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首页.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60684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DOC 页数:92 大小:56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首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首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首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首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首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首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首页.doc(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首页授课时间 07年2月26日, 教案时间 07年2月20日教研室针推课程名称针灸学班级05级 2 班专业、层次普专中西医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学时 2授课教师 甄德江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授课题目(章、节)第一章 绪论基本教材参考书目1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8月。2参考书:内经、难经、甲乙经、素问、灵枢、经络学、刺灸学、腧穴学、针灸治疗学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针灸学的基本概念及针灸学的学科属性与其他临床学科的关系,2了解针灸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简史主要内容与时间安排1阐述针灸学的基本概念,学科属性,任务及地位。约30分钟2针灸学的特点,针灸学的相关内容

2、。3针灸学的发展简史。约60分钟(1)萌芽于新石器时期(2)奠基于春秋秦汉,内经的问世,标志中医学理论形成的标志,灵枢又称针经,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3)晋代皇甫 著甲乙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载穴349个。还有相关医家的贡献。(4)唐代孙思邈著千金方,首创阿是穴,“一夫法”最早用彩色绘制经络图,开展了针灸教学。(5)宋代王惟一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确立了354个腧穴。并铸造两具针灸铜人,开创了模具教学的先河。(6)元代滑寿著十四经发挥(7)明代杨继洲著针灸大成,为针灸学的又一次辉煌总结(8)清代针灸学处于低谷,李学川著针灸逢源确立了至今沿袭用的十四经穴361个(9)建国后,从理论实

3、践临床诸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10)针灸学对世界医学的贡献6世纪传到朝鲜,日本16世纪传到欧洲世界卫生组织推荐45种病适用针灸治疗。使用教具挂图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针灸学的概念、学科属性、任务及地位。2难点:(1)针灸学的概念、特点、各个历史时期的医家对针灸学的贡献;(2)针灸学三个鼎盛时代的代表著作及特点。提问及复习题思考题:(1)针灸学的概念、特点是什么?(2)如何才能学好针灸学?(3)各个历史时期的医家对针灸学的贡献?第一章 绪论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经络学说为核心,运用针刺、艾灸和等方法,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经络、腧穴、练功、针灸技术

4、、针灸治疗等。一、远古时期针灸起源于远古时代。灸法的产生是在火的发明和使用以后,人类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身体的病痛经过火的烘烤后感到舒适且可减轻,因而从各种施灸材料发展到以艾叶为主要原料的艾灸。二、先秦两汉时期先秦两汉是针灸学奠基和发展的重要时期。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两篇现存最早的针灸文献,即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针灸疗法的理论化、系统化,标志着针灸已成为一门独特的学科,是针灸发展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三、魏晋隋唐时期魏晋时代的皇甫谧将灵枢、素问、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的针灸内容去其重复,择其精要,编撰成针灸甲乙经,确立了349个腧穴的位置、主治、操作方法

5、、针灸宜忌和常见病的治疗。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继内经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四、宋金元时期宋代继唐以后建立了更为系统的教学机构,设立针科、灸科。北宋的王惟一重新考证明堂经穴,于公元1026年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考证了354个腧穴,全书雕印刻碑,由政府颁布实施。次年设计铸造了两座铜人,为我国最早的针灸模型,开创了针灸模具直观教学的先河。 五、明清时期明代是针灸发展史上的又一个昌盛时期。名医辈出,理论深化,针灸专著颇丰。太医院设十三科进行医学教育,其中针灸为十三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六、民国时期民国时期,由于政府推崇西医,企图取缔中医,但针灸却是行之有效的防治疾病的手段,仍在民间得到广为应

6、用和流传。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中国诞生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制定了中医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和发展中医,使针灸推拿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八、针灸学的对外交流大约在公元6世纪,针灸学传到朝鲜、日本等国。公元562年我国将针经赠与日本欣明天皇,同年吴人知聪携明堂图和针灸甲乙经到日本。公元16世纪针灸传入欧洲,法国是欧洲传播针灸医学的主要国家。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首页授课时间 07年3月1日, 教案时间 07年2月28日教研室针推课程名称针灸学班级05级 2 班专业、层次普专中西医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学时 2授课教师 甄德江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授课题目(章、节)

7、第二章 经络腧穴总论 第一节经络总论基本教材参考书目1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8月。2参考书:内经、难经、甲乙经、素问、灵枢、经络学、教学目的与要求1 掌握经络的概念及特点;熟悉经络系统的组成2掌握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内容。3掌握经络的功能;熟悉奇经八脉的特点、标本根结的意义。主要内容与时间安排1讲授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约20分钟2十二经脉的相关内容:约70分钟(1)十二经脉的名称:以脏腑、阴阳、手足命名;(2)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阴在内,阳在外;(3)十二经脉的属络表里关系:属脏络腑,属腑络脏;(4)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特点:手三阴从胸走手,

8、手三阳从手走头;足三阳从头走足,足三阴从足走腹胸。(5)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阴经与阳经在四肢端交接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同名经)交接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6)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起于肺经依此传至肝经,再归到肺经。3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4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5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使用教具挂图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经络的概念 十二经脉的相关内容2难点;(1)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交接规律,流注次序。(2)奇经八脉的特点、功能、标本根结的含义。(3)经络的功能及临床应用。提

9、问及复习题思考题:1经络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特点、交接规律是什么?2奇经八脉的特点、功能有哪些?3经络的功能有哪些?第二章 经络腧穴总论第一节 经络总论一、经络的概念: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 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二、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两大部分组成。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及无计其数的孙络、浮络等。(一)十二经脉1.名称 :十二经脉的命名,是根据手足、阴阳、脏腑而定的。十二经脉又称十二正经。2.属络关系 :属脏络腑,属腑络脏。3.循行特点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特点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10、,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4.交接规律 :交接规律是: 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 阳经与阳经(指同名经)在头面部交接。 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5.分布排列概况 :按头颈、躯干、四肢分布;阴经在内,阳经在外排列。6.流注次序 十二经脉气血的流注次序按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详排列。7.主治概要 :总的规律是每条经脉均可以治疗该经所属络脏腑的病证及一些变证,还可治疗经脉循行部位的病证,以及经脉所联系的组织器官的病证。(二)奇经八脉1.概念 :奇经八脉是指奇道别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因其共八条,故称“奇经八脉”。

11、2.功能:(1)联络、沟通作用 (2)统领、主导作用 (3)渗灌、调整作用 3.循行分布(略)4.主治概要 :各有其循行路线及相联系的组织、器官,因而各经的主治也不同。(三)十五络脉: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条络脉,再加上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条络脉及脾之大络,共计15条,称为“十五络脉”,分别以十五络所发出的腧穴命名。(四)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人体胸腹腔的支脉。(五)十二经筋: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部分。(六)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在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所在。(七)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略)三、经络的功能及应用(一)经

12、络的功能:1.联络脏腑,沟通内外 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3.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4.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二)经络的临床应用1说明病理变化:(1)传注病邪 (2)反映病候 2指导辨证归经 3指导针灸治疗:(1)指导选取腧穴(2)指导刺灸方法 4指导药物归经 药物归经是运用经络学说对药物性能进行分析、归类,阐明了药物按其主治性能归入某经或某几经,也就是某些药物对脏腑、经络有一定的选择性。把药物的功效与病机和脏腑、经络密切结合,就可以说明某药物对某经络的病变起主要的作用,也就可以对该经所属络的脏腑病变起着主要的作用,如白芷入胃经,善治眉棱骨痛;杏仁、贝母能治喘咳、胸闷,故归肺经。归经理论的运用使

13、药物应用更为灵活多变,开阔了药物的适用范围。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首页授课时间 07年3月5日, 教案时间 07年3月2日教研室针推课程名称针灸学班级05级 2 班专业、层次普专中西医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学时 2授课教师 甄德江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授课题目(章、节)第二章 经络腧穴总论 第二节腧穴总论(1)基本教材参考书目1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8月。2参考书:难经、甲乙经、素问、灵枢、经络学、刺灸学、腧穴学、针灸治疗学教学目的与要求1 掌握腧穴的概念及分类。2 掌握腧穴的作用及主治规律。3 掌握腧穴的定位。主要内容与时间安排1 阐述腧穴的概念。10分钟2 腧穴的分类:(

14、1)十四经穴(2)奇穴(3)阿是穴20分钟3 腧穴的作用:(1)近治作用(2)远治作用(3)特殊作用20分钟4 腧穴的主治规律:(1)分经主治(2)分部主治20分钟5 腧穴的定位方法:(1)解剖标志定位法(2)骨度分寸定位法(3) 手指同身寸定位法(4)简便定位定位法30分钟使用教具1 经络人模型2 挂图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腧穴的概念及分类(2)腧穴的作用2难点(1)腧穴的定位(2)腧穴的作用及主治规律提问及复习题思考题:1腧穴的作用及主治规律有哪些?2腧穴的概念及分类有哪些?3 腧穴的定位方法有哪些?第二章 经络腧穴总论第二节 腧穴总论一、腧穴的概念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

15、位,亦是针灸推拿等施术的位置。 “腧”泛指全身所有的穴位,即广义“腧穴”;“输”是指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输穴”;“俞”是指脏腑之气输注于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即“背俞穴”。二、腧穴的分类(一)十四经腧穴归属于十二经脉、任脉和督脉的腧穴,称为“十四经穴”,简称“经穴”,共有361个。(二)经外奇穴经外奇穴,简称“奇穴”,是指有固定的穴名,又有明确的位置,但不归属于十四经脉的腧穴。这些腧穴对某些病证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弥补了经穴的不足。(三)阿是穴阿是穴又称压痛点、不定穴、天应穴,这类腧穴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而是依据压痛点或敏感反应点作为腧穴,它们不归属于十四经脉。三、腧穴的作用(一)腧

16、穴的主治作用1近治作用 :即腧穴所在,主治所能。2远治作用 :即经脉所过,主治所及。(1)本经远治作用 (2)异经远治作用 3特殊作用 (1)双向作用(2)特异作用 (二)腧穴的主治规律1. 分经主治 2. 分部主治 四、腧穴的定位方法(一)解剖标志定位法:1固定标志 2活动的标志 (二)骨度分寸定位法骨度分寸定位法是指以体表骨节为标志,将两骨节间的长度按比例折量为一定的等分,用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称“骨度分寸定位法”, 又称“骨度法”。(三)手指同身寸定位法1中指同身寸中指同身寸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内侧两端横纹头之间作为1寸。适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2拇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

17、是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横纹两端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3横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是指将患者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四指横量宽度作为3寸。又称“一夫法”。多用于下肢、下腹部的直寸和背部的横寸取穴(图1-4)。(四)简便定穴法简便定穴法是临床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适用于少量腧穴。如垂手中指端取风市,咬牙时咬肌最高点取颊车,两虎口自然平伸交叉,食指端取列缺,上臂外展平伸,肩关节前、后凹陷处取肩髃、肩髎等。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首页授课时间 07年3月8日, 教案时间 07年3月4日教研室针推课程名称针灸学班级05级 2 班专业、层次普专中西医授课方式课堂讲

18、授学时 2授课教师 甄德江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授课题目(章、节)第二章 经络腧穴总论 第三节 特定穴(2)基本教材参考书目1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8月。2参考书:难经、甲乙经、素问、灵枢、经络学、刺灸学、腧穴学、针灸治疗学教学目的与要求1 掌握特定穴的概念2 掌握特定穴的意义及应用主要内容与时间安排1 阐述掌握特定穴的及意义10分钟2 特定穴的应用90分钟(1)五输穴:概念:十二经脉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5个腧穴。应用五输穴主病特点应用五行生克关系应用按时应用(2)原络穴:概念,原穴脏腑愿气输注、经过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络穴十五络脉各有一个腧穴。应用原穴

19、治五脏六腑病;络穴治表里两经病(3)郄 穴:经气深聚的部位。主治急症、痛证(4)俞募穴:俞穴脏腑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募穴脏腑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主治脏腑及五官病(5)下合穴: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的六个腧穴。(6)八会穴:气、血、筋、骨、脉、髓、脏、腑精气聚会的8个穴。主治相关病。(7)八脉交会穴:奇经与十二经脉相同的8个穴。治脏腑及五官病。使用教具1 经络人模型2挂图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1)特定穴的概念(2)特定穴的意义及应用2难点:特定穴的应用提问及复习题思考题:1特定穴的概念是什么?2特定穴的意义及应用有哪些?第二章 经络腧穴总论第三节 特定穴的意义及应用概念:特定穴是指十四经中

20、具有特殊作用、特定位置及特定名称的一类腧穴。(一)五输穴五输穴是指十二经脉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5个腧穴,简称“五输”。其排列次序从四肢末端向肘、膝关节方向排列。五输穴的应用为: 按五输穴主病特点应用。 按五行生克关系应用。 按时应用。(二)原穴、络穴1原穴 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腧穴。2络穴 络穴是十五络脉从各自经脉分出部位的一个腧穴,称为络穴,又称“十五络穴”。(三)俞穴、募穴1俞穴 :俞穴是指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称“背俞穴”,又称为“俞穴”。2募穴 :募穴是指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 称“募穴”,又称为“腹募”。(四)八会穴:八会穴是指脏、腑、气、血

21、、筋、脉、骨、髓的精气会聚的8个腧穴。(五)郄穴郄穴是指经气深聚之处的腧穴。“郄”,有孔隙的意思。(六)八脉交会穴八脉交会穴是指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气相通的八个腧穴,称“八脉交会穴”,又称“交经八穴”和“窦氏八穴”。八脉交会穴均分布于腕踝部的上下。医学入门中说“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可见古人对八脉交会穴的重视。八脉交会穴的具体内容为:脾经的公孙通于冲脉,心包经的内关通于阴维脉,二者会合于胃、心、胸部;胆经的足临泣通于带脉,三焦经的外关通于阳维脉,二者会合于目外眦、耳后、颈、肩、缺盆、胸膈部;小肠经的后溪通于督脉,膀胱经的申脉通于阳跷脉,二者会合于目内眦、颈项、耳

22、后、肩背部;肺经的列缺通于任脉,肾经的照海通于阴跷脉,二者会合于肺系、咽喉、胸膈部。八脉交会穴在临床上的应用,既可治疗各自所属脏腑经脉的病证,也可治疗所通奇经的病证。运用时,可根据所通经脉单独运用,亦可根据两脉会合部位腧穴的主治,将分布于上肢和下肢的八脉交会穴联合应用。如公孙属脾经,既可治脾经的病证,因又通冲脉,亦可治冲脉的病证;冲脉与阴维脉合于胃、心、胸,内关通阴维脉,故公孙、内关两穴常配用治疗胃、心、胸部的疾病。余同。另外,古人以八脉交会穴为基础,创立了按时取穴的灵龟八法和飞腾八法。八脉交会穴见表1-13。(七)下合穴下合穴是指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6个腧穴,又称“六腑下合穴”。下合穴分

23、布于下肢膝关节以下。下合穴是根据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合治内府”,及灵枢本输“六府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也”的理论提出的,即指“胃合于三里,大肠合于巨虚上廉,小肠合于巨虚下廉,三焦合于委阳,膀胱合于委中,胆合于阳陵泉”。下合穴均分布于膝关节以下。下合穴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六腑病证,如足三里治胃痛,上巨虚治痢疾、肠痈,下巨虚治泄泻,阳陵泉治蛔厥,委中治疗由于三焦气化失常而引起的癃闭等。(八)交会穴交会穴是指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经脉相交会的腧穴。多分布于躯干、头面部。一般阳经与阳经相交会场,阴经与阴经相交会。交会穴首见于灵枢寒热病,后世医家不断注释、增补,至晋针灸甲乙经已颇为详实。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24、首页授课时间 07年3月12日, 教案时间 07年3月6日教研室针推课程名称针灸学班级 05级 2 班专业、层次普专中西医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学时 2授课教师 甄德江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授课题目(章、节)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1)手太阴、阳明、足阳明太阴经及腧穴基本教材参考书目1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8月。2参考书:难经、甲乙经、素问、灵枢、经络学、刺灸学、腧穴学、针灸治疗学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手太阴、手足阳明经脉循行路线、主治概要。2掌握其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操作。主要内容与时间安排1阐述手太阴、手足阳明经脉循行路线、主治概要。20分钟讲解经脉的起始部位及腧穴、终止部位

25、及腧穴、所联系的器官组织。(1)手太阴经起于下焦,穴起中府,止于少商,单侧11穴。(2)手阳明经起于商阳,穴起商阳,止于迎香,单侧20穴。(3)足阳明经起于鼻旁,穴起承泣,止于厉兑,单侧45穴。2讲解手太阴经脉、手、足阳明经脉的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操作。80分钟使用教具1 经络人模型2挂图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1)手太阴经循行路线、主治概要及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操作。(2)手阳明经循行路线、主治概要及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操作。(3)足阳明经循行路线、主治概要及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操作。2难点:(1)经脉循行路线。(2)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操作。提问及复习题思考题:(1)手太阴经循

26、行路线有何特点?(2)列缺穴为何能治头项病?(3)合谷穴的主治有哪些?操作时注意什么?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第一节 十二经脉及腧穴一、手太阴肺经【经脉循行】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胃口,过膈,属于肺脏。从肺系(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横行出来,沿上臂内侧下行,行于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面,经肘窝入寸口,沿鱼际边缘,出拇指桡侧端(少商)。支脉,从列缺处分出,走向食指桡侧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咳嗽、气喘、咳血、咽痛、外感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腧穴】本经单侧11穴,穴起中府,止于少商。常用腧穴:中府、尺泽、列缺、少商、 二、手阳明大肠经【经脉循行】起于食指末端(商阳)

27、,沿食指桡侧向上,通过一、二掌骨之间(合谷),向上进入两筋(拇长伸肌健与拇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处,沿前臂前方,并肘部外侧,再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走肩端(肩髃),沿肩峰前缘向上出于颈椎(大椎),再向下入缺盆(锁骨上窝)部,联络肺脏,通过横膈,属于大肠。缺盆部支脉:上走颈部,通过面颊,进入下齿龈,回绕至上唇,交叉于人中,左脉向右,右脉向左,分布在鼻孔两侧(迎香),与足阳明胃经相接。【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病,热病,肠胃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腧穴】本经单侧20穴,穴起商阳,止于迎香。常用腧穴:合谷、曲池、肩髃、迎香三、足阳明胃经【经脉循行】起于鼻翼两侧(迎香),上行到鼻根部与足太阳经

28、交会,向下沿鼻外侧进入上齿龈内,回出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颏唇沟承浆处,再向后沿口腮后下方,出于下颌大迎处,沿下颌角颊车,上行耳前,经上关,沿发际,到达前额(前庭)。面部支脉:从大迎前下走人迎,沿着喉咙,进入缺盆部,向下过膈,属于胃,联络脾脏。缺盆部直行的脉:经乳头,向下挟脐旁,进入少腹两侧气冲。胃下口部支脉:沿着腹里向下到气冲会合,再由此下行至髀关,直抵伏兔部,下至膝盖,沿胫骨外侧前缘,下经足跗,进入第二足趾外侧端(厉兑)。胫部支脉:从膝下3寸(足三里)处分出,进入足中趾外侧。足跗部支脉:从跗上分出,进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与足太阴脾经相接。【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病

29、、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腧穴】本经单侧45穴,穴起承泣,止于厉兑。常用腧穴:地仓、颊车、头维、天枢、归来、髀关、足三里、条口、丰隆、下巨虚、解溪、厉兑四、足太阴脾经【经脉循行】起于足大趾内侧末端(隐白),沿着内侧赤白肉际,经第一跖趾关节向上行至内踝前,上行腿肚,交出足厥阴经的前面,经膝股部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穿过横膈,上行挟咽旁,连舌根,散舌下。胃部支脉:从胃穿过膈,注于心中,与心经相接。【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脾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腧穴】本经单侧21穴,穴起隐白,止于大包。常用腧穴:隐白、公孙、三阴交、阴陵泉、血海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首页授课

30、时间 07年3月15日, 教案时间 07年3月10日教研室针推课程名称针灸学班级 05级 2 班专业、层次普专中西医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学时 2授课教师 甄德江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授课题目(章、节)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2)手少阴、手足太阳经及腧穴基本教材参考书目1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8月。2参考书:难经、甲乙经、素问、灵枢、经络学、刺灸学、腧穴学、针灸治疗学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足太阴、手少阴、手太阳经脉循行路线、主治概要。2掌握其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操作。主要内容与时间安排1阐述手少阴、手足太阳经脉循行路线、主治概要。20分钟讲解经脉的起始部位及腧穴、终止部位及腧穴、

31、所联系的器官组织。(1)手少阴经起于心中,穴起极泉,止于少冲,单侧9穴。(2)手太阳经起于小指尺侧端,穴起少泽,止于听宫,单侧19穴。(3)足太阳经起于目内眦,穴起睛明,止于至阴,单侧67穴。2讲解手少阴经脉、手足太阳经脉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操作。80分钟使用教具1经络人模型2挂图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1)足太阳经循行路线、主治概要及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操作。(2)手少阴经循行路线、主治概要及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操作。(3)手太阳经循行路线、主治概要及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操作。2难点:(1)经脉循行路线。(2)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操作。提问及复习题思考题:(1)手少阴经循行路线有

32、何特点?(2)后溪穴为何能治腰腿痛?(3)听宫穴的主治有哪些?操作时注意什么?五、手少阴心经【经脉循行】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心与其他脏器相连的部位),向下穿过横膈,联络小肠。向上的支脉:从心系,挟咽喉上行,连系于目系(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直行的脉:从心系,上行于肺部,再向下出于腋窝部(极泉),沿上臂内侧后缘,行于手太阴和手厥阴经的后面,至掌后豌豆骨部入掌内,沿小指桡侧至末端(少冲),交于手太阳小肠经。【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心、胸、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腧穴】本经单侧9穴,穴起极泉,止于少冲。常用腧穴:通里、神门 六、手太阳小肠经【经脉循行】起于手小指尺侧端(少泽),沿手外侧至腕

33、部,直上沿前臂外侧后缘,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出于肩关节,绕行肩胛部,交于大椎(督脉),向下入缺盆部,联络心脏,沿食管过膈达胃,属于小肠。缺盆部支脉:沿颈部上达面颊,至目外眦,转入耳中(听宫)。颊部支脉:上行目眶下,抵于鼻旁,至目内眦(睛明)、交于足太阳膀胱经。【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头、项、耳、目、喉咽病,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腧穴】本经单侧19穴,穴起少泽,止于听宫。常用腧穴:少泽、后溪、肩贞、天宗、肩外俞、肩中俞、颧髎、听宫七、足太阳膀胱经【经脉循行】起于目内眦,上额,交会于巅顶(百会)。巅顶部支脉:从头顶到颞颥部。巅顶部直行的脉:从头顶入里联络于脑,回出分开下行

34、项后,沿肩胛部内侧,挟脊柱,到达腰部,从脊旁肌肉进入体腔,联络肾脏,属于膀胱。腰部支脉:向下通过臀部,进入腘窝内。后项部支脉:通过肩胛骨内缘直下,经过臀部下行,沿大腿后外侧与腰部下来的支脉会合于腘窝中。从此向下,出于外踝后,沿第五跖骨粗隆,至小趾外侧端(至阴),与足少阴经相接。【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目、头、项、背、腰、下肢部病症及神志病,背部第一侧线的背俞穴及第二侧线相平的腧穴,主治与其相关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症。【腧穴】本经单侧67穴,穴起睛明,止于至阴。常用腧穴:风门、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胃俞、肾俞、大肠俞、膀胱俞、次髎、殷门、委中、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1攒竹(Cun

35、zh)【定位】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解剖】有额肌及皱眉肌;有额动、静脉;分布着额神经内侧支。【主治】头痛,眉棱骨痛,目视不明,迎风流泪,目赤肿痛,眼睑瞤动,青盲。【操作】横刺0.50.8寸。 【附注】百症赋目中漠漠,即寻攒竹、三间。甲乙头风痛,鼻鼽衄,眉头痛,泣出,善嚏。铜人治眼中赤痛及睑瞤动。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首页授课时间 07年3月22日, 教案时间 07年3月17日教研室针推课程名称针灸学班级 05级 2 班专业、层次普专中西医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学时 2授课教师 甄德江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授课题目(章、节)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3)足少阴、手厥阴、少阳经及腧穴基本教材参考书目1教材

36、:针灸学石学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8月。2参考书:难经、甲乙经、素问、灵枢、经络学、刺灸学、腧穴学、针灸治疗学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足少阴、手厥阴、手少阳经脉循行路线、主治概要。2掌握其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操作。主要内容与时间安排1阐述足少阴、手厥阴、手少阳经脉循行路线、主治概要。20分钟讲解经脉的起始部位及腧穴、终止部位及腧穴、所联系的器官组织。(1)足少阴经起于足小趾下,穴起涌泉,止于俞府,单侧27穴。(2)手厥阴经起于胸中,穴起天池,止于中冲,单侧9穴。(3)手少阳经脉起于无明指尺侧端,穴起关冲,止于丝竹空,单侧23穴。2讲解足少阴、手厥阴、手少阳经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操作。

37、80分钟使用教具1经络人模型2挂图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1)足少阴经循行路线、主治概要及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操作。(2)手厥阴经循行路线、主治概要及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操作。(3)手少阳经循行路线、主治概要及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操作。2难点:(1)经脉循行路线。(2)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操作。提问及复习题思考题:(1)手厥阴经循行路线有何特点?(2)支沟穴为何能治便秘?(3)内关穴的主治有哪些?操作时注意什么?八、足少阴肾经【经脉循行】起于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向上行于腿肚内侧,经股内后缘,通过脊柱,属于肾脏,联络膀胱。(另有分支向上行于腹部前正中线

38、旁0.5寸,胸部前正中线旁2寸,止于锁骨下缘。)肾部直行脉:从肾向上通过肝和横膈,进入肺中,沿着喉咙,挟于舌根部。肺部支脉:从肺部出来,络心,流注于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妇科、前阴病,肾、肺、肝、心、咽喉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腧穴】本经单侧27穴,穴起涌泉,止于俞府。常用腧穴:涌泉、太溪、照海、阴谷 九、手厥阴心包经【经脉循行】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横膈,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胸部支脉:沿胸中,出于胁肋至腋下(天池),上行至腋窝中,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太阴和手少阴经之间,经肘窝下行于前臂中间进入掌中,沿中指到指端(中冲)。掌中支脉:从劳宫分出,沿无名指

39、到指端(关冲),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胃、心、胸、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腧穴】本经单侧9穴,穴起天池,止于中冲。常用腧穴:曲泽、内关、劳宫、中冲十、手少阳三焦经【经脉循行】起于无名指末端(关冲),上行于第四、五掌骨间,沿腕背、出于前臂外侧尺桡骨之间,经肘尖沿上臂外侧达肩部,交大椎,再向前入缺盆部,分布于胸中,络心包,穿过横膈,属于上、中、下三焦。胸中支脉:从胸向上出于缺盆部,上走项部,沿耳后直上至额角,再下行经面颊部至目眶下。耳部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到达耳前,与前脉交叉于面颊部,到目外眦,与足少阳胆经相接。【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侧头、耳、目、颊、咽喉、胸胁病

40、、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腧穴】本经单侧23穴,穴起关冲,止于丝竹空。常用腧穴:中渚、外关、翳风、丝竹空手少阳三焦经其他腧穴穴名定位主治(主要病证)关冲在手环指末节尺侧,指甲根角旁0.1寸热病,昏厥,中暑;头痛,目赤,咽喉肿痛,耳聋液门在第4、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头痛,目赤,暴聋,咽喉肿痛;手臂痛阳池在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目赤,耳聋,咽喉肿痛;腕痛;消渴,疟疾支沟在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耳鸣,耳聋,暴喑;胁肋痛,肩背痛;便秘会宗在腕背横纹上3寸,支沟尺侧,尺骨的桡侧缘耳鸣,耳聋;上肢痹痛;痫证三阳络在腕背横纹上4寸,尺骨与桡骨之间耳

41、聋,暴喑,齿痛;胸胁痛,上肢痹痛四渎在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肘尖下5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偏头痛,耳聋,暴喑,齿痛;上肢痹痛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首页授课时间 07年3月26日, 教案时间 07年3月20日教研室针推课程名称针灸学班级 05级 2 班专业、层次普专中西医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学时 2授课教师 甄德江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授课题目(章、节)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4) 足少阳、足厥阴经脉及腧穴基本教材参考书目1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8月。2参考书:难经、甲乙经、素问、灵枢、经络学、刺灸学、腧穴学、针灸治疗学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足少阳、足厥阴经脉循行路线、主治概要。2掌握其

42、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操作。主要内容与时间安排1阐述足少阳、足厥阴经脉循行路线、主治概要。20分钟讲解经脉的起始部位及腧穴、终止部位及腧穴、所联系的器官组织。(1)足少阳经起于目外眦,穴起瞳子髎,止于足窍阴,单侧44穴。(2)足厥阴经起于族大趾外侧,穴起大敦,止于期门,单侧14穴。2讲解足少阳、足厥阴经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操作。80分钟使用教具1经络人模型2挂图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1)足少阳经循行路线、主治概要及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操作。(2)足厥阴经循行路线、主治概要及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操作。2难点:(1)经脉循行路线。(2)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操作。提问及复习题思考题:(1

43、)足少阳经循行路线有何特点?(2)阳陵泉穴为何能治肝胆病?(3)风池穴的主治有哪些?操作时注意什么?十一、足少阳胆经【经脉循行】起于目外眦(瞳子髎),向上到额角,返回下行至耳后,沿颈部向后交会大椎穴,再向前入缺盆部入胸过膈,联络肝脏,属胆,沿胁肋部,出于腹股沟,经外阴毛际,横行入髋关节(环跳)。耳部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到目外眦后向下经颊部会合前脉于缺盆部。下行腋部,沿侧胸部,经季肋和前脉会于髋关节后,再向下沿大腿外侧,行于足阳明和足太阳经之间,经腓骨前直下到外踝前,进入足第四趾外侧端(足窍明)。足背部支脉:从足临泣处分出,沿第一、二跖骨之间,至大趾端(大敦)与足厥阴经相接。【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肝胆病,侧头、目、耳、咽喉、胁肋病,神志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腧穴】本经单侧44穴,穴起瞳子髎,止于足窍阴。常用腧穴:瞳子髎、阳白、风池、肩井、环跳、风市、光明、悬钟十二、足厥阴肝经【经脉循行】起于足大趾上毫毛部(大敦),经内踝前向上,至内踝上八寸处交出于足太阴经之后,上行沿股内侧,进入阴毛中,绕阴器,上达小腹,挟胃旁,属肝络胆,过膈,分布于胁肋,沿喉咙后面,向上入鼻咽部,连接于“目系”(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上出于前额,与督脉会合于巅顶。“目系”支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