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重点部门医院感染控制.ppt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860940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PPT 页数:142 大小:18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重点部门医院感染控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2019重点部门医院感染控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2019重点部门医院感染控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2019重点部门医院感染控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2页
2019重点部门医院感染控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重点部门医院感染控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重点部门医院感染控制.ppt(1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重点部门,手术室 ICU 血液净化室 消毒供应室 内镜室 产房、母婴同室、新生儿病房 口腔科 检验科,共同点,建筑与布局合理 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不同物品采用合理消毒或灭菌方法。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严格无菌操作,强调手的卫生 医院感染监测 相关知识培训及个人防护,手术室感染管理,重点: 手术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手术相关感染,手术部位感染 呼吸道感染 置管相关感染 职业暴露与利器伤,预防SSI的措施,根据指南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正确脱毛方法 缩短术前住院时间 维持手术患者的正常体温 血糖控制 强制性感染报告:向公众报告NI率,我们仍需关注的问题

2、,手术室环境 外科洗手的有效性 手术器械的无菌保证 手术过程管理 术后管理,手术室环境 应在洁净环境下进行手术 手术间门应保持关闭状态 接台手术应达自净时间 类手术只接台类手术 物体表面及地面清洁消毒,保洁管理,湿式清扫每天进行 台面擦拭每天进行 手术间空气动态消毒(层流除外) 24小时必须清洁消毒一次 不同级别的手术室卫生用具分开使用 清洁用具不采用易掉纤维的织物材料,人流与物流管理,洁污通道的管理 手术间的人流管理 物品的洁污管理,外科洗手的有效性,必须使用合格的消毒剂 流动水清洗过程不可忽略 消毒剂应在术者双手作用足够时间,手术器械的无菌保证,器械的清洗 器械的包装 器械的灭菌 灭菌的有

3、效期,手术器械的无菌保证,不得使用快速灭菌器作为常规灭菌用 不得使用自然甲醛熏蒸法作为器械灭菌 尽可能减少手术器械在空气中的暴露,对于外单位手术器械的管理,清洗、包装、灭菌及运输等 全过程均应符合要求!,手术过程管理,手术操作熟练与轻柔程度 操作习惯(电刀、冲洗) 人员管理,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与控制,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 管路的清洗消毒问题,置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静脉置管感染 泌尿道置管感染,监 测,空气 层流手术室建议监测 物表 不必常规进行 工作人员手 建议抽查 结果异常时必须查找原因,重症监护室(ICU),ICU医院感染管理难点 多重耐药菌与二重感染问题 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问题 呼吸机

4、相关肺炎 血管内置管相关感染 留置导尿相关感染 危重病人与免疫抑制患者感染问题 医院感染暴发与流行问题 ,ICU医院感染管理重点 建筑布局 人员管理 无菌操作及手卫生 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 消毒灭菌与隔离 重点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建筑布局,工作区域与辅助区域分开 清洁与污染相对分开 必须保证通风,必要时消毒空气 负压层流 不主张大通间 应有足够多的洗手池,工作人员管理,着装:清洁很重要 更鞋:并非必须 口罩帽子:操作时戴 手套:合理佩戴 分组:耐药菌感染与保护性隔离患者必须分开医疗与护理!,病人及探视者管理,感染病人分开放置 床头抬高30-45度 强调探视者的手卫生,无菌操作与手卫生,置管相关血

5、流感染预防SOP 临床换药SOP 吸痰SOP 洗手是最重要的!,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 按照药敏使用抗感染药物,消毒灭菌与隔离,按照危险程度选择合理的消毒方法 环境清洁消毒十分重要 不必过多使用消毒剂 隔离:耐药菌感染患者必须真正做到!,环境清洁、消毒,空气 开窗通风,降低空气微生物密度。每日上下午开窗通风1-2次,每次20-30分钟; 宜开窗通风如室外尘埃密度较高或极度寒冷时,可使用动态空气消毒器,并正确估算仪器的数量,并必要时行效果评价; 不建议紫外线照射或消毒剂喷洒方法消毒空气。,墙面和门窗,应保持无尘和清洁。 通常使用清水擦洗即可,但有血液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使用100

6、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各室抹布应分开使用,用后清洗消毒,晾干分类放置,地 面,所有地面包括走道、污物间、洗手间,每天用清水或清洁剂湿式擦拭,每个拖布清洁面积不超过20m2。 不同区域(污染与半污染区、清洁区)使用的清洁工具,分开放置,每天5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1次,清洗后悬挂。 地面被呕吐物、分泌物或粪便污染时,应立即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医疗与生活物品,医疗器械如呼吸机、微量注射泵等每天清水擦拭1次;频繁接触的表面如仪器的按钮、操作面板,每天清水擦拭1次。 护理站桌面、患者的床、床栏、床旁桌、床头柜、治疗车、药品柜、门把手等,每天清水擦拭。且一人一巾,用后抹布可采

7、用热力消毒901分钟或5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30分钟。,因出院、转科(院)、死亡等离开后,对患者床单元应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终末消毒。 电话按键、电脑键盘、鼠标等保持清洁,必要时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物体表面没有明确污染时,只需用干净的清洁用具,清水擦拭即可;有明显污垢时,如血迹等,先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覆盖作用30分钟,然后对整个区域进行有序的擦拭消毒。 每日清洁消毒应按顺序进行:从治疗室即清洁区开始,最后是盥洗间即污染区。,多重耐药菌流行或有医院感染暴发时,地面及物品应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每天至少2次;频繁接触的表面如仪器的按钮、操作面板每天采用

8、75酒精擦拭。 请特别注意工人清洁操作程序!,物品清洁消毒,呼吸机管路 引流瓶 床单元 输液泵,呼吸机管路,清洗很重要 消毒应达高水平 含氯消毒剂、酸化水、 90度5分钟、93度3分钟 一次性的不得重复使用,引流瓶,首先是清洗 然后是消毒,床单元,床单、被套按照常规更换 棉胎、面垫等可曝晒、紫外线照射、床单位消毒器,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是指病人机械通气(不包括非创伤性) 48小时后,或解除机械通气48小时内发生 的、新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并以发病时间 在机械通气启动后少于5天为界分早发性和 晚

9、发性VIP。,一、医院内肺炎的一般预防措施,1将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安置;病房按时开窗通风;特殊呼吸道感染病人,按标准预防SOP执行。 2对于器官移植、粒细胞减少症等严重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应进行保护性隔离,条件允许可置于层流或正压病房,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须戴口罩、帽子,穿无菌隔离衣等。,3限制应用抑制意识的药物治疗(镇静药,麻醉药)。 4安置昏迷病人于避免误吸的体位,如平卧时头偏向一侧。 5绝对卧病人每2小时翻身、拍背1次。 6慎重给吞咽异常的病人经口喂食,以防误吸。,7病情许可的情况下,鼓励病人半卧位,并尽早下床活动。 8对外科胸腹部手术病人术前做好卫生宣教,训练正确的咳嗽排痰方式。鼓励手术

10、后病人(尤其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早期下床活动。 9指导病人正确咳嗽,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10对气管插管或切开病人,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必须遵循手卫生规范。 11气管内导管6-8小时消毒1次,应达到高水平消毒或灭菌。尽量采取高压蒸汽灭菌,无条件时,可用煮沸等物理消毒法。,12对存在HAP高危因素的患者,须注意口腔卫生,实施正确的口腔护理,建议洗必泰漱口或口腔冲洗,每26小时1次。 13做吸入治疗的雾化器,不同病人之间或同一病人使用超过24小时,要进行灭菌或高水平消毒处理,雾化液必须无菌。(出处:美国CDCVAP预防控制指南),二、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特殊预

11、防措施,1、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45,以减少胃液反流和误吸的发生。 2、建议使用可吸引的气管导管,定期(每小时)作声门下分泌物引流。,3、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优先考虑无创通气。 4、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1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及时更换;湿化器添加水可使用新制备的灭菌水,每天更换; 5、冷凝器应始终保持在最低位,冷凝水应作为污水及时倾倒,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6、对于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尽量减少机械通气和插管天数。 7、不宜常规采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DD)来预防HAP/VAP。 8、尽量减少使用或尽早停用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药物,包括H2

12、受体阻滞剂如西米替丁和或制酸剂。,9、鼓励早期肠内营养,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10、医院常用物品的清洗、消毒SOP正确进行呼吸机及相关配件的消毒。,三、其他预防措施,1、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2、定期公布医院内肺炎的发生率。,置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SOP,医师应做到: 具有深静脉置管适应症方置管;且每日评估,若导管不再为医疗必需,立即拔除; 满足医疗需要前提下,选择管腔最少导管; 尽量选择锁骨下路径穿刺; 洗手,穿刺前清洁局部皮肤, 0.5%聚维酮碘或洗必泰消毒2遍,作用2分钟以上; 严格无菌操作(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无菌手术衣、铺大无菌单); 穿刺部位覆盖贴膜,若有渗出覆盖无菌

13、纱布; 怀疑导管相关性感染时,行外周血培养,行导管头培养,同时拔除导管; 不要常规更换导管,不要经导丝更换导管,护士应做到,常规目视观察穿刺点局部皮肤(红、肿、热、痛); 洗手:穿刺点触诊前后,更换敷料前后,使用导管(输液、采血、监测等)前后; 更换覆料时0.5%聚维酮碘或洗必泰消毒穿刺部位,作用2分钟以上,若穿刺局部有渗出,使用无菌纱布覆盖穿刺处;,敷料若出现松动、潮湿或沾污,及时更换敷料;无菌纱布常规2天更换一次;贴膜常规7天更换一次; 输注血液、血液制品、脂肪乳时,输液管路24小时内必须更换;输注丙泊酚给药装置12小时更换一次;余给药液路无须频繁(72小时)更换; 无针给药装置尽量与输液

14、管路同时更换;,接头及肝素帽无须频繁(72小时)更换 使用导管及液路开口前后必须使用消毒剂消毒(70%乙醇或0.5%聚维酮碘或洗必泰);尽量减少开口开放次数。 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在4小时内输注完毕;含有脂肪乳的液体必须在24小时内输注完毕; 不常规使用抗感染药物封管;,留置导尿相关感染,神志不清、极度衰弱、前列腺肥大等致使排尿困难 和膀胱不完全排空是尿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插导尿管和留置尿管是最直接危险因素,置管一周以上,感染几率接近100%。,干预措施,评价留置尿管的必要性 在充分考虑不同处理方法的情况下,才考虑留置尿管。 经常考虑是否需要继续留置尿管,尽可能减少置管时间。 记录尿管的插入与

15、护理情况。,根据临床经验、患者评价与预期导尿时间选择不同导尿管。 选择允许尿液流出的最小标准导尿管。应用带10ml气囊的导尿管。 采用外表面有银合金材料的导管,或将导管制成椭圆凹槽状,以利渗出液引流。,选择导尿管,严格无菌操作、操作轻柔细致 插入导尿管前应清洁尿道口。 使用单份包装的润滑剂,减少尿道损伤与感染。,无菌操作,维护导尿管 连接留置的导尿管与无菌密闭的尿液引流系统。 在处理患者的导尿管前,先手去污,戴新的无菌手套,脱手套后要洗手去污。 应用无菌技术留取尿标本。 将尿袋置于患者膀胱水平以下。但不接触地面。不能维持引流时,应夹住引流袋;一旦能引流时应尽快去除钳夹。,及时排空引流尿袋,保证

16、引流通畅,预防反流,不同患者分开使用清洁容器,预防尿袋与容器接触。 尿袋中不需加抗菌或抗微生物溶液。 非必要时无需更换导尿管或将更换导尿管作为常规工作的一部分。 常规个人卫生是维护尿道口卫生所必须。 膀胱冲洗、灌洗不能预防导尿相关感染。,血液净化感染管理基本要求,感染控制的意识 手卫生 机器设备及物品表面的消毒 乙肝、丙肝的预防 水及透析液质量控制 其他管理及教育,基本要求,独立设置、布局合理 透析管理制度健全并落实 分别设置普通病人与隔离病人室 治疗室、水处理室、储存室、办公室、更衣室、待诊室与透析室分开 消毒隔离制度健全并落实 从事血液透析器复用人员为经过培训的专门人员 复用人员培训有记录

17、(题目、姓名、时间及考核结果 一次性耗材进货量与使用量一致 每个病人有单独的病案,进入血液净化室医务人员衣帽整洁 乙肝、艾滋病等传染性病人透析在隔离透析间,固定床位,专机专用。 急诊病人专用透析机 每次透析结束,对使用物品进行清洁消毒 透析机每班次消毒,对水处理系统定期消毒,并记录齐全 治疗室管理符合重点部门管理要求 环境卫生每日清洁消毒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符合医疗费物处理规定 工作人员定期体检,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 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 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机器维修、保养、消毒制度 透析病人交接班制度 每日数据、耗材统计制度 透析器材知情同意重复使用制度 水处理系统消毒保养制度 透析

18、病人HBV、HCV登记制度 工作人员健康登记制度,建立并执行相关制度,职工的培训教育,感染控制的培训和教育 新老职工都必须接受培训 教育和培训对IV导管的护理,关于消毒隔离,空气 保证通风!必要时,进行动态空气消毒 床单元(床单、被套、枕套) 每班更换,建议清场,关于消毒隔离,物体表面(含透析机表面): 每次透析结束可用300-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有明显血液等污染时,可先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再清水擦拭;,关于消毒隔离,地面 每班湿式清扫,有血液等污染时应先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后清水拖地; 隔离区域应用采用250-500mg/L含氯消毒剂

19、拖地; 拖把分区使用,每次用后应清洗消毒;,关于消毒隔离,透析机 每天透析结束进行消毒; 有破膜、漏血时,应立即对透析机内部进行消毒;,关于消毒隔离,水处理系统 定期进行冲洗、消毒;消毒后需测定消毒液残留量;,关于消毒隔离,透析器 应采用全自动复用机进行操作,连接透析器的乳头应每次更换并消毒,取消手工复用; 乙肝患者的透析器不得复用; 丙肝患者的透析器复用应有独立房间;,关于消毒隔离,隔离区域医疗用品专用,医护人员相对固定;,关于消毒隔离,所有使用的透析机、透析器及消毒剂必须有行政部门许可批件! 一次性使用透析器及管路严禁重复使用!,关于消毒隔离,手卫生是最重要的消毒隔离的手段! 手套应在操作

20、时戴,接触不同患者应更换手套并洗手!,透析液及透析用水质量检测,透析液及透析用水质量检测,透析用水每月一次细菌培养,在水路末端进入透析机的位置收集标本,细菌数不超过200cfu/ml; 透析液每月一次细菌培养,在透析器出口或入口的位置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细菌数不超过200cfu/ml;,透析液及透析用水质量检测,透析液每三个月进行1次内毒素检测,采样方法同细菌检测,内毒素不超过2EU/ml; 透析用水的化学污染物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软水硬度及游离氯检测每周至少一次;,医务人员每年应进行常见血源性感染病原学的检查! 医务人员应做好职业安全防护!,医疗废物管理,透析器等均为感染性废物,直接放入黄

21、色垃圾袋,按照医疗废物管理; 应有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消 毒 供 应 室,卫生行政部门的管理作用,江苏省消毒供应室建设与管理规范 江苏省消毒供应中心验收标准,消毒供应中心建设纳入医院整体建设,与医疗技术发展相适应。,建立有效的科学的管理组织,评价标准说明,一、评价标准共分三个部分:组织管理(200分);建筑布局及设施、设备耗材(300分);质量管理(500分)。 二、评价标准共1000分:850分以上为合格。“质量管理”单项得分低于350分,则为不合格。,评价标准说明,三、2010年1月1日后,新建、改(扩)建的消毒供应中心(室)如建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不予发放消毒供应中心(室)合格证。 四、消

22、毒供应中心(室)工作区域划分出现明显交叉、逆流,予以一票否决。 五、本标准考评方法中的“查阅资料”以查核相关原始文件、记录、登记、统计等,一般不以复印件为据。 六、每项分值均以扣完本项基本要求标准分为止,不倒扣分。,消毒供应中心建设质量管理前移,消毒供应中心(室)实行护士长负责制,在院长或护理部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 装修、改建及新建供应室专家论证 不宜建在地下室 备置大型设备论证,管理模式改变,全院集中清洗消毒(手术室器械包、科室自备包、租借或植入器械、内镜、口腔诊疗器械) 集中管理/手供一体 密闭运送不在诊疗场所清点物品 改变工作模式满足临床需求 持续质量改进 有条件的医院提供对外服务,建立

23、良好的层级管理组织,系统的工作制度类别,管理工作规章制度 工作管理制度 各级人员职责 突发事件处理指引 技术工作流程标准化 各岗位技术的工作流程 设备操作工作手册,管理工作制度、人员培训制度,工作区域工作流程标准化建设,确认 无菌,质量 监测,灭菌 技术,包装 技术,清洗 消毒,操作技术实施细则,工作流程与分区,去污区 物品分类、浸泡、去热源、清洗、回收车冲洗等 检查包装灭菌区 检查、打包、敷料制作、灭菌、物资库房、接受清洁自备包;办公生活区等 无菌物品存放区 灭菌物品储存、解除外包装后的一次性物品储存,建立各工作区间工作流程标准,科室 回收清洗组 包装组 发放组 科室,确认灭菌监测指标均达到

24、质量标准放行。,执行包装区标准流程,确认合格后包装,进入灭菌程序,执行去污区标准流程,确认质量合格,器械进入包装区,使用者对包内指示卡灭菌效果确认后使用,污染器械初步处理及放置要求,污染区工作要求,自身防护 去污六步骤 分类、浸泡、酶洗、自来水漂洗、去离子水漂洗、干燥 下收车辆清洗,检查包装灭菌区工作要求,清洗后物品方能进入清洁区 检查 包装 灭菌 B-D试验、物品摆放、灭菌过程观察、灭菌后处理,无菌区要求,着装和行走 无菌物品摆放,医院感染管理监测,灭菌效果监测 工艺监测 化学监测 生物监测 B-D试验 无菌物品监测 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监测,逐步实现全程质量追溯制度,1、灭菌失败事件追溯

25、 2、关键环节质量控制,建立可追溯系统,正确的灭菌物品标识 灭菌过程记录 手工记录 信息化记录 灭菌失败处理流程 未发出的物品 发出物品但未使用 已经使用后的紧急处理,质量保证涉及每个工作环节,回收技术 清洗技术 包装技术 装载技术,灭菌技术 卸载技术 发放技术 监测技术,消毒包的质量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内 镜 室,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落实; 接受相关知识培训; 清洗消毒应当与诊疗分开进行(内镜、空间、清洗消毒设施); 灭菌内镜应达手术室标准空间;,基本设备,内镜及附件的数量 基本消毒设备(清洗槽、超声清洗器、高压水枪、干燥设备、计时器、通风设施、灭菌器等,50 毫升注射器、各种刷子、纱布、棉

26、棒等消耗品) 清洗消毒剂:多酶洗液、适用于内镜的消毒剂、75%乙醇。,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必须遵照以下原则:,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件, 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须灭菌。,凡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必须灭菌。 凡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内镜,如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 、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等,应当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高水平消毒。,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剂、消毒器械或者其它消毒设备,必须符合消毒管理办法的规定。 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时间应当使用计时器控制。 禁止使用非流动

27、水对内镜进行清洗。,内镜室应当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就诊病人姓名、使用内镜的编号、清洗时间、消毒时间以及操作人员姓名等事项。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监督管理。,清洗消毒程序,水洗 酶洗 清洗 消毒或灭菌,需要消毒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消毒,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浸泡不少于10分钟; 支气管镜浸泡不少于20分钟; 结核患者、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镜浸泡不少于45分钟。,需要灭菌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灭菌时,必须浸泡10小时。,当日不再继续使用的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支气管镜等需要消毒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消毒时,应当延长消毒时间至30分钟。,内镜消毒灭菌

28、效果的监测,消毒剂浓度必须每日定时监测并做好记录,保证消毒效果。 消毒剂使用的时间不得超过产品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期限。,消毒后的内镜应当每季度进行生物学 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灭菌后的内镜应当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 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 灭菌后内镜合格标准为:无菌检测合格。,产房、母婴同室、新生儿病房,重点强调: 人员管理-工作人员 产妇 新生儿 家属 消毒隔离-物品(一用一消毒) 感染者隔离 胎盘作为医疗废物,常见的新生儿感染类型,宫内感染:病原体从母体经过胎盘而来,出生后数小时发病,不属于医院感染。 产程感染: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吸入污染的

29、羊水或产道分泌物而致病。发病较早,属于医院感染。 产后感染:病原体来自母体、新生儿环境、工作人员等。属于医院感染。,感染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直接、间接) 飞沫传播 空气传播 媒介传播,外源性危险因素,各项无菌操作(超低体重儿、导管接口病原体移生、导管接口消毒、通过导管采集血样、导管更换频率) 人工喂养 药物治疗(抗生素应用) 住院时间 人员不足和过度拥挤,预防感染的策略,婴儿室的布局与设计 足够的空间及合理的分区(每床以2.5m2为度,床间距大于1m;按照功能分区) 足够的洗涤池(洗手池、洗澡池、物品清洗池等) 有效的隔离(低体重儿的保护性隔离、感染的隔离),预防中应关注的问题,工作人员相关

30、问题 健康状况、手部卫生、 无菌操作 服装 抗生素应用管理 环境与设备的清洁 空气、物体表面、用品 新生儿生活护理,健康状况,工作强度必须适当 带菌状况必须清除(鼻咽部带菌) 预防接种(水痘、流感、乙肝、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手部卫生-这是最重要的!,在接触患儿之前、接触患儿及其护理仪器之后,接触不同患儿之间必须充分地手部卫生。 正确的洗手方法 不必外科刷洗 禁戴假指甲 手消毒剂的应用,无菌操作,中心静脉导管 插入(熟练程度、插入点的皮肤准备) 换药(在可见污物或潮湿时更换、清洁出口点) 导管接口(限制导管回路的开放,酒精消毒导管接口) 必须做到有人无人一个样,静脉输液 在准备和给药过程

31、中注意无菌操作 现用现配 在无菌层流条件下准备血制品、使用血液滤器 输血制品或乳剂,24小时内更换给药装置。 单剂量瓶,避免多剂量瓶的污染,服 装,常规更衣不是减少新生儿感染的有效措施。 一项单中心研究表明,着非常规服装与常规服装两个月,感染率、移生率、死亡率无变化。,抗生素管理,在加强员工教育和限制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后,耐MRSA的感染持续性下降。 抗生素的经验性使用改变了病房中潜在病原体的生态学。 监测病原体的抗药性。,环境与设备的清洁,一切相关物体表面的清洁是十分重要的 室内空气洁净要求 温度湿度要求 只放置与诊疗活动密切相关的物品 工作人员非诊疗操作应在办公区域完成,每日清洁工作台、

32、护理车、淋浴台、地面、喂奶用小毛巾、保存牛奶的冰箱、门把手、洗手池、婴儿床、暖箱 每周清洁门窗、墙壁、物品柜等 布类应经过压力灭菌 暖箱必要时消毒,应注意消毒后间隔一定时间再将新生儿放置,新生儿沐浴,洗前准备室温、水温、沐浴台与池、手; 洗中口眼耳的保护、毛巾; 洗后毛巾、灭菌后的爽身粉,人工喂养用品应清洁消毒 奶瓶一用一消毒(煮沸、压力灭菌) 奶嘴一用一消毒(煮沸) 配奶容器一用一消毒(煮沸、压力灭菌) 奶粉(密闭、注明开启时间、严禁反复倾倒) 配好的奶尽可能在4小时内用完,新生儿护理,脐带护理 保持干燥,每日对其常规处理 物品专用,关于探视,探视制度必须制定,重点是手卫生。 在有大的社区流

33、行时应限制探视。,母婴同室应关注问题,手卫生 通风 母亲身体状况,口 腔 科,基本要求,建立规章制度,特别是消毒管理制度 从业人员掌握相关知识(消毒、防护等) 诊疗区域、清洗消毒区域应分开,诊疗器械消毒原则:,进入口腔的所有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凡接触伤口、血液破损皮肤黏膜及无菌组织,必须灭菌(车针、手机) 接触完整皮肤黏膜必须消毒(口镜、探针) 修复正畸模具送技工室前消毒 治疗台等每日清洁消毒,清洗消毒程序,清洗(流动水、酶洗、机洗) 干燥 维护 灭菌或消毒 治疗始末冲洗管腔不少于30秒,灭 菌,压力蒸汽灭菌 封装 不封装 化学浸泡,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工艺监测 化学监测 生物监测 消毒剂浓度监测 消毒剂灭菌剂生物监测,检 验 科,静脉采血“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 化验报告单消毒后发放 标本处理应符合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消毒剂使用应符合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