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研究所专业介绍及导师简介.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58954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脾胃研究所专业介绍及导师简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脾胃研究所专业介绍及导师简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脾胃研究所专业介绍及导师简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脾胃研究所专业介绍及导师简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脾胃研究所专业介绍及导师简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脾胃研究所专业介绍及导师简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脾胃研究所专业介绍及导师简介.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脾胃研究所专业介绍及导师简介中西医结合基础(100601)脾胃研究所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1987年开始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是我校较早确立的硕士点和博士点之一。本学科以中西医结合脾胃病证为专业研究方向,从基础研究入手,从多层次、多角度探讨脾胃虚实证的证治规律,提高中医脾胃病证的研究水平,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一直以来,围绕脾虚证本质的探讨,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从生理、生化、免疫、遗传、内分泌、神经、药理等多个领域,开展了“脾虚证辨证论治的系列研究”和“脾虚证辨证论治的基础研究”、“脾胃虚实证胃肠动力学研究”、“调理脾胃方药作用机理及物质基础研究”等。在脾虚证的研究过程

2、中,运用脾虚证研究取得的成果,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的手段,先后对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健脾理气化瘀清热复方、加味左金丸等中药复方的药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成绩斐然。近年来,主要注重于脾虚证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亚型及其模式识别研究,脾虚大鼠壁细胞胃泌素受体及其信息传递与中药调控研究,溃疡性结肠炎的炎症机制与中药防治,中药防治大肠癌的作用与机理,益气健脾方药保护胃肠黏膜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其物质基础,中药防治脾胃湿热证的作用机制研究,肝郁脾虚证结肠动力异常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及中药调整作用,四君子汤益气健脾药效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胃癌肿瘤基因差异及中药作用研究等。本专业有较强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导师组成员6人,

3、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首席教授1人。为适应本学科基础研究工作的需要,脾胃研究所下设了中药药理研究室、消化研究室、病理生理研究室、生化研究室、临床研究室。实验室配备常规及先进的仪器设备,并引进了一些先进的技术方法,能适应现代脾胃病证基础研究工作。学科发展始终坚持以脾胃虚实病证为主线,研究涉及脾胃虚实证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胃肠动力学,细胞学、分子药理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研究领域。先后主持或参与中标课题85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0项,部省级课题24项,厅局级课题51项;获得各级政府部门的科研成果奖励多项

4、,其中,“脾虚证辨证论治的系列研究”和“脾虚证辨证论治的基础研究”分别获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999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二等奖;“四君子汤益气健脾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原理研究”获2002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微电脑胃肠电检测分析系统”获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乙等奖。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脾胃病证基础研究工作的实际,针对本专业学科特点,主要课程有:英语、科学社会主义、脾胃学说研究、中药药理学、中医实验动物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与方法、消化道药理与临床、临床科研设计衡量与评价、医用计算机基础、医学统计学、分子生物学及技术、细胞生物学、生理学进展、药理学进展、药理实验方法学、医学免

5、疫学、神经内分泌学、文献检索等。本专业培养研究生共5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6人,硕士研究生46人。导师组成员:博士生导师:连至诚 王汝俊硕士生导师:李茹柳 刘晓秋 杜群 文彬连至诚教授连至诚,男,浙江乐清人,1944年11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员,首席教授,中西医结合基础(临床病理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脾胃研究所学术执行主任、病理生理研究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审评专家。中国胃肠电及动力研究会组委。他作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届研究生,从1978年起,至今已从事消化道病理生理与临床、胃肠动力学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23年,为国内最早开展胃肠动力学并长期进行该领域研究的医学科学工作者之一。研制

6、“微电脑胃肠电检测分析系统”为国内首创, 并用于胃肠动力学研究; 在国内率先发现脾胃虚实的胃肠电及动力异常, 报道结肠动力异常的临床类型。他于19851987年作为公派访问学者留学美国,在德州大学医学院学习国际消化道动力学的新概念和研究新技术;并聘为高级研究助理,完成3项课题;其中“内啡肽及受体抑制壁内神经调控肠道推进时钟机制”为国际首次发现。回国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建立肠道流体推进检测系统填补国内空白, 并用于不同食性动物肠推进行为比较生理、壁内神经及胃肠激素对肠道推进调控及植物药单体作用等研究。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并研究其结肠电与动力异常, 发现二氢黄酮B3的良好促动力, 以及白术羟

7、内酯抑制推进波频率过高的作用,其复方胃肠康对溃疡性结肠炎及动力异常有良好的治疗调整作用。目前他与其科研协作组正建立早衰动物模型,作衰老的细胞与分子病理机制研究。作老年消化道动力障碍的机制及基因治疗研究。建立模型,作糖尿病性肾病及消化道动力障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并研制有关中药新药。他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和省部级科研课题九项。发表论文117篇,出版著作12本。为消化道生理及病理生理学、胃肠电及胃肠动力研究在中国和中医实验动物学等专著的执行主编。作为导师或协助导师, 已培养毕业和正在培养的博士及硕士研究生33名。他主持研制的“微电脑胃肠电检测分析系统”获全国中医药重大科研成果奖。主

8、编的消化道生理及病理生理学获甘肃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胃肠电及胃肠动力研究在中国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脾虚证辨证施治基础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委及国务院学位委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学位获得者”称号。为国务院发给政府特殊津贴的医学专家。王汝俊教授王汝俊,男,广东省电白县人,1950年11月出生。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生毕业。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中药药理研究室主任、教授,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药品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广东省科技评审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

9、学技术同行评审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多年来,师从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中药药理学家王建华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脾虚证基础和中药复方药理研究。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研究的课题“脾虚证辨证论治的系列研究”和“脾虚证辨证论治的基础研究”分别获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999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二等奖;主持研究的课题“补中益气汤对消化道功能活动的调理作用研究”获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近年参与研究的“九.五”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四君子汤益气健脾药效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获2002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胃炎消治疗胃癌癌前期病变临床与实验研究”获

10、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近年主持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益气健脾方药对脾虚大鼠壁细胞胃泌素受体及其信号转导调控研究”获2006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二等奖。近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等多项课题研究,参与“九.五”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新药筛选重点实验室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发表研究论文70多篇,相关中药复方药理研究论文多次在全国中药药理学术会议上获奖。出版专著两部(主编或副主编),参编专著5部(编委),参与两门选修课教材的编写工作。先后获广东省优秀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广州中医药大学有突

11、出贡献科技工作者,广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王汝俊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医证侯基础和调理脾胃中药复方药理研究,特别是在脾虚证 的受体机制、信号传导及补脾方药健脾作用的分子药理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他主张复方药理研究必须紧密联系临床,必须重视古方、经典方剂的基础药理和治法药理研究,把治法药理研究与中医证候研究结合起来,方证结合,以药探理。在研究方法上,根据中医药的特点,他主张传统方法与现代先进技术方法相结合,宏观与微观指标相结合。他目前的研究方向有:脾虚证的胃泌素受体机制与补脾中药的调控研究。中药防治慢性胃炎、炎症性肠病的应用基础研究。胃泌素受体细胞药理模型与中药活性筛选研究。他主持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

12、金项目“补脾法对脾虚大鼠胃壁细胞胃泌素受体及信号传导调控研究”就是把中医传统的理论与胃肠激素受体及信号传导理论结合起来,并应用受体及信号传导新技术,把脾虚的病理机制及补脾方药的作用研究深入到受体及信号的分子水平。王汝俊教授十分重视人才培养,特别在研究生的培养方面,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严格要求。长期坚持在第一线,已指导硕士生14名,指导博士生11名。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李茹柳研究员李茹柳,女,广东省东莞市人,1962年7月出生。1986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现为脾胃研究所消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医学博士,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调理脾胃方药作用机理研究、

13、脾胃虚实证辨证论治研究、创新药物研发。参加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课题28项,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第一作者18篇),参编专著3部。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次、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次、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研究奖二等奖1次。曾被授予“广东省优秀青年中医药工作者”称号,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新南方教学奖励基金优秀教师奖,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校级培养对象。指导硕士生5名,协助指导博士生15名、硕士生6名。刘晓秋副研究员刘晓秋,女,江西樟树人,1962年9月出生。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1985年江西医学院医疗系毕业,1992年在中山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获生物化学硕士学位。现为广州中医

14、药大学脾胃研究所生化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美国糖生物学学会会员,中国药理学会会员,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交流会。已培养2名硕士研究生,协助培养了3名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现有在读硕士生1名。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学术特长为脾胃病证基础研究和调理脾胃中药分子药理研究。开展的研究工作包括:1、肝癌患者血清GGT、AMY糖链异常、证型差异及相关机理;2、糖尿病大鼠消化系异常、糖生物学机制及调理脾胃中药分子药理。电话:020-36585077,手机:13342885270,E-mail:杜群副研究员杜群,男,吉林省公主岭市人,1970

15、年8月出生。医学博士,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药膳食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华人消化杂志编委,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中药药理研究室副研究员,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调理脾胃方药的药理研究,目前主要开展中医药防治炎症性肠病的作用机制研究,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溃结灵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粘膜TLRs/NF-B通路的干预作用”(编号:30400613);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参编论著2部,发表论文20余篇;本年度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1名。文彬副研究员文彬,女,湖南长沙人,1971年5月生,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毕业,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

16、生化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硕士生导师。目前主要从事细胞生物学(细胞信号转导)、消化道肿瘤分子药理学及肿瘤发病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近些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加味左金丸(连黛片)对大肠癌端粒酶及hTERT基因甲基化影响的研究(30400602)和加味左金丸对结肠癌甲基化修饰机制及腺瘤守门基因APC影响的研究(30672687);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与发展总体规划课题1项:“甘草提取物对小肠隐窝干细胞EGFR表达的影响”(koco2007)。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脾虚证消化吸收障碍亚型的功能基因与模式识别研究”(90209004),广州中

17、医药大学创新基金2项:“不同中医治法对IBS内脏高敏感性的影响”和“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血清蛋白质组学差异表达的实验研究”。现任脾胃研究所教工党支部书记,先后被评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支部书记和先进科技工作者,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四批校级培养对象。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100602)脾胃研究所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专业于1978年获准开始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1987年开始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是我校较早确立的硕士点、博士点之一。本学科以中西医结合脾胃病证为专业研究方向,致力于探讨脾胃虚实证的辨证论治规律及其本质的研究,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证病研究相结合,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

18、相结合。一直以来,注重于对临床常见、多发脾胃病证的研究,开展了脾虚证本质的研究,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癌癌前病变、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疲劳综合症、肝纤维化及健脾方药治疗白细胞减少症、脾胃病的胃肠动力学等研究。近年来,更是着重开展中药复方防治胃癌癌前期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其疗效可能机制的研究、健脾理气化瘀清热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及提高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的研究、疏肝健脾和胃安神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脾胃湿热证本质的研究等,并与基础研究相结合,在辨病辨证相结合提高脾胃病证临床疗效的同时,深入探讨其作用机理。 本学科有较强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导师组成员共有8人

19、,其中有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其中,有终身教授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主任导师1人,广东省名中医1人。为适应本学科临床与科研工作要求和促进学科发展,脾胃研究所下设了临床研究室、中药药理研究室、消化研究室、病理生理研究室、生化研究室,并于1996年由脾胃研究所与第一附属医院共同组建了脾胃病治疗研究中心,开设有专科病床40张,长期有专家、专科人员出诊专家门诊与专科门诊;有内窥镜室、胃肠功能检测及生化实验室等设备。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脾胃(消化系)病人,病房与门诊相辅,辨证与辨病结合,取中西医之长进行综合治疗。学科发展始终坚持以临床为主,结

20、合临床开展相关科研课题研究,研究涉及脾胃虚实证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胃肠动力学,细胞、分子药理学,神经内分泌学,肿瘤分子生物学等多个研究领域,先后完成了国家七.五、八五攻关等各级课题87项,主持或主要参与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九五攀登计划、国家九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等各级课题27项,获得各级政府部门的科研成果奖励13项,其中,“脾虚证辨证论治的基础研究”及“脾虚证辨证论治的系列研究”分别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一项,“微电脑胃肠电检测分析系统获全国中医药重大科研成果奖。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与基础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

21、和胃片”、“胃肠宁”、“肠炎灵”、“胃热清胶囊”、“胃炎消”、“康泰胶囊”等有特色的有效中成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临床实际,针对本专业学科特点,开设有英语、科学社会主义、中医内科学、西医内科学、脾胃学说研究、中医临床基础、消化道生理与临床、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与方法、临床科研设计衡量与评价、医用计算机基础、医学统计学、临床医技学、文献检索。本专业培养博士研究生68人,硕士研究生71人。导师组成员:博士生导师:王建华 劳绍贤 陈蔚文 周福生硕士生导师:胡 玲 邱向红 黄志新陶双友 王建华教授王建华,男,江苏泰兴县人,1927年11月出生,195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

22、,同年进入协和医学院药理高级师资班为期一年半的学习,结业后分入江苏医学院(后改为南京医学院)工作。1959年12月调入徐州医学院工作,1974年调入广州中医学院工作至今。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名誉主编,生理科学进展编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名誉会长。曾任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兼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所长,广东省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第六届常务委员,卫生部和广东省新药评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东省专家库评审专家,中药药理与临床杂志主编,中药新药

23、与临床药理、广州中医医大学学报副主编等职。王建华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中药药理教学和研究工作50多年。早期从事中药麻醉研究,是我国中药麻醉研究的开拓者之一,研究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致力于中西医结合脾虚证辨证论治规律和中药复方药理研究,是我国脾胃学说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也是我国中药复方药理研究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先后主持国家七五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研究。他主持的“脾虚证辨证论治的系列研究”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相关成果“脾虚证辨证论治的基础研究”获199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二等奖,“微电脑胃肠

24、电检测和分析系统”获1986年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乙级奖,“脾胃学说研究”获广东省科学大会奖,及厅局级成果奖多项。先后发表论文165篇。主编及参编专著14部。1978年起任硕士生导师,1986年起任博士生导师,先后培养研究生48名,其中硕士生27名;博士生21名。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特等奖),1998年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劳绍贤教授劳绍贤,男,1937年6月出生,湖南长沙人, 1962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工作,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是国家及广东省药品监督局药物评审专家

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胃病委员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疾病委员会常委,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中国中西医肝病杂志、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中成药等杂志编委。1993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名中医”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劳绍贤教授出身于中医药世家,自幼热爱中医。他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196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师从中医泰斗邓铁涛教授,得师长教诲奠定了扎实的中医药理论与临床基础。1975年起他参与组建了脾胃消化室(即现在的脾胃研究所)工作,一直从事脾胃学说的临床研究工作,对中西医结合脾胃学说的形成与发展、脾胃虚证本质的研

26、究、脾胃病证诊治规律的探索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脾虚证辨证论治的基础研究”获199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脾虚证辨证论治的系列研究”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年起,劳教授主持了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胃癌癌前病变的临床与试验研究”,带领全国五家协助单位一同完成了国家攻关计划。劳教授认为胃癌癌前病变是可以逆转的,中医药治疗胃癌癌前病变是卓有成效的,其成功研制的“胃炎消颗粒剂”临床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胃炎消治疗胃癌癌前病变的临床与试验研究”也于1999年获得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起劳教授先后主持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脾胃湿热证本质的初步

27、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脾胃湿热证与水通道蛋白的表达及胃肠微生态关系的研究”,针对脾胃湿热证慢性胃炎治疗的“清浊安中胶囊”和“清热祛湿方”临床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劳教授在四十五年的医疗、教学和科研中融古贯今,传承了老一辈的经验,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多层次地总结了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等胃肠疾病的诊治规律。研制了“和胃片”“胃热清”“胃炎消”“肠炎灵”等具有特色的中药制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曾获得广东省厅局级多种奖励。劳教授主编了胃癌癌前病变基础与临床、内科学基础、脾胃学说研究等专著与教材。参编了多种专业著作,近期出版的劳绍贤医学文选总结了劳教授数十年来临床、科研、教学成果,深

28、受学界的赞誉。劳教授先后培养了硕士生33名、博士生20名,现在他们都已成为了所在部门的业务骨干。为表彰劳教授在教学育人方面的突出贡献,20004年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广东省人事厅、广东省总工会、广东省教育基金会等5个部门联合授予他“南粤优秀教师”荣誉称号。陈蔚文教授陈蔚文,男,籍贯台湾省,1950年9月出生。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脾胃研究所所长、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广东省重点学科中药学学科带头人,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医中药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药理学会理事、广东省药理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药学会副会长,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主编,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和新中医编

29、委。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政协副主席,中共十五大、十六大代表,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1982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获硕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法国巴黎第七大学Xavier-Bichat医学院,获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学术专长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药理学、中药新药研发。主要研究方向为胃肠道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创新药物研发。发表论文100余篇,近年发表论文SCI收录3篇,受到国外学者关注。主编出版专著2本、参编4本。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研究奖二等奖、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成果转让合作开发获国家中药新药证书1项

30、。曾获广州中医药大学新南方教学奖励基金优秀教师奖,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优秀青年中医药工作者。已主持完成国家九五攀登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等课题10多项,主要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1项,目前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高等院校学科建设专项、广州市科技计划等项目,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近年与美国马利兰大学医学院合作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与美国尤他州大学的学者有良好的学术交流,聘请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著名教授任研究学术顾问,赴法国、荷兰、香港

31、参加学术会议和交流。培养研究生28人,其中已毕业博士生12人,在读博士生7人;已毕业硕士生9人。周福生教授周福生,男,广东惠来县人,1950年7月出生,1975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医疗系,1988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镜室主任。中西医结合临床(消化内科)专业博士后合作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脾胃方向学科带头人。以脾胃虚实病证证治规律及其本质为主要研究方向。兼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2、及教育部科技奖评审专家、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教学方面,周教授长期致力于中西医结合内科的教学工作,参与脾胃学说研究、中医临床研究基本知识、消化道药理与临床等教材的编写;先后主讲了中医内科学、脾胃学说研究、消化道药理与临床、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与思路及临床专题讲座等,教学中能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深受学生好评。目前已经培养硕士研究生28名,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9名,博士后2名。科研方面,始终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多学科渗透研究;坚持基础与临床相结合,以临床为主的宗旨。其研究成果“以负荷唾液淀粉酶活性变化作为观察脾虚的指标”获1983年广东省高教局科技成果三等

33、奖;“和胃片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1986年广东省高教局科技进步三等奖;“脾虚证辨证论治规律研究”获1999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一等奖;“脾虚证辨证论治规律系列研究”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药康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获2004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奖励一等奖。参加“八五”攻关课题“胃炎消治疗胃癌癌前病变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的研究(第二完成者),该课题1999年7月顺利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鉴定,同年10月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20多年来,先后主持和主要参与国家、省、部、厅局等各级课题27多项,并参与“和胃片”、“胃热清胶囊”、“胃肠宁”、“肠炎灵”、“

34、胃炎消”、“顺激合剂”等治疗脾胃病有效中药新药的研制与开发,已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医疗方面,周教授既有扎实的中医基础,又善于吸取现代医学精华,在临证中善于融会贯通中西医理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在精于治疗内科病症的同时,尤其专于脾胃系统病症的治疗,同时还擅长消化道内窥镜的检查和治疗,其用药轻灵平和,德高而术精,由于疗效卓著,在国内外患者中产生了良好而广泛的影响,在同行及病人中获得了很高的威望。行医以来,成功地救治了无数危难重症患者,治愈了很多疑难病证。近年来更是潜心于胃肠功能性疾病的研究,首次在学术上提出“心胃相关”理论,并用于指导临床,提出了疏肝和胃养心安神的治疗大法,并由此创立了“顺激

35、合剂”,用以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在临床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该药也正在进一步开发中。在繁忙的教学、科研、诊务之余,周教授还勤于著述,将自己的宝贵医疗经验、科研成果加以总结整理,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108多篇;主编结肠病中西医诊疗与调养、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诊断与治疗,参编中医内科五脏病学、简明中医诊疗规范、消化道药理与临床等专著多部。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在大会发言,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影响。胡玲教授胡玲,女,贵州籍,1962年9月生,医学博士,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副所长,教授,为本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脾胃

36、学组副组长;广东省肝脏病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及中医药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筹);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主要从事脾胃虚实病证辨治规律及其病理本质研究,尤其在脾胃湿热证和中医药防治胃癌癌前病变、肝癌的研究方面有较高学术造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广东省“千百十工程”优秀人才基金等各级课题7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等课题8项,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奖一、二等奖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其中英文全文发表5篇),主编专著1部,参编4部。指导硕士研究生10人,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10余人;主讲七年制、本科生课程各 1 门,主要参与讲授本科生课程 2

37、 门,在国内同领域中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邱向红副教授邱向红,男,广东省揭阳市人,1959年10月生。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临床研究室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中西医结合临床消化内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近20年来从事中西医结合脾胃学说和消化系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在“脾虚证”临床诊断及实验诊断研究方面做出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先进性的成果。通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在国内率先实现对脾虚证的临床计量诊断和实验室多指标的合参诊断并获得较好的诊断效果,为脾虚证诊断的现代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临床上,坚持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方向,擅长运用调理脾胃、扶正祛邪的理法方药诊治胃肠肝胆疾病、重症肌无

38、力以及常见内科杂病。继承导师邓铁涛教授的独特经验治疗重症肌无力和肝硬化顽固腹水取得良好的疗效。参加并完成国家科委“七五”攻关课题“脾虚证的研究”,并主持完成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及本校科研课题多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完成的“脾虚证辨证论治系列研究”成果已获得200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二等奖”及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已在省级以上专业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荣获广州中医学院学报办刊十周年优秀论文奖、第二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优秀论文奖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参与编著学术专著三部。多年来先后为本科班、七年制硕士班、大专班、港台班等讲授“脾胃学说研究”、

39、“中医临床科研常用统计方法”、“消化道药理与临床”和“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与方法”等课程。2002年起每年招收中西医结合临床消化专业硕士研究生。黄志新教授黄志新,男,广东省兴宁人,1962年10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临床研究室主任、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教授,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被授予“广东省优秀青年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称号。先后参加国家“七五”、“八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课题研究;培养及协助培养研究生15名,今年招收研究生一名。参编中医内科五脏病学、消化道药理与临床、结肠病中西医诊疗与调养等三部专著,在国家级、省级专业杂志发表科研论文

40、60余篇。是“胃肠电信息检测处理系统”的主要研制者之一,该系统荣获1986年度全国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乙级奖, “健脾理气化瘀方药对脾虚动物胃肠机能作用效应的实验研究” 1993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陶双友副主任中医师陶双友,男,江西省新余市人,1972年3月出生,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副教授、副主任中医师,临床医学博士,中西医结合临床脾胃(消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坚持脾胃虚实病证规律及本质研究的学术方向,开展脾胃病证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功能性疾病尤其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擅长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经方调治脾胃(消化)系统多种疾病以及其它内科杂病,主持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广州中医药大学科研课题各1项,作为主要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各1项,在各级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篇,副主编学术专著2部,担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2008年起开始招收中西医结合临床消化专业硕士研究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