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的主观方面.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76078 上传时间:2019-04-11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3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犯罪的主观方面.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犯罪的主观方面.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犯罪的主观方面.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犯罪的主观方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犯罪的主观方面.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优秀精品课件文档资料,犯罪的主观方面,第一节 犯罪主观方面概述 第二节 犯罪故意 第三节 犯罪过失 第四节 与罪过相关的几个特殊问题 第五节 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第六节 认识错误,第一节 犯罪主观方面概述,一、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 1、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 所谓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犯罪主观方面作为犯罪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第一,它是行为人的心理态度。 第二,这种心理态度针对的是一定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2、对犯罪主观方面的正确理解: (1)罪过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主观基础 (2)犯罪主观方面与犯罪客观方面是对立的统一 (3)罪

2、过在具体犯罪构成中有着不同的表现,二、犯罪主观方面的意义,1、对定罪的意义 查明行为人行为时是否具备具体犯罪构成所要求的特定的主观方面的内容,有助于正确区分罪与非罪以及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2、对量刑的意义 罪过形式与罪过内容不同,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也就不同。因此,法律对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规定了轻重不同的法定刑。通过查明主观方面,正确地解决定罪问题,就保障了正确适用各个轻重不同的法定刑。,第二节 犯罪故意,一、犯罪故意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1、关于犯罪故意的学说: “希望主义”:只有当行为人意欲实现构成要件的内容时或希望发生危害结果时,才成立故意; “认识主义” :只要行为人对构成

3、要件事实有认识或认识到可能发生危害结果时,就成立故意。,立足于希望主义的“容认说”:行为人只有在有实现构成要件的意思时,才成立故意,而这里的故意,并不以意欲、目的、希望为必要,只要行为人容认或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成立故意。,立足于认识主义的“盖然性说”:对于故意只能依据行为人对构成要件事实的认识来确定。即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发生具有盖然性(可能性很大),还实施该行为,就足以表明行为人是容认或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可能性不很大)时,就表明行为人没有容认或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2、我国刑法关于犯罪故意的概念 我国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

4、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所谓犯罪的故意,就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态度。,3、犯罪故意的构成要素 (1)认识因素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A.认识的内容 根据我国刑法理论的通说,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中的“明知”,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对行为本身的认识。二是对行为结果的认识。三是对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相联系的其他构成要件事实的认识。 关于“明知”的内容,争议较大的是关于违法性认识是否属于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的问题。,B.认识的程度: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所谓明

5、知会发生,一般认为有两种情况: 一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导致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二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2)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 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将要引起的危害结果持有希望或者放任的心理态度,是构成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 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是犯罪故意成立的两个有机联系的因素,缺一不可。,犯罪故意,直 接 故 意,间 接 故 意,预 谋 故 意,突 发 故 意,确 定 故 意,不 确 定 故 意,二、犯罪故意的类型,1、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心理态度。其构成因素有二: 认识因素:行为人明知

6、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意志因素:行为人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2、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心理态度。其构成因素也有两个: 认识因素: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意志因素: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的存在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1)行为人为了实现某种犯罪意图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发生。 (2)行为人为实现一个非犯罪的意图而放任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3)在突发性犯罪中,行为人不计后果,放任严重后果的发生。,3、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异同: 相同点:认识因素上都要求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

7、结果有明确的认识,在意志因素上都要求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不是排斥、反对的态度。 区别:主要在于认识因素、意志因素以及特定特定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的意义等方面。,4、对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分类研究的意义,(1)有助于我们认识故意犯罪在主观方面的复杂情况,从而正确地把握犯罪故意完整的内涵和外延。 (2)有助于司法实践正确定罪。 (3)有助于实践中对故意犯罪案件区分危害程度予以轻重不同的处罚, 按照依法定罪的要求,司法文书中不宜将故意犯罪区分为直接故意犯罪与间接故意犯罪,而是统称为故意犯罪即可。,犯罪故意的其它分类,1、根据认识内容及确定程度,将犯罪故意分为确定故意、不确定故意。 2、根据形成时间的长

8、短,将犯罪故意分为预谋故意、突发故意。 此外,有些学者根据行为人在行为时的意思,将犯罪故意分为事前故意、事后故意。,请你断案:,被告人:陈甲,男,37周岁,汉族,浙江省某市人,装卸工。1995年9月8日因本案被逮捕。 1995年8月18日凌晨,被告人陈甲在杭州铁路分局某站货场作业中因工作琐事受到派班员许某批评。陈怀疑同班的委外装卸工陈乙(男,30周岁,系被告人之堂弟)“告状”所致,便迁怒于陈乙,寻机报复。同月19日上午,被告人陈甲见陈乙在装卸休息室,不指名地辱骂陈乙。同月22日,被告人陈甲大休在家,又将家中用于水稻治虫的高毒农药甲胺磷乳油(浓度50)倒入一小药瓶内(约10毫升),,于上午8时1

9、0分左右潜至某站装卸车间设在货场的锅炉房内,趁周围无人,将小药瓶内的农药全部倒入陈乙待蒸的饭盒内,尔后弃瓶溜回家中。是日上午11时许,陈乙从蒸饭箱内取出饭盒准备就餐时,发现饭中有异味而未食用。发案后,公安机关对陈乙的盒饭作了检验,确认其含有有机磷农药甲胺磷成分,且含量为每克饭内含有0.025毫克甲胺磷。被告人陈甲在接受公安机关讯问时如实供述了投毒的经过,引导公安人员在其家中起获了甲胺磷农药,盛甲胺磷的小药瓶未找到。 【问题】你认为对陈甲的罪过如何认定?,请你断案:,被告人李某,男,35岁,汽车司机。 1998年7月29日,李某与司机房某等人开着解放牌卡车,为其岳父拉木材,因手续不符合规定,木材

10、收购小组负责人吴某责令将装上车的木材卸下。李某等人不肯卸车,后经多次交涉,木材小组仍坚持卸车。晚9时许,被告人李某强行开车,企图将木材拉走。吴某听到汽车发动声后,赶来制止,其他在场的人也上前阻止,但被告人李某一意孤行,继续开车出大门,并将车前的吴某推挤到墙根处。吴某顺势爬上汽车保险缸,爬在翼子板上,用手电筒晃照被告人,令其停车。,被告人李某不仅不停车,反而加速行驶,中途两次急刹车,将吴某摔下。被告人发现吴某被摔下后,不停车抢救,继续开车。后被公安人员截获归案。吴某被摔成重型颅脑损伤,抢救无效,于30日凌晨死亡。 问题 上述案例中,被告人的犯罪心理是什么? 为什么?,?,第三节 犯罪过失,一、犯

11、罪过失的概念 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因而构成犯罪的心理态度。特征: 1、行为人的实际认识与认识能力不一致 2、行为人的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不一致,二、犯罪过失的类型,二、犯罪过失的类型,1、疏忽大意的过失 亦称无认识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因而构成犯罪的心理态度。基本特征: (1)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认识因素 (2)行为人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意志因素,如何

12、判断行为人能否预见危害结果?,主观说:应以行为人本人的注意能力为标准进行判断。 客观说:应以一般人或平均人的注意能力为标准进行判断。 折衷说:行为人的注意能力高于一般人时应以一般人的注意能力为标准,行为人的注意能力低于一般人时应以行为人的注意能力为标准。 我们认为,应当根据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来确定行为人能否预见危害结果,即应将行为时的具体情况和行为人本人的条件,如行为人的年龄、所从事的职业、技术熟练程度、社会阅历、智力发育情况等主观特征,结合起来进行判断。,2、过于自信的过失,亦称有认识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因而构成犯罪的心

13、理态度。特征: (1)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认识因素 (2)行为人轻信能够避免但未能避免,以致发生了危害结果意志因素,轻信能够避免,包含以下三层意思: A.行为人相信危害结果不会发生,即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行为人是持否定态度的。 B.相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有一定的实际根据。 C.相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的根据并不充分、可靠。,(3)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区别,相同点:都预见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都没有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 不同点: A.认识因素上: 间接故意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现实可能性。 过于自信的过失则是预见到行为发生危害结果的假定可能性。

14、 B.意志因素上:间接故意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过于自信的过失中行为人反对、排斥危害结果发生。,第四节 与罪过相关的几个特殊问题,一、不可抗力事件 不可抗力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所引起的。具有三个特征: 一是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 二是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者过失; 三是损害结果由不能抗拒的原因所引起。,二、意外事件 所谓意外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三个特征: 一是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 二是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者过失; 三是损害结果由不能预见的原因

15、所引起。,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过失的异同 (1)共同之处:二者都是行为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没有预见,并因此发生了这种结果。 (2)区别: 意外事件是行为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不可能预见,不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 疏忽大意的过失则是行为人对行为发生危害结果的可能性能够预见、应当预见,只是由于其疏忽大意而导致了未能预见。,三、期待可能性问题 1、涵义:根据行为时的具体情况,如果不能期待行为人实施其他合法行为,就不能追究行为人的责任。 2、 理论来源 1897年德国法院“癖马案”、1933年日本的“第五柏岛丸案”。 3、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 (1)行为人标准说(以行为时具体状态下行为人自身的能力为标准) (

16、2)平均人标准说(以行为人状态下的通常人平均人的能力为标准),四、严格责任问题 1、刑事责任的发展历程 结果责任 过错责任 过错责任、严格责任(部分犯罪) 2、严格责任的刑事政策考虑: (1)是保证某些维护公众重大利益的法律得以实施的需要。 (2)是更有效地预防特定犯罪的需要。 (3)是节约诉讼资源的需要。 3、我国刑法对严格责任的态度,请你断案:,被告人朱某,男,38岁,某部队参谋。 1999年1月11日凌晨,某市街道干部邓某(男,27岁)因喝醉酒闯入部队家属院,用身体撞击朱某家的房门,将朱全家惊醒。朱某起床后隔门问:“谁!干什么的?”邓某不回答,并高喊:“开门!”朱某因不明其身份,便继续发

17、问,邓某仍未回答,并继续高喊“开门”。朱某欲开门看看是什么人,被其妻和岳母阻止。,这时邓某仍撞门不止。朱某因所在家属院曾发生过两次盗窃案,故判断是一伙歹徒前来抢劫,便从卧室拿出自制长剑,边拍打桌子边跺脚,大声呵斥门外人离开。邓某不听,并扭动门锁把手。朱某见情况紧急,即用电话通知值班员跑步赶来,并打电话报告当地派出所。这时邓某仍在门外呼叫“开门”。于是,朱某转身回房间拿出一支小口径步枪,压进两发子弹,持枪对门外喊:,“你赶快走开,不然我就开枪了。”邓某不听劝阻仍继续撞门,朱某便朝门外开了一枪,子弹击中邓某右腋下第七肋骨处,致使邓某失血性休克。待值班员赶来后,朱打开房门说:“你们快检查一下,看伤着

18、没有,我刚才开了一枪。”值班员见邓某受伤休克,立即将邓某送医院抢救。但由于伤势严重,流血过多,抢救无效,邓某于当日凌晨死亡。 问题本案中被告人朱某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什么?为什么?,请你断案:,农民甲种了一块地的南瓜,发现有人偷吃南瓜,于是在南瓜地里对一部分南瓜注射了农药,事后在村里吆喝了一番,并为免自己误摘,在没有投毒的南瓜边插了小白旗,结果当天下午另一放鸭子的农民路过时摘了两个南瓜,后来因鸭子走散,将南瓜放在一树下,此时两母女路过发现,将两南瓜抱回,其母将其中一个南瓜送给其妹妹,妹妹家晚上煮食南瓜,至一家四口全部中毒,其中一人中毒身亡。问:农民甲对被害人死亡的心理态度是什么?,?,请你断案:乙

19、交通肇事案,甲乙是一起长大的朋友,甲在某公司开车,乙在某工厂做钳工。后来乙迷上了学开车,便提出借甲的车开一开。于是甲答应和乙一起练车。起初两人在空地上练车,后来乙认为自己的技术已经很熟练了,便自作主张开到了公路上,结果乙驾驶的车不慎与迎面驶来的客车相撞,造成车损和甲的死亡,乙也受了重伤。 问:乙在此案中的心理态度如何?,请你断案:,被告人:王某,男,16岁,某中学学生。 1999年9月7日下午5时30分,王某放学回家后,同村的老猎手方某准备出去打猎,由于王某从未打过猎,于是跟随方某一块同去。当他们路过一山崖时,发现崖下有一只野鸡,方某将子弹装上膛,然后下去打野鸡。方某持枪下崖寻猎,但已不见野鸡

20、,便准备返回崖上。因崖陡坡滑,不易攀登,方某便将枪托递给王某(枪口朝下),要王某将其拉上崖顶,当方某左手抓住枪管,右手扶住崖坎向上爬时,王某脚底一滑,左手触动扳机,打中了方某肝部,方某当场死亡。,检察院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将王某起诉到法院。法院根据刑法第16条的规定,认为王某对方某的死亡无罪过,方某的死亡是一起意外事件,因而宣告王某无罪,当庭释放。 你认为对本案应如何正确处理? 为什么?,?,司法考试链接,(99卷二)22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婴儿啼哭不止,甲为了止住其哭闹,遂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并将棉被盖住婴儿头部。半小时后,甲再查看时,发现该婴儿已无呼吸,该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

21、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婴儿系俯卧使口、鼻受压迫,窒息而亡。甲对婴儿的死亡结果有何种主观罪过? A间接故意 B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06卷二)3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某检查站时,被工商执法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乙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乙抓住汽车车门的把手不放,甲为摆脱乙,在疾驶时突然急刹车,导致乙头部着地身亡。甲对乙死亡的心理态度属于下列哪一选项?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04卷二)12朱某因婚外恋产生杀害妻子李某之念。某日晨,朱在给李某炸油饼时投放了可以致死的“毒鼠强”。朱某为防止其6岁的儿子吃饼中毒,将其子送

22、到幼儿园,并嘱咐其子等他来接。不料李某当日提前下班后将其子接回,并与其子一起吃油饼。朱某得知后,赶忙回到家中,其妻、子已中毒身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朱某对其妻、子的死亡具有直接故意 B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间接故意 C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过失 D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属于意外事件,第五节 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一、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的概念 犯罪目的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也就是以观念形态存在于人脑中的、危害行为的预期结果。 犯罪动机刺激、驱使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心冲动或者内心起因。 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间接故意犯罪和过

23、失犯罪不可能存在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二、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关系,1、联系: 第一,二者都反映了行为的主观恶性及犯罪的社会危害性。 第二,犯罪目的以犯罪动机为前提和基础,犯罪动机对犯罪目的的形成又具有促进作用,犯罪目的是犯罪动机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第三,二者有时表现为直接的联系,即它们所反映的行为人的需要是一致的。,2、区别: (1)形成的时间先后不同。 (2)同一种犯罪的目的相同,而犯罪动机则可能有所不同。 (3)一种犯罪动机可以导致几种不同的犯罪目的。 (4)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在某些情况下反映的需要并不一致。 (5)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在定罪量刑中的作用不同。,三、研究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

24、意义,1、研究犯罪目的的意义 (1)在目的犯中,犯罪目的不仅可以成为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也可以成为划分此罪与彼罪的标准。 (2)在非目的犯中,犯罪目的也是影响犯罪主观方面的一个重要内容。 2、研究犯罪动机的意义 (1)不同的犯罪动机在司法实践中对量刑的轻重有一定的影响。 (2)犯罪动机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犯罪成立与否的一个因素。,第六节 认识错误,一、刑法中认识错误的概念 刑法中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意义或者对有关事实情况的不正确认识。 根据行为人认识错误产生的原因不同,刑法理论通常将刑法中的认识错误分为两种:法律认识错误和事实认识错误。,二、法律认识错误,法律认识错误,

25、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或者应当受到什么样的刑罚处罚的不正确认识。三种情况: 1、假想的犯罪 2、假想的不犯罪 3、定罪量刑的误认,三、事实认识错误,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时,对与自己行为有关的事实情况的不正确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对客体的认识错误 亦称客体错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对其侵犯客体的性质的不正确认识,即行为人意图侵犯一种客体,而实际上侵犯了另一种客体。,2、对行为对象的认识错误 亦称对象错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对其侵害对象的不正确认识。主要表现为: (1)同类对象错误,是指行为人实际侵害的对象与其所误认的对

26、象在性质上属于同类。 (2)非同类对象错误,是指行为人实际侵害的对象与其所误认的对象在性质上不属于同类。 (3)具体的犯罪对象不存在,行为人误以为存在而实施犯罪行为,因而致使犯罪未得逞的,应定为犯罪未遂。,3、对行为性质的认识错误 亦称行为性质错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对自己行为的实际性质的不正确认识。 4、对犯罪工具的认识错误 亦称对行为方法的认识错误、方法错误、手段错误、工具错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对自己所使用的手段、工具是否会发生危害结果的不正确认识。,4、对犯罪工具的认识错误,(1)迷信犯无罪 由于行为人的愚昧迷信,而采取不可能造成实际危害的迷信手段以实现自己犯罪意图

27、的 (2)手段不能犯犯罪未遂 行为人实际采用的手段与其意图采用的手段在性质(工具不能犯)和作用上不符,以致使犯罪未能得逞 如:误将白糖当作砒霜毒害他人工具不能犯 (3)由于手段错误引起的结果加重犯 如:欲以泻药毒害他人,误用砒霜将他人毒死,构成故意伤害罪的结果加重犯,5、对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亦称因果关系错误,即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对自己行为与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实际发展过程的不正确认识。主要包括: (1)行为人误认为自己的行为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犯罪结果,事实上并没有发生这种结果。 (2)行为人所追求的结果事实上是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行为人却误认为是自己的行为造成的。,3、行为人的行为没有按照

28、他预想的方向发展及其预想的目的停止,而是发生了行为人所预见所追求的目标以外的结果。 4、行为人实施了甲、乙两个行为,危害结果是由乙行为造成的,行为人却误认为是由甲行为造成的。,请你断案:天价葡萄案,2003年8月7日凌晨,海淀警方巡逻至香山门头村幼儿园门前时,发现4名男子抬着一个可疑的编织袋。盘查后,警方发现4名男子的编织袋中放着偷来的47斤科研用葡萄。经调查,其中一名男子未成年被释放。这些葡萄的来历与普通葡萄不同,它们是北京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葡萄研究园投资40万元、历经10年培育研制的科研新品种。民工的馋嘴之举令其中的20余株试验链中断,损失无法估量。案发后,市物价局价格认证中心对被偷

29、的葡萄进行估价,被偷葡萄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1220元。,【问题】 上述案例中民工的行为究竟是否构成盗窃罪呢?一时引得媒体和法律学人议论纷纷。有认为涉嫌盗窃犯罪的,也有认为不构成犯罪的。 你认为他们应该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吗?为什么?,?,“天价葡萄案”落定 商水馋嘴民工被免起诉,曾被全国各大媒体广泛关注的“天价葡萄案”的委托律师袁占峰昨天向本报记者透露了3名涉案民工的最后“说法”。3名民工已先后收到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的决定不起诉书。自此,被传得沸沸扬扬的“天价葡萄案”终于尘埃落定。 周口晚报/记者王双来 【人民网-河南视窗】 2005-2-22 14:40:58,司法考试链接,(07卷二)54刘某基于杀害潘某的意思将潘某勒昏,误以为其已死亡,为毁灭证据而将潘某扔下悬崖。事后查明,潘某不是被勒死而是从悬崖坠落致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刘某在本案中存在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B刘某在本案中存在打击错误 C刘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罪 D刘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思 考:,1.什么是犯罪故意?犯罪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有何区别? 2.什么是犯罪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有何区别? 3.疏忽大意的过失与意外事件有何区别? 4.怎样理解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的概念? 5.法律认识错误和事实认识错误各有哪些表现形式?这些情形对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各有何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