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世界经济中的全球性问题及其可持续发展.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66884 上传时间:2019-04-09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世界经济中的全球性问题及其可持续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第十一章世界经济中的全球性问题及其可持续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第十一章世界经济中的全球性问题及其可持续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亲,该文档总共9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世界经济中的全球性问题及其可持续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世界经济中的全球性问题及其可持续发展.ppt(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世界经济中的全球性问题及其可持续发展,三代人打水喝,环境、资源和人口问题是影响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全球性问题也日益严重了。这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所面临的共同的综合性挑战。能否正确地认识和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将直接关系到世界经济和其中的各国国民经济的共同命运。,第一节 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及其认识,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 (一)全球性问题的概念 所谓全球性问题,是指在世界范围普遍存在、关系到全人类根本利益、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及未来命运的重大问题。,(二)全球性问题的出现 全球性问题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和西

2、方殖民活动的扩展而生成,又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而加剧。 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1980年)曾指出,人类史无前例的创造性和无与伦比的破坏性与日俱增,是当代社会的两大突出特征。,诸如核扩散和军备控制困难、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的日益枯竭与巨大浪费、人口爆炸、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尖锐化等等,最终形成了诸多关系全人类命运前途的重大问题,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等。 20世纪中期以后,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对地球的作用力度快速增强,国际交往日益密切,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走向国际化,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使这些问题越加凸显、扩大与加重,无论在规模、影响力或性质上都超越国界、制

3、度和意识形态差异,布及全球,呈现出普遍性特征;另一方面又使这些问题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深刻,相互缠绕,走向一体化,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问题系统,呈现出整体性特征。这又大大加重了问题的危机程度。,二、公地悲剧与全球性问题的产生,罗马俱乐部在其第一个历史性文献增长的极限(1972年)中紧紧抓住了“人类困境”问题,首次把全球性问题从以往的未来学研究中区分出来 俄罗斯全球性问题专家阿丘马科夫在1994年出版的全球性问题哲学中,明确提出应把全球性问题作为一个系统,作为一门全球学,进行专门研究。,(一)公地的悲剧,假如一块牧场向所有的人开放,每个人都可以在这块牧场上放养牛羊,其结果会如何? Garret h

4、ardin,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Science 162(1968),结果,每一个理性的牧民都想使收益最大化 当他问自己“我多养一头牛或羊会有什么结果”时,他的理性分析是: 他可以从卖掉这头牲畜中获得利益,+1 他会因为增加牲畜而导致过度放牧,-1 由于过度放牧的后果由所有牧民承担,而买掉牲畜的利益由他一人获得,所以他选择增加放牧的牲畜的数量; 所有的人都像这位牧民一样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最终的结果是牧场因过度放牧而枯竭,所有的人都因此而受损。,(二)公共物品的特点,共享性或非排他性:它可以被团体的所有成员所分享;即使加入了新成员,其他成员的消费量也不会因

5、此而减少,如灯塔、国家的安全政策、有线电视、空气污染; “被迫搭车”:团体成员被迫消费这一公共物品,不管他是否喜欢,如他无法选择受空气污染或得传染病;,(三)地球就是人类的公地,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就是人类的公地 地球上所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都有用完的时候; 由于各国都拥有主权,并且国家之间缺乏信任,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会追求本国的利益而忽视对公地的保护; 资源的利用和破坏将超过再生能力,地球生态体系将会崩溃; 如果人类的公地地球因遭到破坏而毁灭,地球上所有的国家都将与之同归于尽; 国家追求本国利益的行为从长远来看将损害国家的长远利益; 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增长的极限 来自罗马

6、俱乐部报告,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群: 人口的增长和人类对环境需求的指数性质 即使我们还不能确定自然资源的具体数量,但它们是有限的; 人口、投资和制约发展的因素(如粮食、资源和污染等问题)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依赖的关系,解决某个问题会导致其他问题的出现; 污染和其他形式的环境破坏的现象与我们认识其危害性之间有相当长的时滞;当我们意识到环境遭到破坏的危害时,为时已晚;,公地遭受的破坏(1),人口爆炸 人口的指数增长:世界人口1927年20亿,1960年30亿,1974年40亿,1987年50亿,1999年60亿; 人口增长94%来自发展中国家。2000年世界人口80%生活在发展中国家,2020年,这

7、个比例将达到85%; 老龄化:目前世界上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10%,到2040年,世界上老人人数将达到13亿,平均5个人中有1个老人,他们中70%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后果:,人体素质:饥饿、贫穷、营养不良 世界上有4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饥饿是对人的尊严的侮辱和践踏”(联合国人权委员会) “饥饿和贫穷已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构成全球和平与稳定的严重威胁,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1996年世界粮食首脑大会上世界粮农组织总干事迪乌夫) 政治后果:因食品不足和食品分配不均而引起的人们的不满很容易导致各种意识形态和政治运动,尤其是革命运动; 环境后

8、果:人类向地球索求更多的资源、物品和服务,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 地球能养活多少人?(活着与生活),公地遭受的破坏(2),资源的耗尽 人口的增长导致人们过度的使用有限的自然资源 世界资源的消耗以指数形式增长,并且超过了人口增长的速度;1890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了3.5倍,人均能源消耗却增加了7倍多; 20世纪人类用掉的能源超过了有史以来所消耗掉的能源的总和;其中,197095年消耗了自然资源总量的1/3 工业化国家消耗的资源超过了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占世界人口5%的美国使用了世界天然气总消耗量的60%,世界煤和铝的40%,世界铜和石油的30%(同时也制造了世界1/4的污染),后果:

9、,在今后20年里,假定现有的能源消耗形式不变,世界能源消耗估计将增加50%;根据现有探明的石油储量和开采速度,预计45年后世界上的石油就会用尽; 世界上可供人类饮用、易于取到的淡水只占世界水资源的0.26%。但水资源面临被污染(工业废弃物、化学物质)和枯竭(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活用水)的危险。 90年代,世界人均淡水资源只有70年代的1/3,而且分布极度不均; 80年代,占世界人口40%的80个国家面临缺水问题;(联合国发展规划署1994年) 水资源的短缺造成国际关系的紧张,甚至冲突; “下一个世纪中东地区的战争将是由水引起,而不是由政治引起的”(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 即将到来的能源和水资源

10、危机?(科学技术的作用),公地遭受的破坏(3),生态环境的破坏 许多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正在消失; 臭氧层受到破坏, 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 “空中死神”酸雨的危害加重 森林锐减,水土流失 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 大气、水质、土壤遭受污染 有毒、有害物质的随意处置和越境污染,后果,人类的生存环境恶化 厄尔尼诺、拉尼娜、自然灾害、传染病、人类的体质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 人类如何延续,后代如何生活 环境问题引发的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争夺资源 反对跨境污染和污染转移 由环境恶化引起的“非传统安全” 大气变暖使一些小岛国家面临消失 自然环境的恶劣造成的“环境难民”,三、全球性问题的特点,1

11、.全面性 一方面,在人们经常提及的全球性问题中,无论从量上还是从质上都在加重或突出着全球性问题的代表性和严重性。另一方面,全球性问题几乎涉及经济、文化、科技、政治及教育等所有领域。,2.变动性 全球性问题不是固定不变的,其内容、数量及其重要程度将随着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发生某些变化。一方面,全球性问题以现代科技革命为背景和依托,以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世界各国的协调与合作为基础,通过人类主体对工业文明的理性反思和实践活动,而使现有全球性问题不断得以解决。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进程的加速及影响的扩大与深入,具有全人类意义的各种新产生的问题不断进入全球性问题系统之中。,3.整体

12、性 全球性问题是一个整体,有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其各个环节和部分之间也有一定的深刻的必然联系和相互影响,有一定的整体运动的普遍性和规律性,相应地也要求在解决的方法和途径上同样具有整体性。当然,整体性并不排斥对全球性问题作分门别类的研究。,4.急迫性 全球性问题是当今世界各种反映整个人类生存严重危险的紧迫矛盾所构成的极为复杂的系统。如果不予以严重关切,不采取得力措施去着意解决,则会导致严重的、甚至是无可挽回的后果,从而威胁人类的生存、安全乃至文明的存亡等方面。,第二节 世界经济中的主要 全球性问题,一、环境问题,人类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人类的发展既可造成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

13、,又可极大提高保护环境和生态的能力;优美适宜的生态和环境可为人类发展和进步提供有力的保障,而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则会制约甚至动摇发展的基础。因此,环境和生态保护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一)环境问题的概念,1、环境 环境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事物的总体,它泛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通过各种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而保持稳定,当外力作用超过环境自我承受和调节能力时,环境就会失衡和恶化。,2、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由人类社会

14、生活和生产活动所引起的周围环境结构和状态发生的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产生影响的状况。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方面。由于环境问题影响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以环境问题又是全球性问题。,(二)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一些气体能够吸收地球表面由于接收太阳光照而产生的红外线辐射,从而使大气被“加热”的现象。自然温室效应对于保持地球气温、维持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是必不可少的。但由于人类工业生产和生活活动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烷烃等,从而造成气温上升和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举世关注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引起的环境变化: 1.气候变暖 大气中二氧化

15、碳浓度增加1倍,全球温度平均上升3-5度。 2.海平面上升 如果21世纪二氧化碳增加1倍,海平面将上升300-100厘米。 3.水分失衡和生态变化 据美国科学家预测,当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1倍时,俄罗斯、美国会变干,而非洲、印度、澳大利亚则会变湿。 4.热带气旋北移 这是破环力极大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生成的必要条件是洋面海水温度达27.5度以上。,温室气体排放 极地冰山融化,(二)酸雨问题,1.酸雨 酸雨指的是PH值低于5.6的天然降水,形成酸雨的主要前体物是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当人为排放这些酸性污染物将环境缓冲量(碱性物)逐渐消耗殆尽时,酸雨就将从天而降。酸雨是以化工燃料为能源的工业化产物,是

16、空间污染积累性作用的结果。,酸雨污染,现在“酸雨”一词已用来泛指酸性物质以湿沉降(雨、雪)或干沉降(酸性颗粒物)的形式从大气转移到地面上。酸雨中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主要来源于人类广泛使用化石燃料,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欧洲地区土壤缓冲酸性物质的能力弱,酸雨使欧洲30%的林区因酸雨的影响而退化。在北欧,由于土壤自然酸度高,水体和土壤酸化都特别严重,有些湖泊的酸化导致鱼类灭绝。美国国家地表水调查数据显示,酸雨造成了75%的湖泊和大约一半的河流酸化。加拿大政府估计,加拿大43%的土地(主要在东部)对酸雨高度敏感,有14000个湖泊是酸性的。水体酸化会改变水生生态,而土壤酸化会使土

17、壤贫瘠化,导致陆地生态系统的退化。,2.酸雨的危害,(1)土壤酸化 (2)水体酸化 (3)危害森林 (4)污染海洋、造成海洋赤潮 (5)酸雨还会对桥梁楼屋、船舶车辆、输电线路、铁路轨道、机电设备等造成严重侵蚀。 酸雨的危害很大,酸雨导致的环境酸化是20世纪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控制酸雨和全球酸化是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重大全球性环境问题。,酸雨对动物、植物、建筑物的危害,(三)化学品污染与废弃物越境转移问题,化学品丰富了人类生活,但带来了环境污染。 1.企业生产各种化学品的同时,排放出了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 2.许多化学品的使用直接污染环境,如农药和化肥。 3.更多的化学品在使用后被

18、抛弃到环境中形成了毒化环境的垃圾。,难 以 处 理 的 有 毒 化 学 废 物,发达国家废弃物越境转移问题:,1.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将有毒有害废物转移到既无有效检测手段,又无有效的安全处理措施的发展中国家。据报道,OECD国家所产生的废物,至少1/10是越境转移处理的。 2.发达国家将有污染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如农药生产部门、化工原料加工部门、染料生产部门等等。,二、资源问题,资源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源的丰裕度和组合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优势,特别是在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不高,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情况下

19、,资源状况对一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就更加突出。,(一)资源的概念,从广义上讲,资源包括土地、矿产、水、森林和草地,也包括资金、市场、信息和劳动力等。从狭义上讲,资源仅指自然资源。,(二)资源的特点,1有用性和稀缺性 资源的有用性主要是指资源可以产生经济价值的特性。资源的稀缺性是资源量的有限性: (1)不可更新的耗竭性资源的储量有限。 (2)可重复利用的非耗竭性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的容量有限。 (3)可再生的耗竭性资源(如生物资源)的自然再生能力有限。,可利用潜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 资源可利用潜力的无限性是指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逐步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的

20、范围和深度将不断扩大。 但是任何一种自然资源,其绝对量或是人类所能利用的部分都是受到一定限制的。从这个角度讲,资源具有有限性。 自然资源的财富性 自然资源是人类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也是社会财富的来源,其本身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重要财富。,(三)森林衰退问题,森林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可再生自然资源,同时又有巨大而无可替代的环境功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需的条件。,近半个世纪世界森林衰退问题一直很严重。据估计,全球森林总面积曾达到70多亿公顷,到1978年已减少到31亿公顷。据绿色和平组织估计,近100年来,全世界的原始森林有80遭到破坏。,(四)土壤退化问题,近半个世纪以来,由

21、于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土壤资源也发生迅速的退化。土壤退化将导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据估计,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从1975年的0.32公顷减少为2000年的0.15公顷。 土壤退化的类型主要有水蚀、风蚀、化学损蚀和物理损蚀四类。目前,土地资源退化的突出问题是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而导致的土地沙漠化问题。,土地沙漠化,沙漠化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1991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全球沙漠化状况的评估是:全球沙漠化面积已近36亿公顷,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已影响到全世界1/6的人口(约9亿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沙漠化扩展的速度是,全球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为

22、沙漠,其中320万公顷是牧场,250万公顷是旱地,12.5万公顷是水浇地,另外还有2100万公顷土地因退化而不能生长谷物。亚洲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遭受沙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阿富汗、蒙古、巴基斯坦和印度。,世界土地沙漠化范围,沙漠化的土地荒漠化与移民,(五)淡水不足问题,从全球看,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已成为当代世界最严重和最重大的资源环境问题之一,也是未来人类将面临的一个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据估算,全世界大约有20亿人口居住在缺水的地区,占全球陆地面积的60%。 淡水资源缺乏的原因: 1.用水量急增。从1900到1975年,世界农业用水量增加了7倍,工业用水量

23、增加了20倍。 2.全球气候恶化。 3.森林被破坏,导致土地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水 资 源 危 机,世界上许多地区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危机。根据国际经验,每人每年1000立方米可重复使用的淡水资源是一个基本指标,低于这个指标的国家可能会遭受阻碍发展和损害健康的长期性水荒。然而,目前世界上约有20个国家已低于这一指标,主要位于西亚和非洲,总人口数已过亿。另一方面,由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固体废物渗漏、大气污染物等引起的水体污染,使全球可供淡水的资源量大大减少了。世界银行的报告估计,由于水污染和缺少供水设施,全世界有10亿多人口无法得到安全的饮用水。,水 资 源 短 缺,三、人口问题,人口

24、问题在所有全球性问题中处于核心地位,影响和制约着其他全球性问题的状况和解决。人口问题与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人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既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又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适度的人口规模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而人口规模过大,人口素质不高,则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一)人口问题的概念,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由于人口数量增长过快而发生的人口与自然资源利用及经济发展的不协调问题。人口问题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它不仅加重了前述的环境和资源问题,而且与资源和环境问题交织在一起,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二)全球人口的增长,表9.1 全球人口每增长10亿所用的时间,注:资料来

25、自联合国社会经济司人口处,(三)人口问题的严重性,全球人口的超速增长,产生了一系列难以克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为了维持庞大的世界人口,不得不大量砍伐森林、开垦草原,无限度地掠夺所有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以满足人类的各项基本需求,由此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严重问题。特别是城市人口的膨胀,城区的不断扩大,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使人口与粮食的矛盾更加尖锐。,第三节 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战略开始注意到经济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环境和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并不冲突;如果不同时保护环境、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处理好人口问题,就不会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6、或稳定增长。也就是说,除非经济发展战略从制定到实施都保护环境的长期可持续,否则就不可能有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一、可持续发展思潮探源与沿革,20世纪50到60年代,人们在经济增长、城市化、人口、资源等所形成的环境压力下,对增长=发展的模式产生怀疑并展开讲座。 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发表了一部引起很大轰动的环境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作者描绘了一幅由于农药污染所导致的可怕景象,惊呼人们将会失去“春光明媚的春天”,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人类关于发展观念上的争论。 10年后,两位著名美国学者巴巴拉沃德(Barbara Ward)和雷内杜博斯(Rene Dubos)享

27、誉全球的只有一个地球问世,把人类生存与环境的认识迈向一个新境界,即可持续发展的境界。,1972,一个非正式国际著名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发表了有名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明确提出“持续增长”和“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的概念。 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并以此为主题对人类共同关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组织和舆论的极大重视,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要领得到与会者共识与承认。,二、全球具有较大影响的可持续发展概念,与任何经济理论和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一样,可持续发展概念形

28、成了不同的流派,这些流派或对相关问题有所侧重,或强调可持续发展中的不同属性,从全球范围来看,比较有影响的有以下几类:,(一)着重于从自然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较早的时候,持续性这一概念是由生态学家首先提出来的,即所谓生态持续性。它旨在说明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度间的平衡。1991年11月,国际生态学协会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联合举行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专题研讨会,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从生物圈概念出发定义可持续发展,是从自然属性方面定义可持续发展的一种代表,即认为可持续发展是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和人类愿望的实现,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以持续。,(二

29、)着重于从社会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1991年,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共同发表了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简称生存战略),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并且提出可持续生存的九条基本原则。 既强调了人类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要与地球承载能力保持平衡,保护地球的生命力和生物多样性,同时,又提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行动方案,着重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各不相同的发展目标。但是,只有在“发展”的内涵中包括有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改善人类生活质

30、量和获得必须资源的途径,并创造一个保持人们平等、自由、人权的环境,“发展”只有使我们的生活在所有这些方面都得到改善,才是真正的“发展”。,(三)着重于从经济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发展。在经济、自然资源、不足和发展一书中,作者Edward B.Barbier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 还有的学者提出,可持续发展是“今天的资源使用不应减少未来的实际收入”。当然,定义中的经济发展已不是传统的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而是“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世界自然资源基础的经济发展”。,(四)着重于从科技属

31、性定义可持续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除了政策和管理国家之外,科技进步起着重大作用。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便无从谈起。 因此,有的学者从技术选择的角度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工艺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 还有的学者提出,“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他们认为,污染并不是工业活动不可避免的结果,而是技术差、效益低的表现。,(五)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1987年,布伦特兰夫人主持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对可持续发展给出了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

32、的能力的发展”。 1988年春,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理事会全体委员会的磋商会议期间,围绕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展开了激烈争论,最后磋商达成一个协议,即请联合国环境理事会讨论并对“可持续发展”一词的含义,草拟出可以为大家所接受的说明。 1981年5月举行的第15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期间,经过反复磋商,通过了关于可持续的发展的声明。,三、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一)共同发展 地球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是这个巨系统不可分割的子系统。系统的最根本特征是其整体性,每个子系统都和其他子系统相互联系并发生作用,只要一个系统发生问题,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其他系统的紊乱,甚至会诱发系统的

33、整体突变,这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表现最为突出。因此,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整体发展和协调发展,即共同发展。 (二)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环境三大系统的整体协调,也包括世界、国家和地区三个空间层面的协调,还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以及内部各个阶层的协调,持续发展源于协调发展。,(三)公平发展 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因水平差异而表现出来的层次性,这是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的问题。但是这种发展水平的层次性若因不公平、不平等而引发或加剧,就会因 为局部而上升到整体,并最终影响到整个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公平发展包含两个纬度:一是时间纬度上的公平,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

34、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二是空间纬度上的公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四)高效发展 公平和效率是可持续发展的两个轮子。可持续发展的效率不同于经济学的效率,可持续发展的效率既包括经济意义上的效率,也包含着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损益的成分。因此,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高效发展是指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人口等协调下的高效率发展。,(五)多维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表现出全球化的趋势,但是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而且不同国家与地区又有着异质性的文化、体制、地理环境、国际环境等发展背景。此外,因为可持续发展又是一个综合性、全球性的概念,要考虑到不同地域实体的可接受性,

35、因此,可持续发展本身包含了多样性、多模式的多维度选择的内涵。因此,在可持续发展这个全球性目标的约束和指导下,各国与各地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应该从国情或区情出发,走符合本国或本区实际的、多样性、多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四、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在具体内容方面,可持续发展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 这表明,可持续发展虽然缘起于环境保护问题,但作为一个指导人类走向21世纪的发展理论,它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环境保护。它将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已经成为一个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性

36、战略。,(一)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而不是以环境保护为名取消经济增长,因为经济发展是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基础。但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 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以提高经济活动中的效益、节约资源和减少废物。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方面的体现。,(二)在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地球生态环境,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

37、承载能力之内。 可持续发展强调了发展是有限制的,没有限制就没有发展的持续。生态可持续发展同样强调环境保护,但不同于以往将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对立的做法,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过转变发展模式,从人类发展的源头、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三)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公平是环境保护得以实现的机制和目标。可持续发展指出世界各国的发展阶段可以不同,发展的具体目标也各不相同,但发展的本质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 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可持续是基础,生态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才是目的。下一世纪人类应该共同追求的是以

38、人为本位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五、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传统经济学的修正,(一)对于GNP的修正 在GNP的核算中,并未将由于经济增长而带来的对环境资源的消耗和破坏造成的影响及其对生态功能、环境状况的损害考虑在内。环境影响通常没有相应的市场表现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没有经济价值。因此,实际上应该将所发生的任何环境损失都进行价值评估,并从GNP中扣除。 经济学家不断试图在计算国内生产和收入时纳入一系列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因素,即考虑环境后的净国内产值(EDP)和净国内收入(ENI)。国民生产净值定义为国民生产总值(CNP)减去人造资本的折旧和减去自然资本的存量。,(二)自然资源

39、账户 另一种可行方法是建立另外一套自然资源账户,这套资源账户采用非货币单位的形式,它只是表示:在一个特定的国家里,资源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更简单的修正方法是建立一系列的环境统计报表。这些账户应该显示出环境的不同变化是如何同经济变化联系起来的。这至少可以避免以往那种认为经济好像同环境没有什么关系似的经济管理方式的错误。,(三)可持续收入 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衡量,还必须考虑到其全部的资本存量的大小及增加或减少,这样,可持续收入的概念便产生了。 可持续收入的基本思想是由希克斯在其1946年的著作中提出的。这个概念的基础是:只有当全部的资本存量随时间保持不变或

40、增长时,这种发展途径才是可持续的。可持续收入定义为不会减少总资本水平所必须保证的收入水平。对可持续收入的衡量要求对环境资本所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流动进行价值评估。 可持续收入数量上等于传统意义的GNP减去人造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各种资本的折旧。衡量可持续收入意味着要调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四)产品价格与投资评估 皮尔斯等认为,为了全面反映环境资源的价值,产品价格应当完整地反映三部分成本:一是资源开采或获取地成本;二是同资源开采、获取、使用有关的环境成本;三是由于当代人使用了这一部分资源而不可能成为后代人使用的效益损失,即用户成本。,(五)环境资源价值公式 穆拉辛格认为,为建立一个

41、合法的决策框架,对资源进行定价是必需的。从概念或价值评估的角度,可以将环境资源的全部经济价值划分为两大类: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前者进一步被划分为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以及选择价值。其中,选择价值就是指当代人为了保证后代人对资源的使用而对资源所表示的支付意愿。非使用价值又称存在价值,是指人类的发展将有可能利用的那部分资源的价值,也包括那些能满足人类精神文化和道德需求的那部分环境资源的价值,如美丽的风景,濒危物种等。,六、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协调,(一)国际立法 国际立法一直是协调国际活动、处理世界重大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协调全球性环境问题时,国际立法更加迫切。环境问题的综合性和跨领域性特

42、点,使有关环境的国际立法局有与其他法律不同的特点,例如地域、空间的广阔性和调整范围的广泛性而形成的高度综合性、政治性和科学技术高度结合以及公平要求和公益性等。,(二)国际合作,国际合作的首要领域是经济合作,涉及外贸、投资、债务、开发援助和国际金融等问题。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发展中国家所受到的原料跌价、贸易壁垒和保护主义、沉重的债务负担、发展资金流动减少限制等限制,要求多边或双边专属机构注意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要求,同时着眼于缓解贫困和改善环境。,(三)共同管理资源与环境,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指出,在实施全球环境共同管理上,存在着法律、机构分工、部门不协调以及缺乏熟练人员等问题,因而有必要加强立法

43、建设和组织机构的变革。就总体而言,通过国际协调实施全球环境和资源的有效管理是必要的。目前,已在海洋、外层空间和南极洲管理方面取得一些进展,但是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国际协调。,(四)保障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环境,和平与安全问题直接对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各国应将国家安全的概念扩大到包括环境的安全在内,增加消除贫困和恢复被破坏环境的开支。,(五)采取综合协调途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际协调要求国际以及国家级协调战略的建立和采取协调行动。为此,要改革独立、分散、各行其事的组织机构。,(六)建立公平,关心世界:可持续发展战略(IUCN 、UNEP和WWF的报告)将建立一个公平的世界为20世纪90年代重要的

44、可持续发展的步骤,在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这项目标远未实现,仍需要大量国际协调:向依赖非持续性行为生存的人们提供生活手段,并使其逐渐转向可持续性;缓解穷国的过度债务负担;加速向低收入国家转移对环境无害或低害技术等。,七、案例分析:哥本哈根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京都议定书2005年生效,是历史上第一个给成员国分配了强制性减排指标的国际法律文件。在这份文件中,发达国家承诺到2012平均在1990水平上减少5%。2012年后京都议定书的第一承诺期结束,但对抗变暖的努力需要继续贯彻并大大加强,因此关于2012年后的减排指标谈判要求尽快得出结果。在2007年底的印尼巴厘岛气候大会上,各国同意启

45、动一个为期两年的谈判计划,旨在到2009年底的丹麦哥本哈根大会上达成这个新的气候协议。,(一)激烈博弈,虽然每个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已经形成共识,但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再到哥本哈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大阵营分歧严重,数十年的谈判更像是口水仗难获突破,即使能够达成某项共识,履行过程中也扭扭捏捏,更有甚者将气候问题作为实现自身利益的幌子,令人心寒;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个体利益,有着不同的诉求,气候合作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在利益的牺牲中才能有所进步,谁会为人类明天迈出第一步?,1、责任承担,发展中国家拿人均排放量与历史排放量说事:发展中国指责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在人均排放量与历史排放量

46、上远超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承担更多气候责任。 发达国家推崇拿总排放量作为担责依据:发达国家指责发展中国家片面注重经济忽视环境保护,在当下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占有相当比重,要求据此分担责任。,2、碳关税,发展中国家指其借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发展中国家指责发达国家以碳关税为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不仅无助于解决气候问题,反有掀起贸易保护主义之嫌。 发达国家应对高耗能产业“法宝”:美国等发达国家认为对不能达到进口国节能和减排标准的国家征收特别关税将有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3、增长模式,发展中国家短期难摆脱高耗能产业: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众多、技术落后、资金短缺等因素,难于摆脱高能耗的产

47、业模式,在吃饭与环保问题上难以抉择。 发达国家力推环保产业淘汰传统产业: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在发展环保产业上具有资本、技术等优势,不断淘汰或将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4、合作模式,发展中国家缺少发达国家援手陷孤立: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虽然均呼吁展开合作,但几十年来因各方利益难调和双方所谓合作难获突破,双方彼此仍显孤立。 60年前所做承诺难兑现 不能还是不愿?:发达国家在达成京都议定书时即承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等援助,但60年来美国等国家却言大于行,援助寥寥无几。,(二)未来方向,The Day After Tomorrow,本章思考题:,1、什么是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全球性问题?思考这样的问题对于中国有什么意义? 2、资源压力与环境恶化之间有什么关系? 3、为什么说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4、中国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完善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激励机制?,参考文献,1.庄宗明:世界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 2. 晓忠:全球性问题的挑战及其治理,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季刊),2000年第4期。 3.庄起善:世界经济新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谢谢大家! 我的电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