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作业20132014.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17784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作业2013201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政治经济学作业2013201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政治经济学作业2013201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政治经济学作业2013201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政治经济学作业2013201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作业2013201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作业20132014.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321014年第二学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业一、单项选题题1、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 ( A ) A、劳动对象 B、生产力的状况C、劳动资料 D、生产工具2、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 C )A、生产力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C、分配形式 D、资源配置方式3、商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种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指( D )A、具体劳动 B、抽象劳动 C、私人劳动 D、社会劳动4、货币的本质是 ( C )A、商品,具有价值 B、具有使用价值C、一般等价物 D、能够分为若干等分5、商品的价格是由 ( C ) A、商人随意决定的 B、供求关系决定的C、价值决定的 D、国家政策规定的6、价

2、值增殖过程是 ( A )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 B、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C、工人创造新价值的过程 D、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过程7、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 D ) A、个别资本家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绝对延长工作日的结果C、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结果D、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8、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是( A )A、剩余价值率 B、利润率C、年剩余价值率 D、平均利润率9、产业资本循环是( B )A、购买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 B、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C、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的统一 D、劳动过程和购买过程的统一10、表示资本周转速度快慢的标志是资本的 (

3、D ) A、生产时间 B、流通时间 C、劳动时间 D、周转速度11、在社会资本再生产中,(v+m)=c的公式是 ( B ) A、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前提条件B、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C、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D、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12、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或社会总产品的补偿问题,它包括( B )A、物质补偿 B、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偿 C、价值补偿 D、有形补偿与无形补偿 13、我国现阶段在多种经济成分中处于主导地位的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 A ) A、全民所有制经济 B、公有制经济C、集体经济 D、股份制经济1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

4、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D )A、是在一切行业和领域中都要占绝对优势B、主要是具有量的有时,无须质的提高C、只能通过国有独资企业来实现D、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C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资产占优势是指A、只要有量的优势,不必有质的提高 B、只要有质的提高,无须有量的优势C、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意质的提高D、公有制掌握和控制全部国民经济16、市场机制的核心机制是 ( B ) A、竞争机制 B、价值机制C、价格机制 D、供求机制17、以下不属于市场机制局限性的是( C )A、不能自动平衡国民经济的宏观总量总供给与总需求B、无法承担社会公共职能 C、不能消除垄断 D、不能提高GDP18、社

5、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 A ) A、必然结果 B、根本任务C、阶段目标 D、前提条件19、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主体是( D ) A、个人 B、企业C、行业 D、国家2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手段是( C )A、计划手段 B、经济手段C、法律手段 D、行政手段21、首次提出“政治经济学”一词的著名思想家是( A )A、法国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B、古希腊的色诺芬C、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22、下列关于政治经济学阶级性和科学性的正确论断是( C )A、阶级性和科学性是对立的,两者不可能统一B、阶级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两者不可

6、能对立C、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政治经济学能做到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D、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经济学不能做到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23、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 A )A、抽象劳动 B、具体劳动 C、简单劳动 D、复杂劳动24、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B )A、竞争规律 B、价值规律C、货币流通规律 D、剩余价值规律25、我国现阶段在多种经济成分中处于主导地位的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 ( A ) A、全民所有制经济 B、公有制经济C、集体经济 D、股份制经济26、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是( B )A、劳动资料 B、货币 C、劳动力 D、劳动对象27、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 D ) A、个别资本家首先提高劳动

7、生产率的结果B、绝对延长工作日的结果C、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结果D、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28、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是( D )A、剩余价值率 B、利润率C、年剩余价值率 D、平均利润率29、一个产业资本家投资1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c:v为4:1,m=100%,一年可周转2次,其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是( D )A、2万元,100% B、2万元,200%C、4万元,100% D、4万元,200%30、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C )A、必要的补充 B、附属部分 C、重要组成部分 D、主体部分 31、我国逐步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的主体是( C )A、计划手段

8、B、经济政策C、行政手段 D、法律手段32、私营经济中的劳动者的收入属干( B )A、按劳动分配的收入 B、按资分配收入C、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收入D、按风险分配收入33、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或社会总产品的补偿问题,它包括( B )A、物质补偿 B、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偿 C、价值补偿 D、有形补偿与无形补偿 34、在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 D )A、土地和道路B、生产工具C、生产建筑物D、劳动对象35、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构成( C )A、生产资料B、劳动产品C、社会生产力D、 社会生产方式36、构成劳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C )A、劳动、劳动对象、原料

9、B、原料、工具、厂房C、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D、人的劳动、工具、设备3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随着( C )A、奴隶制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渐形成的B、封建制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渐形成的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D、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渐形成的38、某工人原工作日为8小时,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为4小时,若分别采用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两种生产方法,各增加剩余劳动时间2小时,它们的剩余价值率分别为( D )A、150%,100%B、150%,200%C、100%,200%D、150%,300%39、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多盈

10、利,必须使其商品的( C )A、个别价值等同于社会价值 B、社会价值提升为个别价值C、个别价值降到社会价值之下 D、个别价值提升到社会价值之上40、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所以叫不变资本,是因为( C )A、它在资本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中不起任何变化B、它的价值不会转移到新产品中去C、它的价值会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但价值量不发生变化D、它的实物形态不发生任何变化,永远存在41、I(v+m)IIc是( B )A、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B、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C、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D、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二、主观题1. 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作用。

11、答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维护垄断统治并保证获得稳定的高额垄断的利润,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融合在一起,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代表垄断资产阶级总体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以保证私人垄断资本的垄断统治和获得高额垄断利润。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1)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反映了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激化的必然结果,能允许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体形式的变化;在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同时促进

12、了经济发展。国家利用经济杠杆调节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推动了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矛盾和利害冲突得到缓解;通过社会福利、收入政策和直接干预劳资关系,缓和了阶级矛盾。(2)历史局限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改变无产阶级被雇佣受剥削的地位,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主要表现在:国家干预不可能解决生产盲目扩大和劳动人民消费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国家调节不可能根本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消除经济结构的失衡;国家对分配、工资的调节及福利政策等不可能解决失业、贫富悬殊等问题;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也不能保证经济稳定增长,不能消除周期性

13、的经济危机。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是什么?认识这一问题有什么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它包括两层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基本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

14、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论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2.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从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的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能从这样那样的外国模式出发,不能从对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个别论断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某些错误观点出发。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种种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不

15、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合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纠正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点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实践证明,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离开社会主义,而是在脚踏实地地建设社会主义。3.帮助我们防止“左”的和右的错误,坚定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在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只讲性质和方向,不讲程度和水平;或者只讲程度和水平,不讲性质和方向,都会使人们陷入盲目、不清醒的状态,发生“左”的或右的错误,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和损失。

16、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内涵和过程性特征的统一认识和把握,则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3.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答: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而言的,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强调的是交换。市场经济是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讲的是资源配置方式,指社会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完成的。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前提和基础,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才能产生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4.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

17、本矛盾?答: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包含着一系列矛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这一系列矛盾,归根结底是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 为什么商品的各种矛盾导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呢? 在私有制的条件下,各个商品生产者都是具有独立的财产或产权、独立的经济利益、自主决策并对决策后果负责的市场主体。因此,他们的劳动是私人的事情,是私人劳动。商品生产是以社会分工为前提和基础的。每个商品生产者在社会分工体系中只从事某种或某几种产品的生产,而他们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因而需要互相交换其产品。这样,各个生产者在客观上都是为社

18、会需要而生产,他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 私人劳动同时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这是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者劳动的一个特点。 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虽然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但不能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只有当他的私人产品在市场上实现了同其他商品交换的时候,他的产品被社会接受了,他的私人劳动才算是被承认为社会劳动。这时候,他的具体劳动所创造的使用价值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他的劳动才被承认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他的抽象劳动才能实现为价值。如果商品生产者的私人产品不符合社会需要,在市场上卖不出去,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就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尽管他在生产这些产品时曾经进行了一定的具体劳动,创造

19、了一定的使用价值,但是不为社会所需要,这就使得这一产品不仅失去了社会使用价值的意义,而且也不能实现它的价值。个别劳动时间在何种程度上转化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是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制约的。所以,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其根源都在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的其他矛盾是这基本矛盾的表现。 简单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包含着资本主义矛盾的胚芽。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商品不再是小商品生产者独立进行的私人劳动的产品,不仅社会分工更加深化和细化,形成庞大的、复杂的社会分工体系,而且

20、生产商品的活动已经由有一定规模的、有严密内部分工的企业有组织地进行。但是生产资料和产品仍旧是私人财产。这样,简单商品经济中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就发展成为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于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也就会以更加激化的形式表现出来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哪些?答:国有垄断资本,即由资产阶级国家直接经营与掌握的资本。2,国有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范围的结合,其组织形式是国私合营的股份公司。3,国家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社会范围内的结合,即以私人垄断资本为主体,而国家垄断资本参与调节的结合方

21、式。6.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答:(1)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它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对于某种特定的性质的生产关系;各个阶级都从本阶级利益出发,都有为本阶级利益服务的,性质不用的政治经济学。(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和具有鲜明阶级性的学学,又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代表的无产阶级利益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同社会发展方向是一致的。7.如何理解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统一体?答: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具有的效用,即能满

22、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 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永远不能形成商品。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同一商品都不能既占有它的价值,又占有它的使用价值。 商品生产者的商品对他来说,只具有使用价值,商品的所有者把使用价值让渡给消费者,从而实现价值。8.影响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影响因素: 第一,剩余价值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剩余价值率高,利润率就高;反之,剩余价值率低,利润率也低。因此,凡是能够提高剩余价值率的方法,都会相应地提高利

23、润率。 第二,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高,利润率低;资本有机构成低,利润率高。 第三,资本周转速度。资本周转速度加快,提高年剩余价值率,从而也提高年利润率。资本的年利润率与资本周转速度成同方向变化。 第四,不变资本的节省。在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量一定的情况下,节省不变资本,可以减少预付资本,从而提高利润率。9.论述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什么区别?答:1。划分的依据不同,前者是按周转方式划分,后者是按是否是剩余价值来源划分2。划分的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考察资本周转的情况,后者是为了考察剩余价值的来源3。划分的内容不同,固定资本只包括劳动资料,流动资本包括劳动对象和

24、劳动力;不变资本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可变资本包括只劳动力10.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答:1)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职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2)现代企业制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法人制度,他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二是有限责任制度,它有两层意思:其一是企业只以全部法人财产为限,对债务承担有限的责任;其二是当企业破产清偿债务时,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为限,对企业承担有限的责任。三是科学的组织制度,通过建立科学的组织制度可以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11.垄断产生后为什么还存在着竞争?垄断条件下的竞争有什么特色?垄断作为市场竞争中的一种重要现象,总是与

25、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紧密相联。从垄断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联系划分,可以将垄断分为三种:一种是与市场经济体制密切联系的垄断,这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另一种是与资本主义制度密切联系的垄断;还有一种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密切联系的垄断。通常可以将垄断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自然垄断。自然垄断是指某些行业的自然属性以及产品的生产和技术自然特征决定了一个行业或领域中,由一个生产者或几个生产者经营比大量生产者经营资源配置效率更高、生产成本相对更低,由此形成了排他性的经营格局。如铁路、电力、电信等行业都是具有明显自然垄断特点的行业。这些行业一般具有网络特征,这些网络是个完整的整体,是不可分割的,

26、人为将其分割,只不过是将大的区域垄断分割成小的区域垄断,并不会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相反可能带来交易成本的上升、“通过能力”的降低和规模报酬的下降。需要指出的是,在自然垄断行业中许多环节是可以竞争的,如电力行业,电网通常是垄断的,但发电环节是可以竞争的。同时自然垄断行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替代产品的出现等,一些自然垄断行业也可以放松管制,引入竞争。二是市场垄断。市场垄断是指企业由于具有技术优势或经营有方等原因,通过市场竞争获得支配性的市场份额,在市场上处于主导地位。三是行政垄断。这里的行政垄断不是指政府机关独占某个行业的生产和市场,是指政府通过给予或授权的方式使一家或几家企业享有排

27、他性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的权利,如城市的供水等往往是政府授权经营的。全面认识和辩证分析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有三点:其一,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竞争是人类经济、科技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原动力。实行和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反对和限制阻碍市场竞争的垄断。其二,垄断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垄断与市场竞争是一对矛盾,如同硬币的两面,垄断既有阻碍科技进步和经济效率提高的一面,又有客观存在的现实一面,对垄断需要作具体分析。其三,反垄断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政策取向。反垄断既要着眼于自由竞争又要着眼于经济效率,既要着眼于国内竞争又要着眼于国际竞争。反垄断既要反对和限制垄断地位,又要重点反对垄断行

28、为。 三、辩证分析市场经济下垄断和竞争的关系垄断在我国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垄断还涉及到社会财富分配和人们切身利益,再加上我国行业垄断与国有企业往往交织在一起,因此围绕垄断和反垄断必然会成为我国社会的热门话题,而且很容易形成不同认识甚至产生争论,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辩证的分析。 (一)我国存在的垄断的利弊分析从“垄断”的内涵即“排他性控制”的特点来说,垄断会产生许多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率的负面效果。但“排他性控制”也是经济秩序的支撑点,也有其正面效应。比如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产权的基本特征就是排他性专有。同样垄断在我国也是利弊并存。总的说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是改革开放以来

29、我国经济社会能够取得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是我国走向繁荣昌盛的一条必由之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个领域改革,包括深化垄断行业和企业的改革,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加分析地看待垄断问题。应该看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行业存在或出现垄断现象,也有其合理存在和客观有利的一面。比如有利于减少无序竞争。竞争作为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和要求,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竞争也存在有益的竞争和有害的竞争的区别。从我国实际情况看,长期以来不少行业存在无序竞争现象,造成市场秩序混乱,假冒伪劣不断,环境生态受损,社会资源浪费,其中一个根本

30、原因就在于产业集中度太低。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角度看,在有些行业中,有时适度垄断会比无序竞争更为有利。因此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垄断的利弊,要进行深入研究和辩证分析,切忌一刀切和简单化,既不能夸大垄断客观有利的一面,也不能简单地将垄断视为一种不好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看作一种无效的经济制度和市场结构,全盘加以否定。 (二)行业垄断与国有企业垄断的关系关于行业垄断与国有企业垄断的关系,至少需要把握以下三点:第一,我国垄断行业中大型企业多为国有企业。应该说中央企业在我国一些行业中处于垄断地位这是客观事实。国有经济要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保持控制力,必然会

31、出现这种现象。提高行业集中度也会出现国有企业垄断地位加剧的现象,因为许多行业排头兵企业大多是国有企业。对这种垄断现象既不要刻意回避,也不要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第二,在具有网络特点的自然垄断行业中虽然其网络是垄断的,但其他许多环节是可以竞争的,因此一些垄断行业往往是既有垄断的一面,也有竞争的一面。如电力行业中的电网运营处于垄断地位,但发电企业中,中央企业中仅以火力发电为主的就有好几家企业,此外还有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等核电和水电集团公司,相互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第三,完全垄断型的行业是很少的,大多数垄断行业往往是既有垄断也有竞争。从中央企业的实际看,无论是石油企业还是电信企

32、业,或是电力企业,都是既有处于市场支配地位的一面,又有几家企业竞争的一面,而且竞争往往十分激烈。虽然一个行业只有少数几家企业,虽然都是中央企业,但都要接受严格的经营业绩考核,都面临市场份额和效益提升等问题。因此垄断行业里的国有企业竞争也是很激烈的。 (三)垄断行业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关系西方发达国家反垄断的对象往往是大型私营企业或是公众公司而不是国有企业。由于我国垄断行业中处于支配地位的大多是国有企业,在国内往往把反垄断对象全部集中于国有企业,把深化垄断行业改革等同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在我国分析垄断行业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关系,至少需要把握三点:第一,深化垄断行业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既有联系又有

33、区别。由于我国垄断行业中处于支配地位的大多是国有企业,因此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在相当程度上就必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但也要看到国有企业包括中央企业并不都涉及垄断。现有100多家中央企业中,既有垄断行业的企业,又有非垄断行业的企业,而且大多数企业属于非垄断行业的企业。第二,我国不少非国有企业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也存在垄断现象。对企业来说无论是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无论是中央企业还是地方国企,都希望在竞争中获得支配地位。实际上目前我国存在垄断现象的行业远不止国有企业占支配地位的行业,如电脑操作系统、感光材料、汽车轮胎、互联网等行业,都存在垄断现象。第三,要区分垄断地位与垄断行为。

34、中央企业在垄断行业大多处于支配地位,但这不等于采取了垄断行为。国务院多次强调中央企业要依法经营,这包括处于垄断行业的中央企业不能利用垄断地位限制、排斥市场竞争,去谋取发展和获取利润,即不能有任何垄断行为。我们不能因为少数国有企业存在垄断行为把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统统归于是垄断地位造成的,甚至把公众反映强烈的一些社会问题的根源也都归结为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总之不能把垄断行业改革等同于国有企业改革,更不能把反垄断等同于反国企。需要指出的是,对国有企业进行的善意批评和改革建议应该持欢迎和支持的态度,但要警惕有人借反垄断为名丑化国有企业,对不负责任的攻击言论要理直气壮地给予批评和驳斥。12.

35、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答:1.我国社会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和政策规范,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为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保障内容来说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等。社会保险是指对依法律政策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成员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遇到其他困难时,有权得到国家、社会有关部门的帮助。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和住房保险等,在社会保障中处于核心地位。其中最主要的是失业保险。就保障方式来说是多层次的,一是社会

36、保障的对象,从过去只涉及城镇的职工,扩展到包括城乡劳动者、各种经济成分的职工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二是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多元化,过去社会保障资金主要由国家负担,而现在则要由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共同负担。社会救济是国家和社会对遭受自然灾害、不幸事故和生活贫困者提供物质帮助,是属于社会保障的最低层次。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在居民公共卫生、环保、基础教育等领域向全体公民普遍提供的帮助和服务,属于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社会优抚是对特定阶层的特殊保障制度。另外,按照自愿原则以营利为目的的商品保险,如个人投保、企业投保、互助性保险等,则属于社会保险的补充形式。2.我国社会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社会保障制度是商品经

37、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它的主要功能有: 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适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减轻国家负担,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需要;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广大农民利益的需要。13. 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相互关系是什么?答: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相互关系(1) 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再生产过程的起点,起着决定作用。(2) 生产对

38、分配、交换和消费起着决定作用表现为:一是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二是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与结构,三是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具体形式,四是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3) 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分配方式,能够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起阻碍作用,二是交换的发展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的发展,三是消费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得到实现,消费为生产的发展创造出动力,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14. 简述产业资本循环的几个阶段,采取的职能形式和执行的职能。答( 1 ) 产业资本是指投入物质生产领域的资

39、本, 产业资本的运动包括单个资本 ( 又叫个别资本, 指投入一个企业的资本 ) 的循环和周转, 也包括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动。 ( 2 ) 资本循环, 是指产业资本从某种职能形式出发, 顺次地经过三个阶段, 采取三种职能形式, 执行三种职能, 实现了价值增殖, 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 ( 3 ) 产业资本运动依次经过购买、 生产、 销售三个阶段, 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 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生产资本和职能是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生产剩余价值;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出售, 收回预付资本的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

40、。 ( 4 ) 产业资本运动的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属于流通过程, 第二阶段属于生产过程。所以, 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 5 ) 资本要保存和增殖自己的价值, 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循环。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中的每一种职能形式上的资本,都要经过循环的三个阶段而回到原来的出发点。所以, 产业资本的循环, 从不同的角度看, 就有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和商品资本循环。产业资本循环是它的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 1 ) 产业资本循环要连续不断地进行,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列存在;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式

41、的依次转化, 在时间上相继进行。这两个条件是互为前提、 互为条件的。 ( 2 ) 通过对资本循环的分析, 深化了对资本本质的认识。资本本质具有两个特征:第一, 资本作为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是一种阶级关系,体现着资本家剥削工人特定的阶级关系。第二, 资本还是一种运动, 是以价值为主体的运动。资本只有在不断地运动中, 才能不断地增殖。所以,资本只能理解为一种不停的运动, 而不能理解为静止物。 资本周转 ( 1 ) 资本周转, 是指不断重复、 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 ( 2 )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产业资本运动的形式, 但是它们考察的角度不同, 资本循环主要是从资本运动的连续性方面揭示剩余

42、价值的生产和实现, 而资本周转则主要是从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揭示它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 1 )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分依据是, 生产资本的各个部分价值的周转方式的不同。 ( 2 ) 固定资本, 是指以厂房建筑、 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部分, 它们的价值按照每次生产过程中损耗的程度,一部分一部分逐渐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并随着产品出售后又一部分一部分逐渐地收回。没有损耗的价值则仍固定在它的实物形式上。必须经过多次转移,以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才能实现其价值的全部周转。 ( 3 ) 流动资本, 是指投在原料、 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和投在劳动力上的生产资本

43、部分。劳动对象一经投入生产过程, 便全部消耗掉, 它们的价值全部转移到新产品去,并随着产品出售后全部一次收回, 即它们的价值全部处在流动状态。投在劳动力的资本, 它们的价值并不转移,而是由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的新价值来补偿。它的价值周转方式是和投在劳动对象上的资本是一样的。 ( 4 )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在于: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周转时间不同;价值收回方式不同;实物更新方式不同。 (5)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是生产资本的两种不同划分, 这两种划分的依据、 意义和内容都是不同的 , 不能混淆。 技术进程和固定资本折旧 ( 1 ) 固定资本的损耗分为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两

44、种。 ( 2 ) 固定资本的有形损耗, 又叫物质损耗, 是指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由于生产性使用和自然力作用而造成的损耗。有形损耗完全转移到产品中去, 即列入产品的成本。 ( 3 ) 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 又叫精神损耗, 是指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生产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根据生产技术进步所造成的不同影响, 无形损耗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再生产同类劳动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引起的;二是由于出现了性能更好的替代品, 引起原有固定资本价值的贬值,无形损耗不能完全被转移到产品中去。 ( 4 ) 当代科技进步加快, 竞争加剧, 使无形损耗呈上升趋势。为此, 资本家便

45、会采取种种办法来提高固定资本的利用率, 以尽快收回固定资本的价值, 减少或避免无形损耗的损失。 ( 5 ) 固定资本的折旧, 是指固定资本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价值的一种补偿方式。逐年按损耗程度提取的那部分补偿金额,叫做折旧费。折旧费 = 固定资本原始价值 / 固定资本平均使用年限。折旧率 = 折旧费 / 固定资本原始价值 100% 。 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 1 ) 资本的周转时间, 是指产业资本从预定的一定形式开始, 经过循环运动, 实现了价值增殖, 全部回到它原来出发点的形式所经历的时间, 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 2 ) 生产时间包括:劳动时间、 自然力独立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和生产资料储备时间。流通时间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采购时间和商品的销售时间。 ( 3 ) 资本的周转次数, 是指一定时期内 ( 通常为一年 ) 资本所经历的周期循环的次数。 ( 4 ) 资本的周转时间 ( 长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