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计划免疫工作安排 ppt课件.ppt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856663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57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计划免疫工作安排 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9年计划免疫工作安排 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9年计划免疫工作安排 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9年计划免疫工作安排 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9年计划免疫工作安排 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计划免疫工作安排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计划免疫工作安排 ppt课件.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3年免疫规划工作安排,工作内容:免疫接种、传染病及异常反应监测、综合管理等 一、免疫 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实施 二、消除麻疹 三、监测 1.苗控传染病监测 2.免疫监测 3.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 4.预防接种网络报告监测 四、管理 1.督导 2.考核 3.疫苗管理 4.儿童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 5.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管理,一、常规免疫接种-1,(一)、加强常规免疫接种工作 1、按照免疫程序接种。按照免疫程序及时为6岁内儿童接种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按疫苗接种剂次计算(22针次)接种率达到90%以上。含麻疫苗2剂次接种率达95%以上,含麻疫苗及时接种率达90%以上(满8个月和18个

2、月龄儿童1月内完成接种 。 2、规范操作。预防接种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操作,避免接种事故发生。发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时处理和报告。,一、常规免疫接种-2,3、加强乡村防保人员职责,提高免疫对象疫苗接种率 乡级应做好儿童接种、接种记录规范填写(接种证详细记录疫苗接种日期、批号、效期、产地、接种人姓名,不允许只填接种单位),门诊接种日志登记项目要齐全;接种信息录入上传;疫苗管理(温度记录符合要求,疫苗使用物帐相符,且有日消耗记录);儿童接种预约、接种体检,接种告知;常规接种率报告;村级人员培训和儿童摸底、接种情况的督导工作。对2-6岁儿童的加强接种,乡级要发放接种通知单并在儿童接种时进行回

3、收,按月掌握加强免疫对象接种情况。按要求做好传染病及异常接种反应监测、报告工作。 村级应掌握0-6岁分年度出生儿童名单,负责辖区内出生儿童的摸底和建卡,及时掌握儿童(含跨区域接种儿童)接种信息并填入接种卡(接种信息由乡级接种门诊和儿童接种提供)儿童接种时间的通知。村级要掌握儿童疫苗接种免疫程序,积极配合乡级做好疫苗接种(含疫苗强化和查漏补种)、传染病监测和免疫规划等检查工作。,免疫接种-3,4、做好常规免疫接种报告和网络录入上传工作。 常规免疫接种报告乡级每月28号前,县级每月3号前,市级每月5日前向上一级完成常规免疫网络报告,县级每月报告以接种门诊为单位覆盖率必须达到100%。报告数字应与上

4、报的民生工程数一致。 儿童接种信息网络录入上传工作应儿童接种3日内完成,每月录入上传儿童数应与上报的民生工程数相一致,力求在90-95%范围,对疫苗单剂次低于90%的乡级要查找原因,争取在下一个月弥补过来。县级要固定专人每月对各乡镇儿童接种信息网络录入上传查询一次,要写出分析报告。对对疫苗单剂次低于90%的乡镇要查找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网络报告监测)。,免疫接种-4,5、加强医疗机构产科卡介苗接种工作。自4月份起医疗机构产科儿童出生24小时卡介苗接种率达95%以上(早产儿、先天性疾病除外)。疾控中心做好疫苗供应及接种实施的督导工作(2013年卡介苗接种模式转变的重点工作,要重点强)。,二、消除

5、麻疹及麻疹疫情控制工作,消除麻疹指标2013年较2012 年有所提高,要求连续12月无本土病例发生。卫生部对消除麻疹验证工作已成立了组织,对各省进行逐年验证。 1.查漏补种:全市8月龄6岁儿童麻疹疫苗查漏补工作已基本结束,但通过调查,部分行政村儿童摸底工作不够扎实,扔存在漏种想象,各县市区要根据乡镇上报的查漏补种数再次调查部分乡镇查漏补种开展情况,对存在问题较大的要采取补救措施。为控制麻疹疫情奠定基础。 为早日实现消除麻疹目标,今后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作为一个常规工作进行,每月开展一次,凡2-6周岁儿童发现含麻疹类疫苗不足2次的及时给予补种。,2.应急接种:应急接种是当前控制麻疹的有效措施。为

6、控制麻疹疫情,应做好以下几点: (1)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发生麻疹确诊病例,应以自然村或患者所波及自然村40岁以下人群进行麻疹疫苗普种,3天内应完成。 (2)对临床症状典型而实验室排除病例也要采取上述方法开展应急接种。 (3)对每例麻疹应急接种县级必须进行现场参与、指导,并开展接种率调查。 3、按照卫生部督导组意见,麻疹发病超过前2年2倍以上,要启动应急预案,在政府的领导下,扑灭疫情。,三、传染病监测,(一)麻疹监测 1、指标要求 疑似麻疹病例报告48小时内流调率100,合格血标本采集率100%,血标本采集3天内及时送检率(送市CDC)100%,实验室3日内结果检出率达100%,实验室结果4

7、8小时微机录入率达100%。麻疹疑似病例出疹5日内咽拭子标本采集率要求达到100%,3天内0-8送检。医疗机构疑似病例报告率达100%,不能再报告麻疹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麻疹出疹3天内采血实验室检验结果阴性的应采集第二份标本进行检验。 2、麻疹信息报告管理要求 疾控中心固定专人负责麻疹监测的信息管理,每日浏览大疫情和麻疹监测系统,发现麻疹疫情立即纳入麻疹监测系统,相关人员48小时内完成流调和标本采集。,3、麻疹暴发疫情处理: 暴发定义:以行政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为单位,7天内发生2例以上疑似麻疹病例;以乡镇、街道为单位7天内发生4例以上麻疹疑似病例时,定为暴发疫情。 暴发疫情处理:县疾

8、控中心24小时内组织对疑似麻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标本、接种率调查、应急接种,暴发调查疫情处理率100%。 麻疹暴发疫情达10例以上,应及时报市,由市县CDC联合组织调查处理。市将根据麻疹疫情暴发情况制定防控对策,扩大应急接种范围和对象或开展人群普种。,(二)乙脑监测 1、指标要求: 医疗单位病例报告率100%,疑似病例及时报告率达90%以上。报告病例48小时内县级调查率达90%以上。病例标本采集率80%。医疗机构出院病例转归情况报告率100%。 2、实施要求: 疾控中心固定人员负责乙脑监测系统,发现区域疫情48小时内纳入乙脑监测系统、流调、采集血或脑脊液标本。发病6个月后病例随访调查(

9、电话随访)。 3、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的要求 一个乡镇(街道等) 1周内发生5 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或者死亡1例病例,要求按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进行报告和处理。,(三)流脑监测 监测指标: 1、医疗单位病例报告率达100%。 2、疑似病例及时报告率达90%以上。 3、报告病例24小时内县级CDC调查率达90%以上(调查表及标本及时送市)。 4、病例标本采集(血或脑脊液)率80% 5、首例病例县级CDC调查率达100% 6、聚集性病例市、县现场调查率100% 2012年流脑监测报告“0”,2013年应报告流脑疑似病例(每县市区应报告1例以上)。 报告首例流脑病例(症状

10、典型病例),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对密切接触者在其预防性服药前采集咽拭子标本,以分离脑膜炎奈瑟菌。 对密切接触者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服药。,(四)15岁以下人群新发乙肝监测 乙肝防控是全省2013年工作重点,疾控中心加强乙肝监测工作。 监测指标: 1、以县市区为单位医疗机构新发乙肝病例报告率达100% 2、报告病例48小时内县级CDC调查率达90%以上(个案调查表一试两份并报市一份)。 3、乙肝新发病例(与疫情报告病例相比)监测报告率 90,专报报告系统输入数字应与大疫情报告数字相符。 4、报告新发乙肝病例3天内纳入专病报告率100%(不纳入专病省按未报告对待)。,(五)、急性迟缓性麻痹病

11、例(AFP)监测 1、监测指标: 15岁以下儿童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报告率1/10万; 病例报告48小时内调查率80%; 双份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80%; 标本采集后7天内送省实验室送检率80%; AFP病例发生麻痹60-75天随访及时率达80%。 2、监测要求 疾控中心固定专人负责AFP监测系统的管理,每日浏览大疫情和专病系统,发现疫情立即纳入专病系统,相关人员48小时内完成流调,并及时录入流调信息。麻痹14天内(最长不超过1个月)采集双份粪便标本送检,标本采集信息及时录入。 纳入专病的病例,县级必须在纳入后48内完成审核,待上级信息反馈后,再完成其他未尽事项的录入,之后不再点击审核。

12、随访由县级完成,随访信息及时录入专病系统,随访表不再上报。,四、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1、指标 以预防接种门诊为单位月常规监测报告率(0报告)达100%。 以预防接种门诊为单位年报告覆盖率达100%(每年至少报告1例)。 按疫苗计划数报告预防接种反应病例数达1/万(二类疫苗另外计算),凡发热、局部硬结反应等均应报告。 2、措施 (1)建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制度,落实零报告制度 。 (2)加强接种反应网络报告,对发生异常反应病例实行网络、电话双重报告。网报数字与纸质报告数字相符。凡报告 接种异常反应病例县级要及时调查处理。死亡病例市级参与调查处理。,五、预防接种网络报告监测,1、常规接种报告监

13、测 (1)指标 以上报民生工程出生数为基数,单苗接种率90%。 (2)注意事项 实种数据来源于门诊日志接种数。 注意应种实种的逻辑关系,本次接种与上次接种的逻辑关系,接种数字与疫苗领用的逻辑关系。 含麻疫苗第一剂次录入麻风疫苗,第二剂次录入麻腮风疫苗。二类苗替代一类苗时同时记录一类苗接种。 (3)要求 每月每接种门诊必须按时完成常规接种报告。市及县级固定专人负责常规接种报告管理,市、县级每月报告常规报告监测总结报上一级,年终报告全年监测总结。,六、预防接种网络报告监测,1、指标 接种门诊接种数据5日内录入、上传率100%。条形码使用率达90%以上。以上报民生工程出生儿童数为基数,儿童预防接种信

14、息系统显示单苗接种率达90%以上。实种数与常规接种报告相应数据相符。 2、措施 接种数据必须来源于门诊日志。 接种门诊专人负责接种信息的录入,儿童疫苗接种后尽量在当日完成接种信息录入。 接种门诊每月对疫苗录入上传情况进行分析(按22剂次完成情况分析),县级每月对各乡镇报告情况进行分析,半年进行一次全面总结。,七、免疫规划综合工作,1、培训 县级按公共卫生均等化要求每年对辖区防保人员进行培训一次。 2、督导 县级每两个月对所辖乡镇计免工作开展督导一次,全年每个乡镇至少督导两次。 乡级每月调查部分村儿童摸底及接种情况,全年每个村至少督导两次。 调查及督导要有文字记录即原始材料和小结(小结包括调查结

15、果、成绩、问题及改进措施等)。,3、儿童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工作 指标:小学、幼儿园查验率100%。 新入学儿童查验率100%,无证儿童补证率95%。 需补种儿童及补种剂次补种率95%。 措施: (1)严格按照省、市教育卫生厅联合下发的文件通知要求做好接种证查验工作。 (2)8月份前做好查验预防接种证培训工作,9月份完成新生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12月份底前完成补种工作并上报查验及补种(补证)结果。 (3)市、县卫生、教育成立联合督导组进行督导检查。 4、免疫规划考核 1、县级每半年组织一次乡镇计划免疫工作开展情况的综合考核; 2、市CDC每年年底前组织对县级计划免疫工作开展情况综合考核一

16、次,考核结果全市通报。,5、疫苗管理 (1)疾控中心按上报民生工程出生儿童数分月用冷藏车送苗到乡镇,每月供全年计划的1/12。各县市区要及时掌握乡镇疫苗接种使用情况,根据疫苗接种数调整疫苗供应量(尤其卡介苗供应量的调整),杜绝疫苗浪费。若有报废疫苗由疾控中心统一销毁,并做好销毁记录。 (2)疫苗供应要有批签发资料和疫苗运输记录单。 (3)疾控中心疫苗供应出入库要使用全省统一的疫苗出入库登记本进行记录,做到物帐相符。,八、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与管理,1.县级对规范化接种门诊每年组织考核一次,连续2年考核不合格的接种门诊可摘除省下发的规范化接种门诊牌匾。 2.县级疾控中心加强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管理,对接种门诊硬件建设、人员配置不合理、接种门诊与治疗区域无明显界限或共用通道或放在治疗区域顶楼等应提出改进意见报告当地卫生局,由卫生局负责限期整改,疾控中心负责督导实施情况。 3.2013年按考核标准,力争规范化门诊达标率达100%。 4、逐步推行数字化接种门诊镇建设。,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