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改背景下怎样做好章节时教学设计.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07192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章节改背景下怎样做好章节时教学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章节改背景下怎样做好章节时教学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章节改背景下怎样做好章节时教学设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章节改背景下怎样做好章节时教学设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章节改背景下怎样做好章节时教学设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章节改背景下怎样做好章节时教学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章节改背景下怎样做好章节时教学设计.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改背景下怎样 做好课时教学设计,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叶 佩 玉,ypy666 ,一、课时教学设计的任务 二、课时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三、认真做好教学分析 四、精心编制教学目标 五、科学设计教学方案 六、课时教学设计的表述方法,现代教学设计是在实施教学之前,依据学习论和教学论原理,用系统论观点和方法对教学的各个环节统筹规划和安排,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最优化环境的准备过程。 -现代教学设计皮连生、刘杰,一、课时教学设计的任务,教学设计包括许多步骤,每个步骤以经验证据为依据来决定,每一步骤都导致新的决定下一步怎么做,下一步的反馈证据对上一步骤予以检验。 既具有设计的一般性质,又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2、。,系统论观点和方法:,课时教学设计的原则,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统一 要素分析与整体思考相结合 推进改革与稳定教学相协调,全国第八次课改和上海市二期课改,课堂教学的变革 重知识传授学会学习,形成价值观 学科本位 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繁难偏旧 精选终身必备知识 接受式学习主动获取,交流合作 评价选拔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的角色需要作相应的转变:,授业者促进者 训导者引导者 饱学者学习者 教书者研究者 执行者创造者,二、课时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三、认真做好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 (1)背景分析 (2)功能分析 (3)结构分析 (4)本质分析,三、认真做好教学分析,2、学情分析 (1)知识

3、技能储备 (2)认知能力及水平 (3)学习情感 (4)学习困难的估计 (5)学习条件,三、认真做好教学分析,3、重点、难点确定 教学重点: a、学科的核心知识 在整个单元或某节中有核心地位,决定和影响其他知识的学习。 b、学习知识、解决问题时典型的过 程、方法,教学难点: 指学生难以认识之处。 要设计巧妙的方法(如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模拟、类比、体验)化难为易,化繁为简。,3、重点、难点确定,四、精心编制教学目标,1、编制依据: 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生情况 2、编制要求: 以学生为主体, 适切、具体、明确、突出重点, 体现对教学过程的引导。,(1)三维目标定位要准确, 明确知识与技能目标 要

4、做什么 基本知识(事实、概念、原理、 规律、理论、观念) 实验技能 要求: 切合课程标准要求,适合所教学生, 抓住关键学科知识,体现知识结构 的科学性。,(1)三维目标定位要准确, 突出过程与方法目标 怎么做 知识形成过程、问题解决过程 思想方法、认知策略与方法 要求: 设计知识形成、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经历过程中,学习并逐步把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基本方法。, 整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和收获,学习兴趣、思想情感、意志品质、科学态度、民族精神、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生命教育、文化认同、审美观 要求:注重开发教材中显性、隐性的教学资源。,(1)三维目标定位要准确,(2)表述要符合基本要

5、求,科学性、合理性、明确性、可检测性 行为主体:学生,人称要一致 (不能用“使学生”、“培养”) 行为指向:达到的结果和程度 明确、具体 -用词确切,有层次; 可以操作,便于观察和检测,a.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从低到高,知道、了解、初步认识 理解、解释 掌握、解决 应用、证明,b.技能性学习目标的水平,从低到高,学习、模仿 初步学会 学会 掌握,c.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水平,从低到高,经历、关注、感受 领会、认识 运用,d.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水平,从低到高,感受、体会 感悟、认识、赞赏 形成、养成、树立,案例1 氧族元素(第2课时),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比较学习,理解和掌握同素异

6、形 体、同位素概念。 2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掌握臭氧和过氧 化氢的性质,了解其应用。,(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对有关易混淆概念的学习,学会 比较学习方法。 2创设一定的科研情景,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 实验设计能力,初步学会合作学习,体验知识 的产生过程。 3创设一定的学习交流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意识以及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环境保护意义,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发展意 识的树立。 2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案例2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正确解释一些 实验现象。 2、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 究的方法。感

7、悟从感性到理性,由个别 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3、培养学生尊重客观实际,认真、严谨的 科学态度。,案例3 物质的量,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 2理解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物质质量 三者之间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物质的量”概念的建构, 感悟科学概念形成的过程。 2通过对 n、N、m 关系的探究, 学习探究问题的方法,初步建 立微观与宏观相联系的思维方 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 “物质的量”概念引入的认识 过程中,体会新概念的产生源于 科学研究或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2通过自主探究n、N、m之间关系, 养成严格、严谨的治学态度和

8、科 学思辩。,五、科学设计教学方案,学生,教师,课堂生态,五、科学设计教学方案,(一)确定教学设计思路策略、方法 将理念与目标、内容与形式、教材与学生、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的策略熔为一体。,eg. 化学新授课: 情境问题探究小结应用 任务方案活动小结应用 eg. 化学复习课: 问题讨论梳理小结应用 回忆归纳问题解决 反思总结应用,(二) 设计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 真实有趣、贴近内容、贴近学生、 引发探究、反映本质、有冲击力,闸北区教研室 范标,实验要求,将0.5克、1克、1.5克硫酸铜分别溶解在10毫升水中,1.哪一份溶液最浓?哪一份溶液颜色最深? 2. 溶液的浓稀和颜色的深浅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9、?,观察思考,比较硫酸铜溶液的浓稀,寻找我们身边的氯、溴、碘 氯、溴、碘离子的检验,播放: 海水中的卤素资源录象 师: 同学们,你们去过大海吗?大海多美啊!这一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巨大宝库。这里有着丰富的资源。它也是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来源。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前面学习的收获,去寻找我们身边的氯、溴、碘。,?,盐湖,纯碱(Na2CO3),天然碱 (Na2CO3NaHCO3nH2O ),侯氏制碱法,2、问题设计: 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针对性、引导性、层次性的问题 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有一定的思维要求,有启发,深度恰当; 有充分的拓展余地。,结论: 2.制造云雾,物质的量(n)与物质的质量(m)

10、之间的关系,问题:寻找n与m之间的关系的思路 是什么? 求出1mol物质的质量 摩尔质量(M)1mol物质的质量,单位g/mol。,问题:怎样求1mol物质的质量呢?,方法一:直接求算法,6.021023 6.021023 6.021023,1.00534 11.997 18.24,1 12 18,方法二:类比,1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 定义0.012kg12C所含的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使得物质的摩尔质量与物质的式量在数值上统一,体现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科学性。,n与m的关系,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三者之间关系 :,3、自主探究活动的设计: 将“做

11、”、“想”、“讲”有机结合, 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与空间 , 化力气精心建设学习型团队 。 学习型团队的标志: 有共同的愿望、积极的相互信赖、明确 的个人责任、全体全程的参与。,探究实验一:,盐跟酸的反应,稀HCl与AgNO3溶液 稀HCl与Na2CO3溶液 稀H2SO4与BaCl2溶液,实验交流,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组分而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上海市二期课改高一化学(实验本)第二册第五章第四节 化学肥料中的主角 (第一课时),氮,从魔鬼谷开始的探秘,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 张琳龄,探秘一,魔鬼谷内为什么会绿草茵茵?,猜测原因,寻找证据,氮气和氧气 是怎样发生化学反应的

12、?,还有哪些固氮途径?,演绎推理,探秘二,固氮为什么那么困难?,探秘三,4、媒体设计:,多媒体、教具、板书、语言、肢体 信息技术的作用: 丰富学习资源;改变学习过程; 解决学习难点。 课程、教学需要 资源设计工具设计模板设计 平台设计,新课讲授,一、盐的组成 1、盐的组成:由金属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 例如:KCl 、CaCO3、BaSO4、NH4NO3,形成性练习一: 1、CuSO4 和 Na2CO3是否属于盐? 2、分析判断CuSO4 5H2O和 Na2CO310H2O 是否都属于盐?,观察现象: 1、加明矾稍静置后有什么现象? 2、过滤后的液体还浑浊吗? 3、滤纸上有物质吗

13、?,要注意过滤操作的要求:一贴、二低、三靠,2. 过滤法,1、组装过滤器,滤纸与漏斗内壁 要紧贴(一贴) 2、过滤时,玻璃棒要轻靠三层滤纸的一边;盛液体的烧杯口应紧靠玻璃棒将液体注入漏斗中,漏斗末端应紧贴烧杯内壁(三靠) 3、滤纸要低于漏斗的边缘,漏斗中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二低),过滤操作要求,“一贴” “二低” “三靠”,5、教学评价之一 作业设计:,形式: 准备型、形成型、巩固型、诊断型、延伸型。 不同教学阶段,有不同的层次梯度: 基础题初步运用题综合运用题 灵活运用题。,精选内容: 基础与发展;生活与经验;统一与选择 改进方式: 书面作业与操作、表达作业结合; 个体作业与团队作业

14、结合; 短作业与长作业结合; 收敛性作业与开发性作业结合 关注习题、试题编制的新趋势,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1)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2)提倡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将有 意义的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相结 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留有余地,便于课内有突发情况时可即 时应变; (4)尽可能展示真实的实验,不提倡在媒体 中做实验。,教学结构设计合理: 知识呈现的逻辑结构合理; 认知过程的步骤清晰; 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简洁明快。,既扎扎实实又别具一格,引入要有冲击 探究要有收获 知识自我构建 引导学生质疑提问,好课的标志,有效教学的本质 有质学生学会了什么?会学了没 有?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 有度活动量、思维量、节奏、 负担调节适度。 有变预设与生成的矛盾,要机 智应变。,六、课时教学设计的表述方法,课时教学设计的一般结构,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分析 1、内容分析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4、教学设计思路 三、教学过程,呈现方式:,简案 详案(流程),表格式 流程图式 文字书写式,叶澜: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谢 谢!,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