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名对词解释.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40481 上传时间:2019-04-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名对词解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通信名对词解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通信名对词解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通信名对词解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通信名对词解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信名对词解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名对词解释.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X: CDMA 2000 1X是指cdma2000的第一阶段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rd-generation,3G),EVDO:CDMA2000 EV-DO,Evolution(演进)、 Data Only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GPON: Gigabit-Capable PON 吉比特无源光纤接入网络 软交换:英文名称:softswitchingCN2:中国电信下一代承载网(ChinaNetNextCarryingNetwork)TG : Transceiver GroupMSC:移动交换控制中心(交换机)MGW:媒

2、体网关和MSC_SERVER协同工作构成电路域1LHw4$:UMSCe:MSC_SERVER设备软交换SS:软交换核心控制设备。NGN: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即下一代通信网络WIFI: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又称802.11b标准WLAN: WLAN是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无线局域网 AP: 无线接入点(AP,AccessPoint)AC:无线接入控制器IMS:IMS,即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P多媒体子系统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应

3、用层的信令控制协议。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即IP协议第6版本ASON:automatism switch Optical Network 自动交换光网络OTN: OpticalTransportNetwork 光传送网WDM: 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 波分复用DWDM: 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密集型光波复用ODN: 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光配线网络OLT: optical line terminal 光终端设备 ONU:

4、Optical Network Unit 光网络单元FTTH:Fiber-to-the-home 光纤到户FTTB::Fiber-to-the-building 光纤到楼FTTO:Fiber-to-the-office 光纤到办公室FTTC/N: Fiber-to-the-curb/ node 光纤到路边/光纤到节点(交接箱)VDSL:Very-high-bit-rate Digital Subscriber loop 甚高速数字用户环路VDSL2:第二代 VDSL (Second Generation VDSL)BBU: Building Base band Unit 室内基带处理单元RRU

5、: Radio Remote Unit 射频拉远模块Ec/Io:信噪比,数值越高越好OAM: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操作(Operation)、管理(Administration)、维护(Maintenance)BRAS: 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 宽带接入服务器SR:Service Router - 全业务路由器PDSN:Packet Data Serving Node;CDMA网络中处理所提供的分组数据业务的一个功能单元WAG:无线接入网关IDC:Internet Data Center 即互联网

6、数据中心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 分组传送网MSTP:Multi-Service Transfer Platform 基于SDH 的多业务传送平台IP RAN:IP化的无线接入网E8-C:中国电信定制的家庭网关(RG) 提供4FE、1USB、WIFI、1or2POTS具体解释: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rd-generation,3G),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速率一般在几百kbps以上。目前3G存在四种标准:CDMA2000,WCDMA,TD-SCDMA,WiMAX。1X: CDMA 2000 1X是指cd

7、ma2000的第一阶段(速率高于IS-95,低于2Mbps), 前向链路数据速率可达到144Kbps、网络部分引入分组交换,可支持移动IP业务。CDMA 1X网络可以作为话音业务的承载平台,也可以作为无线接入Internet分组数据承载平台,既可以为用户提供传统的话音业务,也可以为用户提供端对端分组传输模式的数据业务。EVDO:CDMA2000 EV-DO,实际上是三个单词的缩写:Evolution(演进)、 Data Only;是CDMA2000 1x演进(3G)的一条路径的一个阶段。目前版本为EV-DO Rev A;前向链路峰值速率为3.1Mbps的新高度,反向链路为1.8Mbps。EPO

8、N: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 无源光网络(PON)的概念由来已久,它具有节省光纤资源、对网络协议透明的的特点,在光接入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以太网(Ethernet)技术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以其简便实用,价格低廉的特性,几乎已经完全统治了局域网,并在事实上被证明是承载IP数据包的最佳载体。随着IP业务在城域和干线传输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攀升,以太网也在通过传输速率、可管理性等方面的改进,逐渐向接入、城域甚至骨干网上渗透。而以太网与PON的结合,便产生了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它同时具备了以太网和PON的优点,正成为光接入网

9、领域中的热门技术。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网络是实现FTTH光纤到户的主要技术,提供点到多点的光纤接入,它由局侧的OLT(光线路终端)、用户侧的ONU(光网络单元)以及ODN(光分配网络)组成。一般其下行采用TDM广播方式、上行采用TDMA(时分多址接入)方式,组成点到多点树形拓扑结构。PON作为光接入技术最大的亮点是“无源”,ODN中不含有任何有源电子器件及电子电源,全部由光分路器(Splitter)等无源器件组成,管理维护运营成本较低。GPON: Gigabit-Capable PON(吉比特无源光纤接入网络) GPON(Gigabit-Capable

10、 PON) 由FSAN组织于2002年9月提出,2003年3月ITU通过了 G.984.1 和G.984.2协议。G.984.1对GPON接入系统的总体特性进行了规定;G.984.2对GPON的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物理媒质相关子层进行了规定;2004年6月ITU又通过了G.984.3,它对传输汇聚(TC)层的相关要求进行了规定. 基于GPON技术的设备基本结构与已有的PON类似,也是由局端的 OLT(光线路终端),用户端的ONT/ONU(光网络终端或称作光网络单元 ),连接前两种设备由单模光纤(SM fiber)和无源分光器(Splitter)组

11、成的ODN(光分配网络)以及网管系统组成。对于其他的PON标准而言,GPON标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高带宽,下行速率 高达2.5Gbit/s,其非对称特性更能适应宽带数据业务市场。提供QoS的全业务保障,同时承载ATM信元和(或)GEM帧,有很好的提供服务等级、支持QoS保证和全业务接入的能力。承载GEM帧时,可以将TDM业务映射到GEM帧中,使用标准的 8kHz(125s)帧能够直接支持TDM业务。作为电信级的技术标准,GPON还规定了在接入网层面上的保护机制和完整的OAM功能。 在GPON标准中,明确规定需要支持的业务类型包括数据业务(Ethernet 业务,包括IP业务和MPEG视频流)、P

12、STN业务(POTS,ISDN业务) 、专用线(T1,E1,DS3, E3和ATM业务)和视频业务( 数字视频)。GPON中的多业务映射到ATM 信元或GEM帧中进行传送,对各种业务类型都能提供相应的QoS保证。EPON和GPON比较:1、速率EPON 提供固定上下行1.25 Gbps,采用8b/10b线路编码,实际速率为1Gbps。GPON支持多种速率等级,可以支持上下行不对称速率,下行2.5Gbps 或 1.25Gbps,上行1.25Gbps 或 622 Mbps,根据实际需求来决定上下行速率,选择相对应光模块,提高光器件速率价格比。本项结论:GPON优于EPON2、分路比分路比即一个OL

13、T端口(局端)带多少个ONU(用户端)EPON 标准定义分路比1:32。GPON标准定义分路比下列几种 1:32; 1:64;1:128。其实,技术上EPON系统也可以做到更高的分路比,如1:64,1:128,EPON的控制协议可以支持更多的ONU。分路比主要是受光模块性能指标的限制,大的分路比会造成光模块成本大幅度上升; 另外,PON插入损失1518dB,大的分路比会降低传输距离; 过多的用户分享带宽也是大分路比的代价。本项结论:GPON提供多选择性,但是成本上考虑优势并不明显3、 最大传送距离GPON系统可支持的最大物理距离,当光分路比为1:16时,应支持20km的最大物理距离;当光分路比

14、为1:32时,应支持10km的最大物理距离。EPON与此相同本项结论:相等4、QOS (Quality of Service)EPON在MAC层Ethernet包头增加了64字节的MPCP多点控制协议(multipointcontrolprotocol),MPCP通过消息、状态机和定时器来控制访问P2MP点到多点的拓扑结构,实现DBA动态带宽分配。MPCP涉及的内容包括ONU发送时隙的分配、ONU的自动发现和加入、向高层报告拥塞情况以便动态分配带宽。MPCP提供了对P2MP拓扑架构的基本支持,但是协议中并没有对业务的优先级进行分类处理,所有的业务随机的竞争着带宽。GPON则拥有更加完善的DBA

15、,具有优秀QoS服务能力。 GPON将业务带宽分配方式分成4种类型,优先级从高到低分别是固定带宽(Fixed)、保证带宽(Assured)、非保证带宽(Non-Assured)和尽力而为带宽(BestEffort). DBA又定义了业务容器(traffic container, T-CONT)作为上行流量调度单位, 每个T-CONT由Alloc-ID标识。每个T-CONT可包含一个或多个GEM Port-ID. T-CONT分为5种业务类型,不同类型的T-CONT具有不同的带宽分配方式,可以满足不同业务流对时延、抖动、丢包率等不同的QoS要求。T-CONT类型1的特点是固定带宽固定时隙,对应固

16、定带宽(Fixed)分配,适合对时延敏感的业务,如话音业务;类型2的特点是固定带宽但时隙不确定,对应保证带宽(Assured)分配,适合对抖动要求不高的固定带宽业务,如视频点播业务;类型3的特点是有最小带宽保证又能够动态共享富余带宽,并有最大带宽的约束,对应非保证带宽(Non-Assured)分配,适合于有服务保证要求而又突发流量较大的业务,如下载业务;类型4的特点是尽力而为(BestEffort),无带宽保证,适合于时延和抖动要求不高的业务,如WEB浏览业务;类型5是组合类型,在分配完保证和非保证带宽后,额外的带宽需求尽力而为进行分配。本项结论:GPON优于EPON5、运营、维护 OAMEP

17、ON 没有对OAM进行过多的考虑,只是简单的定义了对ONT远端故障指示、环回和链路监测. 并且是可选支持.GPON在物理层定义了PLOAM(Physical Layer OAM),高层定义了OMCI(ON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nterface),在多个层面进行OAM管理. PLOAM用于实现数据加密、状态检测、误码监视等功能. OMCI信道协议用来管理高层定义的业务,包括ONU的功能参数集、T-CONT业务种类与数量、QoS参数,请求配置信息和性能统计,自动通知系统的运行事件,实现OLT对ONT的配置、故障诊断、性能和安全的管理。本项结论:GPON优于EPON6、

18、链路层封装和多业务支持如图二所示,EPON沿用了简单的以太网数据格式,只是在以太网包头增加了64字节的MPCP点到多点控制协议来实现EPON系统中的带宽分配,带宽轮讯,自动发现,测距等工作。对于数据业务以外的业务(如TDM同步业务)的支持没有作过多研究,。很多EPON厂家开发了一些非标准的产品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都不理想, 很难满足电信级的QoS要求。GPON基于完全新的传输融合(TC)层,该子层能够完成对高层多样性业务的适配,如图二所示,定义了ATM封装和GFP封装(通用成帧协议),可以选择二者之一进行业务封装鉴于目前ATM应用并不普及,于是一种只支持GFP封装的GPON.lite设备应运而

19、生,它把ATM从协议栈中去除以降低成本。GFP是一种通用的适用于多种业务的链路层规程, ITU定义为G.7041.GPON中对GFP作了少量的修改, 在GFP帧的头部引入了Port ID,用于支持多端口复用;还引入了Frag(Fragment)分段指示以提高系统的有效带宽.并且只支持面向变长数据的数据处理模式而不支持面向数据块的数据透明处理模式。GPON具有强大的多业务承载能力。GPON的TC层本质上是同步的,使用了标准的8kHz(125m)定长帧,这使GPON可以支持端到端的定时和其他准同步业务,特别是可以直接支持TDM业务,就是所谓的NativeTDM,GPON对TDM业务具备“天然”的支

20、持。本项结论:对多业务的支持GPON的TC层要比EPON的MPCP强大EPON和GPON各有千秋,从性能指标上GPON要优于EPON,但是EPON拥有了时间和成本上的优势,GPON正在迎头赶上,展望未来的宽带接入市场也许并非谁替代谁, 应该是共存互补。对于带宽、多业务,QoS和安全性要求较高以及ATM技术作为骨干网的客户,GPON会更加适合。而对于成本敏感,QoS,安全性要求不高的客户群,EPON成为主导软交换:英文名称:softswitching ;利用把呼叫控制功能与媒体网关分开的方法来沟通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与IP电话(VoIP)的一种交换技术软交换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当时在企业

21、网络环境下,用户采用基于以太网的电话,通过一套基于服务器的呼叫控制软件(Call Manager、Call Server),实现PBX功能(IP PBX)。对于这样一套设备,系统不需单独铺设网络,而只通过与局域网共享就可实现管理与维护的统一,综合成本远低于传统的。由于企业网环境对设备的可靠性、计费和管理要求不高,主要用于满足通信需求,设备门槛低,许多设备商都可提供此类解决方案,因此IP PBX应用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IP PBX成功的启发,为了提高网络综合运营效益,网络的发展更加趋于合理、开放,更好的服务于用户。业界提出了这样一种思想:将传统的交换设备部件化,分为呼叫控制与媒体处理,二者之间采

22、用标准协议(MGCP、H248)且主要使用纯软件进行处理,于是,Soft Switch(软交换)技术应运而生。软交换是一种功能实体,为下一代网络NGN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 简单地看,软交换是实现传统程控交换机的“呼叫控制”功能的实体,但传统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和业务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业务所需要的呼叫控制功能不同,而软交换是与业务无关的,这要求软交换提供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各种业务的基本呼叫控制。CN2:中国电信下一代承载网(ChinaNetNextCarryingNetwork)。CN2是一个多业务的承载网络,它能够支持数据、语音、视频

23、多种业务融合的应用,为中国电信今后开展NGN业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电信构建的CN2网络,力图奠定未来10-20年里中国电信顶级运营商的基础。中国电信CN2网络一期工程由骨干网络和精品业务网络组成,尤其是承载网对新业务的支持能力,是中国电信骨干网络和其商业客户之间的重要纽带,将直接决定中国电信服务提供的质量和灵活性。TG: Transceiver Group %W m8&j6c.j/4l2#i移动通信,通信工程师的家园,通信人才,求职招聘,网络优化,通信工程,出差住宿,通信企业黑名单TG同步就是TG Synchronization,TG同步的实现,需要在BSC上打开TG同步的FEATURE;

24、在BSC上进行小区、基站定义数据的修改;基站上需要定义ESB延时值、TF补偿值等参数的计算、设置,并进行天馈线的调整。 |国内领先的通MSC:移动交换控制中心(交换机) |国内领先的通信技术论坛%0u1 MGW:媒体网关和MSC_SERVER协同工作构成电路域1LHw4$:UMSCe:MSC_SERVER设备软交换SS:软交换核心控制设备。NGN: 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即下一代通信网络。它是以软交换为核心的,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视频和多媒体业务的基于分组技术的综合开放的网络架构,代表了通信网络发展的方向。NGN具有分组传送、控制功能从承载、呼叫/会话、应

25、用/业务中分离、业务提供与网络分离、提供开放接口、利用各基本的业务组成模块、提供广泛的业务和应用、端到端QoS和透明的传输能力通过开放的接口规范与传统网络实现互通、通用移动性、允许用户自由地接入不同业务提供商、支持多样标志体系,融合固定与移动业务等等特征。WIFI: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又称802.11b标准;WIFI就是一种无线联网的技术,以前通过网络连接电脑,而现在则是通过无线电波来连网;常见的就是一个无线路由器,那么在这个无线路由器的电波覆盖的有效范围都可以采用WIFI连接方式进行联网。WLAN: WLAN是Wireless Local Area Net

26、work(无线局域网)的缩写,指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将计算机设备互联起来,构成可以互相通信和实现资源共享的网络体系。无线局域网本质的特点是不再使用通信电缆将计算机与网络连接起来,而是通过无线的方式连接,从而使网络的构建和终端的移动更加灵活。 AP: 无线接入点(AP,AccessPoint)也称无线网桥、无线网关。 “瘦”AP:此无线设备的传输机制相当于有线网络中的集线器,在无线局域网中不停地接收和传送数据;任何一台装有无线网卡的PC均可通过AP来分享有线局域网络甚至广域网络的资源。“胖”AP,其学名应该称之为无线路由器。无线路由器与纯AP不同,除无线接入功能外,一般具备WAN、LAN两个接口,多

27、支持DHCP服务器、DNS和MAC地址克隆,以及VPN接入、防火墙等安全功能。胖AP是指完全自主进行管理,数据转发,安全控制的无线接入点,而瘦AP把大部分胖AP的功能移到无线控制器上进行统一的管理,瘦AP仅仅相当于一个天线加射频模块,几乎所有的管理全部由无线控制器(AC)完成。AC:无线接入控制器。IMS:IMS,即IP Multimedia Subsystem,中文意义为IP多媒体子系统本质上说是一种网络结构。该项技术植根于移动领域,最初是3GPP为移动网络定义的,而在NGN的框架下,IMS应同时支持固定接入和移动接入。目前涵盖IMS增强特性的3GPPR6已经基本冻结,这标志着IMS技术已经

28、走向成熟。 在NGN的框架中,终端和接入网络是各种各样的,而其核心网络只有一个IMS,它的核心特点是采用SIP协议和与接入的无关性。 顺应网络IP化的趋势,IMS系统采用SIP协议进行端到端的呼叫控制。IP技术在互联网上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是Internet的主导技术,它能方便而灵活地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并能根据客户的需要快捷地创建新的服务。但是IP技术的一个最突出特性就是“尽力而为”,在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计费控制方面,却显得力不从心,而且只考虑固定接入方式。传统的基于电路交换的移动网络,虽然具有接入的灵活性,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语音的交换,但由于无法支持IP技术,所以只能形成一种垂直的业务展开方式

29、,不同业务应用的互操作性较低,而且需要较多的业务网关接入移动通信网络。不同的业务分别进行业务接入、网络搭建、业务控制和业务应用开发,甚至包括业务计费等主要的网络单元也必须建立独立的运营系统。所以,直到现在电信业务的主流仍然是话音业务。新业务的部署,在目前的状态下很容易招致更大的风险和成本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移动网还是固定网均在向基于IP的网络演进,已经成为必然趋势。SIP: (江苏电信E8-C将使用的协议)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是一个应用层的信令控制协议。用于创建、修改和释放一个或多个参与者的会话。这些会话可以好似Internet多媒体会议、IP

30、电话或多媒体分发。会话的参与者可以通过组播(multicast)、网状单播(unicast)或两者的混合体进行通信。 SIP是类似于HTTP的基于文本的协议。SIP可以减少应用特别是高级应用的开发时间。由于基于IP协议的SIP利用了IP网络,固定网运营商也会逐渐认识到SIP技术对于他们的深远意义。 使用 SIP,服务提供商可以随意选择标准组件。不论媒体内容和参与方数量,用户都可以查找和联系对方。SIP 对会话进行协商,以便所有参与方都能够就会话功能达成一致以及进行修改。它甚至可以添加、删除或转移用户。 SIP它既不是会话描述协议,也不提供会议控制功能。为了描述消息内容的负载情况和特点,SIP

31、使用 Internet 的会话描述协议 (SDP) 来描述终端设备的特点。SIP 自身也不提供服务质量 (QoS),它与负责语音质量的资源预留协议 (RSVP) 互操作。它还与若干个其他协议进行协作,包括负责定位的轻型目录访问协议 (LDAP)、负责身份验证的远程身份验证拨入用户服务 (RADIUS) 以及负责实时传输的 RTP 等多个协议。 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即IP协议第6版本;也被称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用来替代现行的IPV4协议。IPV6由8位地址段组成。ASON:automatism switch Optical Network(自动交换光

32、网络)ASON是指一种具有灵活性、高可扩展性的能直接在光层上按需提供服务的光网络。传输设备是ASON的基本传输载体,通常提供线性或环型组网结构。光交叉连接设备OXC为ASON的核心硬件设备,为其提供交换平台。光交叉连接设备的引入,使组网拓扑从环型、线性结构演进成高效的网状拓扑,从而可为寻找最优化的光路由或在网络发生故障时快速寻找保护路由提供可能,同时也便于在全网共享备用资源。ASON自身的伸缩性与网络软件的结合可提供全网的伸缩性,各种直接向用户提供的特色服务都要通过交换平台实施。按照ITU-TG.8080建议,ASON分为传送平面、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OTN: OTN:光传送网,OpticalT

33、ransportNetwork ,是以波分复用技术为基础、在光层组织网络的传送网,是下一代的骨干传送网。OTN通过G.872、G.709、G.798等一系列ITU-T的建议所规范的新一代“数字传送体系”和“光传送体系”。OTN将解决传统WDM(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波分复用)网络无波长/子波长业务调度能力、组网能力弱、保护能力弱等问题.DWDM: 密集型光波复用(DWDM: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OLT: 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缆终端设备),用于连接光纤干线的终端设备. 1、向O

34、NU以广播方式发送以太网数据; 2、发起并控制测距过程,并记录测距信息; 3、为ONU分配带宽;即控制ONU发送数据的起始时间和发送窗口大小ONU: ONU (Optical Network Unit); 、选择接收OLT发送的广播数据; 、响应OLT发出的测距及功率控制命令;并作相应的调整; 、对用户的以太网数据进行缓存,并在OLT分配的发送窗口中向上行方向发送。VDSL2+: VDSL((Very-high-bit-rate Digital Subscriber loop)甚高速数字用户环路);VDSL2:第二代 VDSL (Second Generation VDSL)频率范围增加到30

35、MHz,可以提供高达100Mbps的带宽的一种通信技术。FTTH:Fiber-to-the-home 光纤到户FTTB::Fiber-to-the-building 光纤到楼FTTO:Fiber-to-the-office 光纤到办公室FTTC/N: Fiber-to-the-curb/ node 光纤到路边/光纤到节点(交接箱)BBU: BBU(Building Base band Unit)室内基带处理单元。3G网络大量使用分布式基站架构,RRU(射频拉远模块)和BBU(基带处理单元)之间需要用光纤连接。一个BBU可以支持多个RRU。采用BBU+RRU多通道方案,可以很好地解决大型场馆的室

36、内覆盖。RRU: RRU(Radio Remote Unit) 射频拉远模块Ec/Io:信噪比,数值越高越好。OAM - 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根据运营商网络运营的实际需要,通常将网络的管理工作划分为3大类:操作(Operation)、管理(Administration)、维护(Maintenance),简称OAM。操作主要完成日常网络和业务进行的分析、预测、规划和配置工作;维护主要是对网络及其业务的测试和故障管理等进行的日常操作活动。BRAS: 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一种面向宽带网络应用的新型

37、接入网关。它是宽带接入网的骨干网之间的桥梁,提供基本的接入手段和宽带接入网的管理功能。它位于网络的边缘,提供宽带接入服务、实现多种业务的汇聚与转发,能满足不同用户对传输容量和带宽利用率的要求,因此是宽带用户接入的核心设备。SR:Service Router - 全业务路由器第二IP边缘节点,其功能与第一IP边缘节点BRAS类似,用来终结和管理用户的PPPoE/IPoE会话。BRAS作为传统的互联网业务的入口,而SR作为新的精品业务的入口。这个架构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域网的现状。按TR-101的术语,IP边缘节点统称为BNG(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BRAS和SR都属

38、于BNG的细分形式可以理解为狭义的BNG。BRAS和SR在功能上并无本质不同,二者最主要的差别是硬件体系架构和平台的速度。是否支持PPPoE或IPoE/DHCP接入方式,并不是BRAS和SR的本质区别,原则上广义的BNG应支持所有的用户接入方式。但从体系架构上讲,从SR向统一的边缘节点演进更符合运营商的思路并贴合实际的硬件能力。PDSN:Packet Data Serving NodeCDMA网络中处理所提供的分组数据业务的一个功能单元IDC:Internet Data Center 即互联网数据中心ODN: 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光配线网络 是基于PON设备

39、的FTTH光缆网络。其作用是为OLT和ONU之间提供光传输通道。从功能上分,ODN从句段到用户端可分为馈线光揽子系统,配线光揽子系统,入户线光缆子系统和光纤终端子系统四个部分PTN :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是指这样一种光传送网络架构和具体技术:在IP业务和底层光传输媒质之间设置了一个层面,它针对分组业务流量的突发性和统计复用传送的要求而设计,以分组业务为核心并支持多业务提供MSTP:Multi-Service Transfer Platform (基于SDH 的多业务传送平台)是指基于SDH 平台同时实现TDM、ATM、以太网等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送,提

40、供统一网管的多业务节点MSAP:综合业务接入系统E8-C:中国电信定制的家庭网关(RG);2006年,当时中国电信推出了名为“我的e家”的捆绑服务品牌。“我的e家”针对家庭客户,充当家庭信息平台。利用融合型终端,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语音服务捆绑解决方案,以及面向语音的综合信息解决方案,就可以提供互联网、增值与视频应用,定制的RG产品后命名为E8(中国联通推出的为GHW系列RG),从E8-A发展开始。将提供POTS至网络电话(VoIP)会话,使运营商可以把他们的电路交换用户迁移到IP网络。最终,这将降低语音服务的成本,同时转移到全IP网络。E8-C : 4FE、1USB、WIFI、1OR2POTSIP RAN:IP化的无线接入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