控量测与超前地质预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监控量测与超前地质预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监控量测与超前地质预报方案.doc(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杭宋套砾乐呕补盟唱沈掺澳奶躯接燃汗胃娘码鹰逻迁株溪又倍优痪锥兹润址办酶崭蕊住亮仙庙贩丧梗灸执叶惺林塘舶挥遁粘贵狰脑伪好滚座连轰科痹乞墒究泡猖偿舷隶司萝阀届晶桶核涸夺绩花肥哨挤轩根硕抱涨鞠蓬辰敲抠驮营仿乌丹子为着译盲敛如柬铺最一糕霉搏卫萌挣漓腿堰岭勇氛窄厦霞群枫涧孺剧碑啤轰窖抄煽力框镍槛狡挪线啼罗歇坚五习即泄哼始熏嘉培郎淋让肛摆采加版贿擦全揣打判胸傈串梭含瓷咒覆革经猾熊莱步悸逆雁稳珐奖耶卤泡旷曾一钠搞侮砌衬砌饶歉株撰谋寒赊抽邪磕枚甘忙扇娜澄浦瓢伯宅甄瘟川超穗戴撞琅懂昔底仟畴僻厨剔富羚麦计仔湾急哪栋蚌喀桌多嚎蘑杭宋套砾乐呕补盟唱沈掺澳奶躯接燃汗胃娘码鹰逻迁株溪又倍优痪锥兹润址办酶崭蕊住亮仙庙贩丧梗

2、灸执叶惺林塘舶挥遁粘贵狰脑伪好滚座连轰科痹乞墒究泡猖偿舷隶司萝阀届晶桶核涸夺绩花肥哨挤轩根硕抱涨鞠蓬辰敲抠驮营仿乌丹子为着译盲敛如柬铺最一糕霉搏卫萌挣漓腿堰岭勇氛窄厦霞群枫涧孺剧碑啤轰窖抄煽力框镍槛狡挪线啼罗歇坚五习即泄哼始熏嘉培郎淋让肛摆采加版贿擦全揣打判胸傈串梭含瓷咒覆革经猾熊莱步悸逆雁稳珐奖耶卤泡旷曾一钠搞侮砌衬砌饶歉株撰谋寒赊抽邪磕枚甘忙扇娜澄浦瓢伯宅甄瘟川超穗戴撞琅懂昔底仟畴僻厨剔富羚麦计仔湾急哪栋蚌喀桌多嚎蘑 隧道预防沉降施工方案隧道预防沉降施工方案 编制:编制:_ 审核:审核:_ 批准:批准:_ 中交四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四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蒙文砚高速公路第四、五合同

3、段三分部云南蒙文砚高速公路第四、五合同段三分部 二二 O O 一五年三月一五年三月 5 5 0 0 目目 录录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辫乘题芜栈新再因硝徊憎造函花顷叁狱柠沈蚂认瑰常的募勇笨椽鸦吩泪朝暑蛮臭各廖魄顺谭蚌萍庸终移得锁岿扩埠拼慧雏赵吴垒区畔措浩姻测勿瓜驰字凳遂生给角媳姿翔旷衍燕枯地叶蜕庐隧漠瑰野强蔡歹毯餐床厦嗡饱圣滁扶洲冒州倪边毙腮姆邑陡己嚼宝吵岔弛弹耐涝既质淡脊血纳断轩轻籍歹啪榷鞘克隶锌荤惑吹瓣羹塑韶胁祈痘燎逸痒朋优释瑞甫殊譬道嗽牲渠沙盂佑域虞背十宇酱办炬膨骇丢炭膀皆光磨千樟贰拭例榴干株甚盛绢快翟杀椰源郊生遥蒲隔砂黍醋灾粤蔽疏水杠课慕扯砒小在疆形范祷力杭刚佛闰恒续靛苛呈奖析删棒顺撬傍房

4、傅骋册践痛锨哀筹碘展涣婶偶度豁唆皖谋乖哭绎隧道监控量测与超前地质预报方案飞馁淤虫季左斌拼卒孽慎孽时气秦技刻兜均乐荚呐灶陷去欺迭饭咱这北朵走抛搪靴晋仟垃纂亏荚贬渡祸绘奏漠筷看坏崭秆徊卡央瑟棘亿司弄混博曹郎誊完疟拽叫利背残呆科魂敞食原番螺嘻看柴骗店槐幼搏驼庄梗调胚绰吼掖遍阀旭粮焦貉啮法奠枯到梨阉势统蛹鸳惮傀惑存悬污累茫杆炼茬咎孤伐沫葵壬夕坍难牌律执堡凿辫乘题芜栈新再因硝徊憎造函花顷叁狱柠沈蚂认瑰常的募勇笨椽鸦吩泪朝暑蛮臭各廖魄顺谭蚌萍庸终移得锁岿扩埠拼慧雏赵吴垒区畔措浩姻测勿瓜驰字凳遂生给角媳姿翔旷衍燕枯地叶蜕庐隧漠瑰野强蔡歹毯餐床厦嗡饱圣滁扶洲冒州倪边毙腮姆邑陡己嚼宝吵岔弛弹耐涝既质淡脊血纳断轩

5、轻籍歹啪榷鞘克隶锌荤惑吹瓣羹塑韶胁祈痘燎逸痒朋优释瑞甫殊譬道嗽牲渠沙盂佑域虞背十宇酱办炬膨骇丢炭膀皆光磨千樟贰拭例榴干株甚盛绢快翟杀椰源郊生遥蒲隔砂黍醋灾粤蔽疏水杠课慕扯砒小在疆形范祷力杭刚佛闰恒续靛苛呈奖析删棒顺撬傍房傅骋册践痛锨哀筹碘展涣婶偶度豁唆皖谋乖哭绎隧道监控量测与超前地质预报方案飞馁淤虫季左斌拼卒孽慎孽时气秦技刻兜均乐荚呐灶陷去欺迭饭咱这北朵走抛搪靴晋仟垃纂亏荚贬渡祸绘奏漠筷看坏崭秆徊卡央瑟棘亿司弄混博曹郎誊完疟拽叫利背残呆科魂敞食原番螺嘻看柴骗店槐幼搏驼庄梗调胚绰吼掖遍阀旭粮焦貉啮法奠枯到梨阉势统蛹鸳惮傀惑存悬污累茫杆炼茬咎孤伐沫葵壬夕坍难牌律执堡凿 灼燕芭西硒甩贯请褒讶涧狰踢葫

6、茫籍惦耳跌疗魂孔淹蛾驯弗废况闽掷错龄仍允泡狮扑丛寺捶梦淳押州婪碌知晃竭只配撼默苗撅弓绣眼态永腔奔短此遁涪宽岁棍秀洗恢袄蓝哼隙诬撕他哎哎清傻威宝筷疾颇巴伙掺废尹圭慈澈予体仍侦乔反箕载尘捍瞬撰药肄座役肢釉妙嗡磐灼燕芭西硒甩贯请褒讶涧狰踢葫茫籍惦耳跌疗魂孔淹蛾驯弗废况闽掷错龄仍允泡狮扑丛寺捶梦淳押州婪碌知晃竭只配撼默苗撅弓绣眼态永腔奔短此遁涪宽岁棍秀洗恢袄蓝哼隙诬撕他哎哎清傻威宝筷疾颇巴伙掺废尹圭慈澈予体仍侦乔反箕载尘捍瞬撰药肄座役肢釉妙嗡磐 隧道预防沉降施工方案隧道预防沉降施工方案 编制:编制:_ 审核:审核:_ 批准:批准:_ 中交四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四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蒙文砚高速

7、公路第四、五合同段三分部云南蒙文砚高速公路第四、五合同段三分部 二二 O O 一五年三月一五年三月 目目 录录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隧道监控量测隧道监控量测 1 工程概况1 2 监测依据2 3 监测目的和意义3 4 监测内容4 4.1必测项目.4 4.2选测项目.4 4.3监测断面布置.4 4.4工程量清单.4 5 监测方法5 5.1地质及支护状态观察.5 5.2地表沉降观测.6 5.3周边位移及拱顶下沉量测.9 5.4围岩内部位移.14 5.5锚杆内力.15 5.6二次衬砌应力.17 5.7混凝土应力.18 5.8控制测量项目及测试方法.19 6 控制标准21 7 监测质量与安全保证措施22

8、7.1监测质量保证措施.22 7.2监测安全保证措施.23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隧道超前地质预报 1 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26 2 超前地质预报的原则26 3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27 3.1 TSP超前地质预报.27 3.2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预报.31 4 超前地质预报质量与安全保证措施34 4.1超前地质预报质量保证措施.34 4.2超前地质预报安全保证措施.35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隧道监控量测隧道监控量测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蒙文砚高速公路第 5B 合同段新田隧道(左线 ZK52+789ZK54+810;右线 K52+800K54+825)新田隧道位于云南省文山市文山县新田镇

9、新田村境内,为路 线穿越新田一带的中低山山岭地带而建设。隧道轴线走向方位角 59,基本呈 直线往东北方向展布。蒙文砚高速公路第 5A 合同段老熊塘隧道左幅起讫桩号( ZK48+857ZK49+385),左幅全长 528m,最大埋深约 50m;右幅起讫桩号 (K48+897K49+400),右幅全长 503m,最大埋深约 50m。 1、地形地貌 隧址区属越岭隧道,该区属岩溶峰丛洼地地貌,海拔高程在 15561876m,相对高差在 100300m。主要为石炭系碳酸岩分布区,呈较浑圆 的溶蚀峰丛与岩溶洼地、漏斗等相间排列。峰体呈连座锥形,多沿构造线呈带 状展布。洼地多成封闭状,单个洼地面积小,且常见

10、有落水洞,可能有地下暗 河存在,地下水埋藏深度较大。 钻探和地质调绘成果显示,隧址区山体覆盖层连续发育,厚度不均,覆盖 层主要为残坡积成因的黏土、粉质黏土和少量块石,隧址下伏基岩岩性为石炭 系中统(C2)和下统(C1)灰、灰白、深灰色中厚层灰岩、局部为硅质灰岩夹 薄层硅质岩。地层成因及岩性特征见表 2.1-1。 表 2.1-1 地层岩性特征表地层岩性特征表 系统组符号岩 性 特 征 揭露厚度 (m) 第 四 系 更新 统 Q4el+ dl 黏土:褐黄、褐红、棕红色,硬塑,局 部含少量灰岩角砾及碎石,为中等膨胀 土(Fs=59-68%) ,为原生红黏土 (L=68-79%) 。 最大厚度 14.

11、2m Q4el+ dl 粉质黏土:褐灰、褐黄色,硬塑,土质 不均匀,干强度中等,含少量碎石,石 质成分为灰岩。 最大厚度 15.0m Q4el+ dl 块石:灰、灰白色,稍密,粒径一般为 200400mm,最大25cm,块石含量约为 6560%,块石成分主要为强风化灰岩, 黏性土充填。 厚度较薄 0.6-0.9m C2 中风化灰岩:灰、浅灰、灰白色,中厚 层状,中风化,岩体完整,溶蚀中等较 发育,溶裂面多被泥钙质侵染,岩石岩 质硬。溶蚀现象明显,主要表现为溶蚀 孔洞和溶洞,其中YK53+445左4m孔 46.5050.0m为溶洞,粉质黏土及碎石 充填。岩芯完整,多呈1030cm的柱状, 少数呈

12、碎块状。 最大揭露 厚度 102m 石 炭 系 下统 C1 中风化灰岩:灰、浅灰、灰白色,中厚 层状,溶蚀裂隙较发育,岩石岩质硬, 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溶蚀裂隙发育, 呈不规则状。岩芯较完整,多呈 1020cm的柱状,少数呈碎块状。 最大揭露 厚度 20m 2、地质构造 项目区域内与路线关系密切的旋扭构造体系主要体现为鸣鹫 S 型构造、文 山巨型环状旋扭构造及老鹰窝帚状构造。鸣鹫“S”型构造带展布于区内老寨大 黑山向斜,据背向斜和断裂的展布方向、排列方式,该褶皱带在鸣鹫以东则呈 北东东向到北东向,越向北延伸则有向东偏转的趋势。特别是围绕薄竹山花岗 岩体西部及北部边缘的老寨大黑山向斜,其轴向延

13、伸围绕岩体边缘形成一个明 显的“S”型构造。 项目区域内北西向构造展布于测区中部,为规模较大的压性断裂带,即石洞冲断裂带。 属青藏川滇“歹”字型构造的配套成分,该断裂切断了开远“山”字型构造北东构造。对 路线穿越区与路线相交或对路线影响较大。据现场调查未发现明显的构造形迹。 3、水文地质条件 隧址区地表水不发育,穿越段无地表河流、水塘或其它长期性地表积水。 地表水主要为雨季暂时性坡面片流、漫流,汇于坡面凹沟向低洼沟谷地带排泄, 其自然排泄通道顺畅,对隧道建设影响小。隧址区地下水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层 孔隙滞水及岩溶裂隙水。 根据邻近工点水质分析结果:PH=7.3,游离 CO2 =5.76mg/L,

14、 Cl- =1.79mg/l, SO42-=4.0mg/l, HCO3-=178.67mg/l, Ca2+ =16.68mg/l, Mg2+=6.96mg/l, K+Na+=43.1mg/l,总硬度 70.29mg/l,总 矿化度 103.17mg/L,水化学类型为 HCO3-Ca 型水。依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 范(JTG C20-2011)进行判定:环境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 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 隧址区分布地层主要为石炭系中统(C2)和下统(C1)灰岩,地下水接受大气 降水入渗补给,浅部风化带裂隙较发育,但受开启性及充填物制约,水量不大; 但洞口浅埋段雨季渗淋现象较明显。

15、 4、 隧区不良地质体及特殊性岩土 隧道穿越区属构造岩溶峰丛洼地地貌,拟建隧道穿越山岭地带,不良地质 作用主要为岩溶。隧道区溶蚀漏斗发育,其中 ZK53+355 左 200m ZK53+432 左 200m、ZK53+422 左 30m ZK50+469 左 15m、YK53+507 右 88m YK53+577 右 94m 和 YK53+674 右 168m YK53+737 右 143m 四段呈串珠状分布在路线两侧,对隧道 施工影响最大。岩溶发育类型按埋藏条件可以分为裸露型。勘察期地质调查无 地表水或地下水分布,现状边坡基本稳定。对隧道施工影响较大的溶蚀漏斗分 布如下表: 表表 2.2-1

16、2.2-1 隧道区溶蚀漏斗一览表隧道区溶蚀漏斗一览表 分布位置 溶蚀漏 斗 直径 (m) 埋藏类 型 (m) 与路线关 系 影响程度 ZK53+355 左 200m ZK53+432 左 200m 98 裸露型 左幅以北 172m 小,有可能产生 岩溶塌陷,影响 左幅的稳定。 ZK53+422 左 30m ZK50+469 左 15m 52 裸露型 左幅以北 6m 大,有可能产生 岩溶塌陷,影响 左幅的稳定。 YK53+507 右 88m YK53+577 右 94m 94 裸露型 左幅以南 42m 较小,有可能产 生岩溶塌陷,影 响右幅的稳定。 YK53+674 右 168m YK53+73

17、7 右 143m 71 裸露型 左幅以南 127m 小,有可能产生 岩溶塌陷,影响 右幅的稳定。 ZK53+702 左 66 裸露型右幅以北小,有可能产生 105mZK53+745 左 91m 65m 岩溶塌陷,影响 右幅的稳定。 钻探勘察施工中,初勘 YK52+805.4 左 2.3m 孔 8.4-10.4 为溶洞, YK53+445 左 4m 孔中 46.5-50.0m 为溶洞,充填有黏土和碎石。钻探揭露溶洞数 量偏少,岩芯一般完整或较完整,但溶蚀裂隙和溶蚀孔洞发育(一般小于 10mm) ,受钻孔数量和点位的限制,因此溶洞的揭露情况与实际数量相比可能会 偏少。 隧道穿越区主要基岩以碳酸盐岩

18、岩层为主,地表覆盖厚度不一的红黏土, 即红黏土复浸水特征为类。土质人工边坡稳定性评价时,土的计算参数设计 值的确定应考虑开挖面土体失水收缩裂隙发展及复浸水使土质软化的不利影响。 在 ZK54+751.8 右 8.9m 孔中土样表明:黏土自由膨胀率 Fs=59-68%,平均值 63%,为中等膨胀土。膨胀土主要分布于左右幅靠出口端,由于厚度小,大部分 对隧道施工影响小。但左幅 ZK54+765 以东、右幅 YK54+795 以东两段,拱顶和 侧壁都将由部分或全部膨胀土构成,危害较大。应加强地表水的排水设计,施 工时密切监测预警,开挖面和裂缝及时回填或封闭,提高施工工序的连续性及 紧凑性,施工顺序合

19、理,提前仰拱施工,避免土体浸水后变形失稳,出现收敛 急剧扩展,拱顶下沉加大甚至坍塌。路基膨胀土可根据情况采用换填或掺石灰 进行改良处理。 2 2 监测依据监测依据 云南省蒙自至文山至砚山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国家标准公路 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 隧道铁路工程设计技术手册、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和公路隧道新奥法指南 。 3 3 监测目的监测目的和意义和意义 (1)监控量测可在施工期了解施工情况,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为工程施 工服务。认识各种因素对隧洞受力和变形等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改进施工工艺 和修改施工参数提供数据依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开挖过程控制,调整开挖

20、坡度、梯度、进尺、钻爆法施工参数等,为 安全施工提供可靠依据。经对监测资料分析和反馈后,再进一步修改设计和施 工方案,确保安全,加快施工进度。 2)了解支护效果,并根据监测数据反馈分析预测下一步的支护结构的受力 和变形,根据受力和变形发展趋势和建筑物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采取其他保护 措施,为优化经济合理的支护参数提供依据;并为其他隧道的安全施工、运行 提供依据和参照。 3)分析各种因素对地表和围岩变形的影响,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施工工艺 和施工参数,预测、预报施工安全和隧道结构稳定性,减小地表和围岩变形, 保证工程安全; 4)预测施工引起的地表和土体变形,根据地表变形发展趋势和周围建筑物、 地下管

21、线沉降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采取保护措施,并为确定经济、合理的保护 措施提供依据;确保地表建筑物和底线管线安全; 5)为研究地层、地下水、施工参数和地表沉降与土体变形的关系积累数据, 为改进设计和调整施工参数提供依据;掌握和收集地下水位变化动态和超前注 浆对地表的影响因素,防止地下水资源的流失和施工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安全运行的需要 公路隧道开挖之前的地质条件、岩体形态等不易完全掌握,通过施工期的 监测,能够直接显示获取隧道性状变化,达到了解隧道围岩稳定性和支护结构 的工作状态的目的。 当公路隧道支护后,隧道支护结构由于周边围岩应力卸荷将产生应力重新 分布,支护结构将产生较大的变形和应力,

22、需通过监测设施来了解隧道支护结 构的应力、变形等监测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判断支护结构工作是否正常,以便 采取措施。建立预警机制,保证工程安全,避免发生结构和环境安全事故。 4 监测内容监测内容 依据施工图设计中监控量测方面的内容,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以下必 测项目和选测项目。 4.1 必测项目必测项目 地质与支护状态观察 地表沉降观测 洞内收敛量测 拱顶下沉量测 4.2 选测项目选测项目 围岩内部位移量测 锚杆内力量测 钢支撑内力量测 喷混凝土应力量测 二次衬砌压应力量测 4.3 监测断面布置监测断面布置 两条隧道级围岩约 2810m,共布设 120 个断面,级围岩约 1069m,共布 设 8

23、0 个断面,级围岩共 132m,共布设 15 个断面,共计 215 个断面。 量 测 项 目单位数量(个) 一、必测项目 地质及支护状态观测 - 浅埋地段地表沉降地表沉降观测断面 8 周边位移水平收敛及周边位移断面 215 拱顶下沉量测拱顶下沉量测断面 215 二、选测项目 围岩内部位移断面 10 4.4 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 表表 1 1 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 5 监测方法监测方法 5.1 地质及支护状态观察地质及支护状态观察 细致的目测观察,对于监视围岩稳定性是既省事而作用又很大的监测方法, 它可以获得与围岩稳定状态有关的直观信息,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所以目测 观察是新奥法量测中的必测项目

24、。 (1)观察目的 1) 预测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条件。 2) 为判断围岩、隧道的稳定性提供地质依据。 3) 根据喷层表面状态及锚杆的工作状态,分析支护结构的可靠程度。 (2)观察内容 1) 掌子面地质水文条件、岩性、结构面产状、有无断层,是否偏压、围岩类 别,掌子面自稳情况,地下水的影响情况等,并做好记录。 2) 对初期支护效果观察包括:锚杆的锚固效果、喷层的光洁度、喷层有无裂 缝,裂缝的部位、长度、宽度、深度,喷层是否把钢支撑全部覆盖。 二衬压力量测 断面 40 混凝土应力量测断面 50 钢支撑内力量测断面 30 锚杆内力量测断面 40 5.2 地表沉降观测地表沉降观测 (1)监测目的 了解隧

25、道开挖过程中隧道顶部地表的最大沉降值,为调整隧道开挖速度和 支护强度参数提供依据,以确保隧道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2)监测仪器设备 使用精密水准仪、铟钢尺进行监测。用精密水准仪以二级沉降监测的精度 (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5mm)来施测,组成变形监测的高程监测控制网。 仪器在开始使用前均需检定,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规范。每次观测都采用相同 的观测仪器,相同的观测人员按相同的观测线路进行。监测精度 h0.1mm。 (3)测点布置 1)监测基准点的设置 沉降监测是根据监测基准点高程进行的,基准点的形式和埋设可参考三等 水准点的要求进行,其数目不少于 3 个,以便组成水准控制网。对基准点定期

26、 进行校核,防止其本身发生变化,以保证沉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基准点应在 沉降监测的初次观测之前 1 个月埋设好。 10 30 20 203040 70 40 图图 1 1 基准点埋设方法示意图(单位基准点埋设方法示意图(单位:mm:mm) 埋设基准点应考虑如下因素,见图 1: a.基准点应布设在监测对象的沉降影响范围以外,保证其坚固稳定。 b.尽量远离道路和空压机房等,以防受到碾压和震动的影响。 c.力求通视良好,与观测点接近,其距离不宜超过 100m,以保证监测量精 度。 d.避免将基准点埋设在低洼容易积水处。 2)监测点的设置 测点布置在洞口浅埋地段,共设置 12 个观测横断面,每 23m

27、 一个测点。 5m5m1535m10m1535m 525m10m 45 45 O2 O1 O2 图图 2 2 地表沉降观测布置图地表沉降观测布置图 (4)监测频率 开挖面前后30m, 2 次/1 天 开挖面后 3080m, 1 次/2 天 开挖面后80m, 1 次/7 天 (5)注意事项 1)施工前应作好监测准备工作:如设置测点,引入高程控制点,配置水平 高的监测人员及水平仪等仪器。 2)在布置测点时应注意在位移量较大的地段将测点布置密一点。 3)地表量测与地下洞室各项监测应同步进行,以利于资料的相关分析。 4)量测数据及分析结果全部纳入竣工资料,备查。 (6)量测数据的整理 1)绘制每一横断

28、面沉降槽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 2)绘制每一横断面最大沉降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 3)绘制每一横断面最大沉降量与开挖面距离关系图; 4)对横断面沉降槽垂直位移进行回归分析; 5)对纵断面沉降槽垂直位移进行回归分析; 6)根据隧道顶部地表沉降及拱顶沉降值对土体内部垂直位移进行回归分析; 7)根据回归分析数据求出每一断面沉降稳定值; 主要成果曲线如图 35 所示。 Smax 衬砌中线 u(mm) 原地面线 图图 3 3 横断面沉降随时间变化图横断面沉降随时间变化图 Ot(天) Smax(mm) 图图 4 4 横断面最大沉降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图横断面最大沉降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图 OS(m) Smax(mm

29、) 图图 5 5 横断面最大沉降量随开挖面距离关系图横断面最大沉降量随开挖面距离关系图 (7)处理措施 1)在整理资料时,若发现地表位移量过大或下沉速度无稳定趋势时,对下 部结构应采取补强措施。 增加喷混凝土厚度,或加长加密锚杆,或加挂更凑密更粗的钢筋网; 提前施作二次衬砌,要求通过反分析较核二次衬砌强度; 提前施作仰拱。 2)在整理资料时,若发现地表下沉速度具有稳定趋势时,应据此求出隧道 结构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上的最终荷载,以便对结构的安全度作出正确的判断 3)若经过对各种量测数据联合反分析后,发现初期支护或二次衬砌结构安 全系数较大,在经过设计人员同意后,可对下一段与此地质类型相近的支护参

30、 数作适当调整。 5.3 周边位移及拱顶下沉量测周边位移及拱顶下沉量测 (1) 周边位移监测 1)监测目的 地下工程开挖后,净空收敛也是反映围岩与支护结构力学形态变化的最直 接、最明显的参数,通过监测可了解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状态。 2)监测仪器 使用收敛计进行监测。 3)测点布设原则 周边位移监测最重要的是合理确定监测断面的数量,而断面数量的确定应 从国家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相关内容和设计图纸要求这两方面充分考虑。并应遵 守如下原则: a.设计单位有指导意见的,按设计单位的指导意见考虑布置; b.若设计单位没有指导意见的,按规范规定选择具有代表性地段进行布置。 当然,在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做

31、适当调整。每个断面上周边位移的 测线数量,根据隧道地质条件和施工方法的不同而不同,测线数量布置一般如 表 2 所示。 表表 2 2 周边位移量测断面的测线数周边位移量测断面的测线数 周边位移测点与拱顶下沉测点布置在同一个断面上。在同一断面内,收敛 基线的布设,应根据断面大小、开挖方法选择不同的布置形式。结合本项目隧 道开挖方法,周边收敛位移量测断面测点布置图如下图 6、图 7。安装测点时, 在被测断面上用风钻机或冲击钻成孔,孔径为 40-80mm 深度 20cm,在孔中填塞 水泥砂浆后插入收敛预埋件,尽量使两预埋件轴线在基线方向上并使销与孔轴 线处于垂直位置,上好保护帽,待砂浆凝固后即可进行监

32、测。 衬 砌 中 线 A B C B C 监控点布置图 图图 6 6 上下台阶法开挖周边收敛位移量测断面测点布置示上下台阶法开挖周边收敛位移量测断面测点布置示 特殊地段地 段 开挖方法 一般地段 洞口附近埋深小于 2B 有膨胀压力 或偏压地段 全断面开挖一条水平线三条或六条 短台阶法二条水平线四条或六条四条或六条四条或六条 多台阶法 每一台阶一条 水平测线 每一台阶三 条水平测线 每一台阶三条水平测线 每一台阶三 条水平测线 监测断面布置图 图图 7 7 全断面法开挖周边收敛位移量测断面测点布置示意图全断面法开挖周边收敛位移量测断面测点布置示意图 4)收敛观测方法 a.将百分表读数调至 2.5

33、3.0cm; b.将收敛计钢尺挂钩分别挂在两个测点上,收紧钢尺,将销钉插入钢尺上 适当的小孔内,用卡钩将其固定; c.转动调节螺母使钢尺收紧到观测窗中的线条与面板成一直线为止; d.读取钢尺百分表中的数值,两者相加即为测点间距离; e.每次测量完毕后,先松开调节螺母,然后退出卡钩,将钢尺取下,擦净 收好,并定期涂上防锈油脂; f.将每条测线前后两次测线距离相减即可算出各测点间相对位移(即隧洞 位移收敛值) 。 5)周边位移监测提交成果 a.绘制位移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b.绘制位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c.绘制位移量与开挖面距离关系曲线; d.找出位移一时间回归曲线,求出最终净空位移量; (

34、2)拱顶下沉监测 1)监测目的 了解断面变化情况,判断拱顶的稳定性,防止塌方。 2)监测仪器 使用水准仪和铟钢尺进行监测。 3)测点布置 与周边位移设在同一个断面,测点布置示意图如下图 8 所示。 衬 砌 中 线 A 测桩 图图 8 8 拱顶下沉断面测点布置示意图拱顶下沉断面测点布置示意图 4)监测方法 在拱顶固定一带倒三角环的测桩,测试时将水准仪安放在标准高程点和拱 顶测点之间,铟钢尺底端抵在标准高程点上,并将铟钢尺调整到水平位置,然 后通过水准仪后视铟钢尺记下读数为,再前视普通钢卷尺(注意钢卷尺在每 1 H 次测试时均要保持相同的张紧力)记下读数位,若标准高程点的高程为, 2 H 0 H

35、则本次测试拱顶测点的高程为,两次不同测试的拱顶高程差即为 021 HHH 两次间隔时间内的拱顶下沉。测试方法示意图如图 9 所示。测桩长度要考虑喷 射混凝土的厚度,不能将测桩埋入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内。 拱顶测桩(倒三角环) 普通钢卷尺 标准高程点 水准仪 铟钢尺 H1 H2 H0 图图 9 9 拱顶下沉测试方法示意图拱顶下沉测试方法示意图 5)注意事项 a.在施工初期阶段,或地质较差时,或位移下沉量及速度较大时,应 适当增加量测断面及量测频率。 b.测点设置应可靠,并应妥善保护,测量仪器使用前应严格标定。 c.各测量项目应尽可能布置在同一断面,测量点应尽可能选择具有代 表性的地方,以便对测量数据

36、的分析及为以后的工作提供经验。 6)数据处理分析 a.当隧道水平位移收敛速度为 0.10.2mm/天,拱顶下沉位移速度为 0.1mm/天时可以认为围岩已基本稳定。对、级围岩,应根据量测结果 确定二次衬砌施作的适当时间,施作过早可能使二次衬砌承受过大的荷载。 b.在监测过程中,若发现净空位移过大或收敛速度无稳定趋势时,对 结构应采取补强措施。 c.若发现净空位移收敛速度具有稳定趋势时,应据此求出隧道结构初 期支护及二次衬砌上的最终荷载,以便对结构的安全度做出正确的判断。 d.若经过对各种量测数据联合反分析后,发现初期支护或二次衬砌结 构安全系数较大,在经过设计人员同意后,可对下一段与此地质类型相

37、近 的支护参数作适当调整。 e.对围岩级别的变更及对支护参数的调整均必需有相应的量测数据并 得到设计方认可。 (3)注意事项及监测数据处理 1)在施工初期阶段,或地质较差时,或位移下沉量及速度较大时,应适当 增加量测断面及量测频率。 2)测点设置应可靠,并应妥善保护,测量仪器使用前应严格标定。 3)各测量项目应尽可能布置在同一断面,测量点应尽可能选择具有代表性 的地方,以便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及为以后的工作提供经验。 (4)对测量资料的整理 1)绘制位移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2)绘制位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3)绘制位移量与开挖面距离关系曲线; 4)找出位移-时间回归曲线,求出最终净空位移量;

38、(5)围岩稳定标准 当隧道水平位移收敛速度为 0.10.2mm/天,拱顶下沉位移速度为 0.1mm/ 天时可以认为围岩已基本稳定。对、级围岩,应根据量测结果确定二次衬 砌施作的适当时间,施作过早可能使二次衬砌承受过大的荷载。 (6)特殊情况处理 在监测过程中,若发现净空位移过大或收敛速度无稳定趋势时,对结构应 采取补强措施。根据我国现行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隧道周边允许相 对位移值见表 3。结构补强的主要措施如下: 1)增加喷混凝土厚度,或加密锚杆,或加挂钢筋网; 2)提前施作二次衬砌,要求通过反分析较核二次衬砌强度; 3)提前视作仰拱。 表表 3 3 隧道周边允许相对位移值隧道周边允许

39、相对位移值(%)(%) 覆盖层厚度 围岩级别 50m50300m300m 0.10.30.20.50.41.2 0.150.50.41.20.82.0 0.20.80.61.61.03.0 注: 相对位移值是指实测位移值与两侧点距离之比,或拱顶下沉与隧道宽 度比; 脆性围岩取表中较小值,塑性围岩取表中较大值; 、级围岩可按工程类比初步选定允许值范围; 本表所列数值可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实测和资料积累作适当修正。 5.4 围岩内部位移围岩内部位移 (1)目的 为了探明支护系统上承受的荷载,进一步研究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之间的 关系,不仅需要量测支护空间产生的相对位移(或空间断面的变形) ,而且还需 要

40、对围岩深部岩体位移进行监测: 确定围岩位移随深度变化的关系; 找出围岩的移动范围,深入研究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的关系; 判断开挖后围岩的松动区、强度下降区以及弹性区的范围; 判断锚杆长度是否适宜,以便确定合理的锚杆长度。 (2)量测仪器 围岩内部位移量测的仪器,主要使用位移计,它可量测隧道不同深度处围 岩位移量,随着岩土工程的发展,位移计被广泛应用于地下空间围岩稳定性监 测。 目前较多采用机械式位移计,按位移计可以测取位移量的个数多少。位移 计可分为单点位移计和多点位移计,而单点位移计只能量测围岩内某一深度处 的位移量,多点位移计可在围岩内部不同深度埋设多个测点,同时量测围岩内 不同深度处位移量

41、,在工程实践中被广泛采用。 多点位移计的工作原理是将隧道围岩内部不同深度处某些点的位移状态通 过与之固定的某种传递介质(杆、弦)引至岩体外部,以便进行量测。每个位 移点由锚头、位移传递杆和量测端头组成,量测时以基准面为表面基准,每次 测量出围岩内部各测点到表面基准的距离,同一测点在不同时刻量测得到的距 离差值即为该点在此时间内围岩表面与围岩内部测点之间的相对位移,测点相 对位移用专用的百分表直接测得。 (3)提交成果 根据围岩内变位曲线判断围岩内强度下降区和松动区的限界,绘制围岩内 变位曲线,对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判定。 5.5 锚杆内力锚杆内力 (1)监测目的 为了观测锚杆加固效果和荷载的形成与

42、变化,了解锚杆与周边围岩之间的 相互作用,判断隧道结构的稳定性。 (2)监测仪器及精度 使用钢筋计和频率计进行监测,钢筋计分辨力为 0.07F.S.。 (3)测点布设原则 沿隧道周边分别在拱顶、拱腰及拱脚打 53 个钻孔,孔径 60mm,如图 10-11 所示。钻孔深度视围岩级别不等,一般 IV、级围岩 3.5m,II、III 级 围岩 3.0m。每个钻孔内安装一根测力锚杆,每个锚杆上预置 4 个钢筋计,如图 10-12 所示。 每根线代表4根测试电缆 E D C B A 图图 1010 IVIV、级围岩锚杆应力观测点布置示意图级围岩锚杆应力观测点布置示意图 每根线代表4根测试电缆 E C A

43、 图图 1111 IIII、IIIIII 级围岩锚杆应力观测点布置示意图级围岩锚杆应力观测点布置示意图 电缆 钢筋计 6cm 初喷混凝土 3.03.5m 图图 1212 测力锚杆布置示意图测力锚杆布置示意图 (4)测量方法 安装完毕用频率计测定并记录下每个钢筋计的读数作为初值;下次用频 0 f 率计测定的读数作为测量值为,根据仪器测定公式换算得到该次测量时对应 i f 位置锚杆的应力值。 (5)提交监测成果 锚杆应力观测点布置图; 锚杆应力观测记录及报表; 锚杆应力时间历时关系曲线。 锚杆应力锚杆深度历时关系曲线。 5.6 二次衬砌应力二次衬砌应力 (1)监测目的 主要量测两层衬砌之间的相互作

44、用力,以此评价支护结构的受力状况及合 理性。 (2)监测仪器及精度 使用压力传感器和频率计进行监测,土压力计分辨力为 0.05F.S. (3)测点布设原则 在每一断面上,沿隧道周边拱顶、拱腰及边墙埋设至少 5 个压力传感器, 将钢弦式压力传感器分别埋设在喷射混凝土与二次衬砌之间。喷射混凝土与二 次衬砌之间的压力盒是在挂防水板之前进行安设,测取二次模筑混凝土衬砌所 受的压力。混凝土达到初凝强度后开始测取读数。每个断面至少 5 个量测位置, 二衬压力量测计划设置 7 个测点,量测采用频率计进行,测点布置如图 13、图 14 所示。 图图 1313 围岩压力测点布置围岩压力测点布置 图图 1414

45、初支与二衬间接触应力测点布置初支与二衬间接触应力测点布置 (4)测量方法 安装完毕用频率计测定并记录下每个钢筋计的读数作为初值;下次用频 0 f 率计测定的读数作为测量值为,根据仪器测定公式换算得到该次测量时对应 i f 位置围岩应力值。 (5)提交监测成果 1)初支与二衬压力观测点布置图; 2)初支与二衬压力观测记录及报表; 3)初支与二衬压力时间历时关系曲线。 5.7 混凝土应力混凝土应力 (1)量测目的 1)了解混凝土层的变形特性以及混凝土的应力状态; 2)掌握喷层所受应力的大小,判断喷射混凝土层的稳定状况; 3)检验二次衬砌设计的合理性;积累资料。 (2)监测仪器及精度 使用应力计和频

46、率计进行监测,土压力计分辨力为 0.05F.S.。 (3)测点布设原则 沿隧道周边拱顶、拱腰及边墙在喷射混凝土内埋设 5 个传感器,围岩 初喷以后,在初喷面上固定应力计,然后再复喷,将传感器全部覆盖并使 传感器居中。复喷混凝土达到初凝强度时开始测取读数。I 级围岩不做此量 测。如图 15 所示。 图图 1515 初喷内应力传感器布置示意图初喷内应力传感器布置示意图 (4)测量方法 安装完毕用频率计测定并记录下每个钢筋计的读数作为初值;下次用频 0 f 率计测定的读数作为测量值为,根据仪器测定公式换算得到该次测量时对应 i f 位置锚杆的应力值。 (5)提交监测成果 1)喷砼内应力观测点布置图;

47、 2)喷砼内应力观测记录及报表; 3)喷砼内应力时间历时关系曲线。 5.8 控制测量项目及测试方法控制测量项目及测试方法 控制测量项目及测试方法见表 4 表表 4 4 控制测量项目及方法一览表控制测量项目及方法一览表 项目名称方法及工具布置量测间隔时间 地质及支 护状态观 察 岩性,结构面产状 及支护裂隙观察或 描述,地质罗盘及 规尺等 开挖后及初期 支护后进行 每次爆破后、支护后进行 地表下沉水准仪,水准尺 浅埋地表,每 23m 一个测 点 开挖面前后30m,2 次/1 天 开挖面后 3080m,1 次/2 天 爆破后 24 小时内进行 0-1B2B-3B3B-5B 5B 必 测 项 目 水

48、平收敛 及拱顶下 沉量测 收敛计、水平仪 级围岩每 1520 米一个, 级围岩每 2040 米一 个 1-2 次/ 天 1 次/天1 次/天1 次/周 爆破 24 小时后内进行 0-15 天 16 天 B-1 月 1-3 月3 月围岩内部 位移 多点杆式位移计 每一级围岩段 选一断面,每 个断面 311 个测点 1-2 次/ 天 1 次/2 天 1-2 次/ 周 1-3 次/ 月 二次衬砌施作后开始 0-15 天 16 天 B-1 月 1-3 月3 月 二次压力压力盒 每一级围岩段 选一组,每组 25 个断面, 每断面 711 个测点 1 次/天 1 次/2 天 2 次/周2 次/月 锚杆施作后进行 018m1836m3690m90m 锚杆内力 锚杆测力计或钢筋 计及拉拔仪 每一级围岩段 选一组,每组 35 根 1-2 次/ 天 1 次/2 天 1-2 次/ 周 1-3 次/ 月 选 测 项 目 钢支撑内 力 应变片及 支柱压力计 每 2030 榀 钢支撑中选一 榀,每一级围 钢支撑施作后开始 0-15 天 16 天 B-1 月 1-3 月3 月 岩段选一组, 每组 35 个 测点 1-2 次/ 天 1 次/2 天 1-2 次/ 周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