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的语文教科书选文教学功能观评析.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84785 上传时间:2019-05-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叶圣陶的语文教科书选文教学功能观评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叶圣陶的语文教科书选文教学功能观评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叶圣陶的语文教科书选文教学功能观评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叶圣陶的语文教科书选文教学功能观评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叶圣陶的语文教科书选文教学功能观评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叶圣陶的语文教科书选文教学功能观评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叶圣陶的语文教科书选文教学功能观评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叶圣陶的语文教科书选文教学功能观评析夏丏尊、叶圣陶的语文教科书选文教学功能观评析语文教科书的选文不是自然文本,而是教学文本。作为一个教学文本,编者会根据教学目标考虑其教学功能。著名语文教育家夏丏尊、叶圣陶对选文的教学功能做过多次不同解说。本文试图根据这些解说,结合他们以及其他人编辑的传统的语文教科书,以选文背影为例对此进行梳理、概括,并评析其贡献和局限。另外,在实际教学中,因为教师对选文教学功能存在不同认识,又不时引发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争论,本文也对此作出分析。一、夏丏尊、叶圣陶的语文教科书选文教学功能观我们大致可以将他们关于选文教学功能的解说概括为全息例子凭借引子四重。为了便于论述,下面尝试

2、以选文背影为例来分析:1.全息。夏丏尊、叶圣陶说:文章是多方面的东西,一篇文章可从种种视角来看,也可应用在种种的目标上。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可以作随笔的例,也可以作抒情的例,也可以作第一人称的立脚点的例,此外如果和别篇比较起来,还可定出各种各样的目标来处置这篇文章。1也就是说背影本身就是一个全息体,学生可以全方位、多层面地学习,全面透彻地把握选文所包含的以上各种信息。传统语文教材如昭明文选古文观止就是将选文当成全息体。叶圣陶为新少年杂志文章展览栏写过24篇以名作为对象的分析文章,第一篇就是朱自清背影2,文中的分析依次涉及背影中的词语的划分、主要词语的辨明、材料的选择及其表达、全文主旨、对话描写、动

3、作描写、心理描写和词语运用等。也就是说此处他是把背影当成多方面的东西即全息体来看待的。当然他的分析并没有穷尽背影的所有特点,如线索、结构等等。2.例子。叶圣陶、夏丏尊曾指出把选文当做全息体,存在着费时费力、目标不明的弊端。从来教学国文,往往只把选文讲读,不问每小时每周的教学目标何在。3我们以为杂乱地把文章选给学生读,不论目的何在,是从来国文科教学的大毛病。文章是读不完的,与其漫然地瞎读,究不如定了目标来读。4为此他们编写了国文百八课,想给予国文科以科学性,一扫从来玄妙笼统的观念,将六册语文教科书按文章学知识体系分为108课,每课为一单元,有一定的目标,内含文话文选文法或修辞习问四项。文话讲文章

4、知识,选两篇古今文章作为范例;再从文选中取例讲文法或修辞,最后结合文选对文话、文法或修辞中的知识进行设问考查,即习问5。可见,这里的选文只是充当某一课某一具体目标的例子,只要求从某一个视角来看就可以了,不必像全息文那样要求从种种视角来看。背影列为国文百八课第十二课的文选之一,课前的文话讲的是含蓄的和明显的两种抒情的方式6,后面的习问问现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和哪些叙述有分不开的关系?叙述父亲在车站买橘子的情状,把一切细微的动作都记下来,这有什么作用?7从文话和习问中可以看出,选文背影只是充当两种抒情方式知识的一个例证,而略去作为全息体所要学习的其他内容。另外,在他们合著的文心中,背

5、影被认为是描写人物的好例子8。如果说学习全息文要求鉴赏整幅画,那么学习例子文只是选取构图、设色、运笔方法等某一方面来鉴赏以求获得相应的知识。3.凭借。叶圣陶与朱自清在合著的国文教学中有一篇谈国文教本的文章谈到语文教本好比一个锁钥,用这个锁钥可以开发无限的宝藏-种种的书。9后来叶圣陶又说过:我也曾经朦胧地想过,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使用才能练成熟练的技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10阅读书籍的习惯不能凭空养成,欣赏文学的能力不能凭空培植,写作文章的技能不能凭空训练。国文教学所以要用课本或选文,就在将课本或选文作为凭借,

6、然后种种工作得以着手。11可以看出,这显然不是把选文当做学习文章形式读写知识方面的例子,而是着眼于读写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植和习惯的养成,虽然以例子称之,其实质是他们所说的锁钥工具,或者可以说是凭借。如果说当成例子来学习,只是选取一幅画的构图、设色、运笔方法等某一方面来鉴赏以求获得相应知识的话,那么当成凭借来学习就是通过对画作的鉴赏和照着画作临摹的过程,获得绘画鉴赏和创作的技能。把背影当成凭借,则是为了在读的过程中掌握朗读或默读、精读或略读以及散文文体阅读等技能。如夏丏尊、叶圣陶在文章讲话中分析了背影首句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余年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的几种不同的句读法-在不同位置将上半句断

7、成4种、下半句断成3种再与原句比较,辨析其中意味的不同。12如果让学生这样来学习背影,其实是以此为凭借训练精读的技能。另外,我们可以通过对背影的仿作,获得散文的立意、选材、组材及表达等某一方面的写作技能。叶圣陶、夏丏尊等人1934年编写出版的开明国文讲义中的选文不是作为学习文章知识的例子,而主要是作为掌握写作技能方面的凭借。他们说:这部讲义里的文章的选录,第一第二两册注重在文章的类别和写作技术方面。如背影在第一册第十二课,与另三篇选文列在一起,后附有文话-抒怀,在文话中编者用背影中父亲的6句话来解析善于取用材料,对于写作抒怀文字原来有这样的效果,再选取买票上车和买橘子两个场面描写来解析其中的直

8、写感情的切当手法。在文话后的练习中只要求作一篇抒怀的文字,题自定。13可见,在开明国文讲义中背影其实是训练抒怀这种写作技能的一个凭借。4.引子。有人认为选文是例子的说法有局限,指出叶圣陶意义上的例子,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意义上的例子。这样的例子是为了揭示某个现象、说明某个问题、证明某个道理,主张语文教材不应该仅仅是例子,语文教材更应当是引子,可以把学生引向历史文本和现实文本。14其实夏丏尊、叶圣陶也强调文章的引子功能,他们在合著的文心中称之为触发-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你读书时对于书中某一句话,觉得与平时所读过

9、的书中某处有关系是触发;觉得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得到一种印证,是触发;觉得可以作为将来某种理论说明的例子,是触发。这是就读书说的。对于目前你所经验的事物,发现旁的意思,这也是触发。这种触发就是作文的好材料。15也就是说书里的文章仅仅是一个材料,可以触发学生进行与之有关联又有区别的阅读和作文。如果是语文教科书里的选文,则只相当于课堂上讨论的话题或给材料作文的材料而已。我们将选文的这种教学功能称为引子。如果说作为凭借是要通过对画作的鉴赏和在照着画作临摹的过程中获得绘画鉴赏和创作的技能的话,那么作为引子则是要就眼前的一幅画谈谈别的与之相关的画或再创作一幅不同的画。如将背影仅仅作为课堂讨论父子之爱的阅

10、读材料或仅仅作为课外写作以父母师长为题材的作文的话题,则是发挥其引子的功能。当然,语文教科书中的选文,纯粹作为引子的情况是极为少见的。二、夏丏尊、叶圣陶的语文教科书选文教学功能观的贡献与局限通过以上的梳理,可以将夏丏尊、叶圣陶的语文教科书选文教学功能观概括为形式的、单一的选文教学功能观。理由有两点:1.他们认为同一篇选文可以发挥不同的教学功能,如将背影当成全息体主要是用来学习文章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当成例子基本上是用来学习文章形式方面的知识,当成凭借用来训练阅读、写作技能,当成引子是引发听说、写作等语文活动。换句话说,作为语文教科书选文的背影同时具有全息例子凭借引子四重教学功能。但是,他们不主

11、张将选文四重教学功能融合,而是试图只让其发挥四重教学功能中的一重,尤其强调其例子或凭借功能,而且以单列的方式来编写语文教科书。2.无论是全息、例子、凭借还是引子,都是着眼于选文的形式,强调读写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养成;而不是从选文内容着眼,忽略选文在内容方面所具有的知识(自然、社会)积累功能、情感熏染功能和思想启发功能等。国文百八课编辑大意说:本书是侧重文章形式的,从形式上着眼去处置现成的文章。16我们预定的文话项目有一百零八个,就代表着文章知识的一百零八个方面。17为什么要从文章形式方面来编写呢?在关于国文百八课中他们说:本书是侧重文章形式的,从形式上着眼去处置现成的文章,也许可以将内容不合适

12、的毛病减却很多。时下颇有好几种国文课本是以内容分类的。把内容相类似的古今现成文章几篇合成一组,题材关于家庭的合在一处,题材关于爱国的合在一处。这种办法,一方面侵犯了公民科的范围,一方面失去了国文课的立场。我们未敢赞同。18可见,这与他们对语文学科目标认识有关,也就是说,如果以项羽本纪作为语文教科书中的选文,则主要掌握言语形式方面的知识,这是语文科的专责;而非熟悉楚汉相争的历史,其言语内容是历史科的专责。(1)从形式方面预设单一选文教学功能的贡献首先,探讨了语文学科的任务。试图得出语文学科是学习言语形式而非学习言语内容的学科的结论,从而在学理上让语文学科摆脱传统的附属地位和性质不明的窘境。其次,

13、明确了选文的教学目标。试图在文话一类的导读文字中明确选文的教学目标,这样无论教还是学,目标都单一明确,不再玄妙笼统。最后,建构了语文读写知识、技能的系统。以知识、技能的系统编排选文,一方面试图消除以前教科书选文杂乱无章的弊端,一方面力图使语文学科走上科学化的道路。(2)从形式方面预设单一选文教学功能的局限首先,语文学科任务,自然以学习言语形式为主要目的,但并非唯一目的。语文学习的独特性在于以选文作为材料,而选文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形式方面的学习任务必然伴随而且需要通过内容的学习才能完成。早在1920年陈启天就认识到这一点,他在中学国文的问题一文中明确提出中学国文的要旨应有正副之别。正目的为:

14、1要能说普通言语;2要能看现代应用文和略解粗浅美术文;3要能做现代应用文。副目的为:1启发思想,锻炼心力;2要了解和应付人生和自然。19本次课程改革提出语文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程标准所提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20而仅仅发挥选文形式方面的功能难以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还应该关注选文内容方面所具有的知识(自然、社会)积累功能、情感熏染功能和思想启发功能等。其次,读写知识、技能的学习最终是为了形成读写能力,而内容性知识的丰富与否决定读写能力的高低。

15、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拥有广博的陈述性知识(相当于内容性知识-引者),能促进阅读过程中词的解码、词义的提取及语句的整合。21作者长时记忆中的陈述性知识对写作质量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具有同等写作技能水平的人,如果对文章主题所拥有的陈述性知识不同,写出的文章就会有较大的质量差异。22再次,任何一篇选文都具有多重教学功能,强调某一重功能并以此编写教科书,会造成其他功能的丧失,削弱了选文其他方面的价值;而且往往编者所选定的文章自身并不能发挥他所预设的功能;预设明确单一的选文功能,也限制了教师和学生二次开发选文功能的积极性。最后,语文知识、技能难以形成一个合理的序列,以知识、技能的序列来编写语文教科书,

16、在20世纪90年代的教学实践中遭遇了惨败。三、对选文教学功能的不同认识: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对此人们一直争论不休;在争论时又采用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导致结果莫衷一是。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看起来是一个实质上的两个问题,分别指教师教什么和如何教。综观2007、2008年的语文建设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杂志刊发的关于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系列争鸣文章,我们发现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两个层面:A.教教材论把教材(实指课文)当成教学内容,用教材教论则把教材(也指课文)当成生成教学内容的凭借或例子23;B.是遵从编者通过教科书的助读系统和配套的教师用书中所预设的选文教学内容(教教材),还是自己重新开发

17、选文的教学内容(用教材教)。例如有人认为,如果遵从教学内容的规定性(实指所预设的选文教学内容-引者)所营造的封闭樊篱,不可避免地使教师文本陷入尴尬的困境。24也就是说不利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主体性的发挥和读解选文时创造成果的产生,所以反对教科书编者选文教学内容的预设(教教材),主张自己重新开发选文的教学内容(用教材教)。对选文教学功能的不同认识往往会导致教学内容生成的不同,所以这些争论表面上看是由于对教学内容生成的认识不同所导致的,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对选文教学功能的认识不同所导致的:A层面的争论是只看到选文某一方面的教学功能,而没有综合考虑教科书编者所预设的多重教学功能;B层面的争论是将教科书编者

18、所预设的选文教学功能与教师开发选文教学功能对立起来。下面我们通过辨析这两个问题,来探讨在实际教学中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问题。1.选文教学功能:一重单列?多重融合?在实际教学中针对同一篇选文,如果教师将其当成全息文或例子文或知识(自然、社会)积累文、情感熏染文和思想启发文等,只需要像A层面中所说的教教材就行了,因为其本身就含有相关的读写知识及自然、社会知识,还有情感和思想,学完了选文本身也就学得了相关知识、情感和思想;如果将其当成凭借文或引子文,则需要像A层面中所说的用教材教,因为其本身不能直接生成读写技能或相关的语文活动,只是训练技能的凭借或开展语文活动的引子。现在许多人的认识还是囿于传统的一重

19、单列的选文教学功能观,不了解现代的多重融合的选文教学功能观,所以产生了不必要的论争。按照多重融合的选文教学功能观,针对A层面中所争论的问题,我们认为不能简单地说是该用教材教还是该教教材,因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有些环节是在用教材教,而接下来的环节却可能是教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语文八年级(上)背影为例,从编者在研讨与练习中所预设的选文多重教学功能可以看出,有些教学环节中的内容和活动是要教背影,有些则是要用背影来教。如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为什么写的这样详细?课文写父亲离去时的背影,是怎样写的?有什

20、么作用?课文结尾写作者读父亲的信,又见父亲的背影,却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见的,这是什么原因?这三个问题是要求掌握描写的写作知识,即发挥选文的例子功能。把四次写背影的文字找出来,联系全文细细品味试联系上下文,指出下列关键性语句的表达作用。解释关键句这个名词的含义,要求以找出的关键句印证关键句这个名词的含义,即要求掌握关键句的阅读知识,也是意在发挥选文的例子功能。把写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的四句话找出来,并联系上下文,体会这些话语朴实而简洁的特点,以及所表达的怜爱儿子的深情,这是要求掌握联系全文或上下文来品味语句的阅读技能,即发挥选文的凭借功能。有人说,本文失之伤感。一个20岁的大男孩子是不是还要父亲

21、这么照顾,而面临离别,是不是会这么容易流泪,我很怀疑。你的看法呢?可以与大家讨论一下。课文第五段中,作者一再说自己聪明过分太聪明,为什么这样说?你在自己长辈面前,也有这种自作聪明的情况吗?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一下。这两个问题主要是引发口头交流的引子,即发挥选文的引子功能。另外这些问题中又暗含着要发挥选文的知识积累、情感熏染和思想启发的功能的意图。结合上面的分析会发现,不能简单地说是要用背影教,还是要教背影,而是既要教,又要用,有些环节要用,有些环节要教。2.选文教学功能:编者预设?教师开发?编者往往通过教科书的助读系统和配套的教学参考用书来预设选文的教学功能。过去不少教师完全遵从编者所预设的选文

22、教学功能,结果像有人批判的那样,上课只好照本宣科,成为教参的传声筒,在课堂上坚守所谓正确的解释,从而被迫走向垄断集权,所以教师硬灌,学生被迫接受的现象普遍存在。25但现代语文教科书的编者并不以为自己预设的教学功能就是完全恰当的,为了发挥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他们往往鼓励教师对选文教学功能进行二次开发,如人教版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册)的编者在在编写教师教学用书时,注意到从广大教师的实际出发,既有利于教师把握教科书的内容,解决备课中的实际困难,又给教师发挥独立钻研教材的主动性和教学的创造性留有一定的空间,有利于教师发展教学的个性。26如苏教版语文教学参考用书八年级(上册)的编者在编写说明中指

23、出:本书留有充分的余地,让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独立自主地运用教科书。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应不断提高独立备课的能力,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实验教科书,要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地本班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27所以,教师在开发选文的教学功能时,首先要通过教科书的助读系统和配套的参考用书来探寻编者的意图,发掘编者所初步预设的选文教学功能,进而安排教学活动和内容,这就是B层面中所说的教教材。如果完全依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教科书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例如,目前多套教科书大多以主题或题材为主组织选文单元,有些教师受这种编写方式和语文教学要张扬

24、人文性的影响,又加上对提倡创造性阅读观念误解,而不考虑教科书编者所预设的选文教学功能,结果有时把选文当成单一的引子文而完全按B层面中所说的用教材教,上背影时整堂课都在讨论文中父亲是否违反了交通规则,我的流泪、自责是否煽情太脆弱等等。当然,教师如果认为编者所预设的选文教学功能不当,即选文自身的特点难以发挥所预设的某种教学功能,则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开发它新的教学功能,并安排相应的教学活动和内容;或者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等不同而认为教学中没有必要让选文发挥编者所预设的所有教学功能,则可以只选择其中的几重教学功能,来安排相应的教学活动和内容,这就是B层面中所说的在教教材基础上用教材教。13459101

25、1161718叶圣陶著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第178、171、181、171、182-183、152、179、179、178、179页。2叶圣陶著文章例话,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第1-7页。67夏丏尊、叶绍钧合编初中国文科教学自修用国文百八课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第118、125页。815夏丏尊、叶圣陶著文心,三联书店,2005,第1、78、99页。12夏丏尊、叶圣陶著文章讲话,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第2-5页;13夏丏尊、叶圣陶、宋云杉、陈望道合编开明国文讲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第133-115页。14李冲锋语文教材是例子更是引子,语

26、文教学之友,2004.419顾黄初、李杏保主编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第155-156页。20巢宗祺关于语文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对话,语文建设,2002.72122吴庆麟等编著认知教学心理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第263-265、277页。23林富明用教材教的基础是教教材-谈语文教学内容的规定性,语文建设,2007.112425刘吉英冲破封闭的樊篱,重建开放的舞台-谈教学内容的规定性与灵活性,语文建设,2007.1026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第1、2页。27洪宗礼主编语文教学参考书八年级(上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第1、3页。(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100875)特别声明:1: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2:资料内容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3: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1244131248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