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情感探析.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16395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乡情感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思乡情感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思乡情感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思乡情感探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思乡情感探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乡情感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乡情感探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思乡情感”探析(作者:辛让平)【关键词】故乡,游子,思乡恋亲,文化精神。【摘要】人类思乡情感的指向永远是“家乡”或“祖国”,以“家国”为圆心的感情放射轨迹,几乎覆盖了人类情感的所有领域。忍受着“活着之时要寻根祭祖、死了之后要魂归故里”的伤痛迁居和游移,人们的思乡情感在时空中不断徘徊,从过去、现在到将来,永远处于一种动态形式。文学“母题”的凸现和精神“家园”的建构,已成为思乡情感演绎的舞台。故土家国,不但孕育了游子自身的肉体与灵魂,也是人类生命再创造的栖息地和文化守望的港湾。背井离乡的心身撕裂、落叶无根的精神困惑、浪迹天涯的悲情绝唱、魂归故里的心灵安顿,正是在“何处是故乡,什么是故乡”中寻求解

2、答。本文试图从“思乡情感的指向及内容”、“ 思乡情感产生的充要条件”、“ 思乡情感的表现形式”三个方面诠释思乡情感的存在状态。“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思乡恋亲是人类最普遍的情感之一,无需旁征博引,思乡情感在文学领域中已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既“母题”;在文化精神分析学领域内已成为一种“情结”,即“乡土情结”。本文对此问题的研究主要囿于古今中外文学的“乡愁”题材作品举证和文化精神分析进行,范畴之确定便于理清思路,作深入细致地探究,并遏制漫无边际的考证。本文试图从“思乡情感的指向及内容”、“ 思乡情感产生的充要条件”、“ 思乡情感的表现形式”三个方面诠释思乡情感的存

3、在状态。一、思乡情感的指向及内容。人类思乡情感的指向永远是“家乡”或“祖国”,这似乎没有什么歧义。为何在这里我们用“指向”而不用“对象”呢,我们认为思乡情感是人类过去有、现在有、将来有,且不断重复的一种情感动态,“指向”的含义比较确切,它比“对象”更能充分表明思乡情感的厚重、深沉和浓烈;“对象”一词只表示静态,它是情感运动的终结者。如果思乡之人回到他的家乡或祖国,那么这种情感就会自然消解,不论这种情感有多么牢固。明确了思乡情感指向之后,接下来有必要对“家乡”这一概念作以诠释。“家乡”这一概念是由地缘性投影于血缘性形成的,正如王鼎钧所言:“所有的故乡都从异乡演变而来,故乡是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

4、 “原乡,此身迟早终须离开,心灵的故乡此生终须拥有” “家乡”深刻地烙印在人类灵魂的深处,特别是家乡的亲情伦理关系父子、母子、夫妻、兄弟姊妹等,更是离家之人刻骨铭心、致死难忘,甚至家乡的空气、水、泥土、花鸟虫鱼等都令身居异国他乡的游子魂牵梦绕,因此、“家乡”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作为一个特定的生存时空,是个体身体与灵魂的栖居地,因而也成为思乡情感的原动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与国具有同构性,“家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最主要的柱石,我们几乎可以说,中国文化,全部都是从家族观念上筑起,先有家族观念乃有人道观念,先有人道观念乃有其它的一切。”(P51)在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中,“家”是“国”的起点,“国”

5、是“家”的扩大,从家庭、亲戚到乡党、同窗,从社团、族群到社会、国家,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以血缘亲情为主轴联结起来的,“家”不仅组织着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结构,而且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结构和价值指向,由思乡爱家,再由思乡爱国,是思乡情感指向的提升与强化。到此为止,我们已明确了思乡情感的指向和原动力,接下来我们要对思乡情感的内容加以考究,以此来拓展我们研究对象的深度与广度,其方法是对思乡情感的内容进行分类,分类的标准是以思乡情感的主体(思者)为中心并与之由近及远由人及物的关系来划分类别。据此,我们可以把思乡情感的内容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故乡的亲情和友情,第二类,故乡的风情和物情,第三类,故

6、乡的文化情缘。当然,这种思路属于形而下的,并不排除因第一类感情而引起第二类感情和第三类感情,或由其中一类感情引发另外两类感情兼发的情形,可能一因多果、可能一果多因、可能多因多果并存,虽然思乡情感的内容是复杂的具有不确定性,但是指向的明确性给了我们研究的可能性。接下来,我们逐一剖析。第一类,故乡的亲情和友情。由于中国古代有重视人伦亲情的传统,亲情诗在中国诗歌中是一个重要的题材领域。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自然也是中国亲情诗的源头。翻开诗经,有关人伦亲情的篇目和诗句随处可见。“诗三百”中,表达亲情者不下20首,带有亲情的成分者更多。家族人伦亲情对“诗人”们来说,不只是提供了一种文化背景,更是一个重要

7、的创作母题。诗经以形象而质朴的语言写出了上古时代的浓浓亲情,体现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睦的人伦理想。在人伦亲情中,特别要强调一下夫妻人伦,夫妻本无血缘关系,却是血缘关系的起点,男女两性的结合组成家庭,由此衍生出父子兄弟之家庭伦理亲情关系。古人首重夫妻人伦,“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P143)诗经以关雎为首,即含有敦厚夫妇之意,正如诗大序所云:“风天下而正夫妇。”有夫妇始有人伦,韩诗外传卷一载孔子与子夏论关雎,借子夏之口云:“大哉关雎,乃天地之基也。”被推为“千古羁旅行役诗之祖”的陟岵(第一章)曰: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凤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8、”这是一首征人思亲之作,抒写行役之少子对父母和兄长的思念之情。这并非是说它最初表现了征人思亲的主题,而在于它开创了中国古代思乡诗一种独特的抒情模式。在原型(母题)意义上,陟岵确定了这样一种表现模式对面落笔,并时互想。此诗的妙处和独创性,不在于开首的正面描写己之思亲之情,而在于接下来的从对面设想亲之念己之心。诗中的抒情主人公进入了这样一个想象幻境:在他登高思亲之时,家乡的亲人此时此刻也正登高念己,并在他耳旁响起了亲人们一声声体贴艰辛、提醒慎重、祝愿平安的嘱咐和叮咛。诗经中除有关夫妇、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的亲情诗,另外一些篇章涉及到祖孙、姑侄、甥舅等亲情,在此不再一一赘述。诗经中还有很多篇章虽不全然

9、是亲情诗,但也有涉及到人伦亲情的地方。如邶风击鼓写戍卒思归,其中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数句,抒发对家中妻子的深深思念,非常感人。还有一些诗里面涉及不止一种人伦关系,如常棣中既有“脊令在原,兄弟急难”,也有“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还有“虽有兄弟,不如友生”,更涉及到朋友一伦。其它篇章中如邶风泉水写外嫁别国的女子思归,回忆起当年出嫁的时候:“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也从一个侧面表现出大家族间的浓浓亲情。自诗经以下,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以至二十世纪的港澳台的诗人,思亲题材作品不绝如缕,洋洋洒洒,佳作如天上的云彩,特别是台湾诗

10、人余光中的散文“听听那冷雨”,把“亲情、友情、爱情、故土情、祖国情”一笔五写,将思乡之情冶炼的至真至纯至美。不惟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如此,在世界文化里也是普遍现象,比如德国后期浪漫派诗人约瑟夫封艾兴多尔夫(17881857)所作的一首诗歌(再现伦敦音)思乡致我的兄弟:你知道,在那边的树丛里,假寐着一种魔幻的力量,深夜时分,好象在梦里一般,花园会突然地开始歌唱。有时透过了寂静的夜空,歌声悠悠地飘到我的眼前,这时我会从心底里,呵,我的兄弟,呼唤着你。其它人是多么地陌生,我惊恐地漂泊在异地他乡,我们愿意一起漫游,快快向我伸出忠诚的手来!我们愿意共同迁徙,直到我们风尘仆仆地,听着古老的魔幻之歌,跪倒在父亲

11、的坟前。(翻译:曹乃云)约瑟夫封艾兴多尔夫这位德国诗人对兄弟和父亲的情感也如中国人一样浓厚,乡情的召唤如魔幻般力量,引导诗人“跪倒在父亲的坟前。”将人伦亲情写得如此震撼心扉,堪称德国文学精彩一笔。第二类,故乡的风情和物情。热爱家乡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表现在热爱家乡的山水、土地、风物、人情,以至一草一木上。据晋书张翰传载,张翰者,字季鹰,吴郡(今苏州)人,他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联想到家乡的茭白和鲈鱼,便说:“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于是弃官回乡。后来,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里有“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之句。对张翰来说,故乡的美味比做官重要,对辛弃

12、疾来说,收复乡土比生命重要。长期旅美的台湾作家李黎曾经引用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中的一段美文来说明,“思乡”是那“当人亡物丧,昔日的一切荡然无存的时候”,它还能“长久存在”的东西,像“气味、滋味”那样的“无形的一点滴”都能负载起“回忆大厦”,就在于它们完全属于个人,“绵绵勾起心灵深处的遥远记忆”(P 114115)李黎在玛德兰的滋味中笔触美妙地讲述过自己类似于追忆似水年华、小玛德兰点心那样的味觉经验,一次在美国见到了久违多年的荔枝,当“咬下一块果肉滑进舌和上颚之间轻轻挤压,透明甜蜜的汁液流淌出来触及味蕾的那一刹那,忽然童年和少年的记忆如光色般笼罩下来”,她会回忆起,童年的夏天放学回家见到南台湾荔

13、枝的全部感觉。普鲁斯特会用两千来字把一口“小玛德兰点心”造成的味觉经验写得那么优美,李黎会把荔枝汁液的味觉写得如此传神,是因为那些感觉以最独特也最长久的方式负载着他们童年的记忆,那些感官的内容别人都无法分享,所以,更能盛载个人化的记忆。乡愁乡思就是从这种个人性回忆中保存着、萌生着。再看唐代诗人李白渡远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一生饱览祖国的壮丽河山,但他最爱的印象最深的还是故乡的山水。如果走出文学作品,回到现实世界中,人们的思乡感情也往往表现在对家乡的风物人情上。在欢迎参加由天一创意联合机构、搜狐新闻中心、中国

14、大地出版社(地质出版社)等单位共同发起推出的“非常爱中国喜爱家乡的101个理由”互动征集活动中,我们以北京、青海为例,就可见一斑。在“喜爱北京的101个理由”互动征集中,多数词条是:雄伟的天安门,美丽的什刹海,神秘的故宫,万里长城,可爱的胡同,香山红叶,鸟巢和水立方,说北京话,吃烤鸭,听京剧、喝二锅头等。在“喜爱青海的101个理由”互动征集中,多数词条是:巍巍昆仑山,美丽青海湖,三江之源,察尔汗的盐湖,锡铁山的矿藏,塔尔寺,虫草,酸奶,牛肉干,甜醅,羊肉,尕面片等。人们之所以有如此深厚的“故土情结”,是因为故乡的山水、泥土、物产、风情及自然环境孕育了思者的肉体和灵魂,不论你走到哪里?异域他乡的

15、一草一木都会触动你思乡的神经,正如宋代诗人王禹偁的七律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h)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诗人骑在马上行走,耳听黄昏时山谷的声响,突然发现眼前村庄里的小桥和原野上的树木,与自己故乡的十分相似,触景生情的思乡感情油然而生。第三类,故乡的文化情缘。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 这种思乡情感也许更多的是和故国文化联系在一起,一旦离开了故国,就学会了从另一个角度看自己的文化,才会发现这个文化是怎样的独特,也为自己成长浸润于这样一个文化中而骄傲。活着之时要寻根祭祖,死了之后要魂归故里,

16、这种现象在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和移民身上尤为强烈。精神文化的归属和叶落归根的情结,不但在唐诗宋词山水画里,也在余光中和席慕蓉的诗里,在三毛的文章里,在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琴声里。最经典的当属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余光中虽然身居台湾,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

17、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

18、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余光中先生在叙述自己思乡的感情基础上,将这种情感体验流露到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将所有海外游子,港澳台同胞们乡愁的心声用一湾浅浅的海峡展现给了祖国同胞,将这种乡愁的中华民族本性深深地扎根在人们心灵的殿堂里。此时,诗歌的思想情感已经升华到了整个民族及全世界华

19、人的心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叶落归根情结。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中国情结”。“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不惟如此,在寻求精神文化归属感上,世界各民族具有相同之处,在俄国积极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诗人莱蒙托夫的云里也能感受,诗人站在窗前,仰望着涅瓦河上空的流云,有感于自己的身世,即兴成诗。这是一首寓意诗,以云为象征,诗人将云拟人,移情于景,以碧空飞云之景,抒发惨遭流放之情,又以“

20、永远冷漠,没有祖国”之景,烘托自己因热爱祖国而遭放逐他乡厄运的悲愤之情。情景相生,浑然一体。正如“俄国在十月革命之后,为数不少的旧俄知识分子流亡到了英国,与沉沦在战乱和饥荒之中的故国相比,富裕而安定的英格兰是块乐土。但在这批流亡者心中并未充满欢乐,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英国文化的不适应使他们的思想发生了难以预料的转向。许多人对英国人产生反感,认为那些英国佬太实际,无法理解和欣赏灿烂的俄国文化;至于那些俄国文学的爱好者和崇拜者,也只不过是些只看懂一点皮毛的多愁善感的人。身处异乡的流亡者对周围人的态度特别敏感,他们处处看到英国人的反俄倾向。一位流亡学者指责英国人轻视俄罗斯灵魂,他说,欧洲学者总是将俄国人

21、看作是一群供他们做人类学研究的农奴。一位流亡诗人声言,英国人只有挨到德国人炮弹的轰击时才会想起神秘的俄罗斯。由对异国文化的反感很自然地生发出对自身文化特性的强调。当时在旧俄流亡者中流传开了一种所谓的“欧亚主义”论。这种理论认为俄罗斯之所以为俄罗斯是因为在俄罗斯文化中熔合着亚洲文化的因素。渐渐的,欧亚主义的热忱信奉者将布尔什维主义也看作了欧亚主义的一个体现。”在英国的俄国人O卡兹尼娜著 ,里兹大学出版社出版。从以上分析来看,“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这种情感回归、心灵期盼、精神栖息,实质上是故乡文化与他乡人文地理相撞击的结果,其过程是极其痛苦而复杂的。即使作为旅居

22、国外的华侨,只要他在思乡他在寂寞,在他的心海上总会浮着屈原的泪罗河、陈子昂的幽州台、陆游的沈园,更有曹雪芹西山郊外卖风筝的草屋。即使他站在尼亚加拉大瀑布的面前,想到的也是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这种旅途的脚步离故乡的田埂越来越远,灵魂里的距离却是越来越近,在异域的天地间浮现起故国的自然魂,用故乡的诗文传说去淘洗尽他乡的风光,虽然这种思乡之情免不了排他性,但它的确是一种乡土文化情缘。以上是我们对思乡情感的指向和内容的分析与探讨,其结论是:思乡情感的运动方向永远指向家乡或祖国,在时间流上是倒逆的,在感情方向上是不断追忆的;思乡情感的内容是丰富而庞杂的,三类划分虽说不能包裹一切,但是有助于我们深切地

23、透视其内核。另外还有两种情况值得一提,一是当宇航员乘航天器飞向太空离开地球时,他的情感指向就变成地球,回到地球是他迫切的愿望;二是有些思乡题材的文学作品内容我们不能也无法确定它属于哪一类,比如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到底思念故乡的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只能凭借想象因人而异,各具其情。二、思乡情感的成因。人的思乡感情之产生源于思者自身的迁居和游移,因思者自身个体的多样性与差异性的存在,加之自身以外的客观因素的复杂性与多变性的双向互动,使得思乡感情产生的原因变得极为纷繁奥妙。如果要把所有人的思乡原因说清楚,似乎是很难的事,如果要把一个人的思乡原因说清楚,似乎又是不难的事

24、。问题的研究在于方法,思乡感情的产生必须要有三个必要条件,一是思者必须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且神智健全的人,二是思者必须有家乡和祖国,三是思者必须离开家乡或祖国。必要条件是命题成立的必备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背井离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人因事因时而异,问题似乎只有从充要条件入手才有头绪,然而充要条件难以全举,本章采用挂一漏万的方法列举三个充要条件来阐述思乡情感的成因:(一)、战争徭役。(二)、仕途经济。(三)、国家分裂和移民制度。除此之外,诸如因自然灾害、逃婚、流亡、躲债等原故而离乡的人,我们略过不叙。(一)、战争徭役。人类讨厌战争,但又难以避免战争。战争使人背井离乡,继而产生思乡情绪。参加战争

25、和徭役,又是臣民必须履行的义务。诸侯争霸、改朝换代的战争背后就是离乡背井抛妇别雏的苦难与牺牲,反映在文学作品里就是战争徭役诗。诗经开此先河,不仅写战争和徭役的承担者征夫士卒的痛苦,还有以战争、徭役为背景,写夫妻离散的思妇哀歌与征夫苦语。如王风、君子于役以思妇的口吻抒发了对役政的不满。在重农尊亲的农耕文化背景下,诗经中的战争和徭役诗,大多表现为对战争、徭役的厌倦,含有较为浓郁的感伤思乡恋亲的意识,从而凸现了较强的农耕文化的心理特点。自诗经之后,思亲恋乡的感情抒发就成为战争徭役诗的主旋律之一。它吟唱在汉乐府的悲歌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回响在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中“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

26、照长城。”咏歌在宋人范仲淹的渔家傲和苏幕遮内“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酒如愁肠,化作相思泪。”“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这种因战争而产生的思乡恋亲的主旋律不绝如缕,从未间断过。抗日战争,东北将士唱出了“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和“打回老家去”;和平年代,解放军战士唱着“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和“说句心里话,我也有家”。总之,因为战争的存在,是成千上万的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或有家难回,浓浓的乡情油然而生,严重的时候,会表现为一种思乡病,有的时候像流行病一样在军队中流行,当打胜仗时思乡病比较不常见,相反地,当战况吃

27、紧时则是比较常见的。史载楚汉战争中,项羽及其军队被困于垓下,汉军士兵唱楚地歌曲以引起楚军思家之情,瓦解战斗力,是为汉语成语“四面楚歌”的来历。在世界战争史上,各国远征军都有类似的思乡病状,在晚至美国南北战争时仍然在士兵中诊断出,被认为是忧郁症或自杀倾向的表现,其实是再也无法见到故乡和亲人的心理恐惧症。(二)、仕途经济。历代文人,怀抱仕途经济,心系故乡情结,为实现经世济民的理想而远走他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仕途竟奔的疲惫,功业无成的煎熬,人生如梦的感慨,不仅愁从心起、悲从中来,于是便有了光宗耀祖的创痛、年华易逝的焦灼、功业无成的忧郁、报国无门的感慨、无人赏识的孤独,从而给思乡情感带来万千吟唱。最

28、早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至圣孔子。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经济,只因“陪臣执国政”而放弃了两次从政的机会,直到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 51岁了。但到了鲁定公13年,季孙氏不想再任用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孔子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6岁。孔子先后去了卫、宋、曹、齐、陈、蔡、楚等国。孔子虽然在各国都受到了尊重,但由于孔子以仁为核心、以礼为秩序、要求和谐、爱惜民力的政治主张和当时诸侯追求的霸道格格不入,孔子始终未能得到重用,从而实施自己的政治理想。孔子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

29、不愈而卒。孔子周游列国十三年,飘荡的足迹留下的是一串串抹不去的乡情(详见论语乡党篇)。在唐代具有代表性的文人是诗圣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杜甫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为求仕进,可谓命运多舛,应举连败,仕途坎坷,穷困潦倒,困守长安十年,直到天宝十四载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之职。安史之乱之后,漂泊蜀中八年,流浪荆、湘三年。在他人生的最后二年,居无定所,辗转于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病死于长沙到岳阳的船上,年59岁。杜甫留给后世诗1400多首,其风格“沉郁顿挫”,特别是晚年之作,漂

30、泊之苦、思家之愁、忧民之情后世无人匹敌,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的怀乡思亲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的人生感慨,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的忧国忧民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还乡喜悦,给我们留下了沉甸甸的思乡爱国财富。宋代的典型人物是苏轼。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与孔子和杜甫不同的是,苏轼年少得志,嘉祐二年(1057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当时只有二十一岁;与孔子和杜甫相同的是,苏

31、轼为官的路途也很坎坷,由于与王安石和司马光的政见不和,屡遭排挤,一贬再贬,又罹“乌台诗案”,差点折了性命。曾先后迁授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黄州(今湖北黄冈)、登州(今山东蓬莱)、杭州、颍州、扬州、定州、惠州(今广东惠阳)、昌化军(今海南儋州市)等地为官。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十六岁。观其一生仕途,历代他乡为官者频率最高的恐怕要数苏轼了。仕途经济的忧虑,怀乡思亲的困扰,使他常常处于一种“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状态,虽然他个性耿直豁达、豪放开朗,但是少了东晋陶渊明弃官归田的潇洒,表现在他的诗词里常有一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

32、头 明月几时有)的思亲恋乡之愁。从以上举例分析来看,当人在异域他乡遇到挫折和痛苦时,怀乡思亲之情必然生发,挫折和痛苦愈大,怀乡思亲之情也愈浓。(三)、国家分裂与移民制度。政治对峙,国家分裂,必然带来“去国怀乡、骨肉分离。”之情。祖国的宝岛台湾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17世纪以前,台湾主要居民是被统称为高山族的12个原住民族。17世纪后,以福建南部和广东东部为主的大陆东南沿海的汉民族开始大量向台湾移居,如崇祯年间,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曾协助福建巡抚熊文灿“以船徙饥民数万至台湾,人给三金一牛,使垦岛荒。”(P271)他们多是在生活无着、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动移民,因而在内心深处潜藏着一股离乡悲情。中国的传

33、统文化是以农耕为主的封闭性大陆文化,其特点在于安土重迁,重家庭,以血伦亲情相连接。在这种文化心理的支配下,跨过台湾海峡来到台湾的早期移民,不可避免地怀有“恋乡情绪”。台湾虽然资源丰富、风景秀丽,但因四面环海,经常会遭遇台风、暴雨的侵袭,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环境中,更加引发岛内大陆移民对故乡的思念。台湾闽南民谣补破网把移民的思乡之苦表达了出来:“见着网,目眶红,破甲这么大孔,想要补,无半项,谁人知阮苦痛。今日若将这里来放,是永远无希望,为着前途钻活缝,寻像司补破网,”(P15)这种被称为“哭调”的民谣,曲调哀伤,自怨自艾,它与二千多年前,爱国诗人屈原所写“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

34、丘”(九章涉江)的诗句中所表达的眷恋故土的传统文化心理一脉相连。1949年,国民党战败退守台湾,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对立,以及南宋时代国土分裂的悲剧又在台湾上演,对于来台的大陆人来说,台湾只是一块暂栖地,无法成为他们心灵的归宿和精神的家园,然而,两岸政治对峙,归乡的无望,注定这群人要成为飘零远方的流浪者。因此,在台湾文学作品之中,突显出“文化乡愁”的色彩。林海音是“乡愁文学”前期的代表作家,她的身份比较特别,籍贯台湾,出生于日本,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是在古都北平度过的,抗战胜利后回台湾。因此,台湾一些人才会提出这样的所谓疑问:“林海音到底是个北平化的台湾作家呢?抑或台湾化的北平作家呢?”(P40

35、)在林海音作品里表现出的乡愁和乡思总是和大陆故土息息相关,在她的感知世界里,北平和台湾构成了完整的故乡图景,她所叙说的乡愁既是失去母亲大陆的台湾本土人对“原乡”的眷恋;同时也是沦亡到台湾的大陆人对故园的牵挂。在林海音的作品中,北平是她精神上的原乡,从作品的故事背景到人物的命运几乎都与大陆有关,如:小说孟珠的旅程中的孟珠和妹妹在父亲战死之后,被迫和母亲迁徙到台湾,开始了她们坎坷的人生之旅;而白先勇、聂华苓、於梨华等作家,生于大陆,长于大陆,他们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都有大陆故乡的生活经历与记忆,他们的生命之根和文化之根已经深深地扎在了大陆。这部分作家的创作素材主要取自来台大陆人员的现实生活,表

36、现他们生活的窘境和思乡情结,以及文化上的无“根”意识,同时,借助这些人物的愁绪浇作者心中之块垒,寄寓自己的思乡文化情感。白先勇的小说花桥荣记,主人公卢先生原是桂林人,随国民党败退来到台湾后,一直牵挂着大陆的女友罗小姐,为了与女友团聚,他拼命攒钱,他认为每攒一分钱,见到罗小姐的机会就会多一分。卢先生饱受漂泊相思之苦,但他在精神上还有支点,还有寄托。15年后,他的血汗钱被别人骗走了,他的愿望最后破灭,他的心彻底地死去。聂华苓的台湾轶事是她从1949年到1964年十五年间在台湾生活时所写的短篇小说精萃,她在书的序言写在前面里说:“那些小说全是针对台湾社会生活的现实而说的老实话,小说里各种各样的人物全

37、是从大陆流落到台湾的小市民。他们全是失掉根的人,他们全患思乡病,他们全渴望有一天回老家。我就生活在他们之中。我写那些小说的时候,和他们一样想家,一样空虚,一样绝望这辈子回不去啦!怎么活下去呢!”(P1)其中的珊珊,你在哪里、一朵小白花一捻红高老太太的周末等,每一篇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人性的剥裂和游移并祈望完整归一的思想意蕴。与移民去台湾的大陆人不同的是海外华人。台湾必定属于祖国,血脉和文化与大陆一脉相承,“根”的土壤就在脚下,离乡不去国;而海外华人既离乡又去国,异域羁旅的艰辛,文化环境的适应,是带着“根”漂的浮萍。从而海外华人拓展了乡土、故国空间,构建起超越家园之思、国族之愿的乡土观。在海外华人

38、作家笔下,乡愁是个体心灵的回忆,它以个人化的记忆展开生命感觉,在“遥远”的多种指向中产生审美的心境距离,呈现“甜蜜折磨”的审美形态,将“可望而不可欲”的历史记忆转化为不受时间侵蚀的艺术情怀,并最终指向了精神原乡。将古典而乡土的乡愁意象中融入现代的、世界的因素。正如有一首诗这样吟道:“街旁各棵大小树枝已参天叶已落地还是想不透移民局的上空一族云要来就来要去就去”。这首题为大小树(P47)的短诗出自菲华诗人月曲了之手。“枝已参天” 自然暗示出“各棵大小树”已“落地生根”,而随即“叶已落地”未必不是在转折中暗示另一人生走向“叶落归根”,一声“想不透”,也许正是“落地生根”和“叶落归根”间的徘徊,但也指

39、向了下节诗中的“要来就来,要去就去”,“一族云”而非“一簇云”,自然是更强烈地暗示出以云喻人,而来去自由无拘的流云跟以国界拘囿人的移民局构成的反讽,则更凸现了海外华人的历史境遇。所以,他们的乡愁,不仅在情感上受着“落地生根”和“叶落归根”间的煎熬,更在人类在其生存中始终是漂泊不定的,就如婴儿从被剪断脐带起注定无法再归回母体,乡愁就产生于这种欲回母体而不能的追寻中。在一种回归生命源头的渴望和这种渴望难以实现之中,乡愁成为人类生命的重要原型。犹如唐人贾岛的诗:“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贾岛客居他乡10年,就已视他乡为故乡,其中的缘由可能就在于他乡已有了诗人

40、自己的家。而今时过千年,四处打工,迁徙频繁,漂泊遥远,新移民处处可见,哪里安顿下自己的家,哪里久而久之也就成了故乡。总之,思想情感的成因在具备了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之后,正是在“何处是故乡,什么是故乡”中寻求解答,其中充满着“不知所归”的迷茫和痛苦,也孕蓄着新的“故乡”生命的苦涩和甜蜜。三、 思乡情感的表现形式。我们假设:思乡主体(思者)与家乡之间存在着某种感情联系,那么这种联系必然产生某种形式,如果采用归纳思维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在思者和家乡都存在的前提下,就会出现以下三种形式:(一)、思家难以回家,(二)思家不肯回家,(三)、思家是一种文化精神象征。接下来,我们对这三种形式逐一分析。(一)、思

41、家难以回家,这种感情形式完全依赖于思者主体以外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来构架,有时这些力量可以大到摧毁思者主体本身,致使回家的愿望幻灭。比如:战争徭役、国家分裂、疾病穷困、刑事犯罪等。典型案例之一,“文姬归汉”。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生在这样的家庭,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可惜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蔡文姬被掳到了南匈奴,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却生儿育女。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想到恩师蔡邕对自己的教诲,用重金赎回了蔡文姬。文姬归汉后,嫁给了董祀,并留下了动人心魄的

42、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蔡文姬是悲苦的,“回归故土”与“母子团聚”都是美好的,人人应该享有,在她却不能两全,灵与肉的剥离痛苦伴随了他的一生。典型案例之二,E-7X e d+Gg!3|0美国华尔街日报2009年8月10日载文赖昌星害了思乡病,摘要如下:SupeSite社区门户+aRIVvezGCp!w6D0赖昌星上周在接受中国华商报采访时说,他想念自己的故乡,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返回中国。赖昌星在被控从事了涉案金额达数十亿美元的走私活动后,从中国逃往加拿大。此次采访的内容已被广泛转载。SupeSite社区门户.z;ic/L3xs$hkWEz W)k1x0赖昌星在接受记者接受采访时说,“虽然我在加拿大过得

43、还行,但我一直想回去,毕竟那里才是我的家。”SupeSite社区门户x o3bTBFVSupeSite社区门户.f7BnZ h自从赖昌星的商业帝国远华公司因大规模腐败指控而被取缔后,他逃亡海外已达十年之久。这起腐败丑闻当年曾震动了远华公司所在地福建省,并导致几名高级政府官员落马,几百名政府官员被逮捕。.Y:a6ciT0中国厦门远华集团走私案涉案主犯赖昌星,在前妻曾明娜与女儿自愿返回中国老家福建后,赖昌星说前妻曾明娜曾劝他一同回国,虽然他相信中国政府的承诺,回去后不会判死刑,但就不相信具体办案的人员,指那不代表自己返乡就没事。此外,赖昌星表示,他是赞成曾明娜返回中国的,认为母女二人肯定没事,而且

44、在中国会过得很好。赖昌星也想回家就是不敢回。典型案例三,于右任是国民党的元老,德高望重,书法名世,长期担任国民党政府监察院院长。1949年4月,被国民党特工挟持去台湾,再也没有回来过。在台湾闲居15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大陆,盼望祖国统一。但长期处于失望中,受浓浓的乡愁的困惑,忧郁而死,临终也未能实现他的愿望,抱憾终生。离世前作望大陆诗曰:“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此诗吟之令人心酸。两岸政治对峙,于老只能魂归故里。(二)、思家不肯回家,这种感情形式是由思者主体内在的意识来建构。可以抗拒的外部力量遏制和时空的

45、阻隔都不能成为不肯回家的理由,思者通过自身的努力完全可以实现回家的愿望,然而,不肯回家变成了现实。比如:经济仕途的挫败、生意场上的失利、道德评判的恐惧、人生期望值的差距等,这些不肯回家的客观因素都变为主观借口。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楚霸王项羽。史记项羽本纪载:楚汉相争,项羽兵败垓下,“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 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江东是项羽的家乡,又是项羽起兵反秦之地

46、,凭借地利人和,卷土重来未尝不可,然而,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岸边,是典型的回乡恐惧症,即使在临死之前也不忘为古人吕马童献尸邀功。由此可见,项羽心中乡土观念又有多么深刻牢固。还有诗仙李白,李白(七零一七六二),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开元十二年(724)秋,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出蜀,至上元三年(公元762年)病卒,始终未回过故乡。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飘荡中度过,仕途的坎坷、人生的失意、“济苍生,安黎元”的

47、理想破灭,虽然,李白有钱有名,但是,他不肯回家。(三)、思家是一种文化精神象征。 随着时代变迁,乡土观念被注入了越来越多的现代的、世界的新元素。原先离乡背井的悲凉所孕蓄的“寻根问祖”情结,渐渐嬗变为“落地生根”的心灵安顿。精神栖居,不再是人随“根 ”走,而是“根”随人走,“根”在生命原型里。 于是,乡情融入了生命再创造的喜悦,家乡概念也有了无比开阔的飘荡时空,甚至是一种想象空间,在文化精神上表现为一种象征符号。如果套用当今网络媒体中最流行的一句话来说,(我唱的不是歌,是寂寞)我思念的不是故乡,是寂寞。正如现代派诗人卞之琳一首小诗寂寞:乡下小孩子怕寂寞,边养一只蝈蝈;长大了在城里操劳,他买了一个

48、夜明表。小时候他常常羡艳,墓草做蝈蝈的家园;如今他死了三小时,夜明表还不曾休止。在寂寞里,卞之琳不再囿于对家乡风物人情的怀念,而是上升到对自然、生命、精神家园的追慕,吟唱的是众生的集体无意识的寂寞迷失的乡愁。在寂寞里,“蝈蝈”和“夜明表”两个意象,已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从自然到文明的象征,也代表了人类童年与成年时期的不同特征。如果说小孩子养蝈蝈时充满着对生命与自然的热爱的话,那么夜明表对主人公来说,也只是一个证明时间的工具,他们彼此没有任何情感可言,所以“如今他死了三小时,/夜明表还不曾休止”,脆弱的生命哪抵得过机械,剩下来的只有无情的时间。为什么童年的快乐到了成年就消失殆尽了呢?为什么从自然世界走到文明世界,人类反而变得越来越麻木了呢?诗人在此蕴含了哲性的思索:社会文明程度越高,物质越发达,人类的精神世界就越空虚。迷失的乡愁就成了一种社会群体意识,成为文化精神的象征,失去了乡土气息,染上了现代色彩。也许,人类社会城市化的进程加快,更能说明这个问题。都市人普遍怀乡的心理使得“中国最美的乡村”选举如火如荼,江西婺源凭借一张“中国最美的乡村”的名片,撩拨起无数都市人的神往。然而,去江西婺源的都市人未必全是东晋陶渊明的后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