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45535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PPT 页数:115 大小:4.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ppt(1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雷 梅 玲,新世纪(版)数学教材培训 (一年级上册),新世纪版小学数学各册内容,第一册(主要内容) 生活中的数(认识10以内的数) 数的大小比较(10以内数的比较、高矮及轻重比较) 20以内加减法 分类,认识物体,位置与顺序,认识钟表 统计(认识象形统计图) 复习 第二册(主要内容) 生活中的数(认识100以内的数) 观察与测量(观察物体不同的形状,认识厘米) 100以内的加(减)法 有趣的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以及渗透一些 轴对称图形的思想) 购物(认识元、角) 统计(认识一格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复习,第三册(主要内容) 数一数与乘法(认识乘法),大九

2、九乘法口诀 观察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以及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 分一分与除法(认识除法) 方向与位置(东、南、西、北) 时、分、秒的认识 统计与猜测(认识横向简单的统计表) 复习 第四册(主要内容) 除法(一位数除二位数) 混合运算 方向与路线 生活中的大数(万以内数的认识) 测量(分米、千米的认识)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认识图形(认识角、长方形、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 统计(读统计图表) 复习,第五册(主要内容) 第六册(主要内容) 乘、除法(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元、角、分与小数 观察物体(多个正方形重叠后从不同 对称、 平移和旋转 方向观察的不同形状) 乘法(二位数乘二位数 )

3、克、千克、吨的认识 面积 认识周长 ,长方形、正方形等周长计算 认识分数 年、月、日的认识 统计与可能性(分析与推测、认识平均数、 可能性的认识 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复习 复习 第七册(主要内容) 第八册(主要内容) 认识更大的数 (万以上) 认识小数 线与角(“五线”“两角”) 小数的加与减 乘法 (二位数乘三位数 ) 平行四边形 平移与旋转 小数乘法 除法 (二位数除三位数 ) 观察物体 图形的变换、方向与位置 小数除法 负数的认识:(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负数) 方程 统计(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 统计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复习 复习,第九册(主要内容) 第十

4、册(主要内容) 倍数与因数 分数乘与除 三角形和梯形 圆 分数的认识 圆柱与圆锥 分数的加与减 百分数 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表面积、体积) 比和比例 可能性 统计 复习 复习 第十一册(过渡数学) 第十二册 数学与饮食 数学与动物 数学与健康 数学与环境 数学与生活空间 数学与社区 数学与交通 数学与体育 数学与体育 数学与科技 复习 总复习,本册教材的整体介绍 各单元内容介绍与教学建议 案例片段与研讨,主 要 内 容,一、本册教材的整体介绍,编者的话 编者大朋友与读者小朋友的对话 四位卡通人物贯穿全册,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本册教材的整体介绍,教材的主要内容 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5、综合应用,数与代数,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9课时) 第二单元 比较(4课时) 第三单元 加减法(一) (18课时) 第七单元 加减法(二) (15课时) 第八单元 认识钟表(2课时),空间与图形,第五单元 位置与顺序(4课时) 第六单元 认识物体(2课时),统计与概率,第四单元 分类(2课时) 第九单元 统计(2课时),实 践 活 动,大家来锻炼(1课时) 迎新年(1课时) 单项实践活动3个,小 栏 目,数学游戏9个,数学故事4个,这两个栏目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来学习数学; 小调查3个,实践活动3个,这两个栏目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二)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

6、背景,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以数学活动为主线,二级标题为活动情境或活动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 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二、各单元内容介绍与教学建议,数与代数,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本单元的内容 准备课 15各数的认识 0的认识 610各数的认识,后续的相关内容,10以内加减法(一上) 1120各数的认识(一上) 20以内加减法(一上) 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下),本单元教材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结合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认识10以内的数(数数、认数、写数、数的大小顺序、渗透基数和序数)。 先总后分(1

7、-10、1-5、0、6-9) 把读数、写数与数数活动紧密结合(数形结合)。 培养学生兴趣与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赋予新内容,建立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开始以2人一组) 培养学生积极参加小组活动 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 培养学生乐于与人合作,1. 在说一说的过程中,了解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让每个学生充分说一说情境图中的信息。 在说的过程中要指导观察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能用数描述信息。,1头大象,3间教室,到校园里走一走,说一说有什么、有多少。,教学时应注意:,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为下面学习10以内数做好准备。 了解学生的能力,如观察能力,口

8、头表达能力等。 特别要关注未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 密切联系实际,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2.结合生动有趣的生活情景,认识数的意义,看一看。图上画些什么? 说一说。引导学生用数说一说生活中的实物数量 想一想。2可以表示什么?3呢?4呢?10呢?,1个萝卜,1筐萝卜,数还可以表示顺序或代号,衣服上的数 既可以说是表示小运动员之间的顺序 也可以说是小运动员的一个代号,3.在数一数、说一说、写一写中,认识1-5,1、数一数、说一说。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 2、看一看、写一写。先看圆圈和数,再端正地写数。,注意: 数数、读数、写数相结合 渗透序数的概念 要求写字姿势端正,笔顺正确,字体整齐、匀称

9、,渗透基数与序数,4.在情境的变化中,认识“0”的意义,指导学生利用情境图说故事 帮助学生理解“没有”用“0”来表示 帮助学生拓展对“0”的认识,丰富“0”的含义,0不仅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与“基准”的含义 。,5、在找朋友活动中把实物和6-9的数字相对应,找朋友。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地数一数,连一连,然后再交流。 数一数。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物品进行数数,丰富数数的材料。 写一写。在逐步抽象中认识实物、图像符号与数字符号的关系。,注意: 数数、读数、写数相结合 数的笔顺、位置、形状。,教学“认数0-10”应注意:, 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认数; 认数时要把实物、图形、数字符号相对应

10、; “0”、“6”、“8”、“9”四个数字不容易写好,要注意指导; 要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倾听、提问、书写等学习习惯; 要关注每个孩子,给每个孩子表现自己的机会, 使孩子喜欢学习数学。, 可以让学生念儿歌记住或区别数字形状,0象鸭蛋,1象铅笔,2象小鸭, 3象耳朵,4象小旗,5象秤钩, 6象口哨,7象拐杖,8象眼镜, 9象蝌蚪。,案例研讨,案例片断 1.寻找身体上的数 师:110这几个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我们的身上就有许多,现在一起来找一找,说一说。 同桌学生之间互相观察,互相交流。 集体反馈交流。,2.寻找教室里的数 师:同学们在自己身体上找到了这么多数,真了不起!现在看

11、看我们的教室,你们能发现哪些数? 学生独立观察,寻找各数。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集体交流。 3.寻找校园里的数 师:现在,我们要数一数“可爱的校园”中的数。 师:我们的校园里也有许多数,我们去看一看,找一找,说一说吧!,案例讨论 从学生的身体上找数对学生认识数起到什么作用? 课标第2页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认知水平:动作水平表象水平分析水平 知识经验:知识经验、生活经验、活动经验 充分利用刚入学的学生对数数的已有生活经验。 通过数身体上的数,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第

12、二单元 比较,本单元的内容 比多少, 比大小 比高矮, 比轻重,后续相关的内容 20以内数大小比较(一上) 100以内数大小比较(一下),第二单元 比较,本单元教材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第二单元 比较 联系生活实际,组织比较活动。 经历比较的过程,体验比较的方法。,数一数、提问题。 先小组交流,数小动物只数,提出数学问题。再班级交流。,1.比多少:在活动过程中,初步体会对应的思想,在活动过程中,初步体会对应的思想,摆一摆、比一比。在活动中初步体验数学的对应思想。 写一写、读一读。用数字和“”表示 读式子。 注意: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同样多”的意思,如一样多、一个样、相等。,2.在充分的感知

13、中,会比较物体的高矮与长短,看: 充分利用情景图, 引导学生直观比较 高矮、长短。在班 级交流。,比 高 矮 的 方 法,比: 组织学生开展比高矮的模拟活动。 根据情境图(或模拟活动中的类似情况),组织讨论比较的方法。 注意: 安排一些身边物体比高矮、比长短的活动。 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的方法 开展一些间接比较的活动,3.在活动中,逐步体验物体的轻重,看一看: 利用生活经验,直接观察。 让学生凭借着自己的经验说一说小动物之间的轻重关系。,实 践 体 验,掂一掂: 让学生利用学习用品掂一掂比较轻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多安排一些其它物品掂一掂。,利 用 工 具,称一称: 在掂一掂不能准确比较两

14、个物体轻重时,使学生认识到需借助测量工具。 想一想: 有时需要比较一个和几个物体的轻重时,用称之后还要进行推理。,教 学 时 应 注 意:,联系生活实际组织比较活动 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活动的过程,而不单纯获得一个比较的结果。 比较曲线和直线、一个物体和几个物体时,要引导学生学会推理。 在比较过程中,要组织学生交流,倾听、反思等活动。,第三、七单元加减法(一)、(二),本单元的内容 10以内加减法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1120各数的认识 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后续的相关内容 100以内数的认识 (一下) 100以内加减法 (一下),第三单元 加减法(一),第七单元 加减法(二),本单元教

15、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第三单元 加减法(一) 第七单元 加减法(二) 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通过操作活动,掌握计算方法。 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保证基本计算技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把计算和应用结合起来。 提倡算法多样化。,在操作活动过程中,认识加法的含义,提出问题。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生活中把两部份“合在一起”实际上是在“做加法”。 建立模型。把操作活动抽象成加法算式。 解释应用。让学生进行多样的练习,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和5以内的加法。,1、通过具体的情境,感知减法的含义,通过情境图或实际操作,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实际上是在“做减法”。 把操

16、作过程抽象成减法算式。,2.通过操作活动,掌握计算方法,通过“摆一摆”,让学生掌握了加法计算的方法. “做一做”让学生理解划去四个圈就是取走4个。掌握减法的计算方法,另外两小题都是相对开放题目,每题都有几种填法.,“找家”游戏 教师根据这个题材,可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使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进行练习。,3.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保证基本计算技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猜拳”游戏 在活动中,练习6与7的分与合。,在游戏中练习9的分与合,“找朋友”游戏,唱一唱、猜一猜。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分一分、写一写。小组合作,分算结合。 说一说,导一导。班级交流,教师引导

17、。 注意: 通过“分苹果”和“连一连”的活动,练习10的分与合。 组织学生在交流中学习他人的分法。,4.计算和应用结合起来。,结合图意让学生说出从图中发现的加法问题。 本题具有一定开放性,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符合图意,都应予以肯定。 注意:同类物品才能直接相加,利用生活经验,不必转化成相同单位。,普通语言: 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 图形语言: 结合生活经验和通过画图(或学具操作),尝试解决问题。 符号语言: 把操作的过程抽象为减法算式。 注意:要引导学生把普通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转化。,如果学生用加法解决问题,应指导学生说明自己的想法,并在答案下面做出统一的标记。,62=4 24=6 64=2,

18、5.提倡算法多样化,提出问题 。 根据生活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建立模型。 列出算式,放手让学生探索如何进行加法计算。 组织交流不同算法,培养学生倾听、反思等良好习惯。 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解释应用。 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分别采用自己的方法算。 注意:教师要引导学生完善自己的方法,教学时应注意:,1、通过形式多样的有效练习,由“操作计算口算”,“逐一计数按群计数”,形成基本计算技能。 2、对口算速度的要求不要“一刀切”,允许一些学生逐步达到要求,平时给予适当的关注。 3、对口算速度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以免增加不必要的负担(第一学段结束每分810题)。 4、要体现算法多样化。,5、加减法的应用在

19、一年级上册都是用图画呈现的,引导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根据加减法含义正确列式解答。由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可能列出不同的算式,只要合理,都是可以的。一般来说,要从这幅图的整体观察,列出算式。例如:,学生列出415或325都是可以的。但有的同学从这幅图的一部分来考虑,左边有2个小朋友打乒乓球,右边有2个小朋友打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打乒乓球?列出算式224,只要思路清晰也应予肯定。我们要处理好提倡和尊重之间的关系。但是不应要求所有学生列出类似的算式。,案 例 研 讨,案例片段 教师出示“有几棵树”的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要求学生列出算式。 生1: 8+6=13, 生2: 8+6=14 师

20、:8+6到底等于几呢?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8+6怎样算出得数的。 在小组活动的基础上,全班交流。 生1: 我先用小棒摆出8根,再从6根里面拿出2根和8根凑成10根,再加上4根,就是14根。 生2:我先拿出8个小方块放在左边排成一行,再拿出6个小方块放在右边,从右边拿出2个放在左边和8凑成10个,再加上右边剩下的4个就是14个。,生3:我先用小棒摆出6,再从8根里面拿出4根和6根凑成10 根,再加上4根,就是14根。 生4:十是一个整体,十加几就等于十几。 生5:我从8开始往下再数6个数,9,10,11,12,13,14。 师:你能再给大家数一遍吗? 生5:我从8开始数,8,9,1

21、0 师:停!如果不再接着数,你能看出结果吗? 生6:我能,不用往下数了,十是一个整体,再加上剩下的就是14了。 生7:“我觉得生5的方法可以,但在考试时就太慢了。” 生5:“你们的方法好,但开始学的时候用我的方法会更扎实更牢固。” 生8:“如果考试时给你 8 道题,人家都做完了,你还在做第一道题,那怎么办呢?” 生5: “你们说得有道理,用我的方法肯定慢,我愿意采用你们的方法。”,案例讨论 你对算法多样化的看法如何?你对这位老师的处理有什么看法? 算法多样化的目的首先是尊重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其次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倾听和反思,以达到心甘情愿地接受别人比较快

22、捷的计算方法。 这位教师组织的学生交流比较充分,既肯定了一个一个数的方法是可以的,又适时地引导学生用了凑十的方法。,关于算法多样化,课标第55页针对这个问题指出“对于这些方法,教师都应该加以鼓励,并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 课标第13页指出“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算法要群体多样化:提倡算法多样化其目的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算法多样化是思考策略的多样化,群体的多样化。 算法要优化:算法不是越多越好,要通过交流对算法进行分析、归类、反思,在此基础上,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

23、以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选择适当的方法,优化的主体是学生。 “课标”要求的新方法要优先掌握。,第八单元 认识钟表,本单元的内容 认识几时,几时半 快到几时,几时刚过,后续相关的内容 时、分、秒(二上) 年、月、日(三上),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第八单元 认识钟表 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学习认识钟表。,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学习认识钟表。,独立观察、班级交流。引导学生联系情景图和自己说一说生活中的时刻。 班级合作、教师指导。说一说钟表上的时刻。 小组合作、你拨我说。安排你拨我说,我说你拨活动。,二、各单元内容介绍与教学建议,空间与图形 第五单元 位置与顺序 第六单元 认识物体,第五单元 位置与顺序,

24、本单元的内容 前后,上下,左右,后续相关内容 认识东、南、西、北 四个方向(二上) 认识八个方向及简单 路线图(二下),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及教学建议,第五单元 位置与顺序 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感知位置与顺序的相对性。,位 置 的 相 对 性,利用学生已有经验交流认识“上、下”。松鼠在小鸟的下面,松鼠在小白兔的上面。 让学生独立观察填空。 注意: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班级交流。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资源(生活经验等)引出“左、右”。,小组合作。 通过实际操作、填空、交流,加强左右的体验。,独

25、立思考。 联系生活实际在动态情景中以观察者(上楼梯的小朋友)为准,体验左右的 相对性。,第六单元 认识物体,本单元的内容 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体、球,后续相关内容 正方形、长方形 三角形、圆(一下),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第六单元 认识物体 对图形的认识遵循:立体平面立体的顺序。 通过游戏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分类:小组合作 交流:班级汇报 取名:各抒己见 猜猜:强化表象 注意: 在分类活动中引出几何体的名称 在“猜一猜”“摸一摸”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四种几何形体。,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搭成后在全班交流。 交流时,要说明用刚学过的哪些物体搭成的。,在游戏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6、先安排数量较少的积木进行拼搭活动 然后再逐渐增加积木的数量 培养学生表达和倾听的能力,案例研讨,案例片段 通过同学们把物体分类后,组织了玩一玩的活动。 师:下面我们分别认真地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然后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这些好朋友长得是什么样,摸起来有什么生:我的好朋友它长长的,有的地方摸起来是平平的,有的地方摸起来有点感觉! 师:谁愿意上台来介绍你们组的好朋友。说一说她们长的什么样。其他的同学要仔细看、认真听。 生:这是我的好朋友球。它长得圆头圆脑的,摸起来圆乎乎的,没有平平的地方,它爱滚来滚去的。 生:我的好朋友有点圆,又有点长,直直的,上面和下面都是圆的,要它站它就站,要它滚它就滚,它站

27、着不会滚,只有躺着才会滚。 扎手,有尖尖的角,它有六个面。,生:六个面摸起来是平平的,有的面大。有的面小。它很听话,它不会乱滚。 生:我的好朋友是方方正正的,也有六个面,六个面是一样大的,有的地方摸起来是平平的,有的地方有尖尖的角,有点扎手,它也不会滚。 生1:为什么球爱滚呢? 师:有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1:球没有平平的地方,所以爱滚。 生2:为什么圆柱站着不会滚,躺着才会滚? 生3:我知道,圆柱的上面和下面是平平的,所以能站稳,它的旁边是弯弯的所以会滚。 师:现在老师有个问题,球和圆柱都会滚,请大家把圆柱和球放在桌上滚一滚,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生:我发现球可以自由自在地滚,圆柱是直直得滚。

28、(放实物投影上演示。) 师:再提一个问题,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六个面,但长方体是长长的,有些面大,有些面小,正方体是方方的,每个面都一样大。,案例讨论 为什么当学生分类时教师先组织学生玩一玩后再引出几何体的名称? 通过组织“玩一玩”,使学生具体感受物体的形状特征。 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抽象出立体图形,介绍名称,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二、各单元内容介绍与教学建议,统计与概率,第四单元 分类,本单元的内容 知道分类的标准 分类标准多样化,后续相关的内容 象形统计图(一上),第四单元 分类,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第四单元 分类 联系生活实际,经历分类过

29、程。 通过活动,初步感知分类的方法,体会分类思想。,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整理房间。 交流整理房间的方法。 引导学生体会到要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 引导学生注意到同一次分类活动中,分类的标准是不变的。,通过实际分类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对于同一对象可以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 。 尝试制定不同的分类标准。,第九单元 统计,本单元的内容 象形统计图,后续相关的内容 方格中涂色,渗透条形统计图(一下),第九单元 统计,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第九单元 统计 借助有趣、现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引导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1、创设情景,感受统计的必要

30、性。 2、小组讨论,制定分类标准。 以小组进行分类、制图,经历统计的过程。 3、独立思考,进行班级交流。看图统计填空,根据统计图回答提出的数学问题。,注 意:, 要重视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本单元只让学生初步接触象形统计图,要重视引导学生看图统计、回答问题、提问题,感知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条形中每一格只表示一个物体,切勿“超标”。,实践活动,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有( )名队员参加足球比赛。,这里有( )排树。,这里有( ) 棵树。,内容:1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比较大小 独立观察。组织学生观察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利用情境图

31、应用前一段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小组交流。 班级交流。,整理与复习,整理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如何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 回顾与反思学习过程,看到自己成长足迹,起到激励作用。,关于整理与复习教学建议,10以内加减法表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整理,再引导学生说一说两张表的各自规律。 20以内加减法表可以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试着整理,教师作适当指导。如: (1)把算式分类(分类的标准可以不同) (2)把每类算式按顺序排队(可以从大到小 ,也可以从小到大)。 (3)各组在全班展示交流。,案例片段 师:我们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每个小组都有36道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卡片,你们能不能把它

32、们分分类? 在小组活动的基础上,全班交流。 生1:我们是按9加几,8加几来分的。 生2:我们是按几加9,几加8来分的。 生3:我们是按得数是11,12,13来分的。 师:你们这么分都是可以的,能不能抽出其中的一类试一试给他们排排队呢?,师:大家对他们的排法有什么意见? 生4:他们排得比较乱,应该由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队,和我们上操排队一样。 师:那我们帮他们调整一下吧。,在小组活动后,师要求学生把自己制成的表展示给大家看。下面是其中的三份表。,师:请同学们按这种方法,把表填完整。,案例研讨 需不需要让学生自己整理加减法表? 整理加减法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形成知识结构 。 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在小组内整理加减法表的过程中,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倾听与反思的习惯。,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