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三章测评B精品教育.docx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691364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第三章测评B精品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年第三章测评B精品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年第三章测评B精品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9年第三章测评B精品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9年第三章测评B精品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第三章测评B精品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第三章测评B精品教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测评B(高考体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2012上海高考)2000年到2008年长江三角洲某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总量翻了近两番,根据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表,完成第12题。2000年2004年2008年煤炭83.43%86.51%89.99%石油16.23%13.23%9.84%天然气0.34%0.26%0.17%1.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耗基本特征是()石油、天然气消费总量下降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未变石油消费量增幅低于天然气煤炭的消费比例不断增大A.B.C.D.2.2000年到2008年该

2、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翻了近两番的主要原因是该地()A.流动人口持续增加B.工业企业技能改造严重滞后C.高能耗企业比重增大D.能源需求随经济发展而扩大答案:1.C2.D(2012江苏高考)下图是1990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变化图。读图,完成第34题。3.能源消费与GDP的增长特点是()A.单位GDP能源消费2002年最低B.能源消费量2007年开始下降C.能源消费与GDP的年均增速相同D.单位GDP能源消费呈下降趋势4.能源与GDP增长的关系是()A.能源消费增长会减缓GDP增长B.GDP增长速度取决于地区能源储量大小C.GDP增长是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D.我国能源丰富,可

3、以满足GDP高速增长的需要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单位GDP能源消费2010年最低;能源消费量不断上升,2002年后增长较快;GDP的增速较能源消费更快,说明单位GDP能源消费呈下降趋势。第4题,我国能源资源丰富,但消费资源的量更大,不能满足GDP高速增长的需要,需大量进口石油、天然气等能源。GDP的高速增长导致能源消费不断增长。答案:3.D4.C(2014河南郑州高考模拟)区位商是用来衡量某一产业的某一方面在一特定区域的相对集中程度。在产业结构研究中,运用区位商指标可以分析区域优势产业的状况。读大庆地区各工业部门区位商值图,完成第56题。5.大庆地区占主导地位的产业是()A.塑料制品制造业B

4、.石油加工及炼焦业C.专用设备制造业D.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6.为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大庆地区采取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用新技术改造老设备,提高生产效率B.发展经济与治理环境污染并重C.弱化石油产业,发展环保产业D.发展多种经营,改变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大庆地区各工业部门中区位商值最大的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区位商数值最大的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大庆是石油城,主导产业要做大做强,而不是弱化。答案:5.D6.C (2014山东济南高考模拟)至2020年,中国将增建多座核电站。目前浙江三门核电站、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广东阳江核电站和山东乳山红石顶核电

5、站等工程正全面展开。读图,完成第78题。7.我国在图示区域建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或目的是()A.经济发达,科技领先,建站优势明显B.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C.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建站优势明显D.解决矿产资源贫乏的问题8.关于在我国大力发展核电的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加速发展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B.应对我国国内能源紧张的状况,填补能源需求缺口C.是我国的宏观能源形势及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唯一举措D.可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有利于改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气质量解析:第7题,图示的核电站都位于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这里能源供应紧张,建核电站的目的是缓解

6、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第8题,建核电站属于开发利用新能源,而节约能源、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才是节约型社会所倡导的。答案:7.B8.C(2014江西南昌高考模拟)下表表示1998年德国、加拿大、法国、日本不同能源发电量的构成。据此完成第910题。发电量构成/%图家火电水电核电其他煤炭石油天然气a19.116.421.18.932.12.4b9.13.34.659.112.71.2c54.21.29.83.129.32.4d7.42.31.012.276.50.69.表中字母与所示国家匹配正确的是()A.a法国b加拿大c日本d德国B.a德国b日本c加拿大d法国C.a加拿大b法国c德国d日本D

7、.a日本b加拿大c德国d法国10.我国与表中a所示国家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以水电为主,a国以火电为主B.我国和a国的煤炭都基本自给C.我国和a国煤炭均依赖进口D.在火力发电中,我国以煤炭为主,a国天然气比重最高解析:第9题,根据表格中不同能源发电量的比例可知,a国以火电(天然气)为主,b国以水电为主,c国以火电(煤炭)为主,d国以核电为主,据此可推断出答案。第10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因此主要为火力发电;a国虽然也以火力发电为主,但天然气比重最高。答案:9.D10.D(2014重庆高考)下图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读下

8、图,完成第1113题。11.该图表明该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A.年降水量少B.夏季降水多C.冬季降水少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12.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几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A.流速减小B.流速加大C.水位涨落D.水位稳定13.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渔业天然捕捞量增加,其主要原因是()A.水生植物增加B.水体富营养化C.鱼的种类增加D.水面面积扩大解析:第11题,考查滑坡与降水量之间的关系。由图中可以看出,降水量多的6、7、8月份,滑坡发生的频率较高,尤其是7月份滑坡频率最高。所以该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夏季降水多,B项正确。年降水量多是滑坡多发的诱因,年降水量少不会引发滑坡多发。冬季降水量

9、少,不容易引起滑坡,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匀。所以A、C、D三项错误。第12题,考查修建水库对滑坡的影响。水库蓄水后,由于水位涨落不定,水位上涨时,库岸受到水的浸泡,容易发生滑坡现象,C选项正确。水流速度快容易引发滑坡现象,A选项错误;水库蓄水后,水流速度下降,B选项错误;水库修建后,水位涨落,D选项错误。第13题,考查水库建设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水库蓄水后,水域面积增加,渔业天然捕捞量增加,D选项正确。水库面积增加,水生植物才会增加,A选项错误。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渔业资源的下降,渔业天然捕捞量减少,B选项错误;渔业天然捕捞量的多少与鱼的种类关系不大,C选项错误。答案:11.B

10、12.C13.D14.(2014广东高考)随着我国南方地区部分江河水库主要功能的退化,大坝将被拆除。当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之后,与拆坝前相比,将会出现的变化有()A.坝址上游枯水期平均水位上升B.坝址上游汛期出现的季节提前C.坝址下游径流量年际变化减小D.坝址下游的汛期洪峰流量增大解析:修建水库可以调蓄径流、削峰补枯,减小下游水位变化,抬高上游水位。拆坝后,这些功能将不复存在,坝址上游枯水期平均水位下降,坝址下游径流量年际变化增大,汛期洪峰流量增大,故选D,不选A、C。河流汛期出现的早晚取决于最大补给量出现的早晚,故不选B。答案:D(2012江苏高考)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

11、、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完成第1516题。15.该流域()A.雨水是河水主要的补给水源B.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C.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D.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大16.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土地沙漠化B.水土流失C.土壤盐碱化D.地面沉降解析:第1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流的径流量与降水量的变化基本一致,说明雨水是河水主要的补给来源;该地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但并不是同步增减,在春季尤为明显;枯水季节输沙量较小。第1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流在夏季输沙量很大,说明该流域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答案:15.A16.B(2012全国高考)下图示

12、意某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年变化。读图,完成第1718题。17.图中信息表明该河流()A.19501969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同步B.1985年之后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反C.19502005年输沙量的变化率高于径流量的变化率D.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沙量年份逐一对应18.比较1984年以来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流域内()A.气候变暖、变干的速度日益加快B.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效益显著C.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D.水资源总量呈波动式下降解析:第17题,据图可看出,19501969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不完全同步,19601969年变化基本同步;1986年之后输沙量明显减少,但基本上

13、与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同步;19502005年输沙量的变化率高于径流量的变化率。第18题,由图可知,1984年以来,输沙量曲线明显下降,反映出该流域的水土保持效果显著,水利工程发挥作用,生态环境趋向好转。答案:17.C18.B(2014江西南昌高考模拟)读下表和图,完成第1920题。我国R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耕地林地草地荒地其他1978年55.0%19.8%4.9%15.4%4.9%2008年40.2%44.1%6.2%1.3%8.2%19.19782008年R河流域()A.径流季节变化增大B.土壤层变薄C.生物多样性增加D.下游泥沙沉积增多20.黄铜矿的开发利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

14、叙述正确的是()A.露天开采引发地面沉降;填埋、复垦B.矿产冶炼导致土壤酸性大幅度增强;使用石灰中和C.矿产开采造成水资源枯竭;跨流域调水D.矿产冶炼导致大气污染加剧;建硫酸厂解析:第19题,由表格数据可知,19782008年R河流域林地、草地面积明显扩大,耕地、荒地大幅减少,水土流失减轻,下游泥沙沉积减少,径流季节变化减小。植被覆盖率增加,往往使生物多样性增加。第20题,露天开矿并不会引起地面沉降。黄铜矿冶炼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导致大气污染加剧,建硫酸厂可回收利用废气中的硫。答案:19.C20.D二、综合题(共40分)21.(2011重庆高考) (6分)石窟艺术是古代文化中

15、的一朵奇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下图是云冈石窟所在区域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大同是我国传统的煤炭工业区,煤炭外运至秦皇岛的铁路干线是线。(限填右图中的一个铁路编号)(1分)(2)该地大量使用煤炭产生的SO2形成酸性物质可能会对石窟造成损害,试从减少SO2排放以保护石窟的角度提出该工业区的综合整治措施。(5分)解析:大同煤炭主要是通过大秦线运往秦皇岛,再经过海运输出。减少SO2排放的措施主要有调整工业布局,调整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利用技术等。答案:(1)(2)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搬迁污染

16、企业,减少局地污染物排放;发展清洁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发展新技术(清洁生产、清洁燃烧等技术);回收利用废弃物,提高煤炭综合利用率。22.(2014江苏南京高考模拟)(10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能源资源的全球化配置是大势所趋。我国石油(原油)资源区域间的流动是区域资源调配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分析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我国石油资源位势格局图。材料二:我国石油资源流场分布图。材料三:我国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珠江三角洲要集中发展石化产业,集中力量在深水港口条件好、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大的沿海地区力争形成世界先进水平的特大型石油化工产业基地。(1)我国石油资源位势

17、总体分布格局具有的特点,因此,我国石油资源最主要的流动方向是。(4分)(2)当前,在我国石油资源流场中,石油运输的主要方式是。(3分)A.铁路运输B.管道运输C.远洋运输D.内河运输E.公路运输F.航空运输(3)试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广东省在我国石油资源流场中的地位,分析其能够发展成为特大型石油化工产业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3分)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我国石油资源位势总体分布格局是北部和西部数值为正值,东部和南部数值为负值,说明北高南低,西北高东南低,石油资源最主要的流动方向应由数值高的地区流向数值低的地区。第(2)题,由于石油属于流体,同时运量较大,故在陆地上主要通过管道、铁路运输,而

18、在海上主要通过海洋运输。第(3)题,广东省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基地的区位因素主要从地理位置、市场距离、经济水平、能源消费等方面进行阐述。答案:(1)北高南低,西(北)高东(南)低从北部、西部向东部、南部流动(2)ABC(3)广东位于我国南海石油资源和海外石油输入华南、西南地区的枢纽中心。广东位于世界石油海外市场进入中国远洋运输航线的南端,距离世界石油市场最近,成本较低;广东经济发达,本省石油消费市场巨大。23.(2014北京高考)(9分)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

19、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3分)(2)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3分)(3)指出河源地区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给河流带来的环境问题,列举一项应对措施。(3分)解析:第(1)题,考查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气候方面,海河流域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容易发生旱涝灾害。在上游地区修建水库既可以防治旱涝灾害,在洪水期蓄水,在干旱季节提供水源,调节降水的时间分配。地形方面,下游地区为平原,海河独特的水系特征决定了洪水期上游支流同时来水,水位上涨快,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因此开挖入海河道可以防治洪

20、涝灾害。第(2)题,考查缓解水资源紧张的措施。从农业生产的角度分析节水措施以及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包括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灌溉技术,以及修建农业基础设施以减少水的下渗和蒸发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第(3)题,考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发展旅游业不仅会对水质造成污染,同时可能会破坏植被,进而产生水土流失,使河流的含沙量增加。应合理规划,立法管理、保护植被等。答案:(1)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于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平时地表径流量少,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建水库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害。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排水不畅,支流集中汇聚于海河,易发生洪涝,开挖人工河道,主要用

21、于排水泄洪。(2)推广耐旱作物(调整作物类型、进行品种改良);应用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灾的能力。(3)问题:河水污染(水质下降);径流量减少(变化大);河流含沙量增加。应对措施:例如,合理规划,加强监测,立法管理,控制旅游人数,保护植被,植树种草等。24.(15分)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联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图1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2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3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2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3(1)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4分)(2)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4分)(3)指出图2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4分)(4)如果在该地区选址建水库,你认为除上述方面的资料外还需要收集哪些方面的必要资料?(3分)解析:第(1)题,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从水位、流量、流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考虑。水位、流量与降水相关;流速大小与地形地势有关;含沙量与上游植被覆盖率有关;有无结冰期则与最低气温有关。由图3知,该地降水较多,降水集中在夏季,可知该河流具有流量较大,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水文特征;该地最低气温在0 以上,河

23、流无结冰期;由图1中A支流流经地区等值线特点知,河流落差大、水流急;由图2中A支流上游植被破坏严重知,汛期时河水含沙量大。第(2)题,河流的开发方向主要由河流的水文特点决定。由图知,B支流流经山区,落差大,水能丰富,且有瀑布,可开发水能或发展旅游业;C支流流经平原地区,汇集支流多,流量大,流速平稳,适宜发展航运。第(3)题,对比图1和图2,可发现河流上游存在坡地开垦现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明显缩小,对湖泊及其下游环境影响较大。第(4)题,水库具有发电、防洪、灌溉、航运、水产养殖等多方面效益。选址建水库除了要考虑当地的地形、气候、经济发展等条件外,还需考虑断层与地质条件、河流的水文资料以及移民等社会经济资料。答案:(1)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夏季);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汛期河水含沙量较大。(2)B支流:开发水能;发展旅游。C支流:发展航运。(3)土地利用不合理现象:坡地开垦;围湖造田。对湖泊及其下游的环境影响:湖泊淤积,湖面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功能减弱,加大下游洪水威胁。(4)地质资料;河流水文资料;社会经济资料。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