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古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15732 上传时间:2019-05-07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36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古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红古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红古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红古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红古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古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古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红古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前 言地质灾害是因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且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兰州市红古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四种。兰州是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及其隐患明显增多,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因此,按照科学发展观,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对保护地质环境,有效防治地质灾害,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兰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技发达、环境优美、文明富裕、功能完善和富有山水城市特色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形成一水、两山、三绿廊的城市风貌,给

2、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营造良好的人居生存环境和投资发展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优化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增强兰州市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等目标,都对自然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的安全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此,兰州市红古区人民政府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兰州市红古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兰州市红古区城市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为依据,编制兰州市红古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基准年2005年,期限为20062030年,近期为20062010年,中期为2011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第一章 地质灾害发育

3、现状和防治工作进展第一节 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一、自然地理1、地理位置兰州市红古区位于甘肃省中部,隶属甘肃省兰州市辖区,地处兰州市的西部,东与西固区相连,北与永登县接壤,南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甘肃省永靖县隔水相望。地理座标:东径1024510322,北纬36073628。东西长53.7Km,南北宽24Km,总面积535.14平方公里。红古区现辖3镇1乡2个街道,33个行政村、社,169个自然村。截止2003年底,全区总人口为13.59万人,少数民族有回、满、藏、土、壮、朝鲜等17个。红古区人民政府所在地海石湾镇,位于区境内中部偏西,至甘肃省城兰州市区108Km,为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

4、教育中心。2、地形地貌红古区地处湟水河下游河谷,部分地区位于大通河的下游。地形轮廓呈狭长的“山”字型,北面依山,西南临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海拔高度2462米1580米。境内属黄土高原沟壑低山丘陵区及河谷川地区。占71.61%的低山丘陵区山峦起伏,梁峁重叠,沟壑纵横,岩土松散,地形复杂。红古区是我省滑坡、灾害较为发育的地区之一。3、气象、水文红古区属陇中北部冷温带半干旱气候区,日照充足,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7.8。据气象资料统计,全年降水量在290mm至360mm之间,平均降水量为349.2mm,降水量分布由东南向西北增加。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一般集中在每年的

5、79月份,占全年的64%。降水的主要特点是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强度大。红古区属黄河流域,主要河流有黄河的一级支流湟水河及其支流大通河,流经区境的西部和南部,水量充沛,水质好,是红古区工农业和人民生活用水的可靠水源。北部广大的黄土山梁台地区,由于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多为小的季节性河沟,水量小,水质差,无法利用。4、土壤、植被(1)土壤红古区土壤有灰钙土、黄锦土、灌耕土、潮土四大类。灰钙土:是红古区分布面积最广的土类,主要分布在区内北部1800m以上的黄土丘陵山区,占全区土壤面积的85.67%。黄绵土:主要分布在湟水北岸的川台地上,占全区土壤面积的1.75%。灌耕土:主要分布在湟水河沿岸,占全区总

6、土壤面积的12.5%,这种土壤灌溉方便,旱涝保收,是红古区农业生产的稳产高产区。潮土:分布在窑街地区红山村河流边沿,占全区土壤面积的0.02%。(2)植被红古区地处陇西黄土丘陵区,气候干旱,红古区天然植被以干草原为主,覆盖率为10%20%,由于地形、海拔高度的不同、气候的差异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各地植被亦有明显的差异,在海拔比较高的享堂峡和董家岭一带的山地阴坡,植被覆盖率可达30%以上。常见的优势种有无芒隐子草、蓍状种亚菊、阿尔泰狗哇花、驴驴蒿,与其伴生的有茵陈蒿、蓖叶蒿、红叶黄芪、骆驼蓬、冰草、芨芨草、黑蒿等。人工植被包括人工林、果园、蔬菜、瓜果、粮食作物等,主要分布在湟水河和大通河沿岸的、级

7、阶地上,引水灌溉,、级阶地也有分布。二、地质环境条件1、地层岩性红古区出露的地层分属前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地表大部分被黄土覆盖,老的岩层主要出露在峡谷之中或山脚地带。(1)震旦系湟源群(Z1d2):震旦系地层是红古区出露最古老的地层,主要分布在大通河下游享堂峡谷一带。岩性为一套受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各种混合岩、榴石云母片岩、石英云母片岩、石英岩、大理岩等。(2)三叠系南营儿群(T3nn):南营儿群出露极为零星,主要分布在窑街,剖面不连续,无明显标志层,炭洞沟剖面已知厚度376m,岩性主要为暗绿色、黄绿色、紫红色砂岩、页岩和砾岩,中部夹有煤线。与上覆地层中下侏罗统呈假整合接触,与下伏加里东期辉

8、石橄榄岩为不整合。(3)侏罗系窑街群(J1-2yj):分布在窑街及大通河口享堂峡一带。下部为灰白色、黑灰色、黑色厚层砾岩、中粗砂砾岩、炭质泥岩夹粉砂岩,中部有厚9.3m的煤层。底部为黄褐,灰白色与紫褐色中粗砂岩互层,厚67m,是窑街、海石湾煤矿主要含煤层。上部为灰黑、褐、褐黄色、灰色页岩、泥岩互层夹黑褐色油页岩、泥灰岩条带、菱铁矿透镜体。厚132m。(4)白垩系白垩系地层是红古区分布最广泛的岩层之一,主要分布在湟水下游及大通河两岸,一般厚70m以上,最厚可达2600多米。河口群下段(K1hk2a):综红色粘土岩夹少量薄层细砂岩层及大量蓝灰色、米黄色页岩,粉砂岩条带厚70989m。 河口群中段(

9、K1hk2b):。深灰色、浅褐色薄层细砂岩、砂砾岩夹粘土岩,底部有厚约5m的蓝灰色细砂岩及页岩,可做为分层标志,厚120753m。河口群上段(K1hk2c):棕红色厚层块状粘土岩,偶夹薄层细砂岩,厚126668m。 (5)第三系下第三系(E):在窑街有零星分布,分上、下两部。上部的紫红棕红色粗砂岩、砂砾岩夹粉砂岩,呈中厚层状,胶结坚硬,下部为砖红色巨厚砾岩,砾石成分复杂,主要有花岗岩、绿泥片岩、石英岩等组成,磨圆度不好,分选性不佳,砾径一般在15cm,最大者可达3040cm,胶结物为砂泥质,厚6482005m。上第三系西宁组(N1x1),在大通河两岸有零星分布,上部为紫红棕红色的泥岩、砂泥岩夹

10、灰白色粉砂岩,砂砾岩夹粉砂岩,呈中厚层状,胶结坚硬,下部为砖红色巨厚层砾岩。含砾砂岩夹灰绿色粉砂岩,充填物为砂土质,厚1121564m。(6)第四系 更新统(Q3):是红古区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层,广泛分布在湟水左岸级以上阶地和山梁之上。冲积物(Q3al):主要分布于级以上阶地上,沿湟水河与大通河两岸,盆地各支沟两侧,均有出露,上部为黄土状粉质粘土层,下部为砾石层,不正覆于第三系之上,往往构成基座式阶地。砾石层为灰白色,灰绿色,具水平层理,成分复杂,主要有石英岩、花岗岩、片麻岩,为泥砂质充填,砾石磨园度好,砾径多在115cm,大者可达50cm,一般可见厚度35m。黄土状粉质粘土具清晰的水平层理,固

11、结好,较坚硬,富含碳酸钙。黄土(Q32eol)呈浅黄色,质地均匀,固结松散,不具层理,具大孔隙构造,垂直节理发育,局部地方可见显著古土壤数层,以及微薄层理的结构,富含碳酸钙,厚40180m,最厚可达200m。 全新统(Q4):是构成河谷中、级阶地和现代河漫滩的河流冲积物及沟谷中的冲、洪积层。此外,在级阶地以上有全新统风成黄土。冲积物(Q4al):阶地具有二元结构,下部为砾石层,胶结松散,磨园度好,砾径多在510cm,大者可达50cm以上,碎石成分随地而异,具明显的层理,厚约0.52m左右。上部为黄土层、亚砂土层,常呈红褐色、褐黄色或黄褐色,具显著层理,厚度不大,一般为04m。一般在级阶地,上部

12、是以亚砂土为主,而在级阶地,上部则是以黄土状土为主。(7)侵入岩加里东期侵入岩(3):分布于大通河享堂峡一带,岩体呈胶状、透镜状,为深绿色、墨绿色及绿黑色蛇纹石化辉石橄榄岩。元古代侵入岩(O22):石英闪长岩,灰白色。主体在青海省境内,在红古区内享堂峡分布面积约1Km2,呈块状,节理裂隙发育,岩石呈似斑状、片麻状构造,主要由灰白色斜长石组成2、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及地震(1)地质构造在区域构造上,地处祁吕贺山字型构造的两翼与青藏歹字型构造体系和陇西旋卷构造的交汇地带。次级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 褶皱石板沟王家圈背斜带位于西固、永登、红古交界的红古河口西固城一带,其中倒水沟不对称背斜,三条沟短

13、轴背斜在红古区境内,两背斜发生在早白垩世末期至早第三纪初期,背斜均为下白垩统河口群组成,轴向西西北或西北,两翼倾角变化在1570,由于小断裂发育,使各背斜支离破碎。红古城河口向斜带位于红古城至河口一带,由倒水沟及河口两个向斜组成,向斜均为下白垩统河口群组成,长50Km,宽24Km,崭向近东西,东部逐渐转为西北东南,两翼平缓而开阔,倾角一般为30左右。下川口上滩背斜带西起民和下川口,沿湟水两岸,向东经花庄至平安的上滩,背斜核部及两翼均为下白垩统河口群组成,轴向近东西,长24Km,宽约4Km,两翼基本对称,倾角均小于20。窑街矿区的构造带侏罗经末期强烈的燕山运动,使窑街一带的地层发生了褶皱,形成了

14、机修厂向斜,羊肠背斜,塌山向斜,程家窑背斜,马家岭向斜,喇嘛沟背斜以及和这些褶皱轴近于一致的一系列断层。这些构造运动使侏罗纪的煤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海石湾虎头崖背斜带白垩纪末的地壳运动,使海石湾至虎头崖的白垩系河口群地层挤压褶皱,形成一些短轴背斜和窟隆构造,为这一地区石油聚集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条件。 断裂主要为斜切褶皱轴的燕山期的正断层,大体可归纳为三个组。北北东组:最发育。以正性断裂为主,个别具平推现象。断距一般较大(约0.32Km),普通具有110m宽的角砾带。北北西组:以延伸较远的正断层为主,断距较前组为小,错断现象亦较明显。北东东组:规模不大,以下断层为主,局部地方切过上两组断层。(2)

15、新构造运动受庄浪河断裂和马卸山山前断裂带的控制,区内新构造运动比较活跃,以差异性断块运动为主,特别是第四纪以来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中更新世未期以来,在强裂的新构造运动作用下,地壳的不断上升,大通河、湟水河不断侵蚀下切,逐渐形成了河流两岸多级阶地,5级阶地切割深度可达150m左右。在下更新统和白垩系地层间还产生了断层,这都反映了新构造运动至今仍在活动。(3)地震根据甘肃省地震区带划分,红古区处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地震区的天水兰州河西走廊地震带,地震烈度为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据历史地震资料记载,早在东汉顺帝永和三年春二月乙亥(138年3月1日),就有地震引起滑坡的记载:“京师及金城

16、、陇西地震,二郡山岸崩、地陷”。从有历史记载以来,兰州市附近及秦王川共发生35次地震,其中15次是具有破坏性的,强度大多在5级以上。如1125年西固7级地震,据史料记载“兰州六城城坏,仓库皆没,陷数百家”,同时发生大规模滑坡和地裂缝。另外,邻区强烈地震每次都波及到勘察区,造成勘察区大量滑坡、崩塌的发生。民国9年(1920年)12月16日下午7时,海原、固原大地震,震中裂度十二度,这是波及红古区最严重的一次地震。3、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其特征根据甘肃省工程地质区划,工作区属雾宿山、鸟鼠山中山山地及陇西黄土丘陵较不稳定工程地质区。依据岩土体工程地质分类标准(DZ/T02192004)对工作区岩土体

17、进行工程地质分类。(1)岩体类型及工程地质特征按照岩石强度、结构以及建造类型可将区内岩体划分为四个工程地质岩组: 块状坚硬侵入岩岩组(+)分布于享堂峡一带,由加里东中期蛇纹石化辉石橄榄岩、石英闪长岩组成,块状结构,致密坚硬,干抗压强度57208Mpa,软化系数大于0.8,工程地质性质良好,本岩组所属岩类成岩裂隙和次生裂隙发育,部分岩体风化严重。 块状、层状坚硬变质岩岩组(Z)主要分布在大通河下游享堂峡谷一带。岩性为一套受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各种混合岩、榴石云母片岩、石英云母片岩、石英岩、大理岩等。该岩组岩石质地坚硬,为块状及层状。单轴抗压强度80180Mpa,软化系数0.60.8,工程地质性质良

18、好。该岩组节理裂隙比较发育,部分地段岩体各向结构面相互交切而呈碎裂块状,陡坡段岩体易崩塌。 中厚层、薄层状软弱半坚硬碎屑岩岩组(T+J+K+E)是红古区分布最为广泛,由上三迭系、侏罗系、白垩系、下第三系组成。岩性为泥岩、砂岩、含砾砂岩、砾岩夹粘土岩、泥灰岩、页岩等。该岩组中的砂岩、砂砾岩、砾岩质地较坚硬,粘土岩则较软弱,单轴抗压强度11-50Mpa,软化系数0.45-0.5,具软硬相间的特点,工程地质性质不均一,总的看是强度较低的工程地质岩组。该岩组中的下白垩系河口群砂砾岩、砾砂夹砂岩,与调查区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其物理力学性质为容重24.93-24.22 KN/m3,天然含水

19、率3.260-2.312%,孔隙率8.492-10.04%,内摩擦角26-35内聚力1-2Mpa。岩性为块状粘土岩夹细砂岩,单轴抗压强度21.560Mpa,软化系数0.480.7。其岩石强度随胶结物质和胶结程度不同而变化,整体强度较弱,岩体浸水易崩解,易风化剥蚀、崩塌,这是工作区滑坡灾害多发地层和易滑岩组。 层状软弱泥岩、砂质泥岩岩组(N)区内广泛分布,由上第三系西宁组组成。岩性主要为泥质砂岩、细砂岩、砂质泥岩夹砂砾岩互层,具层状结构,质地较为软弱,遇水极易软化。自由膨胀率41.563%,平均天然容重20.15KN/m3,内聚力(c)17.737.2Kpa,内摩擦角()19.740.6,单轴抗

20、压强度11Mpa左右。(2)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区内土体根据其成因类型和土体结构可分为一般土和特殊土两大类型。 一般土砾卵石单层土体:主要分布于湟水河及大通河的河谷漫滩,成分复杂,磨圆较好,泥砂充填,松散。砂土、砾卵石双层土体:主要分布于湟水河及大通河的级阶地,上部砂土呈可塑、稍密中密,允许承载力137152KPa;下部砾卵石呈中密,允许承载力400KPa左右。砂土、粘性土、砾卵石多层土体:主要分布于湟水河及大通河级以上阶地,上部砂土、粘性土,密实坚实,硬塑可塑,中低压缩性,允许承载力105KPa;下部砂砾石成分复杂,高密并局部胶结,允许承载力340400KPa。砂土、碎石土土体:分布于大多数沟口

21、,堆积物松散、磨圆差,其岩性为砂土、砂砾石混杂堆积,允许承载力340400KPa。 特殊土黄土:系指马兰黄土,区内广泛分布,土质均一,具大孔隙,垂直节理发育,遇水易崩解,湿陷性系数0.0250.095,自重湿陷性系数0.0210.060,为强湿陷性黄土,粘聚力C值为18.028.0kPa,内摩擦角值为9.015.6,承载力标准值120kPa。滑坡、崩塌松动混杂土:分布点多、面广、范围小,由崩滑堆积物组成,土石混杂、结构松散,物理力学性质不稳定。4、水文地质条件区内广大地区被黄土覆盖,植被稀少,又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因此地下水缺乏,水质差。只有大通河、湟水河沿岸附近有水量比较大、水质好的地下水

22、分布。红古区地下水按含水层的空隙性质可以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岸裂隙水二种类型。(1)松散岩类孔隙水 黄土孔隙、裂隙水黄土丘陵区的黄土直接覆盖在白垩系和第三系基岩之上,黄土本身含水性能低,基岩之上又无深厚的风化壳或砂砾石层,因此缺乏良好的储水条件,加上又无足够的地面水补给,没有统一连续的含水层,只是在基岩低洼的地区,积储少量的潜水。黄土丘陵区潜水的埋藏深度变化随黄土的厚度变化而变,一般多在50m上下。由于潜水沿着山梁两侧的山坡向沟谷流动,故埋深变浅,最后补给沟谷潜水或以泉的形式出露地表。这一地区的潜水由于水量小,矿化度多在3克/升10克/升之间,最高可达34.15克/升,无法利用。 河谷冲、洪

23、积物孔隙水这种地下水又分为北部黄土丘陵沟谷冲、洪积物孔隙水和湟水河谷冲、洪积物孔隙水两种。北部黄土丘陵沟谷冲、洪积物孔隙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及两侧黄土丘陵坡地潜水和基岩裂隙水的补给。由于补给量少,加上沿途蒸发,所以储量少,水质差,大都无法利用。湟水河谷中级以上的各级阶地的黄土层以下,虽有砂砾石层分布,但也因补给水源少,砾石层中仍然缺少潜水的储存。由于引湟灌溉,级阶地和一些台地先后被开发,地下水得到一些补给,但仍无开发利用的价值。湟水河和大通河沿岸的河漫滩地下水,因与河流有着水力联系,得到河流的补给,砂砾层中有着丰富的潜水储存,可以作为人畜饮水水源。(2)基岩裂隙水北部黄土丘陵区的下伏基岩中,也往

24、往有裂隙水的存在,这种裂隙水常以脉状形状赋存于断裂破碎带之中,因此在地区上分布不均,埋藏深度变化也很大,分水岭处深达百米以上,向深谷逐渐变浅,最后补给沟谷地下水,或以下降泉的形式出露地表。在北部白垩系和第三系的基岩裂隙水,矿化度大都在3克/升以上,有的地区达4.99克/升17.05克/升,无开发利用的价值。5、与地质灾害有关的人类工程活动人类经济工程活动是紧紧围绕着自身生存发展而开展,其活动方式和强度与地方经济发展格局及人口数量等密切相关。红古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产业结构以农业生产为主,工业及其它产业比较薄弱,人口分布不均,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强度也存在地域性差异,对地质环境破坏也表现出与农业

25、生产密切相关的特征,而其它产业的不断发展,加剧了对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甚至直接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农以本,高度垦植,水土流失不断加剧红古区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地形破碎。红古区以农业生产为主,产业结构单一,恶劣的自然条件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有限的可利用的土地资源难以承受急剧增长的人口对土地的需求。人口激增对土地需求量不断增加,不得不大量开垦坡耕地,高度垦植,但新开坡耕地土壤肥力低,水力侵蚀严重,广种薄收,造成恶性循环,使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不断增加,也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2)开挖坡体,筑路修房,引发地质灾害1949年以前

26、,红古区几无公路可言,仅是崎岖狭窄的小道和为数不多的车道。解放50多年来,交通运输业在不断发展,公路从无到有,公路等级及里程在不断增加,目前已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公路交通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建设发展,筑路切坡削方,开挖大量疏松黄土及泥岩,形成高陡的不稳定边坡,造成崩塌、滑坡,直接引发地质灾害。此外,受地形条件限制,加至人口不断增加,当地居民居住地域狭窄,建房用地紧张,许多居民无耐,选择开挖斜坡居住或扩大居住面积,为崩塌、滑坡的形成及成灾创造了条件。(3)炸山采石、挖坡采砂,直接破坏地质环境红古区湟水河、大通河沿岸采砂、采石历史已有三、四十年,但早期仅限于小规模开采,近十多年以来,随

27、着地方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砂石料的需求在逐步增加,特别是兰海高速公路的开工以来,对砂石料的需求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极大的激发了沿线的建材市场活力,为追求丰厚经济效益,当地居民、乡镇企业及一些工程队选择境内大通河沿岸出露的石英闪长岩及湟水河北岸的、级阶地的砂砾卵石作为石料和砂料来源,开采规模在不断扩大,部分形成机械化作业。大规模采石造成岩坡松动,岩体崩塌,采砂过程中破坏坡体形成滑坡、崩塌灾害;并且大量的弃石、弃砂在沟内及沟坡堆积,为沟谷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松散物质。(4)兴修水利,引水灌溉,导致地质灾害发生河谷川区及黄土台塬地形平坦,土壤质地适中,保水保肥性好,一直是红古区粮食主产区,

28、为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业收入,地方投入大量资金兴修水利,引水灌溉,开挖渠道,破坏坡体力学平衡;大部分渠道没有衬砌,大量水体渗入到岩、土体中,使岩、土体强度进一步降低,并且由于土质疏松,加之长期大水漫滩,部分地段形成大量的地质灾害。( 5)开采煤炭资源,造成地面塌陷窑街矿区为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老矿业基地,历史上大规模的采煤活动,诱发了大面积的采空区塌陷,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对能源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窑街煤炭的开采量也不断增大,采空塌陷区的面积也在扩大,居民与煤电公司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历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3亿元。 第二节 社会经济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一、社会经济发展概

29、况红古区历史久远,境内的湟水河、大通河沿岸已发现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遗址,证明是在四五千年以前,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秦至汉初为西羌居地,汉武帝以后一直为中央政府管辖。红古区人民政府所在地海石湾镇,位于区境内中部偏西,座落在湟水河下游的北岸,湟水河一、二级阶地之上,至甘肃省城兰州市区108Km,为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红古区农业开发较早远在四五千年前已有原始农业,明以来农科大兴,开始引水灌溉农田,特别是民国末年湟惠渠建成通水,1958年兴建谷丰渠,1975年兴建海石渠,水地面积增加,红古区的农业生产获得长足发展,全区总土地面积80万亩,其中耕地8.75万余亩,水地占总耕地

30、面积的79.3%,红古区是兰州市蔬菜、果品的主要产区,产量、品质占居全市首位。至1995年末,全区已初步形成以高产粮食、精细蔬菜、优质果品、暖棚养畜为特色的副食品生产基地。红古区是储金藏宝的地方,主要储有煤炭、石油、天然气、沙金、铁、铬及石材等。已探明窑街、海石湾煤炭储量5.7亿多吨。地方工业兴办于1958年,目前全区共有各类工业企业108家,已初步形成以煤炭为重点,电力为先导,硅系列、电解铝、炭素制品、农副产品加工、地方建材及陶瓷系列等为群体的现代工业新格局。2003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为23.75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55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877元,总体来说,区域经济情况较差

31、。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海石湾镇:是红古区中心,主要发展炭素制品、煤炭加工工业。2005年人口规模规划达到6.0万人,2010年规划达到8.0万人。小城镇是带动农村发展的扩散点,沿湟水、大通河谷展开的平安、花庄、窑街等城镇,这些重点小城镇是联系城乡的钮带,主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为农业生产服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第三节 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工作进展一、地质灾害现状红古区地处陇中黄土高原西部,属深切割黄土覆盖的丘陵沟壑区,区内坡陡谷深,沟壑密集,地形破碎,暴雨频繁,加之黄土泥岩特殊的岩体结构,使区地质灾害较为发育,是我省滑坡、泥石流较为发育地区之一。红古区所辖的6个乡镇及街道,均有地质灾害分布,主要有

32、滑坡、崩塌、泥石流、塌陷四种地质灾害类型。野外共调查地质灾害隐患点65处,其中滑坡17处,崩塌8处,泥石流23条,不稳定斜坡(滑坡、崩塌隐患点)14处,地面塌陷3处,分别占地质灾害隐患点总数的26.2%、12.3%、35.4%、21.5%和4.6%。灾害平均发育密度0.12个/km2,部分区域高达46个/ km2。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区内南部及东部的湟水河、大通河河谷区。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发育于窑街采煤区。地质灾害活动频繁,危害严重,经常断道阻车,冲毁村舍,埋没农田,损坏水利水电设施,严重威胁着当地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红古区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较为严重。如2003年10月12日发

33、生的301省道K8+200崩塌体灾害,导致公路毁坏,交通中断,造成死2人、伤2人,失踪2人,9辆货车被砂石砸毁受损,6辆车被推出路面坠入享堂峡大通河,直接经济损失200多万元,灾情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据不完全统计,自解放以来,红古区由于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12人,直接经济损失2.59亿元。近二十多年以来,随着红古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口增加,人们的活动范围和强度在不断扩大,垦坡耕植,开山修路,炸山采石,挖坡建房,大面积漫灌,种种不适宜而又不合理的工程活动导致本区地质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水土流失不断加剧,老滑坡复活,部分坡体出现裂缝变形,泥石流规模在不断扩大,近几年来,我国煤炭的需求增长,煤炭

34、的开采量不断增加,造成地面采空塌陷也在不断扩大,2005年2月18日,窑街街道上窑村新出现塌陷区,面积10250m2,受灾185户763人,700余间房屋受到破坏。总体来说地质灾害有逐步增强的趋势,目有灾害及隐患点共危及27564人及近6.6亿元资产的安全。1、滑坡滑坡是本区危害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分布面广,活动性强。区内滑坡以黄土和堆积层滑坡为主,滑坡规模多为小型,滑坡面埋深大都为浅层。黄土滑坡为区内常见的滑坡类型,区内共发育5处,多分布于河谷阶地边缘的陡坡地带,其滑坡体主要以各类成因的黄土及次生黄土组成。堆积层滑坡:滑体由堆积于斜坡之上的各种松散堆积物组成,本区发育7处。主要分布于大

35、通河享堂峡河谷岸坡较陡的地段。人为采石堆弃的废渣及基岩的风化产物是堆积层滑坡的主要物质来源。此类滑坡一般为浅中层,规模以中小型为主,若遇大、暴雨,堆积层即可突然发生滑动,对公路的危害较为严重。基岩滑坡:滑体由白垩系泥岩及砂岩块体组成,本区发育4处。主要分布于湟水河阶地边缘。主要是由于人类工程活动而引起的基岩滑动变形,对工程设施形成一定的危害。全区共发现17处滑坡和10处潜在滑坡隐患点,规模达到大型的11处,中型的3处,小型的13处;稳定性差的8处,较差的17处,稳定性好的2处;危害程度达到重大级的5处,较大级的6处,一般级的16处。累计已造成2539.25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并仍对498人和约

36、5003万元财产构成威胁。人类工程建设活动和强降雨是滑坡发生的主要诱因。2、崩塌本区发育的崩塌体大都为基岩崩塌。主要分布于河谷高阶地边缘及公路沿线存在人工削坡的地段。以基岩崩塌为主,多见于白垩纪地层中,该地层构造节理和卸荷裂隙非常发育,以中小型为主,一般体积数百方至数千方不等,其破坏方式一般为倾倒式或坠落式。全区内发现崩塌和潜在崩塌点12处,其中规模达到中型的1处,小型的11处;稳定性差的10处,较差的2处;危害程度都为一般级,累计已造成44.2万元直接经济损失,并仍对31人和140.1万元财产构成威胁。崩塌的突发性常造成严重伤亡,在雨期、汛期极易发生。如2003年10月12日发生的301省道

37、K8+200崩塌体灾害,导致公路毁坏,交通中断,造成死2人、伤2人,失踪2人,9辆货车被砂石砸毁受损,6辆车被推出路面坠入享堂峡大通河,直接经济损失200多万元。3、泥石流泥石流是本区危害最重的灾害类型之一,红古区共发育有泥流和泥石流两种类型。泥流是发育在黄土地区以细粒物质为主要固体物质成分的泥石流类型,本区发育12条。广泛分布于区内的海石湾、红古、花庄、平安地区。发育沟谷为湟水河的北岸支流,各沟道横断面以“V”字型为主,流域平面形态多呈长条状或扇状。区内泥流为中小型沟谷型,低中易发,暴发频率一般为1次/25年。危害方式主要为冲蚀破坏。本区泥流的物质来源主要是沟岸坡面的残、坡积松散物,以及沟内

38、崩滑、坍塌等重力堆积,再者就是沟口由于挖砂而废弃的土、石。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灾害类型,本区泥石流集中分布于湟水河及大通河的左岸,共发育11条,各沟道横断面以“V”字型为主,流域平面形态多呈长条状或扇状。泥石流类型以沟谷型为主,山坡形较少,规模以中小型居多,大型巨型次之,低中易发。其暴发频率为1次/2-5年,个别沟谷甚至十几年一次。危害方式主要为冲蚀破坏。本区泥石流的物质来源主要是沟谷中的滑坡、崩塌等重力堆积物,另外大规模的采砂、修路弃渣弃土也是重要的来源之一。根据本次调查,区内各沟谷流域内滑坡、崩塌分布零星且规模小,但黄土洞穴繁多,冲沟发育,黄土坍塌多。沟谷上游至中游的物质来源主要为面蚀作用冲

39、出的固体物质。下游切割深,、级阶地底部的卵砾石及挖砂弃土弃石,最终也补给泥石流。大型沟谷其支沟往往也是泥石流,典型的如八号大沟,泥石流搬运能力巨大,往往携带巨型漂砾,在沟口多形成规模巨大的块石堆积。泥石流大多发生时间相对集中在每年的69月份,全区共有泥石流灾害点23处,主要为沟谷型;规模达到大型的1处,中型的有6处,小型的有16处;中易发的13处,低易发的10处;危害程度特重级的4处,重大级的有4处,较大级的有4处,一般级的有11处。累计已造成333.67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并仍对8769人和约57783.35万元财产构成威胁。4、地面塌陷区内窑街煤矿是历史采矿和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老矿业基地,

40、历史上的乱采乱挖、无序开采及建国后的大规模开采,使矿区地质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经本次调查,确定了3处地面塌陷灾害,分别属窑街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塌陷区、炭洞沟煤矿塌陷区、獐儿沟煤矿塌陷区。地面塌陷规模达到大型的1处,小型的有2处;稳定性差的3处;危害程度达到特重级的有1处,一般级的2处,累计已造成6人伤亡和2.3亿元直接经济损失,并对18005人和3278多万元资产构成威胁。目前矿区陷坑、裂缝还在不断发展,2005年2月18日新增塌陷面积10250m2,使185户700多间房屋受到影响,变形开裂。地面塌陷也成为煤矿企业与当地政府、群众的矛盾焦点,冲突不断发生。二、地

41、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随着人类工程建设活动的开展,地质灾害特别是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有增多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红古区现有的65处灾害点中,稳定性差或较差的灾害点共有40处,中易发的泥石流沟13条。这些灾害点在强降雨等触发条件下成灾的可能性较大;2、境内丘陵山区地质环境复杂、脆弱,具备地质灾害发生的必要条件,当遭受不合理的人为破坏或强降雨作用,地质灾害存在发生的可能;3、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不断增多,特别是交通、水利、城镇建设等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有上升的趋势。综上所述,随着经济活动的加快,由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将呈上升趋势。因此,如何防范和减少人为引发地质灾害,是今后地

42、质灾害防治的重点。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及存在问题(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自1990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全区地质灾害调查和防治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在防灾减灾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1、2005年7月底,红古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已完成,基本查明了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初步分析了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和形成条件,划分了地质灾害的易发区和防治区,建立了地质灾害数据库。2、加强了地质灾害防治的管理工作。初步建立了区、镇(乡、街道)二级地质灾害防治机构,落实了相关职责,制订并公布年度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建立了地质灾害速报制度、险情巡查制度、汛期值班制度;加强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

43、、施工单位的资质管理,提高了地质灾害勘查和治理的质量与水平。3、初步建立了群专结合、群测群防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对已发现的重要地质灾害点,落实了监测责任人,发放了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初步建立了群专结合、群测群防的监测网络。4、地质灾害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至2005年7月,由市、企业出资,已完成对海矿上工业广场滑坡等9处危险性较大的地质灾害点的治理和避让,对301省道K8+200处滑坡,进行了较详细的地质灾害勘查,提交了灾害点的勘查报告和治理方案。对工程建设中特别是在兰海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沿线发现的地质灾害均进行了工程治理。此外,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工程建设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已全面展

44、开,地质灾害预防工作成绩显著。(二)存在的问题1、地质灾害防治监管任务仍十分繁重,防治经费不足。随着全市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交通、水利、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的进行,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有增多的趋势,因此,地质灾害防治监管任务十分艰巨。由于防治经费不足,许多地质灾害点得不到及时勘查、治理。2、地质灾害监督管理体系有待健全。地质灾害防治的监督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监督检查机制有待完善,特别是乡镇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技术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3、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网络还不够健全,信息系统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专业监测网络有待建立和完善,群专结合、群测群防监测网络仍处在建设过程中,对监测

45、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有待加强;网络覆盖面积和监测精度有待进一步扩大和提高,基于GIS技术的高精度预报预警系统仍需进一步完善。4、地质灾害防治人员数量和技术有待提高。随着地质灾害防治、勘查、设计、治理等工作量的大幅度增加,现有的勘查防治技术人员在数量、素质上,难以适应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需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和技术培训。第二章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第一节 指导思想及原则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制定要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重要原则,对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灾害点作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力求最大限度的减少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同时,还要积极推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46、、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稳定和谐社会作出贡献。地质灾害的防治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结合“西部大开发,兰州大发展”的有利时机,把地质灾害的防治与当前正在实施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工程建设及退耕还林(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实施防案,实现最佳的治理效益。从大环境着眼、从小流域入手、深入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各类灾害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全面分析、科学论证、统筹安排和合理部署。制定符合当地实际、长短结合、重点突出、兼顾一般、目标明确、措施有利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使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分期分批、有计划、有步骤的稳步

47、推进。一、“以人为本”的原则兰州市红古区地质灾害较发育,在规划过程中应优先对危害、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体进行规划治理,各项治理措施要以人为中心展开。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防治地质灾害,首先加强宣传,建立群测群防网络和预报预警体系,变消极被动的应急避灾为积极主动的减灾防灾,遵循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使地质灾害防与治协调统一。三、“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紧密结合红古区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将防治任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治理与开发相结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同深化纪革,城镇建设,工程建设,山区资源开发及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即防灾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四、

48、“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易发区划成果并结合当地规划,同时根据地质灾害体的危险性和危害性等指标将全区划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结合兰州市红古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根据防治点的级别及其所处经济地位按轻重缓急分批分期进行防治。近期主要安排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地质灾害点的勘查与治理。做到近期与远期结合,局部防治与区域环境治理想结合。五、“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的原则坚持群众监测与专业监测相结合,应用新理论研究地质灾害,运用新技术、新方法监测和治理地质灾害,建立适应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科学体系。七、“多渠道筹资“的原则加大地质灾害防治投入力度,按照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实行由政府出资的原则;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致灾的由责任单位承担治理责任的原则,进行地质灾害的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