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文综高考趋向分析1.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62877 上传时间:2019-05-01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文综高考趋向分析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新课改文综高考趋向分析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新课改文综高考趋向分析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亲,该文档总共10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改文综高考趋向分析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文综高考趋向分析1.ppt(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课改文综高考趋向分析 新高考历史教学策略例谈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朱世光 2008年9月26日,第一部分 深刻领悟课程改革理念 切实把准历史测量倾向,一、历史课改追求与 文综考纲要求的异同,考纲文综考核目标,历史课标课程目标,审题乃笔试先决,探究是求知必路,能力乃教育追求,测量显素质表符,课标规划的历史学科学习目标 一是理性的历史观,对历史和现实社会的科学认识; 二是健全的人文素养; 三是健康的民族情感和世界意识; 四是学习历史、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性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

2、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考纲规划的文综考查基本目标 和历史学科命题意图,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历史、地理、政治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测试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考纲) 学科知识体系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构建的,反映了对历史的总体认识,体现和涵盖了学科的主干知识,在考试测量中十分重要。只有把握住了学科知识体系,才能保证考试测量在历史观念方面的价值取向,保证考查的是主干知识。同时,考试测量的试题应该有三个命制目标:一个是命题的立意,即试题要有一定的主题思想;一个是能力考察的目标;一个是通过作答使认识得到提升,也就是使考试测量本身成为再教育的

3、过程。命题的立意和认识的提升都源于学科知识体系。(杨宁一),文科综合考核能力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 3、描述和阐述事物 4、论证和探讨问题,历史学科考核能力要求 1、识记鉴别能力 2、领会诠释能力 3、分析综合能力 4、评价辩证能力,二、体现课改理念的文综历史测量倾向,考查范围泛化 呈现形式活化 能力层次深化 题设难度强化,最大的挑战依纲不据本,依纲命题实践严重超越课标: 内容呈现专业化,思维考查成人化,1、注意文史知识,强调历史概念。 (1)直击学科必备常识,培养深沉历史感 (2)揭示专用名词内涵,缜密学科思维,(2007全国卷一)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

4、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清康熙帝 (2007宁夏卷)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2008年全国卷一)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阴”的方位是 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 ( 2008年全国卷二)古人云:“日之所照曰阳。”下列各项中,两者均属于“阳”的方位是 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

5、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文史常识,(2007山东文综)图8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图中阴影部分判断,他的研究课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B.七七事变前日本占领区域的变化 C.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D.三大战役后解放区的扩大,时空观念,(2008年全国卷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半岛形成两个国家。对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朝鲜半岛状况的正确表述是 A两国之间缔结了和平条约 B两国均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C美苏分别保持着军事存在 D战争使两国对峙格局固定下来,(2007上海历史)20世纪初期,中国曾“以俄为师”。这里的“俄”通常是指沙俄 苏俄 苏联 独

6、联体 俄罗斯 A B C D, (2006年全国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和德国(联邦德国)由敌视转为和解。下列各项中,表明法德和解的最早的历史事件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B. 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 C.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 D. 马斯特里赫条约的签订,时空观念,(2008全国文综二)图5为历史上某次战争的形势图。该图所示战局的时间是 A.1812年 B.1914年 C.1918年 D.1941年,(2006年全国卷文综15)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力”决议使用“恢复”一词的原因是中国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字国 中国是联合国宪章的签

7、字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被剥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A. B. C. D. (2007年全国卷1)史学家陈寅恪在评述“武周之代李唐”的历史意义时说,此“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此处“社会之革命”是指 A重用酷吏,实行法治 B女皇当政,任用女官 C扶植庶族,抑制士族 D移风易俗,推崇佛教 (2007年全国卷1)甲午战后,清政府开始组建新军。新军的主要特点是 A仿效近代西方军制编练 B最早配备近代先进武器 C大量征召有先进思想的青年 D多以文人充任高级军官,概念内涵,(2005年天津,16)1912年,孙中山自豪的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

8、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指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的成立 D临时约法的颁布 (2005年北京19)20世纪中叶毛泽东宣告“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结论相符的是 A.抗战胜利洗雪中国百年国耻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008年全国卷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概念内涵,2007年高考上海 历史

9、试卷28随着历史的变迁,许多概念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例如“革命”,最早界定为改朝换代,近代以来则多指政治体制变革。下列选项对应上述概念内涵的是 A汤武革命/“光荣革命” B“光荣革命”/工业革命 C汤武革命/“文化大革命” D工业革命/“文化大革命”,治史方法研究性学习能力,2006年北京卷文综对学习方法的张扬: 读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完成12-13题。 12对比图5从图6可以观察到的政治局势变化是 A“尊王攘夷” B楚王问鼎 C三家分晋 D秦修万里长城,(2007年广东卷历史26)有研究者在论述“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两重性”时,引用过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

10、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 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 明会典 【材料二】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唐书54人;宋史55人;元史l87人;明史“不下万余人”。 据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 【材料三】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 据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 【材料四】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 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 请回答: (1)该研究者认为,明朝妇女的婚姻观存在两重性,即保守性与自主性。他可能使用上述哪些材料来分别证明?(2分) 材料一和材料二证明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保守性;

11、材料三和材料四证明明朝妇女婚姻观的自主性。(2分) (3)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学者著作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有何看法?(3分) 考生可从材料本身的可靠性或对材料的使用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如:小说是文学作品,作为史料使用,必须慎重。(或:小说是现实的反映,可以作为史料使用。)材料三、四的现象是个案,而且出现在明中后期,不足以说明整个明朝妇女婚姻观的自主性。(3分),2、重视基础主干,强化材料识读。 (1)背靠教材,引导从微观史实角度发掘史学含义 (2)提供多样化的情景材料,使老问题亮出新视角,倾向:史料鉴别评价,史料与已有结论观点比对(杨宁一),要求“在系统中把握要素,

12、在整体中把握局部”。,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考查为基点,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结论的认知,旨在准确地测量“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具有的学习能力”。 考查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的内容,包括:史鉴意义较大的内容、紧密联系现实的内容、与学科主体知识相关联的内容、大学里重点学习的内容。,2007全国文综二:图5是西汉政府授予边疆民族 首领的铜质官印的印文,该印出土于新疆沙雅什格提 遗址。这印证了当时这一地区 A与西汉王朝结盟 B为西汉王朝的附属国 C正式归属西汉王朝 D是西汉王朝的封国,(2008年全国卷一)以下两图是欧洲某一城市的街景。图4摄于1961年8月,图5摄于1989年

13、11月之后,它们分别反映的是 A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 B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 C军事冲突加剧和政权更迭 D民族矛盾激化和暂时缓解,微观史实发掘,(2008年全国卷一)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微观史实发掘,41.(2007年文综)(20分)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153年,金迁都燕京。据史书记载,在迁都前后, 朝臣曾有激烈争论。反对迁都

14、者提出,“上都之地,我国旺气, 况是根本,何可弃之”。赞同迁都者的理由则是,“上京僻在一 隅,转漕艰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处雄要局庸、古北、松亭、榆林等关,东西千里,山峻相连,近在都畿,易于据守”;“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我本朝皇业根本在山南之燕”。1151年,有司据阴阳五行学说来规划燕都的布局。金帝完颜亮言:“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使桀纣居之,虽卜善地何益?使尧舜居之,何用卜为?”迁都二十多年后,“女真人寝忘旧风”,“燕饮音乐,皆习汉风。”(摘自金大国志等) (1)指出1141年南宋与金“绍兴和议”所确定的双方界线。(4分)(

15、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16分),答案要点: :(1)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2)原因:上京地处偏僻,不便实行统治;燕京地区是战略要地;利于控制全境,便于南下攻宋;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文明程度较高。 影响:促进民族融合,加快社会文明和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加速了北京地区的建设发展,为此后历代定都北京奠定了基础。,微观史实发掘,(1)问题引言创设问题背景 (2)再认角度提供认知方法 (3)信息载体史料内涵的鉴别评价、信息的提取运用 (4)拓展互补史料和已知融会贯通 (5)悖逆反思史料和已有结论观点的比对,材料功能延展,3、反映史学前沿理论成果,体现

16、现代教育理念 (1)把中国史某些历史现象放到世界历史潮流大背景中考察,尝试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认知中国近代现代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折射整体世界史观和现代化范式、文明史范式。 (2)注重材料性与情景性、探究性和思辩性、挑战性与创新性。,文明史范式 文明史的学科体系与传统的通史体系有相当大的区别。一是主线不同,文明史考察的是文明的演进,把人类文明的发展演变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以文明作为研究单位,从不同文明类型把握人类文明的多样化,并且把中国历史纳入到世界文明史之中。二是角度不同,重视至今仍然有重大影响的文明,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三是知识范围不同,把思想文化、社会生

17、活有机地融入文明的演变之中。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学科考试测量命题改革 ( 杨宁一),(2007年文综全国卷II 2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总结说:“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 作者在这里强调 A从西方的角度认识非西方的历史 B从非西方的角度认识西方的历史 C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D用整体性的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2007年文综全国卷II38 )孙中山关于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关系的观点问题和当代全球意识。,(2007

18、年广东卷第27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19、答: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答:政治: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经济:打击了帝国主义,有利于民族资本发展;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资本主义民主思想进一步发展。 (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 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基础。,采用高中学生较陌生的又体现当前史学前沿成果的结论或不熟悉的视角命题,用提供材料的方式要求对传统观念进行反思命题,是文

20、综历史题测试创新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维品质的主要途径。 提供相对陌生的多样化的情景材料将原有知识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和新知识进行组合,把原来不大清楚的模式或结构改组成一个新的更清晰的整体,考查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能力,是文综历史命题重要理路。,全卷题面形式上的材料性、情景性与内容上的综合性、探究性呈加强趋势,即文综色彩的张扬、学科特性的凸显和课标理念的渗透呈“品”字阵推进益力。,2005年全国卷文综 37 题: (32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法国大革命期间的瓦尔密战役中,普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在猛烈炮轰法军阵地后,发动进攻。法军士兵在普军逼近时,高呼“民族万岁!”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材料

21、二 在20世纪初的欧洲,“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但都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在一九一四年战争开始的几个星期最爱好和平,最心地善良的人,也像喝醉了酒似的两眼杀气腾腾”。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落后的土耳其沦为西方列强宰割的对象。在民族主义激励下,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赶走外国侵略者,建立共和国,发展民族经济,走上民族复兴的道路。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所述的瓦尔密战役的性质。(6分) (2)概括材料二反映出的狭隘民族主义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产生的欧洲国际关系背景。(12分) (3)指出材料三

22、反映出的凯末尔革命中民族主义的目标。 (4分) (4)依据上述三条材料,简要评价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10分),(2008年全国文综卷一17) 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1943年1月相关外交文件的签署“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列国之间关系的新纪元”,这一评论指的是 A中国与英、美等国签署宣言,保证团结一致打败法西斯 B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署宣言,要求日本无条件归还侵占的中国领土 C中国与英、美两国发表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D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约,宣布废除英美在华治外法权等特权,(2006年全国 文综卷 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和德国(联邦德国)由敌视转为和解。下列各项中,表明法德和解的最早的历史事件

23、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B. 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 C.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 D. 马斯特里赫条约的签订,(2007天津文综)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7 年9 月由国民党公布)提出抗日的三项主张: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实现民权政治,召开国民大会,以制定宪法与规定救国方针;实现中国人民之幸福与愉快的生活。这三项主张的主旨是 A国共捐弃前嫌再度合作 B在三民主义基础上团结抗战 C国民党承认中共合法地位 D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008年全国文综卷二3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92年,英国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由,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并致函两广总督,

24、通报此事。英方在信函中说,英国国王为了“与中国皇帝发生友谊,并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业”,决定派遣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使团携带有英国国王赠送给中国皇帝的许多精美礼物,以表达英国国王的真诚心意,从而“发扬两国之得益,建立两国永久之协和”。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的信函译文称,英国国王命“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慕顺之心。惟愿大皇帝施恩远夷,准其永远通好,俾中国百姓与外国远夷同沾乐利”。 摘编自清史编年等 材料二 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盹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

25、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无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又据尔使臣称,欲求相近珠崇山峻岭地方小海岛一处,商人到彼,即在该处停歇,以便收存货物。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此事尤不便准行。 摘编自清实录等,史料内涵鉴别,(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陈述两国关系方面,两广总督上呈的译文与英方信函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14分) 两广总督译文:视两国关系为蛮夷之邦与天进上国的关系,视双方往来为朝贡关系。 英方信函:增进邦交,扩大贸易(8分) 原因:清朝长期闭关锁国,对外部世界

26、缺乏了解,自认为是天朝上国,两广总督上呈的译文是出于这种心态(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英国国内背景。(8分) 工业革命;拓展海外市场;殖民扩张;中国成为其目标(8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乾隆皇帝对英方要求的回应。(10分) 乾隆拒绝了英方的各项要求,(4分)维护了领土主权;盲目自大,坚持闭关锁国政策(6分)。,4、凸显现代意识,折射时政热点 (1)考查高中毕业生应具备的现代意识,特别是开放意识、和平意识、科技意识、发展意识、环境意识、国际意识、民族意识、民主意识、民生意识、文化意识等。 (2)近年命题反复选点:国际格局、和平发展、 民族精神、国家

27、统一、民主建设、三农问题、能源纠纷、地区冲突等。,历史学科是关于人类社会过去的学科,它的时代性不仅表现在关注社会热点上,主要是反映在随时代发展提出的新的历史理念和学术观点上。(考试中心),( 2008年北京卷文综37 ) (36分)某班学生举办“学习历史话说改革展望未来”的主题演讲会。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主题发言一:王安石变法与民生 主题发言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近代教育变革 主题发言三:罗斯福新政与社会救济 主题发言四:世纪伟人邓小平,社会变革,民生意识 (2007天津文综)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

28、情况透露出唐朝 A农业生产的发达 B对外交流的繁荣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泉州口岸的开放,(2007山东文综)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图五到图7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2007天津文综)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2007广东单科)“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

29、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 B清朝 C民国 D新中国 (2007上海历史)“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 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护法运动,(2007山东文综)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重视农业的观念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安土重迁的思想 A. B. C. D. ,着重考查与社会热点、焦点和与人们普遍关心的重

30、大问题相关联或能建立联系的知识,“不追求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完整性,不考虑学科内容覆盖率的大小” ;考查与“现实问题相联系的基础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学科内容”。,回应现实主题避免直板与浅陋,而采取案例启导,内涵领悟,隐性介入的方式。,重点问题变换角度反复考“扎堆”,热点问题重点化使教材及教学薄弱点 “软肋”成高考综合重点,三三制,“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这样做有利于“保证党的领导权”,“争取小资产阶级”,“争取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48、675、741、742页) “三三制“政权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一次重要实验

31、,自下而上产生参议员组成各级参议会,由参议会选举政府领导成员组成各级政府,成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源;政权机构中的“三三制”人员分配,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萌芽;“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第93页),显露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端倪。,(2007年海南30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竞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

32、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 摘自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材料二 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任何政党的政策如果不顾到这些阶级的利益,如果这些阶级的人们不得其所,如果这些阶级的人们没有说话的权利,要想把国事弄好是不可能的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因此,共产党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 摘自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 ( 1941年11月6日) 根据

33、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如何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并分析其原因,(8分) (1)在政权建设方面,实行“三三制”,共产党员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 (2)日本侵略,大敌当前,必须团结各阶层人士共同抗日;中国社会中间阶级力量强大,且有参政要求;国事是公事,无法为一党一派包办。,(2003年全国文综,21)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的民主建设主要体现为 A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B实行“三三制”原则 C开展整风运动 D推行精兵简政政策 (2005年全国,23)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根据地在政权建立上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建立政治协商制度 B实行“三三制” C实行减租

34、减息 D开展整风运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陕甘宁边区的“豆选诗” 金豆豆,银豆豆, 豆豆不能随便投, 选好人,办好事, 投在好人碗里头。 材料二 1941年, 陕甘宁边区进行“三三制”政权的普选。这次选举全边区有80%的人参加了投票。“按三三制”比例,选出了乡、县、边区三级参议会,各级参议会又选出了政府委员会。 材料三 1945年,在延安的窑洞里,民主人士黄炎培曾提出一个如何跳出中国历史上历代封建王朝“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问题。当时,毛泽东满怀信心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 (1)据材料一、二,指出陕甘宁边区进行选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特点:适

35、合普通群众;层层普选;贯彻“三三制”原则。影响:地方政权成为真正的民主政权,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据材料三,从新中国立后的历史看,毛泽东指出的“新路”是什么?有何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开创了我国人民民主的新的发展阶段。,清雍正皇帝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2006年全国卷文综中西科技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2003年北京春季高考第38题对外开放观念、 2005天津文综民族和种族观念),高考反复使用过的历史文字材料,唐太宗

36、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2005天津文综民族和种族观念),第二部分 科学预设历史备考程式 努力适应文综高考要求,遵从学科特点:记为基础,识是关键 体现学段特性:略史实陈述,详史事评议 立足学生实际:“填海造山” 切合高考趋向:依托材料,能力立意,突出主干,历史教学要变得有效,至少有两样东西不能少:“ 思 想 ”不 能 缺 席 ,“ 现 在 ”不 能 缺 席。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编辑部 任 鹏 杰,一、更新教学观念是适应高考变化的前提,1.破除知识本位,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尽管“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作”,传授知识显然不是教育教学的全部内容。重知轻能早已是千

37、夫所指的教育弊端。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借助知识领悟形成优良品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方法胜过知识,巧妇难炊无米。,2.破除教师本位,树立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的意识。,课程理念推崇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教师与学生)的帮助,利用必要的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它表明学生才是认知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是“主导”而不是“主宰”。教师必须从传统角色中的“演员”变为“导演”,从居高临下的尊长变为平等中的首席,

38、学生则从“观众”变成“演员”,从“配角”变成“主角”。,3.破除教材本位,树立教材只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范例”的意识。,课程改革强调教材多样化和多元化,开创一“标”多“材”,一“源”多“流”的局面。它允许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多种版本的教材。教材是课程资源核心,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教材虽然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已不再是绝对权威,把教材神圣化的倾向已不可取。过去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新的教材观认为各科教材都只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因而,可以发挥,可以拓展,可以延伸,可以浓缩,可以删减,一切的出

39、发点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指导意见为据。,4.破除学科本位,树立科际综合意识,长期的单科教学使学科本位观念“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要冲破它需要学力和毅力,更需要德识和智慧。在以学科知能为主的教学中,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社会现象、自然现象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认知和判别的能力,是课程理念提出的要求。教学中的“闭关主义”不仅不适应教育改革形势,也十分有害。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无情拆除了学科间的“柏林墙”。以问题为中心,立足“本家”,相机“串门”,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缜密性的有效手段,是锻炼思维的散发性、敏捷性的最好途径。在综合问题上,切切不要“深挖洞

40、”,重点做好“广积粮”,同时坚持“不称霸”。,5.破除课堂本位,树立“社会是大课堂”意识。 课程改革提出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必修课,它所包含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显然不是课堂教学可以包容的。课程改革强调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强调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都要求树立课堂是小社会,社会是大课堂的教育教学观。各种突破课堂限制、校园圈子的有益知识拓展、能力提高、素质加强的活动,都是课堂的组成部分。,二、调适教学策略是适应高考变化的关键,(一)“先导后学、先学后教” 的高三历史复习教学流程,1、整编省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发给

41、学生,对照教材进行整理。,这样使学生的复习有方向;有针对性;现在市场上的复习资料泛滥,很多打着浙江省复习专用,实际上针对性不强。,2、自编杭师大附中高三历史学案导学发给学生,按照要求进行预习。,高三历史学案导学分为:,知识结构:根据考试大纲和教学指导意见,用框架结构形式整理。,学习提示:分专题归纳线索,指导学生学习时应注意的问题。,知识梳理:分专题、课,以填空题形式,要求学生在教师讲课之前完成。,能力提升:按专题编训练题,以选择题、材料题题型让学生训练。可以在教师教学前后完成。,(二)立足教材导读:读出整体,突出理论,揭示学习规律,让学生进行重大历史现象的定点分析,读出考点概念的构成要素; 让

42、学生进行同时期历史现象的连横分析,读出历史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历史现象间的作用与反作用; 让学生试图对前后关联的历史现象进行合纵分析,读出考点专题垂直变进的阶段性和发展性,归纳性导读: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秦汉 至 明清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特点,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地方官制,监察制度,选官制度,特点,服务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权至高无上;,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比较性导读: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探

43、索,置疑性导读: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2)古代中国经济有哪些特点?,结合教材理解“导语”和“课前提示”: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 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存在自给自足的手工业经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一些关键部门和行业以官营为主;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进步;(为什么?) 哪些因素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哪些因素阻碍农业经济发展?“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统治者为什么要推行这一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等。,

44、以教材为事实材料,变教结论为亲历探究 以教材为参照蓝本,变教知识为教“智慧” 引入活动,拓展教材 创设情境,充实教材,(三)依据学情精讲:讲出层次,突出启迪,揭示知识规律,针对性和参与性是提高上课效率的两大核心要素,结合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1利用抗日歌曲,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渲染情境。,2讲到侵华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时,联想到教育;,3重点探究(1)为什么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会发展成为全民族的抗日战争?(2)抗日战争为什么能取得最后胜利?(3)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华民族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4“让我们一起来思考”,同学们,大家起来,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 看吧,一年年国

45、土的沦丧! 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 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 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 明天是社会的栋梁; 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 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 同学们!同学们! 快拿出力量,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毕业歌,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满 耳是大众的嗟伤?跟哪 些历史史实有关?当时 的有哪些国土沦丧?当 时的学生选择了什么? 从歌曲中能感受当时学 生怎样的情怀?你又有 何感想?,我们都是神枪手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我们都是飞行军 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在密密的树林里 到处都安排同志们和兄弟 在高高的山冈上 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没有吃

46、没有穿 自有那敌人送上前 没有枪没有炮 敌人给我们造 我们生长在这里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 无论谁要抢占去 我们就和他拼到底,游击队之歌,你还知道哪些抗战歌曲?,许多音乐作品的诞生背后都有一段精彩的历史故事,又有很多的音乐本身就以历史为题材,你能列举出一些这样的音乐作品吗?,在抗战时期你还能列举哪些相关和抗日有关的歌曲?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1931年的抗敌歌;19 34年的毕业歌、救亡进行曲;1936年的松花 江上、打回老家去、长城谣;1937年的大 刀进行曲;1938年到敌人后方去、延安颂; 1939年的生产大合唱;1943年的南泥湾、(二 月里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黄河大合

47、唱:1938年11月,武汉陷落,诗人光未然在辗转从黄河得到灵感,后来由冼星海作曲形成。反映了中华儿女团结一心,顽强抗日。传唱中国大地,成为中华儿女抗日的号角。,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 一天来到了!29军大刀队英勇杀敌的捷报催生了这支时代战歌。,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一曲长城谣,唱尽了一个民族的仇和恨。 刘雪庵作曲,潘子农作词,1937年“七七事变”后作于上海。,一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后来做了一所学校的校长。每有新教师到学校任教,他都会给新来的老师一封信,信中写道: 亲爱的老师,我是集中营的生还者,我亲眼看到人类不应当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受过高中或高等教育的人们枪杀。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们帮助学生成为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应当被用于制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只有在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 教育的着落点是培育有尊严的人、公正的人、正义的人、自信的人、善的人、真的人、美的人。世界,说到底是因人的美好而美好,因人的眷恋而眷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