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小高考考前辅导.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55262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小高考考前辅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地理小高考考前辅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地理小高考考前辅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地理小高考考前辅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地理小高考考前辅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小高考考前辅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小高考考前辅导.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二(B)地理考前辅导一、应试方面:考前1、整理好开学以来的练习,然后看练习,检查不足,再进行针对性复习2、利用考前时间,强化核心知识点的复习(材料已印发)考中时间把握1首先,考试时间足够答题,不要怕来不及。只要从容应对,以良好心态、有效利用时间。 2不要隐性浪费时间。 解决的方法,就是认真读题,明确要求,然后解答。3一定要留有时间,检查答题情况。主要检查什么呢?一是考试答题卷的姓名、考号等有无写错、涂错。二是重点是选择题有无涂错。 三是检查有没有漏做题目、漏画图。四是检查是否在答题区域内答题,这步工作也必须要做,否则写了也白写。审题第一方法指点:不要怕麻烦,也不要怕浪费时间,用手中的笔,在试

2、卷上将关键信息划线、画圈等,提醒自己不要掉入陷阱。审题时,无论是选择题、读图题,都必须逐字、逐词、逐句地看,读图、读表时,必须看图表的名称(中心主题)、图例符号、图表信息等,绝对不能遗漏。要看清题目中容易使人迷惑而导致答错的关键字眼,如“改善”与“改变”、“解决”与“缓解”,要看清题目中有无时间要求,有无限制条件如“自然”、“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有利”、“不利”等字眼明确方向审题后思考:考什么?即明确考点;在哪里?到记忆仓库中、货架上(知识网络)找;怎样阐述的?回忆书中是如何阐述、描述的;如何表述?知识迁移、无缝对接、按照要求、规范表述。思维要严密审题后,积极进行地理思维活动,如何应用

3、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等,在思考时要做到思维严密,考虑周到。条件、影响等一定要分有利与不利两个方面;分析原因,一定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社会经济原因)两个方面入手。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要分析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影响,要分对迁入地、迁出地的影响。意义、积极意义,一般是从有利方面分析。另外,若题目只是要求从某一方面分析,则不需要全部分析,否则是浪费时间。卷面要求1卷面清洁2写字要端正,字迹要清楚;不要写错别字,常见错别字有( ) yn 热 、 年( ) j 变化 冲( ) j平原、煤( )tn、( )x牧业、 冷( )fng、 水( )fn、地表( )jng流、水( )

4、q输送、天( )rn气等3在规定的答题区域答题,否则做无用功;4表述是要根据分值思考要点,尽量细分,用分号或等符号清楚表述;分要点答题时,可以先在草稿纸上草拟要点,然后书写表述。5画图先用铅笔,然后加粗或用黑色签字笔再描绘;6语言要简洁,答中要害;7语言表述用专业术语。 二、知识方面1.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引起电离层挠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现象;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2、背斜成山:地壳运动使岩层向上弯曲;向斜成谷:地壳运动使岩层向下弯曲3、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4、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

5、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西北地区太阳辐射较强的原因: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 撒哈拉沙漠太阳辐射较强的原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晴天多。 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其原因在于: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雨、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5、冷锋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会出现大风,云层增厚和雨、雪天气。冷锋过境后, 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好。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或 沙暴天气,以及冬季的寒潮,属冷锋天气。暖锋过境前,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当暖锋过境时,形成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低,

6、天气晴。 准静止锋造成阴雨连绵的天气。夏初,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就是准静止锋造成的。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如台风。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如7、8月份“伏旱”天气6、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联系四大圈层、促进水体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传输;流水作用改造着地表形态。7、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在呈波动上升趋势,主要原因:化石燃料的燃烧;植被的破坏。影响: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导致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解决措施:植树造林,使用新能源,通过科技,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强国际合作等8、洪灾的防治措施工程措施:兴建水库,

7、退耕还湖 ;修筑堤坝; 疏浚河道,加快排洪速度 等。非工程措施: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严格控制滥砍乱伐,提高森林覆盖率 等。洪涝形成的自然原因是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降水集中多暴雨;人为原因:毁林开荒和乱砍滥伐;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蓄能力下降 9、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包括 台风 、干旱 、 洪涝 、寒潮 地质灾害包括 地震 、 火山 、 泥石流 、 滑坡 干旱防治措施: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加强防护林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选择耐旱作物。台风防治措施:做好监测工作,及时预报,做好防灾准备;树立防灾减灾意识。10、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人口特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 传统型(高低高)

8、 人口问题:人口自然增长快 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 影响 :加大对资源、环境、就业、经济等的压力,影响经济发展,也不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解决途径 计划生育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 现代型(低低低) 、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缓慢 、人口老龄化 影响 :劳动力不足, 青壮年负担过重 解决途径 鼓励生育、推迟退休、接纳海外移民和外籍劳工、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现代型(低低低)解决途径:延迟退休年龄;完善养老保障体系。11、工业区在城市外围的原因: 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地价低,降低成本。12、住宅区分化的因素:社会因素13、工业集聚:优点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

9、模效益。问题可能会出现用电紧张,水电供应不足,交通堵塞以及原料、燃料供应困难等问题。14、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不利影响:工业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也会造成酸雨等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15、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可能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主要表现为滥砍乱伐导致生物多样性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西北);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地盐碱化(华北、西北);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板结;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农产品和土壤污染 16、水稻种植业特点:小农经营;单产高;商

10、品率低,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区位条件:全年或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水稻生长;地势低平,适宜水田管理;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17、商品谷物农业主要作物:小麦、玉米.主要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深厚、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适宜进行大规模生产;机械化水平高;科技先进18、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优点:形成良性的生态系统; 根据市场调节生产,收入稳定 ;可以合理安排农时 。限制条件:水源不足 19、高技术工业形成条件: 环境优美; 靠近高等院校 和科研机构;便

11、捷的交通。 发展特点: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比例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20、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概括为: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阶段性 。21、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转变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重要途径;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效率。22、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人口压力;资源短缺令人担忧;深刻的环境危机 。23、水土流失使耕地中的养分流失、土层变薄,造成耕地质量恶化。水土流失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强化自然灾害的

12、发生与发展。 24、造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樵采,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 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是西北地区。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大风,植被稀少。25、区域发展获得再生的措施有: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治理污染 加强交通建设;加大科研投入。26、西气东输的起点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终点长江三角洲(上海)。意义:对于调出地,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增加就业和收入,改善基础设施 对于调入地,缓解能源短缺,促进经济发展和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环境。27、 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危害:环境恶化 传统产业衰落。28、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土地

13、资源丰富,宜农荒地多;土壤肥沃: 气候雨热同期 。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地广人稀;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不利的自然条件:热量不足。29、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措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的问题:黑土流失、森林锐减、湿地萎缩 30、保护湿地的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 “退田还湿 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退化的湿地。 保护森林的措施:坚持以营林为主;合理采伐;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黑土肥力的措施:改革耕作制度,加强黑土的培肥,增施有机肥,提高黑土肥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保护黑土湿地的作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 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热带雨林的作用:调节气候,维持全球的碳氧

14、平衡,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31、青藏地区的农业类型为河谷农业。发展农业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有: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水源充足。不利条件的自然条件:海拔高,热量不足。32、西北地区的农业类型为灌溉农业、绿洲农业。发展农业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有: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不利条件的自然条件:深居内陆,水源不足。33、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移出地:有利影响: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环境质量,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 不利影响:失业率上升移入地:有利影响: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不利影响:加重环境污染及自然资源的消耗34、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有何优

15、势 劳动力、自然资源 发达地区发展经济有何优势 资金、信息、管理、技术、人才、产品 。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产业有 劳动密集型 资源密集型 发达地区进行产业升级发展的产业有 高新技术产业 第三产业 35、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 不利条件:矿产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不足。解决能源不足的措施 开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开发新能源;建核电站等。节流:调整产业结构;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珠江三角洲地区商品粮地位下降的原因:城市化迅速发展,占用大量耕地;农业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减少;人口增加。36、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问题与对策:问题生态环境形式严峻人地矛盾加剧重复建设突出对策治

16、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37、长江下游地区存在问题:水体和大气质量下降。整治措施: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环境保护38、水能资源丰富的条件:水量大;落差大。39、河流的功能效益:水能、旅游、航运、供水、养殖、灌溉等。 40、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太阳光照稳定;运行轨道安全。有适宜的温度;有大气;有液态的水。三、练习方面(一)单项选择“嫦娥三号”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它携带着中国的第一艘“玉兔号月球车于2013年12月14日成功软着陪于月球虹湾区。读太阳系示意图及玉兔探月照片,完成13题。1.左图中包

17、括几级天体系统A. 1B. 2C. 3D. 42.家住纽约(西五区)的王浩观看“嫦娥三号”发射直播的时间是当地的 A. 12月1日12时30分B. 12月2日14时30分 C. 12月2日12时30分 D.12月3日12时30分3.玉兔号”在探月过程中经受着三百摄氏度以上的温差考验。形成月球表面巨大温差的主要原因是A.距日距离近 B.公转周期长 C.表层没有大气 D.没有月面辐射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于将6月12日至7月13日在已西举行。读巴西位置图,完成4- 6题。4.世界杯比赛期间,四地白昼最短的是 A.甲B.乙 C.丙 D. 丁5.比赛期间,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巴西利亚太阳髙度达一年中最

18、大季节B.江淮地区处于伏旱季节C.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D.北半球极昼范围先变大后变小图46.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被称为 “地球之肺”,主要是因为这片雨林能够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防风固沙,保护农田C.净化空气,增加氧气 D.消毒灭菌,美化环境图4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是A B C D8. 我国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是因为A白天大气辐射强,夜晚弱 B白天地面吸收强,夜晚弱 C白天反射作用强,夜晚弱 D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弱图7为“2013年8月2日中国高温区域预报图”,读图完成9-10题。8月2日06时发

19、布图例全国高温区域预报8月2日08时20时中央气象台35374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甘肃 青海四川宁夏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河南江苏安徽湖北浙江贵州江西湖南福建广西图79.根据图中信息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时新疆的南部高温范围比北部大B西藏由于海拔高,没有出现高温区C黑龙江受寒潮影响,没有出现高温区D长江中下游地区炎热干燥10.影响我国南方出现持续高温天气系统是 A B C D图3图2图2为“水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字母a至e为水循环环节, 代表三大类岩石。读图完成11-13题。11关于图中水循环叙述,错误的是 A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B台风登陆属于c环节 Cae环节联

20、系了四大圈层 D人类影响的最主要环节是d12关于图中地壳物质循环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可以直接相互转化B形成岩石的地质作用是内力作用C石灰岩属于岩石类型D岩浆活动形成了岩石图313图3中属于d环节作用下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A B C D图5为“某地区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14该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垂直方向气压差异 B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C近地面温度差异 D近地面风向差异 15下列风向的成因与图中原理类似的有ab图6图5A西南季风 B东南季风 C东北信风 D盛行西风图6为“某大洋局部海域洋流模式图”,a、b箭头表示风带的盛行风向,读图完成16-17题。16如果该海域属于太平洋,则

21、 A位于南半球,使沿岸增温增湿 B位于南半球,附近形成著名渔场C位于北半球,使沿岸降温减湿 D位于北半球,附近形成著名渔场17图中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正确的是Aa控制下,高温多雨 Ba控制下,温和少雨Cb控制下,温和多雨 Db控制下,高温少雨图 7 图8图7为“某地自然景观图”,图8为“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1819题。18图7景观所属的自然带,最有可能分布在图8所示中的A甲地区 B乙地区 C丙地区 D丁地区19图8中沿甲乙丙丁方向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C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现象2013年11月我国开始启动“单独二孩

22、”政策,即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第一胎非多胞胎,即可生二胎。据此完成2022题。20启动此项政策的国情是我国 A人口死亡率增高 B人口老龄化加剧 C环境承载力提高 D人口出现负增长21到2030年,此项政策将使我国A就学与就业压力减轻 B养老金支付总额减少C劳动力人口减幅放缓 D男多女少的情况加剧22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 A环境承载力增大 B、人口合理容量增加 C人口增长变缓 D、人口数量急剧减少某城市东西相距25千米,甲、乙、丙、丁分别表示该城市不同的区域。图11为该城市沿东西方向“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分布曲线图”。读图完成23-24题。23该城市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A甲区 B乙区 C丙区 D丁

23、区24若甲、乙、丙、丁为四个功能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区人口密度小,工业区位条件最差 B乙区土地价格高,以仓储和绿地为主 C丙区住宅用地为主,人口密度大 D丁区基础设施完善,土地价格低图9为“四种工业投入结构图。读图完成2526题。25与美国“硅谷”电子产业的工业投入结构相似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6近年来,我国丁类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到越南、孟加拉国投资建厂,这种现象属于 A产业转移 B工业集聚 C人口迁移 D跨区域资源调配图10为“北极地区景观图”,图11为“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完成2728题。27图10中的景观反映了图11中的环境问题是 A B C D28节约能源,降

24、低能耗,能有效减缓 A B C D图11为“我国甲、乙两区域及农业生产制度示意图”,读图完成回答29-30题。图1129造成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土壤不同 B热量不同C降水量不同 D地形不同30甲区域与乙区域相比,发展种植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人均耕地广 B草场资源丰富C机械化水平高 D土壤肥力大二、判断题31.地球上的降水量随太阳黑子增多而增加。32.四季更替的根本原因是黄赤交角的存在。33.地壳和软流层共同构成了岩石圈。34“玉兔号”月球车获取月球图像信息主要采取的技术手段是GPS。35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广度将不断地拓展。36.区域

25、的资源承载力与区域的消费水平呈正相关。37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协调人地关系应首先从控制人口规模着手。38.市场的需求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39.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有着重要的影响。40.加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三、综合题盛行风向图14甲乙图1566.541.图14为“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图15为“甲、乙两地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北回归线(1)此时为北半球的 季,图15中 图所示特征与图14中气候类型相对应。(2)此季节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气候的成因是 。(3)沿着一线看到的自然植被分别为 、

26、、 。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是 。422013年10月7日凌晨,第23号强台风“菲特”在浙闽交界处登陆,并伴有特大暴雨,给当地造成洪涝灾害。图18为“台风菲特移动路线图”,图19为“台风带来的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图18 台风 增加径流 缓解旱情 洗涮浮尘 清洗河道 退咸潮 增加库容 缓解赤潮 扩散沿岸污染 发电 缓解高温图19(1)形成台风的天气系统是 ,2013年10月7日凌晨,宁波的风向是 。(2分)(2)图中数字分别表示降水、风暴潮、大风、云系,其中表示降水的是 ,表示云系的是 。(2分)(3)我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多发的地区之一,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有 ,洪涝可能诱发 、 等

27、地质灾害。(3分)(4)据图分析台风可能会带来的好处有 、 。(2分)43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我国规划重点建设了七大农产品主产区。图20为我国农产品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6分)图20(1)我国农产品主产区主要集中分布在 ,其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 。(2)与东北平原主产区相比,甘肃新疆主产区农业生产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3)在黄淮海平原主产区,不当的灌溉方式易产生 、 问题,可采取的解决措施是 。 44研究和规划流域开发治理的一般思路:分析流域的开发条件;根据流域开发的有利条件,探寻流域发展的方向;根据流域发展的制约因素,探寻综合治理的相应对策。

28、依据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长江流域图(图21)。图21材料二:50年代和90年代长江流域部分地理要素变化比较表。项 目流域水土流失面积森林覆盖率主要湖泊蓄水容积湖泊面积50年代36.38万平方千米(1957年)22%(1957年)洞庭湖293亿立方米洞庭湖4 300平方千米90年代79.94万平方千米(1996年)10%洞庭湖174亿立方米洞庭湖2 600平方千米(1)乙、丙两地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防治、减轻这些灾害的有效途径有 。(2)围绕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上、中游可重点开发利用_ _资源,下游应协调好_ _等方面的开发利用。(3)国家正在实施的川气东送和西电东送工程,加强了甲、乙、丙三地的经济联系。简要分析这些工程对乙地的地理意义。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