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博物馆讲稿.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02598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博物馆讲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体博物馆讲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体博物馆讲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体博物馆讲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体博物馆讲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博物馆讲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博物馆讲稿.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欢迎大家来参观南方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博物馆。这个人体解剖博物馆称得上南方医科大学的一张名片,一个门面。从1978年建馆之初迎来第一个标本,到如今人体博物馆已经35岁了,馆藏铸型标本已发展到2600多件。这些珍贵标本由管道铸型技术制作,其数量之多、工艺之精细使得这座博物馆成为世界三大人体博物馆之一。另外,这个博物馆还研究数字人、虚拟人,并且成功将这些技术应用于我国航天事业的研究,所以才有这个中国航天中心捐赠的一个大屏幕。这项科研成果亦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南方医科大学人体博物馆”这几个字由中山大学原校长、广东省卫生厅厅长姚志斌题词。博物馆建馆面积有1700多平米,其中专业馆800多平米,科普馆

2、900多平米。专业馆是专业学生学习的基地,把教室、实验室、博物馆三者结合进行教学。科普馆由广州市科信局投资100万。这里的标本按照人体器官系统顺序摆放。科普馆作为广州市科普教育基地,承担广州市科普教育任务。大家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数字人体/数字医学体验区。别小看这个电脑,数字人的信息全都储存在里面,在电脑上您可以个性化了解您想要知道的知识。上面这张图片为我校解剖教研室2004年转制前的全家福,下面这张照片是转制后的。这位老人就是钟世镇院士,他是这个博物馆的创始人,今年已经88岁了,还工作在第一线。在钟世镇院士的领导下,我们整个团队做了很多工作,才渐渐有了今天的成就。现在我们进入了专业馆。专业馆中的

3、标本犹如工艺品,不仅不会让人感觉不舒服,还会给人带来享受。标本真真假假都有。这些模型采用真实骨架,例如这个颅骨。血管是注入硅胶制成,也就是假的。硅胶的颜色是硅胶处于液体状态时加入的,红色的是加入了朱砂,代表动脉;蓝色的是油彩,代表静脉。我们给硅胶加压从血管口注入后,硅胶在血管中循行,凝固之后,将皮肤、肌肉、骨骼甚至血管壁都用酸腐蚀掉,只剩下硅胶组织,这样才能更好地显示复杂血管的走向。对于带骨的标本,不能采用上述方法(因为酸会腐蚀骨,破坏解剖结构和美观)而采用自然腐蚀的方法,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所陈列的标本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例如这个颅骨标本,把颅内外血管都充分表现了出来,是这个展柜的精品。下

4、面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展柜。在解剖课上我们学过,大脑动脉环是由基底动脉,前后交通动脉,大脑前后动脉,颈内动脉末端围成的不规则七边形。颈内动脉两侧血一般是不通的,当一侧受阻时另一侧代偿循环。如果一个人的颈内动脉一侧发育不良,健侧受阻,那么就会造成大脑缺血缺氧,损伤内囊。钟院士的第一个博士后发现人群中97%的大脑动脉环是完整的,其中15%为不规则环。很多人的大脑动脉环互不相同,和解剖书上描述的不一样,因为书上描述的是统计学的内容。因此,他决定探究这个内容。最早做的这些标本主要用于教学,因为可以把人体血管展示出来,即使再好的彩色图片也是二维的,不能把毗邻关系展示出来,而这些标本可以。管道铸型技术配方获得

5、国家专利,管道铸型技术在2000年获得国家科技技术二等奖,而在当时一等奖是空缺的。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人体肺脏,肺脏是人体呼吸器官。标本有三个颜色,红色、蓝色和白色。红色的是动脉,蓝色的是静脉,白色的就是气管。而我们看到的其他不同颜色则表示不同的肺叶分段。不同肺段的血管用不同的颜色来标注,这样能展现出某一段血管的血供范围,这对血供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对于外科医生来说,当肺发生病变,某一段某一叶需要切除,就可以参考这一血供标本对病人的血管做一个结扎,非常的方便。这是一个肝脏标本,肝脏是非常重要的器官。这个标本所用的材料与之前说的硅胶是不同的,它用的是口腔科镶牙用的牙托本。我们用硅胶来填充标本,它能

6、够反映血管的柔韧性,但是对于细小血管的硬度表现就差了一些,所以我们现在用牙托本,就能够将细小血管的硬度给表现出来。这个标本既有实体肝脏的轮廓,也有内部血管分布的情况,是用雕刻技术做出来的。这种雕刻技术做出来的标本对于外科医生有很大帮助。因为外界认为解剖是一个夕阳学科,是没落的学科,已经没有发展空间,但是在钟院士的带领下,我们开辟了新的领域临床解剖学,即临床医生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然后在临床上验证。如果没有成功,那接着再来实验。如果临床实验成功了,合适了,我们就将之推广,服务大众。在外科手术中,手术部位有相对的安全区,有相对的危险区,相对的禁区。在禁区有一些手术是很危险的,不能做的。通过标本

7、提供的参考,原来不能做的手术可以通过变通成功实施,这就是这些标本和我们这些技术手段乃至临床解剖学的非常大的成功。这个是人体肾脏标本,肾脏是人体泌尿器官。媒体对这样的标本会非常的感兴趣,会觉得灌到这么细的血管可以说是巧夺天工。而旁边这几个对于我们医学生学习已经足够了。黄色代表肾小盏、肾大盏、肾盂,红色代表肾里面的肾段血管,所以血管跟肾小盏、肾大盏、肾盂之间的毗邻关系非常清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标本的区别,能灌注到这么细小的血管里面去。这取决于我们灌注材料颗粒的大小。我们把非常细的灌注材料进行过滤,在适当的压力下它就能够灌注到非常细小的血管中。这是一个多囊肾,肾结石的标本,是一个病理性的标本。黄色模

8、拟的就是肾结石,红色为动脉,蓝色为静脉,可以看到整个肾被结石已经撑得很大了。那后面我们看这是什么?上肢?非常对。因为我们是医学生,我们要用医学术语,没有医学背景的人可能会说手、胳膊,但是作为医学生,我们要说上肢。这些标本中有一些颜色已经非常灰暗了,有一些颜色非常地亮。灰暗是因为它已经存在很多年了,我们用的很多的教材、图谱都是用它来拍摄的。这个标本我们一直没换掉是因为有些人看到书以后都能在我们博物馆里找到这个模板。这些清亮的标本是我们09年、10年陆续补充进来的一些新做的标本。我们都知道广州周边的小厂子很多,像番禺、中山等等,有时候为了赶工期他们可能会加班,在加班的时候有可能会疲劳作业,在疲劳作

9、业的时候就有可能会受伤,有的时候手指受伤了,手掌受伤了,甚至上肢、胳膊、前臂都会受伤,会断掉。那如果四肢断了,就不仅要把骨头接起来,把肌肉接起来,同时要把血管吻合,这样才有血供,断肢才能存活。所以广东珠三角区域的显微外科可以说在国内是发展地非常好的,而中国的显微外科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实际上跟这个铸型标本是分不开的。被誉为手外科之父的陈中伟院士跟钟院士是很好的朋友,他们在年轻时经常会有一些学习班或者一些讲座,钟老师就拿一些基础性的东西来讲,陈老师就会模拟手术,一起来做这样一个工作。所以业内一直延续了这种有人讲有人手术这种办会的模式或者学习班的模式。陈院士给钟院士的一个评价就是:虽然他没有做过一台

10、外科手术,但是他给我们显微外科界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可以说钟院士的人生是一个甘当配角的人生,因此在2010年的10月19日,钟院士被授予显微外科终身成就奖。现在全军四个骨科医院的院长有三个是钟老师的博士研究生。四军大骨科医院裴国献院长原来在南方医院做主任时完成了亚洲第一例世界第三例断肢异体移植存活手术。第一例是在美国,把一个黑人的前臂移植到一个白人的胳膊上,他首先要吃很多抗排斥的药,另外他对这个肤色不能够接受,于是自己又把它断掉了。但是裴教授做的这例非常成功,患者不仅能够拿哑铃,而且能够摆积木,说明不仅恢复了力量,也具有精细功能,手总体恢复地非常好。这个标本要特别地提一下,它是1978年钟世

11、镇院士(当时还是讲师)在全国解剖年会上展出的作品,一举震惊了全国,震惊了世界,他也一跃成为著名的解剖学家。之前业内认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格兰特博物馆用人体的各个结构做的实体标本是世界第一;像这种用独特的管道铸型技术做的铸型标本从来没有人见过,所以我们这个标本的出现震惊了世界,震惊了整个业内。我们的钟老师做的标本让我们感到非常自豪。后面的标本做起来比这第一个标本的工艺更加精湛,技术更加成熟,但是我们认为这个标本是最珍贵的,因为它是我们博物馆的第一件藏品,NO.1。在这些心脏的标本上我们能看到明显的血管结构,比如主动脉弓的三个分支,冠状动脉等等,一些心内科和心外科医生对这些非常感兴趣。例如有些医生

12、要为心肌梗死患者做心脏搭桥手术,要考虑哪根血管离哪根血管近,哪根血管跟哪根血管搭桥最合适,这些标本都会对他们有提示,对他们非常有帮助。这边是多脏器联合铸型的标本。在这些标本里我们能看到上面的肺脏、心脏和下面的肝脏,这边还有胆囊。这些多脏器联合铸型标本制作起来非常不容易。首先,我们要用新鲜的标本作为模具,然后进行脱血,冲洗,用不同的压力分部位灌注。如果灌注压力过大使某根血管破漏,但由于其他结构挡住视线,我们不能发现血管的破裂,只有当用酸腐蚀掉组织结构之后才能发现原来这个标本没有灌注成功,某根血管被灌漏了。如果压力太小,硅胶没有打到位时已经开始凝固,当酸把组织腐蚀掉以后才发现血管没有被灌注到位,这

13、个标本又被浪费掉了。所以我们做多脏器联合铸型的标本非常不容易,这就要求我们技术部的老师灌注的手感非常好,就像银行的人摸钱一样,一摸就知道是真的假的。他们在打硅胶的时候一打就知道有没有打到位。特别是有动静脉联合铸型的标本,这些标本的制作是非常困难的。现在我们往后边来看一下。这边都是实体标本。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Grant博物馆做实体标本非常好,是世界闻名的。1978年,那个标本(第一件藏品,钟院士的心脏铸型标本)出来,我刚才给大家介绍了,在1988年,也就是10年以后,Grant博物馆馆长Moore教授来我们学校交流,当时我们的博物馆叫做“人体解剖陈列室”。他来到人体解剖陈列室以后,看到这样的标本

14、说:“都说我们的人体博物馆是世界第一,但是看到你们这样的特殊的管道铸型技术做的管道铸型标本,这么多,而且成系统摆放,可以说你们也是世界第一。”从一个世界顶级的博物馆馆长口中得到这样的褒奖,我们感到非常自豪。最早做这些实体标本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我们自己的元素在里面,只是想把它做清楚,做出来我们想要的结构。而后期我们就陆续加入了自己的元素。因为我们有了铸型技术,就把铸型技术运用到后面做的实体标本里面去。当我们给学生讲从胸廓内动脉分出的腹壁上动脉,与从髂外动脉分出的腹壁下动脉在腹直肌鞘的位置有一个吻合的时候,很多同学不理解。在没做灌注时,打开腹腔,我们只知道这些是血管,大的血管我们比较容易分辨,动脉

15、血管比较厚比较硬一些,静脉比较薄比较宽一些,但但那些管径比较接近且较小的动静脉则很难分辨。那么我们看这个标本就很清楚了。所以现在我们给学生上局部解剖课的时候,就会事先给标本做一个灌注。做完灌注以后,就很容易找到血管的来源去处。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我们再往后面看,这些是什么?下肢。从1978年走到现在,虽然没有多久远,但可以说这三十多年就像一部史书一样,记载了我们南方医科大学几代科学工作者用他们的辛勤和智慧化腐朽为神奇的点点滴滴,做了这么多色彩斑斓璀璨奇妙的生物学标本。当我说到“色彩斑斓璀璨奇妙”,你想,无非是两种颜色比较多:一个红色一个蓝色,而且是红色多蓝色少为什么会有这样一

16、个情况?是因为:当一个人的心脏不再跳动,就是不再起到一个泵的作用的时候,人体血液会全部被泵到静脉中而无法从远端回到心脏,所以动脉里面是空的,静脉里面是有血的。所以相对于灌注静脉来说,灌注动脉相对要容易一些。在做灌注静脉的时候,首先要用新鲜的标本,要放血,还要用生理盐水冲洗,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灌注工作。同时我们还要知道这些低于我们心脏平面的静脉有一个特点,什么特点?静脉瓣。这些静脉瓣是为了防止因重力使血液倒流的。所以在这些静脉灌注硅胶的时候,由于这些静脉瓣在血管里的存在,势必会有一个占位,当这些硅胶通过这一段的时候,硅胶会变得比较细,在后期处理时就容易断。所以我们做静脉标本就相对难一些。首先我们要

17、把静脉血管的蓝色打进去,然后再用红色的打到动脉中去,实际上都是从动脉打进去的;然后再让它们在肢体的末端,恰到好处的停在这里,所以这个工艺要求是非常的高。我们每年都会举办一些学习班,也有一些人来我们这里进修、学习。在这都能帮我们做一些工作,回去以后就很难做了,为什么呢?第一,没有新鲜的标本来源,尸体来源是一方面;第二,他们没有一个技术团队作为支撑。现在很多院校都在做,但我们这里是发源地,我们有着一个强大的团队,所以说我们的技术力量是很雄厚的。比起很多的院校做这样的标本,从规模和数量来说都远远超过其他院校。接下来的是融合了我们自己元素的尸体标本。这些上肢、下肢等标本都已经有了硅胶的灌注,可以将肌肉

18、和血管的毗邻关系显示出来。这是用雕刻技术做的形象呈现下肢神经分布的标本。神经不是空腔,不能灌注,但能着色。按国际惯例,红色是动脉,蓝色是静脉,黄色就是神经,无论哪个国家的人过来看都可以分清楚动脉、静脉和神经。实际上,血管神经变异特别多,尤其是静脉,并不像书上画的那么标准,所以对于医学生,到临床后要特别注意个体差异。这是用雕刻技术做出来的脑膜。后期处理时,我们把每个标本当成艺术品来对待。这些标本能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兴趣,继而提高学习质量。接下来是科普馆展区,比之前的展区多了一些图示。这里的标本是按照系统来摆放的。科普馆主要是让没有医学背景的参观人员在探索人体奥秘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珍爱生

19、命的理念。这是一个塑化标本,人体各个结构脱水后放在胶里一段时间,胶会渗透到组织里去,然后采用特殊技术将其风干。风干后,标本敲起来像塑料一样,所以被称为塑化标本。德国卫生博物馆的哈根斯教授团队做的塑化标本可以说在世界上名列前茅。2001年,哈根斯教授访问我校,在参观当时的生命科学馆(即现在的人体博物馆)时说:“我看了世界上数以百计的人体博物馆和生命科学馆,你们这是最精彩的。”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格兰特博物馆、德国卫生博物馆以及我校人体博物馆被誉为世界三大人体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各具特色,格兰特博物馆是以人体各个结构做出的实体标本著称,德国卫生博物馆是以塑化标本著称,另外就是我馆的特色是独特的管道铸型

20、技术制作的铸型标本。我们往后面看,这些标本是按系统摆放的,还有科普知识的展板。我们根据不同的纪念日或科普活动的主题更换展板。我们给观众讲解的时候,方式和切题点都要根据活动和人群做适当的调整。来看些比较特别的标本。这是两排牙齿的标本。一般的标本不是成人的恒牙,就是小朋友的乳牙。这我们看到两排牙齿,上面的乳牙还没有脱落,下面的恒牙已经萌出,恒牙的牙面顶着乳牙的牙根,这是牙齿替换期的年龄段的人,即7-9岁的小朋友。小朋友问为什么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长出来,我的牙齿掉了可以长出来,而我们的手指断了不能长出来,因为我们本身就长有两排牙齿。看这个标本,记不记得我们的心脏有多大,其实跟我们左手的拳头差不多大。

21、心脏在什么位置?在人体中线偏左的2/3,偏右的1/3,所以我们说你不偏心都不行。这个标本是右位心,内脏全部反位的标本,就是我们所说的镜面人。有的文学著作或者影视作品有这样一个桥段,有人被枪打中或者被箭射中没有死,其实是因为这个人是右位心。这个是回盲区阑尾的血管铸型标本。在生活中可看到瘢痕体质的人。这种人受伤后,在皮肤外面会长起一条像蚯蚓红红的硬硬的鼓起来的疤痕。如果瘢痕体质的人受伤,比如在车祸中受了伤,身体内部受伤以后,受伤的创面也会长瘢痕,不像在皮肤表面会长得高出创面,在盆腔内,会往里面长,哪里有空隙往哪里长。因此有可能长到尿道,有可能影响到排尿功能,甚至是男性的排精功能。珠江医院泌尿外科的

22、教授想能不能用自身阑尾再造尿道,抗排异会小一点。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盆区回盲区的标本给他们提示,帮助他们完成中国首例用自身阑尾再造尿道的手术,现在这个手术已经很成熟了,但第一例是珠江医院做的,而他们的技术支撑就是我们解剖教研室。一个小标本放在这里不起眼,但他背后可能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这边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女性全身动脉循环的标本。制作这个标本,首先选取一具尸体作为模具,分部位用不同压力灌注硅胶。在注入硅胶时,因为尸体包含人体的各个组织,这些硅胶能在正常的血管中循行,所以硅胶模拟了血液在人体血管中流动的情况。当用酸把其他物质腐蚀掉以后,硅胶就还原了动脉循环的情况,这样一个非常震撼的标本完成了。在这,我

23、们看到两脚像跳芭蕾舞一样踮起的标本。这是因为人没有生命体征以后,跟腱挛缩,脚尖会往前顶。这也说明说明这个标本在制作时是没有生命体征的。以前有来参观的部队首长跟我开玩笑说:“你们一定是拿一个活人来灌的”。我说不是,他说是,我说你往这儿看,没有生命体征的人,这个脚跟腱会挛缩,脚尖会往前,而这个标本就有这个特点,所以这可以证明我们是用尸体来灌注的标本。后来那个首长就笑了,说他实际上是想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赞扬我们铸型技术的高超。现在这个标本的后面是用有机玻璃固定的,里面放的是水。因为硅胶是耐酸和碱的,它不需要福尔马林等防腐剂来防腐。我们之所以把它放在水里面,一是硅胶标本放在水里颜色会非常的漂亮,另外有些

24、物质放在水里面它会稍微放大一点,会非常的好看。这边我们来看一下,这是一位男性的全身的带骨的铸型标本。第一次做这个标本的时候,广州的天气突然就热起来了,导致挨骨面的一些组织就粘在骨面上,后期很难处理,最终导致第一个标本制作的失败。制作第二个标本时特别注意室温,湿度等等因素的影响。做成这个标本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所以能够呈现出这样一个带骨的全身血管的标本,可以说是非常震撼的,这是我们博物馆的两个经典的标本。本博物馆另一特色项目数字人(将人体各断面资料输入计算机后利用特殊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美国于1989年开始进行数字人项目,首位对象是一名身材高大的男性,当时从股静脉放了4L的血,而从股静脉打进了19

25、L(桶装水规格)防腐材料。由于当时切割技术所限,美国方面将其先截断为四截,再进行分段切取(断面信息丢失)。相比美国所做的数字人,我们的数字人数据更适用于我国人体,而且制作工艺更精。由于我国也拥有制作数字人所需的计算机专家、医学专家、影像专家等,故制作属于我们自己的数字人意义重大。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美国首位数字人在15岁时切除了一侧睾丸,在24岁时做过阑尾手术,在32岁时掉了一颗牙齿,而且因为当时还没有血管铸型技术,无法获得血管信息(不完整的男人)。我国首位数字人对象是一名19岁广西女性,因误食毒蘑菇去世,但各脏器基本符合健康人标准,称为中国女一号。中国男一号为一位特种兵,因车祸去世。在制作方

26、面,我们借鉴美国数字人制作的长处,改善其工艺,加入我们的特色技术。制作前,首先为标本做血管灌注,然后拍一套CT、 MRI,冷冻后切取。相比于美国的仰卧式切取方式(臀部背部腰部同一水平,有压痕),我们采用立位包埋立位切取,厚度从0.3mm(美国)改良为0.02mm(磨削技术)。当时楼上楼下两层实验室,楼下室温-35摄氏度,楼上为-25摄氏度,用升降机把标本慢慢升上来削切,保证切取工作顺利进行。每磨削0.02mm厚度后进行拍照采集信息。利用在包埋盒四个角的标志杆对包埋盒中间的人体结构断面进行准确的定位,保证所有断面准确叠加。至于为什么数字人信息大小比身高大一点,那是因为我们采用的是立式切取,当人体

27、在没有生命体征时,跟腱挛缩,脚尖向前,呈跳芭蕾舞状,导致获取的身高信息比实际身高高一点。数字人数据出来以后与多方合作,其中最大的一个亮点是与神舟5号杨利伟的合作。因为像杨利伟这样的外太空工作人员,在外太空会受到辐射,辐射以后会脱钙,导致骨质疏松,很容易引起骨折。而返回舱落地的时候是自由落体的硬着落过程,杨利伟坐的座椅会对他有一个冲击力,会引起他的膝关节、腰椎等的压迫性骨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用数字人的数据在计算机里模拟场景,首先做了一些撞击试验采集相关数据,然后再做一些跌落试验采集相关数据,然后跟数字人的数据库匹配在一起,把杨利伟做一个全身的扫描,跟数字人叠加在一起在计算机模拟这样的

28、场景,计算出数据。我们给航空中心提供了两个数据,一个是改造杨利伟座椅角度的数据,也就是让他的座椅无论返回舱怎样动,座椅都可以像不倒翁一样头朝上脚朝下;另外在返回舱离地面一两米的时候给他一个反作用力,把下落的冲击力分散掉,这样就能让返回舱成功地着陆。我们这个数字人的研究在2007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当年的一等奖是空缺的,所以说我们也认为我们是最高奖了,但是钟老师说我们没有拿到最高奖,就说明我们做得还不够,还要继续努力。在我们博物馆重新装修完后,中国航天中心给我们捐送了像大眼睛一样的大屏幕,寓意我们像大眼睛一样发现未来,发现科学。这边实际上是我们的一个小的报告厅,在这个报告厅我们会做一些小

29、的学术报告、讲座。天花板的创意来自我们的水立方。这边是我们组织胚胎学的一个展区,在这里可以看到一些珍贵的标本。这个是单卵的四胞胎。我们都知道,像这种单卵的双胞胎、多胞胎,性别都是一样的,如果是双卵的有可能性别不一样,性别一样的有可能性格不一样,像这样的一个标本是非常珍贵的,因为这样的单卵四胞胎出现概率为六千四百万分之一。现在我们也知道,空气污染,各种污染等等,畸胎率也是非常高,现在很多人都没有生育能力或者说生育能力下降,要靠人工的激素刺激排卵,或者人工受精或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像这种自然怀上的单卵4胞胎是非常少见的。下面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即将临盆的产妇,在过马路的时候,由于车祸离世了。当时我们

30、军民关系也非常好,家属把尸体捐给我们学校了。所以,我们现在可以看到一个非常珍贵的一个即将临盆的标本,从皮肤、浅筋膜,一直看到子宫壁,包括里面一个头位的胎儿。那么在这个区呢,实际上我们是要让那些没有医学背景的人明白一些道理,一是要珍爱生命,二是要保护环境,灌输给他们这样的一些理念,这样,就可以减少一些畸胎的发生。特别是在这边,我们能看到,不同周龄、不同月龄的胚胎发育的情况,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母亲怀孕以后,从第六天的受精卵开始,母亲的身体的一些奇妙的变化。而且,这个受精卵,这个胚胎,它在孕育的过程中,可以说是危机四伏,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处在一个非常安全的环境。所以我们可以鲜活地站在这里,我们要非常

31、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要好好珍爱自己的生命。这是组织胚胎学的展区。接下来的这个,你们可以看见什么呢?胃,是吧?你们看,好大的一个胃,好像大胃王吃了好多的东西撑的。实际上,胃的大小取决于,这个人去世的时候,胃的充盈情况。比如说,一个长期卧床靠液体来维持长期消耗的生命的病人,他的胃就会非常的小;一个暴饮暴食,吃了很多的东西后,意外失去了生命,那他的胃就会非常的大。接下来,是我们正在准备要装修的一个区。刚刚我们申报了一个科研,如果科研拿下来的话,从七月份开始,这里就会建一个DIY区。我们会购置一个3D的大屏幕、计算机,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软件,来让人感受3D重建跟虚拟人的一些交流。我们可以放两具完整全身都

32、解剖好的两个标本,一具男性、一具女性,让参观者观看。也可以让参观者DIY,比如铸型。我们会选取兔子、大鼠等等,让参观者感受一下铸型技术的魅力。如果说,资金到位了,那么从七月一日到十二月三十一日,我们就有这样的一个活动。我们的志愿者也可以参加那个期间的一些活动。如果是科普周,一天可能会来三、四百的中小学生。我们还要做一个计划,不仅要有人来给他们做一些科普性的讲解,并且讲解要按照科普周的主题来调整。我们还要准备一些特别的内容,比如说在谈到我们这些标本,血管和人体结构的毗邻关系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他们讲一些实用的东西。比如说在生活中一些意外受伤的情况下,哪些地方我们可以按压,还有怎样做急救。将来我们也

33、可能给我们志愿者做一些培训。就是在我们活动之前,根据主题的不同、活动内容的不同,讲解的内容也会有一些稍微的变动,但是介绍人体博物馆的这个大的主干是不会变的。这是头颅的静脉和动脉的标本。如今整形美容引起大量的医疗纠纷。为此,钟世镇老师的学生,广总整形科医生齐向东用数字人和筑型技术做了一个软件,把很多靓女的照片放在教学馆,让人去评选出得票最高的靓女,研究发现这位最漂亮的美女的翻庭和无眼的距离非常符合东方人体的黄金分割线规律,然后齐向东医生用这个靓女的数据做了个叫美丽面罩的软件。当有一个人做整形前,给他做一个CT扫描和三维重建,在美丽面罩软件里分析打分,例如得分是85分,但是做完手术后那人说我们双眼

34、皮做的不好看,产生纠纷了。其实这个纠纷就是因为那人与医生审美观点不一样而产生的。这时候我们再用美丽面罩打分,得分86,尽管手术后分数只高了1分,但我们用数据来说话,把很多东西量化了,这样纠纷就解决了。这样子纠纷也很难再发生了。如果一个人术前得分96分,那就提醒医生要特别小心了,这已经是很高的分数了,做手术也很难得到更高的分数了,所以要特别的注意。像这种如果做完手术变回95分,那么医生就很有可能要吃官司了。我们再往这边看,这边我们能看到3个很小的听小骨。这是我们所讲的前庭蜗器里边的,中耳里面的一个结构。我们外耳包括了耳廓、外耳道和鼓膜。现在我在说话,你们的耳廓收集声音通过外耳道,震动鼓膜,我的声

35、音由外耳道收集引起鼓膜的震动,传给3个听小骨:锤骨、镫骨和铮骨。我们的锤骨是和鼓膜连在一起的,鼓膜的震动带动了锤骨,再带动了铮骨,再引起了镫骨的振动,最后到了蜗窗。因为镫骨的底板是在前庭窗的上面,所以通过这条线和蜗窗相连。三个半规管里面有外淋巴,外淋巴里浸泡着3个膜半规管,里面有内淋巴。通过这些液体的振动,会使人产生对直线加速减速的改变和对旋转的加速减速的改变的感受。也就是我们的球囊斑和卵原囊斑是对直线加速减速的一个感受,膜半规管中间的会对旋转位置的改变有感知,所以为什么有些人坐直升电梯会晕,那是因为他们这个器官发育的太敏感,太精细了,对位置的改变太敏感了,所以他就会晕车。因此晕车跟性别、年龄

36、、体质都没有任何的关系,而是与耳蜗发育程度有关。我们再接着往后看。这边我们看到脊柱,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找一个小朋友来演示一下。四个生理弯曲,有两个生理弯曲生来就有的,哪两个生理弯曲是生出来就有的呢?一个是胸曲,胸曲是往后的一个弯曲,它能让我们胸廓的容量更大来保护我们胸腔里面的器官,另外一个是骶曲,骶曲让我们的盆腔有一定的空间,保护我们盆腔中的脏器。这两个生理弯曲是生来就有的,它们是向后弯曲的。另外两个生理弯曲是当小朋友开始会坐的时候,开始会站立、会抬头的时候,他的颈曲和腰曲就出现了,所以这两个生理弯曲跟那另外两个个生理弯曲时刚好相反的,向前曲的。所以人就有四个生理弯曲,颈曲往

37、前,胸曲往后,腰曲往前,骶曲又是往后。四个生理弯曲,有两个生理弯曲是生来就有的,有两个生理弯曲是后天才有的。生来就有的两个生理弯曲一般不容易改变,后天才有的两个生理弯曲一般是容易改变的。因为我们知道骨、关节的运动是在神经的支配下运动的,而骨、关节周围的肌肉一般是一对拮抗肌来完成这一组动作。当颈部生理弯曲周围的肌肉是正常分布的时候,当这个人低头时间过长,那么他两边肌肉就会有长时间机械性的牵拉,那么它血液循环就会不好,那么肌肉长时间的机械性牵拉会反作用于生理弯曲,发生改变。我们这个腰椎,L2往上有胸廓保护,L4往下有骨盆保护。我们腰部活动度最大的就是我们系皮带这个位置第三腰椎,也就是在这个位置活动

38、度最大,L3这个位置最容易出现腰肌劳损,所以叫腰3横突综合征。腰肌劳损的典型症状就是酸痛、疼痛的症状,在坐了40分钟左右的时候一定要站起来活动一下,动一动腰,动一动脖子,往远处看一下对你自己的视力也好一点。这边我们看到的是组织胚胎学教研室的组织胚胎学的一些标本,这边我们能看到不同周龄、不同月龄胚胎发育的情况,而且能看到一些畸形胎儿的标本,这些标本提醒我们要保护环境,保护地球,这样以减少畸胎率、疾病率的发生。而我们健康人要珍爱生命,关爱健康。接下来是病理学教研室的一些病理学标本,病理学专业的学生特别爱看这些标本,当然那些没有医学背景的人可能会觉得很难接受。积累了很多年才有这么多标本。对于没有医学

39、背景的人,我们主要挑肺癌、肝癌给他们看,提醒他们要少抽烟,少喝酒。也有一些人可能通过一些数据来跟你交流。他们可能会说在非典时期,抽烟的人把烟吸到肺里面,然后从鼻腔里呼出这些烟,在鼻道上沾了很多焦油,反而这些人非典的发病率低于正常人。但是我们可以告诉他,不是每一个抽烟的人都会得肺癌,但是得肺癌的这些病人据统计85%都有抽烟史。还是要提醒大家少抽烟少喝酒。在大家左边的是细胞学教研室的一些标本,很多生物想必大家都在餐桌上看到过。大家看一下这只小鳄鱼,它把它的衣服掀开,让你看它自己的内脏,是不是很可爱?还有这个沙虫。厦门有一道名小吃,叫土笋冻,就是用沙虫做的。再看到这儿来,生活中,我们都吃过鱿鱼和墨鱼

40、,会发现二者很是相似,不知道大家是否想过他们之间的区别?我们特意把鱿鱼墨鱼摆在了一起方便大家作对比。对比后可以发现墨鱼有囊而鱿鱼没有。但实际上,二者都属于乌贼。在大家右边的这些动物标本,可能有人要怀疑是不是模型。其实都是真实的,只不过标本是采用木乃伊制作的方法制成,所以看上去没有生前那么活灵活现。我们的技师将动物的内脏取出来,往躯壳中填充沾有防腐剂的棉絮,再脱水,最终让标本达到能长期保存的效果。看这个猫头鹰,在我们人类社会里,已经很难再看到这种生物了。小朋友只能通过动物园博物馆才能亲眼见到这种生物。我们不禁想到一个严峻的现状:因为人类的活动,平均一小时就有一个物种灭绝!我们要保护地球,保护和我

41、们共同生活的生物。(讲解过程中可能会有小朋友的打闹,要注意小朋友及标本的安全)我们博物馆实际上不大,只有1700多平方米,馆藏标本2600多件。但她却是集人体解剖,数字解剖,组织胚胎,病理学,生物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并且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2个,省部级以上奖项17项,每年滚动的科研基金2000万以上。所以人体博物馆虽小,但却是非常强悍的博物馆。往这边,我们可以看到学校三个有名教研室的照片。最上面是组织胚胎教研室,中间的是邹仲之教授,是人卫版教材组织胚胎学主编。中间的是病理教研室。它是我们学校非常强的教研室,从科研基金上看,每年拿到的经费都位列学校榜首。掌门人丁彦青教授是全国著名的病理学家。

42、下面是细胞生物教研室。做斑马鱼的研究,在同行业中排在全国第三。基本上我们要讲的就是这些,我们的讲的内容不是一个标准不是一个模板,不要照这个死记硬背,应该加一些自己的元素在里边,这个只是个参考。但是一些大的事件比如说获奖、得过哪些奖项以及博物馆的发展我们应该知道。至于标本的讲解我们应该有所准备,我们可能在不同的时间段根据讲解人群的受教育程度来调整我们讲解的内容。有些能言善辩的善于表达的同学可以提前来担任讲解的任务。有的时候会接待来自澳门或者是香港的团队,他们就要求讲解员用粤语讲,还有来自国外的朋友要求讲解员用英语来讲,所以希望有优势的同学能积极参与。 既然我们有热情来做这件事,那我们就要努力把它

43、做好。希望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开端和一个很美好的未来,希望大家很好的合作。毕老师会带我们把工作做好。如果有任务我们应该要一起完成。我们要尽量像讲故事一样将知识将给大家。以前的博物馆没有专门人的讲,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博物馆高理论的东西通过通俗易懂的话语让没有太多医学知识的人也能够理解、让大家更容易接受。让一些不懂医学的人在听了我们的讲解后也会觉得我们的博物馆很强大。讲的越多,对博物馆了解的越多,就越熟练,每次结束时都有问题被提出,这就需要我们的知识全面,更要应对自如。活动后期会更加完善,有的时候志愿者来了,可能不需要那么多人讲解,那么就可以做些安保工作,比如提醒小朋友不要乱动标本。讲解时最重要的是心态、态度,尽量像讲故事一样讲解,讲解时不要像背书一样。讲解前多做准备,避免出现回答不出问题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