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前三节).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05995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PPT 页数:110 大小:5.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前三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前三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前三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前三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前三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前三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前三节).ppt(1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 一 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学习思考:何谓“两个等于”?,传统 观念,计划经济=社会主义?,(一)什么是市场? 1、市场的初始意义 市场起源于古时人类对于固定时段或地点进行交易的场所的称呼。,课堂导入,2、市场的现代意义,市场具有相互联系的四层含义: (1)商品交换场所和领域; (2)商品生产者和商品消费者之间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 (3)有购买力的需求; (4)现实顾客和潜在顾客。,(二)什么是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在现代经济中,资源配

2、置有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两种不同的方式。计划配置是通过计划机制来实现资源的配置,我国以前就是采取的这种方式,由国家计划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市场配置就是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的配置,辅以一定的宏观调控,我国现在采取就是这种方式。,大蒜、绿豆价格回落 ,玉米、棉花接力涨价,案例 呈现,(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一是经济决策的权力高度集中,国家计划决定着整个经济运行。 二是企业不是作为一个利益主体存在,没有自主经营权;企业的生产活动都是按照国家的计划来进行的。 三是市场对经济活动基本不起调节作用,计划价格几乎包罗所有的商品,价格由中央计划决定,市场对价格不起作用。,2、选

3、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一是我国的国情,从我国当时的国情看,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我们面临着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艰巨任务,百废待兴。但当时的国民经济实力极其薄弱,要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只有集中全国的力量,而要做到这一点,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则是基本的体制保证。,计划经济体 制能够集中 力量办大事,二是从主观认识来看,当时在理论上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认为是否实行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主要区别之一。或者说,是把计划经济与公有制联系到一起。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必然的。在理论上不会去探索实行其他经济体制。,三是苏联经济体制对我们的示范效

4、应。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体制方面积累了很多的经验,特别是苏联在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3050年代初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对我国的经济体制产生了直接的示范效应。我国建国以后,建立怎样的经济体制,既没有经验,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仿效苏联的经济体制是具有现实合理性的。,3、计划经济体制的含义及特点,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和控制人、财、物资源,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主要的经济活动按计划规定进行,国家计划不仅调节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运行,而且覆盖社会主义企业和居民个人的微观经济活动。 计划经济体制具有非常强的资源动员能力,它能够利用行政手段在较短的时期内集

5、中有限的资源进行重点建设。,4、计划经济体制的问题与弊端,一是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统的过死,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 二是计划难以协调和解决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造成“大锅饭”局面。 三是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案例呈现,5、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积极探索,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陈云在党的八大上提出 “三个主体, 三个补充”的构想。,“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即:国家与集体经营、计划生产和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个体经营、自由生产和自由市场作为补充。,(四)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

6、的不断深化和理论创新,我们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 第一阶段:1978-1983年实施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经济体制。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并得到党的十二大肯定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方针,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概念。,第二阶段:1984-1987年,提出并实施“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模式,其标志为: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1987年党的十三大把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界定为“计

7、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思想。,第三阶段: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丰富内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第一,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把市场看作是资源配置的方式。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不具有制度属性,是中性的,因此,市

8、场经济可以和资本主义相结合,也可以和社会主义相结合。,第二,计划和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也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我们既不能迷信计划,也不能迷信市场,要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和长处。在宏观领域更多地运用计划手段,在微观领域中更多地让市场进行调节,使整个经济活动既充满活力,又协调有序地发展。,第三,要把发展市场经济和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的结合起来,既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性质,又要走市场经济的道路,这二者的结合,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方面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如何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课堂 讨论,首先,两

9、者的关系本质是什么?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本质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的结合就是对立物的统一。正确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既要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又要提倡多动脑筋,多作探索,多一点唯物论和辩证法,少一点唯心论和形而上学。 (薄一波1992年1月),分析,其次,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 计划与市场是实现资源配置的重要经济手段,两者各有优势和长处,也有不足和局限。计划手段具有自觉性、事先性和宏观性等特点,适于在宏观领域发挥作用。市场手段具有自发性、事后性、反应灵敏等特点,适于在微观领域发挥作用。两种手段的有机结合,可以做到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六)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

10、性配置手段 ; 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 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支配作用; 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 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第二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三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的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共性:即一般特征表现 区别:市场经济

11、与不同的经济制度结合就会体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就是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离开了这些特征就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不具有这样的特征。,第 二 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经济制度,改革以前我国的所有制结构(1978年),疑 问 解 答,1、本节内容研究的一对最基本的关系是什么? 2、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对两者最基本的态度是什么?,传统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成内 容,只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 是不能成为社会主义基本经 济制度的构成内容。在这样 的指导思想下,长期以来,

12、我们一直把非公有制经济排 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 经济制度之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显示了两条清晰的思路:一是减少计划部分,逐步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二是改变单一公有制格局,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 变革,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1、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确立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第一,公有制是社会 主义经济制度的基 础,是社会主义生产 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 的本质特征,是劳动 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 基础,也是社会化大 生产的客观要求。,生产

13、关系本质的不同? 民主政治本质的不同? 最终发展目的的不同?,社会主义 与资本主 义的本质 区别,课堂讨论?,第二,我国还处在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生 产力还不发达,生产 社会化程度还不高, 发展还很不平衡,需 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 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 制经济,以适应生产 力发展要求。,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三个有利于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 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 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 民的生活水平。1992年初由邓小平在视 察南方时提出,被视为衡量一切工作 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问题回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4、 的基本经济制度既 包括社会主义性质 的公有制经济,也 包括非公有制性质 的经济。,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范畴,第一,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之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重大发展和创新。 第二,不能因为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成内容,就认为非公有制经济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也不能因为非公有制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就把它排除在基本经济制度之外。,把握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两个要点,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继续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

15、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1、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必要性,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性作用。,2、公有制经济的含义,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平等的所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分别介绍

16、),国 有 经 济,含 义,特 征,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全体人民统一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全体人民统一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即所谓的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经济,含 义,特 征,生产资料归部分劳动群众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群众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混合所有制经济,含 义,各种经济成分相互融合而成的一种经济形式。,其中国有经济成分和集体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特 征,3、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公有资产在社会 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17、4、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国有经济控制的行业和领域,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产品和服务的行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在英国金融时报刚刚发布的全球五百强企业2010年度排名中,中石油首次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企业。,5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多样化,是指公有制经济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组织形式如独资企业、合作或合伙企业、股份公司; 经营方式如公有公营、公有民营、租赁或承包经营等; 股份制是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

18、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新就业岗位的主渠道,满足全国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生力军,必须继续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它们健康发展。,一是法律地位:全国七届人大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一条增加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漫画 分析,二是经济地位:党的十五大,立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突破,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方面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对私营经济在我国的经济地位做出了新的界定。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政治地位: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2非公有制经济的类型,3、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1)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 (2)增强市场竞争力; (3)外资企业的进入可为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体制性障碍。 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 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

20、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 非公有制企业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第 三 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分配制度,阅读回答问题,1、本节内容研究的一对最基本的关系是什么? 2、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对两者最基本的态度是什么?,一个社会采取什么样的分配方式,是由该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制度,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采取按劳分配原则,是由下列经济条件决定的。,首先,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在公有制基础上,劳动者所给予社会的,

21、所能进行比较的,只有他们的劳动。劳动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也就成了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唯一依据。,其次,劳动分工,特别是旧式三大差别的存在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三大 差别,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再次,劳动是谋生手段也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社会主义社会,每个劳动者不可能不计报酬地为社会劳动,人们要把劳动看作获取收入、维持生活的手段。因此,人们要把劳动同收入联系起来。,最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终极原因。恩格斯曾指出:“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生产的社会产品数量有限,能够用来分配的个人

22、消费品也是有限的。,所谓按劳分配,是在社会作了必要的扣除之后,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1、按劳分配的具体内涵,首先,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以参加劳动作为获取消费品的前提条件。按劳分配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劳动者对共同劳动的成果进行分配,在非公有制经济中不存在按劳分配的问题。,其次,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对象不是全部社会产品,只是其中的个人消费品。即不包括社会总产品中的生产资料,而是从社会总产品中扣除用于社会和劳动者共同需要的部分之后的剩余。,再次,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劳分配所依据的劳动,在质上是符合社会需要的、被社会所承认的劳动。 最后,要充

23、分认识到现阶段按劳分配的特点(分析)。现阶段的按劳分配与马克思所设想按劳分配有很大的不同,认识到这些特点,对于今天更好的贯彻按劳分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第一,按劳分配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社会,因此,在不同的企业,对劳动者来说就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进行分配,也就是说,在不同的企业,劳动者付出了同样多的劳动,并不一定就能够得到相同的报酬。,第二,按劳分配的劳动是被市场承认的劳动量,而不是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量。由于企业经营状况的差别,在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劳动者付出了相同的劳动量,也不一定就能够得到相同的报酬。,第三,按劳分配是通过价值形式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实物形式,因而市场价格的波动,也会影响

24、到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2、坚持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原因,(1)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2)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3)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特点(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3、按劳分配主体地位体现,按劳分配为主体具体体现在:(1)在整个社会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是主体。(2)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是基本的收入分配方式。(3)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以按劳分配收入为主。,第一,收入分配的主要形式是联系基本经济制度认识这一问题。在社会范围内,按劳分配是基本的分配方式,是大多数人取得收入的主要形式,在多种

25、分配方式中居于主导地位。 第二,收入分配的主要来源是联系多种收入形式来认识这一问题。从社会范围来看,在人们的各种收入中,按劳分配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在实践中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对于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实现,建立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的客观性。 在多种经济成分存在的情况下,一定有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分配是所有制的实现,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才能够使多种经济成分不断的得到发展。,2、多种分配方式中主要的可以归纳为按生产要素分配 对多种分配方式的认识,最重要的是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问题。按生产要素分配,实质是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进行分配。要使

26、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把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必须使他们能够在经济上得到回报,这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原则的。,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三种类型,第一,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以提供劳动为依据取得收入包括了按劳分配,但这里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不包括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这里是指劳动者把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得到的收入。这与按劳分配是完全不同的性质。这里所说的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指个体劳动者取得的收入、被雇佣于非公有制经济中的雇佣劳动者取得的收入。,(1)个体劳动者的收入是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取得的收入,当然是劳动收入。 (2)被雇佣于非公有制经济中的雇佣劳动者

27、所取得的收入,是他们出卖劳动力商品提供劳动所取得的收入,这当然也是劳动收入,其实质是按劳动力价值得到的收入。,表现形式,第二,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这是指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提供了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所取得的收入。资本所有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提供的资本所取得的利润,一些人把自己的货币或者资本借给别人使用而得到的利息,一些人把自己的实物形态的资本租借给他人使用所得到的租金等。这是以实物形态的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去,要素的所有者凭借其要素的所有权得到的收入分配。,第三,以管理和知识形态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知识形态的生产要素对于生产经营的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这些要素的

28、所有者把科技发明、信息、专利等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活动中去,或作为企业的入股也能够从企业取得收入,这同样是以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身份参与分配。,知识,问题思考总结,是 ( ),是 ( ),是 ( ),是 ( ),是 ( ),一般认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工业化、信息化和知识化是现代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教育、文化和研究开发是知识经济的先导产业,教育和研究开发是知识经济时代最主要的部门,知识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最为重要的资源。,知识就是资源,1、知识经济的概念,“知识经济”(The Knowle

29、dge Economy)通俗地说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知识经济是人类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及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增加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如何来衡量这个“一定程度”?,当人类虽然有知识,但知识还相当贫乏,贫乏到需要8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解决人类的吃、穿问题的时候,这个时代我们称之为农业经济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人类把80%的劳动力转向工业解决人类的用、住、行等问题,也就是只需要20%的劳动力就可以解决人类的吃饭问题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说人类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当

30、人类又把80%的劳动力转向以知识为中心的服务产业,也就是只需要20%的劳动力就足可以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工业和农业等物质产品的时候,人类便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可见,知识经济不仅仅是一个新兴的产业,而且是一个经济时代的标志。同时我们也看到,知识经济是工业经济高度发达时代的产物。,知识经济的“知识”,是一个 已经拓展的概念。它包括:,1)知识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是指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 2)知识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是指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 3)知识怎么做的知识(Know-how),是指操作的能力,包括技术、技能、技巧和诀窍,等等。 4)知识是谁的知识(Know-wh

31、o),是指对社会关系的认识,以便可能接触有关专家并有效地利用他们的知识,也就是关于管理的知识和能力。,2、知识经济的标志和特征,(1)资源利用智力化 从资源配置来划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分为劳力资源经济、自然资源经济、智力资源经济。 知识经济是以人才和知识等智力资源为资源配置第一要素的经济,节约并更合理地利用已开发的现有自然资源,通过 智力资源去开发富有的、尚待利用的自然资源。,(2)资产投入无形化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信息等智力成果为基础构成的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无形资产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资本,企 业资产中无形资产所占的比例超过50 。无形资产的核心是知识产权。 (3)知识利用产业化

32、知识形成产业化经济,即所谓技术创造了新经济 。 知识密集型的软产品,即利用知识、信息、智力开发的知识产品所载有的知识财富,将大大超过传统的技术创造的物质财富,成为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形式。,(4)高科技产业支柱化 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并不意味着传统产业彻底消失。 (5)经济发展可持续化 知识经济重视经济发展的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采取的是可持续化的、从长远观点有利于人类的发展战略。,(6)世界经济全球化 高新技术的发展,缩小了空间、时间的距离,为世界经济全球化创造物质条件。全球经济的概念不仅指有形商品、资本的流通,更重要的是知识、信息的流通。 (7)企业发展虚拟化 知识经济时代

33、,企业发展主要是靠关键技术、品牌和销售渠道,通过许可 、转让方式 ,把生产委托给关联企业或合作企业,充分利用已有的厂房、设备 、职工来实现的。,(8)人均收入差距扩大化 这是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而言,是知识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之一。这也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必须掌握第一流知识和信息,占领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性、紧迫性所在之处。,3、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学历型社会到学习型社会 读书型社会到技能型社会 个人型社会到团队型社会 数量型社会到质量型社会 单一型社会到多样型社会 实体社会到虚拟社会 知识型社会到管理型社会 线性社会到知识网络社会 研究型社会到开发型社会,4、知识经济的时代意义,与依靠物资和资本等这样一些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相区别,现代经济的增长则越来越依赖于其中的知识含量的增长。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的创造中其功效已远远高于人、财、物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所有创造价值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知识经济的提法可以说正是针对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创造中的基础性作用而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