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修辞手法专题复习.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86586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79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专题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专题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专题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专题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专题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专题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修辞手法专题复习.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制件人:重庆市潼南县梓潼中学校2012级1班陈浩,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修辞手法,什么是修辞?,修辞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人教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教材中常出现的还有借代、引用、反语等。,初中阶段需要掌握了解的修辞有哪些?,命题趋势:考纲:“借助常用的语法修辞知识理解文章的重要语句,体会它们在文中的表达效果。”,考试题型:主要有判断(选择题)、辨析其表达作用(参考阅读)、仿写或续写修辞句。通过仿写的形式考查修辞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是近年中考的一大趋势。,中考链接,1.定义:描写事物

2、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举例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 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比喻,作用: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比喻,比喻分类,明喻(甲象乙) 例:共产党像太阳。 暗喻(甲是乙) 例: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借喻(甲不出现,直接把甲说成乙,也不用喻词) 例:在稿纸上踩几小梅花。(喻“猫爪子印“),其一,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又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构成比。,运用比喻应注意三个问题:,其二,比喻要合乎 事理。如“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像蚂蚁一样挤在一起” 从情感上看感觉别扭。,其三,他长得

3、很像他哥哥。 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攀枝花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去处,像二滩水库、米易溶洞。 托起它,好像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在我掌中似的。,表示比较的,表示推测、揣度的,表示例举的,表示想象的,,不是所有的“像”字句都是比喻句。,1.定义: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2.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举例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1.定义:有意对客观事物言过其实,用来强调或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表达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2.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举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夸张,夸张种类,夸张可分为三类,即

4、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心眼小得象针鼻儿。 3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 面包子的香味来了.,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如: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

5、张,以免歪曲事实。,1.定义: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意义相关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的排列起来。,2.作用:形式整齐、结构匀称、节奏感强,高 度概括,看起来醒目,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和传诵。,举例: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对偶,1.定义: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的修辞方式。 2.作用: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多用于说理或抒情。 举例: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排比

6、,1.定义:为了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 2.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 举例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去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反复,1.定义: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2.作用: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有变化,有波 举例如: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设问,1.定义: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某种确定的意思,只问不答。,2.作用:增强语气。,举例如:池水涟漪,莺花乱飞,谁能说它不美呢?,反问,课堂过关检测: 修辞的基本表达效果,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7、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整齐匀称,节奏感强;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增强语气。,1.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图书馆是书籍的宝库,那里贮藏着无数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B蚂蚁身躯虽小,但力量很大,一只蚂蚁可搬动一粒米,一群蚂蚁不就可以翻江倒海了吗? C那翠绿的叶片,那满树的繁花,给我这小小的书房带来了一室的春光,一室的清香,一室的暖意。 D盛开的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B,2.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是 ( ) A母亲只

8、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劳动人民,才是中国历史的创造者。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D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A,3.选出修辞分析正确的一项: ( ) 老圃种菜,一畦菜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诗? A夸张 设问 B比喻 设问 C夸张 反问 D比喻 反问,D,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当而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 A明喻 设问 对比 对偶 B对比 设问 对偶 明喻 C对偶 设问 对比 明喻 D对偶 对比 设问 明喻,C,再 见,祝正在中考战线上努力奋斗的同学们学习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