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发育2014225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476906 上传时间:2019-04-01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4.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颌面部发育2014225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颌面部发育2014225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颌面部发育2014225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亲,该文档总共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颌面部发育2014225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颌面部发育2014225ppt课件.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口腔组织病理学,大连大学 口腔医学系 口腔医学基础教研室,本课程的地位及意义,口腔基础医学中的重要学科 是联系基础医学和口腔临床医学的桥梁 对正确认识口腔疾病的本质,从而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有重要的意义,学科范围,口腔组织胚胎学,口腔病理学,口腔组织胚胎学,定义:研究口腔颌面部组织和器官的发生、发育过程及其机制,以及其形态结构与相关功能的学科; 研究内容:口腔颌面部发育和牙的发育;牙体组织、牙周组织、口腔粘膜、涎腺和颞下颌关节等的形态结构与相关功能。,口腔病理学,定义:研究口腔颌面部组织、器官相关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规律和形态功能的变化; 研究内容:牙发育异常、龋病、牙髓病、根尖组织病、牙周病

2、、口腔粘膜病、涎腺相关疾病、口腔颌面部囊肿、牙源性肿瘤及颌面部其它肿瘤。,第一篇 口腔组织胚胎学 第一章 口腔颌面部发育,人出生前的发育阶段,增殖期 受孕后2周 胚胎期 孕后38周,口腔颌面部发育基本在此期完成 胎儿期 孕后9周出生,腭部发育在此期开始阶段完成,第一节 神经嵴、鳃弓和咽囊,一 、神经嵴的分化 脊索:某些动物特有的原始骨骼; 位于身体的中轴、消化管的背侧,支撑动物身体; 文昌鱼、柱头虫等具有脊索,为脊索动物。,文昌鱼,文昌鱼的剖面图,柱头虫,从脊索到脊柱,脊索动物在早期发育阶段具有脊索,只有少数低等脊 索动物如文昌鱼才终生保留; 多数脊椎动物只在胚胎时期有脊索,以后就被新的支 持

3、结构脊柱所代替,脊索本身仅留残余或完全退化。,神经板的形成,胚胎第三周,脊索与邻近的间充质诱导其表面的外胚层形成神经板,神经嵴的形成,神经板,中轴凹陷神经沟,隆起神经褶,顶端与外胚层交界处神经嵴,神经嵴细胞 (多潜能干细胞),外胚间充质等 多种组织,神经嵴细胞的分化,神经系统组织 内分泌组织 结缔组织:外胚间充质 皮肤组织,迁移至头面部的神经嵴细胞形成该区的大部 分结缔组织,这些结缔组织被称为外胚间充 质(外间充质); 如骨、牙的软硬组织及腺体;,外胚间充质(ectomesenchyme),二、鳃弓及咽囊的发育,鳃弓(branchial arch): 第4周,原始咽部的间叶细胞增生,形成左右对

4、称、背腹走向的6对柱状突起(第5对很快消失); 鳃沟:相邻鳃弓之间在体表侧的浅沟;,第1鳃弓(下颌弓)参与面部发育; 第2鳃弓(舌弓)参与舌的发育;,咽囊(pharyngeal pouch): 原始咽部表面的内胚层上皮向侧方增生成囊 状,形成与鳃沟对应的浅沟; 分化出一系列的组织和器官(表1-1)。,第二节 面部的发育,一、面部发育过程 面突(facial process):外胚间充质细胞的增 生和基质的聚集形成的突起;,面突间的演化机制,联合(merge):(图1-6) 随着突起的生长,突起间的沟变浅、消失; 融合(fuse) : 突起间表面外胚层接触、破裂、退化、消失;,面突的形成过程,胚

5、胎第三周,前脑下端突起形成额鼻突; 额鼻突两侧下方出现2个第1鳃弓; 下颌突两侧上方增生形成2个上颌突; 原口(口凹);,7个突起的形成,额鼻突末端两侧增生形成嗅板(鼻板),中央凹陷形成鼻凹(嗅窝),将额鼻突分为中间1个中鼻突,两侧2个侧鼻突; 中鼻突末端增生形成2个球状突; 共7个突起( 1个下颌突,2个上颌突,2个侧鼻突,2个球状突),发育时间: 胚胎第3周: 额鼻突和原口; 胚胎第4周: 上颌突、下颌突、中鼻突和侧鼻突; 胚胎第5周: 中鼻突末端出现球状突; 胚胎第6周: 面突联合形成大部分组织; 胚胎第7-8周: 形成完毕;,面突及其衍生组织:见表1-2;,二、面部发育异常,致畸因子:

6、遗传及环境等; 1. 唇裂(cleft lip):多见于上唇,球状突 和上颌突未联合,常伴颌裂、腭裂;,唇裂的分类,单侧,双侧; 完全性(唇红至前鼻孔底部),不完全性(唇红); 综合性 (面部发育异常综合征的一部分,10%),非综合性(非面部发育异常综合征的一部分) ;,微笑列车,1999年至今,美国微笑列车基金会在中国资助了超过170,000例免费唇腭裂修复手术; 凡年龄在040岁的贫困家庭唇腭裂患者,不限户藉,不需开具任何证明,在项目合作医院填写贫困声明和病人记录同意书,就可以获得免费初次修复手术。,辽宁省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辽宁省沈阳市口腔医院 辽宁省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辽宁

7、省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辽宁省大连市口腔医院 辽宁省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辽宁省鞍山市第三医院 辽宁省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辽宁省丹东市口腔医院 辽宁省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辽宁省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唇 裂,2. 面裂(facial cleft),横面裂:上颌突与下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 大口畸形,横 面 裂,斜面裂:上颌突与侧鼻突未联合,面裂发生的部位:图1-8;,第三节 腭的发育,一、 腭部发育过程 球状突向口腔侧增生形成1个前腭突(原发腭); 上颌突形成2个侧腭突(继发腭); 鼻中隔 :1个;,鄂部发育过程,侧腭突:向下或垂直生长,水平生长,联合 融合,前

8、腭突,二、 腭发育的调控(自学),FGF8, Shh, BMP; HOX; TGF,EGF;,三、 腭部发育异常,1. 腭裂(cleft palate): 侧腭突之间及鼻中隔未融合或部分融合(图1-15) ; 分为单侧和双侧,常伴唇裂及颌裂;,2. 颌裂(cleft jaw)(图1-15) 上颌裂:前腭突与上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 下颌裂:下颌突之间未联合或部分联合,第四节 舌的发育,一、舌的发育过程,几个重要结构,侧舌隆突:(来自下颌突)2个; 奇结节:(来自下颌突)1个; 来自第2鳃弓的1个联合突和来自第3、4鳃弓的1个腮下隆起共同形成1个突起 ; 界沟:舌体和舌根联合处形成的一个浅沟;,间

9、充质增生 侧舌隆突 中线联合 舌前2/3 联合突 舌后1/3(舌根) 舌体表面 外胚层上皮 舌根表面 内胚层上皮,二、舌的发育异常,分叉舌:侧舌隆突未联合或联合不全(罕见) 正中菱形舌:白色念珠菌 异位甲状腺(或组织) 甲状舌管囊肿(如甲状舌管未退化),第五节 唾液腺及口腔黏膜的发育,一、唾液腺的发育,唾液腺的发育,胚胎期间上皮和间充质相互作用的结果,间充质诱导口腔上皮形成上皮蕾,上皮条索形成及生长,上皮索末端分支,上皮索反复分支、腺小叶形成,前期导管形成,细胞分化,上皮条索终末膨大区为干细胞 分化为 闰管细胞 (干细胞),腺泡细胞,导管细胞,肌上皮细胞,唾液腺发育开始时间,腮腺:第6周 颌下

10、腺:第6周末 舌下腺:第78周 小唾液腺:第12周,腮腺的开口的位置随个体发育而稍有变化,最初在上颌第一乳磨牙相对的颊粘膜处; 34岁时既位于上颌第二乳磨牙相对的颊粘膜; 12岁时位于上颌第一恒磨牙相对的颊粘膜处; 成人时在上颌第二恒磨牙相对的颊粘膜处,腺体淋巴上皮病变的基础,唾液腺发育过程中,与淋巴组织有密切关系,特别是腮腺和颌下腺。 腮腺发育的部位与颈部淋巴结的发育部位在同一区域内,以后才逐渐分开,所以在腮腺内和腮腺表面都会有淋巴组织并形成淋巴结。颌下腺导管周围也有淋巴组织,但弥散存在,不形成淋巴结。 在颈部淋巴结内偶尔混有少量唾液腺组织。,二、口腔黏膜的发育,主要来自外胚层; 个别来自内

11、胚层:舌根黏膜; 口底黏膜; 第12周: 黑色素细胞和郎格罕斯细胞出现; 第16周:麦克尔细胞出现;,口腔黏膜的发育也是上皮与间充质相互作用的结果,第3周:上皮下出现密集的间充质细胞 68周:出现网状纤维 811周:出现胶原纤维、毛细血管 14周:成纤维细胞出现 1620周:出现弹力纤维,第六节 颌骨及颞下颌关节的发育,一、下颌骨的发育,下颌骨发育自第一鳃弓,与第一腮弓软骨(Meckels cartilage)即下颌软骨有密切关系。,胚胎第6周,下齿槽神经侧方的间充质细胞及基质明显密集,形成细胞凝聚区(发挥干细胞作用),这是下颌骨的始基。,二、上颌骨和腭骨的发育(自学) 三、颞下颌关节的发育(

12、自学) 四、颌骨发育的调控(自学),要求,掌握面部、舌和腭各突起生长、分化、联合及融合过程及时间。 掌握面部、舌和腭各种畸形特点。,熟悉唾液腺的发育及口腔黏膜的发育。 了解上颌骨、下颌骨和颞下颌关节的发育。,思考题,面部是如何形成的? 唇裂是怎样形成的? 腭裂是怎样形成的?,考研,(四军医大,硕士)神经嵴;唇的正常及异常发育; (四军医大,硕士)鳃弓;融合; (四军医大,硕士)神经嵴 (四军医大,硕士)联合突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硕士)画图示面部各突起联合的部位,(上交大,硕士)联合 (锦州医学院,硕士)面部发育起始于什么时间 (川大,硕士)神经嵴 (川大,硕士)联合突,(中山大学,硕士)唇裂 (中山大学,硕士)cleft lip (大医,硕士)联合; (首都医大,硕士)merge 和fuse,口腔职业医师考试,唇裂形成过程,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