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基础及地下室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及验算secret.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22297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52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基础及地下室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及验算secret.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某基础及地下室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及验算secret.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某基础及地下室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及验算secret.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某基础及地下室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及验算secret.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某基础及地下室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及验算secret.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基础及地下室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及验算secret.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基础及地下室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及验算secret.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录1 工程概况及本方案编制依据:22 施工准备23、质量检验标准34 施工工艺55 模板拆除施工工艺96、安全注意事项107、主要模板支撑体系验算10基础及地下室模板分项工程施工方案1 工程概况及本方案编制依据:本方案依据设计图及施工规范要求编制,0.00以下模板主要有基础筏板、基础梁及地下室墙、地下室顶板、地下室顶板梁的模板工程。按照基础砼抗渗要求及施工组织设计,基础以后浇带为界限分为两个流水段,地下室墙及顶板也分为两个流水段施工。结合工程和现有装备的具体情况,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0.00以下墙模板拟采用定型600宽钢模,即四周外墙和窗井墙内外模,利用定型组合钢模现场组拼,内墙亦利用小钢模

2、预先组拼。地下室顶板底模均采用多层板。本方案编制依据:、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 50214-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连接附件:蝴蝶卡、32PVC管、扣件、紧固螺栓等。 2.1.2 支撑系统:立杆、横杆、斜杆、可调早拆翼托、立杆垫座(木块)、胶合板、木方。 2.1.3 脱模剂:水质隔离剂。2.1.4 工具:铁木榔头、活动(套口)板子、水平尺、水平管、钢卷尺、托线板、轻便爬梯、脚手板、塔吊等。2.1.5 按施工计划将定型钢模(主要规格为100*1200、600*1200及配套角

3、模)及各种配件运到现场,为现场组装作好准备。2.1.6 施工前应具备以下作业条件:(1)模板设计:根据工程结构型式和特点及现场施工条件,对模板进行设计,确定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采用双根48标准钢管、数量、排列尺寸按700左右,下密上疏,模板组装形式(就位组装或预制拼装),连接节点大样。模板数量:基础筏板一次性浇筑,地下室墙体分为两个流水段施工,进行综合研究,确定模板的合理配置数量。(2)预制拼装:1)拼装场地应夯实平整,条件许可时应设拼装操作平台。2)按模板设计图进行拼装,相邻两块板的每个孔都要用U型卡卡紧,龙骨用钩头螺栓外垫碟形扣件与平板边肋孔卡紧。 3)剪力墙模板在拼装时应预留清扫口或灌

4、浆口。(3)模板拼装后进行编号,并涂刷脱模剂,分规格堆放。(4)放好轴线、模板边线、水平控制标高,模板底口应做水泥砂浆找平层,检查并校正墙用的地锚是否已预埋好。(5)墙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线及预埋件已安装,绑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并办完隐检手续。 3、质量检验标准(1)保证项目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承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2)基本项目模板接缝宽度不得大于1.5毫米。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并采用防止粘结措施。模板上粘浆和漏涂隔离剂累积面积,墙、板应不大于1000平方厘米;柱、梁应不大于400平方厘米。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5、 1模板高度 一2mm 用钢卷尺 2模板宽度 一2mm 用钢卷尺 3对角线 3mm 用钢卷尺 4 面板平整度 3mm 用2M测尺塞尺并把待验板置于 平台之上放平,板面朝上。 4边框平直度 2mm 用2m测尺及塞尺 6 边框垂直面板 1mm 直角尺塞尺 6 孔眼中心偏差 1mm 钢卷尺或卡尺 模板拼装质量应符合下表规定:(3)模板安装工程的允许偏差项目不得超过下表规定: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高层剪力墙柱、墙、梁轴线位移3尺量检查标高25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墙、柱、梁截面尺寸25尺量检查基础梁截面尺寸45尺量检查每层垂直度3用2米托线板检查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用直尺和尺量检查表面平整度5

6、用2米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预埋钢板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移 3预 埋螺栓中心线位移2拉线和尺量检查外露长度100预留洞中心线位移10截面内部尺寸04 施工工艺 4.1 墙模板安装工艺: 4.1.1 预拼装墙模板工艺流程:安装前检查墙模吊装就位安装斜撑插入穿墙新型防水对拉螺栓清扫墙内杂物装就位另一侧墙模板安装斜撑安装新型防水对拉螺杆调整模板位紧固穿墙螺栓斜撑固定办预检(1)一般模板组装方案:1)按位置线安装门洞模板,下预埋件。2)把预先拼装好的一面模板,按位置线就位,然后安装拉杆或斜撑,安新型防水对拉螺栓,新型防水穿墙螺栓购买成品,横向间距700,竖向间距为450600。现场安装少量定型组合钢模板

7、块,把各已拼装好的模板连起来:可从一侧开始铺,每两块板间边肋用U型卡连接,U型卡每面每两块间至少用两个连接。每个U型卡卡紧方向应正反相间,不要安在同一方向。墙板在大面积上均应采用大尺寸的已拼装定型组合钢模板块,在拼缝处可用窄尺寸的拼缝模板,但均应拼缝严密。3)清扫墙面杂物,再安另一侧模板,调整斜撑(拉杆)使模板垂直后,拧紧穿墙螺栓。4)模板安装完毕后,检查一遍扣件,螺栓是否紧固,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办完预检手续。(2)安装筏板及基础梁模板: 筏板模板均在底板外围,将定型钢模板拼成1000/500高的模板,按筏板模板安装线安装到位,在模板背面用上下两道通长横杆背间距600的立杆,立杆上口的背

8、面用一根斜杆,下口用一横杆平撑,端部垫一块300宽,不小于500厚50厚木板,顶牢在基坑土层上。然后按通长线校正加固。 基础梁在筏板上部支吊模,在基础梁的箍筋上焊一根14横向定位筋,定位筋上表面为梁模侧板下口标高,定位筋长度为梁断在尺寸梁侧模板厚两根横钢管的直径,两端弯起伸入加固用的立向钢管内,梁模上口设一道短横杆同两侧立杆相连,用以加固梁侧模板。(3)安装梁模板:弹线支立柱 调整标高 安装梁底模 绑梁钢筋 安装侧模 办预检1)墙拆模后在混凝土上弹出轴线和水平线。2)安装梁钢支柱底端要落实在砼筏基上。一般梁支柱采用单排,当梁截面较大时可采用双排或多排,支柱的间距应由模板设计规定,一般情况下,间

9、距以60100厘米为宜。支柱上面垫1010厘米方木,支柱加剪力撑和水平拉杆。离地50厘米设一道,以上每隔2米设一道。3)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板,并拉线找直,梁底板应起拱,当梁跨度等于及大于4米时,梁底板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1100031000。4)绑扎梁钢筋,经检查合格后办理隐检,并清除杂物,安装侧模板,把两侧模板与底板用U型卡联接。5)用梁托架或三角架支撑固定梁侧模板。龙骨间距应由模板设计规定,一般情况下宜为75厘米,梁模板上口用定型卡子固定。当梁高超过60厘米时,加穿梁螺栓加固。6)安装后校正梁中线、标高、断面尺寸。将梁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检查合格

10、后办预检。支撑示意图如下: (4)安装地下室顶板模板:支立柱安大小龙骨铺模板校正标高加立杆的水平拉杆办预检)支柱在基础筏板上应压实,支柱应垂直,立柱接长时,接头要符合架子接头标准。2)从边跨一侧开始安装,先安第一排龙骨和支柱,临时固定在梁上再安第二排龙骨和支柱,依次逐层安装。支柱与龙骨间距应根据模板设计规范设计规定。一般支柱间距为80120厘米,大龙骨间距为60120厘米,小龙骨间距为4060厘米。3)调节支柱高度,将大龙骨找平。4) 顶板采用双面覆膜胶合板,该板表面光洁,硬度好,周转次数较高,砼成型质量较高。支撑系统采用脚手架为早拆支撑体系,具有多功能,效率高,承载力大,安装可靠,便于管理等

11、特点。顶板搁栅采用60*70mm木方,100*100mm木方作为搁栅托梁。采用早拆养护支撑,当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60%时,即可拆去部分顶板模板和支撑,只保留养护支撑不动(砼的强度以同条件养护的抗压强度为依据),直到梁底、梁侧模板面板采用竹胶合板加工而成。梁底模纵向采用60*70木方固定,再把底模固定在满堂架的支撑系统上,侧模板则用钢管固定死。5)平台板铺完后,用水平仪测量模板标高,进行校正,并用靠尺找平。6)标高校完后,支柱之间应加水平拉杆。根据支柱高度决定水平拉杆设几道。一般情况下离地面2030厘米处一道,往上纵横方向每隔1.6米左右一道,并应经常检查,保证完整牢固。7)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

12、,办预检。 4.1.2 拼装墙模板安装施工要点:检查墙模板安装位置的定位基准面墙线及墙模板编号,符合图纸后,将一侧拼装墙模板按位置线吊装就位,安装斜撑,使其稳定在基准面上后安装穿墙或对拉螺栓和支固塑料套管。要使螺栓杆端向上,套管套于螺杆上,清扫清模内杂物。以同样方法就位另一侧墙模板,使穿墙螺栓穿过模板并在螺栓杆端戴上扣件和螺母,然后调整两块模板的位置和垂直,与此同时调整斜撑角度,合格后,固定斜撑,紧固全部穿墙螺栓的螺母。 模板安装完毕后,全面检查扣件、螺栓、斜撑是否紧固、稳定,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外围挡土墙拉墙螺杆应在中间焊止水片,外墙双排钢筋骨架之间的支撑若撑至墙面,中间亦应焊止水片,且

13、两端端头应刷防锈漆。 4.2楼梯模板安装工艺: 4.2.1 模板就位安装工艺流程:搭设支架安装横纵钢 (木) 楞调整楼板下皮标高及起拱铺设模板块检查模板上皮标高、平整度4.2.2 模板就位安装工艺施工要点:支架搭设完毕后,要认真检查板下钢(木)楞与支柱连接及支架安装的牢固与稳定,根据给定的水平线,认真调节支模翼托的高度,将钢(木)楞找平,平模铺设完毕后,用靠尺、塞尺和水平仪检查平整度与楼板底标高,并进行校正,最后将板逢用胶带贴好。(5)墙、顶板模板支撑办法(见下页示意图及第7部分:模板支撑安全验算) 整个支撑体系均采用满堂架作为支撑基础,满堂架立杆间距为0.9m,每步架高度为1.4m。在满堂架

14、上固定横向和竖向钢管,钢管顶部固定丝杆支托按照要求顶死模板龙骨,墙柱模板主要靠水平支撑固定,分上、中、下三部分加固好。墙柱模板每间隔1.0m左右,再用斜向支撑顶在墙柱上下部防止滑移。顶板及梁模板主要靠竖向支撑固定,在满堂架的立杆顶部加丝杆支托,支托上放钢管或木龙骨作为支撑骨架,在骨架上铺木方,木方上铺板。每根立杆均应在底部垫好木块,立杆长度不足时,接头应互相错开。顶板标高由丝杆控制调节。(6) 楼梯的支模方法5 模板拆除施工工艺 5.1 墙模板拆除的一般要点: 5.1.1 侧模拆除: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 5.1.2 底模模板的拆除,必须申请经技术部门批

15、准后方可拆除。或有同条件砼试块的抗压数据,确认已达到可拆的强度要求时,方可拆除。 5.1.3 已拆除模板及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方允许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不利时,必须经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5.1.4 拆装模板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若无设计规定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 5.2 地下室顶板、梁模板拆除工艺: 5.2.1 工艺流程: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力撑拆除梁连接件及侧模板下调楼板模板支柱顶翼托,使模下降分段分片拆除楼板模板、钢

16、(木) 楞及支柱拆除梁底模板及支撑系统 5.2.2 拆除工艺施工要点: 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以便作业。切不可用钢管或铁锤猛击乱撬。每块模板拆下时,人工托扶放于地上,或将支柱顶翼托螺杆再下调相等高度,在原有钢管上适量搭设脚手板,以托住拆下的模板。严禁使拆下的模板自由坠落于地面。拆除模板时,不得用大锤、撬棍硬碰猛撬,以免混凝土的外形和内部受到损伤。6、安全注意事项6.1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作业;6.2模板安装按施工设计进行,严禁随意变动,支顶必须有垫块;6.3上层和下层支柱在同一垂直线上,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临时固定设施;6.4支柱全部安装完毕后,应及时沿横向和纵向加设水

17、平支撑和垂直剪刀撑;6.4支柱高度小于4米时,水平撑应设上下两道,两道水平撑之间,在纵、横加设剪刀撑;6.5拆除时严格遵守安全规定,高处、复杂结构模板拆除应有专人指挥,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区;6.5拆除的模板,柱杆、支撑要及时运走,妥善堆放;6.6拆除板、梁、柱墙模板,在4米以上的作业时应搭脚手架或操作平台,并设防护栏杆,严禁在同一垂直面上操作;6.9安装和拆除柱、墙、梁、板的操作层,从首层以上各层应安装平网。进行拆除作业时,应设置警示标牌;6.10验收合格方可进行作业,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不准作下一道工序作业。7、主要模板支撑体系验算l 地下负二层顶板支撑验算一、参数信息1.模板支架参数横

18、向间距或排距(m):1.00;纵距(m):1.20;步距(m):1.5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05;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4.40;采用的钢管(mm):483.0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可调托座;2.荷载参数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00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500;3.材料参数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5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

19、):250.000;木方弹性模量E(N/mm2):90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木方的截面宽度(mm):5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80.00;托梁材料为:钢管(双钢管) :483;4.楼板参数楼板的计算厚度(mm):200.00;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二、模板面板计算模板面板为受弯构件,按三跨连续梁对面板进行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1201.52/6 = 45 cm3;I = 1201.53/12 = 33.75 cm4;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1、荷载计算(1)静荷载为钢

20、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q1 = 250.21.2+0.351.2 = 6.42 kN/m;(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q2 = 2.51.2= 3 kN/m;2、强度计算计算公式如下:M=0.1ql2其中:q=1.26.42+1.43= 11.904kN/m最大弯矩 M=0.111.9042502= 74400 Nm;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 =M/W= 74400/45000 = 1.653 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 N/mm2;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1.653 N/mm2 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 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

21、挠度计算公式为=0.677ql4/(100EI)=l/250其中q =q1=6.42kN/m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 0.6776.422504/(100950033.75104)=0.053 mm; 面板最大允许挠度 =250/ 250=1 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053 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 1 mm,满足要求!三、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方木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bh2/6=588/6 = 53.33 cm3;I=bh3/12=5888/12 = 213.33 cm4; 方木楞计算简图1.荷载的计算(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

22、(kN/m):q1= 250.250.2+0.350.25 = 1.337 kN/m ;(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q2 = 2.50.25 = 0.625 kN/m;2.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M=0.1ql2均布荷载 q = 1.2 q1 + 1.4 q2 = 1.21.337+1.40.625 = 2.48 kN/m;最大弯矩 M = 0.1ql2 = 0.12.481.22 = 0.357 kNm;方木最大应力计算值 = M /W = 0.357106/53333.33 = 6.696 N/mm2;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000 N/mm2;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23、为 6.696 N/mm2 小于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 N/mm2,满足要求!3.抗剪验算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 3V/2bhn 其中最大剪力: V = 0.62.481.2 = 1.786 kN;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 = 3 1.786103/(2 5080) = 0.67 N/mm2;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 1.4 N/mm2;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0.67 N/mm2 小于 方木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1.4 N/mm2,满足要求!4.挠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0.677ql4/(100EI)=l/250均布荷载 q = q1 = 1.337 kN/m;最大挠度计算值 = 0.6771.3

24、3710004 /(10090002133333.333)= 0.472 mm;最大允许挠度 =1200/ 250=4.8 mm;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472 mm 小于 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 4.8 mm,满足要求!四、托梁材料计算托梁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托梁采用:钢管(双钢管) :483;W=8.98 cm3;I=21.56 cm4;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2.976kN; 托梁计算简图 托梁计算弯矩图(kNm) 托梁计算变形图(mm) 托梁计算剪力图(kN) 最大弯矩 Mmax = 1.116 kNm ;最大变形 Vmax = 1.771 mm ;最大支座力

25、Qmax = 13.02 kN ;最大应力 = 1116178.542/8980 = 124.296 N/mm2;托梁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托梁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124.296 N/mm2 小于 托梁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205 N/mm2,满足要求!托梁的最大挠度为 1.771mm 小于 12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五、模板支架立杆荷载设计值(轴力)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和活荷载。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脚手架的自重(kN):NG1 = 0.1384.4 = 0.609 kN;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A。(2)模板的自重(kN):NG2

26、= 0.3511.2 = 0.42 kN;(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NG3 = 250.211.2 = 6 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 7.029 kN;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2.5+2 ) 11.2 = 5.4 kN;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N = 1.2NG + 1.4NQ = 15.995 kN;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N/(A)f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 = 15.995 kN;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27、,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 = 1.59 cm;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 = 4.24 c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4.49 cm3; - 钢管立杆最大应力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mm2; L0- 计算长度 (m);按下式计算: l0 = h+2a = 1.5+0.052 = 1.6 m;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05 m;l0/i = 1600 / 15.9 = 101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

28、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0.58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15994.752/(0.58424) = 65.04 N/mm2;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 65.04 N/mm2 小于 钢管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05 N/mm2,满足要求!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建议按下式计算l0 = k1k2(h+2a)= 1.1671.001(1.5+0.052) = 1.869 m;k1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1.167;k2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h+2a = 1.6 按照表2取值1.001 ;Lo/i = 1869.067 / 15.9 = 118 ;由长细比

29、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0.464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15994.752/(0.464424) = 81.301 N/mm2;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 81.301 N/mm2 小于 钢管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05 N/mm2,满足要求! 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 以上表参照 杜荣军: 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七、梁和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除了要遵守扣件架规范的相关要求外,还要考虑以下内容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a.梁板模板高支撑架可以根据设计荷载采用单立杆或双立杆;b.立杆之间

30、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c.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将梁下间距缩小一半左右。2.立杆步距的设计a.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时,可以采用等步距设置;b.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轴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变步距设置,但变化不要过多; 3.整体性构造层的设计a. .单水平加强层可以每4-6米沿水平结构层设置水平斜杆或剪刀撑,且须与立杆连接,设置斜杆层数要大于水平框格总数的1/3;b在任何情况下,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必须设水平加强层。4.剪刀撑的设计a.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b.中部可

31、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15m设置。5.顶部支撑点的设计a.最好在立杆顶部设置支托板,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400mm;b.顶部支撑点采用顶托方式。6.支撑架搭设的要求a.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b.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c.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 d.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7.施工使用的要求a.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最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

32、式;b.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c.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l 管道层顶板支撑系统验算一、参数信息1.模板支架参数横向间距或排距(m):1.20;纵距(m):1.20;步距(m):1.5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05;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1.90;采用的钢管(mm):483.5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可调托座;2.荷载参数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000;施工均布荷载

33、标准值(kN/m2):1.000;3.楼板参数钢筋级别:一级钢HPB 235(Q235);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每层标准施工天数:7;每平米楼板截面的钢筋面积(mm2):654.500;楼板的计算长度(m):4.50;施工平均温度():25.000;楼板的计算宽度(m):4.00;楼板的计算厚度(mm):160.00;4.材料参数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5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木方弹性模量E(N/mm2):90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

34、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300.000;木方的截面宽度(mm):6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80.00;托梁材料为:钢管(双钢管) :483;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二、模板面板计算模板面板为受弯构件,按三跨连续梁对面板进行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1201.52/6 = 45 cm3;I = 1201.53/12 = 33.75 cm4;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1、荷载计算(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q1 = 250.161.2+0.351.2 = 5.22 kN/m;(

35、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q2 = 11.2= 1.2 kN/m;2、强度计算计算公式如下:M=0.1ql2其中:q=1.25.22+1.41.2= 7.944kN/m最大弯矩M=0.17.9443002= 71496 Nmm;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 =M/W= 71496/45000 = 1.589 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 N/mm2;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1.589 N/mm2 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 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挠度计算公式为:=0.677ql4/(100EI)=l/250其中q =q1= 5.22kN/m面板最大挠度计算

36、值 = 0.6775.223004/(100950033.75104)=0.089 mm; 面板最大允许挠度 =300/ 250=1.2 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089 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 1.2 mm,满足要求!三、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方木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bh2/6=688/6 = 64 cm3;I=bh3/12=6888/12 = 256 cm4; 方木楞计算简图(mm)1.荷载的计算(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q1= 250.30.16+0.350.3 = 1.305 kN/m ;(2)活荷载为施工

37、人员及设备荷载(kN/m):q2 = 10.3 = 0.3 kN/m;2.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M=0.1ql2均布荷载 q = 1.2 q1+ 1.4 q2 = 1.21.305+1.40.3 = 1.986 kN/m;最大弯矩 M = 0.1ql2 = 0.11.9861.22 = 0.286 kNm;方木最大应力计算值 = M /W = 0.286106/64000 = 4.468 N/mm2;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000 N/mm2;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4.468 N/mm2 小于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 N/mm2,满足要求!3.抗剪验算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 3

38、V/2bhn 其中最大剪力: V = 0.61.9861.2 = 1.43 kN;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 = 3 1.43103/(2 6080) = 0.447 N/mm2;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 1.4 N/mm2;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0.447 N/mm2 小于 方木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1.4 N/mm2,满足要求!4.挠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0.677ql4/(100EI)=l/250均布荷载 q = q1 = 1.305 kN/m;最大挠度计算值 = 0.6771.30512004 /(10090002560000)= 0.795 mm;最大允许挠度 =1200/ 250=4.8 mm;

39、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795 mm 小于 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 4.8 mm,满足要求!四、托梁材料计算托梁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托梁采用:钢管(双钢管) :483;W=10.16 cm3;I=26.16 cm4;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2.383kN; 托梁计算简图 托梁计算弯矩图(kNm) 托梁计算变形图(mm) 托梁计算剪力图(kN) 最大弯矩 Mmax = 1.073 kNm ;最大变形 Vmax = 2.019 mm ;最大支座力 Qmax = 10.427 kN ;最大应力 = 1072582.98/10160 = 105.569 N/mm2;托梁的抗压强

40、度设计值 f=205 N/mm2;托梁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105.569 N/mm2 小于 托梁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205 N/mm2,满足要求!托梁的最大挠度为 2.019mm 小于 12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五、模板支架立杆荷载设计值(轴力)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和活荷载。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脚手架的自重(kN):NG1 = 0.1291.9 = 0.245 kN;(2)模板的自重(kN):NG2 = 0.351.21.2 = 0.504 kN;(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NG3 = 250.161.21.2 = 5.76 kN;静荷载标准值 NG =

41、 NG1+NG2+NG3 = 6.509 kN;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活荷载标准值 NQ = (1+2 ) 1.21.2 = 4.32 kN;3.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G + 1.4NQ = 13.859 kN;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N/(A)f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 = 13.859 kN;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 = 1.58 cm;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 = 4.89 cm2; W - 立杆净

42、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5.08 cm3; -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mm2; L0- 计算长度 (m);根据扣件式规范,立杆计算长度L0有两个计算公式L0=kuh和L0=h+2a,为安全计,取二者间的大值,即L0=max1.1551.731.5,1.5+20.05=2.997; k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1.155; - 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取1.73;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05 m;得到计算结果:立杆计算长度 L0=2.997;L0 / i = 2997.225 / 15.8=190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0.199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13859.148/(0.199489) = 142.421 N/mm2;立杆稳定性计算 = 142.421 N/mm2 小于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mm2,满足要求!第 27 页 共 2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