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四年级上册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85768 上传时间:2019-05-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四年级上册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四年级上册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四年级上册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四年级上册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四年级上册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四年级上册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四年级上册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四年级上册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组教材的首篇课文,本组课文以“成长”为主题,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为训练重点。本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是引导学生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的好文章。本课的设计力求在读文基础上,将课内外的语文

2、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将听、说、读、思、议有机结合,使学生深入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二、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3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四、课堂教学过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直接导入: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5课,请同学读课题。生读。2、课前教师已经安排同学们预习了课文,不知生字掌握的怎么样?老师先检查一下:出示生字,请生

3、读:租界 热闹非凡妇女 衣衫褴褛洋人 得意扬扬巡警 耀武扬威围观 无可奈何评价:听得出,生词大家掌握地非常扎实。老师相信大家在读过这些词语后,对课文内容更清晰了。3、生字读得非常好,对于课文内容掌握得如何呢?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生:课文写了周恩来目睹中华不振的现实后,立志图书的事生:课文具体写了周恩来在租界里看到中华不振的现实后,立志读书的事4、课文到底哪些地方向我们讲述了中华不振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将相关句子划一划,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自由读书,钩画相关的句子。二、研读深入1、课文到底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不振呢?谁来读读你划下的句子。生:我从“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

4、华争夺的焦点”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中华不振,因为如果中华振兴的话,那些帝国主义列强就不会来争夺了。师:谈得非常透彻,可见你读书之深入。生:我还从“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感受到了中华不振,你想那明明是我国的土地,如果中华振兴的话,能不让我们进去吗?师:伯父的话,让你感受到了中华不振。(板书耳闻)生:我还从“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感受到了中华不振。师:租界里的这一幕,让你感到了中华不振。生:我从“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一旁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的站在一旁。”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中华不振,因为如果当时的情况不是这样,那

5、个大个子洋人就不敢那样得意扬扬。师:洋人的表现让你感受到了中华不振。生:我还从中国巡警的表现中感受到了中华不振。我给大家读读相关的句子: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替他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顿。师:中国巡警的表现更让你感受到了中华不振。生:我从“但是,在外国的租借地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个不幸的妇女。”这句话中感到了中华不振,因为当时在场的有那么多人都没有拿那个肇事的洋人怎么样?师:板书(目睹)2、说到底还是租界里发生的一切最让人感受到中华不振。就让我们随周恩来一起到租界里看一看:出示: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

6、、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师读读看:文中的哪些词最能说明租界的特点?生:我觉得灯红酒绿这个词可以说明租界的特点。生:我觉得热闹非凡这个词可以说明租界的特点。生:我觉得耀武扬威也可以说明租界人的特点。师:大家读得非常好,词也抓得比较到位。谁能通过自己的读告诉大家:在这灯红酒绿的、热闹非凡的街道上行走的都是哪些人?生读。师:在这样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街道,竞然找不到黑头发、黃皮肤的老百姓啊!谁还想读。生读。3、这就是租界,就是不让中国人随便进入的租界。现在就让我们随周恩来一起,闯进租界,去看看那令人揪心的一幕吧。投影出示第八自然段,学生自由读: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

7、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替他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顿。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的租借地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个不幸的妇女。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师:说说看,在租界里,你都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一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师:你们还看到了哪些人?生:我看到了一个大个子洋人正得意扬扬地站在汽车旁。生:我看到了一个

8、中国巡警正在训斥这个衣衫褴褛的妇女。生:我还看到一群中国人正围着这个伤心的妇女和可恶的洋人。师:租界里发生的这一幕真是让人意想不到。让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一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一旁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师:谁知道这个妇女为什么哭诉?生:这个妇女之所以哭诉,是因为她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师:这个亲人,可能是妇女的什么人啊?生:这个亲人也许是她的父母生:这个亲人也许是她的丈夫生:这个亲人也许是她的孩子生:这个亲人也许是她的兄弟姐妹。师:是啊,这个亲人也许是她年迈的父母,也许是她相依为命的丈夫,也许是她非常疼爱的儿女了,也许是执爱的兄弟姐妹,可是眼前这个亲人再也不能

9、与她说话,再也不能与她欢笑她该是多么伤心啊,谁来读读这个妇女的表现:生读:一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师:是谁让这个妇女的亲人惨死在车轮下?生:是大个子洋人。师:洋人的汽车把这个妇女的亲人给轧了,他本该-生:他本该下车看看这个车轮下的中国人。生:他本该把这个人送往医院。生:他本该安慰安慰这个伤心的妇女。师:是的,如果他有良知,这一切他都应该去做,可他做了吗?生:没有。师:他非但没有做我们认为的这些,却-生:他却得意扬扬地站在汽车旁。生:他却看起了热闹。师:好可恨的人啊,谁来读读洋人的表现。生读。师:读读看让他得意的是什么?一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10、。一问才知道,她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替他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生:让洋人得意的是,虽然他轧了人,可是中国的巡警根本就不管他。生:让他得意的是,虽然他轧了人,可是挨批的却不是自己。师:你看到那个可恶的巡警了吗?请你读:生读。师:亲人被圧死却遭到训斥,她的心里一定-生:很难受。生:很悲哀。师:你体会地很好,请你读。生读。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一幕就发生在中国巡警局的门口啊!那时的巡警局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警察局啊。在警察局的门口,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都没得说理,却遭到训斥这鲜明的对比一定刺痛你的心,请你读:生读。

11、师:听得出大家对妇女的同情、对洋人的气恼、对中国巡警的憎恶我也想替她鸣不平。师范读。师:除了可怜的妇女,可恨的洋人,可恶的巡警,你还看到其他人了吗?生:我还看见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思考讨论:是什么让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师:如果可以:他们真想用这紧握的拳头_生:他们真想用这紧握的拳头揍那个洋人。生:他们真想用这紧握的拳头揍那个巡警。生:他们真想用这紧握的拳头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恨。师:大家说的也许正是当时围观人所想的,可是他们敢不敢用这拳头做这些事呢?生:不敢。师:这些事,他们又怎么敢呢?因为这是在外国的租界里,谁-学生接读: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多指生读。师:在外国的租界里

12、,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从这紧握的拳头里还体会围观群众的哪些心情?生:我体会到围观群众对这个妇女的同情。生:愤怒。生:无奈。(板书)生:悲哀是的,这紧握着的拳头里包含着围观群众的太多想法,可是,在外国的租界地里,这所有的愤怒、所有的同情、所有的悲哀只能放在心里,只能化成轻轻的言语,去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因为 生:中华不振!4、这么多的人围着一个洋人,却敢怒不敢言,这何止是一种愤怒啊?这更是一种悲哀,可这种悲哀又何止体现在这一个租界里,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资料:资料袋:从1840年开始,中国历经了两次鸦片战争,一次甲午战争,屡战屡败!其间割地赔款1000亿两白银。之后,全国各地

13、都以租界的形式被各国侵占,日本霸占了台湾,沙俄把手伸向了东北,英国试图瓜分新疆,独霸云南,德国侵占了胶东,而法国则注视着华南的大片国土二十世纪到來的时候,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正越拉越远。对于很多国家来说,当时贫穷落后的中国,只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可以任人宰割,任人欺凌。 师:这任人欺凌的一幕,就这样永久性地留在了周恩来的记忆里,让我们合作着再来读一读这部分文字。师生合作读。师:此时周恩来真正理解了伯父所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在伯父的眼里,中华不振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1-6自然段。生读读课文的1-6自然段。师指名合作读伯父的话: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 “没事可不

14、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那是外国的租借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师:这就是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租界。以前伯父总是说在那个地方,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可是现在周恩来却亲身感受到:在这样的地方,即使你没有惹麻烦,也同样没处说理去。这真是生:中华不振啊。师:对这就是中华不振,也就是这种中华不振让周恩来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师: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必须生:振兴中华。师:要想扬眉吐气,就必须生:振兴中华。师:要想改变贫穷落后的面目,就必须生:振兴中华。 三、结课:师:所以,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他在沉思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