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条建筑工程技术规定2012年7月26日.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40720 上传时间:2019-04-06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55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市条建筑工程技术规定2012年7月26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郑州市条建筑工程技术规定2012年7月26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郑州市条建筑工程技术规定2012年7月26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郑州市条建筑工程技术规定2012年7月26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郑州市条建筑工程技术规定2012年7月26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郑州市条建筑工程技术规定2012年7月26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市条建筑工程技术规定2012年7月26日.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郑州市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 总 则1.1【目的与依据】 为了推进郑州市城乡规划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郑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条例及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结合郑州市实际,制定本规定。1.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郑州市总城市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内的规划编制、规划管理与各项建设活动。1.3【实施要求】 本规定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组织实施,县(市)、区可结合本地实际参照执行。1.4【适用原则】 实施城乡规划管理应以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为直接依据,尚无经批准的城乡规划或者城乡规划未明确有关内容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

2、范和本规定执行。1.5 【内容组成与效力】 本规定的附录是条文内容的组成部分,须一并遵守执行。1.6 【授权解释】 本规定施行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解释。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根据实际管理需要定期组织本技术规定的修订工作。2建筑规划设计2.1【建设工程定义】本规定所称建设工程是指新建、扩建、改建的地上、地下建(构)筑物等建设工程。 2.2【规划资质】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系指总平面规划设计和建筑单体设计。2.3【多方案比选】城市重点控制地区内5000平方米以上建筑单体设计方案,建设用地大于5公顷的成片开发地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

3、,建筑高度大于等于100米的超高层建筑单体设计方案,2万平方米以上重要公共建筑的单体设计方案,一般应委托两个以上相关资质甲级的设计单位做出不少于三个方案,报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程序审定方案后,方可进行施工图设计。3建筑间距3.1【一般要求】建筑间距的确定应当综合考虑日照、防灾、消防、环保、国家安全、管线敷设、建筑保护、建筑节能、视觉卫生以及空间环境土地合理利用等因素。3.2【日照标准】住宅建筑间距应符合不低于大寒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要求,其中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要求。新建建设项目对周边现状建筑日照影响,仅考虑与新建建设项目基地直接相邻现状

4、有日照要求的建筑物,以下两种情况除外:(一)新建住宅由于建筑布局、建筑体型和建筑艺术处理的需要而造成的自身日照遮挡,局部不能满足日照标准的住宅,不再做日照要求。(二)违法建筑、临时建筑以及已办理拆迁手续的拟搬迁住宅建筑不视为被遮挡日照的建筑,其间距由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核定。日照分析报告中如有居住类建筑不满足居住区规范规定的日照标准,相关利害关系人可协商解决,并将相关协议材料作为日照分析报告的要件报城乡规划主管部门。3.3【具体要求】住宅建筑间距除应满足3. 2日照标准要求外,应同时符合以下规定(图示参见附录B):(一)多、低层住宅间距1.多、低层住宅建筑平行布置(1)主朝向为南

5、北向时,最小控制距离南侧为多层时,间距不应少于20米。(2)主朝向为东西向时,应满足日照要求,同时按卫生间距20米的要求控制。2.多、低层住宅建筑垂直布置(1)最小控制间距:山墙开窗时,应按不少于13米的要求控制;山墙不开窗时,建筑物的间距应不少于10米,同时应保证消防、管线敷设等要求。(2)垂直布置的多、低层建筑山墙宽度必须小于等于13米;大于13米的,其间距按照平行布置的间距要求控制。3.多、低层住宅建筑并列布置的间距(1)山墙不开设窗户的,最小控制间距多层为6米,低层为4.5米。(2)山墙开有居室窗的,其山墙间距应适当加大。4.多、低层点式住宅次要朝向开有居室窗时,其间距应按不小于13米

6、控制。5.多、低层住宅对角布置时,其对角最小控制间距按照附录B要求执行。(二)高层住宅与高、多、低层住宅的间距1.高层塔式住宅与高层塔式住宅平行布置时最小控制间距应按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并不得小于表3.3.1所列要求: 高层塔式住宅平行布置时最小控制间距 表3.3.1 高度(米)主朝向24H4040H6060H100南北向(米)253035东西向(米)2025302.高层板式住宅与高层板式住宅平行布置时最小控制间距应按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并不得小于表3.3.2所列要求:高层板式住宅平行布置时最小控制间距表3.3.2 高度(米)主朝向24H4040H6060H100南北向(米)303545东西向

7、(米)2530353.高层板式住宅与高层板式住宅垂直布置时最小控制间距不得小于表3.3.3所列要求:高层板式住宅垂直布置时最小控制间距表3.3.3高度(米)24H4040H6060H100最小距离(米)182025垂直布置的高层住宅山墙宽度应小于等于16米,大于16米时其间距按平行间距要求控制。4.高层住宅与高层住宅并列布置时最小控制间距不得小于表3.3.4所列要求:高层住宅与高层住宅并列布置时最小控制间距表3.3.4高度(米)24H4040H6060H100板式山墙最小间距(米)151820塔式最小间距(米)1820255.高层住宅与高层住宅对角布置时,对角最小控制间距按照附录B要求执行。6

8、.高层住宅与多、低层平行布置(1)主朝向为南北向时,新建高层住宅位于南侧时,除应满足相关退界要求及日照要求外,北侧相邻现状建筑退地界满足相关规定时,建筑物间距应满足表3.3.1规定;北侧相邻现状建筑退地界不满足相关规定时,在满足日照标准的前提下,新建建筑间距可适当减少。(2)主朝向为南北向时,新建高层住宅位于北侧时,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控制建筑物的间距。7.高层住宅与多、低层住宅垂直布置时最小控制间距不得小于表3.3.5所列要求,并应满足日照要求。高层住宅与多、低层住宅垂直布置时最小控制间距表3.3.5两类住宅垂直布置时相对位置最小控制间距(米)高层住宅在南侧时20高层住宅在北侧时158.高

9、层住宅与多、低层住宅并列布置时,山墙间距不少于13米并同时满足消防要求,山墙有卧(居)室窗户的应适当加大。9.高层住宅与多、低层住宅对角布置时,对角最小控制间距按附录B中对应标准执行。10.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高层住宅与各种层数住宅的最小控制距离由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具体核定。(三)中高层住宅(7-9层中高层建筑)最小控制间距中高层与中高层平行布置时,主朝向为南北向时,建筑间距应不少于25米;主朝向为东西向时候,建筑间距不少于20米。中高层与中高层垂直布置时,建筑间距应不少于18米。中高层与中高层并列布置时,建筑间距应不少于15米。中高层住宅对角布置时,对角最小控制间距按附录B中对应标准执

10、行。3.4【特殊日照要求】医院病房楼、休(疗)养院住宿楼的生活用房、老年人居住建筑和大、中、小学教学楼应符合不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要求;幼儿园、托儿所的生活用房和教学用房应符合不低于冬至日日照3小时的标准要求。3.5【非住宅建筑间距】非住宅建筑与住宅建筑之间距离参照3.2、3.3执行。非住宅建筑之间间距按相关专业要求进行控制。3.6【建筑长边成角度布置的间距】应按附录B中长边成角度布置形式中的对应标准执行。当两栋建筑夹角小于等于30度时,其最小间距按平行布置的间距控制。当两栋建筑夹角大于30度小于等于60度时,其最小间距按平行布置间距的0.8倍控制。当两栋建筑夹角大于60度时,其最小间距

11、按垂直布置的间距控制。3.7【日照分析中的相对高差】当相邻建筑所处场地有地形高差时,日照影响分析中应增加或减去地形相对高差。住宅建筑底层为商业、车库等非住宅用房时,日照影响分析以住宅层的窗底标高为基准。3.8【特殊要求】本节规定以外的建筑类型和布置形式的建筑间距由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具体核定。4建筑物退让4.1【退地界距离】沿用地边界建筑物,其退界距离按以下规定控制,当退界距离小于消防要求时,应按消防要求控制。(一)相邻建筑双方各自从建筑用地界线起计算退界距离,退界距离不得小于表4.1所列要求: 各类建筑退地界表4.1文教卫生建筑住宅建筑非住宅建筑筑主要朝向(米)低层655多层997.5高层

12、181512次要朝向 (山墙)(米)低层3.533.5多层4.54.54.5高层1099(二)界外为住宅建筑,除应满足表4.1退界距离规定外,应同时满足3.2建筑间距的有关要求。(三)地下建筑物的最小退界距离为6米。(四)多、低层住宅次要朝向宽度大于13米、高层住宅次要朝向宽度大于16米时,退界距离按主要朝向控制。(五)在双方相邻产权人协商达成协议后,经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退界距离可适当调整。(六)当北侧相邻地块未编制修建性详规时,建筑物退地界应满足其大寒日2小时日照阴影线超出地界不应超过自身大寒日日照阴影线的1/2。4.2【退道路红线】沿城市道路两侧的建筑物,其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

13、最小控制距离不得小于表4.2所列要求。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最小控制距离表4.2道路宽度L(m)L6060L4040L2525L15建筑高度H(m)H2410106624H40151210840H601815121060H802018151280H10025221815(一)建筑高度大于等于100米或建筑长度大于60米的,应相应加大后退距离,具体标准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二)建筑次要朝向后退距离按表4.2所列指标的0.8倍控制,且不得小于周边主要现状建筑退界距离,最小值为6米。(三)城市道路交叉口四周建筑后退道路转角红线距离按表4.2所列较宽道路指标的0.4倍控制,且最小值为6米。(四)地

14、下建筑物和地下附属设施,退让规划道路红线最小距离为3米。(五)拟建设地块已做过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并经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定后,因道路红线调整,建筑物退城市道路红线距离经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可适当调整。4.3【临街商业控制】规划红线不超过25米的道路两侧,住宅项目内不得设置临街商业裙房和商业门面房。商业建筑应具有独立用地,不宜与住宅混建。4.4【大型公共建筑退红线】新建影剧院、游乐场、体育馆、展览馆、博物馆、大型商场、宾馆、较大公共建筑等有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建筑物,其后退道路规划红线距离应满足停车、人流集散的要求,除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另有规定外,一般不小于20米,并应留出临时停车或回车场

15、地。4.5【围墙大门退红线】围墙退规划道路红线不少于1米,大门退规划道路红线不少于6米,规划有特殊要求的项目退红线距离可适当增加。4.6【旧城区退红线】旧城区及传统商业街两侧的建筑在满足消防、交通、管线敷设前提下,后退道路规划红线距离由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详细规划确定。4.7【退绿线、蓝线】各类建筑退城市绿线的最小距离为3米,设有底商的不小于5米;市级公园周边新建建筑物退公园地界应符合表4.1退界距离规定。沿河(渠)道规划蓝线(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长期保留的河道规划线)两侧的建筑其后退河(渠)道规划蓝线的距离,应结合生态水系与专项规划进行合理控制,不得小于5米。4.8【架空电力线路】在电力

16、线路保护区范围内,不得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指导线边线向外侧延伸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一)一般地区沿架空电力线路两侧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其后退导线边线距离除有关规划另有规定外,还应依据市政工程部门的相关要求控制。(二)中心城和郊区城镇人口密集地区,沿架空电力线路两侧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其后退线路中心线距离应符合电力管理的有关规定。5 建筑高度和景观控制5.1【一般要求】建筑物高度除应符合日照、建筑间距、消防、抗震、人防等方面的要求外,应同时符合本节规定。5.2【净空限制】在有净空高度限制的飞机场、气象台、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其他无线电通讯(含微波

17、通讯)设施周围的建(构)筑物其控制高度应符合有关净空高度限制的规定。5.3【文物保护】在涉及文物保护的区域和建筑保护单位周围的建筑工程,其建筑形式、高度的控制应符合文物和历史、古建筑保护的有关规定。5.4【长度控制】多层住宅长度不宜超过80米,高层住宅长度不宜超过60米。5.5【围栏高度】沿城市道路、建设用地的围墙宜用绿篱、透空围栏等形式,其高度不宜超过1.8米。5.6【干道景观要求】主次干路两侧的建筑应符合城市景观要求,不得临街布置有碍市容观瞻的建(构)筑物。建筑物不准擅自外扩、改门、改窗、掏孔、挖洞,不得擅自改变建筑物造型和立面。5.7【立面广告管理】沿街建筑立面要全面装修、粉刷,其装修标

18、准、装饰材料、色彩、格调及所要设置的牌匾、楹联、广告霓虹灯等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报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装饰立面应及时清洗、粉刷。6容积率指标计算6.1【容积率定义】容积率系指一定地块内,地上总建筑面积计算值与总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地上总建筑面积计算值为建设用地内各栋建筑物地上建筑面积计算值之和,地下面积不纳入计算容积率的建筑面积。建设用地面积以土地证坐标点划定的建设用地面积为准(不包含城市道路、绿化带等)。一般情况下,建筑面积计算值按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的规定执行,计算规范规定之外按照本节规定执行。6.2【按住宅层高】住宅建筑当层高大于等于4

19、.5米,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计算容积率指标时,建筑面积均按该层面积乘1.5倍计算。当住宅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等于4.9米 (2.7米2.2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跃层式住宅、低层住宅等当起居室(厅)层高为户内通高以及住宅坡屋顶可按其实际面积计入容积率。6.3【按办公层高】办公建筑当层高大于等于4.8米,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计算容积率指标时,建筑面积均按该层面积乘1.5倍计算。当办公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等于5.5米(3.3米2.2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当办公建筑层高大于等于8.8米(3.3米2+2.

20、2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6.4【按商业层高】商业建筑当层高大于等于5米,计算容积率指标时,建筑面积均按该标准层面积乘1.5倍计算。当普通商业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等于6.1米 (3.9米2.2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当普通商业建筑层高大于等于10米(3.9米22.2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商业建筑结构转换层除外。6.5【阳台】计算有阳台建筑的容积率指标时,阳台部分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照其水平投影面积一半计算,其数值单列并计入地块容积率。当单个阳台出挑

21、尺寸大于1.8米、水平投影面积大于6平方米者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其数值单列并计入地块容积率。每套住宅阳台(含各类形式的阳台、入户花园等非公共活动空间)的水平投影面积不应大于该套住宅套型建筑面积的20%。6.6【飘窗】当飘窗突出外墙的距离不大于0.6米、高度不大于2.2米、窗台高度不小于0.4米时,可不计入容积率。若窗台高度小于0.4米、高度在2.2米及以上按全面积计入容积率;高度不足2.2米者按1/2面积计入容积率。6.7【附属构件】除建筑入口雨篷外,建筑附属构件(如空调板、花池、构造板等)的进深不应大于0.6米,且连续长度不应大于1.8米。6.8【地下空间】地下空间的顶板面高出室外地面1.

22、5米以上(含1.5米)时,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其建筑面积计入容积率;地下空间的顶板面高出室外地面不足1.5米的,其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如建筑室外地坪标高不一致时,以周边最近的城市道路标高为准加上0.2米作为室外地坪,之后再按上述规定核准。 6.9【架空层】建筑底层布置层高2.2米以上(含2.2米)架空层部分,其面积(层高小于2.2米计一半)计入总建筑面积但不计入地块容积率,但电梯井、门厅、过道等围合部门应计入容积率。架空层应满足以下条件:以柱、剪力墙落地,视线通透,空间开敞;无特定功能,只作为公共休闲、交通、绿化等公共开敞空间使用。6.10【门厅大堂】住宅、办公、普通商业

23、建筑的门厅、大堂、中庭、内廊、采光厅等公共部分及屋顶,独立式住宅建筑和特殊用途的大型商业用房,工业建筑、体育馆、博物馆和展览馆类建筑暂不按本节规定计算容积率,其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的规定执行。6.11【特殊要求】建设项目设计方案突破本节规定或出现难以界定的情况时,可以组织专家论证其方案的合理性,专家论证结论作为项目审批的参考依据。7 公共设施配建7.1【公共设施分级】公共设施按市级、区级、居住区、小区和组团五级配置。居住区的人口规模为35万人,居住小区的人口规模为11.5万人,居住组团的人口规模为0.10.3万人。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

24、范GB2002年版7.2【市、区级公共设施布局】市级和区级公共设施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与规划功能定位、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需求相适应,以市和区为单位,在符合相关标准的条件下,合理布置,统筹安排。7.3【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分类】居住类用地公共服务设施也称配套公建。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及其他八类设施。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2002年版,附录A.0.27.4【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标准】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级公共设施的设置水平,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按照表7.4的规定控制,居住组团级公共设施应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25、2002年版)要求配置,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当居住人口规模达到居住区或居住小区规模时,应按照表7.4的规定配置本级及以下各级公共设施项目;当居住人口规模介于居住区与居住小区之间时,除了按照低一级配置所有公共设施项目,还应根据需要选配高一级的部分公共设施项目。7.5【教育设施服务范围】中小学生不应跨越铁路干线、高速公路及车流量大、无立交设施的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上学,寄宿制学校可不受此限制。全日制托儿所、幼儿园(幼儿白天在园所生活的托儿所、幼儿园)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米,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米;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米。注: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CJB 99-867.6 【教育

26、设施环境要求】中小学校幼儿园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面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米;与城市主干道同侧路边的距离不应小于80米,当小于80米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中小学校幼儿园不应与集贸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传染病房、太平间、公安看守所、化学制品点、餐馆厨房、网吧、游戏机房等不利于中小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7.7 【教育设施技术指标】幼儿园、中小学建设须满足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幼儿园建筑层数不宜高于3层。小学容积率不宜大于0.8,小学教学楼不应超过4层。中学容积率不宜大于0.9,中学教学楼不应超过5层,其它教学、办公用房可根据使用要求设计。托幼生活用房应满足冬

27、至日不小于3小时的日照标准,中小学教学楼应满足冬至日不小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7.8【中小学校运动场地】学校运动场地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运动场地应能容纳全校学生同时作课间操之用。小学每学生不宜小于2.3m,中学每学生不宜小于3.3m。学校田径运动场应符合表7.8的规定。每六个班应有一个篮球场或排球场。运动场地的长轴宜南北向布置,场地应为弹性地面。学校田径运动场尺寸 表7.8学校类型跑道类型小学中学环形跑道(m)200250400直跑道长(m)二组60二组100注:1.中学学生人数在900人以下时,宜采用250m环形跑道;学校人数在12001500人时,宜采用300m环形跑道。2.直跑道每组按6

28、条计算。3.位于市中心的中小学校,因用地确有困难,跑道的设置可适当减少,但小学不应小于一组60m直跑道;中学不应少于一组100m直跑道。7.9【社区服务用房】未达到3000户的住宅区,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和社区公益用房(文化活动站、社区服务中心、警务室、托老所)应合并设置,建设规划标准为:1.设计规模在2000户3000户的住宅区,按600m2规划设计。其中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100平方米,文化活动站200平方米,托老所200平方米。 2.设计规模在10002000户的住宅区,按500m2规划设计。其中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100平方米,文化活动站200平方米,托老所可选择设置。3.设计规模不足100

29、0户的住宅区,按40m2 /百户规划设计。7.10【分期建设配建要求】需分期实施的居住类项目,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编制项目的分期实施方案,提出分期实施建设计划。分期实施的公共服务设施与住宅建设量的比例搭配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组团级配套设施应与所在组团同时申报,同步验收。(二)居住区、居住小区级配套设施遵循以下原则与住宅同步验收:1居住人口规模达到1万时,须配建小学、幼托、菜市场、社区办公用房和公益用房等相应级别的公共服务设施;2居住人口规模达到2万时,须配建中学、小学、幼托、农副产品市场、医院、文化活动中心等相应级别的公共服务设施。居住区公共设施配置标准表 表7.4类 别序 号项目名称一般规模(

30、m2/处)服务规模(万人)用地面积配置规定配置级别备 注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教育1寄宿制高中36 班36000 3960057600 63000用地面积3235m2/ 生,建筑面积2022m2/ 生寄宿制高中宜设36班、48 班或60班,每班50生寄宿制高中应设置400m标准环形跑道(含不小于100m的直跑道),室内体育馆1生,另至少应设46个篮球场、35个排球场(兼羽毛球场)、12个网球场以及300400m2器械场地48 班48000 5280076800 8400060 班60000 6600096000 1000002普通高中18 班7650 945016200 189

31、003.5用地面积1821m2/ 生,建筑面积8.510.5m2/生普通高中宜设24班、30 班或36 班,每班50 生 在人口不足3.5 万人的独立地区,宜考虑设置18班普通高中普通高中的运动场宜与邻近住宅有一定的间隔。运动场地应设200400m标准环形跑道(其中含不小于60m的直跑道),室内体育馆1 座,另至少应设23个篮球场、23个排球场(兼羽毛球场),以及150200m2器械场地24 班10200 1260021600 252003.5 30 班12800 1580027000 315005 36 班15300 1890032400 378006 3初中24 班- 18000(老) 2

32、4000(新)2老城区用地面积15m2 / 生;新城区用地面积20m2 / 生初中宜设24班、30班或36班,每班50生初中应按其服务范围均匀布置,市区范围内初中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在人口不足2万人的独立地区,宜考虑设置18班初中的运动场宜与邻近住宅有一定的间隔。学校运动场地应设200300m标准环形跑道(其中含不小于60m 的直跑道),风雨操场或室内体育馆1 座,另至少设23个篮球场、23个排球场(兼羽毛球场)以及150 200m2器械场地。18班学校可适当减少球场数18班、24班学校用地应保证至少有一个边长不小于55m,30班以上学校用地应保证至少有一个边长不小于65m30 班-

33、22500(老)30000 2.536 班-27000(老)36000 (新)348班36000(老)48000(新)4类 别序 号项目名称一般规模(m2/处)服务规模(万人)用地面积配置规定配置级别备 注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教育4九年一贯制学校36 班-270001用地面积不小于1315m2/ 生 新建地区在用地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考虑小学与初中合并,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宜设36 班、45 班或54 班,每班50 生。学校的服务半径宜控制在5001000m范围内学校运动场地应设200300m 标准环形跑道(其中含不小于60m 的直跑道),风雨操场或室内体育馆1

34、座,另至少设35个篮球场、23个排球场(兼羽毛球场),200270m2 器械场地45 班-337001.554 班-4050025小学24 班- 10800(老) 14000(新)11.25老城区用地面积10m2 / 生;新区用地面积13m2 / 生;小学宜设24 班、30班或36 班,每班45 生小学应按其服务范围均衡布置,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 。在不足1万人的独立地区宜设置18班小学小学的设置应避免学生上学穿越城市干道和铁路,不宜与商场、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及医院太平间等场所毗邻小学的运动场与邻近住宅宜保留一定的间隔。学校运动场地应设200m标准环形跑道(其中含不小于60m的直跑道),风

35、雨操场1座,至少设23个篮球场,2个排球场(兼羽毛球场),以及100200 m2器械场地。18班学校可适当减少球场数18班和24班学校用地应保证至少有一个边长不小于55m ,30班和36班学校用地应保证至少有一个边长不小于65m 30 班- 13500(老) 17500(新)1.251.536 班- 16000(老) 20000(新)1.52.5老城区用地面积10m2 / 生;新城区用地面积12m2 / 生;48班- 24000(新)2.53新城区用地面积11m2 / 生;6幼儿园6 班- 2160(老) 2700(新)0.5老城区12m2 / 生;新城区15m2 / 生;幼(托)儿园宜设6

36、班、9班、12班,新区可设18班。每班30 生。幼(托)儿园应按其服务范围均衡分布幼(托)儿园应独立占地,有独立院落和出入口幼(托)儿园应有全园共享的游戏场地,室外游戏场面积(m 2)=180 20 (N1),N为班数。同时应设置各班专用的室外游戏场地,场地应日照充足并采取分隔措施,场地面积不应小于60m29 班- 2970(老) 3240(新)0.75老城区11m2 / 生;新城区12m2 / 生;12 班- 3960(老) 4320(新)1.0老城区11m2 / 生;新城区12m2 / 生;类 别序 号项目名称一般规模(m2/处)服务规模(万人)用地面积,配置规定配置级别备 注建筑面积用地

37、面积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医疗卫生7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所)2000 30003 各类医院设置参考郑州市医疗卫生设施规划和橙线规划导则控制,在设置有大型综合医院的居住区内不宜单独设置门诊所8卫生站3001000 -1-卫生站主要开展健康促进、卫生防病、妇幼保健、老年保健、慢性病防治和常见病诊疗等工作少于1 万人的独立地段,应按40 m2/千人设1 处卫生站,宜与其他非独立占地的社区服务设施组合设置文化体育9文化活动中心4000 8000120003居住区级人均面积应不低于0.1m2宜配置文化康乐设施、图书阅览、科技普法、教育培训等设施,并应专门设置老人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儿童活动中心、

38、儿童图书阅览馆(室)等项目,宜设置多功能厅、展览厅、电脑室等,若附设影院,宜按照影院指标增加建筑面积规模较大的工业区内应设一处10文化活动站400600-1居住小区级文化设施人均面积不应低于0.15 m2宜配置文化康乐设施、图书阅览、科普宣传、老年人活动、青少年活动及儿童活动等活动设施居住不足1万人应设一处11综合体育活动中心-120001800046居住区级体设施的人均面积不应低于0.3m2宜配置户外健身场地(包括室外器械场地、慢跑道等)、排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以及儿童活动场所等12社区体育活动场地200150015003000300060000.50.5112居住小区级体育活动场

39、地的人均面积不应低于0.3m2社区体育活动场地宜结合住宅区绿地或社区文化娱乐中心,设置户外健身场地(包括室外器械场地、慢跑道等)、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儿童活动场所等设施,条件许可还宜设置游泳池、排球场等社区服务13社区服务中心200 3001宜设置家政服务、就业指导、社会救助、社区的便民利民服务,宜与社区居委会及其他非独立占地的社区公共设施组合设置14养老院8000 120005000 9000用地面积25 30m 2 / 床,建筑面积40m2 / 床为缺少家庭照顾的老年人提供居住及文化娱乐场所。各区敬老院每处容纳200 300 床。依据郑州市福利设施规划进行控制类 别序 号项目名称一般

40、规模(m2/处)服务规模(万人)用地面积,配置规定配置级别备 注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社区服务15托老所600 1000-老年人日托(餐饮、文娱、健身、医疗保健等)(1)一般规模为3050床位(2)每床位建筑面积20m2(3)宜靠近集中绿地安排,可与老年活动中心合并设置16社区居委会100 2001 2社区居委会负责社区管理,其办公用房宜与其他非独立占地的社区公共设施组合设置17物业管理300 500-1建筑与设备维修、保安、绿化、环卫管理等,可与社区服务中心合设18警务室20 50 1-宜与社区居委会及其它非独立占地的社区公共设施组合设置商业服务19菜市场10001 建筑面积

41、1000平方米/万人(郑文2010130号)菜市场布局应将其噪声和气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至最低程度,宜设置于住宅底层,出口不少于2个。应配套设有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场地和内部仓库。停车场占商业用房面积的20以上,中心城区市场的停车场面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菜市场应设在室内,宜设在运输车辆易于进出的相对独立地段,与住宅要有一定的间隔。菜市场的建筑面积不得小于1000m2。建设部标准化菜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郑文2010130号餐饮店宜集中布置,不应设于多层住宅底层金融邮电20邮电所100150-邮电综合业务。宜与商业中心结合或邻近设置。市政公用21开闭所901603宜独立设置22热交换站2001根据

42、实际供热面积确定宜独立设置,采用半地下式,新建居住区热交换站最大服务范围不宜越过周边城市道路,建议1万人设置一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平方米。23垃圾转运站100用地规模大于1Km2设一处应采用封闭式设施,力求垃圾存放和转运不外露,与周围建筑物的间隔不应小于5米24公共厕所3060-0.5每5000人设一处宜设于人流集中处类 别序 号项目名称一般规模(m2/处)服务规模(万人)用地面积配置规定配置级别备 注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行政管理及其他25街道办事处150035街道办事处的办公用房宜独立占地,且与社区服务中心和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等组合设置26派出所700 100060035户籍治安管理。宜结合公安系统内部基层设施建设的有关规划,进行选址。注:1.表中各类设施面积为下限值,即不小于;人口规模为底线,即达到该规模就须配置。2.市政公用设施除表中所列项目以外,其他道路交通设施、给水设施、排水设施、电力设施、通信设施、广电设施、燃气设施、消防设施和环卫设施等的规划标准请参见本规定第五章的有关规定。3.表中为必须设置的项目,为可选择设置的项目。7.11【绿地率】各类建设用地的绿地面积占用地总面积的比例(以下称绿地率)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指标,应与建设项目同步设计、同步实施,一并交付使用。各类新建建设项目绿地率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居住项目绿地率不应小于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