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与育种」各章期末复习题及答案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25263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遗传与育种」各章期末复习题及答案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遗传与育种」各章期末复习题及答案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遗传与育种」各章期末复习题及答案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遗传与育种」各章期末复习题及答案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遗传与育种」各章期末复习题及答案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遗传与育种」各章期末复习题及答案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与育种」各章期末复习题及答案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遗传与育种各章期末复习题考试考点归纳总结 电大考试电大小抄电大复习资料 绪论 名词解释: 1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变异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也可以认为 是研究遗传信息的科学,它的研究内容涉及遗传物质的本质,遗传物 质的复制、重组、变异及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等方面。 2遗传: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各个体之间的相同或相似。 3变异: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各个体之间的不相同或不相似。 4基因型:遗传学上,通常把从亲代获得的某一性状的遗传基础或遗 传基础的总和称为基因型。 5表现型:遗传学上,把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或全部性状的总和称为 表现型。 填空题: 1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 遗传、 变异 和 自然选择。

2、 2如果我们把遗传学的发展历史高度概括一下,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 段: 奠基 、 阶段和 、 现代遗传学 单项选择题: 1关于遗传学,下列错误的一句是(D ) A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变异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B遗传学的发展经历了奠基阶段、经典遗传学及现代遗传学三个阶段 C狭义来看,研究遗传学的目的在于指导育种实践 D孟德尔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提出DNA分子结构模式理论 2孟德尔经过研究认为( C) A基因是DNA分子的一个片断 B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C遗传因子的分离和自由组合是产生豌豆杂交试验结果的原因 D遗传是一种混合,因而不同种族的父母所生的孩子,至今仍称为混 血儿 3发现连锁遗传现象的

3、重要意义在于(C ) A奠定和促进了分子遗传学的发展 B推翻了混合遗传的 观念 C将遗传学研究与细胞学紧密结合了起来 D发展了微生物遗传 学和生化遗传学 简答题: 1简要说明遗传学的研究对象。 遗传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及其规律。其研究内容主要是 遗传信息,涉及研究遗传物质的本质,遗传物质的复制、重组、变异 以及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等方面。 2简要说明遗传学研究的任务。 从农科专业的狭义角度看,研究遗传的目的在于指导育种的实践。如, 在常规的杂交育种中,需要掌握杂交亲本各种性状的表现、在后代中 的分离、重组规律,在系统选育中,需要研究所选育性状在后代中得 到表现的程度等。从基因工程的角

4、度看,不论是以抗虫、抗病还是提 高光合效率、改进储藏蛋白效率等为目的的育种,都离不开分离目的 基因、寻找合适的运载工具、受体细胞以及基因表达等一系列的遗传 学的基础研究与操作技术。 从更广泛来看,在医学、工业、环境保护等多方面,遗传学都在发挥 着重要作用。 第一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名词解释: 1有丝分裂:一种常见的细胞分裂方式,经过染色体有规律和准确的 分裂过程,形成与母细胞相同的两个子细胞,由于有纺锤丝的形成, 称为有丝分裂。 2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是在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 过程中发生的,它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所以称为减数分裂。 3染色体:细胞核内由DNA和核蛋白等组成,能

5、吸附碱性染料的有结 构的线状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4联会:在减数分裂前期I同源染色体紧密配对的现象。 5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相同、分别来自于父本和母本的一对染色 体,称为同源染色体。 6着丝粒:染色体上一般不易着色的部分,细胞分裂时纺锤丝附着的 位置,又称为主缢痕。 7双受精:是指受精过程中,一个精核同卵结合,将来发育成胚;另 一精核同两个极核结合,将来发育成胚乳。这一过程称为双受精。 8花粉直感:在胚乳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 性状,称为花粉直感或胚乳直感。 9世代交替:指高等植物的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的交替。从受精卵发 育成一个完整的绿色植株,是孢子体的无性世代;雌雄配

6、子体的形成 标志着植物进入生命周期的有性世代,称为配子体世代。雌雄配子受 精结合以后,就完成了有性世代,又进入无性世代。 10染色体组:二倍体生物一个配子的全部染色体。多倍体的染色体 组成成分。 11细胞核:真核生物遗传信息的主要存在场所,对细胞发育和控制 性状遗传起着主导作用。 12二倍体:每个体细胞中有两组相同的染色体,称为二倍体。 13真核生物:细胞里不仅含有核物质,而且有核结构,即核物质被 核膜包被在细胞核里。 14原核生物:仅含有核物质,没有核膜,称为原核生物。 15细胞周期:把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的时间, 称为细胞周期。 填空题: 1动植物的细胞由 细胞膜 、 细胞

7、质 和 细胞核 三部分组成。( ) 2物质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的现象,称为 主动运输 3细胞器是具有一定形态特点和不同功能的结构,如线粒体、质体 核糖体 内质网任写两种 等。 4细胞核包括 核膜 、 核质 、 核仁、 和 染色质 等几部 分。 5一个典型的染色体可以分为 着丝点 次缢痕 随 和核仁组织 区几部分。( ) 6根据染色体上着丝点的位置、染色体臂的长短和随体的有无,可以 把染色体分成四种类型,它们是: 、 、 和 。(中央着丝点染色体 近中着丝点染色体 近 端着丝点染色体 末端着丝点染色体) 7一般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2n,称为 。(二倍体) 8体细胞中形状大小、着丝点位置相同,

8、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 本的染色体,称为 。(同源染色体) 9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个别性叫做 或 。(染色体组型 核型) 10细胞分裂一般是由间期和分裂期组成的, 时间较长, 时间较短。(间期 分裂期) 单项选择题: 1细胞膜是( )。D A 胶体溶液 B 细胞能量代谢中心 C 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D 有选择性的渗透性膜 2小孢子母细胞是由( )分裂形成的。A A 孢原细胞 B 小孢子 C 营养核 D 精核 3精核与极核结合,形成( )。B A 二倍体的合子 B 三倍体的胚乳 C 将来的胚 D 双受精 4关于植物的细胞核,错误的叙述是( )。D A 核由核膜、核质和核仁三部分组成 B 核质中

9、容易被碱性染料着 色的物质叫染色质 C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集聚的主要场所 D 细胞核与核外的交流通道 是胞间连丝 5从功能上看,线粒体是细胞的( )。B A 光合作用中心 B 氧化作用和呼吸作用中心 C 合成蛋白质的 主要场所 D 分泌贮藏各种物质的场所 6多数高等生物是( )。C A 同源多倍体 B 异源多倍体 C 二倍体 D 单倍体 7同源染色体配对,出现联会现象是在( )。B A 细线期 B 偶线期 C 粗线期 D 双线期 8玉米的小孢子母细胞为( )。A A 2n B n C 3n D 4n 9细胞核中看不到染色体的结构,看到的只是染色质,这细胞处在( )。D A 分裂前期 B 中期 C

10、 后期 D 间期 10染色体的螺旋结构在到达两极后逐渐消失,核膜、核仁出现,这 是在细胞分裂的( )。D A 前期 B 中期 C 间期 D 末期 11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出现交换一般是在( )。C A 细线期 B 偶线期 C 粗线期 D 双线期 12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分向两极,n 对染色体,组合方式有( )。A A 2n B n2 C 3n D n3 13经减数分裂形成花粉粒的是( )。B A 孢原细胞 B 小孢子母细胞 C 大孢子母细胞 D 极核 14关于减数分裂,错误的一句是( )。D A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B发生在性细胞形成过程中 C分为两次连续的分裂 D保证了性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亲本

11、一样 简答题: 1有丝分裂在遗传学上有什么意义?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复制纵裂后的染色体均等而准确地分配到两个子 细胞的特点,既维持了个体的正常发育和生长,也保证了物种的连续 性和稳定性,以及体细胞在遗传物质上的整体性。 2减数分裂在遗传学上有什么意义? 减数分裂是配子形成过程中的必要阶段,这一分裂方式在遗传学上具 有重要意义。首先减数分裂时核内染色体严格按照一定规律变化,最 后分裂成四个子细胞,各具有半数的染色体(n),这样经过受精结合, 再恢复成全数染色体(2n)。这就保证了子代和亲代间染色体数目的 恒定,为后代的性状发育和性状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保证了物 种的相对稳定性。而且由于同源染

12、色体在中期排列在赤道面上,然 后分向两极,而各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两个成员在后期各移向哪一极 是随机的,这样不同对的染色体可以自由组合在一起进入同一配子。n 对染色体,就可能有2 n种自由组合方式。例如玉米(n=10)的各对同源 染色体分离时的可能组合数为2 10=1024。同时,在前期的粗线期,同 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可以发生片段的互换,为生物的变异 提供了物质基础,有利于生物的适应与进化,并为人工选择提供了丰 富的材料。 第二章 遗传的基本规律 名词解释: 1性状:是一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的特征和特性的统称。 2相对性状: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称为相对性状。 3杂交:不同遗

13、传性的个体进行有性交配,产生后代,称为杂交,包 括种内杂交和种间杂交。 4回交:F 1和亲代之一再行交配。 5测交:F 1和隐性亲本交配。 6显性:有性状差别的两亲本杂交后,杂交第一代表现某一亲本的性 状,这个性状就称为显性。 7隐性:在杂种一代中没有表现出来,而到二代或测交后代中才能表 现出来的性状。 8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所占位置相同的一对基因,互相 称为等位基因。 9复等位基因:如果同源染色体上占有同一位点,单一不同方式影响 同一性状的基因多于两个,它们就称为复等位基因。 10纯合体:一个个体带有的有关基因相同,后代不再分离。 11杂合体:一个个体带有的有关基因有显隐性的相对差

14、别,后代还 要分离。 12不完全显性:是指F1不表现显性亲本的性状,而表现为双亲的中 间类型。 13共显性:两基因之间没有显隐性关系,两者都得到表现,称为共 显性。 14分离:亲代的相对性状在子二代中又分别出现,这种现象称为性 状的分离。 15重新组合:在两对性状的杂交中,子二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性状 组合,称为重新组合。 16一因多效: 一个基因可以影响许多性状的发育,产生“一因多效” 的现象。 17多因一效:一种性状经常受许多不同基因影响,这就是“多因一 效”的现象。 18连锁:控制两对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就称这 两对性状是连锁的。 19交换:在连锁的情况下,在减数分裂同源染

15、色体联会时,非姊妹 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换,形成的四个配子,两个是亲本组合,两 个是重新组合的。 20单交换:连锁的两对基因间发生一次交换,称为单交换。 21双交换:连锁基因间由于距离较远,有可能发生第二次交换,称 为双交换。 22交换值:交换值是指两对基因间发生染色体节段交换的频率。在 基因间只有一次交换的情况下,交换值等于重新组合配子数占总配子 数的百分率。 23干扰:一个单交换发生后,第二个单交换发生的机会就会减少, 这种遗传现象称为干扰。 24符合系数:表示干扰程度的数值,为实际双交换值与理论双交换 值的比。 25相引相:在遗传学上,把两个显性性状或两个隐性性状组合在一 起遗传的杂交

16、组合,称为相引相。 26相斥相:在遗传学上,把一个显性性状和另一个隐性性状组合在 一起遗传的杂交组合,称为相斥相。 27两点测验:是基因定位最基本的方法,利用F1与双隐性亲本测交, 计算两对基因间的交换值,得到遗传距离。 28三点测验:基因定位的常用方法,通过一次测交,能够同时确定 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和遗传距离。 29性连锁: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相伴随,称作性 连锁,也称伴性遗传。 填空题: 1根据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子二代中,红花(显性)与白花(隐 性)个体数目的比例为 。(3:1) 2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在精细胞和卵细胞形成中,成对的遗 传因子 ,使得所产生

17、的性细胞只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 。(彼此分离 一个) 3孟德尔认为,在豌豆一对性状遗传中,杂种所产生的不同类型的性 细胞,数目是 的,而杂种所产生的雌雄性细胞的结合是 的。(相等 随机) 4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每个性状,都是由 控制的,相 对性状是由细胞中 控制的,它是 遗传的。(遗传因 子 相对的遗传因子 独立) 5孟德尔认为,生物体中每一个性状的遗传因子有 ,它们分 别来自 。(两个 父本和母本) 6在二对性状杂交中,杂种二代的表现型有 种,比例为 。(4 9:3:3:1) 7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 。(各事件发生概率的乘积) 8一个事件发生,另一个事件就不会发生的情况,称

18、为 。(互斥事件) 9两个互斥事件中任一事件发生的概率等于 。(它们各 自发生概率的和) 10非等位基因在控制某一性状上所表现的相互作用,称为 。(基因互作) 11互换值代表 。互换值越大说明 。(基 因间的距离 距离越远) 12根据互换值确定 ,称为基因定位。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和基因间的距离) 13根据互换值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和基因间的距离,称 为 。(基因定位) 14一般有性生殖的动物群体中,雌雄性别比大都是 。(1:1) 15性别决定有多种方式,其中以 决定性别最为常见。 (性染色体) 单项选择题: 1遗传学上把具有显隐性差异的一对性状称为( )。B A 单位性状 B

19、 相对性状 C 共显性 D 完全显性 2基因间发生一次互换,产生的4个配子,互换的占( )。C A 100% B 75% C 50% D 25% 3关于基因互换,正确的是( )。B A 基因间距离越远,互换值越小 B 基因间距离越近,互换 值越小 C 基因间距离越近,互换值越大 D 基因间距离远近与互换 值无关 4干扰程度的大小,用符合系数来表示,符合系数为0,表示( )。 C A 说明没有干扰 B 超出了变动范围 C 发生了完全干扰 D 实际值与理论值不符 5人类的性别决定是( )。A A XY型 B X0型 C ZW型 D 染色体倍数性决定型 6假定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的 F1代全是红花,F

20、 1自交,产生的 F2为 3/4 红花,1/4 白花,则红花亲本为( )。B A纯合隐性 B 纯合显性 C 杂合体 D 不能确定 7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各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的( )。B A 和 B 乘积 C 比 D 比的倒数 8假定 100 个孢母细胞中有 40 个发生了交换,则重组型配子占配子 总数的( )。C A 40 B 50 C 20 D 80 9交换值与连锁强度之间的关系是( )。B A 没关系 B 交换值越小,连锁强度越大 C 交换值越大,连锁 强度越大 D 交换值为零,表现无连锁 10性别决定中最常见的方式是由( )。A A性染色体决定 B 染色体倍数性决定

21、C 环境影响决定 D 基 因差别决定 11在 F2群体中,既出现显性性状的个体,又出现隐性性状的个体, 称为( )。D A 共显性 B 相对性状 C 性状杂合 D 性状分离 12杂种一代与隐性亲本杂交,称为( )。C A 回交 B 正交 C 测交 D 反交 13在一对杂合基因的基础上,每增加一对基因,F 1形成的配子种类就 增加( )。B A.3倍 B 2倍 C 4倍 D 5倍 14关于连锁与交换的遗传机制要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 基因在染色体上有一定的位置,并呈线性排列 B 连锁基因分别位于两条同源染色体的不同基因座位上 C 间期染色体经过复制,形成两条染色单体 D 间期同源染色体

22、进行联会,并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节段的互换,基 因也发生了交换 简答题: 1豌豆豆皮颜色,灰色对白色是显性。在下列的杂交试验中,已知亲 本的表型而不知其基因型,产生的子代列表如下:G代表灰色基因,g 代表白色基因,请写出每个亲本可能的基因型。 亲本(a)灰白 子代灰82 白78 (b)灰灰 118 39 (c)白白 0 50 (d)灰白 74 0 (e)灰灰 90 0 解:(a)Gggg (b)GgGg (c)gggg (d)GGgg (e)GGGG(或Gg) 2在番茄中红果(R)是黄果(r)的显性,写出下列杂交子代的基因 型和表现型,并写出它们的比例。(1)Rrrr (2)RrRr (3)Rr

23、RR 解:(1)Rrrr子代基因型为1Rr:1rr,表现型为1黄果:1 红果; (2)RrRr子代基因型:1RR:2Rr:1rr,表现型为3红果:1 黄果; (3)RrRR子代基因型:1RR:1Rr,表现型全部为红果。 3已知豌豆的红花是白花的显性,根据下面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推测亲本的基因型。 (1) 红花白花子代全是红花 (2) 红花红花子代分离为3红花:1白花 (3) 红花白花子代为1红花:1白花 解:这类题目主要在决定显性亲本的基因型,因为显性亲本的基 因型可能是纯合的,也可能是杂合的,而隐性亲本的基因型一定 是隐性纯合体。显性亲本的基因型决定于双亲的表现型和子代的 表现型及其分离

24、比例。 (1) 红花为显性纯合体CC,白花为隐性纯合体cc,即红花CC 白花cc。(2分) (2) 两个红花亲本的基因型,都是显性杂合体Cc,即:红花 Cc红花Cc。(3分) (3) 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显性杂合体Cc,白花亲本为隐性纯合 体cc,即红花Cc白花cc。(3分) 4玉米中非甜玉米(Su)为甜玉米(su)的显性,今有一粒非甜种子, 试问用什么方法证明它是非甜纯合体(SuSu)或非甜杂合体(Susu)? 解:将这粒种子种下后人工自交,如果果穗上结的种子全为非甜 种子,证明这粒非甜种子是纯合体(SuSu);如果结的种子出现了甜 与非甜的分离,表明这粒非甜种子是杂合体(Susu)。 5番茄

25、的长毛叶、短毛叶和无毛叶植株间杂交结果如下: 长毛叶无毛叶全为短毛叶 长毛叶短毛叶206长毛叶,203短毛叶 短毛叶无毛叶185短毛叶,183无毛叶 短毛叶短毛叶125长毛叶,252短毛叶,124无毛叶 试根据以上结果,用自己定的基因符号,写出各杂交组合双亲及 子代的基因型。 解:先根据各杂交子代的实际数计算分离比例。 长毛叶无毛叶全为短毛叶 长毛叶短毛叶1长毛叶:1短毛叶 短毛叶无毛叶1短毛叶:1无毛叶 短毛叶短毛叶1长毛叶:2短毛叶:1无毛叶 其次,根据双亲的表现型和子代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例,确定长毛 叶、短毛叶和无毛叶性状间的显隐性关系。长毛叶和无毛叶杂交,子 代全为短毛叶,无分离现象,表

26、明双亲均为纯合体,而且长毛叶为无 毛叶的不完全显性,因为子代杂合体的性状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 上述判断也可以从第4个杂交组合得到证明。因为短毛叶为杂合体,为 双亲的中间类型,因而短毛叶与短毛叶杂交,子代应分离出三种表现 型,并呈1:2:1的比例,即1长毛叶:2短毛叶:1无毛叶,实际结果 与预期结果相一致。 现以A代表长毛叶基因,a代表无毛叶基因,则长毛叶基因型为 AA,无毛叶基因型为aa,短毛叶基因型为Aa。所以四种杂交组合的亲 本及子代的基因型为: 长毛叶(AA)无毛叶(aa)短毛叶(Aa) 长毛叶(AA)短毛叶(Aa)1长毛叶(AA):1短毛叶(Aa) 短毛叶(Aa)无毛叶(aa)1短毛

27、叶(Aa):1无毛叶(aa) 短毛叶(Aa)短毛叶(Aa)1长毛叶(AA):2短毛叶(Aa): 1无毛叶(aa) 分析计算题: 1三对独立遗传基因之杂合子测交,可以产生哪些种基因型 的配子?六对独立遗传基因杂合子个体可以形成多少种类型的配子? 解:亲本类型:AaBbCcaabbcc 配子类型:ABC、ABc、AbC、Abc、aBC、aBc、abC、abc 各 1/8(三对基因杂合子),abc(测交亲本)。 六对基因杂合子所形成配子种类为2 6 64种。 2花生种皮紫色(R)为红色(r)的显性,厚壳(T)为薄壳 (t)的显性,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试写出下列杂交组合亲本的表 现型,F1基因型及其

28、比例,表现型及其比例。 (1)TtRrttRr (2)TtrrttRr 解:(1)TtRrttRr 厚壳紫色薄壳紫色 tR tr TR TtRR TtRr Tr TtRr Ttrr tR ttRR ttRr tr ttRr ttrr F1基因型及其比例: 1TtRR:2TtRr:1ttRr:2ttRr:1Ttrr:1ttrr; F1表现型及其比例为:3厚壳紫色:3薄壳紫色:1厚壳红色:1薄 壳红色。 (2)TtrrttRr 厚壳红色薄壳紫色 tR tr Tr TtRr Ttrr tr ttRr ttrr F1基因型及其比例:1TtRr:1ttRr:1Ttrr:1ttrr; F1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29、:1厚壳紫色:1薄壳紫色:1厚壳红色:薄壳 红色。 3番茄的红果(R)为黄果(r)的显性,二室(M)为多室(m) 的显性,两对基因为独立遗传的,现将一株红果二室的番茄与一株红 果多室的番茄杂交,子代植株中有3/8为红果二室,3/8为红果多室, 1/8为黄果二室,1/8为黄果多室。试根据子代表现型和比例,写出亲 代植株的基因型。 解:先将双亲的表现型及可能的基因型写出来。 红果二室YM红果多室Ymm,因红果和二室均为显性,其基 因型可能是纯合的,也可能是杂合的,只能根据子代的分离比例来确 定,故用Y和M来表示。多室为隐性,其基因型只可能是纯合的 mm。 再把子代的性状一对一对地分别考虑,确定它们

30、的分离比例。如 果是3:1,表明双亲的基因型都是同样的杂合体;如果是1:1,双亲 中的一个为显性杂合体,另一个是隐性纯合体。我们先看红果和黄果 的分离比例。红果:黄果(3/83/8):(1/81/8)3:1,表 明双亲的红果基因型均为杂合的Yy。其次,看二室与多室的分离比例。 二室:多室(3/81/8):(3/81/8)1:1,表明二室为杂合 体。 根据上述分析,双亲的基因型为:YyMmYymm。 4 豌豆的长蔓(T)为短蔓(t)的显性,绿荚(G)为黄荚 (g)的显性,圆形种子(R)为皱缩种子(r)的显性。今以长蔓、绿 荚、皱缩种子的植株与短蔓、绿荚、圆形种子的植株杂交,子代3/4长 蔓、绿荚

31、、圆形,1/4长蔓、黄荚、圆形。试根据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写出亲代的基因型,并加以验证。 解:写出双亲可能的基因型。 长蔓、绿荚、皱缩短蔓、绿荚、圆形 TGrr ttGR 根据子代各对性状的分离比例,确定亲代的基因组合。 长蔓T短蔓tt,子代全是长蔓,所以长蔓的基因组合为TT。 绿荚G绿荚G,子代分离成3/4绿荚,1/4黄荚,所以双亲的 基因组合均为Gg。 皱缩rr圆形R,子代均为圆形,所以圆形的基因组合为RR。 根据以上分析,双亲的基因型为:TTGgrrttGgRR 验证如下:TTGgrrttGgRR TGR TgR TGr TtGGRr 长蔓绿荚圆形 TtGgRr 长蔓绿荚圆形 Tgr T

32、tGgRr 长蔓绿荚圆形 TtggRr 长蔓黄荚圆形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3/4长蔓、绿荚、圆形:1/4长蔓、黄荚、 圆形 5玉米的有色与白色、皱皮种子与饱满种子由两对基因,C与c、Sh与 sh决定。用纯合的有色皱皮品系(CCshsh)与纯合的白色饱满品系 (ccShSh)杂交,得杂合的有色饱满F 1。F 1与纯合隐性白色皱皮品系回 交,得下列子代: 有色皱皮 21379, 白色饱满 21096 有色饱满 638, 白色皱皮 672 问这两个基因之间的重组率是多少? 解:(638672)/(2137921096638672)2.99 6已知玉米籽粒的非糯性(Wx)为糯性(wx)的显性,饱满 (

33、S)为凹陷(s)的显性,今以非糯性、凹陷的纯合品种(WxWxss) 与糯性、饱满纯合品种(wxwxSS)杂交,杂种一代再和糯性、凹陷双 隐性个体(wxwxss)测交,测交子代表现型及粒数如下: 非糯性、饱满 1531 非糯性、凹陷 5885 糯性、饱满 5991 糯性、凹陷 1488 求这两对基因的交换值。 解:这是利用测交资料计算交换值的题目,解答的方法先要判断 测交子代四种类型中,哪两类为亲本组合,哪两类为重组合类型。已 知F1的两个亲本,一个是非糯、凹陷,另一个是糯性、饱满,由此断 定测交子代中非糯、饱满和糯性、凹陷是两种重组合类型,糯性、饱 满和非糯、凹陷是两种亲本类型。因而这两对基因

34、的交换值为: 重组型配子数/总配子数100 (15311488)/(5885599115311488)10020 7番茄中果实圆形(A)对梨形(a)是显性,单一花序(B)对 复状花序(b)是显性,已知这两对性状是连锁的。现用两个纯合亲本 杂交,F 1再与梨形、复状花序双隐性个体测交,测交子代的四种类型及 其个体数为: 圆形、单一花序 34 圆形、复状花序 214 梨形、单一花序 216 梨形、复状花序 36 求交换值,并指出是相引相还是相斥相。 解:在不知道F 1的双亲性状组合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根据测交子 代四种类型的数值大小来判断哪两类为亲本组合类型,哪两类为重组 合类型。在不完全连锁的情况

35、下,重组合类型的个体数,一定少于亲 本类型的个体数。本题中梨形、单一花序和圆形、复状花序两类个体 数远多于圆形、单一花序和梨形复状花序两类个体数,所以前两类为 亲本组合,后两类为重组合。两种亲本组合都是由一个显性性状和一 个隐性性状组合在一起的类型,所以它们属于相斥相,这两对基因的 交换值为:(3436)/(2162143436)10014 8 知某生物的两个连锁群如图: f a b g c d 0 25 35 0 15 25 求AaCcDd杂合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解:从连锁图上看出,f、a、b属于第一连锁群,g、c、d属于第 二连锁群。已知属于同一连锁群的基因是连锁遗传的,本题连锁群

36、的 基因间是独立遗传的。可见,A-a与C-c及D-d间是独立遗传的,而C-c 与D-d间是连锁遗传的。因而可以把上述杂合体写成: 相引相:A/a CD/cd 相斥相:A/a Cd/cD c与d属于第二连锁群,它们间的遗传距离为251510,即C-c与 D-d两对基因间的交换值为10。 求AaCcDd三对基因杂合体产生配子类型及比例的方法为: (1) 相引相A/a CD/cd 先根据交换值,写出CD/cd形成的四种基因组合及其比例。 CD/cd CD: Cd: cD: cd 0.45 0.05 0.05 0.45 然后写出A/a这对基因的分离比例。 A/a0.5A:0.5a 因为A-a这对基因是

37、独立遗传的,所以A基因和a基因有同等的机会 分别和CD、Cd、cD及cd相结合,形成8种基因组合的配子,各类配 子的比例为相应比例的乘积。 CD0.45 Cd0.05 cD0.05 cd0.45 A0.5 ACD0.225 Acd0.025 AcD0.025 Acd0.225 a0.5 aCD0.225 aCd0.025 acD0.025 acd0.225 (2) 相斥相A/a Cd/cD 先根据交换值,写出Cd/cD形成的四种基因组合及比例。 Cd/cD CD: Cd: cD: cd 0.05 0.45 0.45 0.05 然后写出A/a这对基因的分离比例。 A/a0.5A:0.5a 8种类

38、型的配子及其相应的比例为: CD0.05 Cd0.45 cD0.45 cd0.05 A0.5 ACD0.025 ACd0.225 AcD0.225 Acd0.025 a0.5 aCD0.025 aCd0.225 acD0.225 acd0.025 9 植株的紫花(P)为红花(p)的完全显性,抗病(R)为感病 (r)的完全显性,这两对基因是完全连锁的,今以红花、抗 病纯合体(ppRR)与紫花、感病纯合体(PPrr)杂交,问F 2 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何。如以紫花、抗病纯合体(PPRR)与红 花、感病纯合体(pprr)杂交,F 2的表现型及比例又如何? 解:因为这两对基因是完全连锁的,所以F 1只产生

39、两类亲本组合 的配子,不产生重组合的配子,F 2的表现型及比例分别是: (1) 相引相 紫花、抗病红花、感病 PR/PR pr/pr F1 PR/pr 紫花、抗病 PR Pr PR PR/PR紫花抗病 PR/pr紫花抗病 pr PR/pr紫花抗病 pr/pr红花感病 F2表现型及其比例:3紫花抗病:1红花、感病。 (2) 相斥相 紫花、感病红花、抗病 Pr/Pr pR/pR F1 Pr/pR 紫花、抗病 Pr PR Pr Pr/Pr紫花感病 Pr/pR紫花抗病 pR Pr/pR紫花抗病 pR/pR红花抗病 F2表现型及其比例:1紫花、感病:2紫花、抗病:1红花、抗病 10大麦中,带壳(N)对裸

40、粒(n)为显性,散穗(L)对密穗 (l)为显性,今以带壳散穗纯合体(NNLL)与裸粒密穗 (nnll)纯合体杂交,F 1与双隐性亲本测交,测交子代为: 带壳散穗 228株 带壳密穗 22株 裸粒散穗 18株 裸粒密穗 232株 求交换值。如果让这个F 1植株自交,问要使F2代中出现裸粒散穗 (nnL)20株,F 2至少要种多少株? 解:根据题意,测交子代中带壳密穗和裸粒散穗为重组合类型, 带壳散穗和裸粒密穗为亲本类型,因而交换值为:(1822) /(2282321822)1008 为了计算使F 2代中出现裸粒散穗(nnL)20株时至少要种植的F 2 株数,就要先计算F 2代中出现裸粒散穗植株的

41、理论比例,为此需要根据 交换值,列出F 1产生的四种配子的比数。 已知F 1的基因组合为NL/nl,交换值为8,所以四种配子的比数 为: 0.46NL:0.04Nl:0.04nL:0.46nl 计算双隐性密穗植株的理论百分率:0.460.460.2116,即 21.16。 则裸粒散穗(nnL)植株的百分率为: 0.250.21160.03843.84 百分率表明,F 2代中出现裸粒散穗植株的机率为100个F 2植株中可 能出现3.84株,因而如要求出现20株时,可按比例计算所需要种植的F 2 植株数。 100:3.84x:20 x(10020)/3.84521(株) 即至少要种植521个F 2

42、植株时,才有可能出现20株裸粒散穗植株。 第三章 染色体结构变异 名词解释: 1缺失:是染色体失去了某一区段。 2重复:是染色体重复或增加了某一区段。 3倒位:是染色体内部结构的顺序颠倒了。 4易位:是非同源的染色体彼此交换了某一区段。 填空题: 1染色体缺失了一个臂的外端一段,称为 。(顶端缺失) 2染色体缺失了一个臂内的一段,称为 。(中间缺失) 3如果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发生了中间缺失,这个个体被称为 。(缺失杂合体) 4如果带有显性基因的一段染色体缺失了,同源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得到表现,这称为 。(假显性) 5重复是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的,可能在一条染色体上发生重复的 同时,另一条

43、染色体上发生 。(缺失) 6重复区段排列方式的不同引起的遗传差异,称为 。(位置效应) 7重复区段数目的增多产生的遗传效应,称为 。(剂量 效应) 8根据倒位的部位是否包括着丝点,倒位可以分为 和 。(臂内倒位 臂间倒位) 9倒位杂合体减数分裂联会时,形成 。(倒位圈) 10易位和交换都是 ,不同的是交换属于正常现象,发 生在 之间,而易位属于异常的染色体畸变,发生在 之间。(染色体片段的转移 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单项选择题: 1缺失可造成( )。D A 基因的剂量效应 B 回复突变 C 半不育现象 D 假显性 现象 2关于缺失,错误的一句是( )。A A缺失染色体往往是通过雄配子遗传

44、给后代的 B缺失有顶端缺失和中间缺失两类 C顶端缺失造成的粘性末端,往往与其它染色体连接,形成具有双着 丝点的染色体 D缺失部分太大,或缺失了很重要的基因,个体不能成活 3关于重复,错误的一句是( )。C A是指染色体多了自己的某一区段 B可能在一条染色体上发生重复的同时,另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 C重复会造成假显性 D重复往往具有位置效应和剂量效应 4关于倒位,错误的一句是( )。D A可以分为臂内倒位和臂间倒位 B倒位杂合体联会时, 会形成倒位圈 C倒位是物种进化的一个因素 D倒位的遗传效应是重 组值大大提高 5易位与交换的不同在于( )。B A易位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 B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

45、 体之间 C易位的染色体片段转移可以是相互的 D易位的染色体片段转移 是单方面的 第四章 染色体的数目变异 名词解释: 1染色体组:二倍体生物配子所含的染色体数。 2整倍体:体细胞中含有完整的染色体的类型,称为整倍体。 3非整倍体:染色体组内的个别染色体数目有所增减,使细胞内的染 色体数目不成基数的完整倍数,称为非整倍体。 4单体:在二倍体基础上某一对染色体缺少了一条,体细胞内染色体 数目为2n-1,称为单体。 5缺体:某一个体缺少一对同源染色体,使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成为 2n-2,称为缺体。 6三体:在2n基础上增加了一条染色体,成为2n+1,称为三体。 7单倍体:体细胞内具有本物种配子染色

46、体数目的个体,称为单倍体。 8同源多倍体:一个植物的同一染色体组加倍二次或二次以上的称为 同源多倍体。 9异源多倍体:不同种属间杂交个体的后代的染色体组加倍而形成异 源多倍体。 填空题: 1同源四倍体与二倍体相比较,特点有:一般表现形态的 ,生长发育 ,开花成熟 ,适应性 ,在育性上, 一般表现不同程度的 。(巨大性 缓慢 较迟 较强 不育) 单项选择题: 1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2n-1的,称为( )。D A双单体 B单倍体 C缺体 D单体 2缺体是染色体( )。C A发生了缺失 B缺了一对 C缺了一条 D结构变异的一种 3普通小麦属于( )。D A同源多倍体 B单倍体 C非整倍体 D异源多倍体 4在单体中配子的染色体数目是( )。D A 2n B 2n1 C n 和 n1 D n 和 n1 5人类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 )。D A10条 B20条 C23条 D46条 6如果两对染色体中各缺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