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通论第讲上帝之鞭气候对历史的影响.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81430 上传时间:2019-05-15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67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古通论第讲上帝之鞭气候对历史的影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中古通论第讲上帝之鞭气候对历史的影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中古通论第讲上帝之鞭气候对历史的影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中古通论第讲上帝之鞭气候对历史的影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中古通论第讲上帝之鞭气候对历史的影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古通论第讲上帝之鞭气候对历史的影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古通论第讲上帝之鞭气候对历史的影响.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史通论 主讲:孙运君 歷史文化學院 1 第二讲 上帝之鞭:气候对历史 的影响 2 本讲要点 3 古希腊时代,希波克拉底认为人类特性产生于气 候,气候和季节变换可以影响人类的肉体和心灵。 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理位置、气候、土壤等影响个 别民族特征与社会性质。希腊半岛处于炎热与寒冷气 候之间,而赋予希腊人以优良品性,并组织起良好的 政府。 历史与气候 4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不同气候的特殊性对各民族 生理、心理、气质、宗教信仰、政治制度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 用,他把地理环境的作用归纳为三种关系:自然条件与人的生 理特征的关系,与人的心理特征的关系,与法律和国家政体的 关系,认为“气候王国才

2、是一切王国的第一位”,热带地方通 常为专制主义笼罩,温带形成强盛与自由的民族。“如果从自 然特质来说,小国宜于共和政体,中等国宜于君主治理,大帝 国宜于由专制君主治理,要维持原有政体的原则,就应该维持 原有的疆域,疆域的缩小或扩张都会变更国家的精神”。 英国历史学家巴克尔的历史学基本框架是:地理、气候条 件影响人的生理,生理差异导致人的不同精神和气质,从而有 不同的历史进程。 5 历史与气候关系三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气候变 化对历史事件的发生可能产 生重大影响,短期(年内 的、年度的和年际的)气候 和天气变化对收成和其它经 济活动具有直接的影响,故 与短期的经济波动一致。但 长期变化的影响大都

3、认为极 少或根本没有历史意义。 因为,历史时期的气候是基 本稳定的;过去的长期气候变迁 量尽管从科学观点来说是引人注 目的,但对经济社会变化过程而 言,还是太小,不能当做重大变 化来考虑;过去天气气候详细资 料欠缺,以及对气候历史相 互作用复杂过程还不完全了解。 6 第二种观点认为气 候是一个独立影响人类 社会发展的重要因子。 不少历史学家、考古学 家和自然环境科学家持 这种观点, 亨丁顿(Ellsworth Huntington,1907,1975)就是 一个“气候决定论者”。他认为 气候因素是影响文明进程的最主 要因素之一。他的亚洲的脉动 一书认为13世纪蒙古人大规模 向外扩张是由于居住地

4、气候变干 和牧场条件日益变坏所致。他的 文化与气候一书创立了人类 文化只能在具有刺激性气候的地 区才能发展的假说,并认为热带 气候单调,居民生活将永远陷入 贫困。兰姆等人甚至断言“气候 史无疑是我们了解人类历史的核 心”。 7 第三种观点只强调气候因素在特定地区和特定 时期的作用,对气候在世界史上的一般意义避而不 谈。 8 另有学者研究认为,气候资源的变化必然引起土地资源的变 化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由此引起农业产出的变化,进而影 响到作为一个种群的人口,人口因农业产出的区域差异而被动或 主动地改变自己的分布,正是这种分布的变化才引出社会、经济 的诸多变化。 反之,社会、经济乃至文化方面的因

5、素也会引起人口分布的 变化,而人口分布的变化必然会带来土地资源分配与利用方式的 改变,并进而影响到环境(包括气候)的变化。因此,人地关系 可能形成一条链。在前一条关系链中,气候变化是变化之源,土 地资源利用是中心环节。抓住土地利用这一中心环节,探讨因气 候变化而引起的人口分布的变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诸种文化景 观的变化,是考察人类不断适应环境变化、调整人类活动的空间 结构与行为方式的良好途径。在后一条关系链中,人口分布的变 化(包括人口迁移)是最活跃的因素,它在一般情况下虽然会引 起文化景观的变迁,却并不对环境特别是环境中的气候因素带来 重大影响,但生态脆弱地区除外。 9 历史时期气候的变迁对

6、人类活动的影响,最明显的在 于农业生产与粮食供应。气候的冷暖变化和雨量多寡,影 响农作物生长期的长短及产量和自然植被区域的界线。如 清代气候的冷暖变迁、自然灾害、粮食生产与粮价变动的 关系表明: n 第一,华东、华北地区,气候的冷暖周期与旱涝的多寡有 关。冷期自然灾害较多,正常年相对地较少;暖期自然灾害 较少,正常年相对地较多。 n 第二,清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粮价高峰大都出现在自然灾害 多的年份。 n 第三,16411720年,17411830年粮价与当时旱灾的变动 大体一致,18311880年的粮价与当时涝灾的变动一致。 n 第四,长期气候变迁与粮价并无明显关系。冷期粮价未见上 升,暖期未见

7、粮价下跌。这个现象显示货币、人口、水利设 施等对于粮价长期变动的影响,比气候冷暖周期变迁的影响 还来得大。 10 关于我国气候变迁史的研究,在中国历史文献中关于 气候纪录可以上溯到三千年前,近千年来的纪录更加丰富 ,因此中国历史气候研究的成果最令世界瞩目。徐近之自 1955年起整理和研究了20多个省份的历史气候资料,文焕 然1959年出版了研究秦汉黄河中下游气候的专著。竺可桢 从浩如渊海的古籍里,整理研究了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 的过程,“证明我国五千年来,在最初的二千年,即从仰 韶文化时代到河南安阳殷墟时代,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 2左右。这以后,年平均温度有23的摆动,多灾的 寒冷期出现在公元前

8、一千年(殷末周初)、公元四百年( 六朝)、公元一千二百年(南宋)和公元一千七百年(明 末清初)时代。” 中国已有研究成果 11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状况 (1)全新世大暖期,又称大西洋暖期,即距今8000年到 5000年左右的温暖期,为冰后期的气候最适期。 这个时期辽南地区年均气温为13左右,比现在高3-5, 干燥度小于1.00左右,属于暖温带湿润气候。内蒙古中西部地区 距今9250年至4000年左右也是最适期,其中至今6850至6330年间 气温比现在高2-3,降水量至少高于现在150-200mm。在距今 7000年到6000年左右,北方林区年均气温比现在高3左右,北 亚热带的北界变动,表明

9、当时气温比现在高2左右,30N以南 地区高1左右,青藏高原南部个别地区比现在高4-5。总之, 这时期中国东部年均气温比现在高2.5,西部高3-4。 12 距今5000年到3000年左右气温相对下降,但相对仍比较 温暖,这种温暖的气候一直延续到殷商时代。 在西安半坡遗址,在发现的兽骨中,有大量的竹鼠、獐 (河鹿)和斑鹿(梅花鹿类)的骨骼。竹鼠是生活在竹林中 的动物,斑鹿善于奔跑,经常驰骋在森林之中,而獐则主要 活动在沼泽附近的草丛之中。由此证明,当时的西安地区不 仅有森林深邃的丘陵和丛草茂密的沼泽,并有广阔的竹林夹 杂其间。从上述热带动物能在西安地区生存来看,当时西安 地区的气候显然要比现在温暖

10、得多。 在安阳殷墟,发现有热带和亚热带的动物,除竹鼠、水 獐外,还有貘和水牛等动物的骨骼。从甲骨文证明,当时安 阳一带种稻是阳历三月下种,比现在大约要早一个月左右。 同时,甲骨文中还有捕获大象的记载,但是,今天大象却只 能在云南、广东一带生活了(动物园中的除外)。今河南省 简称豫,即古代豫州的所在。豫字的象形字,实际上就是一 个人牵着一只大象的标志。 13 (2)公元前1100年左右至公元前850年左右为近5000 年来第一个寒冷期。这个寒冷期持续长达200多年。 诗经豳风中描绘了西周关中地区的严寒,从 豳风中的一些诗句可略见一斑:“七月流火,九月授 衣。一之日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

11、岁。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阴凌。四之日其蚤,献羔祭 韭。”诗中的“一之日”指周历一月的日子,相当于现今 阳历十二月,“二之日”、“三之日”以此类推。“发” 形容寒风紧逼时发出的声音;“栗烈”即凛冽;“冲冲” ,打冰的声音;“纳于阴凌”,就是把冰贮入冰窖,以备 奴隶主夏天消暑降温之用。据竹书纪年记载,公元前 903年和公元前897年周孝王时,汉水流域曾两次封冻;公 元前888年周夷王七年“冬雨雹,大如磨”,实为历史上罕 见。诗经中的记载也说明了这一时期的寒冷。 14 (3)春秋开始到西汉末年(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1 世纪下半叶)的温暖期。 这个时期持续了700多年,气候温暖。鲁国冰房春天

12、 里无冰可用,诗经、左传中多次提到黄河流域有 梅树生长,“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山东一些地区一年 可以两熟,黄河流域关中地区竹类生长还十分多,长安种 荔枝居然还能存活一株。据研究秦和西汉年均气温大约比 现在高1.5左右。 15 (4)东汉到南北朝的寒冷时期。这是一个近600年的寒冷 期。 从东汉起,气候开始变冷并逐步加剧,到公元第3、4世纪 为最冷,以后逐渐减弱。史书记载,三国时曹操在铜雀台(河 北临漳)种橘,只开花不结果。陈寿在三国志中也记载, 曹丕在公元225年到淮河的广陵(今淮阴)视察士兵水上演习, 由于淮河封冻演习停止,这也是目前所知的淮河封冻的首次记 载。南朝时建康也建有冰房。据考证

13、,当时年均气温比现在低 3左右。十六国春秋记载:“前燕慕容日韦十四年(公元 374年),八月(公历9月2110月20日)天降暴雨雪,雪深三尺 ,大寒,旅作役者冻死数人,士卒饥冻死者万余人”,当时慕 容氏活动地区主要在冀南豫北一带,这段文字充分说明这一时 期的寒冷。北朝的齐民要术一书,记载了杏树开花、枣树 长叶、桑花凋谢等日期,一般比现在要推迟10天到半个月。东 汉洛阳晚春时降霜雪,冻死许多人。研究表明这个时期中国年 均气温可能比现在低大约1-2左右。 16 (5)唐北宋温暖期。时间为600年至1000年左右。 如唐高宗时有三年长安冬天无冰雪,长安种植梅树、 柑橘能成活,柑橘居然还能结果。玄宗妃

14、江采苹因其所居 遍种梅树,故有梅妃之称。据李德裕瑞桔赋序记载 ,唐武宗时,宫中植橘树结果,武宗赐给大臣每人三个橘 子。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我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桔过淮而为枳”,柑桔只能抵抗8的寒冷,而现在西安地 区每年的绝对低温几乎都在8以下,说明唐代的长安比今 天西安地区要温暖得多。研究表明,这个时期农作物生长 季节似乎比现在长。唐代冬季无雪的记载多于中国历史上 各朝代。由于温暖,云南苍山冬天时有坠雪。有研究表明 这个时期中国年均气温比现在高1左右。但8世纪中叶以 来,气温总的来看开始下降。 17 (6)1000年至1200年左右的南宋寒冷期。 华北梅树不能生长,王安石诗中说:“北人初

15、不视,浑 作杏花看”。特别是1111年冰封太湖,冰的坚实程度足以行 车;湖中洞庭山柑橘全部冻死;苏州运河经常结冰;北方在 9月普降大雪;公元1170年南宋诗人范成大在10月20日到北 京,见西山遍野皆雪,遂赋诗吟咏。南宋都城杭州,降雪比 往常更加频繁,公元11311260年,杭州平均终雪日竟迟至 4月9日。长江上游荔枝在12世纪70年代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18 (7)1200年至1300年的元代温暖期。 即南宋后期至元代,是一个十分短的温暖期。在 13世纪初年,杭州曾有四年的冬天无任何冰雪。元代 初年,竹子在黄河流域的分布地区又恢复到唐代时的 规模。许多地方的司竹监又恢复起来。 19 (8)从

16、1400年到1900年的明清宇宙期。 这个时期又称为方志期或明清小冰期,为低温多灾的时期。 有关寒冷的记载很多,清初东南沿海一带冬季最低温估计比现在 低5-7,明代北京冬季可能比现在低2左右。清代18世纪20年 代至70年代长江下游冬季平均气温比现在低1-1.5,冬季降雪 日数比现在多10-15。这种寒冷气候在西南地区和黑龙江地 区也有反映。其最冷时期大致在1640-1700年。史书中记载, 1493年,江苏北部冬季奇寒,降雪期竟持续半年之久。当时,苏 北沿海结成坚冰,原来大浪拍岸的热闹海滨,竟变成一片“寂静 冰原。1513年,湖南省的洞庭湖全部冻结,碧波荡漾的湖面成了 不须舟船的“冰陆”,不

17、仅可以行人,还可以通车。在1640- 1700年的半个世纪中,汉水、淮河和太湖结冰4次,洞庭湖结冰3 次,我国三大湖中面积最大、位置偏南的鄱阳湖也结了冰;建于 唐朝经营了近千年之久的江西省柑桔园在1654、1676两年冬季的 严寒中全部毁掉。1845年冬,气候酷寒,黄、淮二河冰不陷车, 结冰时间长达一个多月。 20 从近2000年的气候变化来看,前1000年相对更温暖湿 润,而后1000年相对寒冷干燥。气候变化在我国中高纬度 地区变化幅度相对比中低纬度地区更大,这就说明历史时 期中国气候变化在黄河流域体现得更明显,而在岭南地区 变幅相对小一些。 研究表明,地球气候变化与太阳黑子周期、太阳辐 射

18、、大气环流、地球下垫面和地震群发期等天文和地理因 素有关,同时人类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气候变化。 结论 21 (l)50003000aBC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即中 国的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阶段,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 于现在2左右。l月温度大约比现在高35。其间有次一 级波动,但当时已有的材料,还难于具体探讨。 (2)3000aBP以来,有一系列的气候波动,最低温期 出现在1000BC,400AD,1200A D,与1700A D。以此可分 出若干400800年的准周期变化,冷暖的温度波动范围为1 一2。 (3)在每个400-800年期间里,可以分出50100年的较小 的周期,温度波动

19、范围为0.5一1。 (4)任何最冷的时期,似乎先开始于东亚太平洋海岸,然 后向西传播到欧洲和非洲的大西洋岸,同时也有从北向南的 趋势。 可与竺可桢研究结论印证 22 气候变迁与中国历史发展 (一)冰后期的环境与新石器时代文化繁荣 现代科学将地质时代 划分成太古代、元古代、 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下面再划出纪和世。人 类产生以来的250多万年通 称为新生代第四纪。因为 在这二三百万年间地球上 出现了人类的祖先,故又 有人称第四纪为“灵生代 ”。 第四纪在距今1万年左 右进入全新世时期,这个 时期是在经历了一个第四 纪第四次冰期(大理冰期 )后的一个间冰期,气候 日趋转暖,也称冰后期。 在这样

20、的环境背景下,人 类迎来了新石器的文明。 23 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有一个全新世气候最适期, 一般认为,这一时段在距今7200年至6000年,中纬度地 区年均气温比现在高3-4,湿度也比现在高。这个时 期又被称为大西洋期,又称气候最适期、新高温期。这 个时期气候的温暖特征在中国体现明显。研究表明,距 今8000年至3000年左右为我国的“仰韶温暖期”。距今 7500年至5000年(大西洋期),中国气候温暖潮湿,年 均气温比目前高2-7 ,降水量比目前多500-600。 24 研究表明,大暖期湿润的气候环境,特别有利于古文化的 发展,特别是大暖期的鼎盛阶段(距今7200年至6000年),古代 人

21、类文化飞速发展,这在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 渭河流域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前期和半坡类型都有十分明显 的表现。一些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如在这个大暖期青藏高 原一些现在为无人区的地区当时也有人类活动。也有研究表明 ,中原新石器文化与古代气候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当降雨量超 过500mm,年均气温超过13时,关中地区史前文化繁盛。又 据王会昌研究表明,距今5000年至4000年前后,是我国1万年 来气候最好的时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灿若群星 ,如黄河上游的大地湾一期文化、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中 游有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仰韶和龙山文化;下游有大汶口 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长江中上游

22、有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 湖北龙山文化;下游有河姆渡文化、罗家角文化、青莲岗文化 等。 25 全新世温暖期气候与新石器文化对应的人地机理是: 新石器文化是一种原始农耕文化,它是从旧石器时代打 制石器的采集狩猎过渡到农业、采集、狩猎并行的阶 段。气候的转暖自然有利于各个地区旱地农作物生长, 也有利于人类原始耕作。这便是新石器文化繁荣的环境 背景。 这样,在湿热的气候背景下,中国新石器文化分布 总的来看是星罗棋布,有满天星斗之说,不仅在黄河、 长江流域最为密集,而且南到海南,北到哈尔滨都有遗 址的分布,新石器文化并不仅仅局限在温带,在寒温 带、温带、亚热带、热带地区都有广泛的分布。 26 (二)黄

23、河文明产生的气候机理 国外学者认为,大约在距今4000年左右,地球又在自 然环境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气候日趋干燥而寒冷,几大 文明都出现了明显的衰退。实际上,距今4000年正好是黄 河流域从新石器时代过渡到青铜文明时代,黄河文明并不 存在其他几个文明发生过的衰退现象,只是从满天星斗的 新石器文化发展到称雄东亚大陆的黄河文明。 世界上对于文明的定义很多,但这里所指的文明是从 工具而言的,即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文明;从社会形 态上讲,则是从原始社会进入阶级国家社会。一般而言, 文明的主要特征有四个:文字、城市、金属器或大型礼仪 性建筑。从生产力的角度讲,只有当社会生产力达到一定 水平才有可能出现

24、以上的文明特征,所以在中国并不是所 有地区都同时跨人文明的门槛。 27 对于文明产生和文化进步的环境机制,前人多认为太恶 劣的自然条件制约了文明产生和文化进步,太优越的自然环 境又抵消了文明产生和文化发展的诱发动力,相对适中的环 境才能为文明产生和文化进步创造主观和客观上的进取机 制。也有人将古代文明与气候带划分对应起来,认为在寒 带、温带、热带中,古代文明大都产生在温带。 我们认为,距今5000至4000年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黄河文 明,并不是黄河中下游的人们比其他地区的人更加聪明,而 是其地理环境的气候、土壤、地貌条件所决定了的。 28 黄河流域的土壤和植被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从尚书禹贡

25、的记载,可见当时九州的土壤肥力和 利用状况。赋税的等级表明开发利用程度。从上面我们 看出,黄河中下游流域土壤在春秋战国时(雍州、豫州) 土壤为黄壤和壤、下土坟垆,肥力等级分别为上上、中 上,利用程度为六等、二或一等,都是十分高的,但是 长江流域梁州的青黎,肥力下上(第七等),利用程度为 七、八、九等,荆州的涂泥,肥力为下中等(第八等), 利用程度为三等,扬州的涂泥肥力为下下(第九等),利 用程度为七等,这种状况与今天黄河中下游流域土壤淡 栗钙土、黄绵土水土流失严重,而石灰性冲积土盐碱化 严重的肥力差与长江流域湿土、无石灰性冲积土和水稻 土的肥力高对比正好相反。 29 从另一个角度讲,黄壤、壤土

26、和下土坟垆粘着性不强, 疏松柔和,在生产工具不发达的夏商时代,最易于耕作,而 南方涂泥粘着性强,不易耕作,青黎柔和,但熟化不强,肥 力不高。加上气候湿热,湖沼过于广阔,在当时生产力条件 下对生产制约十分大,故农业文明不可能首先发展。 30 黄土高原地区在距今5000年至3000年间森林分布比现 在多,特别是基岩山地和薄层黄土以林木为主。石兴邦先 生谈到,关中盆地两岸山谷,阶地基岩流出河流,汇聚而 成网状的水系,到处汩汩泉水,潺潺溪流,森林密茂,最 适宜农耕,渔捞、狩猎和采集生产活动。西安半坡遗址三 级台阶上便是主要为森林、竹林和丛草覆盖。水利和森林 植被良好,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

27、。在这 个时期,中国黄河流域的大陆泽、大野泽(巨野泽)、菏 泽、雷夏泽、孟诸泽、荥泽、昭余祁、杨纡、焦获、弦 蒲、逢泽等一大批湖泊存在,气候湿度明显比现在大。这 一切都为黄河中下游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农业经济的 发展促进了人口的增加,城市发展起来;经济的发展使人 们有更多的交流的必要,文字便出现了;经济的发展使人 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求得精神的寄托,也有大量时间和财力 去投入,大型礼仪建筑出现了;经济的发展为金属冶炼和 加工创造了基础。文明由此产生了! 31 实际上,在黄河流域距今5000年至3000年间,长江流域 一些地区也有了文明的萌芽。太湖流域良渚文化(距今5000 至4000年)已有大型

28、建筑,良渚文化已有文字;而四川广汉 三星堆在公元前12世纪已经有城墙、举世罕见的青铜器群和 不少陶器;成都十二桥商代陶轮上也有早期巴蜀古文字。这 一切说明长江流域也出现了一些文明曙光。不过,从一个在 世界上有影响的文明讲,黄河流域文明从时间之早、规模之 大、影响之远、延续之长都是中国其它地区文明不能比拟 的。这种文明的分布格局与黄河流域的环境和文明所需的生 产力密不可分。这就是说,区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超前形 成的吸力主要不靠区位,而是靠区域的综合环境与文明产生 所需的生产力的最佳碰撞的超前核心的形成。 32 (三)汉唐盛世与气候波动 夏商黄河文明是伴随着中国黄河流域温暖湿润的气 候发展起来的

29、,这已经为大多数历史地理学者证实并认 同。但是到了西周时期,即公元前1100-850年出现了我 国5000年来第一个寒冷期。据竹书纪年记载,周孝 王时,汉水有两次结冰,紧接着又是大旱。竺可桢根据 诗经豳风记载的物候也证明当时关中寒冷异常。 这个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活动十分频繁。不过,一般认为 到了春秋时期气候开始转暖。 33 据王子今研究,汉代气候温暖是造就汉代文明的重要 因素。而东汉气候转向寒冷,对汉代历史的影响也可得到 印证。研究表明,秦汉时期气候由暖转寒,与移民的方向 由西北向东南大体一致。正如有的学者提出:“我国北部 地区三四千年以来气候变化而引起的植物带移动,也就是 农耕区的扩大或缩小,

30、正同历史记载中农、牧业民族势力 消长的情况相契合。”据王子今研究,汉代匈奴人内迁与 当时气候灾害关系很大。在边民内归导致农耕区的北界向 南退缩的同时,东南地区则出现了中原人南下的移民浪潮 ,推动了汉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东汉迁都洛阳也与当时经 济文化重心的东移有关。 34 从东汉开始的中国历史进入了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是一个长达600多年的相对寒冷期。据竺可桢研究, 这个时期东汉洛阳晚春普遍降雪,三国时淮河还结冰, 到280289年的十年间每年阴历四月还有霜。在这种气 候背景下,形成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高潮,出现了历 史上有名的“五胡乱华”。也是在这样的寒冷干旱的背 景下,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

31、城迁往洛阳。在北方战乱 不已的背景下,受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影响,北方汉民也 同时大量南迁,在南方建立了许多侨置郡县,中国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出现了明显的东移南迁的端倪。这便是秦 汉间气候变化与历史发展的人地轨迹。 35 唐代在中国2000年的历史上属于温暖湿润的时 期。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强盛的一个王朝,经济繁 荣,城市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幅员广阔,国 力鼎盛,外夷臣服。近年来已有研究表明,气候温暖 时期往往与兴盛的中国封建王朝时期相对应。唐代文 明的兴盛,是以当时十分温暖的环境作为基础的。 温暖湿润气候对唐代农业经济的影响很大。 36 1、温暖湿润气候造成农牧业分界线北移,农耕区扩大。

32、从战国到西汉初年,自今青海东部河湟地区向东北经陇东、陕北的泾、 渭、北洛河上游,晋西北山陕峡谷流域南缘龙门山,又东北沿吕梁山、恒山 ,接燕秦长城至今辽宁境内,存在着一条农牧业分界线。汉武帝时,北伐匈 奴而取得了“河南地”,设立了44个县,农垦区向北推移,农牧业北线推移 到西达河套西乌兰布和沙漠和贺兰山、河西走廊和湟水流域,北抵阴山山脉 ,东面沿长城一线。但东汉以来北方民族南下,使农牧区界线打乱,形成了 一个农牧业杂处的交错过渡带。 据研究表明,到了唐代这条农牧业界线变成了农耕区与半农半牧业的界 线,且有所北移,如东段北移到燕山山脉以下,西端向南延伸,达到陇山之 西,东北端也可以伸向辽水的下游。

33、而半农半牧区与牧区也形成一条界线, 即阴山山脉西达居延海,东达燕山山脉。在这样的形势下,农业区出现一些 发达富庶的地区,如泾渭河下游、汾水下游、涑水流域、伊洛两水下游和黄 河的下游。在半农半牧区里面,已经有相当的农业基础。这不仅使唐代的农 耕区扩大,而且使农耕区与牧区有一个缓冲地带,使唐代的边防有一定的当 地给养支持,使唐代经济力量增强,军事防御更稳固,社会更加稳定。这既 直接有利于唐代经济的发展,也为农业经济发展客观上创造了一个更稳定的 社会环境。宋元以来中国西北地区气候日益干旱少雨,多以牧业为主,经济 落后,可是唐代能在西域驻军屯田,以致西北陇右地区“闾阎相望,桑麻翳 野”,西北丝绸之路也

34、十分通畅。 37 2、唐代温暖湿润气候使农业经济作物种植北线北移,产出 多样性更明显。 研究表明,历史气候温暖期单季稻在黄河流域栽培,双季稻可以推进到 长江两岸;寒冷期,单、双季稻普遍栽培在淮河流域,双季稻在岭南地区比 较普遍。历史时期气候冷暖变化,可引起单、双季稻种植地区的南北变动, 其变动约两个纬距。据研究,唐代黄河流域水稻种植西起河西走廊,北抵河 套、燕山南麓,南至秦岭、淮河,东至于海,分布北线前后时期分布都靠北 一些,分布面积也更广阔一些。唐代黄河流域仍是重要的蚕桑生产地区,河 南府、郑州、汝州、滑州、汴州、宋州、陈州、徐州、兖州、密州、虢州、 相州、卫州、贝州、幽州、冀州、赵州、安东

35、都护府、晋州、汾州、代州、 并州、京兆府、岐州等都产蚕桑,河南道、河北道是传统产区,保持发展优 势,而河北和河东高纬度地区蚕桑业有了较大的发展。笔者认为高纬度地区 的蚕桑发展正是唐代气候温暖这一重要因素造成的。唐代在黄河流域有大面 积的竹林分布。宋代在北方地区发现一些竹类根系,可能便是唐代所留。 38 3、唐代温暖湿润气候使可供农作物生长时间增长,农作 物生长周期缩短,复种指数提高。 唐五代温暖湿润时期农作物的生长期比现在长10天以 上。据郑学檬研究,唐代是在四月收麦,而宋代多在五 月。同样唐代的两税收取时间比宋代提早一个多月,麦收 时间的推迟必然会影响其他复种和轮作的农作物生长。 唐代岭南流

36、行双季稻,但唐宋之际重庆涪陵一带也流 行双季稻,故舆地纪胜卷174引龟陵志记载:“五 月半早稻已熟,便可食新。七八月间收割已了。”与之相 印证的是同时唐代涪陵一带出产荔枝,品质优良而入贡杨 贵妃,也说明当地当时气候比现在温暖。 39 4、唐代温暖湿润气候使农作物单产量提高,粮食总产量提 高。 研究表明,在中国北方地区,在温暖气候状态下,自然灾 害的频率减小,而温暖气候本身也有利于大多数大田粮食农作 物的生长,这便使唐代许多粮食作物单产量提高。据吴慧研究 ,中国古代在元代以前粮食亩产量以唐代最高,达334斤。王 铮等研究表明,唐代北方税粮比例占全国的75.9,北宋北方 地区的税粮比例占全国的54

37、.7,但田地比例只占全国的31 。而北宋以后北方田地在全国的比例普遍高于税粮在全国的 比例,这表明唐代温暖时期北方土地生产力水平高于全国平均 水平,但以后则相反。 40 5、唐代温暖湿润气候使水利建设成效显著。 温暖湿润的气候有利于水利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在中纬 度地区的黄河流域更是明显。研究表明,中唐以前北方地区 水利复兴,将西汉时期的水利工程完全恢复,并新建了一些 新的灌区。特别是引黄灌溉的成功和关中水利的恢复,十分 有利于唐代核心区的经济发展。据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 稿统计,唐代有水利工程253项,宋代为1 048项,但唐代 北方地区有103项,宋代北方地区则只有78项。这说明唐代 北方地

38、区的农业水利建设是十分突出的。这对于以北方为核 心区的唐代文明兴盛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唐以后南方地区 的水利建设持续发展,湖田、沙田、葑田、畲田、梯田等土 地利用形式已屡见于记载。其中意义最大的是太湖流域塘埔 圩田的形成。南方这种水利建设的高潮在宋代得以继续, 而宋代北方地区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水利建设成就不大 ,南北水利建设的差距由此拉开。 41 6、由于国力强盛,使南方地区的开发有了保证。 与宋代相比从总体上讲,唐代北方地区的经济仍十分 发达,综合国力总的来看仍十分强盛,这为进一步开发南 方地区创造了条件。在这种条件下,生产力中生产工具有 了明显的改进。唐以前各朝的农具发明和改进都是围绕

39、着 旱地技术的耕耘和灌溉,从唐代开始,由于江东犁的定型 ,水田耕作工具不断发展,为南方水稻种植和农业经济的 发展创造了条件。水稻种植的推广,又使南方土地进一步 熟化,水稻土地增加,南方农业经济形成良性循环,使唐 代全国经济南北都处于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这是唐代强 盛的一个重要因素。 42 (四)宋代气候变化与宋元历史发展趋势 以往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国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周期性南迁往往是以这 些地区的寒冷气候为潜在动力,故中国历史上几次重大的北方游牧民族南迁 高潮对应着千年尺度的寒冷期,西周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南迁正对应着公元前 1000年左右的寒冷期,东汉两晋南北朝时期游牧民族南迁正对应着100至5

40、00 年左右的寒冷期,南宋时期游牧民族南迁正对应着1100至1200年左右的寒冷 期,明末清初满清民族南下,正对应着“明清宇宙时期”。通过对历史地理 的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不是一种简单的有次序的事件对应,而是有其因果联 系和历史事实作为根据的。北方游牧民族南迁往往是由于寒冷气候而来的基 本生存和生产受到严重威胁为潜在压力的。必须指出的是,历史时期北方游 牧民族的南下对中国北方汉族人口东移南迁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战乱对北方地 区经济的极大破坏,极大地分散了统治者的治国精力,而更重要的是历史时 期我国北方汉族地区也同样经历了周期性寒冷气候的冲击,北方汉族地区的 农业生态也受到极大的破坏,使中国北方从经济

41、上失去了与北方游牧民族抗 衡的经济力量,穷于应付游牧民族南下的威胁;经济的越来越困难,也更加 重了内乱,戎马蹂躏,更使北方汉族地区经济衰落。 43 安史之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分界事件,安史之乱后北方游牧民族的 内乱和南迁频率大增。安史之乱后,中国北方经济区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唐代国力日见衰微,虽然不乏明主怀中兴之志,但多是回天无力。同 时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压力继续增大,到五代时北方游牧民族纷纷入主 中原,建立政权,如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923年沙陀人李存勖 建立后唐,936年沙陀人石敬瑭建立后晋,947年沙陀人刘知远建立后 汉。 五代以后历史气候总体寒冷,但时有反复。历史发展虽然时有反

42、复 ,在许多方面多有建树,如北宋时期和元代,处于相对温暖时期,即中 世纪温暖期,国力相对强盛,但经过12世纪的寒冷突变,总趋势仍是更 加走向衰落。这样,从长时段来看,虽然宋代的综合国力绝对值强于汉 唐,但其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则是在走下坡路,这种现象正是与中国 近2000年来后半段的寒冷气候同步的。 五代北宋时期,一般认为中国气候总的来看还是处于一个比唐前期 寒冷而比南宋温暖湿润的过渡时期。这次12世纪的气候变寒宣告了中世 纪温暖期的结束,以后南宋、元、明、清时期虽然气候时有反复变温暖 ,但总的来看以寒冷为主。 这个以南宋为开始的长达800多年的寒冷期,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 响是十分明显的。 4

43、4 1、由于气候寒冷,北方游牧民族长期处于一种高压状态 ,威胁着中原农业民族。 早在10世纪,蒙古草原就出现了一次特大旱灾,我国气候也开始变得寒 冷,到12世纪我国气温比现在低1.8,丝绸之路中路湮灭,北部地区气候转 干,居民南迁。据长春真人西游记载,13世纪天山雪线要比现在低200至 300米。在这个寒冷期内,内蒙古地区300年间有13个特大的冻灾,有13个奇 寒,远比隋唐时期多。宋以前鄂尔多斯地区及邻近地区百年一遇的旱灾10至 15个,但宋为30个。宋代我国东北地区结冰期比现在长。宋代辽的地方政权 东丹南迁辽东,一个主要的原因便是原居住地寒冷异常,而辽东地区地热条 件优越。特别要指出的是,

44、这种寒冷和异常的气候在蒙古大草原上一直延续 到了13世纪;对蒙古民族的南下和西进影响都十分大。据蒙古史称:“ 那里也常有寒冷刺骨的飓风”,形成“漫天飞沙”,冬季不下雨,夏季的雨 “连尘土和草根都没有湿润”。同样,13世纪中叶的鲁不鲁乞东游记中 也谈到,蒙古地区5月份冰才融化及复活节前后的大风严寒、冻死牲畜的情 况。这种因寒冷而左右蒙古民族生计的现象在蒙古立国中原后还时有出现。 在这种形势下,南迁的蒙古流民常达数万至数十万。直到14世纪气候寒冷仍 使岭北移民不断南迁,遣返饥民成为元代的一个重要任务。 45 2、由于气候寒冷,黄河流域农业经济衰落,中国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南移成为定局。 南宋以来北方

45、游牧民族南下的压力增大,农牧界线南移,北方地区饱受 战乱摧残,经济受到极大的影响。同时,从宋代开始的寒冷气候,对中国北 方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北方地区农业经济地位开始衰落。历史时期 东亚气候变化总的特征是中高纬度地区变幅最大,而直接受到12世纪寒冷气 候影响的是黄河流域。南宋时期北方农业区南退,水稻种植范围缩小,复种 指数只能维持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在气温降低而雨量减少的双重作用下, 北方地区单位面积产量明显下降。科尔沁沙地生态的急剧恶化也是在辽代的 晚期至金代,辽代在沙地上建立的20余座城池,到金代仅有三四座,而且没 有一座州城。相反,寒冷干旱的气候本身对南方地区影响幅度不大,干旱的

46、气候有利于南方沼泽地区的土壤熟化,反而有利于生产;同时生产力条件已 经发展到了最适宜稻作经济的时期,长江流域经济发展起来,中国的政治文 化中心也随之东移南迁。 46 在传统社会里,人口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与经济的发展程度处于正相关的关 系,即人口越多,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发达,反之则越落后。在这样的背景 下,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很快,江南一带有“四郊无旷土,随高下悉为田”之 称。成都平原一带有“无寸土之旷”之称。江南地区由于推行了稻麦复种制, 亩产大量提高,苏州、常州、湖州、秀州成为了全国的粮仓,有“苏湖熟,天 下足”、“苏常熟,天下足”之称。农业经济的发达,江南地区的工商城市在 全国的地位日益重要

47、,除京城汴梁外,临安、广州、泉州、温州、明州、杭 州、苏州、成都、江宁、越州、荆州等城市地位重要。“东南财赋地,江南人 文薮”,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文化重心也随之南移。据统计表明,唐代进土最多 的省份是河南、河北、陕西、江苏和山西;北宋进士最多的省份是河南、福 建、浙江、江苏和山东;南宋进士最多的则是浙江、福建、江西、四川和安 徽。这反映了唐代、北宋、南宋文化重心东移南迁的转折之势。 从综合国力来看,宋代在经济上的许多绝对值比唐代高,如从人口密度、 耕地总面积、水利工程数、岁入粮食数、茶税数、岁人丝织品数、盐利岁人 数、酒利岁人数、财政收入数等都明显比唐代更高。但宋代的人均耕地则明显 比唐代少,特

48、别是财政收支平衡方面明显不如唐代。 这样,宋代在气候变化和北方游牧民族压力的大背景下,北方地区的经济 水平总体来看是衰退了,宋代的经济实力从横向来比相对是下降了。财政收支 的困难,使军事力量受到极大的影响,造成军事上的积贫积弱。这种贫弱的大 趋势并不因元代昙花一现的大趋势而有所改变。 47 (五)明清小冰期与社会波动 研究表明,明清时期中国的气候十分寒冷,有称“明清小冰期”。特别 是15世纪至17世纪寒冷特征最明显,如正德七年(1512年)冬,江淮大风雪, 洞庭湖一带冰最深达一尺。正德十年(1515年)七月文安形成冰柱高达5丈。 1670年冬大寒,长江封冻“匝月不解”,浙江嘉善十二月朔大风冰冻

49、,河港 封冻如平地,绍兴十二月积雪高达数尺。研究表明,这个时期西南地区气候 也寒冷异常,如隆庆三年(1569年),綦江大雪深达3尺,顺治九年(1652年)贵 州西部大雪连续达40天,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泸州、合江、江津大雪深达3 尺,光绪元年(1875年)昆明下雪,家中盂结冰如纸。光绪六年(1880年)绵阳 沸水顷刻成冰。随着气候寒冷,各种自然灾害频率增大,太阳活动频繁,彗 星、行星会合记载增多,陨石、天鼓鸣、海啸、内地大飓风、黑眚、洪水、 出蛟、大旱、地震、山移、火山爆发、动物异常等现象出现频率增大。历史 时期气候向寒冷方向转变,往往地震活动频繁;而气候转暖,地震相对较少 较轻。有的专家认为,16世纪至17世纪这个小冰期是受整个银河系、太阳 系、行星处 于不同位置而引起的引力、电磁场、宇宙线、宇宙空间物质密度 变化等变化而来的,故又称这个时期为“明清宇宙期”。 48 1、明清时期中国北方地区游牧民族一直处于一种高压状态。 明代蒙古草原地区便有“时冬寒草枯马饥”之说,许多 游牧民族不断进入鄂尔多斯高原地区抢掠和定居。元明时期 东北地区农业大衰退,特别是东北的北部地区尤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