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模拟试题邱志贤.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30555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8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学模拟试题邱志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测量学模拟试题邱志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测量学模拟试题邱志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测量学模拟试题邱志贤.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测量学模拟试题邱志贤.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量学模拟试题邱志贤.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学模拟试题邱志贤.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模拟试卷一:一、简答题(3分15=45分)1、测量计算的依据:2、已知hBA=0.899米,A点尺读数1.293米,则B点尺读数3、水准管轴:4、 如何消除视差:5、符合水准路线:6、水准尺倾斜,其读数是增大还是减小:7、水准仪轴线应满足的条件:8、经纬仪水平度盘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注记:9、已知AB=20030,则RAB= BA=10、 罗盘仪的作用:11、 测量两点距离,往测185.324米,返测185.356米,测量精度K=12、系统误差:13、 三角高程测量为何要对向观测14、 1:1000比例尺的精度是多少15、 等高线平距二、计算题1、竖角观测计算(8分)测站 目标盘位竖盘读数半测回

2、角值一测回角值指标差0P左72 18 18 右287 42 00二、2、水准测量成果计算(12分)测段点号距 离实 测 高 差改正数改正后高差高 程1A0.48+1.37710.032120.62+1.102230.34-0.348340.43-1.073B11.1051.87fh=fh容=二、3、导线计算(11分)点号观 测 角(左角)改 正 数改 正 后 角 值方 位 角1125 30 002107 48 303 73 00 204 89 33 50189 36 30125 30 002总和辅助计 算f=f容= 二、4、对某直线测量6次的值为246.535(545、520、529、550、

3、537)米,计算算术平均值L,算术平均值中误差mL及其相对中误差km (12分) 二、5、已知MN=3000000,XM=14.000米,YM=86.000米,XP=42.000米。YP=85.000米,仪器安置在M点,计算用极坐标法测设P点的放样数据。(12分)模拟试卷一答案:一、1、参考椭球体和法线。2、0.394米。3、通过水准管内壁圆弧对称中点的纵向切线。4、调节物镜对光螺旋。5、从一已知水准点出发,经若干个待定点后,又符合到另一已知水准点。6、增大。7、园水准轴平行竖轴,十字丝横丝垂直竖轴,水准管轴平行视准轴。8、顺时针。9、RAB=2030 ,BA=2030。10、测量直线的磁方位

4、角。11、K=1/5791。12、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多次观测,若误差大小、符号均一致,或有一定规律的变化。13、削弱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14、0.10米。15、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45分)二、1、竖角观测计算(8分)测站 目标盘位竖盘读数半测回角值一测回角值指标差0P左72 18 18 17 41 42 17 41 51 +9右287 42 00 17 42 00二、2、水准测量成果计算(12分)测段点号距 离实 测 高 差改正数改正后高差高 程1A0.48+1.37741.38110.032111.41320.62+1.10251.107212.52030.34-0.

5、3483-0.345312.17540.43-1.0733-1.070B11.1051.87+1.05815+1.073fh=1.058-(11.105-10.032)=0.015米fh容=40L1/2 =54.7毫米二、3、导线计算(11分)点号观 测 角(左角)改 正 数改 正 后 角 值方 位 角1125 30 002107 48 30+13107 48 4353 18 433 73 00 20 +1273 00 32306 19 154 89 33 50 +1289 34 02215 53 17189 36 30 +1389 36 43125 30 002总和359 59 10+503

6、60 00 00辅助计 算f=测理=3595910360=50f容=60n1/2=120二、4、L=246.536米、mL=4.4毫米、km=1/56000。(12分)二、5、=575717,D=28.018米。(12分)模拟试卷二:一、简答题(3分15=45分)1、水准面:2、A点高程143.866米,B点高程167.833米,则hBA=3、水准管零点:4、视差:5、已知h往=3.567米,h 返=3.578米,则fh=6、水准尺误差是指:7、经纬仪轴线应满足的条件:8、竖直角:9、已知AB=30530,则RAB= BA= 10、一点的子午线收敛角=5,一直线的坐标方位角=10030,则直线

7、的真方位角A=11、定线:12、坐标正算:13、1:2000比例尺的精度是多少14、等高距:15、倾斜平面等高线的特性二、计算题:1、测回法水平角观测计算:(9分)测站盘位目标水 平 度 盘 读 数半 测 量 回 角 值一 测 回 角 值0左A0 14 48 B 125 35 12右A 180 15 00B 305 35 36二、2、视距测量记录计算 (8分) 仪器高1.45米 测站高程100.000米点号尺间隔 中丝读数竖 盘 读 数竖 角高 差平 距高 程10.8801.40099 25 00二、3、导线计算(13分)点号观 测 角(左角)改 正 数改 正 后 角 值方 位 角A157 0

8、0 36B167 45 391 123 11 27 2189 20 33 3179 59 27C129 27 2746 45 24D总和辅助计 算f=f容二、4、已知XM=100.000米,YM=100.000米,XN=50.000米,YN=15.000米,测设P点坐标XP=200.000米,YP=200.000米,计算仪器安置在M点、用极坐标法测设P点的放样数据。(13分)二、5、观测一水平角6测回,其值为322518(20、21、15、24、22),计算一测回中误差,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12分)模拟试卷二答案:一、1、静止海水面延伸陆地形成的闭合曲面。2、hBA=23.967米。3、水

9、准管上2毫米分划的对称中点。4、物像平面与十字丝平面不重合而产生的相对移动。5、fh=0.011米。6、水准尺刻划不准、尺长变化、尺弯曲。7、水准管轴垂直竖轴、十字丝竖丝垂直横轴、视准轴垂直横轴、横轴垂直竖轴。8、在同一竖面内,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9、BA=12530。10、A=10035。11、在一直线上,确定中间若干个分段点的工作。12、已知一点的坐标和到未知点的边长、方位,计算另一点的坐标。13、0.20米。14、相邻两等高线的高程差。15、平行、等距、直线。(45分)二、1、测回法水平角观测计算:(9分)测站盘位目标水 平 度 盘 读 数半 测 量 回 角 值一 测 量 回 角 值0左

10、A0 14 48 125 20 24125 20 30B 125 35 12右A 180 15 00125 20 36B 305 35 36二、2、视距测量记录计算(8分) 仪器高1.45米 测站高程100.000米点号尺间隔 中丝读数竖 盘 读 数竖 角高 差平 距高 程10.8801.40099 25 00-9 25 00-14.1585.6485.85二、3、导线计算(13分)点号观 测 角(左角)改 正 数改 正 后 角 值方 位 角A157 00 36B167 45 39+3167 45 42144 46 181 123 11 27 +3123 11 3087 57 482189 2

11、0 33 +3189 20 3697 18 243179 59 27 +3179 59 3097 17 54C129 27 27+3129 27 3046 45 24D总和789 44 33+15789 44 48辅助计 算f=测(终-始)5180=7894433(464524-1570036)-900=15f容=60n1/2=134二、4、=1652756,D=141.421米。(13分)二、5、=322520,m=3.2,m=1.3 。(12分)模拟试卷三一、简答题(3分15=45分)1、 大地水准面:2、 A点高程156.366米,B点高程146.122米,则hAB=3、 水准管轴:4、

12、 使用水准仪的步骤:5、已知h往=0.012米,h 返=0.009米,则fh=6、消除水准仪的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给测量高差带来影响的办法:7、水准测量中,转点作用:8、水平角:9、已知AB=12530,则RAB= BA=10、一点的磁偏角=5,一直线的磁方位角Am=10030,则直线的真方位角A=11、已知两点的直线距离125米,高差3.56米,计算倾斜改正数:12、测量三角形的两个角,误差为3、4,计算另一角的误差13、导线:14、1:10000比例尺的精度:15、地物符号表示的方法:二、计算题:1、导线计算(16分)点号方 位 角距 离坐 标 增 量改正后坐标增量坐 标 值XYXYXY

13、A157 00 36B2299.821303.80144 46 18118.071 87 57 48146.68 297 18 2485.08397 17 5487.11C2186.511689.2246 45 24Dfx=fy=fD=K = 二、2、水准测量成果计算(11分)测段点号测站数实 测 高 差改正数改正后高差高 程1A5+1.37710.032124+1.102235-0.348346-2.091A10.032fh=fh容=二、3、测回法水平角观测计算(8分)(略图自己画,按图的位置计算)测站目标盘位读 数半测回角值测回值略 图0A左0 00 06B180 11 12A右180 0

14、0 12B0 11 00二、4、用经纬仪观测一测回水平角误差8.5,计算观测几个测回才能使角值精度为5(8分)二、5、已知XA=816.281米,YA=497.846米,=2031514,仪器安置在点,计算用极坐标法测设1点(X1=776.235米,Y1=538.854米)的放样数据。(12分)模拟试卷三答案一、1、平均海水面延伸陆地形成的闭合曲面。2、10.244米。3、通过水准管内壁圆弧对称中点的纵向切线。4、安置仪器、粗平、瞄准、精平、读数。5、0.021米。6、前、后视距相等。7、传递高程。8、两方向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9、30530。10、10035。11、0.051米。12

15、、5。13、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形成的拆线的图形。14、1.00米。15、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地物注记。(45分)二、计算题:1、导线计算(16分)点号方 位 角距 离坐 标 增 量改正后坐标增量坐 标 值XYXYXYA157 00 36B2299.821303.80144 46 18118.07-3-96.54-268.11-96.4868.0912203.341371.89 87 57 48146.68-35.13-3146.59 5.10146.5622208.441518.4597 18 2485.08-2-10.82-184.39-10.8484.3832197.761

16、602.8397 17 5487.11-2-11.07-186.40-11.0986.39C2186.511689.2246 45 24D436.94-113.21385.49-113.31385.42fx=x测(x终-x始)=-113.21-(2186.51-2299.82)=+0.10fy=y测(y终-y始)=-385.49-(1689.22-1303.80)=+0.07fD=(fx2+fy2)1/2=0.12K = fD/D=0.12/436.94=1/36001/2000二、2、水准测量成果计算(11分)测段点号测站数实 测 高 差改正数改正后高差高 程1A5+1.377-101.36

17、710.032111.39924+1.102-81.094212.49335-0.348-10-0.358312.13546-2.091-12-2.103A10.03220+0.040-400fh=h=0.040米fh容=12n1/2 =54毫米二、3、测回法水平角观测计算(8分)(略图自己画,按图的位置计算)测站目标盘位读 数半测回角值测回值略 图0A左0 00 06180 11 06180 10 57B180 11 12A右180 00 12180 10 48B0 11 00二、4、3个测回。(8分)二、5、685602,57.318米。(12分)模拟试卷四一、简答题(3分15=45分)1

18、、 测量工作的依据:2、 当hAB0,表示A点高还是低;当hAB0,又如何3、 园水准器零点:4、 水准尺上应读几位数,哪一位数是估读的:5、 闭合水准路线:6、 水准仪下沉引起的测量误差用什么方法削弱影响7、 水准仪有哪几条轴线8、 指标差:9、已知AB=2030,则BA= RBA=10、一点的子午线收敛角=5,一直线的真方位角A=10030,则直线的坐标方位角=11、什么是定向:12、一测回水平角的误差8.5,若3测回观测该水平角,误差为:13、坐标反算的含义:14、1:5000比例尺的精度:15、等高线:二、 计算题1、导线计算(16分)点号方 位 角距 离坐 标 增 量改正后坐标增量坐

19、 标 值XYXYXY1144 18 20109.5042500.000500.000 60 35 42145.1233341 41 12120.170 4237 46 04180.453-1144 18 202500.000500.000 Fx=fy= fD=K = 二、2、视距测量记录计算(8分) 仪器高1.45米 测站高程100.000米点号尺间隔 中丝读数竖 盘 读 数竖 角高 差平 距高 程10.4801.40085 25 00二、3、水准测量成果计算(11分)测段点号公里数实 测 高 差改正数改正后高差高 程1A5+1.377100.000124+1.102235-0.348346-

20、2.051A100.000fh=fh容=二、4、观测三角形的两个内角为75301和48302,计算第三角的大小及误差。二、5、要在地面上测设平距80米,使用钢尺在检定温度20度时的长度为30.003米,钢尺的膨胀系数1.25*10-5,测量时的温度4度,两点高差1.25米,计算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倾斜改正,地面应量距离。模拟试卷四答案一、1、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2、低、高。3、园水准器顶部球面的中心。4、4位、第4位毫米是估读的。5、起终于同一已知水准点的水准路线。6、一测站用“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7、视准轴、水准管轴、园水准轴、竖轴。8、视线水平时,指标与90度或270度的差值。9、

21、BA=20030,RBA=2030。10、10035。11、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间的角度关系。12、4.913、已知两点的坐标,计算边长和方位角。14、0.50米。15、高程相同的相邻点连成的闭合曲线。(45分)二、计算题1、导线计算(16分)点号方 位 角距 离坐 标 增 量改正后坐标增量坐 标 值XYXYXY1144 18 20109.504-19-88.933+13+63.891-88.952+63.9042500.000500.000 60 35 42145.123-26+71.252+17+126.427+71.226+126.4443411.048563.904341 41 1212

22、0.170-22+144.025+14-37.739 +114.003-37.7254482.274690.348237 46 04180.453-32-96.245+21-152.644-96.277-152.6231596.277652.623144 18 202500.000500.000555.187+0.099-0.0650.0000.000 fx=x=+0.099米fy=y=-0.065米 fD=(fx2+fy2)1/2=0.118K = fD/D=0.118/555.187=1/47001/2000二、2、视距测量记录计算(8分) 仪器高1.45米 测站高程100.000米点号尺

23、间隔 中丝读数竖 盘 读 数竖 角高 差平 距高 程10.4801.40085 25 004 35 003.87347.7103.873二、3、水准测量成果计算(11分)测段点号公里数实 测 高 差改正数改正后高差高 程1A5+1.377-201.357100.0001101.35724+1.102-161.0862102.44335-0.348-20-0.3683102.07546-2.051-24-2.075A100.00020+0.080-800fh=h=0.080米fh容=40L1/2 =179毫米二、4、56 ,2.23。(8分)二、5、尺长改正=+0.008米,温度改正=-0.01

24、6米,倾斜改正=-0.010米,地面应量距离=80.018米。(12分)模拟试卷五一、 简答题(3分15=45分)1、 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2、 已知hAB=1.555米,A点尺的读数1.689米,计算B点尺读数:3、 水准管分划值:4、 视差:5、 已知H终=115.756米,H始=182.456米,h=66.566米,计算fh=6、 消除水准尺误差给测量带来影响的办法:7、 经纬仪有哪几条轴线:8、 多测回观测水平角时,要求按一定方式变换度盘起始读数,其目的是:9、已知AB=8030,则RAB= BA= 10、一点的磁偏角=5,一直线的真方位角A=10030,计算直线磁方位角Am=1

25、1、某30米钢尺的尺长改正数0.030米,计算测量80米的改正数:12、偶然误差:13、地形图比例尺:14、1:500比例尺的精度:15、地物特征点的含义:二、1、导线计算(11分)点号观 测 角(左角)改 正 数改 正 后 角 值方 位 角1125 30 002107 48 303 73 00 20 4 89 33 50 189 36 30125 30 002总和辅助计 算f=f容=二、2、竖角观测计算(8分)测站 目标盘位竖盘读数半测回角值一测回角值指标差0P左99 55 36 右260 04 00 二、3、水准测量成果计算(11分)测段点号测站数实 测 高 差改正数改正后高差高 程1A5

26、+1.37788.888128+1.102239-0.348348-2.101A88.88830fh=h=0.030米fh容=12n1/2 =66毫米二、4、观测一水平角4测回,其值为903018(24、30、36、),计算一测回中误差,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12分)二、5、已知X1=100.000米,Y1=100.000米,X2=50.000米,Y2=50.000米,测设P点坐标XP=10.000米,YP=150.000米,计算仪器安置在2点、用极坐标法测设P点的放样数据。(13分)模拟试卷五答案一、1、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2、0.134米。3、水准管内壁园弧2毫米所对的园心角。4、物像平

27、面与十字丝平面不重合而产生的相对移动。5、0.134米。6、一测段设置偶数站。7、竖轴,水准管轴、视准轴、横轴。8、削弱度盘刻划误差的影响。9、RAB=8030 ,BA=26030。10、Am=10035。11、0.080米。12、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多次观测,若误差大小、符号均不一致,从表面上看没有任何规律。13、图上一线段长度与实地对应平距的比值。14、0.05米。15、指地物轮廓的转折点。(45分)二、1、导线计算(11分)点号观 测 角(左角)改 正 数改 正 后 角 值方 位 角1125 30 002107 48 30+13107 48 4353 18 433 73 00

28、20 +1273 00 32306 19 154 89 33 50 +1289 34 02215 53 17189 36 30 +1389 36 43125 30 002总和359 59 10+50360 00 00辅助计 算f=测理=3595910360=50f容=60n1/2=120二、2、竖角观测计算(8分)测站 目标盘位竖盘读数半测回角值一测回角值指标差0P左99 55 36-9 55 36 -9 55 48 -12 右260 04 00 -9 56 00二、3、水准测量成果计算(11分)测段点号测站数实 测 高 差改正数改正后高差高 程1A5+1.377-51.37288.888190.26028+1.102-81.094291.35439-0.348-9-0.357390.99748-2.101-8-2.109A88.88830+0.030-300fh=h=0.030米fh容=12n1/2 =66毫米二、4、=903027,m=7.7,mL=3.9。(12分)二、5、=664805,D=107.703米。(1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