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八单元 与法同行 8.2 明辨是非,远离犯罪 第2框《犯罪要受到刑事处罚》课件 粤教版.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69790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3.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八单元 与法同行 8.2 明辨是非,远离犯罪 第2框《犯罪要受到刑事处罚》课件 粤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八单元 与法同行 8.2 明辨是非,远离犯罪 第2框《犯罪要受到刑事处罚》课件 粤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八单元 与法同行 8.2 明辨是非,远离犯罪 第2框《犯罪要受到刑事处罚》课件 粤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八单元 与法同行 8.2 明辨是非,远离犯罪 第2框《犯罪要受到刑事处罚》课件 粤教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八单元 与法同行 8.2 明辨是非,远离犯罪 第2框《犯罪要受到刑事处罚》课件 粤教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八单元 与法同行 8.2 明辨是非,远离犯罪 第2框《犯罪要受到刑事处罚》课件 粤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八单元 与法同行 8.2 明辨是非,远离犯罪 第2框《犯罪要受到刑事处罚》课件 粤教版.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犯罪要受到刑事处罚,一、设疑自探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青少年如果不能抵制住诱惑,或者遭到胁迫走上犯罪的道路会受到什么处罚呢?,上节抵制不良诱惑,远离犯罪知识回顾: 1、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有什么不同?,2、如何才能抵制诱惑?,学习目标,1、知道犯罪的概念。理解犯罪的三个特征。 2、知道犯罪和一般违法行为的区别。 3、知道刑法的意义。 4、知道刑罚的定义;掌握刑罚的分类。,(二)问题预设,1、什么是犯罪?犯罪有哪三个特征?(第一小组完成) 2、犯罪和一般违法行为有什么不同?(第二小组完成) 3、刑法有什么意义?(第三小组完成) 4、什么是刑罚?我国的刑罚如何分类?(第四小组完成),(三)

2、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请同学们结合学习目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阅读教材 94 95 页的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 解决 问题。,二、解疑合探: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请大家针对以上问题,先独立研究,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达成共识。 要求: 1.小组长认真负责,确保人人参与。 2.本组内若有其他问题,一并解决。 3.组长集中全组学生对展示和评价的学生进行帮扶。 4.时间:6分钟。,展示评价分工表:,评价要求: 1. 声音洪亮,条理清晰,语言简练。 2. 点评展示成果的优缺点,补充或阐述不同观点。 3.对展示小组的成果进行打分,满分10分。 4.征求大家意见。,展示要求: 1.口头展示要声

3、音洪亮,吐字清晰。 2.书面展示要书写规范、快速。 3.非展示同学认真看展示同学的展示,同时讨论应如何评价。,(二)问题预设,1、什么是犯罪?犯罪有哪三个特征?(第一小组完成) 2、犯罪和一般违法行为有什么不同?(第二小组完成) 3、刑法有什么意义?(第三小组完成) 4、什么是刑罚?我国的刑罚如何分类?(第四小组完成),犯罪是指那些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并依法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合作探究一,1、严重的社会危害性;,2、触犯了刑法;,3、应该受刑罚处罚。,(二)问题预设,1、什么是犯罪?犯罪有哪三个特征?(第一小组完成) 2、犯罪和一般违法行为有什么不同?(第二小组完

4、成) 3、刑法有什么意义?(第三小组完成) 4、什么是刑罚?我国的刑罚如何分类?(第四小组完成),合作探究二,违法=犯罪?,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行为,违法与犯罪的关系,违,法,行,为,犯 罪,牛刀小试,都是违法行为 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都应承担法律责任,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填填看。相信自己,你会成功!,贩毒 抢劫,(犯罪),打架,(一般违法),致人重伤或死亡等严重情节时,斗殴,(犯罪),偷窃,(一般违法),盗窃金融机构,数额巨大或盗窃文物情节严重的,盗窃,(犯罪),一般违法,吸毒,为了获得毒资满足毒瘾,当达到聚众斗殴,多次参与,当达到盗窃数额较大或特别巨大,多次盗窃,

5、(二)问题预设,1、什么是犯罪?犯罪有哪三个特征?(第一小组完成) 2、犯罪和一般违法行为有什么不同?(第二小组完成) 3、刑法有什么意义?(第三小组完成) 4、什么是刑罚?我国的刑罚如何分类?(第四小组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意义:,合作探究三,1、可以及时制止犯罪分子继续犯罪,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有序;,2、对社会上的不法分子起到警戒和震慑作用、遏制其他犯罪行为。 总之,刑法是惩罚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二)问题预设,1、什么是犯罪?犯罪有哪三个特征?(第一小组完成) 2、犯罪和一般违法行为有什么不同?(第二小组完成) 3、刑法有什么意义?(第三小组完成)

6、 4、什么是刑罚?我国的刑罚如何分类?(第四小组完成),刑罚的定义:,合作探究四,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是强制性的,这种惩罚方式在法律上被称作刑罚。,刑罚的种类,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合作探究四,我们要守法,未成人正处在人生的初始阶段,远大的前途和未来的幸福生活都在召唤着我们。只有远离犯罪,我们才能真正地享有生命的自由,创造我们美好的未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大错不犯,小错无所谓 .不良行为如不加以改正往往会滑向犯罪的泥潭 .违法和犯罪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沾染坏思想,坏习气,也可能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反馈练习1,七年级学生小张,沾染了赌博的

7、恶习,且屡教不改,小张的行为 .对社会危害性小,应受到学校纪律的处分 .对社会危害性小,应承担法律责任 .严重危害社会,应受到刑法处罚 .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法处罚,反馈练习2,某地12岁女孩因偷了一个发夹和三颗糖被超市捆绑示众。对该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超市的做法属于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超市未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义务 .作为未成人,女孩的行为应得到宽容 .女孩的行为警示我们应防微杜渐,远离犯罪,反馈练习3,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是强制性的,这种惩罚方式在法律上被称作刑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我国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主刑只能独立运用,附加刑既可以补充主刑,也可以独立

8、适用 .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管制、拘役、罚金、没收财产属于附加刑,反馈练习4,七年级六班的同学学习了“违法与犯罪”的相关知识后,分小组进行了课堂讨论。同学们的下列发言不正确的有 .未成年人一旦沾染不良行为,必定会走向违法犯罪 .如果违法情节轻微,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 .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 .只要违法,就会受到刑罚处罚,反馈练习5,高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县城的重点中学,刚开始他学习非常努力,成绩也在班里名列前茅。随着对中学生活的慢慢熟悉,他开始羡慕并开始结识社会上一些所谓有钱的“哥们”,逃课、泡网吧,进营业性歌舞厅。老师多次教育,他都不思改过。后来为了上网、请客

9、,他多次偷来同学的手机和电脑去卖,结果被行政拘留。但是他仍然继续和他的“哥们”一起在社会上惹是生非。一天晚上,他拦路抢劫了一名妇女,并用利器刺伤该妇女。高某因此受到了刑罚处罚。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反馈练习6,1、什么是犯罪?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上述案例中高某的哪些行为属于犯罪?,3、高某从一名成绩优异的学生演变为犯罪分子,给我们什么教训?,答:犯罪是指那些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并依法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严重的社会危害性;2、触犯了刑法;3、应该受刑罚处罚。,答:高某拦路抢劫一名妇女,并用利器刺伤该名妇女,答:给我们的教训是: (1)如果不懂法,不守法,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行为会逐渐演变为违法犯罪行为。 (2)高某正是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漠视法律,最后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我们青少年要防微杜渐,严格要求自己,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小结,由学科班长对本节课进行总结: 1.可以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内容理解、深刻感悟等方面来总结。 2.可以对本节课中优秀同学及优胜小组给予肯定和鼓励。 3.可以对全体同学提出要求和希望。,作业布置,1、刑法有什么意义? 2、我国的刑罚如何分类?,zlZ,祝同学们学习进步!,谢谢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