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主义形成.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31491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0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民族主义形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中国民族主义形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中国民族主义形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中国民族主义形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中国民族主义形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民族主义形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民族主义形成.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民族主义的形成,中国民族主义的形成,1、“中国”之概念的演变与争论 2、汉民族的自我观与世界观,1、“中国”之概念的演变与争论,古汉语里的“国”与“或”字相通,原意是指“城”、“邑”。先民往往以部落首领的居住地为中心,慢慢形成居民点或者城市。城里就成了“国”,城外则为“郊”。所以,远古时期的“国”不过是一个部落或宗族的聚居地而已。,“中国”之概念的演变与争论,据历史学家考证,后来部落首领拥有的城、邑可能越来越多,于是将其中较大的、首领居住的城邑称为“国”,“国”就具有了都城的含义。到了西周时期,周王被称为“天子”,由他分封的“国”被称为诸侯;天子和诸侯居住的城邑都是“国”,那么如何加以区分

2、呢?于是天子居住的国便被称作“中国”,意思就是“中央之国”。,“中国”之概念的确定,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已经名存实亡,“中国”当然已不再是他的专利,很多大诸侯们的国自然也成了“中国”。再以后,随着秦始皇统一天下,秦朝时期的“中国”范围,已经初具模型。此后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一般说来,一个中原王朝建立后,它的主要统治区就可以被称为中国,而它所统治的边远地区以及统治范围之外就是夷、狄、蛮,就不是中国。”,“中国”之概念的演变与争论,2、汉民族的自我观与世界观,“夷夏之辨”与汉文化扩张 汉民族的自我观与世界观,“夷夏之辨”与汉文化扩张,古代中国的“夷夏之辨”不仅强调了“诸夏”文化对夷狄地区的优越感

3、,强化了“诸夏”文化对于夷狄文化的蔑视,更是天然地赋予了“诸夏”向“四夷”扩张的权力。因为在古人心目中,“华夏”(中国)与“夷狄”之间,虽然有民族性、地区性之间的区分,但更主要的是礼仪与非礼仪、道德与非道德、文明与野蛮之间的差别。而“夷”经过教化以后,是完全可以归并于“夏”之中的。关于这一点,孟子说得最干脆:“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征服者反被征服,中国历史上,虽然蒙古、满洲等“异族”一度以武力征服了以汉族为主的华夏民族,并建立了元、清等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统一王朝,但是,由于这些民族在文化上要远远落后于中原地区的汉族,于是在统治过程中却出现了“征服者反被征服”的独特文化现象。尤其是中国

4、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帝国的统治者们,自建政之初就自觉采取“汉化”政策。,汉文化扩张的极限,汉文化在扩张到一定范围之后,便达到了它的极限;更重要的是,汉民族(华夏民族)的对外文化扩张,在很多历史时期是在完全被动的状态下才发生的。上文提及的“征服者反被征服”的历史现象,就是一种完全被动状态下的文化扩张。这是由汉民族的民族特性和文化传统所决定的。历史学家认为,“到了汉代,华夏族群边缘大致已移到华夏能生存的生态极限,或华夏控制力的极限;东至海,北连大漠和草原,西接青藏高原边缘,南至两广云贵地区。”,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在理论上拥有天下一切的皇帝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向汉族文化区或农

5、业区之外扩展,因为在这一范围之外的土地不生五谷,对国家毫无益处;这一范围之外的人不知礼仪,非教化所及。”,汉民族的自我观与世界观,我们的古人不仅始终认定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外来的集团或个人则天然地成为“边缘”,因而被称为“四夷”,而且他们还把“世界”想象成陆地和海洋两大部分,即所有的“可居之地”都被“四海”所环绕。这形成了中国古人从未被质疑的世界观。,根深蒂固的自我中心意识,虽然华夏族群(中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不乏与异域的文化交往和经济往来,更有少数中国外交家和学者、高僧为后世留下了中外交流的动人篇章,但总的来看,直到十九世纪中期西方民族用他们的钢枪铁炮强行撞开了中华民族封闭的大门之前,这种

6、自我中心的世界观和文化观念没有从根本上动摇过。,根深蒂固的自我中心意识,自古以来华夏文化总是居于优势的,对外开放的主要流向都是在输出中华先进文明。历朝历代的“四夷”来华,都是为了寻求“真知”。中国古代,外国的新奇事物虽然也有所引进,但学习外国的思想却没有也不可能产生。,“海外”的歧视性含义,在中国古代,“海”除了通行的“海洋”之意以外,还特指“荒远之地”等含义。尔雅释地中有“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的说法,可见那时的“四海”不仅包括“中国”,还囊括了“夷”、“狄”、“戎”、“蛮”等中国以外的地方,几乎涵盖了古人视野所及的整个世界。照此逻辑推断下去,“海外”则指的是比“夷”、“蛮”等荒

7、远之地还要偏僻遥远的“世界之外”了。,二、“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界定,海外华人移民与华文文学 “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在中国大陆 “世界华文文学”概念之形成,“海外华人移民”:世界性的历史现象,早期移民:南洋(马来西亚、新加坡)、东南亚地区 台湾、香港、澳门的华人移民 近现代历史上的西方移民,公元15世纪初,马来半岛已有华人居住; 1865年,中国与英、法两国商订了中国契约与劳工出洋办法,大批中国劳工开始前往马来亚从事开矿和种植橡胶劳动。,美籍华人作家李黎谈华人移民,中国人远渡大洋侨居西方(主要是美洲)的历史,如果从较具规模的移民开始计算,至少也有一百多年了。早期的移民几乎全是劳工或小生意

8、人,直到二十世纪中期,才渐有新移民去的知识分子和有受高等教育机会的第二代华侨,于是才有了华人的作品出现。,“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在中国大陆,1979年,北京当代杂志发表白先勇的永远的尹雪艳,随之而来的便是“台湾文学”、“香港文学”的命名。 1982年,召开了全国首届“台港文学讨论会”。 1986年召开第三届时,更名为“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讨会, 1990年第5届更名为“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讨会,“海外华文文学”之歧义,早在1986年,新加坡学者杨松年先生在出席深圳大学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学术讨论会”时,就针对“海外华文文学”明确提出了反对意见,理由是:以这一名称来称呼中

9、国以外的华文文学,有“以中国为唯一中心之嫌”。,“海外华文文学”之歧义,几乎从“海外华文文学”这一名称的最初诞生之日起,一些被纳入到“海外华文文学”之列的作家,就表达了自己的不解和不满。一部分寄居欧美的华文作家认为自己的作品充满了“中国意识”,不应被排除在“中国文学”的大家庭之外。,“世界华文文学”概念之形成,1992年,在江西召开的第六届“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上,与会者有感于“世界范围内的华文热”正在升温,于是发起成立了一个“中国世界华文文学筹委会”。 1986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的旅美华人学者刘绍铭等人,在德国发起名为“中国文学的大同世界”会议。 1992年,在台北召开了“世界华文作

10、家协会”第一次大会。“世界华文文学”遂流行起来。,“世界华文文学”之悖论,华文文学是怎样具有“世界性”的?其“世界”之特征从何而来?一些中国大陆学者对此的解释是:因为中国文学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所以华文文学早已不再是一国之内的文学现象,而是“中国文学及其在境外的延伸和拓展”,从而使得华文文学具有了“世界性”;有学者甚至还不无自豪地宣称:“走向世界的华文文学,已经突破中国文学的疆域,成为全球性的文学大家族之一了。”,“世界”不包括中国?,我们有一个名为世界文学、专门译介外国文学作品的重要杂志,是绝对没有中国文学作品的;此外,还有一个以专门介绍外国电影理论而闻名的世界电影期刊,被认为是“熟

11、悉和学习外国电影知识的最重要的窗口”。可如果你想从中了解一些中国电影的动态,那就大错特错了。,第二章 “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基本特征,一、“华文文学”的语言属性:汉语 二、“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流浪与放逐主题 三、“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中国意识 四、“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多元化特征,一、“华文文学”的语言属性:汉语,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华文文学与华人文学的关系,就更为复杂了。这种浪漫的文化想象前景固然诱人,却未必可靠。笔者的观点是:慎提“华人文学”。我们说“马来西亚华文文学”当然是可以的,但如果改成“马来西亚华人文学”,不仅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歧义,还可能导致一系列文学以外的问

12、题。,屠格涅夫论俄语,当我对我的祖国有疑惑、伤感的意念的时候,你,你这伟大而有力的俄国语言你是我唯一的依靠和帮助。我不能相信如此的语言不是属于一个伟大的民族的。,二、“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流浪与放逐主题,放逐:故国的丧失与被迫流亡 回归:故国思念与文化怀旧 流浪:精神家园的丧失与寻找,“放逐”与华文文学,海外华文文学作为中国文学在海外的延伸和世界流亡文学的组成部分,既继承了中国文学史上思国怀乡的余绪,又深受世界流亡文学的影响,不仅力图从文化、历史、心理角度探讨放逐的中国人同祖国文化的关系,而且将放逐者心态作为创作的基本主题。因此,在作品中,他们以其切身的感受将放逐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邹绍

13、军:海外华文文学的放逐主题,傅雷论“放逐”,要说exile,从古到今多少大人物都受过这苦难,但丁便是其中的一个,我辈区区小子又何足道哉!据说神曲是受了exile的痛苦和刺激而写的,我们倒是应当以此为榜样,把exile的痛苦升华到艺术中去。 傅雷家书,白先勇论“放逐”,战国时代中国首位伟大诗人屈原政治理想不得申而放逐,以“离骚”寄意,抒发内心的悲怆,今日台湾的作家也为国难沉痛,满腔悲情,他们的作品可能也不自觉地回应了这忧时伤国的伟大传统。,高行健的放逐意识,在高的作品中形成了一种理论,其实也是一种生存的艺术。唯有艺术与文学才值得人活,也才能让人活下去,唯一的出路便是逃亡。高行健幸亏出逃,先从中国

14、,随后浪迹全世界,他幸亏深深置身于艺术与文学的实践,同时又对行将结束的这个世纪导致人类濒临深渊的那些偌大的原则和伟大的意识形态一概拒绝,才创造了这样一部令人困惑又如此着迷的作品。,回归:一种生命的冲动,人的一生中,从来到这个世界被简短脐带的那一刻起,就为回归母体的原始冲动所困扰。母体中充满了温暖和安全感,但因无法改变的现实,他们被迫离开了这个温暖的天地,被推到了一个变动不居、充满危机和困扰的世界,永远不得安宁。于是在潜意识里,就产生了一种重新回到母体的原始欲望。,回归故国与传统,世界各国的流亡作家都将祖国历史文化作为精神上的故乡,在因失根而感到痛苦和绝望时,便把故乡及历史文化作为他们精神上的安

15、慰。,流浪:“失根者”的创伤,於梨华在小说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中,借主人公牟天磊之口喊出了一代人的心声:“我们都是没有根的一代。”,三、“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中国意识,“中国”在当代汉语中的复杂含义 从“乡土中国”到“文化中国”,当代“中国”的复杂含义,“中国”一词在种种操作之中,意义在种族(race)、民许(nation)、国家(state)之间华东,呈现模糊不清的面貌,再加上“爱国主义”、“祖国”之类情感意味极浓的词语经常与“中国”一词互用,使涵义变得更加微妙。饶芃子:本土以外。,海外华文文学“中国意识”的普遍性,一个人在异域,坚持用汉语写作,不论他是什么样的人,华人还是外国人,都说明他

16、对于“中国”有着某种层面的亲和,都是一种“中国意识”的体现。,“中国意识”的复杂性,“海外华文文学的中国意识”这样一个命题,触及到一个相当敏感的领域,对于本土的研究者而言,尤其应当抱持审慎的态度与客观的观察,否则,会引起诸多误解,也会混淆许多问题。,四、“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多元化特征,国家和地区的复杂性和多元化 文化认同的多元化:本土性、中国性与世界性 文学形态的多元化:通俗文学与精英文学并行,第二编 台湾文学 第一章 台湾文学发展概况,第一章 台湾文学发展概况,一、日据时期台湾旧文学(18951920) 二、台湾新文学运动(19201945) 三、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学(19451947)

17、 四、五0年代:反共“战斗文艺”与怀乡文学 五、六七十年代:现代主义文学及“乡土文学”的兴起 六、当代台湾文学的多元化与政治化特征,一、日据时期台湾旧文学(18951920),“弃儿之苦”与亡国之羞 连横、丘逢甲、许南英 “汉诗运动”与台湾旧体诗的创作高峰 延汉学于一线,维系斯文于不坠,二、台湾新文学运动(19201945),1、发端期(19201926) 1919年,在东京的一群台湾青年成立了“声应会”(同声相应之意。) 1920年1月,在东京成立了“新民会”,林献堂任会长,创办台湾青年。 1921年10月,“台湾文化协会”在台北成立,蒋渭水任专务理事。,发端期主要作家作品,黄呈聪:论普及白话文的新使命 张我军:乱都之恋(台湾新文学第一部诗集) 赖和:一杆称仔 杨云萍:弟兄、光临等,2、高潮期(19271936),1928年,日本共产党“台湾民族支部”成立。 1930年,台湾原住民“雾社起义”。 主要作家作品: 赖和:善讼人的故事、南国哀歌 杨逵:送报夫 吕赫若:牛车 王诗锒:沙漠上之旅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