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初中生物总复习七八年级上下册.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24197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7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初中生物总复习七八年级上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2015初中生物总复习七八年级上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2015初中生物总复习七八年级上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2015初中生物总复习七八年级上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2015初中生物总复习七八年级上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初中生物总复习七八年级上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初中生物总复习七八年级上下册.doc(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奇妙的生命现象第一章 认识生命现象 第一节 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基本特征 (或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新陈代谢(包括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生长发育; .繁殖; .遗传与变异; .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 .适应性;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其中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新陈代谢第二节 生物的生活环境一、生物圈:1.概念:地球表面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是

2、地球上最大、最复杂的生态系统。2.范围:生物实际生存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海平面上下各10千米之间)。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和稳定的营养供给等。二、栖息地:1.概念: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2.决定栖息地特征的环境因素包括:土壤类型、温度、湿度。3.野大豆栖息地的特征:野大豆的栖息地之一是山东境内的黄河三角洲。其特征是:四季分明、雨量适中、营养供给充足。4.栖息地与生物的关系:栖息地的破坏与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不合理

3、利用,是破坏各种生物栖息地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三节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一、巴斯德经典实验:.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法国).巴斯德成功的关键:在于他自己动脑设计了曲颈瓶。.巴斯德设计的曲颈瓶妙在何处:弯曲的瓶颈能使外界空气进入而空气中的微生物无法进入瓶内的肉汤中。.实验所控制的变量是:细菌的有无(或微生物的有无)。.巴斯德得出的结论:肉汤腐败是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二、生物学探究过程常用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等。三、探究成功的前提: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四、探究实验遵循原则:设置对照;控制单一变量;多

4、个个体参与,增加重复次数,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五、实验变量与实验组、对照组:变量:科学实验中,能够变化的条件或因素。实验组: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如:“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同一片叶子的遮光部分。对照组: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如:“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同一片叶子的见光部分。六、五点取样法:先确定对角线的中点作为中心抽样点,再在对角线上选择四个与中心样点距离相等的点作为样点。第四节 生物学的研究工具一、显微镜构造:1.显微镜重要部件的名称、作用:.主要部件是:目镜和物镜,因为与放大物像有直接关系;.调换物镜的是:转换器;.能调节光线强弱的是:遮光器(遮光器上的小孔叫

5、光圈)和反光镜(分两面:即平面镜和凹面镜);.升降镜筒: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2.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用低倍物镜),.观察(镜筒下降时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整理和存放。3.对光:四转动,达到五点一线(目镜、物镜、通光孔、光圈、反光镜在一条直线上,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因为光线沿直线传播,即光源反光镜光圈玻片标本物镜目镜)步骤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转动转换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对着光源,看到明亮的视野。对光的要求: 光线强时:平面镜、小光圈;光线暗时:凹面镜、大光圈。4.观察: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镜

6、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防止玻片标本损坏和划坏物镜镜头。镜筒上升时,眼睛注视目镜。转动细准焦螺旋,物像更清晰。左眼观察,右眼睁开看着画图。5.物像放大:移动装片,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调节反光镜和光圈;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6.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材料满足的条件:一定要薄而透明。7.物像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物像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体积越大,视野越暗。8.目镜、物镜的识别及其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无螺纹的是目镜,有螺纹的是物镜; 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短

7、,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9.物像与玻片移动的关系: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如果在视野中看到物像偏左下方,玻片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向右上方移动,直到视野中央。旋转方向不变。10.怎样判断显微镜视野中的污点是在物镜上、目镜上还是在玻片标本上?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跟着转动,该污点在目镜上,如果污点不动,该污点在玻片标本或物镜上;再移动玻片标本,如果污点跟着移动,该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不跟着动,则污点在物镜上。11.常用的玻片标本种类:分三类六种,即切片、涂片、装片;每一类又分为永久玻片和临时玻片两种。12.收镜维护:物镜偏向两旁,镜筒降到最低,

8、反光镜竖立。13.人眼能分辨的物体距离:借助显微放大工具,人眼已经能够分辨两个相距110 000 000毫米的物体距离。二、其他常用工具:略第二章 观察生物结构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罗伯特胡克:1665年,利用自制的仅能放大30倍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切片,发现了蜂窝状小室,他将这些小室称为:细胞。他看到的是:细胞壁。二、细胞:1.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2.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整个身体仅由一个细胞构成,但这个细胞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菌、酵母菌、衣藻,原生动物等。多细胞生物的身体由许多细胞构成。三、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1.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

9、骤:擦 滴 撕 展 盖 染 吸.擦:擦载玻片和盖玻片; .滴:滴一滴清水;目的: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撕:用镊子撕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外表皮液泡中含有紫色色素,影响观察。.展:防止细胞重叠; .盖: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避免盖玻片下产生气泡; .染:用碘液染色;着色最深的结构是细胞核;.吸:用吸水纸吸引,让染液浸润到标本里。2.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 滴 刮 涂 盖 染 吸.滴: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刮:用牙签在口腔侧壁处轻轻刮几下;.涂:将细胞推散开,防止细胞堆在一起而重叠。四、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动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

10、:细胞壁:支持和保护;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质:活细胞是流动的,加快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遗传的控制中心;液泡:内含细胞液,内有有机酸、植物碱、糖、花青素等光合产物;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其他能量。植物有叶绿体、线粒体两种能量转换器;动物有线粒体一种能量转换器。2.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有的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和液泡。3.草履虫的应激性:液滴连通形成连桥方法:用解剖针从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水溶液(A)和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B)分别划

11、向草履虫培养液。应激反应:对草履虫来说,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水溶液是有害刺激;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是有利刺激。草履虫能够逃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第二节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一、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1.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是: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2.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细胞分裂时最大的变化:是细胞核,首先要进行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不变(先加倍后平分)。形成的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细胞的分裂过程: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细胞核一分为二 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

12、胞壁 将细胞质一分为二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细胞核一分为二 细胞膜在两个细胞核中间向内凹陷 将细胞质一分为二.细胞分裂和生长结果: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二、细胞的分化1.概念: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2.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组织3.组织类型:植物的基本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如根尖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叶芽的生长点等);动物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4.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的顺序:细胞分裂 细胞生长 细胞分化第三节 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一、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绿色开

13、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根、茎、叶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2.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 组织 器官 植物体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哺乳动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第二单元 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一章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一、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四个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藻类、苔藓、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而是产生孢子,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所以称为孢子植物。种子植物能形成种子。二、藻类植物:1.主要特征:大多生活在水中;单细胞或多细胞,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藻类植物含有的共同色素是叶绿素;孢子生殖。紫菜呈紫红色,是

14、因为藻红素的红色把叶绿素的绿色掩盖了;海带呈褐色,是因为藻黄素的褐色把叶绿素的绿色掩盖了。2.在生物圈中的意义:是大气中氧气(近90%)的主要来源;石花菜提炼琼脂;含碘冠军海带。3.海洋藻类分层:由浅到深为 绿藻、褐藻、红藻。影响因素:光照。4.分布在沙漠和贫瘠土壤中的藻类植物:发菜5.耐火、绝热材料硅藻土:硅藻死后遗留的细胞壁沉积而成。三、苔藓植物:1.主要特征:生活在阴湿的陆地;只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没有输导组织;叶很薄,只由一层细胞构成,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孢子生殖。2. 在生物圈中的意义: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四、蕨类植

15、物:1.主要特征:生活在阴湿的陆地;有根、茎、叶的分化;有简单的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孢子生殖。2.成煤植物: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炭。3.桫椤: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4.最早登上陆地的植物是: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但它们生活在阴、湿的地方,因为受精作用离不开水。都是依靠孢子进行繁殖。五、种子植物:1.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果皮的有无,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根、茎、叶发达,有发达的输导组织;用种子繁殖,受精过程不需要水。2.主要特征: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无果皮包被;根系特别发达。被子植物:胚珠有子房壁包被,种子有果皮包被;具有真正的花和果

16、实;出现了导管,有独特的双受精现象。是最高等的植物类群,种类最多,适应性最强。3.红豆杉:中国已将其列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联合国也明令禁止采伐。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一、叶片的结构:1.临时切片:用切割下来的最薄叶片制成的玻片标本。2.叶片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表皮:属保护组织,分上表皮、下表皮,表皮上有保卫细胞和气孔;叶肉:属营养组织,内含大量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叶脉:含有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起支持和输导的作用。3.表皮细胞与保卫细胞最大的区别:表皮细胞无叶绿体,保卫细胞有叶绿体。4.导管和筛管的作用:叶脉中有导管和筛管。导管向上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筛管向下输导

17、有机物。二、蒸腾作用:1.概念: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2.蒸腾作用的器官和门户: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气孔,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控制开闭。3.气孔开闭的原理: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保卫细胞控制气孔开闭(保卫细胞的细胞壁厚度不均,靠近气孔腔的一侧壁厚,不易伸展;远离气孔腔的一侧壁薄,容易伸展)。气孔开闭:吸水时气孔张开,失水时气孔关闭。4.影响气孔开闭的因素:叶内水分、温度、光照强度。5.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状况等。6.蒸腾作用意义:绿色植物吸收的水,只有1%5%参与组成植物体

18、和用于维持生命活动,95%99%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其意义是:促进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促进水和无机盐由根运输到茎和叶等器官;使植物体有效地散热。对环境而言: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还能降低环境温度。7.节水措施:农业灌溉改为滴灌;工业生产用水循环利用;生活中一水多用。第三节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一、光合作用的产物:1.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将选取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是控制变量光,形成对照。.脱去叶绿素的方法是:用酒精灯隔水加热(酒精作用是溶解叶绿素,隔水加热是因为酒精沸点低,防止酒精溢出发生火灾)。

19、.滴加碘液后的变化:见光的部分(对照组)遇到碘液变蓝;遮光的部分(实验组)遇到碘液不变蓝。.实验结论: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酒精脱色清水漂洗碘液染色清水漂洗观察2.检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方法:用快要熄灭的细木条;观察到的现象是:快要熄灭的细木条复燃(利用氧气的助燃作用)。证明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了氧气。二、光合作用的原料:1.碳酸氢钠的作用是: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2.证明水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先把绿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选择一片绿叶,把主叶脉剪断(如图),然后将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发

20、现B区不能正常制造淀粉。3.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最主要的特征,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食物来源、能量来源和氧气来源。4.光合作用文字表达式: 5.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产物: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和氧气 条件:光能; 场所:叶绿体6.光合作用实质:包括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两个过程,即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1.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 间作套种,合理密植。2.塑料大棚农作物增产措施:实时开窗通风;使用有机肥料或喷洒气肥;傍晚增强光照;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等。3.

21、在设施农业生产中,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增施有机肥和及时通风换气。4.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第四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1.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通过对照实验得出结论:种子呼吸时产生热量、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2.呼吸作用概念: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3.文字表达式:有机物(储存能量)+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4.呼吸作用实质:包括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两个过程,即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5.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变成热能散失,大部分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22、。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1.促进呼吸作用:田间松土和及时排涝都是为了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2.抑制呼吸作用:用瓦盆养花、种子晒干储存、低温保存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是为了抑制其呼吸作用,延长贮藏时间。3.植物三大作用:在光下进行的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在黑暗处进行的是: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只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呼吸作用在所有的活细胞中进行。第五节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绿色的“能量转换器”,自动的“空气净化器”,天然的“蓄水池”。所以,绿色植物为生物圈的其他生物提供了物质和能量,对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以及生物圈的水循环起到重要作

23、用。2.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3.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植被覆盖率低,人均森林面积少;对森林资源利用不合理,乱砍滥伐,致使森林生态系统衰退,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过度放牧使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4.引起酸雨的气体:二氧化硫;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二氧化碳。5.A.温室效应的人为因素:大量使用矿物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的CO2进入大气造成的。乱砍乱伐,树林面积锐减。B.温室效应带来的问题:冰川溶化,海平面逐渐上升,一些地区的台风更加频繁,一些地区更加干旱,最终导致世界各地农作物减产

24、和多种生物的灭绝。6. 自己列举多例“低碳生活”的实例: 低碳生活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多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大面积植树造林。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购买简单包装的商品,用布袋代替塑料袋。重复使用纸张,双面打印。步行或骑自行车上下学等等。第二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1.动物类群:根据身体背部是否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类。2.无脊椎动物:腔肠、扁形、线形、环节、软体、节肢动物等。一、腔肠动物:1.腔肠动物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状;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属两胚层动物;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全部生活

25、在水里(多海洋少淡水),营固着或漂浮生活。2.腔肠动物的进化地位:结构简单的多细胞动物。3.其他腔肠动物特征:桃花水母属古老而珍惜的腔肠动物。海葵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海洋动物。珊瑚虫营群体生活,其外胚层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形成珊瑚。二、扁形动物:1.扁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多数营寄生生活,少数营自由生活。2.其他扁形动物特征:涡虫营自由生活,生活在淡水,具极强的再生能力。血吸虫营寄生生活,幼虫寄生在钉螺体内,成虫寄生在人和动物的血管内。绦虫营寄生生活,幼虫寄生在猪的体内,成虫寄生在人的肠道里。绦虫靠头节上的吸盘和小钩钩挂、吸附在小肠壁上。血吸虫和绦虫都有两个寄主。三、线形动物:1

26、.线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细线形或圆筒形,两头尖;有口有肛门;大都营寄生生活。2.其他线形动物特征:秀丽隐杆线虫雌雄同体,生命周期短,从生到死只有3.5天。蛔虫体表有角质层,能抵抗消化液的侵蚀,适于寄生在人体的肠道内。四、环节动物:1.环节动物主要特征: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出现了体腔。2.其他环节动物特征:蚯蚓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运动;身体分节是动物进化到高等无脊椎动物的标志,可增强运动的灵活性;无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区别身体前后端的标志是环带。水蛭素可防止血液凝固,治疗血栓疾病。五、软体动物:1.软体动物主要特征:身体柔软,外壳为贝壳。2.其他软体动物特征:

27、软体动物的贝壳来源于外套膜;蜗牛的运动器官为腹足;河蚌的运动器官是斧足;乌贼贝壳退化为内壳(叫海螵蛸),捕捉鱼虾考腕足,上有吸盘;宝贝的贝壳在古代曾作为货币使用。六、节肢动物:1. 最早登陆的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也是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具有一系列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2.节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分部;躯体、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有外骨骼。3.其他节肢动物特征: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触角是感觉器官,有触觉和嗅觉作用;胸部有三对足和两对翅,扩大了活动范围;从中胸到腹部第八节,共有10对气门,气门是气体进出蝗虫身体的门户(气门不是呼吸器官,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4.外骨骼作用:

28、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内部结构,又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第二节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1.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2.按体温是否恒定: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恒温动物:体温不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如:鸟类、哺乳类。一、鱼类:1.地球上出现最早的脊椎动物:原始的鱼类。2.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身体呈梭形:减少游泳时的阻力。鳞片和黏液:具保护和减少阻力作用。游泳器官是鳍:胸鳍和腹鳍主要保持身体平衡,尾鳍依靠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推力和控制游泳的方向。呼吸器官是鳃:(鳃由鳃弓、鳃丝、鳃

29、耙组成,主要结构是鳃丝),口与鳃孔交替张合的动作,表明鱼在呼吸;鱼鳃呈鲜红色,是以为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感觉器官是侧线:能感知水流方向和水压。3.鱼类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流线形(或梭形),体表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4.其他鱼类特征:鲨鱼属于软骨鱼,有鳃裂,无鳔,体内受精,鳍加工成鱼翅;“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常被混合放养。5.似鱼非鱼:鱿鱼、章鱼、鲍鱼(软体)、娃娃鱼(两栖)、鳄鱼、甲鱼(爬行)、鲸鱼(哺乳)。 不叫鱼是鱼:海马、中华鲟、泥鳅、黄鳝。二、两栖类:1.“两栖”含义:受精作用和幼体发育离不开水;成体既可生活在水中,也可生活在陆地上。2. 两栖类

30、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可生活在水中,也可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变态发育。3.皮肤辅助呼吸的结构特点:皮肤裸露,皮肤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4.青蛙发育过程中的变化: 呼吸器官:鳃肺运动器官:尾四肢5.两栖动物的其他特征:两栖动物繁殖期间有抱对现象;体外受精;大鲵是最大的两栖动物,也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已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三、爬行类:1.爬行类的主要特征:皮肤干燥、厚实,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陆地上产卵,卵外有坚韧的卵壳。2.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原因:生殖和发育真正摆脱了对水的依赖。3.扬子鳄:我国特有的珍稀爬行动物,已列为国家一级

31、保护动物。4.避役:生活在非洲大陆,营树栖生活,体色可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变色龙)。四、鸟类:1.家鸽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身体呈流线型;减少空气阻力。体表被覆羽毛;最大的正羽着生在两翼及尾部。前肢变成翼;翼是飞行器官。骨有的很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大多是中空的,胸骨发达,形成龙骨突;胸肌发达;有喙无齿;食量大,消化能力强。体内有气囊,双重呼吸;直肠极短;不储存粪便,减轻体重。2.双重呼吸:只在鸟类飞行时进行,是鸟类特有的一种呼吸方式。是指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肺,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双重呼吸的意义: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保证了飞行时氧气的充分供应。3.气囊:暂时储存气体,不进行

32、气体交换,气囊辅助呼吸。4.家鸽嗉囊:暂时贮存和软化食物;肌胃(砂囊):研磨和初步消化;小肠: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大肠:极短,不储存粪便,减轻自身重量。5.鸟类的主要特征:有角质的喙;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短;体表被覆羽毛。五、哺乳类:1.哺乳动物特征:体表被毛;牙齿分化,食性复杂;大脑发达;体内有膈;用肺呼吸;胎生哺乳。2.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特点及意义: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3.膈: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将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其舒缩能改变胸腔容积,引起肺扩大或缩小,所以膈与哺乳动物的呼吸有关。4.家兔与食草生活相适应的特点:盲肠发达并有消化作用、消化管长

33、、无犬齿。5.哺乳动物神经系统特点:大脑发达,能对外界刺激及时作出反应,以适应较为复杂的生活环境。6.其他哺乳动物特征:台湾猴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蝙蝠前肢变为翼手,飞行中依靠“超声波”回声定位。第三节 动物的运动2.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组成:包括骨、骨连结、骨骼肌。3.骨连结方式: 不活动的连结(如颅骨)、半活动的连结(如肋骨与胸骨的连结)、活动的连结。活动的连结又叫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4.骨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5.关节的结构: 关节面:减少摩擦;缓冲震荡。关节囊:结缔组织构成,加固关节。关节腔:内有滑液,润滑关节。(滑液来自关节囊内壁) 关节灵活性:关

34、节面上的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使关节灵活;关节牢固性:关节囊和其内外的韧带使关节牢固。6.骨骼肌结构:包括肌腱和肌腹。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7.骨骼肌特性:受到刺激而收缩。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后会收缩变短,牵动骨,围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运动。8.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手垂直提水桶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9.运动的实现: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由骨骼肌、骨和关节协调配合完成。第四节 动物的行为1.动物行为类型: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不同,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

35、天性行为:由遗传因素决定。蜜蜂采蜜、鸟类迁徙、美国红雀水池边喂金鱼。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如:蚯蚓走迷宫、印随行为、绕道、大山雀偷喝牛奶、黑猩猩树枝粘白蚁。2.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能力越强。3.社会行为: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营群体生活。群体内部有明显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内部还存在明显的等级。4.动物的“语言”包括:声音、气味、动作及形体姿态。5.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第三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1.细菌可以在显微镜的高倍镜头下观察,而病毒只能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36、他们。2.病毒结构特点: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离开活细胞变成结晶体,但结晶体也具有感染性。营养方式:必须寄生在活的细胞中。生殖方式是:以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病毒无细胞结构但仍属于生物的原因)。3.病毒类型:根据寄主不同,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4.对人类有益的病毒:绿脓杆菌噬菌体,治疗因大面积烧伤而由绿脓杆菌引起的感染;研制疫苗;用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制成杀虫剂有效防治棉铃虫等。5.病毒的形态:主要有球形、杆形、蝌蚪形等;细菌的形态:主要有球状、杆状、螺旋状等,杆状最多。6.细菌:所有细菌都是单细胞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原核

37、生物)。营养方式:多为腐生或寄生,少数自养(如光合细菌和化能合成细菌)。生殖方式:分裂生殖。环境恶劣时,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不是生殖细胞。芽孢能耐干旱、严寒、高温等恶劣环境。)。细菌的特殊结构:鞭毛、荚膜。医疗器械消毒的标准:杀死芽孢。7.有益细菌:放线菌-抗生素; 乳酸菌-酸奶、泡菜、青贮饲料;苏云金杆菌-制造生物杀虫剂; 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合成维生素; 甲烷细菌-沼气; 根瘤菌-固氮(大豆与根瘤菌:是共生关系)。8.真菌:少数单细胞(如酵母菌),大多为多细胞的有分枝的丝状体(如霉菌和蘑菇);都有真正的细胞核(属真核生物)。9.真菌的生命活动特征:营养方式:腐生或寄生

38、繁殖方式: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大多数真菌依靠孢子繁殖(特例:环境条件优良时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10.青霉和黑根霉区别:青霉的直立菌丝呈扫帚状,孢子呈青绿色;黑根霉的直立菌丝膨大成球状,孢子呈黑色;曲霉孢子呈绿、黄、橙、褐、黑等颜色。11.腐生细菌和真菌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氮循环)具有重要作用。如:腐生细菌和真菌可将动植物尸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即简单的无机物)。12.青霉素的发现:青霉素是英国的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的,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第四章 生物的分类1.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2.分类目的: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

39、和进化关系。3.生物分类的单位有: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少。4.根据是否用种子繁殖,将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根据种子有无果皮包被,将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根据子叶多少,将被子植物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5.生物检索表: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和差异程度,按照生物分类单位编制出的对生物进行分类的常用工具。通过检索表,可以确定每种生物的分类地位,并能判断不同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6.林耐:瑞典植物学家,被人们誉为“分类学之父”,提出了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7.陆地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

40、(1)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比如爬行动物具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具有外骨骼。(2)陆地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3)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4)陆地生活的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作出反应。七年级下册第一章 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第一节 食物的营养成分1.食物营养成分:含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六类营养成分。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人体需求量最多的有机物,被誉为“三大营养物质”。膳食纤维被称之为“第七营

41、养素”。2.六种营养成分及其作用:分 类营养物质主 要 作 用供能物质(大分子不溶于水)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脂肪储备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非能源物质(小分子溶于水)水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参与各项生理活动。无机盐组成生物体的结构;维持生命活动等。维生素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无营养价值膳食纤维促进胃肠蠕动;预防肠癌;有利于心血管健康。3.儿童、青少年以及伤病员,应多补充一些蛋白质,以利于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4.三大营养物质共同作用:既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又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5.植物性食物中不含维生素A,但瓜果、蔬菜中的胡萝卜素可在人体(肝脏)内转化成维生素A

42、。6.维生素及缺乏症:维生素既不能提供能量,也不构成细胞的有机小分子物质。缺乏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补肝脏、胡萝卜;缺乏维生素B 1:易患脚气病、神经炎,多吃粗粮;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补蔬菜、水果;缺少维生素D和钙:儿童易患佝偻病,成年人会患骨质疏松症(因为维生素D可以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及骨质和牙齿的发育。) 7.无机盐及缺乏症:缺铁:易患贫血(血红蛋白不能合成);缺碘:患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缺锌: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差。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其中唾液腺

43、、肝脏、胰腺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2.消化腺、消化液、消化酶:消化腺类型消化腺消化液消化酶作用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唾液腺唾液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淀粉肝脏胆汁无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胰腺胰液多种消化酶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小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内)胃腺胃液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肠腺肠液多种消化酶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3.不同消化器官功能特点: 具有消化功能的有:口腔、胃、小肠;具有吸收功能的有:胃、小肠、大肠;既有消化、又有吸收功能的有:胃、小肠;既无消化、又无吸收功能的有:咽、食道;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或场所或部位)是:小肠。4.核心概念: 消化:食物

44、在消化道里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5.消化类型: 物理消化:牙齿咀嚼、舌的搅拌、胃肠蠕动、胆汁对脂肪的乳化。化学消化:各种消化酶将食物中的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6. 三大营养物质在口腔、胃、小肠的消化情况: 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为麦芽糖,最终在小肠内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在胃里开始消化为几种中间产物,在小肠内彻底消化为氨基酸;脂肪在小肠内被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7.营养物质吸收情况: 胃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小肠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8.小肠与消化、吸收相适应的特

45、点:小肠很长,约6米;(利于消化吸收)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面积,利于消化吸收)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利于吸收)小肠内有肠液、胰液等多种消化液。(利于消化)第三节 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1.合理膳食:一日三餐所提供的营养必须满足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生理、体力活动的需要。2.合理膳食具体要求:合理营养(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适,搭配合理)、按时进餐、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食物尽量多样化。3.营养学家指出:一日三餐;早、中,晚餐的能量比例应当分别占30%、40%、30左右。4.平衡膳食宝塔:我国营养学家将食物分为五类,并形象地设计成“平衡膳食宝塔”,该宝塔从“塔基”到“塔顶”的食物依次是: 第一层 五谷杂粮主食;第二层 蔬菜水果多吃;第三层 肉鱼蛋类常吃;第四层 豆乳制品常喝;第五层 油脂类、盐少吃。5.为了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我国确立5月20日为“学生营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