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比较优势理论.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96514 上传时间:2019-04-15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02章比较优势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02章比较优势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02章比较优势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02章比较优势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02章比较优势理论.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Part One:,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国际贸易理论),2,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模型,3,Chapter 2: The 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比较优势原理),the basic questions that we seek to answer in this chapter are:,What is the basis for trade(贸易基础)? What are the gains from trade(贸易所得)? What is the pattern of trade(贸易模式)?,4,5,2.1 the

2、 Mercantilists Views on Trade,(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重商主义者的贸易观点(P30) 重商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对于重商主义的评价,6,2.2 Trade Based on Absolute Advantage: Adam Smith,基于绝对优势的贸易(亚当.斯密),关于斯密 绝对优势和绝对劣势 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 绝对优势理论与重商主义的区别 绝对优势理论的模型分析 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7,2.3 Trade Based on Comparative Advantage: David Ricardo,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大卫.李嘉图

3、),关于大卫.李嘉图 比较优势的概念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 比较优势理论的模型分析 贸易所得分析 比较优势理论的例外 比较优势理论的贡献,8,2.4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opportunity costs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9,2.4.1 利用机会成本解释比较优势理论,利用机会成本解释比较优势理论 1936年哈伯勒(Haberler)用机会成本理论(opportunity cost theory)解释了比较优势原理,有时也被称作比较成本原理。根据机会成本理论,一种商品的成本是再生产此种商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生产量。结论是,当一国在一种商品生产上有较

4、低的机会成本时,该国在该商品生产上就有比较优势。两国应各自专门生产自己机会成本较低的产品。这种生产上的重组会扩大整个世界经济的规模,通过贸易,两国的福利水平都会提高。例如,在美国,小麦的机会成本是2/3单位的布,在英国,小麦的机会成本是2单位的布,小麦的机会成本美国低于英国,因此美国在小麦生产上相对于英国有比较优势。同样,英国在布匹上有比较优势。这就是用机会成本理论来解释比较优势理论。,10,2.4.2 机会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机会成本 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PPF)表明一个国家使用其所有资源和最佳技术时,能生产的两

5、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机会成本:则指得是为了多生产某种产品(例如布)而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小麦)的数量。 机会成本的三种情形: 机会成本不变; 机会成本递增; 机会成本递减。,11,机会成本不变,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保持不变,则这种状况为机会成本不变,此时PPF为一条直线;,W,C,每增加一单位的C,所必须放弃的W不变,图 1-2 机会成本不变,12,机会成本递增,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逐渐增加,则这种状况为机会成本递增,此时PPF为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C,W,随着每增加一单位的C,所必须放弃W的数量逐渐递增。

6、,图1-3 机会成本递增,13,机会成本递减,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逐渐递减,则这种状况为机会成本递减,此时PPF凸向原点。,C,W,随着每增加一单位的C,所必须放弃W的数量逐渐递减。,图1-4 机会成本递减,14,2.4.3 固定成本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所得,本章着重介绍固定成本下的贸易行为,15,无贸易时美英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图2.1,P43),C,120,90,60,W,180,斜率2/3,美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在没有国际贸易时,一国只能消费它可生产的产品,因此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同时也是消费可能性曲线。人们的偏好决定了该国事实上选择生产和消费的产品组

7、合。假设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美国选择的生产组合为左中的点A(90W和60C);英国选择的生产组合为右图中的点A1(40W和40C)。,A,C,120,60,40,W,40,斜率=2,英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A1,发生贸易前后的生产模式,贸易时,根据机会成本原理,美国应专门生产小麦,英国应专门生产布,则美国生产组合将会从没有贸易情况下的点A(90W,60C)移动到点B(180W,0C),而英国的生产组合将会从点A1(40W,40C)移动到点B1(0W,120C)。这种分工,扩大了经济的整体规模。两国小麦的总产量由贸易前的130单位增加到180单位(全部由美国生产)。两国布的总产量由贸易前100单位

8、增加到120单位(全部由中国生产)。分工带来产量净收益为50单位小麦和20单位布。,C,120,90,60,W,180,斜率2/3,B,A,C,120,60,40,W,40,斜率=2,B1,A1,美国,英国,17,C,120,90,60,W,180,110,70,A,B,固定成本下的贸易所得,E1,B1,C,120,40,W,60,50,40,70,E,设美、英进行贸易的国际比价为1W=1C,美国生产的180单位W,自己消费110单位,其余70单位用来交换70单位C。图中,E点(110W和70C)为贸易后美国的消费组合点。专业化分工和国际贸易给美国带来的净收益为20单位W和10单位C。同样,英

9、国生产120单位C,自己消费50单位,其余的70单位交换70单位W,图E1点(70W和50C)为英国贸易后的消费组合点。贸易给英国带来的净收益为30单位W和10单位C。,120,A1,U.S,U.K,OVER,18,重商主义者认为国家富强的方法应当是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而出超的结果是金银等等贵金属的流入。而一个国家拥有越多的金银,就会越富有、越强大。因此,政府应当竭尽所能鼓励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类消费品)的进口。然而,由于不可能所有贸易国同时出超,而且任一时点上金银总量是固定的,一个国家的获利总是基于其他国家的损失。因此,重商主义者鼓吹经济民族主义,认为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冲突的

10、。(5),重商主义者的贸易观点(P30),19,重商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15世纪16世纪中叶:早期重商主义(货币差额论) 16世纪下半期18世纪: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5),20,重商主义的主要错误,金银是财富的惟一形态; 财富都是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 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zero-sum game)”,一方得益必定是另一方受损,出口者从贸易中获得财富,而进口则减少财富。(5),21,所谓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是指,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相反,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就不具有绝对优势,即具有绝对劣势(a

11、bsolute disadvantage) 。(6),绝对优势与绝对劣势,22,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P33),亚当.斯密认为,两国间的贸易基于绝对优势。当一国相对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有更高效率(或有绝对优势),但在另一种商品生产上效率低(或有绝对劣势),那么两国就可以通过专门生产自己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来交换其有绝对劣势的商品。这样,资源可以被最有效地利用,而且两种商品的产出会有很大增长。这种增长可用来测度两国专门化生产所产生的收益,这种收益通过国际贸易在两国间进行分配。(6),23,绝对优势理论的模型分析,模型的基本假设 Table 2-1 Absolute Advanta

12、ge(6),24,模型的基本假设,假设1:两个国家和两种可贸易产品 ; 假设2: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 ; 假设3: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异 ; 假设4:给定生产要素(劳动)供给,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 假设5:劳动的规模收益不变 ; 假设6:完全竞争市场。各国生产的产品价格都等于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无经济利润; 假设7:无运输成本等交易费用。(23),25,所谓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是指,一国在所有商品上的劳动生产率都要低于另一国,即所有商品的生产均处于绝对劣势,但是相对劣势较小的商品较之那些相对劣势

13、较大的商品而言,即具有比较优势。(7),26,比较优势原理 (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都处于劣势即无绝对优势),两个国家也有可能进行互利贸易。一个国家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它的绝对劣势相对小一些的商品(这是其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大的商品(这是其有比较劣势的商品)。(7),27,Table 2-2 Comparative Advantage(7),比较优势理论的模型分析,28,贸易所得分析(共2页),29,比较优势理论贸易所得分析 贸易可能发生情况下,两种商品的国际价格底线: 美国所能接受的小麦(布匹)的

14、国际价格底线: 1单位小麦2/3单位布匹 或者 1单位布匹1.5单位小麦 英国所能接受的小麦(布匹)的国际价格底线: 1单位小麦2单位布匹 或者 1单位布匹0.5单位小麦 小麦的国际价格范围: 2/3单位布匹 1单位小麦2单位布匹 即 4C6W12C 布匹的国际价格范围: 0.5单位小麦 1单位布匹1.5单位小麦 即 3W6C9W,30,贸易利益的分配:(Page 37) 12单位布与4单位布的差(即8单位布)代表交换6单位小麦时两国可分配的总利益。例如当交换比率为6W=6C时,美国获利2单位布,英国获利6单位布,共8单位布。交换比率越接近6W=4C时,美国的贸易所得越小,英国的贸易所得越大。

15、换句话说,交换比率越6W=12C时,相对于英国的贸易所得来说,美国的贸易所得就越大。 结论:(Page 37) 至此,我们要证明的是: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处于劣势,互惠的贸易仍会发生。(7),31,当一国与另一国相比,在两种商品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而且令中商品生产的绝对不利的程度相等或绝对不利的比例相同时,没有互惠的贸易发生。 (共两页),Exception to the 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32,即使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仍有互惠贸易的基础。除非对两种商品而言,一国的绝对劣势比例与另一国相同。(7),比较优势理论的修订结论(PAGE 38):,33,比较优势理论的贡献,“比较优势”学说不仅在理论上更广泛地论证了贸易的基础,在实践上也部分解释了先进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贸易的原因。(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