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节学习者分析.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29921 上传时间:2019-04-24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5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节学习者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三节学习者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三节学习者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三节学习者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三节学习者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节学习者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节学习者分析.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学习者分析,一、学习者分析概述,(一)学习者分析的定义:指了解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心理、生理、社会等因素的过程。它包括学习者准备状态分析、学习者学习风格分析 (二)学习者分析的意义 .对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是教学设计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对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可为后继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学习者原有的学习准备状态是教学的起点 学习准备:指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水平 或原有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三)学习者分析的内容和层次 .学习者准备状态的分析 (1)一般特征分析:对所有学习者学习有关学科内容产生影响的心理的和社会的特点。 (2)初始能力和教学起点的分析 初始能力(en

2、try competency):学习者学习新知识时已 经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 教学起点(the entry level for instruction):是指开 始进行教学的基准点。教学起点是依据预备能力 、目标技能、态度来确定的。 .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分析 学习风格:是指对学习者感知不同刺激、并对不同刺激作 出反映这两个方面产生影响的所有心理特征。,二、学习者学习准备状态的分析,(一) 学习者一般特征的分析 1.学习者认知发展特征分析 (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 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 2.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变量 认知结构:是指个体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 或者就

3、教材而言,指个体关于特殊知 识领域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三个认知结构变量(Ausbel): (1)第一个认知结构变量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即 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是否存在可用来对新观念起固 定、吸收作用的观念。 (2)第二个认知结构变量认知结构的“可分辨性”。即 这个起固定、吸收作用的原有观念与当前所学新观念之 间的异同点是否清晰可辨。新旧关键之间的区别愈清楚 ,愈有利于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和保持。 (3)第三个认知结构变量认知结构的“稳固性”。即这 个起固定、吸收作用的原有观念是否稳定、牢固。,原有观念与新观念之间通常有三种关系: (1)类属关系:即上下位关系,是指当前所学内容类属于学 习者

4、认知结构中某个包容性更广、抽象概括程度更高的 原有观念。他包括派生类属和相关类属。 (2)总括关系:指当前所学的内容具有较广泛的包容性和概 括性,因而能把一系列原有观念总括与其中。 (3)并列组合关系:指当前所学的内容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 的观念既不存在类属关系,也不存在总括关系,但却具 有某种共同或相关属性的情况。(回声与雷达之间的关 系),3.学习者学习动机分析(Ausbel) 学习动机主要是指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又称学习动力。它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活动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它决定个体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倾向性和选择性。 (1) 认知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

5、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在有意义学习中,认知内驱力可能是一种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这种学习动机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满足这种学习动机的奖励(知识的实际获得)是由于学习本身提供的,因而也被称为内部动机。,(2)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这种需要从儿童入学开始,日益显得重要,成为成就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这种动机并非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它将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是一种外部动机。 (3) 附属内驱力 附属内驱力是指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如家长、教师)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作好的一

6、种需要。 4.学习者所处社会环境对学习者的影响,(二)学习者初始能力和教学起点的分析 1. 学习者的初始能力 (1) 定义:是指学习者已有的与新学习内容相适应的的知识 、技能和态度(能力或倾向水平)。 (2) 初始能力的分析: 对预备技能的分析:看学习者是否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这是从事新学习的基础。 对目标技能的分析:看学习者是否已经掌握了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所要求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这有助于我们在确定内容方面作到详略得当。 学习者学习态度分析:看学习者岁所学课程的态度(兴趣、偏见等),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分析。,2.教学起点的确定 在学习者初始能力的确定过程中,其实已

7、经隐含了教学起点。例如:(右图),三、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分析,(一) 学习风格的含义 人们对学习风格的研究历史不长,还没有公认的定义。 1.学习者感知不同刺激、并对不同刺激作出反应这两个方面产生影响的所有心理特性。 2.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综合。学习策略指学习方法,学习倾向指的是学习者的学习情绪、态度、动机、坚持以及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偏爱。 (二) 学习风格中的认知因素 1. 认知方式的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 2. 格雷戈克的学习风格的分类(定义二) 3. 沉思型和冲动型(依据信息加工过程的速度和准确性进行分类),(三) 学习风格的情意因

8、素 1. 内控与外控 控 制 点:是指人们对影响自己生活与命运的因素的看法。 内部控制:这样的人相信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及其结果是由自身 具有的内部因素决定的,自己的能力和所做的努力 能控制事态的发展。 外部控制:这样的人认为自己受命运、运气、机遇和他人的控 制,是这些外部的,而且难以预料的因素主宰着自 己的行为结果。,2. 正常焦虑与过敏性焦虑 焦 虑:是指个体对某种预期会对他的自尊心或自身利益造 成潜在威胁的情境所产生的担忧反应或反应倾向。 正常焦虑:是客观情境对个体自尊心可能构成威胁而引起的焦 虑。但是正常焦虑并不是指适当水平的焦虑,它同 样可能出现过高或过低的不同水平,这取决于自尊 心受到

9、威胁的程度。 过敏性焦虑:不是因客观情境对个体自尊心构成威胁而引起的 ,而是由遭受伤害的自尊心本身引起的。自尊心受 到的伤害程度越高,过敏性焦虑水平就越高。如果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外界尤其是家长的 内在认可,就可能导致儿童产生缺乏内在的自尊心 和价值感。,(四) 学习风格的综合研究 克内克等人的研究: 1. 信息加工风格 2. 感知或接受刺激所用的感官 3. 感情的需求 4. 社会性需求 5. 环境和情绪的需求,四、成人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习目的明确 2.注意教学效率 3.实践经验丰富 4.自律性和独立性强 5.参与教学决策:希望与教师共同参与责任,希望与 教师共同评估学习的需要和目标,选择学习活动 以及决定如何评价他们的学习。,作业,1.列举一下你学校教育中经历过的学习者分析方法,你还能想到哪些更好的、简单易行的学习者分析方法。 2.请查阅资料,阐述在网络教学中,如何进行学习者分析。写出相关的理论以及具体的操作步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