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货车轮轴设备检修维护管理规程-23.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58826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7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货车轮轴设备检修维护管理规程-2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铁路货车轮轴设备检修维护管理规程-2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铁路货车轮轴设备检修维护管理规程-2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铁路货车轮轴设备检修维护管理规程-2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铁路货车轮轴设备检修维护管理规程-2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路货车轮轴设备检修维护管理规程-2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货车轮轴设备检修维护管理规程-23.doc(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铁路货车轮轴设备检修维护管理规程三、日常维护3.1基本要求3.1.1.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设备的使用和保养制度、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和工作标准。3.1.2.使用设备必须执行四定(定岗、定员、定量、定责)、三包(包人、包机、包修)制度,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构造性能、操作方法、安全规则等,懂得设备维护保养技术,并经培训达到“应知”、“应会”要求,经考试合格,发给设备操作证,方能操作设备,严禁无证操作。3.1.3.维修人员应全面掌握设备技术性能与维护使用要求,具有快速判断、处理设备故障的能力。3.1.4设备的维护保养分为点检、巡检、季检和日常保养。3.2 设备点检操作人员每班开工前应进行设备点检,使设备

2、经常保持整齐、清洁、润滑、安全,对设备的机械部分、液压部分、电气部分的技术状态进行检查,保证设备状态良好,点检内容根据每台设备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点检内容顺序进行,并认真填写设备点检、运转记录。3.3. 设备巡检 3.3.1 巡检要求设备维护人员按设备维护规程每日上下午各一次对相关设备进行巡检。巡检时必须携带常用工具、量检具或简易诊断仪器。巡检人要与使用人密切配合,确认设备状态,发现设备异常及时处理,并将检查的结果和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逐项填写在设备巡回检查记录簿上。3.3.2 巡检范围a.检查连接传动机构结合是否良好,声音是否正常,各连接螺丝及基础螺丝是否松动,各运动部件是否良好。b. 检查电

3、压、电流显示是否正常,各种开关、接触器接触点、制动装置是否良好,配线、接地线是否牢固。c. 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牢固可靠,使用人是否按操作规程操作,自检自修范围执行如何。3.3. 设备季检 设备的季检每三个月进行一次,维护人员在日检的基础上,对设备外设配件进行检查,对工作环境进行检测,并对设备的全面性能指标进行校验。3.4 校验及标定3.4.1.轮轴探伤、检测设备每班开工前必须进行日常性能试验,压装机每月进行一次日常性能试验并打印或填写相关日常性能校验记录。检验内容按照相关附件要求执行。3.4.2设备上的仪表、传感器及检测用计量器具,必须按相关的计量检定规程进行校定,禁止过期使用。3.5 日常

4、保养3.5.1检查电源开关外观和作用是否良好,接地装置是否齐全。3.5.2检查各种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安全可靠。3.5.3严格按照润滑规定依据润滑图进行注油,保持油量适当、油路畅通、油标醒目,油杯、油线、油毡等清洁。3.5.4启动液压系统电机,检查各密封部位和管路有无堵塞和泄露情况。 3.5.5 清扫工作台,擦拭设备,做好必要的润滑。整理、清扫工作场地。认真填写设备运转记录。附件6:轮对自动检测机检修维护标准.技术条件1.1设备功能在货车定期检修中,轮对各部的几何尺寸的检测十分重要,检测数据是否正确直接影响轮对的检修质量,关系到行车安全。为了提高检测效率,降低人为检测误差,实现信息化管理,变人控为

5、机控,我们采用全自动测量方法,应用高精度面阵CCD及精密传感器作为检测元件,集成光、机、液(气)、电、软件一体化的测量装置。轮对自动检测机是一套全自动测量轮对几何参数的系统,由外观检查装置、检测装置、气动系统、液压系统、电控系统组成,其中检测装置由八套高精度面阵CCD、两套精密传感器及四套线性精密导轨气缸定位机构组成。测量系统采用非接触式测量,关键传感器在静止状态下完成测量,只要将轮对置于外观检查装置中就能自动完成检测工作。因而整个系统精度高,稳定性好,无磨损,寿命长,且CCD生产及装配测试完全采用军工系统全套工艺,除此之外系统采用知名品牌的精密传感器及电控元件。是一套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管理的

6、智能设备。整个系统可按货车车统-51轮轴卡片输出并与HMIS系统联接,能做到数据输出、储存、上传,全面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测量准确度,同时还可以满足检修过程中的管理要求。 该设备能够适应铁路标准轨轮对RD2、RE2A、RE2B等型轮对的测量。 1.2 主要技术指标1.2.1 检测项目及范围序号检测项目测量范围检测方法测量精度mm1车轮直径750850CCD1、2、3、4测量0.12踏面磨耗-510CCD1、2、3、4测量计算值0.13轮辋厚度18100CCD6测量0.14轮缘厚度1636CCD1、2、3、4测量计算值0.15轮辋宽度125150超声波传感器、CCD1、CCD3测量0.16轮对内侧

7、距13481362测量仪CCD测量0.17轮座直径187230CCD5内侧位测量0.18轴身直径160190CCD5测量0.19轮位差03CCD1、CCD3测量0.11.2.2 生产率: 30条/小时1.2.3 气 源: 压力:0.5Mpa 流量: 0.5m3/min1.2.4 液压系统: 压力:托起11Mpa 22L/min 推出 3Mpa1.2.5 总功率: 15kW 电源电压380V1.2.6 工控机: 不低于P4 1.4GHZ /256M RAM/40GHD2.点检标准点检 附表1项 目检 修 范 围标 准 与 要 求备 注1.轮对自动检测机1.1日常性能1.1.1 测量标准轮对,打印

8、日常性能校验记录2.检查各部插接件2.1 ccd信号与采集卡接头2.2 plc与微机通讯接头2.3 输入输出卡接头2.1.1 接插良好,无松动3.外观检查装置3.1检查旋转机构3.1.1电机链条无松动,无异声,无严重发热现象3.2拨轮装置3.2.1灵活自如3.3 标志板采集装置3.3.1图像清晰4.测量光源4.1测量位4个光源、预检位2个光源4.1.1光照柔和均匀,无不亮或昏暗现象5.背景板和端面靠尺5.1 背景板5.1.1背景板伸缩灵活,无卡滞,伸缩均能到位5.2.1 表面光洁无脏物,导杆润滑光洁5.3 端面靠尺5.3.1 伸缩灵活,无卡滞,伸缩均能到位5.3.2 靠尺无松动,无倾斜,无脏物

9、,导杆润滑光洁6.液压站6.1外观6.1.1 表面干净、无漏油现象、油位正常,不低于2/36.2液压站电机6.2.1无异声,无严重发热现象7.测量位装置7.1测量位旋转机构7.1.1电机链条无松动,无异声,无严重发热现象7.2拨轮装置7.2.1灵活自如7.3 轮对上升下降机构7.3.1 无卡滞、灵活自如、导杆润滑光洁 8.自动门8.1外观8.2升降装置8.1.1 外观无破损8.2.1 升降无卡滞,灵活,无异声,能到位。9.控制柜9.1 接线端子9.1.1 接线端子无松动、连接良好9.2 操作按钮和指示灯9.2.1 操作正常,无不良现象9.3 电源检查9.3.1 380V电源指示灯亮、24V、1

10、2V电源正常10.传感器10.1 CCD传感器10.1.1 电源指示灯亮,信号线无松动10.1.2 轮对图像清晰10.2 接近开关、超声波传感器10.2.1 无松动,信号线、电源线连接牢固11.微机控制系统11.1 外观检查11.1.1 主机、打印机、显示器连线牢靠11.2 主机开机后显示器、打印机11.2.1工作正常显示和运行11.3 测量程序各界面显示清晰正确、指示状态正确、程序运行稳定可靠11.3.1 程序能正常运行并正常显示3.巡检标准巡检 附表2项 目检 修 范 围标 准 与 要 求备 注1.轮对自动检测机1.1日常性能1.1.1 测量标准轮对,打印日常性能校验记录2.检查各部插接件

11、2.1 ccd信号与采集卡接头2.2 plc与微机通讯接头2.3 输入输出卡接头2.1.1 接插良好,无松动3.外观检查装置3.1检查旋转机构3.1.1电机链条无松动,无异声,无严重发热现象3.2拨轮装置3.2.1灵活自如3.3 标志板采集装置3.3.1图像清晰4.测量光源4.1测量位4个光源、预检位2个光源4.1.1光照柔和均匀,无不亮或昏暗现象5.背景板和端面靠尺5.1 背景板5.1.1背景板伸缩灵活,无卡滞,伸缩均能到位5.2.1 表面光洁无脏物,导杆润滑光洁5.3 端面靠尺5.3.1 伸缩灵活,无卡滞,伸缩均能到位5.3.2 靠尺无松动,无倾斜,无脏物,导杆润滑光洁6.液压站6.1外观

12、6.1.1 表面干净、无漏油现象、油位正常6.2液压站电机6.2.1无异声,无严重发热现象7.测量位装置7.1测量位旋转机构7.1.1电机链条无松动,无异声,无严重发热现象7.2拨轮装置7.2.1灵活自如7.3 轮对上升下降机构7.3.1 无卡滞、灵活自如、导杆润滑光洁 8.自动门8.1外观8.2升降装置8.1.1 外观无破损8.2.1 升降无卡滞,灵活,无异声,能到位。9.控制柜9.1 接线端子9.1.1 接线端子无松动、连接良好9.2 操作按钮和指示灯9.2.1 操作正常,无不良现象9.3 电源检查9.3.1 380V电源指示灯亮、24V、12V电源正常10.传感器10.1 CCD传感器1

13、0.1.1 电源指示灯亮,信号线无松动10.1.2 轮对图像清晰10.2 接近开关、超声波传感器10.2.1 无松动,信号线、电源线连接牢固11.微机控制系统11.1 外观检查11.1.1 主机、打印机、显示器连线牢靠11.2 主机开机后显示器、打印机工作正常11.2.1工作正常显示和运行11.3 测量程序各界面显示清晰正确、指示状态正确、程序运行稳定可靠11.3.1 程序能正常运行并正常显示4.季检标准季检 附表3项 目检 修 范 围标 准 与 要 求备 注1.计算机控制部分1.1工控机、显示器、打印机、卡板1.1.1 板卡紧固1.2 鼠标、键盘、插头及连接线1.2.1接头紧固,清洗1.3

14、软件系统1.3.1正常运行2.气动、液压系统2.1各油缸、气缸;密封垫、圈2.1.1 紧固,润滑2.2液压、气动元件2.2.1除去油污2.3连接管路,连接头2.5.1 连接管路腐蚀严重者更换2.5.2各管接头状态不良者修复 3.定位顶升机构3.1导向轴3.1.1清洗、润滑、紧固3.2导向套3.2.1清洗、润滑、紧固3.3定位V型槽3.3.1清洗、润滑、紧固4.电器部分4.1电器元件电线电缆4.1.1干燥,不潮湿、无油污,且绝缘良好4.2各接触器4.2.1外观无油污、灰尘4.2.2 通电时无噪音、振动4.2.3 外壳无发热现象4.2.4 接线牢固,无松动4.2.5 触点不跳火4.3各电动机4.3

15、.1无异音,卡滞,发热4.4各插头、插座4.4.1检查后接线不牢固者重新连接,插头插座配合松动者更换插头或插座4.5各连接线4.5.1干燥,不潮湿、无油污,且绝缘良好4.6各电器保护装置4.6.1测试其性能,达不到使用标准的更新4.7各配电盘、接线盒4.7.1清除灰尘和灰垢、油垢4.8各固定座螺栓或螺孔4.8.1螺栓状态不良者更换。4.8.2紧固5. 机械传动部分5.1 检查外观5.1.1无卡滞异音5.2 检查链条5.2.1注油,紧固6. 测量传感器6.1外观检查6.1.1无裂纹、破损、变形、凹陷6.2安装座与传感器6.2.1紧固无松动7. 光学测量系统7.1背景板7.1.1 清洗7.1.2

16、导杆润滑,移动灵活7.2 CCD光源7.2.1光照均匀,无昏暗 8. 机架8.1机架8.1.1清洗8.1.2 螺栓紧固 9. 外罩9.1卷帘门幕布9.1.1清洗干净,润滑9.2门9.2.1清洗干净,润滑9.3外罩9.3.1清洗干净10.性能测试10.1测量标准轮对10.1.1测量标准轮对,误差在规定范围内10.1.2 采集图像清晰5.检修标准5.1小修标准小修 附表3项 目检 修 范 围标 准 与 要 求备 注1.计算机控制部分1.1工控机、显示器、打印机、卡板1.1.1 板卡紧固,清除灰尘1.2 鼠标、键盘、插头及连接线1.2.1接头紧固,清洗1.3 软件系统1.3.1正常运行2.气动、液压

17、系统2.1各油缸、气缸;密封垫、圈2.1.1 紧固清洗2.2液压、气动元件2.2.1除去油污2.3连接管路,连接头2.5.1 连接管路腐蚀严重者更换2.5.2各管接头状态不良者修复 3.定位顶升机构3.1导向轴3.1.1清洗、润滑、紧固3.2导向套3.2.1清洗、润滑、紧固3.3定位V型槽3.3.1清洗、润滑、紧固4.电器部分4.1电器元件电线电缆4.1.1干燥,不潮湿、无油污,且绝缘良好4.2各接触器4.2.1外观无油污、灰尘4.2.2 通电时无噪音、振动4.2.3 外壳无发热现象4.2.4 接线牢固,无松动4.2.5 触点不跳火4.3各电动机4.3.1无异音,卡滞,发热4.4各插头、插座4

18、.4.1检查后接线不牢固者重新连接,插头插座配合松动者更换插头或插座4.5各连接线4.5.1干燥,不潮湿、无油污,且绝缘良好4.6各电器保护装置4.6.1测试其性能,达不到使用标准的更新4.7各配电盘、接线盒4.7.1彻底清除灰尘和灰垢、油垢,有腐蚀的更换4.8各固定座螺栓或螺孔4.8.1螺栓状态不良者更换。4.8.2 除垢紧固5. 机械传动部分5.1 检查外观5.1.1无卡滞异音5.2 检查链条5.2.1 去除油污,注油,紧固6. 测量传感器6.1外观检查6.1.1无裂纹、破损、变形、凹陷6.2安装座与传感器6.2.1紧固无松动7. 光学测量系统7.1背景板7.1.1 按出厂要求喷漆7.1.

19、2 导杆润滑,移动灵活7.2 CCD光源7.2.1光照均匀,无昏暗 7.4 CCD镜头7.4.1用专用材料擦洗CCD三棱镜,不得留有可见污物和划痕7.5信息采集CCD7.5.1需用专用材料擦拭干净,不得留有可见污物,紧固8. 机架8.1机架8.1.1进行全面的除锈8.1.2 螺栓紧固 9. 外罩9.1卷帘门幕布9.1.1清洗干净,润滑9.2门9.2.1清洗干净,润滑9.3外罩9.3.1清洗干净10.性能测试10.1测量标准轮对10.1.1测量标准轮对,误差在规定范围内10.1.2 采集图像清晰5.2中修标准中修 附表4项 目检 修 范 围标 准 与 要 求备 注1.计算机控制部分1.1工控机、

20、显示器、打印机、卡板1.1.1 正常工作1.2 鼠标、键盘、插头及连接线1.2.1检修或更换1.3 软件系统1.3.1维护或更新2.气动、液压系统2.1各油缸、气缸;密封垫、圈检修2.1.1 油缸和气缸拉伤则更换2.1.2 密封垫和圈更换2.2液压、气动元件2.2.1 分解检修,状态不良者更换2.3连接油泵和电机的联轴接,过滤网2.3.1 更新2.4液压油,油箱2.4.1液压油过滤,油箱清洗2.5连接管路,连接头2.5.1 连接管路腐蚀严重者更换2.5.2各管接头状态不良者更换2.5.3各气动软管更新3.定位顶升机构3.1导向轴3.1.1润滑紧固3.2导向套3.2.1润滑紧固3.3定位V型槽3

21、.3.1检修恢复原型,若因检修使其减薄量大于2mm则应更换为新品。3.3.2左右两侧定位V型槽调整,相对位置精度应达到新造标准3.3.3调整后的两V型槽中心线应与轨道中心线垂直,并应调整其水平,其偏差都不得超过新安装标准3.4支架3.4.1支架进行彻底除锈,腐蚀减薄超过板厚的20%者切换。检修后按出厂标准涂防锈漆和面漆。4.电器部分4.1电器元件电线电缆4.1.1绝缘测试,达到各自的使用标准,不合格者检修或更换4.2各接触器4.2.1分解检修,烧损严重者更换,各部件检查测试,达不到标准的更新4.3各电动机4.3.1分解检修,轴承清洗后检查,磨损超差者更换,组装前要一次加足润滑油脂。检查定、转子

22、状态,有影响长期使用的缺陷者电动机整机更新4.4各插头、插座4.4.1检查后接线不牢固者重新连接,插头插座配合松动者更换插头或插座4.5各连接线4.5.1绝缘层龟裂者更换4.6各电器保护装置4.6.1测试其性能,达不到使用标准的更新4.7各配电盘、接线盒4.7.1彻底清除灰尘和灰垢、油垢,有腐蚀的更换4.8各固定座螺栓或螺孔4.8.1螺栓状态不良者更换。螺孔丝扣损伤超过两扣者,补焊后重新加工5. 机械传动部分5.1所有机械传动部分5.1.1需全部分解检修5.2轴承5.2.1清洗后检查,磨损过限部件有损伤者更新5.3销孔5.3.1用绞刀绞圆,重新按原设计要求配换销轴5.4连轴节5.4.1修复或更

23、新5.5零部件5.5.1各部分尺寸应符合相互间的配合尺寸,不符合的修复或更换5.6转轮器5.6.1磨耗超过1mm时或其与轨道间隙小于3mm时更换。四个轮直径差不得大于1mm5.7变速箱、轴承座、支架、底座5.7.1外表均需除锈涂防锈漆和面漆5.8零、部件组装5.8.1组装前或组装后要按新造要求涂(加)润滑油(脂)5.8.2部件组装后其相互位置尺寸应符合原设计要求5.8.3组装后应试验各部动作,各动作应灵活无卡滞现象。各紧固螺栓应更换新品6. 测量传感器6.1外观检查6.1.1有裂纹、破损、变形、凹陷者更换为新品6.2性能测试6.2.1误差超过出厂标准的更换为新品6.3安装座与传感器的各种公差6

24、.3.1超过原设计标准的修复或更换7. 光学测量系统7.1背景板7.1.1重新修复,涂油,按出厂要求喷漆7.2 CCD系统测试7.2.1达不到原出厂要求的调试或者更新7.4 CCD镜头7.4.1需用专用材料擦拭干净,不得留有可见污物。有划痕者更新7.5信息采集CCD7.5.1需用专用材料擦拭干净,不得留有可见污物,紧固7.6 CCD 光源7.6.1 全部更新新光源8. 机架8.1机架8.1.1进行全面的除锈8.1.2检查各构件腐蚀严重的,切换或更新8.1.3各构件弯曲、变形者调修,严重者挖补或更换8.1.4各焊缝有裂纹时,需铲除原焊波重新施焊8.1.5机架外观需按新造时的要求进行涂防锈漆和面漆

25、9. 外罩9.1卷帘门幕布9.1.1更新9.2门9.2.1有变形者调修,无法调修者更换9.3外罩9.3.1有腐蚀、变形者调修、挖补或更换10.调试10.1调试标准10.1.1中修后需按出厂标准进行调试10.1.2其现场安装调试标准与新安装时相同5.3大修标准大修 附表5项 目检 修 范 围标 准 与 要 求备 注1.计算机控制部分1.1工控机、显示器、打印机、卡板1.1.1 更新1.2 鼠标、键盘、插头及连接线1.2.1检修或更换1.3 软件系统1.3.1更换或调整2.气动、液压系统2.1各油缸、气缸;密封垫、圈2.1.1 油缸和气缸拉伤则更换2.1.2 密封垫和圈更换2.2液压、气动元件2.

26、2.1 分解检修,状态不良者更换2.3连接油泵和电机的联轴接,过滤网2.3.1 更新2.4液压油,油箱2.4.1液压油过滤,油箱清洗2.5连接管路,连接头2.5.1 连接管路腐蚀严重者更换2.5.2各管接头状态不良者更换2.5.3各气动软管更新3.定位顶升机构3.1导向轴3.1.1磨修3.2导向套3.2.1更换3.3定位V型槽3.3.1检修恢复原型,若因检修使其减薄量大于2mm则应更换为新品。3.3.2左右两侧定位V型槽调整,相对位置精度应达到新造标准3.3.3调整后的两V型槽中心线应与轨道中心线垂直,并应调整其水平,其偏差都不得超过新安装标准3.4支架3.4.1支架进行彻底除锈,腐蚀减薄超过

27、板厚的20%者切换。检修后按出厂标准涂防锈漆和面漆。4.电器部分4.1电器元件电线电缆4.1.1绝缘测试,达到各自的使用标准,不合格者检修或更换4.2各接触器4.2.1分解检修,烧损严重者更换,各部件检查测试,达不到标准的更新4.3各电动机4.3.1分解检修,轴承清洗后检查,磨损超差者更换,组装前要一次加足润滑油脂。检查定、转子状态,有影响长期使用的缺陷者电动机整机更新4.4各插头、插座4.4.1检查后接线不牢固者重新连接,插头插座配合松动者更换插头或插座或者同时更新4.5各连接线4.5.1绝缘层龟裂者更换4.6各电器保护装置4.6.1测试其性能,达不到使用标准的更新4.7各配电盘、接线盒4.

28、7.1彻底清除灰尘和灰垢、油垢,有腐蚀的更换4.8各固定座螺栓或螺孔4.8.1螺栓状态不良者更换。螺孔丝扣损伤超过两扣者,补焊后重新加工5. 机械传动部分5.1所有机械传动部分5.1.1需全部分解检修5.2轴承5.2.1清洗后检查,磨损过限部件有损伤者更新5.3销孔5.3.1用绞刀绞圆,重新按原设计要求配换销轴5.4连轴节5.4.1更新5.5零部件5.5.1各部分尺寸应符合相互间的配合尺寸,不符合的修复或更换5.6转轮器5.6.1磨耗超过1mm时或其与轨道间隙小于3mm时更换。四个轮直径差不得大于1mm5.7变速箱、轴承座、支架、底座5.7.1外表均需除锈涂防锈漆和面漆5.8零、部件组装5.8

29、.1组装前或组装后要按新造要求涂(加)润滑油(脂)5.8.2部件组装后其相互位置尺寸应符合原设计要求5.8.3组装后应试验各部动作,各动作应灵活无卡滞现象。各紧固螺栓应更换新品6. 测量传感器6.1外观检查6.1.1有裂纹、破损、变形、凹陷者更换为新品6.2性能测试6.2.1误差超过出厂标准的更换为新品6.3安装座与传感器的各种公差6.3.1超过原设计标准的修复或更换7. 光学测量系统7.1背景板7.1.1更换为新品7.2 CCD安装7.2.1上部钢结构CCD安装座找平达到原设计要求。无法找平者需刨修,但需找平的刨修量超过2mm时,需按原设计要求更换为新品7.3 CCD系统测试7.3.1达不到

30、原出厂要求的更新7.4 CCD镜头7.4.1需用专用材料擦拭干净,不得留有可见污物。镜头有划痕、擦痕者更换7.5信息采集CCD7.5.1更新7.6 CCD调试7.6.1 CCD系统组装后应用新造时的坐标系统和标准进行调试。达到原设计标准7.7 CCD外观7.7.1整个光学系统需按出厂标准恢复外观8. 机架8.1机架8.1.1进行全面的除锈8.1.2检查各构件腐蚀严重的,切换或更新8.1.3各构件弯曲、变形者调修,严重者挖补或更换8.1.4各焊缝有裂纹时,需铲除原焊波重新施焊8.1.5机架外观需按新造时的要求进行涂防锈漆和面漆8.1.68.1.6机架组装后其各部尺寸需达到原设计要求9. 外罩9.

31、1卷帘门幕布9.1.1更新9.2门9.2.1有变形者调修,无法调修者更换9.3外罩9.3.1有腐蚀、变形者调修、挖补或更换9.3.2内外需按出厂时的标准进行喷塑10. 基础10.1基础10.1.1基础裂损、下陷严重者需按原安装要求重做10.1.2轨道磨耗、变形严重者调修或更换由使用单位承担11.调试11.1调试标准11.1.1大修后需按出厂标准进行调试11.1.2其现场安装调试标准与新安装时相同日检、保养记录单工作日期:开机时间:关机时间:工作小时:保养自检自修1做好整机的清洁、清除尘土及油垢并润滑2手动测量外观测量位动作是否正确3手动测量测量位、背景板、自动卷帘门、托起机构、运动机构、靠尺动

32、作是否正确4测量液压站工作是否正常,各换向阀系统压力是否正常5测量各传感器工作是否正常,清洁情况6测量各限位开关是否正常7测量工控机系统工作情况8测量图像是否清晰9测量气压是否正常,油雾器液面高度设备故障维修情况机械电气签名轮对自动测量机日常性能校验记录 段(厂)、车间 年 月 日 设备型号设备编号样板轮对编号测量部位标准值(mm)测量值(mm)差值(mm)左右左右左右车轮直径踏面磨耗轮辋厚度轮缘厚度轮辋宽度轮座直径轴身直径轮 位 差内 侧 距工作者工 长质检员验收员备注 设备季检记录 段(厂)、车间 年 月 日设备编号设备名称检修规程复杂系数检修项目检修部件或零件名称质量要求及意见实修记录日

33、期停修年月日时检修工时合计工时材料费竣工年月日时其中钳工工时电工工时验收年月日时机床工时其它工时验收评语下次修程需更换的零件设备包修人: 使用人:设备车间负责人: 使用车间负责人:设备检修记录单(小修) 车间班组 设备编号设备名称修程类别规格型号修理系数JF DF检修项目检修部件或零件名称质量要求及意见实修记录开工日期年月日竣工日期年月日检修总工时(其中:钳工机工电工)材料费(元)下次修程需更换的零件验收日期年月日验收评语设备包修人:使用人:验收人(代表):设备车间负责人:使用车间负责人: 领导: 设备检修记录单(中修) 车间班组设备编号设备名称修程类别规格型号修理系数JF DF检修项目检修部

34、件或零件名称质量要求及意见实修记录开工日期年月日竣工日期年月日检修总工时(其中:钳工机工电工)材料费(元)下次修程需更换的零件验收日期年月日验收评语设备包修人:使用人:验收人(代表):设备车间负责人:使用车间负责人: 领导: 设备检修记录单(大修) 车间班组设备编号设备名称修程类别规格型号修理系数JF DF检修项目检修部件或零件名称质量要求及意见实修记录开工日期年月日竣工日期年月日检修总工时(其中:钳工机工电工)材料费(元)下次修程需更换的零件验收日期年月日验收评语设备包修人:使用人:验收人(代表):设备车间负责人:使用车间负责人: 领导附件:车轴自动检测机检修维护标准1.技术条件1.1设备功

35、能车轴自动测量机能够实现新制和检修车轴全参数的自动测量,并能够生成相应表格。同时与压装机共享数据,保证组装质量,避免数据出错,实现检测自动化,数据可支持HMIS数据格式。本机适用于RD2、RE2A、RE2B等型车轴的各部尺寸测量。1.2 主要技术特点1.2.1优化结构设计,保证设备主体结构的稳定性,检测机构、检测方式合理性。该设备采用通过式测量方式,可以根据用户现场情况分布上下料机构,并可以实现与生产线的连接。1.2.2增强实用性、可操作性。扩展适用范围和使用功能,使其适用于RD2、RE2A、RE2B等型车轴。1.2.3检测高精度、高稳定性。该设备采用接触式测量方式,采用进口高精度位移检测尺,

36、保证检测参数达到铁标的相关要求。1.2.4校准方法简单,采用接触式测量,与人工测量的形式及方法相似,采用样板车轴即可校准,方便定标。1.2.5按照铁标要求检测相关参数并进行数据分析、实现数据存储共享打印。1.2.6微机全自动控制,操作简单,便于掌握,并具有报警提示。1.3主要技术参数1.3.1设备净重:4.8吨1.3.2系统电源:三相380VAC10%,50Hz1.3.3测量范围:直径:0-240mm,长度:2100 mm -2300 mm1.3.4检测分辨率:0.001 mm1.3.5检测精度:0.005mm(轴颈、防尘座检测精度)1.3.6生产节拍:2-10分钟1.3.7测量机尺寸:350

37、0mm1200mm1700mm1.3.8液压系统功率:3.7kW 1.3.9电气总功率:6KW1.3.10测量精度及范围a.颈向数据测量用器件示值精度0.001mm测量精度0.002mm重复精度0.003mmb.轴向数据测量用器件示值精度0.001mm测量精度0.02mm重复精度0.03mmc.测量范围颈向数据30-200mm轴向数据1900-2200mm 2.点检标准项目检修范围标准与要求备注1微机控制系统11开机后检查主机、显示器、打印机等控制组件运行状况。1.2日常校验。1.1.1工作正常、屏幕稳定、打印清晰。1.2.1通过标准数据轴检测进行日常校验,原值无变化,操作正常。2.机械装置2.1机体。2.2 导轨。2.3对中装置。2.4上料装置。2.5升降机构。2.1.1机体与机座安装牢固。2.2.1 清洗各直线导轨副,导轨平直无变形。2.3.1车轴对中准确,拉杆无卡阻,运行平稳。2.4.1运行平稳、灵活。2.5.1车轴升降稳定,无冲击。3.测量装置3.1直径尺安装座。3.2光栅尺。3.3 测量卡尺。3.1.1直径尺安装座运行平稳,限位准确。3.2.1数显尺运行稳定。连接装置无松动。3.2.2读数头(光栅)安装牢固。3.3.1运行稳定。4液压系统4.1液压泵。4.2液压油缸。4.3液压控制阀。4.4液压管路及配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