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河北省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35243 上传时间:2019-05-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河北省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0年河北省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0年河北省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0年河北省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0年河北省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河北省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河北省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0-2011年度河北省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河北省小麦生产的重点是冬小麦,分布在唐山、秦皇岛、廊坊、保定、石家庄、沧州、衡水、邢台、邯郸9个市,在全国小麦区划中分属北部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另外,在冀西北的张家口、承德两市有少量春小麦,在全国小麦区划中属于北部春麦区。近年来,冀北春麦区的小麦面积急剧缩小,20062008年的播种面积仅有5万亩左右。因此,本次只制定了山前平原冬麦区、黑龙港地区冬麦区、太行山浅山丘陵冬麦区和冀东平原冬麦区共4个冬麦区的技术规程。(一)山前平原区冬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冬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的品种选用、种子处理、上茬作物秸秆还田、

2、耕地和整地、播种、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收获等配套技术规范。本规程适用于河北省太行山山前平原区水浇地的小麦生产。2 术语与定义山前平原区:指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4市沿京广铁路两侧的太行山山麓平原区,包括37个县(市)。高产:山前平原区的高产,指冬小麦亩产量水平达到500600kg或以上,或比目前的一般生产水平亩产量提高50kg以上。优质:指当地种植的强筋或中筋小麦品种,综合品质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高效:指与常规技术相比,生产成本不增加或有所降低。3 主要生育指标和生产目标3.1 冬前壮苗指标越冬期主茎叶龄56片,单株茎数35个,次生根48条。冬前生长健壮,不过旺,不瘦弱。3.2 群体

3、动态指标每亩基本苗16万25万,越冬期总茎数60万80万,起身期总茎数80万120万,抽穗期穗数45万55万。3.3 产量结构指标亩穗数45万55万,穗粒数3035粒,千粒重40g,亩产量500600kg。4 品种选择选用通过国家或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北省山前平原区种植,并具有节水性、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和优质特性兼顾的中早熟冬性或半冬性小麦品种。由南向北可以选用邯4589、邯6172、邯麦11号、邯00-7086、邢麦4号、石麦15、石新828、石新733、冀5265、良星99、石麦14、石家庄8号、科农199、师栾02-1(强筋)、藁优2018(强筋)、石优17号(强

4、筋)、藁优9618(强筋)、藁优9415(强筋)、冀丰703、轮选987、石新616、中麦9号、保麦9号等品种。5 播种前准备5.1 种子质量和种子处理播种前种子进行精选。用于播种的种子质量应达到以下标准:纯度不低于99.0%,净度不低于99.0%,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3.0%。为预防土传、种传病害及地下害虫,可以使用杀虫剂、杀菌剂及生长调节物质包衣的种子。未包衣的种子,应采用药剂拌种。预防根腐病、纹枯病、黑穗病及地下害虫,用40%辛硫磷100ml、2%立克锈150g(或2.5%适乐时150ml),对水5kg,拌种100kg,闷种48小时,晾干后播种。全蚀病病区药剂拌种,在以上配方

5、中另加12.5%全蚀净200ml,其他药剂和方法不变。在因收获期间遇雨等原因造成种子质量较差的年份,不提倡用含三唑类的杀菌剂包衣或拌种。5.2 浇足底墒水土壤墒情不足时,因地制宜为小麦播种创造良好的墒情,以保证苗齐苗壮和安全越冬。在能保证小麦适时播种的前提下,玉米收获后浇水造足底墒。玉米成熟较晚致使小麦播种偏晚的,也要采取“宁晚勿滥”的原则,造足底墒,也可以在玉米收获前1015天浇水,争取农时。底墒水每亩灌水量4050m3。5.3 前茬作物秸秆还田前茬作物为玉米的,从玉米收获开始,应按规范化作业程序进行秸秆还田、整地和播种作业。在机械收获玉米的同时或收获后,在田间将秸秆粉碎23遍,长度35cm

6、,铺匀。5.4 施用底肥根据地力基础和肥源情况,适量施用有机肥。一般地块化肥施肥量可按每亩纯氮 1416kg,磷(P2O5)910kg,钾(K2O)68kg,硫酸锌11.5kg施用。全部磷肥、钾肥、微肥及氮肥的40%50%底施。施用的化肥质量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5.5 耕地、整地和修整垄沟已连续3年以上旋耕的地块,须深耕20cm以上。最近3年内深耕过的地块,可旋耕2遍,旋耕深度15cm左右。深耕或旋耕后耱压、耢地,做到耕层上虚下实,土面细平。必须确保整地质量,以防影响播种质量,造成缺苗断垄。结合整地修整好田间灌溉用的垄沟。提倡采用地下管道输水。采用地上垄沟输水的,田间垄沟宽度不超过0.7

7、m。6 播种技术6.1 播种期冬性品种在日平均气温1618,半冬性品种在日平均气温1416为适宜播种期。在一般年份,保定从北向南的适宜播种期为10月1日至6日;石家庄从北向南的适宜播种期为10月5日至12日;邢台、邯郸从北向南的适宜播种期为10月7日至15日。6.2 播种形式采用等行距机械条播,行距15cm,播种均匀,保证田间出苗整齐一致。6.3 播种量适宜播种期开始的前5天内,以保证每亩基本苗18万25万为宜。以后每推迟1天,每亩基本苗增加1万1.2万。采用符合前述标准的种子,在适宜播种期开始的前5天内,每亩播种量812kg。以后每推迟播种1天,每亩播种量增加0.50.6kg。种子质量(特别

8、是发芽率)低于前述标准的,应适当增加播种量。6.4 播种深度45cm。在此深度范围内,要掌握早播宜深,晚播宜浅;沙土地宜深,黏土地宜浅;墒情差宜深,墒情好宜浅的原则。包衣种子要比未包衣的的种子播种浅一些。6.5 播种后镇压播种后根据墒情适当镇压。晴天、中午播种,墒情稍差的,要马上镇压;早晨、傍晚或阴天播种,墒情好的,可待表层土壤适当散墒泛白后镇压。镇压后最好用铁耙耥一遍,保证表层煊土。6.6 做畦为实施节水灌溉,采用小畦灌溉。根据农户田块情况,一般畦宽45m,长710m,面积3050m2为宜。7 冬前及冬季管理7.1 查苗补种播种后至出苗期间遇雨,雨后要注意锄划,破除板结,以利于出苗。出苗后普

9、查苗情。麦垄内1015cm无苗应及时补种,补种时用浸种催芽的种子。如在分蘖期出现缺苗断垄,就地疏苗移栽补齐。补种或补栽后实施肥水偏管。7.2 冬前病虫草害防治出苗期,用10%吡虫啉1000倍液或其他菊酯类杀虫剂在田边和地头喷510m宽的药带,防止灰飞虱等害虫迁入。有小地老虎为害的,出苗后用50%辛硫磷乳油按农药与细土的比例1:200配制毒土,每亩30kg撒入田间,防治小地老虎。播种较早,有土蝗、蟋蟀为害的,每亩用10kg麦麸拌入常用杀虫剂,中午撒入田间防治。有禾本科杂草的地块,可选用世马、阔世马进行冬前防治。每亩用30g,加30kg水均匀喷雾。注意在小麦35叶,杂草23叶期除草效果好。7.3

10、冬前灌水小麦播种前浇水造墒的地块,石家庄市及以南地区一般不浇冻水,保定市需酌浇冻水。无论南部和北部,因抢墒播种土壤缺墒或土壤过煊,不能保证安全越冬的,要适当灌冻水。冻水在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3开始,由北向南顺次开始灌冻水的时间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每亩灌水量4050m3。灌水后及时锄划,松土保墒。7.4 冬前及冬季禁止麦田放牧8 春季管理8.1 锄划小麦返青期前后,及时锄划,增温保墒。8.2 浇水一般年份春季浇2次水。拔节期前后浇第一水,苗弱适当提前,但不早于起身期。抽穗扬花期浇第二水。特别干旱年份在开花后1015天补浇第三水。每次每亩灌水量4045m3。8.3 追肥每亩追肥量为纯氮 79

11、kg。一般品种春季氮肥结合浇春季第一水一次性追施。强筋小麦品种追肥分2次施用,其中80%随春季第一水追施,其余随春季第二水追施。8.4 喷施化控剂对于旺长麦田和株高偏高的品种,可以在起身期前后喷施壮丰安控制倒伏。每亩用量3040ml,对水2530kg均匀喷施。喷施壮丰安可与喷除草剂结合进行。8.5 春季病虫草害防治返青期至拔节期,要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以防治麦田杂草、纹枯病、根腐病、麦蜘蛛为主,兼治白粉病、锈病。防治阔叶杂草,在起身期每亩用56%二甲四氯5070g,或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15g,加水3040kg喷雾。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方法同冬前。防治病害,每亩用12.5禾果利20g(或12

12、.5%粉锈宁50g,或50%多菌灵75g),对水30kg,喷雾。发生麦蜘蛛,可以用1.8阿维菌素3000倍液,每亩用药液量3040kg;也可以用40氧化乐果乳油或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每亩药液量75kg。8.6 后期病虫害防治和“一喷三防”为提高工效,减少田间作业次数,从孕穗期开始,可以把病虫害防治与预防早衰和后期干热风结合进行,即一次喷药,同时防治虫害、病害和干热风的“一喷三防”技术。首次“一喷三防”在抽穗后开花前进行,以防治吸浆虫、麦蚜为主,兼治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等,并预防早衰和干热风。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g(或5%啶虫脒20g)、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

13、20g(或50%多菌灵75ml,或75%甲基托布津50g)、磷酸二氢钾100150g,对水30kg,喷雾。第二次在开花后10天左右,重点防治穗蚜、白粉病、锈病,并预防早衰和干热风。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g、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g(或20%三唑酮乳油30ml)、磷酸二氢钾150g,叶片有早衰迹象的可以加入尿素300450g,对水45kg,喷雾。9 收获完熟初期及时用能将麦秸粉碎、抛匀的联合收割机收获。割茬高度不高于15cm。(编写人:李雁鸣,曹 刚,孔令晓)(二)低平原区冬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冬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的品种选用、种子处理、上茬作物秸秆

14、还田、耕地和整地、播种、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收获等配套技术规范。本规程适用于河北省低平原区(黑龙港地区)的小麦生产。2 术语与定义低平原区(黑龙港地区):指海河流域低平原地区,包括衡水和沧州2个市的全部,保定、邢台、邯郸3个市的东部,廊坊市的西南部,共52个县(市)。本区80%以上麦田有灌溉设施,另有旱地小麦约300万亩。高产:低平原区水浇地的高产,指冬小麦亩产量水平达到400550kg或以上,或比目前的一般生产水平亩产量提高50kg以上。优质:指当地种植的强筋或中筋小麦品种,综合品质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高效:指与常规技术相比,生产成本不增加或有所降低。3 主要生育指标和生产目标3.1

15、 冬前壮苗指标越冬期主茎叶龄46片,单株茎数34个,次生根36条。冬前生长健壮,不过旺,不瘦弱。3.2 群体动态指标每亩基本苗20万30万,越冬期总茎数80万90万,起身期总茎数90万110万,抽穗期穗数45万50万。3.3 产量结构指标亩穗数45万50万,穗粒数2834粒,千粒重38g,亩产量400550kg。4 品种选择选用通过国家或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北省低平原区种植,并具有节水性、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和优质特性兼顾的中早熟冬性或半冬性小麦品种。水浇地由南向北可以选用邯4589、邯6172、邯麦11号、邯00-7086、邢麦4号、石麦15、石新828、石新733、衡

16、观35、冀5265、衡5229、良星66、良星99、石麦14、石家庄8号、科农199、衡7228、济麦20(强筋)、济麦22、冀丰703、轮选987、石新616、中麦9号、保麦9号等品种。旱地可以选用沧麦6002、冀麦32、沧麦6001、河农826等品种。5 种子质量和种子处理播种前种子进行精选。用于播种的种子质量应达到以下标准:纯度不低于99.0%,净度不低于99.0%,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3.0%。为预防土传、种传病害及地下害虫,可以使用杀虫剂、杀菌剂及生长调节物质包衣的种子。未包衣的种子,应采用药剂拌种。预防根腐病、纹枯病、黑穗病及地下害虫,采用40%辛硫磷100ml、2%立

17、克锈150g(或2.5%适乐时150ml),对水5kg,拌种100kg,闷种48小时,晾干后播种。全蚀病病区药剂拌种,在以上配方中另加12.5%全蚀净200ml,其他药剂和方法不变。在因收获期间遇雨等原因造成种子质量较差的年份,不提倡用含三唑类的杀菌剂包衣或拌种。6 水浇地栽培技术6.1 播种前准备6.1.1 浇足底墒水土壤墒情不足时,因地制宜为小麦播种创造良好的墒情。玉米收获前1015天或者收获后浇底墒水,每亩灌水量4045m3,灌溉用水矿化度3g/L。6.1.2 前茬作物秸秆还田前茬作物为玉米的,从玉米收获开始,应按规范化作业程序进行秸秆还田、整地和播种作业。在机械收获玉米的同时或收获后,

18、在田间将秸秆粉碎23遍,长度35cm,铺匀。6.1.3 施用底肥为培肥地力,根据地力基础和肥源情况,适量施用有机肥。要根据地力基础和目标产量,强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一般地块每亩可施用纯氮1216kg,磷(P2O5)810kg,钾(K2O)46kg,硫酸锌11.5kg。全部磷肥、钾肥、微肥及氮肥的50%55%底施。施用的化肥质量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6.1.4 耕地、整地和修整垄沟已连续3年以上旋耕的地块,须深耕20cm以上。最近3年内深耕过的地块,可旋耕2遍,旋耕深度15cm左右。深耕或旋耕后要耱压、耢地,做到耕层上虚下实,土面细平。结合整地修整好田间灌溉用的垄沟。提倡采用地下管道输

19、水。采用地上垄沟输水的,垄沟宽不超过0.7m。6.2 播种技术6.2.1 播种期冬性品种在日平均气温1618,半冬性品种在日平均气温1416为适宜播种期。在一般年份,廊坊、保定从北向南的适宜播种期为9月29日至10月6日;沧州从北向南的适宜播种期为9月30日至10月12日;衡水、邢台、邯郸从北向南的适宜播种期为10月7日至15日。6.2.2 播种形式采用等行距机械条播,行距15cm,播种均匀,保证田间出苗整齐一致。6.2.3 播种量适宜播种期开始的前5天内,以保证每亩基本苗20万26万为宜。以后每推迟1天,每亩基本苗增加1万1.2万。采用符合前述标准的种子,在适宜播种期开始的前5天内,每亩播种

20、量1013kg。以后每推迟播种1天,每亩播种量增加0.50.6kg,但最高播种量不超过20kg。种子质量(特别是发芽率)低于前述标准的,应适当增加播种量。6.2.4 播种深度45cm。在此深度范围内,要掌握早播宜深,晚播宜浅;沙土地宜深,黏土地宜浅;墒情差宜深,墒情好宜浅的原则。包衣种子要比未包衣的种子播种浅一些。6.2.5 播种后镇压播种后根据墒情适当镇压。晴天、中午播种,墒情稍差的,要马上镇压;早晨、傍晚或阴天播种,墒情好的,可待表层土壤适当散墒泛白后镇压。镇压后最好用铁耙耥一遍,保证表层煊土。6.2.6 做畦为实施节水灌溉,井灌区采用小畦灌溉。根据农户田块情况,一般畦宽45m,长710m

21、,面积3050m2为宜。渠灌区要平整土地,做好渠系配套,减少灌溉水浪费。6.3 冬前及冬季管理6.3.1 查苗补种播种后至出苗期间遇雨,雨后要注意锄划,破除板结,以利于出苗。出苗后普查苗情。麦垄内1015cm无苗应及时补种,补种时用浸种催芽的种子。如在分蘖期出现缺苗断垄,就地疏苗移栽补齐。补种或补栽后要实施肥水偏管。6.3.2 冬前病虫草害防治出苗期,用10%吡虫啉1000倍液或其他菊酯类杀虫剂在田边和地头喷510m宽的药带,防止灰飞虱等害虫迁入。有小地老虎为害的,出苗后用50%辛硫磷乳油按农药与细土的比例1:200配制毒土,每亩30kg撒入田间,防治小地老虎。播种较早,有土蝗、蟋蟀为害的,每

22、亩用10kg麦麸拌入常用杀虫剂,中午撒入麦田防治。有禾本科杂草的地块,可选用世马、阔世马进行冬前防治。每亩用30g,加30kg水均匀喷雾。注意在小麦35叶,杂草23叶期除草效果好。6.3.3 冬前灌水在播种前浇足底墒水的,衡水以南地区一般不再浇冻水,以北地区酌浇冻水。无论南部还是北部,如果播种前下雨而又雨量不足,仅能保证趁墒播种,不能保证安全越冬的,需要浇冻水。播种后因镇压保墒不力,土壤缺墒或土壤过煊的也要灌冻水。在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3(从北到南约在11月下旬到12月初)时,由北向南顺次灌冻水。每亩灌水量4050m3,灌溉用水矿化度3g/L。灌水后及时锄划,松土保墒。6.3.4 冬前及冬季禁

23、止麦田放牧6.4 春季管理6.4.1 锄划小麦返青期前后,及时锄划,增温保墒。6.4.2 浇水浇水条件有保证的冬小麦,一般年份春季浇2次水,并结合浇水追肥。群体较小和苗弱的麦田,在起身期浇第一水,壮苗在拔节期浇第一水,并配合追肥。抽穗扬花期浇第二水。特别干旱年份在扬花后1015天补浇第三水。每次每亩灌水量4045m3,灌溉用水矿化度3g/L。为保证高产优质,防止倒伏,收获前1015天停止浇水。仅能保证春季浇1水的,除参照水浇地浇水时间以外,还要根据供水时间确定。6.4.3 追肥春季追氮量为总施氮量的45%50%,每亩追肥量为纯氮68kg。一般品种春季氮肥结合浇春季第一水一次性追施。种植强筋小麦

24、品种,又有浇水条件的,追肥分2次施用,其中80%随春季第一水追施,其余随春季第二水追施。6.4.4 喷施化控剂对于旺长麦田和株高偏高的品种,可以在起身期前后喷施壮丰安控制倒伏。每亩用量3040ml,对水2530kg均匀喷施。喷施壮丰安可与喷除草剂结合进行。6.4.5 春季病虫草害防治返青期至拔节期,要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以防治麦田杂草、纹枯病、根腐病、麦蜘蛛为主,兼治白粉病、锈病。防治阔叶杂草,在起身期每亩用56%二甲四氯5070g(或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15g)加水3040kg喷雾。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方法同冬前。防治病害,每亩用12.5禾果利20g(或12.5%粉锈宁50g,或50%多菌

25、灵75g),对水30kg,喷雾。发生麦蜘蛛,可以用1.8阿维菌素3000倍液,每亩用药液量3040kg;也可以用40氧化乐果乳油或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每亩药液量75kg。6.4.6 后期病虫害防治和“一喷三防”为提高工效,减少田间作业次数,从孕穗期开始,可以把病虫害防治与预防早衰和后期“干热风”结合进行,即一次喷药,可以同时防治虫害、病害和干热风的“一喷三防”技术。首次“一喷三防”在抽穗后开花前进行,以防治吸浆虫、麦蚜为主,兼治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等,并预防早衰和干热风。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g(或5%啶虫脒20g)、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g(或50%多菌

26、灵75ml,或75%甲基托布津50g)、磷酸二氢钾100150g,对水30kg,喷雾。第二次在开花后10天左右,重点防治穗蚜、白粉病、锈病,并预防早衰和干热风。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g、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g(或20%三唑酮乳油30ml)、磷酸二氢钾150g,叶片有早衰迹象的可以加入尿素300450g,对水45kg,喷雾。6.5 收获完熟初期及时用能将麦秸粉碎、抛匀的联合收割机收获。割茬高度不高于15cm。7 旱地栽培技术7.1 蓄墒保墒7.1.1 深耕蓄墒一年一作的旱地,可以进行伏前深翻,然后及时耙地,合口过伏,使土壤形成里张外合的结构,既能接纳雨水,又可防止地表径流,为

27、小麦播种创造肥足墒饱、疏松透气的土壤环境。一年两作的旱作麦田,可以在前茬作物播种前进行深耕,这样可以更多地吸纳伏天降雨。如前茬作物未能深耕,收获后应及早深耕,结合深耕将小麦需要的全部有机肥、化肥一次性施人。深耕后及时耙耱。耕翻深度因耕翻工具、土壤等条件因地制宜,一般以2022cm为宜。同一块地可每23年深耕一次。7.1.2 耙压保墒一年一作的旱地,从立秋开始到小麦播种期间,每次下雨后地面出现花白时要耙耱2次,破除地面板结,纳雨蓄墒。一年两作的旱地,秋作物收获到小麦播种期间要做到随收、随耕、随耙、随播、随镇压,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防止跑墒。7.1.3 秸秆覆盖保墒有2种秸秆覆盖保墒技术。一是秋作覆

28、盖,即在玉米等秋收作物生长期间,利用切碎成5cm左右的小麦秸秆覆盖在田间。二是麦田覆盖,在小麦播种后出苗前,将麦田均匀地覆盖上一层秸秆,覆盖量以每亩300350kg为宜。7.2 施用底肥为培肥地力,根据地力基础和肥源情况,要适量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化肥采用平衡配方,氮、磷、钾配合施用,施用的化肥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一般旱地低产麦田每亩施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各5075kg,缺钾时施硫酸钾1015kg。高产旱地麦田,每亩施农家肥11.5 t,磷酸二铵20kg,尿素1015kg,硫酸钾10kg,硫酸锌11.5kg。全部肥料都作为底肥深施,深度一般要超过20cm。7.3 播种技术7.3.1 播种期在

29、土壤水分和养分不成为限制因素的条件下,冬性品种在日平均气温1618,半冬性品种在日平均气温1416播种最为适宜。适期范围在9月2330日,不晚于10月5日为好。当土壤有失墒危险时要抢墒播种。耕层土壤含水量在10%15%范围内,在进入秋分节以后可以按有墒不等时的原则,耙地提墒,在适期范围内抢墒早播。土壤含水量在8%以下时,可按时到不等墒的原则寄种。旱肥地麦田一般不宜早播。7.3.2 播种形式采用机械等行距条播,行距一般2022cm。也可以采取大小行种植的方式,大行距28cm,小行距20cm。7.3.3 播种量为防止水分过度消耗,旱地小麦要比水浇地适当稀播一些,以保证每亩18万基本苗为宜。在采用符

30、合前述质量标准的种子时,每亩播种量9kg左右。播种量也要服从墒情,欠墒年型的播种量要降低到每亩79kg,足墒年型可增加到811kg。播种期和播种量要协调,在适播期内,最适播种量每亩9kg。9月25日以前播种的,每早播1天减少0.5kg,但最少不少于每亩7kg。9月30日以后播种的,每晚播1天增加0.5kg,但最多不超过每亩17kg。7.3.4 播种深度45cm。在此深度范围内,要掌握早播宜深,晚播宜浅;沙土地宜深,黏土地宜浅;墒情差宜深,墒情好宜浅的原则。包衣种子要比未包衣的种子播种浅一些。7.3.5 播种前后镇压分为播种前镇压和播种后镇压。播种前土壤墒情差要镇压,使土壤下层的水分沿毛细管移动

31、到播种层。播种后必须进行镇压,以利发芽出苗和安全越冬。7.4 田间管理7.4.1 中耕锄划每次降雨后进行锄划,深度35cm。早春土壤解冻34cm,昼消夜冻时,要顶凌耙地,切断毛管水运行,减少化冻后的土壤水分蒸发损失。7.4.2 镇压冬季在麦田土壤开始冻结后,在天气较晴暖的中午和下午进行镇压,压碎地面坷垃,使碎土覆盖地面。早春表土干旱时,也要进行镇压,使深层水分延毛细管上升,起到提墒作用。提墒后再对表层进行锄划,使水分保留在根层供小麦吸收。7.4.3 追肥旱地小麦一般不追肥。但对底肥不足的麦田,可以在早春返浆时,用耧在垄背上耩尿素,用量每亩10kg左右。生育后期如出现脱肥现象,要根据条件进行根外

32、追肥或降雨时借墒追肥。7.4.4 防治病虫草害苗期和春季病虫草害的防治技术,以及后期的“一喷三防”技术,可以根据不同时期发生的病虫草害种类,参照本规程6.3.2节、6.4.5节和6.4.6节低平原区水浇地小麦病虫草害的防治技术进行防治。7.5 收获人工收获以蜡熟末期最适宜。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完熟初期是最适宜时期,割茬高度不高于15cm。(编写人:李雁鸣,曹 刚,孔令晓)(三)太行山浅山丘陵区冬小麦丰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冬小麦丰产高效栽培的品种选用、种子处理、上茬作物秸秆处理、耕地和整地、播种、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收获等配套技术规范。本规程适用于河北省太行山浅山丘陵区的小麦

33、生产。2 术语与定义太行山浅山丘陵区:指河北省西部太行山区的麦区,包括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4个市西部的17个县,是河北省的小麦低产区。丰产:本麦区的丰产,指冬小麦亩产量水平达到300400kg或以上,或比目前的一般生产水平亩产量提高50kg以上。高效:指与常规技术相比,生产成本不增加或有所降低。3 主要生育指标和生产目标3.1 冬前壮苗指标越冬期主茎叶龄56片,单株茎数34个,次生根46条。冬前生长健壮,不过旺,不瘦弱。3.2 群体动态指标每亩基本苗20万25万,越冬期总茎数80万90万,起身期总茎数90万100万,抽穗期穗数40万45万。3.3 产量结构指标亩穗数40万45万,穗粒数25

34、28粒,千粒重3538g,亩产量300400kg。4 品种选择选用通过国家或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北省太行山浅山丘陵冬麦区种植的冬性或半冬性小麦品种。旱地、半旱地选用分蘖力强,根系发达,耐寒、耐瘠薄、耐旱性强,产量稳定的品种,由南向北可以选用石麦15号、科农199、冀5265、石家庄8号、良星99、冀丰703等。肥水条件好的麦田选用矮秆、中矮秆高产品种,由南向北可以选用邯6172、邯麦11号、邢麦4号、石麦15号、石新828、石新733、冀5265、良星99、石家庄8号、冀丰703等。5 种子质量和种子处理播种前种子进行精选。用于播种的种子质量应达到以下标准:纯度不低于99.

35、0%,净度不低于99.0%,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3.0%。为预防土传、种传病害及地下害虫,可以使用杀虫剂、杀菌剂及生长调节物质包衣的种子。未包衣的种子,应采用药剂拌种。预防根腐病、纹枯病、黑穗病及地下害虫,采用40%辛硫磷100ml、2%立克锈150g(或2.5%适乐时150ml),对水5kg,拌种100kg,闷种48小时,晾干后播种。全蚀病病区药剂拌种,在以上配方中另加12.5%全蚀净200ml,其他药剂和方法不变。在因收获期间遇雨等原因造成种子质量较差的年份,不提倡用含三唑类的杀菌剂包衣或拌种。6 播种前准备6.1 水浇地播种前准备6.1.1 浇足底墒水如果伏雨不足,有水浇条件

36、的应尽量在播种前浇底墒水,保证底墒充足。底墒水每亩灌水量4045m3。6.1.2 前茬作物秸秆还田前茬作物为玉米的,从玉米收获开始,应按规范化作业程序进行秸秆还田、整地和播种作业。在机械收获玉米的同时或收获后,在田间将秸秆粉碎23遍,长度35cm,铺匀。6.1.3 施用底肥为培肥地力,应根据肥源情况,每亩施优质有机肥1.52m3。化肥采用平衡配方施肥,施用的化肥质量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每亩施纯氮12kg,磷(P2O5)8kg,钾(K2O)6kg,硫酸锌1kg。全部磷、钾、锌肥及50%60%的氮肥作底肥。6.1.4 耕地、整地和修整垄沟已连续3年以上旋耕的地块,须深耕20cm以上。最近3年

37、内深耕过的地块,可旋耕2遍,旋耕深度15cm左右。深耕或旋耕后要耱压、耢地,做到耕层上虚下实,土面细平。结合整地修整好田间灌溉用的垄沟。提倡采用地下管道输水。采用地上垄沟输水的,垄沟宽不超过0.7m。6.2 旱地、半旱地播种前准备6.2.1 旱地的蓄墒保墒6.2.1.1 深耕蓄墒一年一作的旱地,可以进行伏前深翻,然后及时耙地,合口过伏,使土壤形成里张外合的结构,既能接纳雨水,又可防止地表径流,为小麦播种创造肥足墒饱、疏松透气的土壤环境。一年两作的旱作麦田,可以在前茬作物播种前深耕,这样可以更多地吸纳伏天降雨。如前茬作物未能深耕,收获后应及早深耕,结合深耕将小麦需要的全部有机肥、化肥一次性施人。

38、深耕后及时耙耱。耕翻深度因耕翻工具、土壤等条件因地制宜,一般以2022cm为宜。同一块地可每23年深耕一次。6.2.1.2 耙压保墒一年一作的旱地,从立秋开始到小麦播种期间,每次下雨后地面出现花白时要耙耱2次,破除地面板结,纳雨蓄墒。一年两作的旱地,秋作物收获到小麦播种期间要随收、随耕、随耙、随播、随镇压,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防止跑墒。6.2.1.3 秸秆覆盖保墒有2种秸秆覆盖保墒技术。一是秋作覆盖,即在玉米等秋收作物生长期间,利用切碎成5cm左右的小麦秸秆覆盖在田间。二是麦田覆盖,在小麦播种后出苗前,将麦田均匀地覆盖上一层秸秆,覆盖量以每亩300350kg为宜。6.3 施用底肥为培肥地力,应根

39、据肥源情况,每亩施优质有机肥1.52m3。化肥采用平衡配方施肥,施用的化肥质量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旱地和半旱地每亩施纯N 910kg,P2O5 7kg,K2O 6kg,硫酸锌1kg。旱地全部肥料做基肥;春季能够浇1次水的半旱地,全部磷、钾、锌肥及2/3的氮肥作底肥。7 播种技术7.1 播种期播种期要比相应纬度的平原地区提早。旱地、半旱地由北向南以9月25日至10月5日为宜,有水浇条件的由北向南以9月30日至10月8日为宜。6.2 播种形式有水浇条件的麦田采用窄行等行距播种技术,行距15cm。旱地、半旱地可以采用大小垄或“三密一稀”种植。要积极推广旱地冬小麦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6.3 播

40、种量适宜播种期范围内,旱地每亩基本苗16万20万,其他麦田20万24万为宜。以后每推迟1天,每亩基本苗增加1万1.2万。采用符合前述标准的种子,在适宜播种期范围内,旱地每亩播种量810kg,其他麦田1012kg。超过适期范围后,每推迟1天每亩播种量增加0.50.6kg,但最多不超过每亩15kg。种子质量(特别是发芽率)低于前述标准的,应适当增加播种量。6.4 播种深度45cm。在此深度范围内,要掌握早播宜深,晚播宜浅;沙土地宜深,黏土地宜浅;墒情差宜深,墒情好宜浅的原则。包衣种子要比未包衣的种子播种浅一些。6.5 播种前后镇压播种前土壤墒情差要镇压,使土壤下层的水分沿毛细管移动到播种层。播种后

41、无论水浇地还是旱地都必须镇压,以利发芽出苗和安全越冬。7 田间管理技术7.1 镇压和锄划旱地麦田要推广旱作管理技术。每次降雨后要进行锄划,深度35cm。早春土壤解冻34cm,昼消夜冻时,要顶凌耙地,切断毛管水运行,减少化冻后的土壤水分蒸发损失。冬季在麦田土壤开始冻结后,在天气较晴暖的中午和下午进行镇压,压碎地面坷垃,使碎土覆盖地面。早春表土干旱时,也要进行镇压,使深层水分延毛细管上升,起到提墒作用。提墒后再对表层进行锄划,使水分保留在根层供小麦吸收。7.2 灌水技术要浇好冻水。尤其在秋雨不多,底墒不足情况下,要尽量扩大浇冻水的面积。浇水后精细锄划和镇压。水浇地麦田推行节水灌溉技术。春季只能浇1

42、水的,尽量在拔节期浇水。能浇2水的,分别在起身拔节期和抽穗扬花期浇水。每次每亩灌水量4045m3。7.3 追肥技术旱地小麦一般不追肥。但对底肥不足的麦田,可以在早春返浆时,用耧在垄背上耩尿素,用量每亩10kg左右。生育后期如出现脱肥现象,要根据条件进行根外追肥或降雨时借墒追肥。春季能够浇1次水的半旱地,占总量1/3的氮肥在春季拔节期灌水时追施。春季能够浇2水的水浇地,占总量40%50%的氮肥在春季首次灌水时追施。7.4 防治病虫草害7.4.1 冬前防治出苗期,用10%吡虫啉1000倍液或其他菊酯类杀虫剂在田边和地头喷510m宽的药带,防止灰飞虱等害虫迁入。有小地老虎为害的,出苗后用50%辛硫磷

43、乳油按农药与细土的比例1:200配制毒土,每亩用30kg撒入田间,防治小地老虎。播种较早,有土蝗、蟋蟀为害的,每亩用10kg麦麸拌入常用杀虫剂,中午撒入麦田防治。有禾本科杂草的地块,可选用世马、阔世马进行冬前防治。每亩用30g,加30kg水均匀喷雾。注意在小麦35叶,杂草23叶期除草效果好。7.4.2 春季防治返青期至拔节期,要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以防治麦田杂草、纹枯病、根腐病、麦蜘蛛为主,兼治白粉病、锈病。防治阔叶杂草,在起身期每亩用56%二甲四氯5070g,或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15g,加水3040kg喷雾。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方法同冬前。防治病害,每亩用12.5禾果利20g(或12.5

44、%粉锈宁50g,或50%多菌灵75g),对水30kg,喷雾。发生麦蜘蛛,可以用1.8阿维菌素3000倍液,每亩用药液量3040kg;也可以用40氧化乐果乳油或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每亩药液量75kg。7.4.3 后期病虫害防治和“一喷三防”为提高工效,减少田间作业次数,从孕穗期开始,可以把病虫害防治与预防早衰和后期“干热风”结合进行,即一次喷药,可以同时防治虫害、病害和干热风的“一喷三防”技术。首次“一喷三防”在抽穗后开花前进行,以防治吸浆虫、麦蚜为主,兼治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等,并预防早衰和干热风。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g(或5%啶虫脒20g)、12.5%禾果利可

45、湿性粉剂20g(或50%多菌灵75ml,或75%甲基托布津50g)、磷酸二氢钾100150g,对水30kg,喷雾。第二次在开花后10天左右,重点防治穗蚜、白粉病、锈病,并预防早衰和干热风。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g、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g(或20%三唑酮乳油30ml)、磷酸二氢钾150g,叶片有早衰迹象的可以加入尿素300450g,对水45kg,喷雾。8 收获人工收获以蜡熟末期最适宜。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完熟初期最适宜,割茬高度不高于15cm。(编写人:李雁鸣,孔令晓,曹 刚)(四)冀东平原区冬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冬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的品种选用、种

46、子处理、上茬作物秸秆还田、耕地和整地、播种、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收获等配套技术规范。本规程适用于河北省冀东平原区的冬小麦生产。2 术语与定义冀东山前平原区(冀东平原区):指唐山、秦皇岛两市长城以南平原地区及廊坊市所属京津之间的冬麦区,包括17个县(市、区)。高产:冀东平原区冬小麦的高产,指亩产量水平达到400500kg或以上,或比目前的一般生产水平亩产量提高50kg以上。优质:指当地种植的小麦品种,综合品质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高效:指与常规技术相比,生产成本不增加或有所降低。3 主要生育指标和生产目标3.1 冬前壮苗指标越冬期小麦主茎叶龄45片,单株茎数23个,次生根46条。冬前生长健

47、壮,不过旺,不瘦弱。3.2 群体动态指标每亩基本苗25万30万,越冬期总茎数70万90万,起身期总茎数120万140万,抽穗期穗数45万50万。3.3 产量结构指标亩穗数38万42万,穗粒数2830粒,千粒重44g,亩产量400500kg。4 品种选择选用通过国家或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北省冀东平原区种植,并具有节水性、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和优质特性兼顾的冬性冬小麦品种。可以选用京冬8号、京冬12号、轮选987、中麦9号、北京0045、京冬22号、中麦175、北农9549、乐639等品种。5 播种前准备5.1 种子质量和种子处理播种前种子进行精选。用于播种的种子质量应达到以下标准:纯度不低于99.0%,净度不低于99.0%,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3.0%。为预防土传、种传病害及地下害虫,可以使用杀虫剂、杀菌剂及生长调节物质包衣的种子。未包衣的种子,应采用药剂拌种。预防根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