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高级经济师-金融专业考试题库(含答案解析)1. 问答题:遵循“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总体思路,试论述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及每个阶段取得的阶段性成就。答案: 本题解析:遵循“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总体思路,(一)准备阶段:以外币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为锚本阶段核心:实现外币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市场化,为信贷市场做准备。1、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推动实现资金批发利率市场化。2、以国债利率招标为起始,债券利率市场化。3、外币利率市场化:存款利率先行,中外资利率管理政策实现并轨。(1)从效果来看,货币与债券市场初步实
2、现市场化,但外币利率市场化不足,本币存贷款利率浮动也存在隐形限制。(2)从数据来看,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和Shibor波动基本重合,且利率波动基本符合随机游走原则,不存在明显的利率上下限。(二)发展阶段:先贷款后存款2004年我国利率市场化进人发展阶段,该阶段的核心是实现人民币贷款利率市场化,并着手布局存款利率市场化。放开外币小额存款利率上限后,“先外币”向 “后本币”过渡。(三)全面开放阶段:专攻存款利率2013年之后,利率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开始进入全面开放阶段,该阶段的核心是全面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实现存款利率市场化。(四)最终深化阶段:实现利率并轨1、2015年至今是利率市场化的最
3、终深化阶段,是完成利率市场化“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性阶段,该阶段的核心是实现利率并轨这一终极目标。2、实现利率并轨,需要采取以下三个步骤。第一:培育市场化利率体系,政策目标利率反应敏感从而确保施政行之有效;第二:逐步放开对存贷款利率浮动程度的管制(2015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再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并进一步扩大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第三:培育关键政策利率和市场基准利率,完善利率走廊机制,从而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关键政策利率为基础,以市场基准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3、改革事件:2015年,中央银行在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
4、告中提出探索利率走廊机制,理顺中央银行政策利率向金融市场乃至实体经济传导的机制,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探索构建以利率走廊机制为主的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模式。2. 问答题:简述构造现代化的金融监管治理体系。答案: 本题解析:(1)背景: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提出,将银监会和保监会的职责整合,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并将银监会和保监会拟订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划入央行。证监会维持不变。至此,新型金融监管框架成型。 (2)这一新型金融监管框架,目的在于解决旧的“一行三会”模式下存在的微观监管和宏观监管协调上的效率和冲突问题。 从当前中国金融
5、市场发展的情况来看,大量交叉性金融产品跨市场,风险隐藏于各个环节。在过去的监管框架下,不同的监管部门之间容易产生各自为政的情形,使得金融市场监管套利的情形不断出现。另一方面,由于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程度不够,在处置风险时又容易发生短期监管压力叠加过大的情形,即可能引发因处置风险而产生的风险。 (3)金融监管体系要有适应性,要根据本国金融体系的发展水平、结构变化和风险变迁动态演进,关键是要有效捕捉风险并与时俱进地配置监管资源,使监管能力建设与金融创新相适应。因此,要加快建立符合现代金融特点、统筹协调监管、有力有效的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在完善体制的同时,也要改革和优化监管机制。从长远看,我国应在充分借
6、鉴国际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积极构建系统性风险防范长效机制,不断建立并完善系统性风险监管的法律制度、机构安排、技术工具等,构造现代化的金融监管治理体系。 3. 多选题:我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工作包括()。A.建立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B.缩小金融机构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C.继续培育深圳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和贷款基础利率D.培育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体系,完善利率政策传导机制E.完善金融机构的内在激励和外在约束机制,提高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答案:D、E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任重道远。我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工作任重道远:1.培育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体系,完善利率政策传导机制
7、2.完善金融机构的内在激励和外在约束机制,提高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4. 多选题:按并购的出资方式划分,并购形式可分为( )。A.现金购资产B.现金购股票C.用股票购买资产D.杠杆收购E.管理层收购答案:A、B、C 本题解析:按并购的出资方式,并购分为用现金购买资产、用现金购买股票、用股票购买资产和用股票交换股票;按收购融资渠道划分,并购分为杠杆收购和管理层收购。5. 多选题:用于风险识别的方法主要有( )。A.筛选-监测-诊断法B.Zeta法C.情景分析法D.极限测试法E.风险树搜寻法答案:A、E 本题解析:风险识别是要辨明所面临的风险在质上属于何种类型。用于风险识别的方法主要
8、有“筛选-监测-诊断法”和风险树搜寻法等。6. 多选题:从世界各国的传统来看,金融监管模式主要有( )。A.分业经营、分业监管B.分业经营、集中监管C.混业经营、集中监管D.混业经营、分业监管E.分业与混业相结合答案:A、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 多选题:下列关于弱式有效市场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A.证券价格完全反映过去的信息B.不能预测市场价格变化C.投资者不可能获得超额收益D.当前的价格变动不包含未来价格变动的信息E.证券价格的任何变动都是对新信息的反应答案:A、B、D、E 本题解析:C项,在强式有效市场中,由于所有信息均反应在证券价格上,投资者不可能获得超额收益。但在弱式有效市场中
9、投资者可以利用当期公开信息和内幕信息获得超额收益。8. 多选题:扩张型货币政策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A.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B.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C.降低再贴现利率D.提高再贴现利率E.公开市场业务,多购进证券答案:A、C、E 本题解析:扩张型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使利率下降,从而增加投资,扩大总需求,刺激经济增长。主要措施包括: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利率;公开市场业务,通过多购进证券,增加货币供应。除以上措施外,中央银行也可用“道义劝告”方式来影响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增加放款,以增加货币供应。在我国,扩张型货币政策常表现为扩大贷款规模。9. 多选题:我国大
10、多数全融企业格内部控制分为五个构成部分,包括( )并且各部分之间有密切的联系。A.内控环境B.风险评估C.信息交流与反馈D.控制活动以及监督管理E.外部环境答案:A、B、C、D 本题解析:我国大多数全融企业格内部控制分为五个构成部分,包括内控环境。风险评估、信息交流与反馈,控制活动以及监督管理并且各部分之间有密切的联系。10. 多选题:2004年1月某企业发行一种票面利率为6,每年付息一次,期限3年,面值100元的债券。假设2004年1月至今的市场利率是4。2007年1月,该企业决定永久延续该债券期限,即实际上实施了债转股,假设此时该企业的每股税后盈利是0.50元,该企业债转股后的股票市价是22元。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A.债券的购买价高于面值B.债券的购买价低于面值C.按面值出售时投资者对该债券的需求减少D.按面值出售时投资者对该债券的需求增加答案:B、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