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讲稿5.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18388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3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经讲稿5.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政经讲稿5.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政经讲稿5.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政经讲稿5.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政经讲稿5.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经讲稿5.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经讲稿5.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目的和要求: 在我们分析了资本的生产过程以后,还必须从流通过程来考察资本的运动。因此,本讲主要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及社会总资本的运动过程。 要求掌握资本循环和周转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掌握产业资本顺利实现循环的条件; 掌握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的影响; 掌握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基本规律和实现条件。,1 资本的循环,一、资本的形态变化及其循环 所谓资本循环就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资本在循环中采取三种形式,经历三个阶段,是三种资本循环的统一。资本循环要经历一段时间,还要花费一定的费用。 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根据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

2、析,我们知道产业资本的循环经过三各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Pm 购买阶段(G W ) A,资本家以购买者的身份出现在市场上,用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 货币资本变为生产资本。 所购买的是生产要素; 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条件是G A; 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存在为条件。,生产阶段(W P W),购买阶段一经完成,资本家就有了支配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能力。他以货币形式预付的资本就转化为能够生产剩余价值的实物形式。这种具有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能力的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形式存在的资本称为生产资本,用 P 表示。 资本循环完成了第一个阶段的职能以后,进入第二阶段,即

3、生产阶段。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以生产资本的形式结合,执行生产商品、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职能。包含一定剩余价值的新商品就是商品资本(W)。 生产阶段在资本循环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售卖阶段(W G),在这一阶段,资本家作为卖者又重新回到市场,把生产出的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卖出去,使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 所谓商品资本是指由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生产的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商品。其职能是出卖商品,实现商品中的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 这一过程的完成,使资本又回到原来的货币形式,于是新的循环又可以重新开始。,售卖阶段对资本家来说非常重要,马克思将它称作为“惊险的跳跃”。因为在这里,商品能否卖出去,以及出售商品的数量和速度

4、,将决定资本家的命运。他们只有迅速将商品卖出去,才能收回他的预付资本,并实现剩余价值,资本增殖才能最终完成。,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产业资本循环是指资本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顺序通过 购买、生产、售卖三个阶段,使价值发生增殖,最后回到它原来的形式。这里的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不是独立的资本部门,而是产业资本运动采取的不同职能形式。 Pm G W P W G A 产业资本循环三个阶段、三种职能形式是既互相联系,又互相排斥。一方面,资本的循环只有不停地从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才能正常进行;另一方面,循环本身又要求资本在一定时间内固定在某种形式上,以便完成与这种形

5、式相应的职能,才能过渡到下一个阶段。 学习马克思关于资本形态变化的基本原理,有助于我们认识社会主义企业资金运动的规律。,二、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 资本在不断的循环运动中实现增殖,其运动公式就表现为: 货币资本的循环 商品资本的循环 G WPW G.G WPW G.G WP 生产资本的循环 因此,产业资本的循环包含着三种不同的形式,即: 货币资本的循环:G WPW G 生产资本的循环:PW G WP 商品资本的循环:W G WPW,货币资本的循环 最明显的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从而是产业资本循环的典型的和一般的表现形式。 生产资本的循环 表示了资本主义是再生产过程,克服了货币资本循环的片面性,

6、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 商品资本的循环 既是资本价值的运动,又是剩余价值的运动。 以上三种资本形式的循环都反映了产业资本循环某一方面的特征,同时,它们又具有片面性。因此,必须从这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中,才能全面认识和把握产业资本循环的特征及其规律性。,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 产业资本顺利循环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因为,社会化大生产的技术基础在客观上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连续不断进行,为了保持资本连续不断地循环,资本的每一种形式必须相继地依次经过循环的三个阶段,完成各自的循环,在时间上不能停滞。否则,资本循环的连续性就会被破坏。 (2)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

7、上的并存性 要保持资本循环的连续性,还必须将资本按一定的比例分割为三部分。使它们分别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各自在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执行其职能。否则,势必出现再生产的中断。 通过对资本循环的分析,我们进一步了解到资本不仅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而且,必须不断运动,在运动中增殖。,三、流通费用 流通费用分两种:一种是因使用价值运动引起的生产性流通费用,主要包括商品的保管费和运输费;另一种是因价值的运动引起的纯粹流通费用,包括: (1)商品买卖上的费用。如广告费、交际费、市场调研费、商业工人的工资等。 (2) 簿记上的各种费用。如簿记人员工资、簿记办公费等。 (3

8、) 维持货币流通的费用。,2 资本周转 一、 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资本周转 是指资本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的循环。* 资本周转的速度是指资本周转一次所花费的时间,或者说在一定的时间内资本可以周转的次数。 衡量资本周转的速度可以用周转的时间和周转次数两种方法。 资本周转时间 是指资本从预付的形式起,到这个资本带着剩余价值以同样的形式回到资本家手中所需的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时间越长,周转速度越慢; 反之,周转速度越快。 资本周转次数 是指一定时间内资本周转的次数。 周转次数(n)=一年时间/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 周转次数越多,说明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反之,周

9、转速度越慢。,资本周转与资本循环的联系与区别,资本周转与资本循环的联系在于: 二者都是资本运动的形式; 都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都是为了价值增殖。 但是,资本周转与资本循环又有区别: 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从一定的职能形式出发,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资本周转则是指不断重复进行的资本循环运动过程。 考察资本循环主要是研究资本运动连续进行的条件;而考察资本周转,则主要是研究资本运动的速度以及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二、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生产资本的不同构成,是一个重要因素。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马克思根据生产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周转方

10、式不同,将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 是指投在机器、厂房等劳动资料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流动资本 是指投在原材料、辅助材料和劳动力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 1、两者的价值转移方式不同。 2、两者的周转时间不同。 3、两者的价值收回方式和期限不同。 4、两者的物质更新方式不同。,不变资本 固定资本 关于 与 的划分和 与 的划分的区别 可变资本 流动资本,两者划分的依据不同; 两者划分的目的不同; 两者划分的内容不同:,固定资本的磨损 固定资本以不同的物质形式存在着,由于它们的磨损程度不同,所以,周转的速度也不一样。固定资本的磨损,由于引起的

11、原因不同,可分为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有形损耗 首先是固定资本使用本身引起的。磨损程度与固定资本的使用强度、使用时间和本身质量性能有关; 其次自然力对固定资本产生的磨损也称有形损耗(如金属工具的锈蚀等)。 无形磨损是指固定资本使用期间内,因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贬值。 一方面,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相同的劳动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从而引起原有固定资本的贬值; 另一方面,新技术的采用,出现了新的、效能更高的设备,引起原有设备的贬值,或提前更新。 资本家为了减少无形损耗,总是想方设法提高设备利用率,或者采取加速折旧,使固定资本的价值尽早收回。,固定资本的更新、维持和修理 固定资本更新是指物质形

12、式上进行替换,价值形式上进行补偿。 折旧基金=固定资本的价值/使用年限。 固定资本的维持和修理是保证固定资本正常使用必不可少的,通常有两种方式: 一是通过正常使用维护; 二是通过直接支出劳动而维护。在维护中所化的费用就是固定资本维护费,属于流动资本,按年平均计算,分摊到全部产品中去。 三、预付资本总周转、周转周期 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 = 年周转价值/预付资本量 = 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 + 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预付资本总量。 预付资本总周转的速度取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同时,还取决于两者在生产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固定资本所占比重越大,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越慢;反之,

13、越快。,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还有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 生产时间是指资本作为生产资本发生作用的时间,包括劳动期间和非劳动期间。 劳动期间是指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制作的时间,由产品的性质、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决定。劳动期间的长短影响着流动资本的预付总量和周转速度。一般来讲,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劳动期间越短,预付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预付流动资本的量越少,产品劳动期间的长短一般不会影响固定资本的预付量。 非劳动期间包括自然作用的时间、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和停工时间。自然作用的时间是指与劳动过程长短无关,但受产品性质和制造方式的制约的那种中断,即劳动对象受自然力作用的时间

14、(如酿酒需要发酵)。 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是指已经进入生产领域,但还没有开始生产过程的原料、辅助材料的储备时间,储备的数量取决于流通状况。 停工时间是指机器设备在正常维修和工人夜间休息时而停止发生作用的时间。非劳动时间的长短对资本周转速度也会发生影响。,流通时间 流通时间是指资本处在流通领域的时间,它由购买时间和出售时间构成。 购买时间是指资本以货币形式转化为生产要素的时间,它的长短取决于原料供应地的远近及交通运输条件。 出售时间是指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转化的时间,它是流通时间中重要的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有极大影响。它包括三个部分:商品资本的储备时间、商品运往市场的时间和商品在市场上待销的时间。

15、影响出售时间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市场容量、市场供求、供货契约的范围以及资本家之间的竞争状况。 总之,无论是生产时间还是流通时间,它们的长短都会影响预付资本的周转。,四、 资本的周转效果 首先,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可以节省预付资本,特别是节省流动资本。 其次,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可变资本的周转也越快,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由此带来的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 例如,A、B 两个资本家,它们的可变资本都为 6 万,剩余价值率为 100%,但 A 资本一年周转一次,B 资本一年周转 10 次。其结果 A 资本一年获得剩余价值量是 6 万,年剩余价值率 100%(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量/预付可变资本)。

16、B 资本家一年内却可获得 60 万的剩余价值,年剩余价值率 1000%,可见,年剩余价值量多少和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与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它表示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3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 一、社会总资本运动 1、一组概念: 个别资本 :各自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就是 个别资本; 社会总资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有个别资本 所组成的总和就是社会总资本; 个别资本运动:个别资本的循环与周转,就是 个别资本运动; 社会总资本运动;互相交错、互为前提、互为条件 的个别资本 运动的总和,便形成 社会总资本运动,2、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与个别资本的运动具有不同特点: 共同点: (1) 从运动形式看

17、:都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 (2) 从运动内容看:都包含着生产剩余价值的生产消费; (3) 从运动目的看:都要实现价值增殖。 区别: (1)个别资本的运动只包括资本的生产消费和交换,而不包括资本家和工人的生活消费;而社会资本的运动,不仅包括资本的生产消费和交换,而且包括个人的生活消费和交换。 (2)社会资本的运动不仅包括预付资本价值的运动,而且包括全部剩余价值的运动;个别资本运动则不然,它只包括预付资本价值的运动,并不包括全部剩余价值的运动。 (3)社会资本不仅包括资本流通,而且包括媒介个人消费的一般商品流通。,3、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社会总产品:是指一定时期(通常以一年

18、计算)社会各物质资料 生产部门生产的全部物质产品的总和。 社会总产品具有两重构成: 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上按其最终用途,可分为:生产资料 和 消费资料 与此相适应,社会生产分为两个部类:第部类 和 第部类 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式上分为: C V m 对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进行划分,是分析社会资本 再生产的两个前提。,马克思根据总产品的最终用途将社会总产品和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 一类是生产资料及其生产部类。它是指必须进入或至少进入生产消费的产品。如采掘、冶炼等部门,这类为生产消费提供产品的生产部门统称为第部类。 另一类是消费资料及其生产部类,它是指进入个人消费领域的产品,如食品、服装

19、等。队这类直接为个人消费提供产品的生产部门统称第部类。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可以分为三部分: 不变资本(C) 可变资本(A) 剩余价值(m),4、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即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如何同时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价值补偿是指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也就是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通过流通而全部收回。 实物补偿则指社会产品价值的各个部分实现为货币形式以后,又如何转化为所需的商品,即资本家所需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研究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就必须同时研究其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20、因为社会资本再生产中已经消耗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只能从总产品中求得补偿,如果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不能实现两重补偿,即商品不能按价值全部出售,不能买到再生产所需的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社会资本的再生产便会受阻。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就成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二、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 第一,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 第二,简单再生产是实现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 第三,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分析基础。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马克思分析简单再生产是从下列图式出发的: 4000c + 1000v + 1000m = 6000 2000c

21、+ 500v + 500m = 3000,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如何实现社会总产品各部分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呢? 从上述模型中我们可以找到三大交换关系(暂时把货币的媒介作用抽象掉): 首先,第部类的 4000c,在本部类内部各部门的互相交换实现补偿。 其次,第部类的 500v + 500m,也是在本部类内部的交换中实现补偿。 最后,第部类中的 1000v + 1000m 和第部类的 2000c,必须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实现补偿。 4000c + 1000v + 1000m = 6000 2000c + 500v + 500m = 3000,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1) I(V + m

22、)= C 第部类提供给第部类的生产资料和第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与第部类提供给第部类的消费资料和第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2) I(C + V + m)= C + C 体现了生产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消费之间的关系。 (3) (C + V + m)= I(V + m)+ II(V + m) 体现了消费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的个人消费之间的关系。,固定资本的补偿 固定资本的价值是逐渐转移到产品中,并随产品的出售而逐渐得到补偿,其物质补偿则是在固定报废时才进行。换句话说,在固定资本实物更替之前,其价值逐渐沉淀下来,形成折旧基金。在这固定资本折旧

23、基金形成过程中,似乎会给再生产带来困难。例如,II2000c 中有 200c是折旧费,它暂时不会购买生产资料,这样 I(1000v+1000m)中就会有200的生产资料卖不出去,由此引起连锁反应,使两个部类的简单再生产难以实现。 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固定资本更新过程本身的特点就会解决这一矛盾。因为各类固定资本寿命长短不同,投产的先后不同,所以,各种固定资本更新的时间参差不齐。在任何时候,总会有一部分资本家的固定资本要进行实物更新,从而用积累的折旧基金进行单纯的购买;另一部分资本家的固定资本正处在折旧过程中,要通过单纯地出卖积累货币。这样,上述第二部类少向第一部类购买的200生产资料引起的

24、困难就可迎刃而解了。因此,一年中更新的固定资本总额等于当年在货币形式上积累的折旧基金总额也是社会资本再生产实现的条件。这两者的平衡如遭破坏,市场上就会出现货币过多,商品不足或者购买力不足,商品过剩的现象,再生产产生混乱。,三、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1) I(V + m) C I(C + V + m)C + C 这一条件的含义是第部类在补偿了第部类的不变资本后,要有剩余的生产资料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的需要。 (2) (C + m - m/X ) (V + m/X ) (C + V + m) (V + m/X) + (V + m/X) 这一条件的含义是第部类在

25、一年内生产的全部产品除了补偿两大部类资本家和工人当年消费的生活资料外,必须有一个余额,用于满足两个部类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其中, m/X 代表资本家的个人消费,M- m/X 代表资本积累。,2、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4000c + 1000v + 1000m = 6000 1500c + 750v + 750m = 3000 C:V=4:1 (4000c+ 400c)+ (1000v +100v) + 500 m/X = 6000 C:V=2:1 (1500c +100c) + ( 750v + 50v) + 600 m/X = 3000 4400c + 1100v + 1100m

26、= 6600 1600c + 800v + 800m = 3200,3、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 (v +v + m/X) = (c+c) 这一基本条件的含义是第部类的可变资本的价值,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和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之和;或者,两大部类需要追加的生产资料和第部类所提供的生产资料相等。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公式,还可以用下列两个公式表示: (2) I(C + V + m)= (C+C) + (C+C) 这个公式体现了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第部类的生产同整个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 (C + V + m)

27、= (v +v + m/X) + (v +v + m/X) 这个公式体现了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第部类的生产同整个社会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上三个实现条件,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之间的内在联系,表明了扩大再生产的情况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所必须遵循的比例关系.,思考题:,(1)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2) 产业资本实现正常循环的条件? (3) 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4) 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 (5)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6) 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 基本概念: 产业资本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年剩余价值率 社会资本 社会总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