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量测细则.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32164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39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控量测细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监控量测细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监控量测细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监控量测细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监控量测细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监控量测细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控量测细则.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唐家沱至长寿凤城二级公路江北段(复盛至五宝段)隧道工程监控量测实施方案细则重庆市唐家沱至长寿凤城二级公路江北段(复盛至五宝段)隧道工程监控量测和超前水文地质预报方案实施细则2010-7-8重庆市唐家沱至长寿凤城二级公路江北段(复盛至五宝段)隧道工程监控量测实施方案细则1. 工程概况隧道起止桩号分别为:K34+377K36+792,隧道长2415m、纵坡2.20%,属长隧道。隧道按、两个标段实施,其中合同标段隧道起止桩号K34+377K35+677,长1300m;合同标段隧道起止桩号K35+677K36+795,长1115m。公路等级为二级公路(单洞双车道),计算行车速度:60km/h,通

2、风、照明设计行车速度为60km/h,隧道建筑限界净宽:10.00(1.0+0.5+2x3.5+0.5+1.0)m,隧道限界净高为5.0m。隧道内卫生标准A、一氧化碳(CO)允许浓度:250ppm。B、烟尘允许浓度正常运营时为0.0075m-1;当烟雾浓度达到0.012 m-1 时采取交通管制措施,维修时,烟雾浓度不大于0.0035 m-1。2. 编制依据1.重庆市唐家沱至长寿凤城二级公路江北段(复盛至五宝段)隧道施工图设计文件及批准的变更文件;2重庆市唐家沱至长寿凤城二级公路江北段(复盛至五宝段)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文件;3交通部部颁现行相关隧道设计规范、标准;4交通部部颁发现行相关隧道施工技术规

3、范、标准;5重庆市唐家沱至长寿凤城二级公路江北段(复盛至五宝段)隧道监控量测投标文件;6.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委托合同;7.与监理单位签订的监理合同。3 仪器设备与检测人员3.1仪器设备仪器或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备 注必须配备设备 地质罗盘DQY-12用于地质及支护状况观察收敛计SWJ-IV2用于隧道水平收敛水准仪DSN21用于隧道地表沉降钢尺/2用于各种尺寸测量瓦斯浓度检测仪GB902用于瓦斯监测钢筋应力计JTM-V1000DA12用于钢支撑应力钢筋应力计JTM-V1000DA96用于锚杆轴力压力盒JTM-V2000D36用于衬砌内外受力流量计JTM-U8000A1用于渗水流量渗压计JTM-V3

4、00020用于渗水压力地质雷达SIR30001用于地质超前预报摄像头/2用于特殊情况下摄像监测3.2监控人员配置注:1、现场未出现异常情况,现场正常事务由李健民负责。 2、现场如果出现异常情况,由总监控工程师带队,相关专业人员立刻到场处理。4 监测实施方案细则4.1隧道围岩与初期支护观察4.1.1对开挖后未支护的围岩进行目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岩石的种类和产状岩石特性:岩石的颜色、成分;断层的性质、产状、破碎带宽度、倾角及走向;开挖工作面的稳定状态,顶板有无脱落现象。4.1.2开挖后支护段的目测内容包括初期支护完成后对喷层表面的观察以及裂缝状况的描述和记录;喷射混凝土是否产生裂隙。4.1.3监测

5、方法与频率采用肉眼观察、地质罗盘、数码摄影等方法对所选择的开挖面进行目测。隧道开挖工作面每次爆破后立即观察。4.1.4监测后数据处理按要求及时记录和整理制成如下表4-1 。以便配合其它监控项目进行分析研究。表4-1隧道围岩与初期支护观察结果序号项目内 容序号项目内 容1起止里程2围岩级别3岩性4节理5掌子面6开挖方法7初支方式8初支状态9日期10地质素描图11地质素描说明4. 2拱顶下沉量及围岩位移量测4.2.1监测内容与目的隧道周边水平收敛和拱顶下沉是隧道围岩应力状态变化的最直观反映,它是新奥法施工的必测项目,也是新奥法施工的重要工序。量测周边位移可为判断隧道稳定性提供可靠信息,根据围岩位移

6、状态曲线判定围岩类别,利用量测信息的反馈,判断初期支护设计与施工方法是否稳妥,从而达到修改设计和指导施工的目的。4.2.2布点时间、间距与位置初期监控测点埋设时间是一个重要因素。测点距离开挖工作面小于4m。测点埋设后,第一次量测时间应在上次爆破后24h内,并在下次爆破前进行。并对每条测线进行3次读数并进行记录与整理。根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与现场围岩类别、隧道埋设等现场情况按照下表6-2确定量测断面间距量测断面间距表4-2围岩级别断面间距(M)304020301020侧线布置如图6-1:如图4-1 隧道拱顶下沉及围岩位移量测侧线布置4.2.3测量的方法与频率隧道周边水平收敛采用量测采用隧道专用

7、型收敛计(如SWJ-IV型隧道收敛计)测量。隧道拱顶下沉量采用水准仪与钢尺测量。量测项目量 测 频 率1-15天16天-1个月1-3个月3个月以后拱顶下沉1-2次/天1次/2天1-2次/周1-3次/月水平净空收敛1-2次/天1次/2天1-2次/周1-3次/月4.2.4数据的处理量测原始记录应呈表格形式,注明断面桩号、测点设置时间,列出量测内容并填写具体量测值,表格中应留备注栏,以便记录施工情况。隧道拱顶下沉量的大小,根据各测线的实测值,并做成图表的形式。4.3围岩压力及两层支护间压力量测4.3.1监测内容与目的隧道开挖后,围岩要向净空方向变形,而支护结构要阻止这种变形,这样就会产生围岩作用于支

8、护结构上的围岩压力。围岩压力量测是指围岩与支护或喷层与二次衬砌混凝土间的接触压力的测试,方法是沿隧道周边拱顶和两拱腰埋设传感器,将压力盒分别埋设在围岩与喷射混凝土之间。围岩与喷射混凝土之间的应力盒在喷射混凝土之前埋设。在混凝土达到初凝强度后开始读数,分别读取其应力。4.3.2压力盒的布置断面间距与位置1根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围岩级别与现场情况和监控量测设计方案布置断面。在埋设压力盒时要求:接触紧密和平缓,防止滑移,不损伤压力盒及引线。2断面压力盒的布置如图6-2图4-2 压力盒的布置4.3.3压力盒监测方法与频率1压力盒按观测设计要求布置埋设好以后,应将每个压力盒的电缆线按顺序编排好号码,

9、以防混乱。电缆线铺设一定要得当,切不可被压断、拉断。观测时,根据具体情况及要求,使用频率仪定期进行观测;观测频率按照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每次观测做到每个压力盒的测量应不少于3次,力求测量数值可靠、稳定,并做好原始记录。2监测频率量测项目量 测 频 率1-15天16天-1个月1-3个月3个月以后衬砌内应力,表面应力1次/天1次/2天1-2次/周1-3次/月4.3.4数据处理量测原始记录应呈表格形式,注明断面桩号、测点设置时间,列出量测内容并填写具体量测值,表格中应留备注栏,以便记录施工情况。并做成图表的形式。4.4锚杆轴力量测4.4.1锚杆监测内容与目的A、了解锚杆受力状态,为确定合理的锚

10、杆参数提供依据;B、判断锚杆布置是否合理以及评价锚杆的支护效果。4.4.2量测锚杆的布置形式与埋设间距1、量测设备采用钢筋应力计。在每个监测断面内布置35个应力计。具体的布置形式是在拱顶中央1个,在拱基线上左右各设一个(或在两侧墙最大跨度处各设一个),其具体数量由围岩等级、埋设深度等现场条件做适当调整。如图4-3所示。 图4-3 量测锚杆的布置形式2、埋设间距埋设间距根据合同与围岩等级、埋设深度等现场条件埋设。4.4.3监测方法与频率1、采用频率仪对钢筋应力计读出频率,然后换算成应力。按照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每次观测做到每个锚杆应力计的测量应不少于3次,力求测量数值可靠、稳定,并做好原始

11、记录。 2、监测频率量测项目量 测 频 率1-15天16天-1个月1-3个月3个月以后锚杆轴力1次/天1次/2天1-2次/周1-3次/月4.4.4数据处理量测原始记录应呈表格形式,注明断面桩号、测点设置时间,列出量测内容并填写具体量测值,表格中应留备注栏,以便记录施工情况。并做成图表的形式。4.5钢支撑内力及外力的量测4.5.1监测内容与目的钢支撑应力量测仅限于围岩段有钢支撑的地段,其目的是了解钢架拱所受荷载及其产生的内力,判断初期支护的受力情况及围岩稳定性。4.5.2钢支撑应力计的埋设与间距量测断面在钢架拱设置范围布设,即在左右隧道进出口围岩段分别布置。量测设备采用钢筋计,将两个钢筋应力计同

12、时焊在钢支撑上,使两者保持刚性连接,并要求同一个钢支撑断面上下各一个钢筋应力计。埋设间距做到每50m为一个断面。其具体长度由围岩等级、埋设深度等现场条件做适当调整。4.5.3监测方法与频率1、采用频率仪对钢筋应力计读出频率,然后换算成应力。按照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每次观测做到每个锚杆应力计的测量应不少于3次,力求测量数值可靠、稳定,并做好原始记录。 2、监测频率量测项目量 测 频 率1-15天16天-1个月1-3个月3个月以后钢支撑内力及外力的量测1次/天1次/2天1-2次/周1-3次/月4.5.4数据处理量测原始记录应呈表格形式,注明断面桩号、测点设置时间,列出量测内容并填写具体量测值

13、,表格中应留备注栏,以便记录施工情况。并做成图表的形式。4. 6地质水文超前预报4.6.1地质水文超前预报方法4.6.1.1地质超前钻(短距离探测,向前5米左右)施工方在掌子面向前打5米左右的超前钻,我方检测人员通过超前钻打出的液体的稠度与岩体颜色和组成进行初步预测前方地质水文情况,并在报告中进行描述。4.6.1.2地质雷达探测(中距离探测,向前30米左右)对设计及地勘单位提出的或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开挖面前方存在不良地质条件的时候采用地质雷达对开挖面进行扫描,扫描的方式为点测或线测,获取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情况。检测时采用人工控制移动天线,将雷达的发射和接收天线密贴于衬砌混凝土表面,对隧道支护结构

14、及围岩进行连续扫描,电磁波通过天线进入混凝土衬砌中,遇到钢筋、钢支撑、材质有差别的混凝土、混凝土中间的不连续面、混凝土与空气分界面、混凝土与岩石分界面、岩石中的裂隙等产生反射,接收天线接收到反射波,测出反射波俄入射、发射双向走时,即可算出反射波走过的路程长度,从而求出天线距反射面的距离。雷达天线沿测线连续滑动,每个测点的时间曲线可以汇成时间剖面图像,多个测点资料汇成的时间剖面,各个测点接收到的同一反射波汇成一定图像,从而直观的反映出各种不同的反射面,对于特殊地段或条件不允许时可采用点测方式,测点间距不大于200mm。支撑天线的器材选用绝缘材料,天线操作人员不能佩戴含有金属成分的物件,并应与工作

15、天线保持相对固定的距离。观测过程中,应保持工作天线的平面与探测面基本平行,距离相对一致。记录标注与测线桩号保持一致。4.6.1.3TGP地质隧道超前预报(长距离探测,向前150米左右)探测原理隧道地震波超前预报是利用地震波在岩体传播过程中,在声阻抗界面会产生地震反射波,利用仪器设备采集隧道岩体中地震波传播的信息,通过相关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结合已有的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实现对隧道前方地质条件的推断,达到地质超前预报的目的。地震波震源一般采用小药量炸药在隧道边墙的风钻孔中爆炸产生,激发炮孔在洞壁一侧沿直线布置,一般采用24个炮孔。地震波接收采用三份量采集的模式,接收探头安置在与炮孔等高程的洞壁钻

16、孔中,并与钻孔岩体良好耦合,在隧道同里程的左右壁钻孔中各布置一个。地震波在岩体中呈球面波形式传播,当地震波遇到岩体中声波阻抗存在有差异的界面时,例如断层、岩体破碎带、岩性变化带或岩溶发育带等,一部分地震波信号反射回来,一部分地震波信号透射进入前方岩体传播和继续发生反射,地震波信号传播的全过程被高灵敏度的地震检波器接收下来。地震波信号的传播时间与传播距离成正比,与传播速度成反比;地震波信号的衰减和传播符号与岩体性质和界面的声阻抗性质有关。因此预报工作要采集隧道地震波的全波列信息,实现全波列分析。隧道地震超前预报工作要贯穿隧道施工的全过程,在一定间隔距离内连续预报,一方面是隧道安全施工工序的需要;

17、另一方面是预报工作本身资料分析的需要。连续无间断和资料的重复对比,有助于提高预报成果的质量和准确性。探测方法对测线布置段和隧道掌子面岩体进行地质描述,并选择岩体相对完整的地段布置接收孔位置。记录检波器接收孔、激发起至的炮孔的隧道里程,对于不等间距的炮孔要测量炮孔间距,记录隧道掌子面的里程;定向并耦合安置孔中三分量检波器;逐炮孔安置带有计时线的炸药卷,药量一般控制在60120克;根据隧道岩体条件选择仪器采集参数:一般软岩条件采样率选择0.1ms, 硬岩条件采样率选择0.05ms;通过选择采样点数的多少保证地震记录的长度不小于300400ms。以上有关数据填写在TGP现场数据记录表中。尔后进行逐炮

18、地震波数据的采集工作,测量中要求隧道内具有安静的条件,有关的产生振动施工的项目需要暂时停止。所有炮孔的数据采集完毕,在检查采集数据合格后结束现场测量工作。4.6.2地质超前预报具体实施细则根据各种地质超前预报方法的特点与现场条件,我方将根据各种方法的预测距离采取长短结合的方式进行。首先采用TGP进行隧道全里程覆盖的方法进行预测,然后在TGP预测出的特殊位置(预测有涵洞与断层等)和设计地勘报告上的特殊位置采用地质雷达再次扫描,再次预测,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地勘报告上的特殊位置如下表里程范围地层突水突泥方式及突水量K35+400K35+430T3XJ1突水突泥发生重点部位,须家河一段泥岩等隔水层进入

19、到雷口坡组灰岩等透水层,涌流状出水或溶洞突水,具承压性质,估计涌水量800m3/h。k35+750k35+770k35+450k35+660T1J突水突泥重点发生地段,可能发生部位为裂隙发育和溶洞发育部位,估计突水量600m3/h.K35+800k36+000K35+660K35+800断层破碎带突水突泥重点发生地段,断层的上、下盘中有大股的岩溶水流出,并伴随有流砂,雨季流量增大,灰岩和白云岩裂隙和溶隙发育地带有股状岩溶水,估计突水量1200m3/h。4.7地表沉降4.7.1监测内容与目的浅埋隧道和隧道的洞口段通常位于软弱、破碎、自稳时间较短的围岩中,施工方法不妥极易发生冒顶塌方或地表有害沉降

20、。浅埋隧道开挖时可能会引起地层沉陷而波及地表,因此,对浅埋隧道的施工进行地表下沉量测时十分重要的。4.7.2地表沉降的埋设与间距隧道浅埋段地表沉降的埋设:首先在浅埋段地表横向布置间距范围为58m;布置36个测点(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决定)为一个断面。前后距离每20m一个断面。 每个测点布置:首先将地表挖出直径为30cm,深度为30cm的凹槽,然后采用50cm左右的螺纹钢筋(钢筋一头画出十字交叉点)将其打入其中。最后用水泥混凝土将凹槽填满并整平。螺纹钢筋要求露出地表5cm左右。4.7.3监测方法与频率1、采用水准仪量测,量测精度为0.5mm。2、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2B时,1-2次/天;开挖面距量测

21、断面前后5B时,1次/1周。(B为隧道洞内宽度)。4.7.4数据处理量测原始记录应呈表格形式,注明断面桩号、测点设置时间,列出量测内容并填写具体量测值,表格中应留备注栏,以便记录施工情况。4.8瓦斯浓度检测4.8.1监测内容与目的隧道在掘进中有时穿过煤系地层,煤系地层经常富含瓦斯。瓦斯是多种可燃可爆气体的总称,其主要成分时甲烷。瓦斯爆炸时含有瓦斯与助燃成分的混合气体在火源引燃下,瞬间完成燃烧反应,形成高温高压产物的过程。由于反应过程很快,与时间成反比的功率就很大,所形成的瞬间压力对掘进中的隧道有很大的破坏力,对人员生命安全有很大威胁。因此,在隧道施工中必须对瓦斯进行严格检测。4.8.2监测方法

22、与频率在隧道内采用便携式瓦检仪检查瓦斯进行检测。序号地点限值超限建议处理措施1低瓦斯工区任意处0.5超限处20米范围内立即停工,查明原因,加强通过监测2局部瓦斯聚集(体积大于0.5m3)2.0附近20米范围内停工、撤人、断电,进行处理,加强通风3开挖工作面风流中1.0停止电钻钻孔4煤层爆破后工作面风流1.0继续通风,不得进入5局部通风机或电器开关20米范围内0.5停机并不得启动6钻孔排放瓦斯回流中1.5撤人、停电,调整风量4.8.3数据处理量测原始记录应呈表格形式,注明断面桩号、测点设置时间,列出量测内容并填写具体量测值,表格中应留备注栏,以便记录施工情况。并在数据达到危险值时立刻向现场监理报

23、告。4.9摄像监控4.9.1监测内容与目的通过现代电子设备对隧道施工进行24小时的现场监控。4.9.2摄像监控的布置1、在隧道口布置一个固定的摄像头,进行现场24小时监控。对其进入隧道的人员与车辆进行监控记录。并且进行1个月的电子保存。 2、在离掌子面20m左右的合适位置布置一个摄像头,对其掌子面的施工情况和周围环境进行时时监控。4.10渗水压力与水流量 4.10.1监测内容与目的水一直是我们隧道工程建设最大的危害,在隧道施工中经常发生涌水等问题,所以对渗水压力和水流量的检测是非常必要的。4.10.2渗水压力计的埋设与检测方法在隧道有渗水问题的特殊位置埋设空隙水压力计,通过频率仪读出空隙水压力

24、计的频率,进而换算出渗水压力。进行对渗水位置水压力的量测。在隧道发生涌水问题时,采用50L容器,测出涌水体积,同时根据涌水体积与时间的关系换算出涌水的水流量。从而对涌水位置进行监控4.10.3数据处理量测原始记录应呈表格形式,注明断面桩号、测点设置时间,列出量测内容并填写具体量测值,表格中应留备注栏,以便记录施工情况。5. 主要控制指标1、根据各监测数据所绘制的曲线变化情况和趋势,判断围岩的稳定性,及时预报险情,建议施工时应采取的措施,提供修改设计的参考数据。2、当喷射混凝土出现大量的明显裂缝和隧道支护表面任何不为的实测值已达下表允许值的70,且收敛速度无明显下降时,及时根据实测值进行回归分析

25、,预测最终位移值,若最终位移值接近或表6.3(见下页)的净空位移允许相对位移时,应立即采取补强措施,并改变支护设计参数。3、地表沉降控制指标:地表沉降应控制在1030mm以内。4、围岩稳定控制指标:当隧道净收敛值的速度明显下降,收敛量已达总收敛量的8090,且水平收敛速度小于0.2mm/d和拱顶位移速度小于0.2mm/d时,认为围岩已基本达到稳定。5、位移变化速度,当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速度大于1020mm/d时,表明围岩处于急剧变形状态;当变化速度小于0.2mm/d时,可以认为围岩达到基本稳定(浅埋段不适用)。6、根据回归后位移时态曲线的形态,当围岩位移速度不断下降时表示围岩趋于稳定状态;当

26、位移速度保持不变时表示位移不稳定;当位移速度不断上升时表示围岩进入危险状态。根据量测结果可按表6.4所列变形管理等级指导施工。表6.3 净空允许相对收敛值(%)允许相对位移围岩级别覆盖层厚50m地段覆盖层厚50m300m地段覆盖层厚500m地段覆盖层厚50m300m地段拱脚水平净空相对变化值拱顶相对下沉0.20-0.500.40-1.200.08-0.160.14-1.100.10-0.300.20-0.800.06-0.100.08-0.400.03-0.100.08-0.400.03-0.060.04-0.15表6.4变形管理等级管理等级管理位移施工状态U2U0/3应采取特殊措施附注:U实

27、测位移值;U0最大允许位移值6 隧道监控量测断面布置根据现提供的地质条件、围岩类别和隧道设计规模大小、监测费用的合理性等因素,同时满足现行相应规范的要求来综合考虑量测断面,断面数量如下重庆市唐家沱至长寿凤城二级公路江北段(复盛至五宝段)隧道工程监控量测实施方案细则里程桩号围岩岩性分段长度(M)围岩级别量测断面数必测项目选测项目地质及支护状况观察水平收敛量测拱顶沉降量测锚杆轴力量测地质超前预报瓦斯浓度检测钢支撑内外力量测两层支护间压力及衬砌内应力地表下沉摄像监控渗水压力及水流 量K34+377K34+928.7泥岩551.7每次爆破后及初期支护后进行每次爆破后及初期支护后 进行353510开挖前

28、进行开挖前进行需要的位置进行133洞口与距离掌子面20左右富水地段监测断面K34+928.7K34+982砂岩53.3221/K34+982K35+085砂岩103442/K35+085K35+148泥岩、煤线6344111/K35+148K35+257砂岩109551/K35+257K35+317泥岩、煤线60441/1/K35+317K35+364砂岩夹泥岩47221/K35+364K35+423泥岩、煤线59551/1/K35+423K35+610灰岩187991/K35+610K35+822断层角砾岩、白云质灰岩21213133需要的位置进行11/富水地段监测断面K35+822K35+

29、992灰岩170881/K35+992K36+120泥岩、煤线12888211/K36+120K36+212砂岩92441/K36+212K36+259泥岩、煤线4733111/K36+259K36+392砂岩、夹泥岩层13366/K36+392K36+464砂岩7255/1/K36+464K36+792泥岩3282020512/合计:812120120322415米500米61232套207. 隧道工程其他监控项目及应急处理预案7.1 瓦斯浓度监控及应急处理预案设计文件指出,本隧道不具备煤与瓦斯突出的动力条件,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小,但因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仍应注意对煤与瓦斯突出危害的防范

30、,施工过程中应加强通风,及时监测瓦斯含量,确保施工安全。我中心在隧道内采用便携式瓦检仪检查瓦斯,在高瓦斯工区和瓦斯突出工区配置高浓度瓦检仪和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隧道内瓦斯浓度限制值和超限建议处理措施如下:表7.1 隧道内瓦斯浓度限值及处理措施序号地点限值超限建议处理措施1低瓦斯工区任意处0.5超限处20米范围内立即停工,查明原因,加强通过监测2局部瓦斯聚集(体积大于0.5m3)2.0附近20米范围内停工、撤人、断电,进行处理,加强通风3开挖工作面风流中1.0停止电钻钻孔4煤层爆破后工作面风流1.0继续通风,不得进入5局部通风机或电器开关20米范围内0.5停机并不得启动6钻孔排放瓦斯回流中

31、1.5撤人、停电,调整风量在突发瓦斯浓度超标过程中启动以下应急预案:1、根据矿井瓦斯涌出的规律,提出预防瓦斯灾害事故的措施:包括组织、技术措施和必要的物质准备.2、协助组织灾区人员自救和安全撤离灾区以及抢救人员的措施:包括行动路线、方法和措施.3、协助处理瓦斯爆炸事故,要探明事故地点和气体成份,扑灭火源、切断电源,确认无二次爆炸可能时,修复巷道和通风设施、恢复正常通风.4、协助处理瓦斯突出事故,要切断电源,将高浓度瓦斯直接引入回风道排出矿井,井口附近要严格清除烟火和切断电源,严禁行人,恢复正常通风后,清理突出的煤.5、协助整理有关处理事故必备的技术资料:通风系统图、供电系统图和井上下对照图等.

32、6、协助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贯彻学习应急预案并进行考试,不及格者不准进行工作.7.2 突水、突泥监控及应急处理预案隧道穿越煤系地层、岩溶水地层,岩溶水赋存于层间溶蚀裂隙带及溶洞中,具较高的水压力。隧道施工将在隧道两侧形成降落漏斗,根据垂直循环带底界标高400500m,隧道路面标高273326m,降落漏斗影响范围隧道两侧35Km,推测拟建公路隧道静水压力为1.02.3MPa。设计单位的突水突泥预测如下:表7.2 隧道内突水突泥预测里程范围地层突水突泥方式及突水量K34+890K34+920J1z2突水突泥一般部位,泥岩隔水层进入到砂岩透水层中可能发生突水,水位低,出水量不大。k36+460k36+4

33、80K35+140K35+170T3XJ5突水突泥次重点发生部位,须家河五段泥岩等隔水层进入到四段砂岩透水层可能发生突水,水位高,涌水量较大,涌流状出水或淋雨状出水,具承压性质,估计涌水量180m3/h。k36+240k36+260K35+280K35+310T3XJ3突水突泥次重点部位,须家河三段泥岩等隔水层进入到二段砂岩透水层,涌流状出水或淋雨状出水,具承压性质,估计涌水量120m3/h。k35+920k35+940K35+400K35+430T3XJ1突水突泥发生重点部位,须家河一段泥岩等隔水层进入到雷口坡组灰岩等透水层,涌流状出水或溶洞突水,具承压性质,估计涌水量800m3/h。k35

34、+750k35+770k35+450k35+660T1J突水突泥重点发生地段,可能发生部位为裂隙发育和溶洞发育部位,估计突水量600m3/h.K35+800k36+000K35+660K35+800断层破碎带突水突泥重点发生地段,断层的上、下盘中有大股的岩溶水流出,并伴随有流砂,雨季流量增大,灰岩和白云岩裂隙和溶隙发育地带有股状岩溶水,估计突水量1200m3/h。我中心拟在该隧道工程上述里程段采用超前地质预报,对将可能发生的突水、突泥现象进行超前预判,便于设计及施工单位对该段支护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强。在出现突水突泥情况下采取以下应急预案:1、协助现场施工人员立即撤离到安全地带,工班长负责清点

35、人数,并将情况立即报告项目部调度。2、机械设备有条件转移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协助领工员指挥快速转移到安全地带。3、通知电工切断危险区段电源,检查线路无误后,在靠近突水突泥区的安全地带恢复照明,确保用电安全。4、采取摄影、录像等方式记录突水突泥情况。同时,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会同现场监理、设计院配合组共同会勘,分析、确定突水突泥的性质、规模及其后果,并根据初步判断结果按下列分级程序处理:如为C级(小型突水突泥):根据现场会勘结论及施工方案、措施,直接由项目部组织实施。如为B级(中型突水突泥):项目部应立即通知局指参加现场会勘,分析发展趋势,制定施工方案、措施,由项目部立即安排实施。应急预案处于

36、预警状态。如为A级(大型突水突泥):项目部应立即通知局指启动应急预案,同时电话报总指,并在8小时内将详细情况书面报总指和监理单位,联合现场办公,评估事件的严重程度,分析发展趋势,采取一切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减小事件对施工造成的影响和损失。7.3 坍塌监控及应急处理预案该隧道工程V 级围岩段较长,为易坍塌段,我中心拟在V 级围岩段加强隧道拱顶下层和水平收敛的测点布置和监测频率,遇到隧道变形有突变和长期不收敛的情况及时向监理、业主方汇报,起到信息化施工、提前预判坍塌的目的。若出现塌方事故拟启动以下应急预案:1、协助现场施工人员立即撤离到安全地带,工班长负责清点人数,并将情况立即报告项目部调度。2、

37、机械设备有条件转移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协助领工员指挥快速转移到安全地带。3、待坍方处于相对稳定时,通知电工检查线路,恢复该地段安全应急照明,确保用电安全。4、采取摄影、录像等方式记录坍方情况。同时,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会同现场监理、设计院配合组共同会勘,分析、确定坍方的性质、规模及其后果,并根据初步判断结果按下列分级程序处理:如为C级(小型坍方):根据现场会勘结论及施工方案、措施,直接由项目部组织实施。如为B级(中型坍方):项目部应立即通知局指参加现场会勘,分析发展趋势,制定施工方案、措施,由项目部立即安排实施。应急预案处于预警状态。如为A级(大型坍方):项目部应立即通知局指启动应急预案,同

38、时电话报总指,并在8小时内将详细情况书面报总指和监理单位,联合现场办公,评估事件的严重程度,分析发展趋势,采取一切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减小事件对施工造成的影响和损失。8. 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8.1 现场作业要求(1)质量策划及实施为了保证线路所涉及建(构)筑物的监测均得到有效监控,观测前必须对每个工作目标,严格按照工程要求及规范要求进行质量策划。在各监测组实施具体的测点设置及监测时必须严格按质量策划标准进行质量控制。(2)质量记录及质量检查在每次野外作业时必须如实记录现场情况详细记录工作日志,如:测点的完好情况、线路施工进度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影响测量质量的不利因素等。野外作业及室内分析工作阶段必

39、须按ISO质量保证体系有关的规定进行各工序的检查、校对及审核,严格执行本院的三级检查制,确保不出现疏漏等不合格。(3)不合格确认及返工在每次野外作业及室内分析工作阶段如发现不合格,如:闭合差超限,前后视距差超限等,经检查、校对确认后必须在24小时内进行返工,并作出记录。(4)基点、监测点的安装质量保证及其维护本项工作是保证整个监测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必须给予极大重视。基点、监测点的形制设计要保证牢固、开启方便并便于保护。埋设方法要精心设计与施工,并且确保便于寻找,而且不易被破坏。在整个监测期间设专人进行定期巡视,以确保基点和监测点不被破坏或掩盖,导致数据的不连续。8.2 内业工作技术要求原始记

40、录数据不得涂改、擦抹、重描,当计算数据修正错误时,应把错误处划一斜杠,在旁边写上正确数据,原始计算数据采用右对齐格式。记录单初查和校对工作必须由不同人员分别进行。记录单表头必须填写正确、完整,观测手簿中初查人、计算人、校对人栏必须有手签字方可有效。观测工作结束后,及时进行相关的内业计算分析。严格技术质量标准,严禁弄虚作假。否则,取消检测资格。按照委托方的要求及时提供观测数据。8.3与业主单位的沟通措施(1)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绿色渠道。在监测过程及后勤服务全过程负责与业主保持全天候24小时联系,建立绿色通道,保证信息畅通。(2)深刻理解业主的设计意图,认真研究业主单位提供的各种资料,根据工程的设

41、计要求,合理设计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案,保证监测工作的合理性和针对性。在监测阶段以及相关的施工阶段,我院均保证提供及时、完善的技术支持服务。按处理措施方案施工隧道监测周报表隧道监测月报表观测数据累计值周报表观测数据增量月报表观测数据是否接近预警值否是继续开挖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提出处理措施方案建设、设计、监理、施工方图8.1 监测工作及与参建各方协调沟通流程9. 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1)成立以监控量测项目负责人为组长的安全管理小组,具体指导、检查各项监测工作安全,落实安全监测的措施。(2)制定安全监测规章制度,在具体工作中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包括洞内作业安全制度、洞外地表监测作业安全制度、有关劳动法

42、规的执行措施等内容。(3)深化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监测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上岗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安全培训和技术交底。(4)洞口地表监测应经常检查洞顶边坡稳定情况,对松动的岩块等注意清除加固,防止落石伤人或失足坠下。(5)监测过程中注意运输线路安全信号标志,并注意防止监测过程中监测设备挂断电缆等管线。(6)把高处作业和软弱围岩作为安全重点,注重观测。当发现冒顶等异常情况时,及时撤退并汇报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加固措施。(7)做好隧道监控量测,及时整理资料,判断围岩稳定性,超前指导施工,保证安全生产。10 成果及报告10.1 周(月)报周报提供下列阶段性成果(1)本次或前12次观测结果;(2)与

43、前一次观测间的变形量;(3)本次观测后的累计变形量;(4)简要说明及分析、建议。月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 施工情况。包括隧道施工情况(施工内容、方法、进度等)。(2) 监测工作情况。包括监测点变更情况和理由,监测频率变动情况的说明,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等。(3) 监测成果分析。要求分项作出分析和结论。对变形较大的点作出当月(周)的综合分析,指出“变化趋势”,是否趋于稳定,作出该点变形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否安全的评价。结合周围工况和地质条件初步分析变形较大的原因。(4) 结论及建议。对变形作出结论,根据监测指出施工中是否存在危险。(5) 变形监测点的曲线图和平面图。监测点号必须与监测成果表中的点号相一致,如有新增点或变更点,应在新增或变更当月表示在示意图上。(6) 监测成果表汇总。要求按规定的格式分项归类、汇总,各测点的监测数据要按监测日期顺序准确填报。 (7) 月报每月提供一次。10.2 监测技术总结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