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案设计研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64880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0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案设计研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案设计研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案设计研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案设计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案设计研究.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背景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教案设计研究,周宁县教师进修学校 叶润身 2009年9月13日,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教案设计研究,一、教案的认识 二、教案的设计 三、教案的使用,一、教案的认识(1),1.教案是什么:教师教学前准备的教学方案,备课结果的体现 2.备课与写教案:研究准备的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3.教案和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实录: 4.纸质教案与电子教案、详案与简案、教案与学案,一、教案的认识(2),5.教案编写存在的一些问题: 目标脱离实际;内容面面俱到;环节不紧凑;教学方法单一;课件使用不合理 6.教案的作用: 领导:管理的抓手; 教师:教学备忘录; 教研:研究心得记录

2、 7.对教师的要求: 教案设计能力; 实施调控能力; 反思总结能力,二、教案的设计,1.三研究:文本、学生与教师 2.三注重:注重学生学习实践;注重教师到位指导;注重语文素养提高 3.五个性:共性;创新与个性;弹性;科学性;简明实用性 4.教案对比研究,二、教案的设计(1) 三研究:文本(一),文本研读的意义: 1.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 不但自己读得懂,更重要的是挖掘语言训练点,确定教学内容和重难点;(掌声) 不但自己读得懂,更重要的是怎样让学生读得懂、懂得读 2.文本解读不到位将影响教学质量: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二、教案的设计(1) 三研究:文本(二),文本的价值取向 1.文本的基本价值取

3、向: 2.文本基本价值取向的与时俱进:劳动的开端 3.多角度的理解:作者意图、编者意图、 学习者的理解、教者意图,二、教案的设计(1) 三研究:文本(三),文本的言语图式(语言特点) 1.语言特色:文体、叙事、对话、抒情、深沉、激越“诺曼底”号遇难记 2.关键语句:重点段、句、词,甚至字 3.课后思考题 4.课文相关信息,如插图、作者、时代背景、原作品等,二、教案的设计(1) 三研究:学生,1.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新知识的基础 2.新课可能产生的困难和障碍 3. 学生的学习方法差异和个性品质差异 4. 学生对教学方法的适应性 最关键的是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二、教案的设计(1) 三研究:教师,1、

4、教师的教学经历、知识结构、教学能力、性格特点等 (扬长避短) 2、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角色转变),二、教案的设计(2) 三注重:注重学生学习实践,1.保持好奇心养成好习惯 2.居高临下地学习: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理论 3.有效实践: (有效与无效的区别在哪?举例说明)读、思、听、议、评、练(写)、记、背、忆、结。思考与倾听 4.经常回头看,体验元认知,实现新建构,二、教案的设计(2) 三注重:注重教师到位指导,1.指导的越位与不到位是学习效率不高的关键:到位的指导是为师者的真本领 2.指导有方方能学习有成(案例说明) 逐级抽象掌握词语“雪中送炭”; 收放有度指导造句“津津有味”; 文字

5、与形象的结合指导朗读观潮,二、教案的设计(2) 三注重:注重语文素养提高,1.重人文轻语文倾向普遍存在: 刘胡兰、一个中国孩子的心声。究其原因,有的人以为倾向人文的课既好上又能体现课改精神 2.着眼于发展语文素养的指导设计: 镜泊湖的奇观导入环节两种设计的对比,二、教案的设计(3) 五性:共性、个性(灵活创新)、弹性、 科学性、简明实用性,共性:内容一般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学方法和学法 课件及其他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回顾反思(参考模式,切切不可模式化) 个性(灵活创新):“买椟还珠”不可取 弹性:留有空间;模块式;活页式 科学性:情感态度价值观,如绝对片面的观点 简明实用性:第一

6、场雪“雪中”设计,“实用性、简明性”教案举例,第一场雪“雪中”设计 1.思路(教师钻研文本的心得) 大:夹着小雨大片纷纷扬扬(形态变化:小大、疏密) 地上一会儿就白了 (色彩变化:黑白) 寂静簌簌咯吱 (声音变化:小大) 整整下了一夜 (时间推移:黄昏早晨) 2.层次(课堂施教的预设) (1)这一段是围绕哪一个词写的? (2)哪些词语说明雪下得大? (3)这些词语从哪几方面写出雪很大?,暮江吟教案设计对比研究(1),1、导入:介绍作者白居易,交代学习任务。 2、教读:生字教学。将诗句抄在黑板上,加分节号,教读,齐读,指名读,背诵。 3、讲解:讲解一二两句。解释 “铺、瑟瑟”等词语。将诗句大意抄

7、在黑板上,学生作笔记。(夕阳的余晖斜照在江面上。江水一半是绿色的,另一半却变成红色。)讲解三四两句。可怜:可爱的意思。比喻的运用。板书大意,学生作笔记。(九月初三,这深秋的夜晚多么可爱啊!)指名串讲全诗大意。 4、背诵、默写。 5、总结:抒发作者喜爱深秋江边黄昏景色的情感。归纳学习方法。布置作业。,暮江吟教案设计对比研究(2),1.交流预习体会: 2.自学全诗:同桌一起学习或者自学。做到读通顺,懂得诗人写哪里、什么时候的景色,心情怎样等 3.汇报学习所得,评议 4.小组合作学习古诗:咏柳(白居易)要求读通顺大体懂得内容;和暮江吟比较异同(如写江景与柳树,秋景与春色;都是先写物后抒情,第三句转折

8、)自由发言:找平时积累的写景古诗对比,有什么新发现 5.师生总结,完成作业:,暮江吟教案设计对比研究(3),1.自由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2.读懂暮江吟:人人读通,读懂大意,领会作者的情感 3.联系生活:你见过深秋傍晚的江景吗?将暮江吟改成现代文怎样写?你写过景物吗,作者的写法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4.课堂练习:写一写(习作)或画一画、玩一玩、吟一吟、默一默 6.作业:背诵默写,暮江吟教案设计对比研究(4),教案(1)属于理性型,偏重知识传授。理论依据是行为心理学。优点是知识习得较全面,不足是教与学都较被动。 教案(2)属于建构型,偏向知识建构。理论依据是认知心理学。优点是在主动学习中实现自主建

9、构,但较难操作,操作不当更易造成学生分化。 教案(3)属于经验型,偏向学生中心。理论依据是人本心理学。优点是注重学生活动减轻学习压力,但也较难操作。 后两种教案对老师要求相对比较高。,三、教案的使用(1),1.完成教案与凭借教案 2.预设与生成 3.回顾与反思 4.教案的积累,三、教案的使用(2) 预设与生成(认识),对预设与生成的认识 对生成的认识 对教师的要求:蹲下来看学生;提升教学水平;提高语文素养,三、教案的使用(3) 预设与生成(操作),1、预设导出生成:掌声教学片段 2、经验催生生成:整体认读音节教学片段;观潮 3、智慧创造生成: 小露珠教学片段; 4、善用生成,举一反三: 月光启蒙教学片段,三、教案的使用(4) 回顾与反思,回顾的一般内容: 目标达成;环节方法是否合理;学生学习情况;教学的成功与失误 讲求实效的反思: 不求面面俱到,但要理论分析与展望,祝老师们 学有所得,快乐永驻! 谢谢! 2009.09.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