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重点舒婷顾城的诗歌艺术特征.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484674 上传时间:2019-04-02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91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重点舒婷顾城的诗歌艺术特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学重点舒婷顾城的诗歌艺术特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学重点舒婷顾城的诗歌艺术特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重点舒婷顾城的诗歌艺术特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重点舒婷顾城的诗歌艺术特征.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朦胧诗“与舒婷、顾城的诗歌,教学重点:舒婷、顾城的诗歌艺术特征,教学难点:“朦胧诗”的审美内涵及艺术特征,上节课我们简要分析了80年代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文化界的种种表现,譬如在绘画、音乐和戏剧领域,而在诗歌创作领域,“朦胧诗”可以说集中体现出现代主义思潮的文化特征。这节课我们一起看一下“朦胧诗”的大致发展概况及其两位重要代表舒婷和顾城的创作概况。,本节课学习的内容:,1、“朦胧诗”产生的时代背景,2、“朦胧诗”发展历程,3、“朦胧诗”审美特征,二、舒婷及其诗歌风格,三、顾城及其诗歌风格,一、朦胧诗,1、“朦胧诗”产生的时代背景:,首先,从社会背景看,“十年动乱”所导致的普遍精神危机、精神迷惘

2、、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态度,使“文革”后文学在思想上表现出现代主义倾向,尤其对于曾是“知青”的诗人而言。,其次,从文化背景看,现代主义技巧的引进带来了现代主义观念和思潮的风行,为“朦胧诗”的产生提供了特定的文化空间。,再次,从文学背景看,大量翻译作品的引进,促进了人们在思想和技巧两个方面表现出反传统的追求。,一、朦胧诗,2、“朦胧诗”发展历程:,60年代末70年代初1978年 朦胧诗创作酝酿阶段,(2)1978年12月 民间刊物今天创刊,“朦胧诗”确立期:从“地下”走向“公开”,(3)19791982年:“朦胧诗”发展繁荣的四年:舒婷、顾城、江河、徐敬亚 “三个崛起”,(4)19841986年:

3、“朦胧诗”的衰落期 朦胧诗人进入沉思阶段,“新生代”或“后朦胧诗”向“朦胧诗”挑战,3、“朦胧诗”审美特征,(1)精神内涵:,A、社会批判和对黑暗的否定,是“朦胧诗”精神内涵的第一个层面。 B、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突出的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三者结合,构成“朦胧诗”精神内涵第三个层面。 C、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是其精神内涵的第三个层面。(海子面朝大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

4、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2)艺术创新:,A、以表现心理情绪和感受的真实代替实景、实事的再现,以审美为基点的多元趋势的价值观代替单一社会功利判断。 B、意象化的构思方式给诗歌形式带来新生命。,(1)忧郁、温柔的基调,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 (2)通过表现个人情感世界来表现时代特征和人生意义。,二、舒婷,1、简介,2、诗歌风格:致橡树,三、顾城:,1、简介,2、诗歌风格: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1)经历了从社会批判到童话思想建立的过程,前者服务于后者。 (2)对大

5、自然的投入和关注使得纯净成为他的风格特征。,小结,重申朦胧诗在当代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它否定了当代诗歌直、白、浅的弊病,同时也是对中国20-40年代的现代主义文学传统进行了一次修补。,谢谢大家!,舒婷,原名龚佩瑜,祖籍福建泉州,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漳州龙海),生长在厦门。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但事实上,她的诗歌更接近上一代载道意味较浓的传统诗人,反抗性淡漠了许多。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秋天的情绪

6、、硬骨凌霄、露珠里的“诗想”、舒婷文集(3卷)等。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双桅船获全国首届新诗优秀诗集奖、1993年庄重文文学奖。,顾城,男,原籍上海,1956年生于北京,1969年随父下放山东东北农场,1974年回北京。 做过搬运工、 锯木工、借调编辑等。 “文革”期间开始诗歌写作,1973年开始学画,1977年重新开始写作,在今天发表诗作后在诗歌界引起强烈反响和巨大争论,并成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1980年初所在单位解体,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

7、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获德国DAAD创作年金,在德国写作。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因婚变杀死妻子谢烨后自杀。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1992年获德国DAAD创作年金。1993年获伯尔创作基金,并在德写作。 1993年3月曾回国探亲。惨案发生时,值其夫妇从德返新西兰不久。著作主要有黑眼睛(1986年人民文学出 版社出版)、英儿(1994年元月北京华艺出版社出版,与谢桦合著)、灵台独语(1994年3月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老木、阿杨编)、顾城诗集、顾城童话寓言诗选、城等,部分作品被译为英、德、法等多国文字。另有文集生命停止的地方,灵魂在前进,

8、组诗城、鬼进城、 从自然到自我、没有目的的我。,顾城是朦胧诗派的主要作者,著有诗集白昼的月亮、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铁铃、黑眼睛、北岛、顾城诗选、顾城诗集、顾城童话寓言诗选、顾城新诗自选集。逝世后由父亲顾工编辑出版顾城诗全编。 顾城的帽子 顾城总是戴着一顶用裤腿改造成的帽子,他为什么戴帽子按照他的解释是为了避免尘世间污染了他思想,因为他的灵魂告诉我们,他的诗歌告诉我们,他眼中的世界,总会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尘,而他的高洁却是与生俱来的。那顶帽子,让他远离了世界,也亲近了世界。,有关大雁塔 韩东:“诗到语言为止”,有关大雁塔 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 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 为了爬上去 做一次英雄 也有的还来做第二次 或者更多 那些不得意的人们 那些发福的人们 统统爬上去 做一做英雄 然后下来 走进这条大街 转眼不见了,也有有种的往下跳 在台阶上开一朵红花 那就真的成了英雄 当代英雄 有关大雁塔 我们又能知道什么 我们爬上去 看看四周的风景 然后再下来,“三个崛起”,“朦胧诗”不“朦胧”:“六年论争” 方冰、臧克家、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VS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崛起的诗群,这事实上是两种审美观念的论争,是新旧美学规范的论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