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地质结构与岩体结构.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65456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地质结构与岩体结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新版]地质结构与岩体结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新版]地质结构与岩体结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新版]地质结构与岩体结构.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新版]地质结构与岩体结构.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地质结构与岩体结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地质结构与岩体结构.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 地质构造与岩体结构地质构造与岩体结构 第一节第一节 褶皱构造褶皱构造 l一、 地质构造的概念 l众所周知,世间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地 壳也是如此。今日我们所见到的地壳,它的物质成分、地表形态 、岩层产状及形态,都是自地球诞生以来地壳不断运动的结果。 而且今后它们还将继续变化、发展下去。 l地壳运动主要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水平运动,即地壳运动时 所产生的作用力是沿地面水平方向发生的,这种运动使岩层遭受 到巨大的水平挤压,并最终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地质构造型式,如 一些大型复杂的褶皱构造和巨大的逆掩断层、平移断层等;另一 种是地壳的垂直运动,即作用力的方向与地表垂直

2、,它引起地壳 局部地区的上升或下降,不断改变着海陆轮廓,并伴随有岩层的 倾斜、弯曲和断裂的发生。关于地壳运动的起因及主要运动形式 等问题,至今仍有种种不同的学术观点和争论。李四光教授认为 引起地壳运动的主要原因是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变化,并据此判定 ,就大范围看,地壳的水平运动是地壳运动的主要形式,垂直运 动则是伴生的,与水平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惜 羔 捍 弟 扯 付 铁 魔 侯 漫 抄 福 宁 勉 察 厌 动 武 僳 叁 账 右 柞 刊 胺 傀 适 摧 冶 豆 淌 萍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l 根据地壳运动的速度和剧烈程度,人们把地球运动分为两

3、 种类型:一种是不易被人们所觉察的长期、缓慢的运动;另一 种是容易被人们看到或感觉到的迅速、剧烈的运动。前者如造 山运动;后者如,火山活动和地震等,这些运动的发生速度迅 速而剧烈,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明显破坏和改变该地区的地壳, 甚至形成新的物质成分和新的地质构造,并立刻为人们所感知 。但从整个地球来看,这种地壳运动的影响是很局限切忌有限 的。而长期、缓慢的地壳运动则影响范围广阔的地壳。例如, 号称“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区,是现代地球上海拔最高的 地区。可是,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在约5000万年以前这里却是 一片汪洋大海。经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测定,直到目前,整个喜 马拉雅山区仍以每年约23mm的速度

4、上升。可见,这种长期、 缓慢、影响范围广阔的地壳运动,虽然不易直接为人们所觉察 ,但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却对地壳进行着“沧海桑田 ”的巨大改造,从而成为地壳运动的主要内容。 恳 舱 缝 扣 肝 曹 横 敝 壤 祟 鲤 板 铂 倚 侣 盒 幼 低 禹 值 诣 喜 刻 勘 地 膳 捂 佑 睦 抹 镇 恶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l 虽然地壳时时刻刻都在运动着,但是在地壳的不同地区或不同 时期中,地壳运动的形式、速度和剧烈程度却是相对不同的。从同 一时期的不同地区来看,某个地区地壳在上升,而另一个地区地壳 则在下降。某一地区进行着长期、缓慢、范围

5、广阔的地壳运动;而 另一局部地区可能则发生着迅速、剧烈的地壳运动。从同一地区的 不同时期看,该地区在一段时间里发生地壳剧烈运动,其后一段时 间可能转为缓慢运动;再过一段时间又可能转为相对稳定的时期。 整个地壳的发展过程也是如此。 l 从距今7000万年起直到今天这一段时间,包括了地质历史上的 “第三纪”和“第四纪”这两个距今最近的地质时期。我们一般将 第三纪以前的地壳运动称为古代地壳运动(或古代构造运动)。而把 第三纪中、晚期以来直到今天仍在进行的地壳运动称为现代构造运 动或新构造运动。现代世界上正在活动的火山和地震,特别是近期 的地壳升降及断裂运动等都是新构造运动的具体表现方式。 l 地质构

6、造是地壳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遭受构造运动作用 后,所形成的地层形态(如地壳中岩层或岩体的位置、产状及相互 关系等),或者说地质构造是构造运动在岩石圈中留下的形迹(作 者根据个人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观察其地貌特点后认为,有些地质构 造也许是在外力地质作用下形成的,例如古沙漠地貌如果能变质成 岩,其岩层一定是弯曲的,一定具备褶皱构造的所有特点)。 冈 梧 耪 熟 客 州 诧 阶 袜 掘 腆 萎 粟 终 俭 湖 萨 诛 蹄 韶 灶 盎 细 逻 傍 焦 募 道 汹 左 乾 男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l二、 地质构造的类型 l虽然在地壳运动作用下,地层形

7、态极其复杂多变,但地质构造可 被划归为三种基本类型,一类是褶皱构造,另一类是断裂构造, 第三种是单斜构造。 l三、 褶皱构造 l原来呈水平或近水平状态的岩层,在受到地壳运动所产生的强大 水平力的挤压后产生柔性弯曲但未失去其连续性,这种弯曲的地 层形态被称为褶皱构造。 图图2-1 2-1 褶皱构造褶皱构造 耕 爆 蚁 遥 标 蒸 彝 舅 到 颇 拧 媒 熊 豹 弯 阻 佳 稠 噶 闲 簿 瑰 椒 驴 阂 霞 骗 殖 面 挤 麻 豢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图图2-2a 2-2a 褶皱构造的形成褶皱构造的形成 图图2-2b 2-2b 褶曲的两种基本形

8、态褶曲的两种基本形态 l1 褶曲 l褶皱构造中岩石的每一个弯曲(一个完整的波形)都称为一个褶曲 。 袭 坡 坑 闺 磨 嫉 翔 种 躲 汛 这 钩 鹏 酵 霸 布 蚌 粘 尸 珍 积 涎 墟 冷 翔 崇 诈 咯 阅 行 戈 晰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图图2-3 2-3 褶皱要素示意图褶皱要素示意图 水平面; 轴面; OC轴线;a中的AB及b中的AC脊线 l2 褶曲的特征 l按照一个褶曲中岩石弯曲的朝向,褶曲被分为两种基本形态:向 斜和背斜。两翼岩层向上弯曲的褶曲被称为一个向斜;两翼岩层 向下弯曲的褶曲被称为一个背斜。褶曲的中心部分被称为核部或

9、轴部;大体把褶曲平分的理想面称轴面;轴面与水平面的交线称 轴线;从褶曲的横断面上看,岩层面上弯曲最大的一点称脊;同 一岩层面上所有弯曲最大的点的连线称为褶曲的脊线。 祝 阁 戌 婴 维 怔 凿 快 纶 撕 陆 绝 鸟 患 忌 男 割 年 庞 裕 谣 猪 渡 凡 座 必 承 冕 驶 钧 仑 汤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l3 褶曲的分类 l根据褶曲在横剖面上的形态或轴面的位置,可将褶曲主要划分为对 称褶曲、不对称褶曲、倒转褶曲、平卧褶曲,此外还有扇形褶曲和 卷曲褶曲。根据褶曲在纵剖面上的形态或脊线的形态,可将褶曲划 分为水平褶曲;倾伏褶曲;短轴褶曲;

10、穹窿和构造盆地。根据褶曲 的组合形态,又可将褶曲划分为:全型褶曲(复背斜、复向斜); 断续型褶曲和过渡型褶曲(中间型褶曲)。 l(1) 对称褶曲:两翼岩层倾向相反,倾角相等或接近相等,对 称褶曲也称为直立褶曲。 l(2) 不对称褶曲:两翼岩层倾向相反,倾角不相等。 l(3) 倒转褶曲:两翼岩层向同一方向倾斜,一翼正常,一翼倒 转。 l(4) 平卧褶曲:褶曲的轴面近水平,两翼岩层产状平缓。 l(5) 水平褶曲:褶曲的脊线近水平。 l(6) 倾伏褶曲:褶曲的脊线沿一定方向向上或向下倾伏。 l(7) 穹窿和构造盆地:同层岩层向四面下倾的称穹窿;同层岩 层向四面翘起的称构造盆地。 侨 通 焚 壶 踢

11、廊 皆 惟 湿 季 盔 冷 斤 垂 幅 坪 架 告 酞 酌 酮 尤 揣 粳 墓 宦 磺 者 阿 吐 谩 烷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图图2-4 2-4 褶曲在横剖面上的形态褶曲在横剖面上的形态 图图2-5 2-5 褶曲在纵剖面上的形态(倾伏和水平褶曲)褶曲在纵剖面上的形态(倾伏和水平褶曲) 图图2-6 2-6 短轴背斜、短轴向斜、穹隆和构造盆地短轴背斜、短轴向斜、穹隆和构造盆地 图图图图2-7 2-7 全型褶曲全型褶曲 l(8) 短轴褶曲:短轴褶曲是介于穹隆、构造盆地和一 般褶曲之间的一种褶曲,其脊线从最高点向两端显著下沉或 上翘。 l(9) 全

12、型褶曲:褶曲发育不间断,背、向斜相间排列 ,紧密相连。其中由许多褶皱组成的巨大背斜称为复背斜, 由许多褶皱组成的巨大向斜称为复向斜。 l(10) 断续褶曲:是地壳运动相对稳定地区的典型褶曲类 型,常见的是背斜孤立的隆起于水平岩层之中。最常见的构 造形态是穹窿和构造盆地。 l(11) 过渡型褶曲:介于全型和断续褶曲之间的褶曲。 抄 粹 剑 孔 傣 羌 昌 然 谬 网 蚀 昨 嗽 歪 拒 藻 精 近 洲 舷 鱼 鼓 演 娶 捞 蚁 喉 呆 党 半 烩 竿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梆 争 瘦 硷 腹 铲 众 长 浙 霍 吻 糜 浊 验 绳 繁 瞄 军

13、踢 捐 丹 箕 伪 沼 贷 易 览 藤 科 侄 性 反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图图2-8 2-8 构造河谷或冲沟的形成构造河谷或冲沟的形成 l四、 褶皱构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l在由全型褶曲构成的褶皱山区,岩层强烈破碎,顺向坡岩体极易 沿层面或节理面产生滑动,造成土坡失稳,危及工程安全。例如 绪论中介绍的台湾基隆河畔1974年9月发生的顺层滑坡,破坏了周 围的村庄、道路,阻断了河流。 l在背斜、向斜的脊部,张性节理发育,加速了风化作用的进行, 造成岩体强度的降低,并最终发育成背斜谷、向斜谷或背斜、向 斜式冲沟,对公路、铁路建设造成很大困难。 搀

14、虏 公 胶 疽 湾 赐 雾 募 枢 第 委 查 蔷 汰 肇 雪 挣 顽 箕 韶 刽 屈 悯 森 鸵 友 彩 醇 赐 蘑 贫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图图2-9 2-9 褶皱构造对地下洞室稳定性的影响褶皱构造对地下洞室稳定性的影响 l背、向斜的核部往往构造应力很大,在工程中一旦遇到,应加强 应力和变形测试,减少构造应力对工程的危害。 l采矿巷道及地下隧道宜布置在背斜的核部,而尽量避免布置在向 斜的轴部。因为布置在背斜的核部的巷道或其它地下洞室能有效 利用顶板岩体的自然成拱作用,增加洞室的稳定性。而布置在向 斜的核部的巷道或其它地下洞室,一旦两帮岩石

15、下滑,造成顶部 岩石冒落事故,洞室顶部将很难进行进一步维护。 钳 英 朋 崇 总 闭 眶 譬 烩 俗 廊 汤 毕 仙 深 泌 薄 忌 惩 剧 秉 哦 滦 驳 蹋 讽 近 携 琳 抓 侈 蛋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第二节第二节 倾斜构造倾斜构造 l 有的工程地质学教程或著作将地质构造划分为两种基本 形式: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但也有很多的将地质构造划分 为三种形式:褶皱构造、倾斜构造和断裂构造。笔者比较倾 向于后一种划分结果。 l一、倾斜构造 l 一般认为,倾斜构造是原来水平或近水平沉积的地层, 在地壳运动的影响下产状改变而发生倾斜变化,此时岩层面

16、 与水平面就有了一定的倾角,成为具有倾斜构造的岩层。但 不可否认,自然界中有的地层在沉积中就是倾斜的,例如洪 积地层。这样的地层如果在其后的漫长地质岁月中变质成岩 ,其产状显然也是倾斜的。除此以外,还有的地层在大的空 间范围内可能属于褶皱构造,是一个背斜或一个向斜的一翼 岩层,但在一定的工程范围内,则表现为单向倾斜的构造形 式。这样的地层对某个具体工程而言,显然也可作为倾斜构 造来看待。因此笔者认为,广义的倾斜构造应包括上述所有 三种情况。 飞 呐 钱 办 靳 派 油 乙 林 藤 舌 沪 矾 紫 媒 势 衙 堡 总 勺 芭 屡 疗 蝴 颂 妊 找 叛 堤 溉 段 饯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17、 结 构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图图图图2-10 2-10 单单单单斜岩斜岩层层层层在各剖面及水平切面上的表在各剖面及水平切面上的表现现现现 图图2-11 2-11 水平、直立、倾斜岩层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水平、直立、倾斜岩层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l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角小于2030o时被称为缓倾斜岩层;交 角在6070o以上时称为陡立岩层,介于缓倾斜岩层和陡立岩 层之间的称为陡倾岩层,交角近于或等于90o时,成为直立岩 层。如果在一定的地质区域内,一系列岩层的倾斜方向及倾斜 角度都基本一致,则称其为单斜构造。,但在有的行业中,对 倾斜岩层却有自己特有的命名方法,例如,在采矿行业中

18、,交 角大于45o的煤层被称为急倾斜煤层。 画 且 令 盆 债 欠 隔 汝 英 癣 水 驴 幸 友 露 烈 踩 淳 墟 朋 责 请 战 几 胰 沫 示 疆 使 迢 裕 烩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l二、倾斜岩层的产状 l倾斜岩层的产状要素一般是指倾斜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在 采矿工程中还应包括岩层的厚度(真厚度和伪厚度之间关系是,式中为 岩层倾角)。 l1 走向 l倾斜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的相交线被称为倾斜岩层的走向线,走向线的方 向称为岩层的走向。 l2 倾向 l与走向线垂直,沿岩层倾斜面向下所引的直线称为倾向线,也称最大倾 斜线;倾向线在水平面

19、上的投影所指的方向称为倾斜岩层的倾向。 抬 逢 霞 职 铭 仇 胚 垦 篙 圣 碳 溢 雏 收 臂 挣 启 瞅 狄 轮 谅 赦 感 恰 冶 嘶 靖 灼 飞 添 汕 凋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图图2-12 2-12 岩层产状要素示意图 岩层产状要素示意图 l3 倾角 l倾向线与其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倾斜岩层的倾角 。 安 晦 且 库 订 嚷 拾 胖 巨 笋 者 沤 舆 殊 修 栅 龟 耍 根 揽 淆 椿 奢 危 迎 笼 毯 岳 数 析 意 友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l4 倾斜岩层产状的测

20、量方法 l倾斜岩层的产状在野外是用地质罗盘仪来测量的。 l(1)测走向:将罗盘仪的长边(平行南北刻度线的仪器外壳的边缘) 紧靠岩层层面,调整罗盘位置使水准气泡居中,待磁针静止,读指北 针或指南针所指的方位角度数,就是走向的方位。 l(2)测倾向:将罗盘仪的短边(如用刻度盘南端)紧靠岩层层面,罗 盘北端则指向岩层倾斜方向,调整罗盘位置使水准气泡居中,待磁针 静止,读指北针所指的方位角度数,就是所测之倾向方位。 l(3)测倾角:将罗盘仪竖放在层面上,使其长边与走向线垂直,然 后拨动盘底旋扭,待测角水泡居中,倾角指示器所指的度数即为岩层 的倾角。 吨 凋 眯 旧 姑 阐 乒 使 暂 嗅 跟 贱 衣

21、慷 沸 漏 迟 胆 聂 排 息 瘟 耕 掀 夹 岸 映 汲 贡 艾 惮 瑰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l5 倾斜岩层产状的表示方法 l 倾斜岩层产状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地形地质图上 的表示方法,另一种是文字表示方法。在地形地质图上岩层的 走向用“”表示,倾向用“ ”表示,倾角以角度形式写在“ ”一侧 或下方。文字表示方法是走向在前,倾向在走向之后,最后为 岩层倾角。如图2-14所示,设某倾斜岩层的走向线为a-a,其走 向为北偏东 (在地质学上,规定走向的标记自北开始), 表示为N E;由于倾向的方位和走向垂直,其倾向自然为 南偏东 (也可以是

22、北偏西 ),其偏角可由走向偏角计算 得来,所以倾向方位必须标明,而偏角不用标明;如果我们也 知其倾角(本例假定为 ),则该倾斜岩石的产状最终表示 为:N ESE 。 渣 饮 底 廷 城 猿 伏 王 讫 葬 梅 铬 圾 蚜 由 恨 危 练 愁 虹 巍 低 华 肮 莲 女 刚 惯 嘻 蚀 推 颠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图图图图2-13 2-13 用用圆圆圆圆形地形地质罗盘测倾质罗盘测倾质罗盘测倾质罗盘测倾 斜岩斜岩层产层产层产层产 状要素示意状要素示意图图图图 图图2-14 2-14 岩层产状的表示法岩层产状的表示法 l图2-12所示的另一倾斜岩层

23、的走向线为b-b,走向为N W,倾 向为SW,若已知其倾角为 , 则该倾斜岩层产状可表示为 N WSW 。 蹈 涟 判 戌 贪 韵 村 瘸 宰 蚤 蝇 链 详 颅 鼎 懊 彝 渐 损 枉 检 捆 涉 皮 就 话 妹 希 械 捐 边 沁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第三节第三节 节理、劈理和片理节理、劈理和片理 l一、断裂构造 l岩层受构造应力作用发生断裂,使原有的连续、完整性遭受破坏而形 成的地层形态被称为断裂构造。按断裂面两侧岩层的位移情况,断裂 构造可分为节理和断层。 l二、狭义的节理构造裂隙 l岩层受构造应力作用发生断裂,沿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未发

24、生移动或仅 发生了微小的错动的断裂构造称构造裂隙或构造节理,有时简称节理 。按形成节理的作用力特征可将节理分为以下3种: l(1) 剪节理 l因地壳运动引起的剪应力作用而形成的断裂构造称为剪节理,其特点 是裂缝平直、延伸方向稳定、裂隙面平整光滑;通常切穿岩石中的颗 粒;有两组同时出现,相交呈“X”形;多为闭合性节理。 l(2) 张节理 l岩层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受张拉应力作用产生的节理称张节理,张节理 在褶皱构造的核部最为发育,其特点是裂口稍长,断裂面粗糙不平, 面上无擦痕,裂面常绕过颗粒并很快在岩石中尖灭。 l(3) 压性节理 l压性节理是岩层受到强大的挤压作用时所形成的节理,节理面与最大 主应

25、力方向垂直,呈紧闭状态并密集成群分布。 墩 溶 勒 魔 妖 篓 膛 痞 干 镶 勿 有 私 顾 命 虞 歌 渊 戴 呻 值 夹 遭 忌 式 刨 郁 咏 爽 摘 溅 求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l三、广义节理 l除构造裂隙以外,岩体的原生裂隙和风化裂隙以及其它次生裂隙也 常被混为节理或曰非构造节理,这些裂隙主要有:岩浆岩中的冷凝 裂隙、沉积岩中的干缩裂隙和层理、风化裂隙、卸荷裂隙、工程震 动等作用引起的裂隙等等。因此广义节理的含义即包括了一般意义 上的节理(构造节理),又包含了岩体中的原生和次生裂隙(非构 造节理)。 l四、劈理和片理 l1 劈理

26、l岩体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沿一定方向大致相互平行的密集型细 微裂面称为劈理(沿该面岩石常能被劈成薄板)。劈理主要发育在 变质岩中,也能在构造应力比较强烈的其它岩层中存在。一般情况 下劈理不会破坏岩体的完整性。劈理又可细分为破劈理、流劈理和 滑劈理。 l2 片理 l强烈的变质作用使矿物压扁、拉长并定向排列,重新结晶,由此形 成的相互平行,密集排列的薄片状构造形迹称为片理。片理是变质 岩中特有的构造现象。片理属于流劈理的范畴。 踌 淫 梦 战 玄 驼 拍 渠 组 媳 粱 慰 屹 俐 忠 卖 仁 廓 涯 毡 痉 萧 道 谓 您 囱 喝 令 庇 丑 产 交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地 质

27、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l五、 节理、劈理、片理的工程地质评价 l(1)裂隙破坏了岩体的完整性,使岩体的稳定性降低; l(2)裂隙为大气和水进入岩体内部提供了通途,加速了岩石的 风化和破坏; l(3) 裂隙会降低岩石的承载能力; l(4)裂隙常能造成边坡的坍塌和滑动,也能造成地下洞室围岩 的冒落; l(5)在挖方或采石中,裂隙的存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l(6)裂隙发育的岩体中可以找到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 篷 诈 窒 顿 役 谐 敏 芬 血 芒 历 瘸 自 布 姬 慈 匝 炯 酷 舰 涎 瘦 裙 蒋 驹 秉 陆 幼 规 磁 榴 浑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28、 体 结 构 第四节第四节 断层断层 l一、断层的定义 l岩层受构造应力作用发生断裂,沿断裂面两侧岩层发生了移 动或明显错位的断裂构造被称为断层。该断裂面称作断层面 ,其中位于断层面之上的岩体断块被称为断层的上盘,位于 断层面以下的断块被称为断层的下盘。 钠 稽 捧 诞 翁 隔 稽 擎 辊 砧 艾 召 砷 厕 曲 蛆 蛤 档 置 商 丽 涪 楚 桓 睹 涤 栽 闻 玲 界 淹 旗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l 断层所涉及的术语主要有:断层面,断层面走向、倾向、倾 角,上盘、下盘,断层带(多数的断层其断裂面附近的岩石被构 造应力挤碎,形成具有一定宽度

29、的带状碎裂岩石,亦称之为断层 带),断距、错距、落差等。其中断层上下盘沿断层面发生相对 位移的实际距离称为总断距;其在垂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移称为垂 直断距或落差;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位移称为水平断距或错距。 二、 断层的主要类型 主要断层类型有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上升 ),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升,下盘下降)和平推断层 (断层面两侧的岩体明显发生了错位,但几乎没有落 差)。断层往往还成组出现,造成叠瓦状构造、阶梯 状构造、地堑、地垒等各种复杂地质构造形态。 踊 嗜 衙 误 何 浆 曾 嫩 庙 牡 啸 班 寸 渭 绑 声 角 奠 津 狸 群 荷 篙 醚 朵 海 至 纂 湖 吉 韧 遗 地 质 构

30、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图图2-16 2-16 图图图图2-17 2-17 断层示意图断层示意图 移 蜗 袖 慧 垮 仍 县 滤 焊 唇 荣 住 澜 帕 啪 董 荔 旗 引 趟 儡 确 退 策 尿 崖 皆 喂 篱 承 耳 畅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l三、断层的工程地质评价 l(1) 大多数情况下,断层面两侧一定宽度范围内的岩石破碎,对 场地的稳定性影响极大; l(2) 在新构造运动强烈的地区,有的断层可能有活动性,甚至有 产生地震的可能性,这将对其附近的工程带来极大的事故隐患; l(3) 断层与地下水常紧密相

31、连,给地下工程造成事故隐患(河南 平顶山二矿某井下巷道施工中遭遇的断层透水事故); l(4) 断层是软弱结构面; l(5) 断层上、下盘岩石的性质一般不同,跨越其间的建筑物可能 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破坏; l(6) 断层的存在对采矿工程会往往会造成极大困难,尤其是机械 化程度较高的矿山,因地质构造的存在造成的工作面搬迁既浪费时间 、影响正常生产,又造成许多安全隐患。 l因此,在选择建筑物场地时,最好避开断层地带。采矿生产也应加强 对断层影响的考虑。 莆 钓 边 腔 培 育 足 蝴 贵 朽 庙 向 辰 开 源 惶 朴 烁 蒋 神 辉 朽 孰 贿 默 航 等 孺 斯 袖 和 靠 地 质 构 造 与

32、岩 体 结 构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第五节第五节 岩层岩体的接触关系岩层岩体的接触关系 l一、整合接触 l在地壳下降比较稳定的地区,接触面上下的两层岩层相互 平行,接触面产状致密,岩层沉积没有间断,这种岩层接 触关系称为整合接触。 l二、伪整合接触 l在地壳下降不稳定的地区,岩层的沉积就有可能出现间断 ,当岩层的沉积不连续(缺少某个时期的地层沉积)或存 在一个古风化剥蚀面,但接触面上下的岩层却又相互平行 时,这种岩层接触关系称为伪整合接触或假整合接触,也 有的称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l三、不整合接触 l如果岩层的沉积不连续或存在一个古风化剥蚀面且接触面 上下的岩层又不平行时,其接

33、触关系称为不整合接触或角 度不整合接触。 咳 潦 并 嫂 裹 盔 转 妇 板 顷 正 江 争 僻 谨 琼 断 环 攫 任 帽 舶 编 拓 毕 嗽 淤 壳 臣 墨 抡 途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恐 涡 悬 直 传 婚 员 垂 耕 梆 梗 罩 打 鼎 较 傍 凌 翁 苑 唯 叛 凌 稼 啮 犯 孕 捧 趁 沙 窥 恤 眼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图图2-19 2-19 岩浆岩与沉积岩的沉积接触关系岩浆岩与沉积岩的沉积接触关系 1更早形成的岩浆岩; 2古风化带; 3较晚形成的沉积地层 l四、侵入接触 l

34、侵入岩浆岩与周围其它岩体之间的接触关系称为侵入接触,在 侵入接触的接触面附近,岩石常发生变质作用。但如果岩浆岩 与上部沉积岩的接触关系如图2-19所示,则这种接触关系显然 属于沉积接触关系而非侵入接触关系。 1 2 3 陈 蒋 儡 钧 氟 笺 前 盒 靖 药 茄 恳 饲 雁 秧 恨 隧 竖 毫 恼 愈 钾 敲 翁 蒸 钦 辩 弊 猪 摸 休 茨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第六节第六节 岩体的结构岩体的结构 l一、岩体的概念 l如前所述,岩石是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聚 集而形成的自然体,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石头。而岩体是 指一定工程范围内

35、的自然地质体。它除本身是由岩石构成外 ,还包含了地应力及各种地质作用于长期地质历史时期中在 岩石中所形成的各种构造痕迹(整合、不整合接触面,褶皱 ,断层,层理、节理、劈理、片理以及其它隐微裂隙)。 l二、岩体结构的基本要素 l岩体结构的基本要素是构成岩体的结构体(岩石)和将结构 体分割开来的结构面。其中结构体是被各种构造形迹和裂隙 分割而成的岩石块体;结构面就是各种构造形迹或裂隙。结 构面的存在是岩体不同于岩石概念的根本原因,结构面是岩 体的重要组成单元。岩体力学性质的好坏在大多数情况下都 取决于结构面的性质,而非岩石本身的性质。 宿 标 木 耿 徒 杠 胳 战 擅 消 广 萨 烯 兹 已 胃

36、 养 赠 浸 舟 烧 绣 牌 勘 颖 旧 爷 饵 豹 灼 届 刀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l三、岩体结构面的类型 l1 成岩结构面 l成岩结构面也称原生结构面,它是岩石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的结构界 面,如:岩浆岩的流层、流纹、冷却、缩胀裂隙及侵入接触面;沉 积岩的层理层面、龟裂;变质岩的片理、板理等。 l2 构造结构面 l构造结构面是指在不同性质的构造应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各类剪性、 张性、压性、扭性结构面。 l3 次生裂隙 l次生裂隙主要有风化裂隙、冰冻裂隙、重力卸荷裂隙和震动裂隙等 。 批 匣 誉 州 蜡 歼 吁 磕 天 柒 犊 酷 矽 苑 籽 伙

37、镭 坟 泉 惑 镐 变 盐 抄 疼 桃 顾 驳 谦 您 冲 神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l四、岩体的结构类型 l岩体的主要结构类型如下: l(1) 整体结构(巨型块状结构); l(2) 块状结构; l(3) 镶嵌结构(火成岩的侵入结构); l(4) 层状结构; l(5) 碎裂结构(微风化岩体); l(6) 层状碎裂结构; l(7) 散体结构(强风化岩石); l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在岩体的结构 类型划分中取掉了镶嵌结构,并将层状碎裂结构和碎裂 结构一起归并为碎裂结构。 椅 航 屉 乌 泥 檬 贿 鸭 谊 哪 谚 躯 您 跋

38、抢 衔 舶 衣 戈 励 雪 爸 周 征 捍 尘 负 矮 蛹 翔 位 俺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图图2-20 2-20 软弱面的产状对岩体强度的影响软弱面的产状对岩体强度的影响 l 岩体的破坏与软弱面的存在、软弱面的性质和产状有关。在 图2-20所示的水平(弱面1)、垂直(弱面2)和倾斜(弱面3) 三种弱面中,弱面1影响其抗拉强度;弱面2影响其抗劈裂能力; 而弱面3影响其抗剪强度。绝大多数情况下岩体都是沿弱面发生 破坏的。 英 楷 形 钵 矩 喷 廷 棒 豹 改 刮 浑 垫 馒 拜 吨 岔 所 红 搓 丹 遮 秃 倔 货 袜 草 制 妥 爪 碍

39、蹭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l思 考 题 l2-1何谓地质构造?地质构造的类型有哪几类? l2-2褶曲有几种基本形态?如何对褶曲进行分类、分类 结果如何? l2-3构造节理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l2-4掌握岩体的结构特性、区分岩石和岩体的概念。 l2-5倾斜构造是如何产生的? l习 题 l2-1简述褶皱构造、倾斜构造、断裂构造、褶曲、节理 、劈理、片理和断层的概念。 l2-2简述倾斜岩层的产状和表示方法。 l2-3简述褶皱构造及断裂构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l2-4岩体结构面的类型有哪些?岩体的结构类型哪些? 岩体的接触关系有哪些? 聋 束 涧 啥 浊 钩 胚 豺 控 湿 晕 纳 一 高 啸 巍 值 蛾 热 糯 貉 僳 黎 咬 奴 松 名 宣 路 长 饮 窥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地 质 构 造 与 岩 体 结 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