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思想史.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33332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260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财政思想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0页
中国财政思想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0页
中国财政思想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0页
中国财政思想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0页
中国财政思想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财政思想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财政思想史.ppt(2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财政思想史,财税学院 教授 孙文学 2003 中国 大连,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2,前 言,一、学习中国财政思想史的目的和意义 国家财政有二翼一体,即国家税收、国有资产和国家预算;财政学也有二翼一体,即外国财政、中国财政思想历史和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的财政学。换言之,就是借鉴外国的经验,继承民族的历史,发展现代财政学。就是说只有掌握了外国财政、中国财政思想史和社会主义财政学,才算真正掌握了财政学这门知识。以前我们学过了外国财政和社会主义财政学。今天我们就学习中国财政思想史。,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3,

2、前 言,那么,为什么要学习中国财政思想史? 1、整理历史古迹,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树立爱国主义情操。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走在世界前列。财政思想史也是一样,中国许多财政思想,远在春秋战国时就已经形成,而西方却在十六世纪、十七世纪才形成。我国历史上的先进思想,应该进行整理、发掘,传之于世界,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不能妄自匪薄,更不能数典忘祖。,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4,前 言,2、继承前人的宝贵财富,发展现代财政科学,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财政理论奠定基础;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有一个发展与继承

3、的关系。有的人从历史虚无主义出发,认为中国的历史都是多余的。实际上大家都知道,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要发展先要继承。这就是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继承前人的宝贵财富,发展现代财政科学,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财政理论奠定基础。,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5,前 言,3、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发掘历史上财政思想的宝贵文化财富。社会科学没有实验室,历史就是最好的实验室。历史的得失、成败、功过、是非就是我们的经验教训。宋代的苏辙说过:“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国之所以存亡,事之所以成 败,常必由之。”南宋叶适曾说:“财者,今日之大事也,必尽究其本末而后可以措于政事。

4、”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称财政为“庶政之母”。,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6,前 言,我国建国以来,三代领导人都有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学习和研究中国的历史,而江泽民更突出地强调了财政史和财政思想史。他在中央党校给财政工作干部讲话时,多次引用古人的话,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他在讲到财政的作用时说:我国封建时代的当政者就十分重视财政的作用,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北宋的王安石变法、明代的张居正改革等,都把财政改革作为一个主要内容,各个朝代的更替,往往与财政的强弱有密切关系。,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7,前 言,在讲到精简机构

5、问题时说:古人说:“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就是说,从事生产的人要多,财政供养的人要少,谋划生产的 人要勤奋,用财的人要节俭,财富才会富足。如果事情相反,“生之者寡,食之者众”,必然难以为继。显然历史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8,前 言,原财政部长项怀诚在山东大学的讲话说: “大家知道,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在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时候,都要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从战国时代的商鞅变法,到汉武帝时代的桑弘羊改制;从北宋时代的王安石变法,到明代万历年间的张居正改制-这其中既有

6、政治问题,又有经济问题,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而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有足够的历史知识和人文素养才能加以批判地继承。”,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9,前 言,显然,学习和研究中国财政思想史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对于研究财政思想史的态度有两种:一种是态度认真,在这种态度下,他们尊重中国历史,认为中国的现在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发展没有中国的历史就没有中国的现在,也是中国国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研究中国的现实问题,首先要了解中国的历史;另一种态度是不认真,在这种态度下,他们不尊重中国的历史,认为中国的历史可有可无,中国的历史是一片黑暗,中国如果没有历史

7、的过去可能现在会发展的更好。所以不愿意研究中国的历史。,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10,前 言,这两种态度哪一种正确呢?大家都会赞成前一种态度,因为前一种态度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符合认识论,符合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后一种态度是历史虚无主义违反历史发展规律,违反认识论,违反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更严重地说,这是一种数典忘祖的态度。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五千年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很可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应该继承下来,流传下去,发展开来,这就叫继往开来,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而要发展,首先要继承。我们应该继承前人的遗产,为开拓未来

8、奠定深厚的文化底蕴。,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11,前 言,二、中国财政思想史的概念 是从中国财政史中独立出来的一门历史科学 。具体地说应该 这样表述:经济学-经济史-财政史-财政思想史是研究中国历史上各发展阶段上的理财家、思想家、政治家的主要财政学说和财政理论产生发展演变规律的一门科学;,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12,前 言,中国财政思想史与中国财政史的区别 中国财政思想史与中国经济思想史的区别 中国财政思想史与中国赋税思想史的区别,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13

9、,前 言,三、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对象:理财家、思想家、政治家理财言论和规章制度; 内容:所体现的财政思想和规律 以马列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辩明真伪、分清是非 抓住实质、去粗取精 找出规律、合理扬弃 科学分析、正确评价,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14,前 言,研究中国财政思想史难度大 1、资料难搜集,2、真伪难辨别,3、价值难估量,4、语言难理解 。 正确的方法 运用马克思列宁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结合历史上的具体政治经济背景,对各个时期的财政思想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

10、 “知古而不泥古”、“观往而鉴今”。,中国财政思想史,财税学院 教授 孙文学 2003 中国 大连,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16,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先秦财政思想,第一节 先秦时期财政思想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社会经济背景 社会政治背景 财政的基本内容 财政来源 占有奴隶的全部剩余劳动 战争掠夺 诸侯和平民的贡献 向平民征收税收,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17,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先秦财政思想,第一节 先秦时期财政思想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奴隶制下的主要财政支出 战争支出 国家机关的消费 治水 统治者的挥霍,

11、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18,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先秦财政思想,第二节 禹贡所体现的财政思想 一、任土作贡的思想:即产什么就贡什么,也称贡土所产 贡什么?产什么就贡什么,也称贡土所产。 土指什么?九州的土地位置、土特产品、土壤等级 铁一铜的疑虑?黑金为铁,黄金为铜。,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先秦财政思想,第二节 禹贡所体现的财政思想 土地等级、赋等、贡一览表,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20,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21,赋的征收对象是农作物,缴纳方式是按地理远近

12、,分为五服,每服的缴纳方式都不同,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22,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先秦财政思想,二、均平负担的思想:是指根据地理远近,土质好坏,交通是否便利等条件划分田的等级和赋的等级,按等征收贡纳,同时规定贡与赋的比例。 均平负担不是指繁重程度,重不等于均平,轻也不等于均平; 为什么均平? 这里所说的均平负担,不是原文,而是后人分析出来的 ; 也考虑到统治力量的牢固与否。,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23,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先秦财政思想,均平负担示意表,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13、孙文学 2003 大连,24,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先秦财政思想,第二节 禹贡所体现的财政思想 三、赋役有常:在正常情况下,贡、赋的种类、时间、数量固定,不随意变更。 四、职掌分定:主管官员分工有序,不乱指派。,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25,第三节 周礼和礼记所体现的财政思想 周礼是记载周代官制和其他典章制度的一部书,其中关于财政官制及其典章制度的记载十分详尽,该书成于何时尚有争议,大多认为成书于春秋至西汉末年。其中与财政内容有关的是有天官冢宰、地官司徒。 礼记是孔子及其弟子记载先秦时期,主要是周朝各种礼仪的书,由西汉戴圣编纂而成。其中包括王制、中

14、庸、大学等48篇,与财政有关的有王制、大学等篇。,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26,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先秦财政思想,第三节 周礼和礼记所体现的财政思想 A周礼和礼记涉及的财政范畴 1.贡包括万民之贡和九贡 (诸侯之贡) 九贡包括职贡(又称常贡)与朝贡两类; 职贡有有九项内容:祀贡(牺牲包茅)、嫔贡(皮帛丝)、器贡(宗庙之器、银铁)、币贡(绣帛、玉马)、材贡(木材)、货贡(金玉龟贝珠宝等自然之物)、服贡(祭祀所需的衣服)、游贡(羽毛珠玑等)、物贡(各类杂物包括鱼盐橘柚等)。入国库。,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

15、27,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先秦财政思想,第三节 周礼和礼记所体现的财政思想 2. 赋包括九赋 :邦中之赋(城内)、四郊之赋(离城百里)、邦甸之赋(二百里)、家削之赋(三百里)、邦县之赋(四百里)、邦都之赋(五百里)、关市之赋、山泽之赋(对采制山林产品所征之赋)币余之赋(贷款利息)。 3. 役包括力役和兵役,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28,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先秦财政思想,第三节 周礼和礼记所体现的财政思 4. 税 :屋粟、里布等各类费税 5. 九式支出 :宾客之式(宴)、刍秣之式(饲养)、工事之式(制作)、匪颁之式(赏赐)、币帛之式(赠送)、祭

16、祀之式(祭祀)、羞服之式(衣食)、丧荒之式(丧礼救荒)、好用之式(玩乐)。,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29,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先秦财政思想,第三节 周礼和礼记所体现的财政思想 周礼和礼记所体现的财政思想 1. 封土建国、财权分理、对口管理的思想 2. 赋役并重的思想:赋役并重有二重含义:一是二者都与天子息息相关,所以统治者既重视赋税,也重视徭役。二是从负担上看,二者对百姓来说负担都很重,奴隶徭役最重,平民赋税最重。徭役有兵、工之分,赋税有九赋之别。,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30,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17、先秦财政思想,这里所说的息息相关,包括二层含义,第一,运用赋役促进生产,运用税赋手段奖勤罚赖。第二,运用税赋控制诸侯。周公在成王东迁洛邑之前,对周成王的说的一段话。意思是周公告诉周成王,要查验哪些诸侯进贡了,哪些诸侯没进贡,进贡的也要看是否是诚心,如果连都诸侯不进贡,或者不诚心,老百姓就更不进贡、不诚心了。所以,对不进贡的诸侯就要出兵讨伐。,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31,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先秦财政思想,3. 任土所宜、均平负担、专税专用思想 支出项目 资金来源 支出项目 资金来源 祭祀之式 邦都之赋 币帛之式 邦县之赋 刍秣之式 四郊之赋 匪颁

18、之式 家削之赋 赐予之式 币余之赋 好用之式 贡之余财 宾客之式 邦中之赋 丧荒之式 山泽之赋 羞服之式 关市之赋 工事之式 邦甸之赋,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32,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先秦财政思想,4. 量入为出,略有储备的思想 5. 节用的财政思想 6. 分田制禄、食贡有差的思想,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33,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先秦财政思想,第三节 周礼和礼记所体现的财政思想 周礼和礼记所体现的财政思想(续) 7. 救荒思想 :诸如散利(贷款给百姓)、薄征(减免赋税)、缓刑(减轻刑罚)、驰力(

19、减轻徭股)、舍禁(放开山等川泽,不再征收山等泽税)、去几(不课关市之税,过关卡不稽查)、省礼(减省各种礼仪)、杀哀(不必过于哀伤)等等,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34,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先秦财政思想,第三节 周礼和礼记所体现的财政思想 周礼和礼记所体现的财政思想(续) 8.社会保障思想:在安养百姓方面的六条措施中,一慈幼,二是养老,即对年老的人要分级予以照顾,据说五十岁以上国家给以粮食以示赈济,六十年以上的人由乡养之,七十岁以上的人由天子养之。三是振穷,即是赈济穷者,什么是穷?分四种情况,其一是鳏,老而无妇者;其二是寡,老而无夫者;其三是孤,少而

20、无父者;其四是独,老而无子者。四是恤贫,即对无财产的百姓国家贷给一定数量的粮食,以赈恤之。五是宽疾,即国家对有残疾的人,根据不同情况给以一定的徭役减免,如果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则全免,如果没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则减半。六是安富,即对富人的赋役也要适中公平征收,不能以其富而专取之。,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35,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先秦财政思想,第三节 周礼和礼记所体现的财政思想 周礼和礼记所体现的财政思想(续) 9.原始的转移支付思想 当诸侯国发生瘟疫,财用不足,天子给予补助;发生灾荒时,天子拨给一定的数量的财富予以赈济;遇到国内发生兵寇而致穷乏者

21、,由各相邻的诸侯国合会财富以给之,以解危难;如果有福事,天子给一定的财富以表庆贺;如果有祸事,天子给一定的财富物资表示哀悼。就是天子对地方所发生各种禍福时,天子根据不同情况从财政上所给予的转移支付。,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36,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先秦财政思想,第三节 周礼和礼记所体现的财政思想 周礼和礼记所体现的财政思想(续) 10. 礼记关于培养税源的思想:礼记中大学篇中记载:“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这里就是说如何培养税源,如何用财的问题。 11. 会计思想,即对财政收支进行考核等 。会计机构是司

22、会;会计程序 ;会计年度 ;会计稽核思想,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37,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先秦财政思想,第四节 管仲与管子的财政思想 管仲(前730_前645年)是春秋时期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 ,管子是后人依据管仲的言行整理的一部书,从管子的言行和后人追记的书中体现了管仲丰富的财政思想。 富国裕民的财政思想 取之有度思想 用之有止的思想,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38,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先秦财政思想,第四节 管仲与管子的财政思想- 一、富国裕民的财政思想 (一).富国裕民的的理论认识 : 从

23、个人经济状况看:“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 从国家的经济状况看:“国多财则远者徕,地辟举则民留处。” 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看. “民富则易治,民贫则难治”,换言之,“治国常富,乱国常贫”,所以,必“先富民然后治之”。,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39,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先秦财政思想,(二)国富民裕的标志 1. 国富的标志:实墟圹,垦田畴,修墙屋,则国家富。 2.民富的标志:务五谷,则食足,养桑麻,育六畜,则民富。 3.与上面的现象相反,地不辟,六畜不育,则民贫而国用不足。所以,对一个国家是贫是富,只要行其山泽,观其桑麻,计其六畜之数,而

24、贫富之国可知 。,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40,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先秦财政思想,第四节 管仲与管子的财政思想 (三)富国裕民的手段 A、要重视土地,因为“地者万物之本源”, B、要重视劳动,因为“天下之所生,生于用力,用力之所生,生于劳身”。所以要着重教育、引导人们参加劳动。 C、要“贫富有度”。贫能予之,富能夺之。但是予要见予之形,夺不见夺之理。 D、要顺乎民心,轻征租税。他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41,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先秦财政思想,第四节 管

25、仲与管子的财政思想 二、取之有度的思想 1. 反对重税,主张轻税,但不是无税。 首先,为什么实行轻税?一是合民心顺民意。“民予则喜,夺则怒,民情皆然。先王知其然,故见予之形,不见夺之理。”二是重税对社会的影响太大。“夫以室庑籍,谓之毁成也;以六畜籍,谓之止生也;以田亩籍,谓之禁耕也;以正人籍,谓之离情也;以正户籍,谓之养羸也。五者不可毕举,故王者偏行而不尽也”.。,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42,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先秦财政思想,三是对人民生活影响很大。“今人君籍于民,令十日而具,则财物之价什去其一;令八日而具,则财物之价什去其二;令五日而具,则财

26、物之价什去其半;朝令而夕具,则财物之价什去其九矣。” 其次,如何轻赋税?一要行单一税率。二要减少税种。三要按地的质量征收差额税即“向地衰征”、“向壤定籍”,“按地而税”。,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43,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先秦财政思想,第四节 管仲与管子的财政思想 2. 发展经济事业以增加财政收入的思想 第一, 国家垄断粮食的购销管子轻重篇说:“五谷粟米者,民之司命也,黄金刀币者,民之通货也,先王善治其通货,以御其司命,故民力可尽也”。管仲对桓公说:“粟重而万物轻,粟轻而万物重,两者不衡立,欲杀巨商之利而益农夫之事,则请重粟之价釜(六斗四升,又称

27、一石)三百,若是,则田野大辟而农夫劝其事矣。”,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44,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先秦财政思想,第四节 管仲与管子的财政思想 还说:“故人君御谷、物之秩(秩序、规律)相胜,而操事于其不平之间,故万民无籍(不用征税),而国利归于君也”。这就是利用价格的涨跌,平衡物价,重农抑商,不用征税,国家便可获大利。,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45,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先秦财政思想,第二,国家垄断盐铁之利,实行专卖,具体办法是不完全官专卖。 第三,垄断山林川泽,获取山林川泽的管理收入。 此外渔、狩猎、

28、畜牧分等收费,即划地立租办法。 这里的第二、第三两项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官山海政策。,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46,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先秦财政思想,第四节 管仲与管子的财政思想 3. 发展外贸旅游 :这就叫外因天下,是税于天下,而非税本国。 4. 制定价格政策和货币政策 : 关于货币政策,管子认为,国家掌握十分之九的货币,则物轻(同样的货币购买的货物多),反之,国家控制大量的货物,则币轻(购买同样的货物要多付出许多货币)。用这种理论,调节物价,通过物价的变动,取得财政收入;,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47

29、,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先秦财政思想,关于价格政策,管仲认为,物价本来就是不稳定的,由于产品供应是不稳定的,所以物价必然是波动的。国家可以利用这个道理,运用价格政策来解决灾民的粮食和减国家百姓的赋税征收。,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48,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先秦财政思想,第四节 管仲与管子的财政思想 三、用之有止的思想 一方面主张不可过于侈华,不该支出的绝不能支出 另一方面又主张,必要的支出也不能吝啬 此外他主张,外事支出不能吝啬,这里涉及政治大事,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49,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30、先秦财政思想,第五节 孔子与孟子的财政思想 孔丘(前551年-前479年)字仲尼,名丘,鲁国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 孟轲(前372年-前289年),字子舆,鲁国邹邑人(现山东邹县东南),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50,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先秦财政思想,孔子主要财政思想 反对聚敛,以义为先 主张节俭。政在节财,节用而爱人 主张富民与爱民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不患寡而患不均,盖均无贫,和无寡。,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51,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先秦财政思想,孟轲的财政思想 讳言财利思

31、想 主张单一税,反对多环节重复征税 主实行助法,即劳役地租 主张薄税敛 财政支出观点,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52,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先秦财政思想,第六节 商鞅的财政思想 商鞅(前390-前338),稍晚于孟子,是法家之集大成者,是新兴地主阶级代表人物,主张改革。商鞅是卫国国君的后裔,原名卫鞅,后改公孙鞅,后事秦被封于商,遂称商鞅。,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53,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先秦财政思想,一、开阡陌封疆,实行财政统一的思想 破除了分散的财政体制,使国家财政第一次集中起来,从而充实了国家财政

32、,有利于富国强兵 调动了广大农民,包括地主阶级的生产积极性 ,既富了百姓,也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使赋税趋于均平 ,避免了畸轻畸重的现象 商鞅开阡陌的思想,受到司马迁的称道,他在史记中说:“开阡陌而赋税平”,又说“訾粟而税,上壹而民平”,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54,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先秦财政思想,二、俸禄制度思想 废除分封食邑制,破除世袭的分田制禄制,实行按军功大小给以爵禄的制度,有利于调动人们国立功的积极性,这就确立了一种激励机制 21级制禄标准,武官以军功为标准,文官以交纳农产品的多少为标准 官府经费则实行辕田制,2019/5/25,东北

33、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55,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先秦财政思想,三、重租税思想 所谓重租税,并不是所有的税都加重征收,而是有些税重一些,有一些税还要减轻一些 原因:一是废井田以后,人们的负税能力有所增强,因为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力大提高,另外原来百姓交税的同时还要向诸侯交租,现在只纳税不交租,这一点也提高了百姓的负税能力;二是国家财政支出增加,也需要增加税收,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56,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先秦财政思想,加重征税的有 重关市之赋 :实质是重农抑商,督促人们务农。“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 重嗜

34、好品之征 :“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 开征人头税 :目的就在于惩治游惰之人,轻田赋与徭役之征 官少、税减 减少徭役。减轻徭役则农事不伤,田不荒 实行减免政策 提高粮食价格,增加粮食储备,促进地主出售余粮,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57,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先秦财政思想,此外,李悝“尽地之教”、“平籴之法”的思想,韩非农本工商末、富家先富国,讲究经济效益,以赋税均贫富等思想,都属法家思想。 这期间,尚有道家、墨家思想同时存在,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58,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财政思想,第一节 秦汉时

35、期财政思想发展的背景 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 秦并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中国 ,统一了政治、统一了经济、统一了文化、车同轨、字同文、统一度量衡 。汉初,政治上实行无为而治,经济上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财政上实行轻徭薄赋方针。 秦汉时期的财政特征 秦赋役征收过急、过重,支出十分浩大 ;西汉初,实行轻徭薄赋方针,有利于恢复生产 ;东汉时期,由于商业的发展,商税有所增加,但土地兼并日趋严重,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59,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财政思想,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财政制度所体现的财政思想 财政统一与公私财务分立的思想 税收制度

36、所体现的财政思想 重视预算会计 财政支出实行配赋税制,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60,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财政思想,一、财政统一与公私财务分立的思想 秦、汉时期,实行中央集权制,财权也逐渐统一起来,实行集中的统收统支体制。但异姓王、同姓王仍然存在,他们有权自行征税。 公私财务分立,是指国家公财务与皇室的私人财务逐步走向各自独立的轨道。,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61,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财政思想,二、税收制度所体现的财政思想 秦汉时期赋役种类渐多,但主要以田赋、徭役和人头税为主 ;货

37、币税,主要是商税,渐有增加 。 田赋实行较轻的税率,而商税实行较重的税率 人头税较重,其中包括口赋、算赋、更赋,此外还有献费等 徭役也是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 。有正卒、戍卒、更卒等。 税制实行租赋制,即按田征租,按人头征赋,由单一的对地税向二重的对地、对人税转化。,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62,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财政思想,三、重视预算会计 会计稽核产生于夏,发展于周,秦汉时期更加完善。 从地位上看,会计由监察御史主管,仅次于丞相 从组织机构上看 从法律上看,秦有律,规定要审计;汉九章律规定必须进行上计,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38、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63,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财政思想,四、财政支出实行配赋税制: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64,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财政思想,第三节 桑弘羊的财政思想 桑弘羊(前152年-前80年),13岁被选为朝廷的侍中,73岁被杀,是汉武帝时期的理财家,他的理财思想及理财措施对完成汉武帝的文治武功起了重要作用,在中国历史上虽有褒有贬,但总是占有一席之地。,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65,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财政思想,第三节

39、 桑弘羊的财政思想 桑弘羊的财政思想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商业的大发展; 财政范畴增加;田赋、口赋、算赋、力役等 商税品种增加;关税、市税、算缗钱、算舟车等。,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66,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财政思想,一、桑弘羊的财政改革措施 统一财政经济:统一铸币、将郡国的财政收归中央管辖,实行全国统一的均输、平准政策、统一盐铁、粮食的管理。 实行盐铁酒专卖 ; 实行均输平准政策; 均输,行之于边郡的措施。原应进贡到京师的郡国贡品,如果京师不需要,直接运到价高地区出售; 平准,行之于京师的一种平抑物价的措

40、施。具体做法是:当粮价下跌时官府买;物价上涨时以平价卖出,主要目的是平抑京师物价,同时销售均输物品。,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67,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财政思想,屯田措施,先军屯,待条件成熟再行民屯 二、桑弘羊的财政思想 体现了财政统一思想 以商治商的思想 抑商思想 其他一些思想,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68,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财政思想,第四节 赵充国、耿寿昌、贡禹等人的财政思想 一、赵充国(前137年-前52年)字翁孙,三次上书屯田,对后世影响很大,又称金城屯田议。 1、屯田

41、省费思想:他认为金城距内地数千里之遥,如果从内地运粮到金城,运到一石,就需要消耗十石,如月需军饷20万石,就要消耗200300万石,如长期作战,消耗将不计其数,这样,既浪费民力,又浪费财力,与其如此,不如省骑兵、行屯田、省徭役,益积蓄、省大费,以逸待劳。,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69,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财政思想,第四节 赵充国、耿寿昌、贡禹等人的财政思想 2、屯田裕边思想:留兵屯田,既可守卫边疆,不受侵扰,百姓有田可耕,军队可因田致谷,从而使边疆富裕起来;又可因边疆富裕,使羌人不敢侵扰。二者是相互依存的,这就把军事同经济联系起来了,属

42、于现代的军事经济学的范畴。,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70,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财政思想,3、屯田破羌思想:我屯于沃土之上,迫使羌人居于瘠薄之地,长此以往,羌人衣食无着,就会不攻自破。 4、屯田安民思想:我长期屯田自守,而不惊动羌民,通情达理的羌民就不会反叛汉朝,还可以修路筑桥,和好羌人,控制西域。 总之,屯田不简单的是为了御敌,而是通过繁荣边疆经济,保持对敌人的军事镇慑力量,进而达到省民力,固国防的。,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71,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财政思想,第四节 赵充国、耿

43、寿昌、贡禹等人的财政思想 二、耿寿昌是宣帝时的大农丞,他善于算计,好求功利 1、减漕省费思想。即减少外地对京师的漕运,这样就减少了国家的财政,那么京师的国家用粮怎么办?籴京师周边地区,如三辅、弘农、上党等地的粮食进京,因为京师周边地区的粮食价格便宜,还可以省去徭役费;,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72,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财政思想,第四节 赵充国、耿寿昌、贡禹等人的财政思想 2、渔业官营思想:他主张国家造船,国家独自扑鱼,实行渔业官营。结果,河里无鱼。 3、实行常平制度。具体办法是在边郡筑仓,谷贱籴入,谷贵出售,以平抑物价,可以避免谷贱伤农

44、,谷贵伤民,这是李悝平籴思想的继续和发展,目的稳定边疆物价。,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73,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财政思想,第四节 赵充国、耿寿昌、贡禹等人的财政思想 三、贡禹(前124-前44),字少翁,琅邪人,官至谏议大夫 1、节用省费,这里主要是指节省宫中之费,如减宫女,以归之家;省乘舆器物;减官田以给贫民、减奴婢为庶人,令代关东戍等。 2、减轻人头税负担,反对儿童口赋三岁起征,主张七岁起征。,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74,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财政思想,第四节 赵充国、耿寿昌

45、、贡禹等人的财政思想 3、主张轻徭役,减轻百姓负担,主要是减少离宫和长乐宫的卫士。 4、反对卖官赎罪,认为有伤风化,虽可增加财政收入,但不能卖官赎罪 5、宁俭勿侈,贱贾人,重义轻利。 此外,还有谷永的轻赋役、杨雄反对国家专卖的思想等。,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75,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财政思想,第五节 王莽的财政思想 王莽(前46-后23),字巨君,汉孝元皇后的内侄,幼年家贫,父母双亡,38岁为大司马,主持国政,人称假皇帝,后毒死平帝,改立二岁的刘婴为帝,仅过二年,即废刘氏江山,自立为帝, 改国号为新 。,2019/5/25,东北财经大

46、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76,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财政思想,建立新朝前后,正是中国政治经济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 土地兼并越演越烈 皇帝奢侈无度 奴婢买卖之风更加严重,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77,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财政思想,改革体现了他的财政思想 将土地私有制改为王田制 禁止奴婢买卖 行五均六管法,以“抑兼并,齐众庶” 何谓五均?所谓五均法,是指在六大城市对五种事务进行管理。六大城市是:长安(包括东西市)、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所谓五种事物是:市平(评定物价)、收购滞货、抛售物资(此两项为平准业务)、赊

47、贷(有息、无息)征税(金银铁等盐等小工商业征税、懒惰税、山林川泽税);,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78,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财政思想,何谓六管?所谓六莞是对六个项目进行管理,即盐、铁(包括制成农具)、酒、名山大川、五均赊贷、官铸铜钱。,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79,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财政思想,实行新官俸制度 货币改革 王莽改制的评价 认识到封建土地兼并不利于农业税的征收 懂得有些商品必须由国家垄断 认识到价格对经济的影响 对成本极为重视 对所得税有了初步认识 对生产性贷款与非生产

48、性贷款有所区别,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80,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财政思想,中国古代货币(一) 秦半两钱,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81,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财政思想,中国古代货币(二) 汉武帝赤仄五铢钱,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82,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财政思想,中国古代货币(三) 王莽大泉五十,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83,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财政思想,中国古代货

49、币(四) 王莽刀币五百,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84,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财政思想,中国古代货币(五) 王莽一刀平五千,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85,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财政思想,中国古代货币(六) 王莽布泉,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86,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财政思想,中国古代货币(七) 王莽货布,2019/5/25,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003 大连,87,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财政思想,第六节 东汉的财政思想 桓谭以工代赈的思想和轻徭薄赋等思想。他说:“空居与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