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定.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69181 上传时间:2019-04-10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定.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七课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埃及是尼罗河的赠赐 希罗多德,近年来,有位叫戴维杜维斯的法国化学家,得到5块从胡夫金字塔上取下的小石块,他把每块化石都进行了化验,结果证明,这些石块由贝壳石灰石组成。 因为在这之前的考古活动曾证明过,人类在几千年前就已掌握混凝土制作技术,所以戴维杜维斯推测,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是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装进筐子,抬上或背上正在建造中的金字塔。更出乎意料之外的是,他还在石块中发现了一缕一英寸长的人头发,这缕头发可能就是古埃及人辛勤劳动和灿烂智慧的见证。,金字塔的建造,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君 权 神 授,汉谟拉比法典,地位: 组成: 内容:,世界上第一部 体系完备的法典,序言、正

2、文和结语,阶级关系 租佃雇佣关系 商业高利贷关系 家庭婚姻关系,全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第一九六条 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二00条 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材料阅读,汉谟拉比法典,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tooth. 汉谟拉比法典,“同态复仇法”,第二0五条 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 “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非其奴隶之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材料阅读,汉谟拉比法典,读后思考: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什么? 是保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典, 体现了奴隶制的残酷

3、性,在古代印度的城市里,经常会听到一阵阵的敲击瓦罐的声音,路上行人就会像要避开瘟疫一样纷纷躲在路旁。这是为什么?同样是人,他们却要远离城市居住,同样是人,他们却 被看成是不可接触的“贱民”。就连死了,也要埋到人迹不到的地方。这是一种什么制度?为什么会沿续到今天?,你知道吗?,古代印度与今日印度的地理范围不同,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地。 公元前2500年出现早期的奴隶制小国。 雅利安人部落从西北方侵入古代印度,统一了印度。,“种姓”制度,婆罗门(第一等级),吠 舍(第三等级),刹帝利(第二等级),首陀罗(第四等级),巨人普鲁沙,“种姓”制度,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种姓制度”人为地制造了极不

4、平等的社会等级,你认为会带来什么后果?,想一想,佛 教,创立者:,乔达摩悉达多,时间:,公元前6世纪,教义:,众生平等,人生一切皆苦,而苦的 根源在于人有欲望,佛教的任务就 是教导人们如何消除人的欲望而避免苦的因果。,1.佛教的教义有那些进步意义?有那些局限性? 2.如果你是古印度的统治者,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佛教?,议一议,佛教的传播,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土地肥沃、水资源充沛的大河流域孕育了人类社会的早期文明,尼罗河畔古埃及, 建金字塔是奇迹。 汉谟拉比法典制, 古巴比伦有第一。 种姓制度古印度, 婆刹吠首四等级, 前6 世纪佛教现, 创始人释迦牟尼。,歌谣小结,法国总统希拉克参观秦兵马俑

5、博物馆后,在留言本上写道:“不看 ,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A金字塔 B尼罗河 C开罗市 D苏伊士运河,A,山东省东营市法院办公楼大厅的两侧是反映东、西方法制文明的铜铸浮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汉谟拉比法典、铭文刑鼎等37幅图案,诠释了人类司法文明的历史进程。浮雕中选用“汉谟拉比法典”图案的原因是:,A制定者是古代巴比伦王国国王 B此法典出土于山东省东营地区 C此法典内容丰富,正文282条 D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D,构成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四个等级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刹帝利 吠舍 婆罗门 首陀罗,A B C D,A,早在 时候,佛教就传入中国并

6、对古代中国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A战国 B汉朝 C唐朝 D明朝,B,戏说胡夫和汉谟拉比结伴来到古代印度旅游,发现自己在种姓制度中属于,A第一等级 B第二等级 C第三等级 D第四等级,B,请回答: (1)在这个从伊拉克出土的石柱上,用古老的楔形文字撰刻着一部法典,它是什么法典? (2)这部法典维护了谁的利益?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阅读材料: 第一是“苦谛”,说明人生所经历的生、老、病、死等一切皆苦;第二是“集谛”,说明一切苦的原因在于欲望,有欲望就有行动,有行动就会造业(即通常所说的造孽),造业就不免受轮回(转生)之苦;第三是“灭谛”,说明必须消灭一切欲望,达到不生不灭的“涅磐”境界,才能消灭苦因,断绝苦果;第四是“道谛”,说明要达到“涅磐”必须修道。佛教主张修行以五戒为主,即不杀生、不偷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宣扬“众生平等”,不承认婆罗门教经典吠陀的权威性,反对杀生献血的祭把和烦琐复杂的宗教仪式,否认必须通过婆罗门祭司才能修行得道。 请回答:,(1) 这是什么宗教的教义?它是什么时候由谁创立的? (2) 它的核心教义是什么?它的“众生平等”针对的是婆罗门教的什么制度?,(1)佛教。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 (2)人生一切皆苦,而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佛教的任务就是教导人们如何消除人的欲望而避免苦的因果。 种姓制度。,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课堂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