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物理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2019030602215.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620196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WPS 页数:19 大小:7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物理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2019030602215.wps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物理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2019030602215.wps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物理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2019030602215.wps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物理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2019030602215.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物理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2019030602215.wps(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 20192019届高三物理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Al-27 S-32 K-39 Ca-40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

2、题目要求的。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7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8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 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下列以物理学家命名单位的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是 A.特斯拉 B.法拉 C.欧姆 D.安培 15.某天早晨,气象台发布红色雾霾警报,受雾霾影响,局部地区能见度不足 40m,对交通带 来严重危害,则在此气候条件下,某汽车刹车加速度为 5m/s2,驾驶员反应时间不计,则他 应控制最大车速约为 A.20km/h B.50km/h C.70km/h D.100

3、km/h 16.高景一号 03/04卫星于 2018年 1 月 9 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 高景一号卫星轨道高度 530 公里是,国内首个具备 高敏捷多、模式成像能力的商业卫星星座,不仅可以 获取多点、多条带拼接等影像数据,还可以进行 立体采集。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高度为 36000 公 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景一号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 B.高景一号卫星的角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 C.高景一号卫星的周期大于地球同步卫星 D.高景一号卫的线速度大于 7.9km/s 17.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电阻 R1、R2和 R3的阻值分别是 3、1 和 4

4、,A 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 为正弦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已知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 数比为 3:1。若开关 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则当 S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A. I - 1 - B.3I C. 4I D.5I 18以下说法正确的 A.一种元素具有放射性,与它是以单质还是化合物存在有关 B. (碳 14)衰变可以用来进行物质年代的测定 C.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之一 D.卢瑟福通过分析 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 19.如图所示,一根重为 G=0.1N、长为 L=1m、质量分布均匀的导体 ab,在其中点弯成 60 度角,

5、将此导体放入匀强磁场中。导体两端 a、b 悬挂于两相同的弹簧下端,弹簧均处于竖直状态, 当导体中通有 I=1A的电流时,两根弹簧比原长各缩短了x=0.01m,已知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 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B=0.4T,则 A.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为 ba B.每根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0.5N C.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5N/m D.若导体中不通电流,则每根弹簧比原长伸长了 0.02m 20.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圆周,其圆心为 O,直径 AB和 CD 相互垂直,电荷量均为 Q 的 正点电荷放在关于 CD 对称的圆周上,它们所在半径的夹角为 1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 O 与点 C 的电场

6、场强相同 B点 C 与点 D 的场强大小之比为 3 :1 C一电子从 D 点由静止释放,运动到 C 点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D将一正电荷沿着圆周从 A 点经 D 移至 B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21.如图所示,为三个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 B,方向分别垂直纸面向外、向里 和向外,磁场宽度均为 L,在磁场区域的左侧边界处,有一边长为 L 的正方形导体线框,总电 阻为 R,且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现用外力 F 使线框以速度 v 匀速穿过磁场区域,以初始 位置为计时起点,规定电流沿逆时针方向时的电动势 E 为正,外力 F 向右为正则以下能反映 感应电动势 E 和外力

7、 F 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是( ) A - 2 - B C D 三、非选择题:共 174 分。第 22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38 题为选 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129 分。 22(6“分)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下列物理量中,必需直接测量的是_(填写代号) A重锤质量 B重力加速度 C重锤下落的高度 D与下落高度对应的重锤的瞬时速度 (2)设重锤质量为 m、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 T、重力加速度为 g。图乙是实验得到的一条 纸带,A、B、C、D、E 为相邻的连续计时点。根据测得的 x1、x2、x3、x4,写出重锤由 B

8、 点到 D - 3 - 点重力势能减少量的表达式_,动能增加量的表达式_。由于重 锤下落时要克服阻力做功,所以该实验的动能增量总是_“(选填 大于”、“等于”或“小 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23(9 分)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决定测绘标有“3.8 V 0.4 A”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1)使用多用电表粗测小灯泡的电阻,选择“1”欧姆挡测量,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_。 (2)实验室提供的实验器材有: A电源 E(4 V,内阻约 0.4 ) B电压表 V(2 V,内阻为 2 k) C电流表 A(0.6 A,内阻约 0.3 ) D滑动变阻器 R(010 ) E三个定值电

9、阻(R1=1 k,R2=2 k,R3=5 k) F开关及导线若干 小组同学们研究后发现,电压表的量程不能满足实验要求,为了完成测量,他将电压 表进行了改装。在给定的定值电阻中选用_“(选填 R1”“R2”或“R3”)与电压表_(选 “”“填 串联 或 并联”),完成改装。 在图 1 虚线框中画出正确的实验电路图(虚线框中已将部分电路画出,请补齐电路的 其他部分)。 图 1 (3)该实验小组按照正确的电路图和实验操作描绘出了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 2 所示。 - 4 - 先将两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按如图 3 所示电路连接,图中定值电阻阻值为 R0=3 ,电源电 动势 E=4.5 V,内 阻 r=

10、1.5,此时每个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为_W。(结果保留 2 位有效 数字,I 表示通过每个小灯泡的电流) 图 2 图 3 24(12分)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 的小球 C 用轻绳悬挂在 O 点,小球下方有一质量为 2m的平板车 B 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小球的位置比车板略高,一质量为 m 的物块 A 以大小为 v0的初速度 向左滑上平板车,此时 A、C 间的距离为 d,一段时间后,物块 A 与小球 C 发生弹性碰撞,碰 撞时两者的速度互换,且碰撞时间极短,已知物块与平板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重力加速 度为 g,若 A 碰 C 之前物块与平板车已达到共同速度,求: (1)A、C 间的距离 d 与

11、 v0之间应满足的条件? (2)要使碰后小球 C 能绕 O 点做完整的圆周运动,轻绳的长度 l 应满足什么条件? 25(20分) - 5 - 虚线 PQ 上方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 PQ下方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两处磁 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 B0,足够长的不等间距金属导轨竖直放置,导轨电阻不计。两根金属棒 水平地靠在金属导轨上,其中金属棒 AB 光滑且质量为 m,长为 L,电阻为 R;金属棒 CD质量 为 2m、长为 2L、电阻为 2R,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若 AB棒在拉力 F 的作用下沿导轨由静止向上做加速度 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时由静止释放CD 棒,如图所示。 已知运动

12、过程中棒与导轨接触良好,重力加速度为 g,求: (1)AB棒哪端电势高,两端的电压 UAB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 规律; (2)作用在金属棒 AB上的拉力 F 需要满足的条件; (3)CD 棒下滑达到最大速度所需时间。 26(14 分)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实验室模拟工业制备硫氰化钾(KSCN)。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步骤如下: (1)制备 NH4SCN 溶液:CS2+2NH3 NH4SCN+H2S。该反应比较缓慢。 实验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三颈烧瓶内盛放有 CS2、水和催化剂, 三颈烧瓶的下层 CS2液体必须浸没导气管口,目的是_。 - 6 - 实验开始时打开 K1,加热装置 A、D,缓缓地向装置

13、D 中充入气体。装置 A 中的物质是 _(以化学式表示),装置 C 的作用可能是_。 (2)制备 KSCN溶液:移去 A 处的酒精灯,关闭 K1,打开 K2,利用耐碱分液漏斗边加液边加热, 则此时装置 D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3)制备 KSCN晶体:先滤去三颈烧瓶中的固体催化剂,再减压蒸发浓缩,_,过滤, 干燥,得到硫氰化钾晶体。 (4)测定 KSCN的含量称取 10.0g 样品配成 1000mL 溶液量取 20.00mL于锥形瓶中,并加入几滴 Fe(NO3)3溶液,用 0.1000mol/LAgNO3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 AgNO3标准溶液 20.00mL。 滴定时发生

14、的离子反应为 SCN+Ag+= AgSCN,则终点时的现象是_。 KSCN 的质量分数为_。 27(15 分) “碲被誉为 现代工业、国防与尖端技术的维生素”,工业上常用铜阳极泥(主要成分是Cu2Te, 含 Ag、Au 等杂质)为原料提取碲并回收金属其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TeO2是两性氧化物,微溶于水,易溶于较浓的强酸和强碱。回答下列问题: (1“) 加压酸浸 1”过程中将碲元素转化成 TeO2,应控制溶液的 pH为 4.55.0,酸度不能过 高 , 原 因 是 _, 其 中 “加 压 ”的 目 的 是 _。 写 出 “加 压 酸 浸 1”过 程 中 Cu2Te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15、方 程 式 _。 (2)“酸浸2”时温度过高会使碲的浸出率降低,原因为_。 要从 Ag 和 Au中分离出 Au,可以向回收的 Ag和 Au 中加入的试剂是_。 (3)写 “出 还原”反应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_。 (4)工业上另一种提取碲的方法是将铜阳极泥在空气中焙烧,使碲转化成 TeO2,再加 NaOH碱 浸 , 以 石 墨 为 电 极 电 解 溶 液 获 得 Te。 电 解 过 程 中 阴 极 的 电 极 反 应 式 为 _。 (5)25时,向1mol/L 的 Na2TeO3溶液中滴加盐酸,当溶液pH 值约为6 时,此时溶液中c(TeO32): c(HTeO3)=_(已知:H2TeO3的 Ka

16、1=1.0103,Ka2=2.0108) 28(14 分) 氮的氧化物 NO3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化学上采用 NH3处理 NxOy不仅可以消除污染,还可 - 7 - 作为工业生产的能量来源。 (1)已知:I.2NO(g)=N2(g)+O2(g) H=177kJ/mol II.4NH3(g)+3O2(g)=2N2(g)+6H2O(g) H=1253.4kJ/mol 则用 NH3处理 NO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 (2)已 知:N2(g)+3H2(g) 2NH3(g) H”“ (1分) 其他条件相同,M 点压强大,反应速率快 (1 分) 增大氮气的浓度,也可以及时分离出 氨气(2分)

17、T3T2T1 (2分) AD (2分) (2 分) 大 (2分) 35. 8 (1 分) 大于 (2分) Mn原子半径较小且价电子数较多,金属键较强 (2 分) 三角锥形 (1分) sp3 (1 分) 低于 (1分) r(Ca2+)r(Sr2+),CaO 晶格能大于 SrO 晶格能,故 CaCO3更易分解为 CaO (1分) 键, 键(2分) 8 (1分) 12 (1 分) (2分) 36. 丙酮(2 分) 氧化反应(2 分) 甲醇、浓硫酸 (1分) 加热 (1分) C4H5N(2 - 16 - 分) 碳碳双键、羧基(2分) (2分) (3 分) 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6 CBCABD

18、29、(9 分)(1)苏丹() 橘黄(红) (2) O 油料种子萌发时首先必须进行脂肪的水解,这需要种子吸收大量的水分,干重增加应 该是脂肪水解时加入的水的质量(2 分) (3)一定的光照(2 分) 适宜的水分和矿质营养(无机盐)(2 分) 30、(除第(2)小题 4 分外,其余每空 2 分) 31.(10分,每空 2 分) (1)将黑身与灰身蝇杂交得子代,按性别分别统计体色及数量(统计子代颜色及比例) 黑身 :灰身 =1:1( 全为黑身, 全为灰身) (2)不能 灰身和灰身杂交后代为:灰身 :灰身 :黑身 =2:1:1(黑身和黑身杂交后代 全为黑身) 灰身 :灰身 :黑身 :黑身 =3:3:1:1(意思准确 2 分)(黑身和黑身杂交 后代全为黑身) 32、(10分,除标注外每空一分)(1)光照和温度(2 分) 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2)自然选择 (3)5 -0.5(-0.5-0.6之间均可给分) z-y(2 分) (4)对湖泊生态系不同季节不同深度水体的有机碳生产率的研究(2 分) 37、(1)萃取 过滤 浓缩(每空 1 分) - 17 - (2)部分精油会随水蒸气挥发而流失; (3)乳酸菌数量增加,杂菌数量减少 乳酸菌比杂菌更为耐酸 (4)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5)溶解氧 营养物质 - 1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