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大众文化.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55691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69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讲大众文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一讲大众文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一讲大众文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讲大众文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讲大众文化.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众文化批评,主讲 刘国贞 (),第一讲:大众文化概述,大众文化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所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出现有着复杂的背景,其表现形式也是复杂的,它的意义也并不是仅仅给人笑声。,思考: 对某一种大众文化现象进行分析,或者是 静态的,但最好是持续地跟踪研究。 (比如超级女声,央视春晚,小品的发展,某一电视节目,流 行音乐的流,某一迷群等),参考书,陶东风主编:大众文化教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解读大众文化 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黄会林主编: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 王一川主

2、编:大众文化导论,“有了快感你就喊”,一、“快感”:大众文化的娱乐性 1、追求娱乐性是大众文化的一个基本宗旨。 娱乐已经几乎渗透进了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娱乐业有可能成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事业” 张小争等:明星引爆传媒娱乐经济 50年代的美国文化“已转向享乐主义,它注重 游玩、娱乐、炫耀和快乐享乐主义的世界 充斥着时装、摄影、广告、电视和旅行。这是 一个虚构的世界,人在其间过着期望的生活, 追求即将出现而非现实的东西。而且一定是不 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的东西。” 丹尼尔贝尔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这是一个娱乐之城,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 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 神,我们的政治、

3、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 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 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 的物种”。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2、大众文化娱乐化举例 小品 80后美女作家 影视 流行音乐 电视节目,女子十二乐坊在演出,女子十二乐坊在演出,super star she 笑就歌颂,一皱眉头就心痛. 我没空理会我,只感受你的感受. 你要往哪走?把我灵魂也带走,它为你着了魔 留着有什么用?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 我只爱你,you are my super star 你主宰,我崇拜,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爱你, you are my super star 你主宰,我崇拜,没有更好

4、的办法,只能爱你, you are my super star 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我只爱你,3、理解娱乐: (1)需要娱乐 (2)需要什么样的娱乐 (3)“给”你的娱乐还是我“要”的娱乐 (4)娱乐的代价,从电影到图书,从书刊、报纸到电视,曾几何时,几乎所有的大众文化传播都或多或少带有了边缘文化的色彩,即打着文化的幌子进行感官的娱乐满足。曾有人愤怒地指责中国电视为“弱智电视”,意指中国电视节目彻底放弃了思考而一味嬉闹娱乐,颇有侮辱观众智慧之嫌。但挨骂归挨骂,基于大众文化的复制性和快节奏、猎奇性,恰巧迎合了现代人所具有的从众、求新、求异和好奇等审美心理特质和相应的生活方式,中国大众

5、文化还是游离于文化边缘地带继续“娱乐”着,被需求着。,因工作、学习压力大而引起的紧张心理释放 从现代人自身看,他们面临着来自家庭、社会乃至自身发展等方面的沉重心理压力,心理犹如一张长时间绷紧的弦,在逆反心理作祟下,迫切需要找到一个释放的空间。这时他们心里所想的就是“只要快乐就行”。而影视作品特别是其中娱乐化的影视作品,正好给他们一个反抗权威、释放紧张的机会和空间。在欣赏轻松、生活化、情绪化的过程中得到了暂时的缓解。,大众文化与政治、经济、文化 有着密切的关系,大众文化与政治的关系: 大众文化是一种具有特殊政治功能的文化。一方面,大众文化总是顺应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潮流,通过满足人们各种隐秘欲望来

6、实现其利润要求;另一方面,大众文化又要让其消费者产生不同于社会意识形态潮流的个性幻觉,为其提供抵抗甚至颠覆各种现实价值秩序的感觉。于是,大众文化就成为一种悖论性的政治文化:顺应和抵制并存,并通过这种顺应与抵制的复杂交织,形成大众文化的快感政治。,二、“有”/ “没有”:大众文化的产生,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 段的产物。 2、心理原因: (1)大都市的人际关系,“大都市的人际关系鲜明地表现在眼看的活动 绝对地超过耳听,导致这一点的主要原因是公 共交通工具。在公共汽车、火车、有轨电车还 没有出现的19世纪,生活中还没有出现过这样 的场景:人与人之间不进行交谈而必须几分 钟、甚至几小时

7、彼此相望。” 本雅明,“使身体痉挛地抽动的东西并不是他 意识到了身体每一根神经的被击中, 更是一种对惊颤的意识,随着这种惊 颤,一种急切的欲望便直接征服了一 个孤独的人。” 本雅明,“其一,现代世界是一个城市世界。大城 市生活和限定刺激与社交能力的方式,为人们 看见和想看见(不是读到和听到)事物提供了 大量优越的机会。其二,就是当代倾向的性 质,它包括渴望行动(与观照相反)、追求新 奇、贪图轰动。而最能满足这些迫切欲望的莫 过于艺术中的视觉成份的了。” 本雅明,瓦尔特本雅明,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 18921940),1892年生于德国柏林, 父亲是德裔犹太人,一个成功

8、的古董商。 本雅明曾在慕尼黑、柏林、波恩等地研究文学、哲学、语言等。1919年获得波恩大学博士学位,但未能顺利取得大学教授资格。他的教授职位论文德国悲剧的起源曾被法兰克福大学否决,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如今该书却成为20世纪文学批评的经典。20世纪30年代,德国纳粹上台,本雅明被驱逐出境,开始了他四处周游、流落异乡的岁月。在这期间,他成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一员,尽管他与该学派的联系从未像其他主要成员那样正式。1940年,他又移居至西班牙边境小镇,并在那自杀免得被人移交给纳粹。,(本雅明),本雅明几乎将一生奉献于写作,著述丰富,他写了关于现代性、城市、巴罗克艺术风格和19、20世纪的文学方面的著作,主

9、要代表作有德国悲剧的起源、单向街、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巴黎拱廊街等。,本雅明个性独特而又怪异。他具有卡夫卡式的细腻、敏感、脆弱,而这驱使着他流落整个欧洲去体验现代社会带给他的震惊。本雅明的身份丰富而多样,正如理查德卡尼所描绘的:“他既是诗人神学家,又是历史唯物主义者,既是形而上学的语言学家,又是献身政治的游荡者。在纳粹德国,他是一个犹太人;在莫斯科,他是一个神秘主义者;在欢乐的巴黎,他是一个冷静的德国人。他永远没有家园,没有祖国,甚至没有职业作为一个文人,学术界不承认他是他们中的一员。他所写的一切最终成为一种独特的东西。!”,(2)大都市的生活压力 “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 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 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 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 爱的驱动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一个 基础。” 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三、“就”:大众文化的当下性,1、两种时间: 圆形时间(轮回) 线形时间 2、现代线形时间 (1)直线向前前进、进步、进化论的观点(现 代主义) (2)直线向前无法追寻生命的无奈(后现代主 义):抓住现在 当下,3、当下性与思想的深度 娱乐也需要一定的意义和价值,总结: 大众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 也是一种经济现象、政治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