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民俗博物馆.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57415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民俗博物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西安民俗博物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西安民俗博物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西安民俗博物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西安民俗博物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安民俗博物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民俗博物馆.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西安民俗博物馆三雕纹样的考察报告届别:2010届姓名:房敏学号:2010071102专业:美术学一班指导老师:武旭艺 术 考 察 总 结考查时间:2013年9月15日2013年9月19日考查地点:西安民俗博物院 考查对象:民俗博物馆内砖雕,石雕,木雕一,考查目的:了解民间艺术,更好地做文化艺术研究。体验北方的建筑格局和风貌特色,提高专业技能,了解关中本土的风土人情,为毕业创作搜集必要的素材,并且对户外的风景能够更好的描绘与自然色彩的了解,使大家把已经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巩固与加强,同时不断补充新的知识点为以后专业学习以及毕业作品打下更坚实的基础。二,考察方法:拍照,查阅资料,测量三,考查内容:民

2、俗博物馆内砖雕,石雕,木雕纹样的题材四,项目总述: 博物馆突出明、清园林建筑风格。自周、秦、汉、唐以来历代的石雕、木雕、砖雕、关中古民居及人民生产、生活、习俗、风情等各类遗物等。并且征集保护了四十院近千间明、清古民居,还收集整理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不同侧面集中地反映了在当时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审美、劳动、居住、习俗风情等民俗、民艺、民风、民情的历史风貌。尤其以享有“地上兵马俑”美誉的8600多根精美的拴马桩最为引人注目,极大的丰富了我国民间石雕石刻艺术宝库,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填补了重要内容,也直接的影响了现代人们对文化的了解。也代表着中国历代民间文化力与美的化身,是中国北方关中

3、地区数千年来多民族生存和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保留了民族文化的演变痕迹。本次考察我们主要是对博物馆内建筑保留完整的砖雕,石雕,木雕的考察分析为主。对陕西,山西,徽雕作简要的对比,馆内所保存的砖雕为主要部分,对其纹样大小,厚度,纹理,素材,历史背景等的研究调查。一 石雕 A组 图A-1 兽纹圆形花瓣口太平缸 图 A-2 太平缸 局部图A-1为馆内两进室院内门前放置,材料为青石,建于清代(公元1644-1911年)。此缸亦为莲花座动物圆形鱼缸,底部为莲花座,刻有狮子头形图案(狮子,性格凶猛,早就是佛教中的护法兽,传到中国与麒麟作为守护大门的虎门神兽。自古代起建筑大门前,一对狮子,左右并列,右为足

4、抚幼狮的母狮,左为足接绣球的雄狮。在民间逢年过节时兴起舞狮子等活动,所以狮子不但具有威武的象征意义,同时还表现喜庆的气氛),共有四组,做底部支柱。外壁雕有六副动物花卉图案。此缸起消防,院内装饰作用。放置于院内则有镇宅辟邪的用途,保留至现在则作为观赏的文物,回味年代的气息。 图A-3西京雄镇 门前石墩 图A-4局部图A-3为民俗博物馆内大院正门,西京雄镇门前石墩。原址陕西富平,明朝末期建。采用石雕,所用材料为青石。由于保留时间较长,有磨损。分三部分构成,测量约为165x110cm 厚度25cm;顶部刻麒麟,(兽,性格凶猛,早是佛教中的护法兽,传到中国成为了守护大门的护门神兽了。)人物组成; 图A

5、-4中部为鼓形边缘刻半圆花边,鼓中间以植物回形线条构成(抱鼓石民间称谓较多,如石鼓,门鼓,石镜等。在传统民间大门前很常见,如四合院的垂花门,徽州祠堂的版门等。图中雕刻的清代门墩雕刻精美,在传统的牌楼中也有。所含的寓意丰富);底部主要以长方形为底座,表面刻有竹子,花的图案。(竹,是传统吉祥图案,寓意子孙众多)。门墩的雕刻构成饱满,造型独特,大气。所雕刻的纹样形态柔美,寓意吉祥富贵。图A-5 人物驯狮拴马桩 图A-6 文人骑狮拴马桩 图A-5人物驯狮拴马桩,高约192CM。骑师人戴圆毡帽。侧面垂一流苏,浓眉大眼,宽鼻,高颧骨,微笑,身着圆领窄袖长袍,两臂袖外缠绕细绳,以防风进入衣内,骑在狮背上,两

6、手分别抓一狮子耳朵,左肩付一幼猴,目视前方。狮子圆眼外凸,鼻宽,大嘴,颈戴项圈,下挂铃铛,前腿撑立,后腿曲蹲,欲挣扎起身,其神态似抗拒负重。 图A-6 文人骑狮拴马桩,高约210cm。骑狮子人戴帽,细眉,眼睛似闭非闭,长须飘然,着交领长袖袍,袖口挽起,脚蹬长靴,骑在狮背,左手托腮,左手持书卷搭于左肩上,安详休息。狮子挣扎欲奴状,口含绶带,下巴一撮长须,人与狮子形象成鲜明对比。文人虽然休息,仍能看出表情肃穆,眉宇间带有英气,雕刻精准,明快。面部外形是汉代形象,须眉细致生动,整个形态坐式,头上的帽子与手持的画卷更突出文人的特点,生动有神。细看大的构思与其它骑狮拴马桩有很多相似之处,特别是穿着与被骑

7、的狮子,在雕刻风格中与其它人物拴马桩是一致的,仅仅是面部有别。 图A-7 人物驯狮拴马桩 图A-8 局部 图A-7 人物驯狮拴马桩高约180cm。驯狮桩首,驯狮人头戴帽子,浓眉大眼,高颧骨,高鼻,咧嘴上翘,身着圆领窄袖长袍,脚穿靴子,骑在狮背上,右手抓着狮子右耳,左手捋胡。狮子被压在身下,温顺的卧在石桩上,目视前方。图A-8局部描写了驯狮人其神态像是因驯服狮子而洋洋自得,仰头大笑。台座方形,四周围绕彩带,桩颈四面为:正面与左侧雕花卉,右刻祥云,后面无纹饰。 图A-9 梨园 房檐底部装饰 图A-9为梨园门顶部房檐局部,由于高度的原因,目测约为120x55cm,厚度约21cm。采用石雕,将完整的岩

8、石材料雕刻成立体,具有曲线形态的完整造型,类似花纹植物连绵缠绕的动态效果,线条柔美流畅。深浅,粗细不同的雕刻线条的对比,表现出了真实的立体效果,富有强烈的动感审美体验,也是视觉的享受。图案主要为云纹,水纹(常作为龙凤鱼等装饰的底纹或陪衬之纹,从而表现出龙凤遨游,飞翔于云水间,增强题材画面表现力。在宫殿建筑的台阶,栏板的石刻中经常可以看到)的形态,用于建筑装饰,更表现出了宏伟且不失柔美的形态。 二 砖雕 B组 图B-1麒麟望日图画面 图B-2 局部图 图B-1麒麟望日图 “麒麟望日图”,画面175165cm 离地高:220cm 麒麟是人们心目中的祥瑞神兽,它威而不害,不践生灵,不折草木。“麒麟望

9、日”,麒麟、龙、龟和凤合称为“四灵”,麒麟威而不害,不践生灵。在这里起到迎瑞纳祥、镇宅辟邪的作用。沐浴在光辉之中,形象愈显威猛,时刻保护着宅院安宁,充分体现了主人盼望安宁平静生活的意愿。图B-2 两侧则雕刻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以此来表现主人的高雅品质!图B-2元 梨园 一侧局部图B-3 梨园 一侧局部图B-2为梨园一侧墙壁图的局部,明清时期建筑。采用砖雕,图案保存完整,形的雕刻细腻,深动,表现出了植物枝繁叶茂的原有状态。测量只对其局部的数据进行提取74x17cm,边缘厚度5.5cm。整体的图案由和图B-2,B-3等几组构成,共有四边,每一边是由三组完整的图案雕刻组成。图中有山,树木构

10、成,并不完整,但以浮雕的形式表现,体现了形态的立体效果,让观赏者有视觉审美的感受。图B-2为梨园一侧墙壁图的局部,明清时期建筑。采用砖雕,图案保存完整,形的雕刻细腻,深动,表现出了植物枝繁叶茂的原有状态。测量只对其局部的数据进行提取74x17cm,边缘厚度5.5cm。整体的图案由和图B-2,B-3等几组构成,共有四边,每一边是由三组完整的图案雕刻组成。图中有山,树木构成,并不完整,但以浮雕的形式表现,体现了形态的立体效果,让观赏者有视觉审美的感受。 图B-3为梨园侧面墙壁图的局部,与图B-1是一组,由龙(龙,中华民族图腾的象征,成为帝王居住主要的装饰特征。民间为喜庆吉祥象征,被广泛使用在寺庙,

11、祠堂等建筑上。包含了龙头,龙身,龙爪俱全的龙,也有龙头卷草身和龙头回纹神的草龙和拐子龙)。鼎(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表现出了家族的地位,以及主人权威的体现),莲花形(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出,莲,出淤泥,而不为泥染,居于水中,而不为水没还讲明了莲在生存过程中符合佛教中人人世辗转生生的世界观,而使莲成为佛教的标志。由于莲花所具有的的形式之美,所以莲荷在装饰之中,成为连绵两千年常用的题材,在石料的柱础,台基中经常出现)组成,采用对称的构图,留有空白。雕刻造型生动,细腻,也完美地表现出了龙的地位,精神。线条流畅,不同的粗细,深浅的对比更表现出了形态的立体效果,更为真实。 B-4 桃源人家

12、门侧一面 B-5 桃源人家 门侧一面图B-4,B-5为名为桃源人家,宅门一侧墙上图案。采用砖雕,保留时间长,纹理有残缺。测量数据为95x50cm,边沿宽度3.5cm,内壁厚度约为2cm。图形采用古代经典典故,延续了历史,也是当代历史演变的写照。人物形态柔和,神态生动。形中以人物,植物,采用浮雕构成,构图均衡,(人物,在墙壁上或门头上所表现的的有情节内容的砖石雕刻装饰中出现的人物像;松,树身刚健,四季常青,体现了人所有的性格)。 图B-6 图B-6采用砖雕,用浮雕的效果,主形为龙,字体,对称的构图。测量数据约178x45cm,单个龙的形长82cm。图 B-7 乐善 内墙壁 图B-8 局部图B-7

13、图B-8 为馆内名“乐善”院内墙壁画,为砖雕,采用浮雕形式。自明清以来延续了石雕砖雕的技法,保存也更为完整。测量数据为外围274x135cm内围261.5x121cm,厚度4.5cm外围边宽7cm。图中主要形有龙(龙,中华民族图腾的象征,成为帝王居住主要的装饰特征。民间为喜庆吉祥象征,被广泛使用在寺庙,祠堂等建筑上),水纹,云纹,回纹(常作为龙凤鱼等装饰的底纹或陪衬之纹,从而表现出龙凤遨游,飞翔于云水间,增强题材画面表现力。在宫殿建筑的台阶,栏板的石刻中经常可以看到),字体(在最早的文字装饰中常见的有“福,禄,寿,喜”和“卍”字纹,往往多成片的用于装饰的底纹,字则寓意了吉祥无边际的意思)等构成

14、。整体的砖雕则能表现出气势更宏伟壮观,雕刻手法的细腻,线条的柔美,运用水温和云纹更衬托出了龙的力量,翱翔于天地间的气势,更让观赏者有了视觉上的冲击,审美体验更鲜明。在宅院内建有此类大型完整的砖雕,更体现了家族地位,也是当时阶级的明显化,延续到现在则是民族文化传统的繁荣。 图B-9 墙壁局部 图B-10正门一侧 图B-9 砖雕,浮雕手法,测量数据37x122cm。 图B-10砖雕,建于清末期,保留完整。整体雕刻,形为狮子,上部为莲花造型,测量数据37x47cm。形线条和,构图完整,狮子神态优美,以线条和点的运用精确的表现,深浅粗细不同的线条运用使得造型更美观。 图B-11墙壁砖雕 图B-12墙壁

15、 图B-11为整体砖雕,保存完整,图案复杂,测量数据直径122cm。图B-12砖雕,测量数据93x122.5cm,主行为岩石,植物,云,采用浮雕手法。 图B-13安贞壁雕 图B-14局部 图B-13名“安贞”院墙壁图局部,砖雕。测量数据146x207cm,外围变宽7.5cm,厚度5cm。以山石,鸟,植物,回形纹为主形。以砖雕的手法表现写意山水画审美感受,植物枝叶雕刻细腻,线条变化多样,不失柔美。 图B-14砖雕,壁雕局部图,测量数据21x146cm,厚度5.5cm。以植物卷草纹为主形。 三 木雕 C组 图C-1清钰园 门局部 图C-2 局部 图C-3 图 C-4 图C-5图C-1,C-2是馆内

16、名清钰园内大厅正门,门上所雕刻的局部,测量数据为外围42x27cm,内围32x15cm共有四组相对称。采用木雕,浮雕的形式。运用平均的构图方法,使得整体更为饱满,内容丰富,更富有童趣。木雕与石雕,砖雕的不同是用于建筑中,木雕的色彩保存时间久,且颜色亮丽,表现在动植物上面更生动,层次更分明。图中刻有麒麟,岩石,松等组成,出现的兽类在古代大多都代表了神兽,如护门兽,祥瑞兽,多子多孙的寓意。在建筑中多用于房檐上面会有整体的木雕作品,窗户等。并且多见的还有女子的闺床,雕刻更为精细,色彩亮丽,所采用的形态更复杂。图C-5,是建筑中门的局部,共有6组,测量数据外围43x18cm,内围37.5x14cm。采

17、用木雕镂空的形式。团主要以植物作为主形态,连绵缠绕,富有动态感,线条细腻,柔和显得更柔美。由于保留时间较久,色调已褪色。 图 C-6 窗 图 C-7 窗 图C-6 C-7木雕镂空窗,保存时间久,色泽灰暗,以线条和植物枝叶造型为主,中间插有故事情节。测量数据122x35.5cm,外围边宽7.5cm。 图C-8窗 图C-9窗图C-9局部图C-8窗局部,成对构成,木雕镂空手法,以线条植物枝叶的形态为主,留有空白。测量数据122x35.5cm,外围边宽5.5cm。图C-9 为窗上局部,以人物故事情节为形,雕刻线条柔美,形态深动。测量数据22.5x17cm。 图C-10门檐装饰图 图C-10约建于清末期,保存时间久,色泽变灰暗。完整木雕,成立体效果,测量数据高42.5cm,宽25cm,直径28cm。以卷草叶为形,线条柔美,保留了植物原有茁壮的形态,建于门檐上美观且大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