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2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90988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PPT 页数:112 大小:25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史2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哲学史2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哲学史2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哲学史2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哲学史2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史2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史2ppt课件.ppt(1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西方哲学史 总课时:48 学习内容: 1、西方哲学概述 2、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精读 3、偶因论解析 4、英国经验论哲学(洛克、贝克莱、休谟) 学习目标:培养哲学思考的能力 考试:平时成绩五十,期末考试五十,课外读物: 1、罗素西方哲学史(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 2、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 3、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 4、哈特费尔德笛卡尔与 5、文艺复兴和17世纪理性主义(劳特利奇哲学史(十卷本)第四卷) 6、柏林启蒙的时代十八世纪的哲学家,第一讲 西方哲学概述 一、哲学是什么?哲学不是什么? 二、哲学的主要构成部分 三、什么是形而上学? 四、西方哲学的几个主要阶段,一、哲学是什

2、么?词源学考察 哲学理论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 哲学,phi-losophy,原义为“爱-智慧”。 包含两个要素:作为超理性的爱,与作为理性的智慧。 问题:智慧是不是知识? 哲学并非单纯的智慧之学,而是表达出对终极智慧的追求与热爱,注重的是追求之过程。,哲学产生的两大条件:闲暇与好奇。(亚里士多德) 所谓闲暇,就是你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追寻智慧。 所谓好奇,则是一个人对世界、对人生一种自发的、没有功利的、不可遏制的探求心态, “由于好奇,人们才开始哲学思考。” “哲学始于疑惑”(黑格尔) 例如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世界存在而不是一无所有?,哲学不是什么?哲学与神学、科学的区别 “哲学,就

3、我对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象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张的都属于科学;一切属于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但是介乎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到兴趣的一切问题,几乎都是科学所不能回答的问题;而神学家们的信心百倍的答案,也已不再象它们在过去的世纪里那么令人信服了。,世界是分为心和物吗?如果是这样,那么心是什么?物又是什么?心是从属于物的吗?还是它具有

4、独立的能力呢?宇宙有没有任何的统一性或者目的呢?它是不是朝着某一个目标演进的呢?究竟有没有自然律呢?还是我们信仰自然律仅仅是出于我们爱好秩序的天性呢?人是不是天文学家所看到的的那种样子,是由不纯粹的炭和水化合成的一块微小的东西,无能地在一个渺小而又不重要的行星上爬行着呢?还是他是哈姆雷特所看到的那种样子呢?也许他同时是两者吗?,有没有一种生活方式是高贵的,而另一种是卑贱的呢?还是一切的生活方式全属虚幻无谓呢?假如有一种生活方式是高贵的,它所包含的内容又是什么?我们又如何能够实现它呢?善,为了能够值得受人尊重,就必须是永恒的吗?或者说,假如宇宙是坚定不移地趋向于死亡,它也是值得加以追求的吗?究竟

5、有没有智慧这样一种东西,还是看来仿佛是智慧的东西,仅仅是极精炼的愚蠢呢?对于这些问题,在实验室里是找不到答案的。各派神学都曾宣称能够做出极其确切的答案,但正是他们的这种确切性才使近代人满腹狐疑地去观察他们。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如果不是对于它们的解答的话,就是哲学的业务了。” 引自罗素西方哲学史绪论,二、哲学的主要构成部分 在十九世纪之前,一切学科统称哲学。哲学内部有一个结构,其中最基础的部分称为形而上学。笛卡尔把哲学比作大树,形而上学(亦称第一哲学)是树根,物理学是树干,其它学科是树叶。 因此,哲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在于形而上学。,三、什么是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有两种含义,其一是对终极实在的研究,这

6、是形而上学的本义;其二是指以静止、片面、孤立地看世界的方式方法,这是黑格尔、马克思哲学对传统独断论哲学所作的批判中谈到的含义。,“形而上学”(meta-physics)一词的来源:亚里士多德的弟子在编辑亚氏著作时,把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的那些部分单独归类,并称其为“在物理学之后”。在中文翻译中,借用了易经中的一句话“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将其译为形而上学。 “后”的双重意义:一是纯编辑学角度,二是从哲学为科学奠基的角度。科学研究具体的存在者(现象),哲学研究现象背后的本质、实在。,西方哲学中的形而上学传统:认为看不见、摸不着的经验范围之外的事物才是真正的实在,而经验内的事物都是现

7、象,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根据,即本质先于存在。形而上学即是对终极本质的研究,而科学研究特殊的存在者,因此,形而上学是科学的根据,或称为科学的科学。,形而上学包括两个密切相关的研究主题:本体论(ontology)与认识论(epistemology) 一、关于存在本身的研究:本体论 根本问题:有没有真实的存在?什么是真实的存在?真实的存在与现象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现象与实在 “ 哲学上引起最大困难的一个区分就是现象与实在的区分,事物好象是什么与它究竟是什么的区分。画家想要知道事物好象是什么,实践家和哲学家则想要知道它们究竟是什么然而如果实在并不就是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样子,那么,我们有没有办法知道究竟

8、有没有任何的实在呢?” 伯特兰罗素哲学问题,什么是实在?实在在什么意义上区别于现象? 亚里士多德关于实体的定义:既不述说主体也不依存于主体中的东西。 实在的两大特征:完全独立性、不生不灭。 现象则是依存性,有生有灭的。,本质主义:肯定现象背后有实在。 一元论:实在只是一种,或者是精神或者为物质或者为神。(唯物论、唯心论、神) 二元论:物质与心灵都是独立存在的实体。(笛卡尔) 虚无主义:没有实在,一切都是现象。 虚无主义的荒谬所在?,二、认识论(epistemology) 什么是知识?如何获得知识?即关于知识的本性、知识的来源、种类以及获取知识的方法的研究。,1、什么是知识? 知识:P知道X。

9、(a)P相信X真实存在 (b)X是事实 (c)P能够为X提供“逻各斯”(logos) 知识:已被证明为合理的真信念,2、获得知识的逻辑方法演绎与归纳 逻辑学研究推理形式的有效性,推理可分为演绎与归纳。 演绎:从一般性命题(原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它具有必然性的特点,即当形式有效时,前提真能够确保结论为真。,【1】所有的人都会死, 苏格拉底是人, 所以,苏格拉底会死。 【2】所有的天鹅都是会飞的, 所有的黑熊都不是天鹅, 所以,所有的黑熊都不是会飞的。,归纳:从个别上升到一般,即从一定数量的个别性事实,抽象、概括出某种一般性原理。它是或然性推理,前提只对结论提供一定的支持关系,前提真结论不一定真

10、。 【例】因为,天鹅A是白的,天鹅B是白的,天鹅N是白的, 所以,天鹅N+1也是白的。(或者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演绎与归纳各自的问题:归纳的结论不具有必然性;演绎不能推出新知识、前提的真无法保证、循环。,西方哲学概述 一、西方哲学的几个主要历史阶段: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 把握历史秩序背后的逻辑秩序。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1、古希腊哲学 主要特征:探求客观世界的本质。 主要哲学家:泰勒斯、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赫拉克利特: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

11、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一般在自然界中寻找世界的本源;而雅典三杰则将精神性的理念视为世界的本体。它们的学说被称为非物质主义,而不是主观唯心主义。他们认为,理念具有普遍性,与之相对的是特殊的存在者,后者通过分有、摹仿前者而存在。 前苏格拉底哲学更像是一种科学的还原主义,而柏拉图哲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形而上学本质主义。,2、中世纪哲学 主要特征:目光由外部世界转向内在世界,研究主观精神世界的本质;探讨信仰与理性的关系。 关于信仰与理性的关系,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二者截然对立,如德尔图良;二是认为信仰高于理性,但并非反理性,而是包含了理性。 德尔图良

12、:“雅典与耶路撒冷何干?学院与教会何干?异教徒与基督徒何干?” “ 因为荒谬,所以我相信。” 主要哲学家:安瑟伦、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安瑟伦:“主啊!我并不奢想能洞察你的崇高,因为我无法让我的理解力和你的崇高相比拟。但是,我渴望在某种程度上理解你的真理,我的心相信并爱着这真理。因为我不是寻求理解以便相信,相反,我是相信以便理解。因为我深信:除非我信仰了,我无法理解。” “正如正当的秩序所要求的,对于基督教信仰的奥秘,在我们用理性去研究以前,应先有信仰;同样,在我看来,如果我们已经在信仰上有了根基之后,不努力去理解我们所信仰的,那就是一种疏忽懈怠。”,3、近代哲学 主要特征:研究主客观世界

13、之间的关系;探求认识能力、方法及起源,知识的本质与分类。认识论。 主要哲学家: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兹、洛克、贝克莱、休谟、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前六位构成近代早期唯理论和经验论哲学,后四位构成德国古典哲学),早期近代哲学在认识论上主要关注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有两种针锋相对的回答:经验论与唯理论。 经验论:一切知识(观念)的来源最终都根源于经验。没有所谓的天赋观念。 代表人物培根、洛克、贝克莱、休谟 唯理论: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真理只根源于先天的理性能力。 代表人物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兹,判断的分类 先天判断:不以经验为前提,具有普遍必然性。 后天知识:以经验为基础,具有偶然性。

14、分析判断:谓词已经包含在主词中的命题。 综合判断:谓词没有包含在主词中。 康德之前的哲学家认为先天判断都是分析判断,后天判断都是综合判断,即只有先天分析判断与后天综合判断。康德认为,有先天综合判断,比如“一切发生的事情都有原因”,并且这种判断是科学的基础。于是他的问题是这样的判断是如何可能的?,天赋观念存在吗? 经验论者的观点 在有些人中间流行着这么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认为在理智里面存在着某些天赋的原则;即是说,一些基本的概念、共同的思想、记号,这些东西好象是印在人的心上一样;灵魂在最初存在时就获得了它们,并且把它们一同带到了这个世界上来。为了使没有偏见的读者相信这个假定的错误,,我只要指出这

15、一点就够了:人们单凭他们的自然能力,不必借助于任何天赋的印象,就能够获得他们所拥有的全部知识让我们假定心灵是一块白板;它是怎样得到加工的?关于这一点,我可以用一句话来回答来自经验。 洛克,人类理智论,唯理论者的回答 心灵本身是否完完全全是空白的,就好象一块还没有写上一个字的板?是否一切真理都依赖于经验,即依赖归纳?感觉对于我们的一切现实知识虽然是必要的,但却不足以向我们提供全部知识,因为感觉永远只能给我们提供一些例子。由此可见,像我们在纯粹数学中,特别是在算术和几何学中所见到的那些必然的真理,应该有一些原则不靠举例便可以得到证明,也不依靠感觉的证明,虽然没有感觉我们是不会想到它们的。 莱布尼兹

16、,人类理智新论,经验论的问题:由归纳而来的知识没有普遍必然性,导致怀疑论。 唯理论的问题:演绎的前提虽然是普遍性的观念,但如何获得天赋观念是问题。,笛卡尔 第一哲学(形而上学)沉思集,笛卡尔生平简介: 笛卡儿(Descartes,Ren),法国数学家、科学家和哲学家。他是西方近代哲学主要奠基人。他的哲学与数学思想对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这样一句话:“笛卡儿,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人类争取并保证理性权利的人。”,什么是形而上学的本义?(meta-physics) 马哲中的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相对,以一种片面的、静止的、孤立的眼光看世界。 真正意义的形而上学:以纯理性去把握超

17、越感官经验范围之外的对象,即研究超感官对象的学问。 亚里士多德名著形而上学的来源:其弟子在编辑亚氏著作时,把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的那些部分单独归类,并称其为“在物理学之后”。在中文翻译中,借用了易经中的一句话“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将其译为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在哲学中的地位: 在哲学原理中,笛卡尔把哲学体系比喻为一棵大树,其中形而上学是树根,物理学是树干,树枝是其它科学(主要包括医学、机械学和伦理学),第一沉思中的要点: 一、普遍怀疑的方法 作为方法而不是结论的怀疑论(古希腊的皮波主义与近代的休谟) 二、不是怀疑经验本身而是怀疑经验认识 三、对朴素实在论(存在一个经验之外的、不依

18、赖主体的客观世界)的怀疑 四、怀疑不是否定,1、怀疑作为笛卡尔哲学的起点、其作用和目的 2、如何怀疑? 3、感官经验本身的不可怀疑性与其作为信念之绝对可靠根据的可怀疑性,问题: 1、怀疑的缘起 2、怀疑的策略 3、怀疑的对象 4、怀疑的根据 5、作梦论证与邪恶精灵论证的要义 6、第一沉思的结论,第二沉思的要点: 一、从第一沉思向第二沉思的过渡 第一沉思对感官与理性两大思维的原则进行了彻底地怀疑,表明其并非绝对可靠。至此,似乎只有信念而没有知识。因此,要么陷入彻底的怀疑论,要么寻找到一个能够经受住怀疑论考察的知识,即阿基米德点,再在此基础上重建知识体系。笛卡尔为此找到了“自我”、“心灵”。,二、

19、“自我”的存在为何是绝对可靠的,即第一沉思的怀疑论为何对“自我”的存在失效? 三、“我思故我在”是推理还是第一原理?它的真理性由何保证?由此引出有别于感官经验和理性的更深的功能作为“我思”的直接的自身意识,即对意识的意识。,“当有人说我思想,所以我存在时,并非凭借三段论,从思想推论出存在,而是凭借心灵的单纯直观,将其认作自明的事情。从以下事实看,事情很清楚,假如他是从三段论推论出来的,就必须事先认识这个大前提:凡是在思想的东西都存在;然而,事实上,他得知这一点,是因为他体验到:他不存在便不可能思维。”,四、作为笛卡尔哲学真正开端的“我思”在近代哲学中的意义 黑格尔:“从笛卡尔起,我们踏进了一种

20、独立的哲学。这种哲学明白:它自己是独立地从理性而来的,自我意识是真理的主要环节。(哲学在它自己的土地上与哲理神学分了家,按照它自己的原则,把神学撇到完全另外的一边。)在这里,我们可以说到了自己的家园,可以象一个在惊涛骇浪中长期飘泊之后的船夫一样,高呼陆地。”,古希腊哲学探讨客观世界的本质,还没有产生主-客体的对立。 中世纪哲学以信仰中的上帝作为哲学的开端与终点,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 近代哲学从笛卡尔开始,则重新以理性作为自己的基地,不过与古希腊不同,近代的理性是自觉的理性,而古希腊的则是朴素的理性。,五、自我的本质是思维 1、本体论的层次区分 实体、属性和样式 2、这里的思维应理解为“直接的自

21、身意识”,而不是狭义的理智。 六、理智高于感官经验,第三沉思的要点: 一、由“我思故我在”提出真理的标准“凡是我们领会得十分清楚、明白的东西都是真实的”(“自然之光”) 二、该标准受到一个欺骗人的上帝的威胁,因此必须证明上帝存在而且上帝不会是骗子。,三、上帝存在的第一个证明从上帝观念出发 预备性前提:1、两类实在性(观念的客观的实在性与非观念的对象的形式的实在性)以及它们的三个等级(无限实体、有限实体、样式)2、因果原则(“凭借自然之光,显然可以看出,在动力因的、总的原因里,实在性一定至少与结果里的一样多。”) 3、观念需要对象作为其原因,并且该原因的形式实在性不低于该观念的客观的实在性。(“

22、一个观念之所以包含这样一个而不包含那样一个客观实在性,这无疑地来自什么原因,在这个原因里的形式实在性至少同这个观念所包含的客观实在性一样多。”),四、上帝存在的第二个证明追溯自我存在的原因(不是自我本身,也不是高于我而次于上帝的存在者) “具有这个上帝观念的我自己,倘若没有更完满的东西存在,能否存在?” 任何有限者的存在(它因的),只有当存在一个无限的创造力量时(自因),才能给以解释。因为有限者不能从无中生有,它的存在不能由它本身予以解释。 无中生有是上帝的本质特征,它否定了希望、怀疑等,因为在此,上帝的思想即是现实。,五、上帝存在的真理与真理标准之间的循环 笛卡尔诉诸自然之光或者清楚明白的知

23、觉能力 ,借以证明上帝的存在以及上帝不是骗子,而上帝存在,上帝不是骗子这个事实,则使沉思者不再怀疑清楚明白的知觉是否可靠。 确认真理的标准的有效性,需要上帝存在这个真理; 但是,这个真理却依赖于真理标准。,阿诺德在第四反驳指责这种循环: “我还有一个担忧,那就是,当作者说,只是由于上帝存在,我们才能确认我们具有清楚明白的知觉时,如何避免陷入循环论证。然而,我们所以能够确认上帝存在,只是因为我们清楚明白地知觉到这一点。因此,我们确定上帝存在之前,应该已经能够确认,我们清楚明白知觉的一切都是真的。”,第四沉思要点: 一、如何理解从第三沉思到第四沉思的过渡? 第三沉思讨论真理的标准,第四沉思讨论错误

24、的根源(类似于神义论问题),伊壁鸠鲁悖论:如果是上帝想阻止“恶”而阻止不了,那么上帝就是无能的; 如果是上帝能阻止“恶”而不愿阻止,那么上帝就是坏的; 如果是上帝既不想阻止也阻止不了“恶”,那么上帝就是既无能又坏; 如果是上帝既想阻止又能阻止“恶”,那为什么我们的世界充满了“恶”呢?,二、对错误的三重分析 第一层含义:单纯的无知(由于人类的有限性,他具有上帝的全知) 第二层含义:在应该有知的地方无知。 第三层含义:在应该无知的地方假装有知。(苏格拉底的自知无知),三、两种自由分别导致真理与错误 第一种自由:被内在决定了的自由借助于上帝而通往真理 第二种自由:无所谓的自由由于人自己没有限制这个自

25、由而通往错误,四、相容论与不相容论 前者主张自由意志可与决定论相容,后者则认为,自由要求能够做或不做,甚至不为我们自己的本性所决定,即自由必须能够选择与原来相反的决定。 笛卡尔的观点:自由与内部决定相容,但在某些境况下我们选择所采取的方式并非内部决定的,即自由意志并非总是被决定。凡出自自己选择的行为,都是自由的,这种选择可能完全为真的清晰知觉所决定,也可能未被决定。,第五沉思的要点: 一、认识本质先于认识存在(形而上学) 二、物质的本质是广延 三、本质(世界)的客观性(即不依赖于思想,本质由思想发现而非由其虚构) 四、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本体论证明与宇宙论证明的区别: 后者基于因果性原则,由

26、果(心中的观念或者自我的存在)溯因(观念或自我的原因,即上帝);前者从上帝的概念中推出上帝的存在。,第六沉思要点: 1、从第五向第六沉思的过渡。第五沉思已经阐述了外部世界的本质,第六沉思试图证明外部世界的存在。,2、关于身心之间的区别。本体的二元论。 3、关于从感觉出发对物质世界的证明。 4、本体二元论的理论困境。,笛卡尔(传统有神论)与斯宾诺莎(泛神论)在本体论上的区别: 1、后者只有一个实体,即上帝,而前者认为上帝是第一实体,心灵与物质是第二实体。后者认为第二实体的概念是不合逻辑的。 2、关于上帝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笛卡尔:上帝创造世界。 斯宾诺莎:上帝即世界。,笛卡尔:上帝创造世界,因此

27、上帝是超越性的存在,卓越地包含世界的一切实在性。世界曾经并不存在,而是由上帝的意志所创造,表明世界的存在不具有必然性。上帝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外在性的创造。 斯宾诺莎:上帝与世界的关系实际上是实体与样式的依赖的关系,这依赖并非创造,而是数学式的演绎关系。实体与样式分别类似于几何学的公理与定理。公理并非创造而只是演绎出定理,同理,上帝并非创造而只是流溢出世界。因此,正如定理虽然后于公理,但仍然具有必然性,世界虽然依赖于上帝,但也具有必然性。因此,世界与上帝之间是内在性的同一性关系。,笛卡尔的唯理论 唯理论是一种知识理论(与经验论相对立),它主要关注: 一、知识的来源 二、如何建构知识体系,一、知识

28、的来源 知识不来自经验,而是与生俱来的,有天赋观念。其主要特征在于万民同意、普遍赞同。 笛卡尔认为,心灵有一种理智直观的能力,心灵之眼清楚明白地知觉到的就是天赋观念。,二、如何建构知识体系 唯理论主张演绎法,他们认为通过对普遍的天赋观念进行理性演绎即可得出所有的个别性命题,从而建立知识大厦。,唯理论的问题: 一、结论超不出前提,因而没有新内容。演绎法更适合作为教学方法,而不是科学发现法。 二、如何保证这样建构起来的知识是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或者说如何保证外部世界就是如其所描述的那样存在?,近代哲学的两种二元论: 、认识论上的二元论心灵认识的直接对象是自身内部的观念,而不是外部世界本身,相反心灵

29、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是间接推理的结果。因此,问题在于,心灵如何超越自身以获得关于存在本身的知识呢? 唯理论与经验论都认可认识论的二元论,不同之处在于前者认为观念是天赋的,而后者认为观念是从经验而来,或者把观念就等同于经验。,、本体论上的二元论 笛卡尔的心物二元论,心与物异质、互不影响。心的本质属性是思维,样式是肯定、意念、相信、怀疑等等;物的本质属性是广延,样式是大小、形状、运动等等。,两种二元论之间的关系是紧张而不是融洽的。认识论的二元论不仅不是本体二元论的前提与原因,相反,前者蕴含着后者的否定。,思考题: 1、伽桑狄批评笛卡尔的普遍怀疑缺乏一种哲学家应有的真诚态度,你认可这种批评吗? 2、假

30、如你觉得这样一种想法是可能的或者至少是可以设想的:你此刻仍然在床上睡觉,只不过是梦见自己在读一本哲学书。你该怎样向你证明这不是真的,你其实正醒着?,3、你相信有一个外部世界吗?如果相信,请你证明你的信念是合理的。如果不相信,也请你说明你的理由。 4、笛卡尔是如何攻击先天知识(如2+3=5之类的数学命题)的可靠性? 5、分别阐述认识论上的二元论、本体论的二元论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6、你认为存在是否是一种属性?为什么? 7、简述上帝存在证明在笛卡尔哲学建构中的理论意义。,8、简述唯理论与经验论在关于知识来源问题上的各自观点。 9、请你简要谈谈一个唯理论者将会如何构建他的知识体系。 10、

31、为什么说本体论上的二元论是唯理论的理论前提? 11、谈谈本体论的二元论与身心交感说之间的冲突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洛克哲学 一、驳天赋观念 普遍同意是天赋观念的充分条件? 普遍同意是天赋观念的必要条件?,二、经验论原则 “一切观念都来自感觉和反省让我们假定心灵是一块白板;它是怎样得到加工的?关于这一点,我可以用一句话来回答它们都得自经验。” 什么是感觉(观念)?什么是反省(观念)?,三、简单观念 1、什么是简单观念?“每一个本身都不复合,它里面除了包含着一个齐一的现象和心灵中齐一的概念之外,什么也不包含,而且它是不能分成不同的观念的。”,2、有哪些简单观念?一方面,在感觉中有通过五个感官得来的

32、观念,如红、圆、香、甜、硬等。另一方面,在反省中,有通过对内心活动的知觉得来的观念,如兴奋、幸福、忧郁、痛苦等。(思考题:苹果以及我是不是一个简单观念?) 3、心灵既不能制造简单观念也不能毁灭简单观念。(即,心灵不是简单观念的原因),四、两种性质的学说 1、该学说的背景(伽利略、笛卡尔) “只有事物的可测量的力学性质才值得构成科学的规律”方法论原则 “只有事物的可测量的力学性质才是实在的。”形而上学命题,2、洛克的表象论 表象论是一种知觉理论,知觉理论是一种认识论。有三种不同的知觉理论:朴素的实在论、表象论与现象论。,(1)朴素的实在论 心灵知觉的直接对象是外部世界(存在本身),外部世界不依赖

33、于知觉而独立存在。常识的观点 (2)表象论 心灵知觉的直接对象是心灵中的观念,但承认外部世界具有不依赖于知觉的客观实在性,并且外部世界是心灵中观念得以产生的原因。物理学的观点,罗素:“朴素实在论导致物理学,而物理学如果是真的,它将表明朴素实在论是错误的。因此朴素实在论如果是真的,则它是错误的;因此它是错误的。”,(3)现象论 心灵知觉的直接对象是心灵中的观念,但不承认外部世界具有不依赖于知觉的客观实在性,它认为外部世界只是观念的逻辑构造。(贝克莱,“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唯心主义的观点。,3、表象论所特有的问题 既然一方面表象论承认外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另一方面心灵直接认识的对

34、象只是心灵中的观念而不是外部世界本身,那么就存在一个它所特有的问题:心灵能否认识外部世界?如何认识? 洛克的回答:心灵通过对作为结果的观念的直接认识间接地推论出作为原因的外部世界的知识。,表象论进一步的问题:心灵中的这些观念是否如实地、正确地表象了作为原因的外部世界?即上述间接推论的有效性如何保证? 洛克的回答:既是又不是。第一性质的观念如实地表象了外部世界的对象,而第二性质的观念则不然。,4、什么是第一性的质“是这样一种性质,不论物体处于何种状态,它都绝对不能与物体分开;不论物体遭受什么改变与变化,受到什么力量压迫,物体都能永远保持它们。” 第一性的质有哪些凝性、体积、广延、形状、运动或静止

35、,数目。,5、什么是第二性的质“实际上并不存在于对象本身中的东西,而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借物体的第一性的质,即借物体的各个不可见的部分的大小、形状、组织运动等,在我们心中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例如颜色、声音、滋味等。”,6、两种性质学说的问题 (1)关于第一性质的观念与原型相似的论点。 (2)洛克对第二性质的观念是主观的这个论证同样适用于第一性质。 (3)洛克对第一性质是客观实在的这个假定与其经验论原则相矛盾。,五、洛克的实体学说 (1)实体的根本特征:自我支撑。它是自因,独立存在。实在。与实体相对的是现象,即不能独立存在,依赖性的存在。 (2)洛克认为有两种实体:物质实体与精神实体。物质实

36、体是感觉观念的原因,精神实体是反省观念的原因。 (3)洛克认为关于实体没有清楚,而只有含混的观念。因为心灵关于它们没有清楚的经验。 (4)洛克对实体存在的断定与其经验论原则是矛盾的。其实体学说是形而上学的残留。,六、洛克的抽象观念的学说 (1)共相问题产生的背景。(一般名词指称什么?) (2)在本体论上关于共相问题的两种观点:柏拉图的实在论与亚里士多德的实在论。前者认为共相先于并独立于个别而存在,即是实在,并且共相独立于心灵而具有客观实在性。(客观唯心主义)后者认为共后于、寓于,即依赖于个别而存在。,(3)英国经验论哲学从认识论角度提出并试图解决共相问题。其问题是:我们如何把一个特殊对象认作是

37、一个人?(注意与本体论问题相比较:人是什么?) (4)经验论哲学家们在本体论上支持亚里士多德实在论而反对柏拉图实在论。 (5)三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概念论、意象论与唯名论。 (6)洛克支持概念论,但关于心灵如何获得概念,或抽象观念,有三种相互矛盾的说法或观点(代表论、取交集、取并集)。,思考题: 1、洛克为什么要驳斥天赋观念?如何驳斥的? 2、有哪三种主要的知觉理论?它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洛克支持哪种知觉理论? 3、洛克如何解决表象论的特有问题,即:心灵能否认识外部世界?如何认识? 4、洛克区分第一性质与第二性质的标准是什么?,5、洛克为什么认为心灵关于实体没有清楚而只有含混的观念? 6、为

38、什么说洛克的实体学说与其经验论原则是矛盾的? 7、在本体论上关于共相问题有哪两种主要的观点? 8、概念论与唯名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9、洛克在抽象观念如何形成这个问题上有哪三种解决方案,为什么说它们是相互矛盾的?,贝克莱哲学 1、反抽象观念论 2、驳物质实体 3、观念论,1、反抽象观念论 (1)陈述三个层次的抽象 一、孤立地单独考察每一具体性质;二、从具体性质中抽象出一般性质;三、以一般性质为基础构造出一般存在物的概念。 这三个层次是层层递进的。,(2)驳斥1的思路与意义 首先,贝克莱给出了可以抽象的标准:可独立存在的事物才能抽象。其次他又发现,事物的诸多具体性质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即没有任何一

39、个性质是独立存在的,因此第一个层次上的抽象是不可能的。而由于后面两个层次的抽象建立在第一层次之上,因而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一切抽象都是不可能的。,这个驳斥具有深刻的辩证法的意义。他洞察到事物之间的普遍关联性,因而他意识到抽象的危险性,即如果世界本身是一个由普遍关联的事物构成的整体,那么试图孤立地、片面地考察世界的某个部分,试图割裂这个部分与其它部分之间的关联就是错误的,是狭义的形而上学的作法。,(3)驳斥2(主要针对洛克的论据) 洛克的论据:使用(一般)名词就意味着具有抽象观念。“语词成为普遍的乃是由于语词被用作普遍观念的符号。”(概念论) 贝克莱的观点:“一个语词之成为普遍的并不是由于它被用

40、作一个抽象的普遍观念的符号,而是由于它被用作许多特殊观念的符号,这个符号一视同仁地向心灵提示出这些特殊观念中的任何一个。”(唯名论),进一步表述:没有抽象观念,但有普遍观念,而普遍观念同时就是特殊观念。 代表论:“我们将会承认一个本身被看作特殊的观念之所以能成为普遍的,只是由于我们用它来表示或代表所有属于同一种类的其他特殊观念。” 代表论的问题:一、如果没有类,如何代表?如果没有抽象观念,如何构建类?二、特殊观念之间的相互代表是荒谬的,相似不等于相同。(张冠李戴),2、驳物质实体 主要驳斥了五种意义的物质,其中第一个批判是基础性的。 一、 经验论原则:一切知识都依赖于经验。 二、经验论原则与形

41、而上学的矛盾 三、 经验论原则中的经验包括当下的经验与非当下但可能的经验。,四、经验论原则仅仅是一条知识论标准,它所断定的只是:关于事物存在与否的知识依赖于经验(主体、心灵)。但是,并不是关于事物本身存在与否的标准。它肯定的只是:如果我们要获得关于事物存在的知识,那么就必须有关于它的经验;或者说,如果没有关于它的经验,那么就没有关于它的知识。但没有关于事物存在的知识,并不意味着事物本身不存在。(只能确定我们不知道该事物是否存在)即,事物本身是否存在(什么事物存在?)这是一个本体论的问题,而不是认识论的问题。但是,贝克莱把经验论原则上升为本体论原则:只有可经验的事物才存在。即“存在就是被感知。”

42、,(1)批判独立于心灵的外物 两个关键性论据:一、经验论原则;二、经验的直接对象是心灵中的观念。 结论:一切存在(除心灵之外)都只是观念,都依赖于心灵的感知。因此,没有所谓在心灵之外的独立存在的物。“物是观念的集体。”,(2)物质是一种惰性的、无感觉的实体,第一性质存在于这个实体之中。 这种观点蕴含着一个矛盾:因为一方面,物质被认作惰性的、不思维的实体,而;另一方面,所有性质都只是观念,而观念的存在依赖于被感知。,三、物质之作为观念与之相似的东西 批判要点:观念只能与观念相似。 四、作为各种性质之依托的基质 批判要点:它直接与经验论原则相矛盾 五、作为观念产生之原因的物质实体 批判要点:一方面

43、,观念的产生似乎无需外物(如梦境);另一方面,外物的存在也无法解释观念的产生。(二元论的理论困境) 六、批判两种性质的学说,3、观念论 (1)两种存在:观念与心灵。观念依赖于心灵。 (2)两种观念:感官观念与想像的观念。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有限心灵并不创造前者,而只能接受(感知)。客观唯心主义,而不是主观唯心主义,更不是唯我论。,曾有个年轻人开言道:“上帝 一定要认为太希奇, 假如他发觉这棵树 存在如故, 那时候却连谁也没在中庭里。” 答敬启者: 您的惊讶真希奇: 咱时时总在中庭里。 这就是为何那棵树 会存在如故, 因为注视着它的是 您的忠实的上帝。 罗素西方哲学史,P-对事物X有经验

44、。 Q-知道X是存在的。 R-X是存在的。 经验论原则:如果P,那么Q;只有P,才Q。,如果P, 那么Q; 如果Q,那么R - 如果P, 那么R (如果对事物X有经验,那么X是存在的) 这是一条关于“什么是存在的?”这个本体论问题的解决标准。但只是给出了该问题的充份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而且并没有回答“什么是不存在的?”的问题。,问题:“如果非P,那么非R ” 成立吗? 只有P,才Q;(经验论原则) T 如果非P,那么非Q; (否定前项)T 如果非Q, 那么非R; F - 如果非P,那么非R。 F 因此,即使对X没有经验,也不能断定X不存在,而只能断定我们不知道X是否存在。,1、简述古罗马多神

45、教文化与基督教文化之间的差异。 2、简述修道运动产生的原因、发展阶段及其实质。 3、近代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认为意大利文艺复兴主要是希腊逃亡者带来的礼物,试对这个观点加以评判。 4、简述路德“因信称义”的思想内涵,并结合该思想谈谈德国宗教改革产生的原因和实质。,5、马克思对路德思想有如下评论: “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 “他使僧侣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 请对马克思的评论加以解释与分析。 6、简述“阿维农之囚”事件的过程及其实质。 7、简述十字军东征产生的背景及其历史意义,8、谈谈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课程设置及其产生的历史影响。 9、简述教父哲学与经院哲学的相同点与差异 10、结合中世纪的现实状况谈谈骑士精神的特点。 11、谈谈哥特式教堂的特点及其所表现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