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市十三中任莉萍.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90925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克市十三中任莉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克市十三中任莉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克市十三中任莉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克市十三中任莉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克市十三中任莉萍.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克市十三中:任莉萍,读书与教师的生命成长 -好书伴我成长,给教师的建议,误区一: 备课就是花大量的时间备教科书。,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老师,他在上一堂公开课时,所有听课老师完全被他的课所吸引,连做记录都忘了。当问他花多少时间备这堂课时,答案是“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但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是15分钟”。,我们应当有这样的意识:在我们所教的学科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当我们现在所具备的知识与教给学生的知识的比例是10:1时,那么10年,15年后这个比例应该变成20:1,30:1。,误区

2、二: 备课过程中处于注意中心的只是教材。,“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宽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和艺术家。”,一个具备优秀教育素养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是按照教学大纲,而不是教科书的。他们是在仔细地思索过教学大纲后,再读教科书里的内容。他们会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位置,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他们更是会思考,为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所必要的教学细节,并且在备课过程中,处于他们的注意中心的,是学生的脑力劳动,学生的思维以及学生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一个具备优秀教育素养的教师身上,非常重要的特征便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在讲述和传授知识时情感鲜明,他们在讲课时是可以直接诉诸

3、学生的理智与心灵的,他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听课后,花最少的时间抠教科书。,误区三: 提高教学技巧就是不断地去听课。,学习优秀的经验并不是把方法机械地搬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取得某种信念。,误区四: 只看学生的成绩这个结果,而没有 尊重他们付出的过程。,让我们一起时刻记着-我们要爱护,培养和发展学生对学习的自豪感,要让他们看到和体验到他们在学习上所取得的成就。不要让学生由于成绩落后而感到一种没有出路的忧伤,感到自己低人一等。他们的乐观精神和自信心是更需要我们关注的。,误区五: 只要学生把所学的知识都记熟了, 他的学业成绩一定不错。,一个人到学校里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

4、,而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加聪明。因此,学生主要的智慧努力,不应当用在记忆上而是用到思考上。,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提出这样的疑问:“你知道为什么有些学生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是非常聪明伶俐,勤学好问的,但慢慢地他们变得对知识冷淡,头脑不灵活了?”而他的答案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和思考”。,误区六: 教师备课越精细,学生学得越好。,当学生的头脑需要考虑、深思和研究问题的时候,教师却让他们摆脱思考,教师使用教育学上所有巧妙办法,使自己的教学变得尽可能地容易理解,以便像习惯所说的那样,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可这样做的结果却是荒谬的。按我们的设想,这样做应当使学生的脑力劳动变得轻松,然而实际上却使它变得更加艰难了,

5、这就好比是给聪明伶俐的头脑做催眠术,使它变得迟钝起来。,简而言之,这本书让我领悟到,作为教师上课要做的两件事应该是:1. 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 2. 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为此我们还要教会学生同时进行阅读的和思考,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学会一边听一边写,这一点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尤其重要。,经典文化的魅力,作为青年教师,我们谈论更多、关注更多的往往是自己专业上的成长,这固然很重要;但是教师从身到心到灵的一种生命飞跃,则是超越专业成长之上的。教师,首先应该是文化人。所谓文化,就是以文化人。而教师,既要接受文化之化,又要以文化人。而要想拥有文化,就必须读书。经典文化一旦内化到教师的心里,外化出来的就是一道绚丽的风景。因为经典文化不仅流淌着智慧的光华,而且还摇曳着思想的要义。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与教师的生命成长有着一种内在的生命维系。,读书是一种习惯,而习惯形成一种生存方式,生存方式最终影响一个人的命运 。,青年老师们,让读书点亮我们心灵的灯盏,让思想拓展我们生命的宽度和长度,让我们在阅读中滋养提升自己的人格与智慧吧!,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