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八明治维新一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学案1人民版选修1201706280328.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875820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专题八明治维新一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学案1人民版选修120170628032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专题八明治维新一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学案1人民版选修120170628032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专题八明治维新一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学案1人民版选修120170628032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八明治维新一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学案1人民版选修120170628032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八明治维新一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学案1人民版选修1201706280328.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1853年7月,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将军率领四艘军舰开到江户湾口,以武力威胁幕府开国。舰队中的黑色近代铁甲军舰,为日本人生平第一次见到。这一事件被称为“黑船来航”。你知道该事件对日本产生的影响吗?黑船来航提示:日本的国门被打开,闭关锁国的状态结束,日益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课标要求: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一、幕府统治的危机1内部危机(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引起日本阶级关系的变化:日本的自然经济在幕府末期开始瓦解,逐渐形成以大阪、_、京都为中心的全国商品流通网络。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业高利贷者成为新兴的社会阶层。由农民分化出来的农村商人组织起_性质的家庭手工业,同时

2、不断投资于土地,变成了新兴地主。(2)下层人民的斗争动摇了幕府的封建统治: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由于受到将军、_和地主的残酷剥削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生活极端贫困,他们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城市中经常发生“_”事件。大盐平八郎起义,表明日本封建社会统治基础已开始动摇。(3)幕府政权面临严重的内部危机:长期受幕府排挤的_、萨摩等西南诸藩的大名顺应商品经济发展趋势进行改革,实力迅速增长,企图挑战幕府政权的权威。天皇不甘大权旁落,企图利用反幕府的力量来恢复自己的统治地位。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是一个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国家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地方豪族和下层武士被排挤在

3、权力系统的边缘。幕府对内推行等级制度,对外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和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2民族危机(1)产生:1853年7月,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_率领一支舰队来到日本,用武力胁迫日本接受美国的要求。1854年3月,佩里再次率军舰来到日本,同幕府签订了_。这是日本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日本的国门被打开。(2)欧洲列强紧随美国其后而来,日本彻底结束了_的状态。3影响(1)政治上,日本的国家主权不断受到损害,内政不断受到干涉。(2)经济上,日本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引起社会变革的根源,其中对日本封建制

4、度造成最大威胁的是资本主义萌芽,即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它瓦解着封建制度,与其他相关因素一起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统治的根基。二、倒幕运动1背景(1)“攘夷论”兴起:开国后的日本,濒临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日本国内出现“开国”与“攘夷”的争论,_论成为民族革命的旗帜。(2)幕府实行反动统治:对内,幕府政权极力镇压国内人民的起义,打击改革力量。以井伊直弼为代表的幕府统治者采取抑内媚外的高压恐怖政策,兴起“安政大狱”,杀害著名的爱国志士_等人。对外,屈从于侵略者的淫威,不断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借以维护腐朽的统治。(3)倒幕派形成:“安政大狱”打破了改革派大名“雄藩合议、改革幕政”的幻想,形成以_、商人

5、、资本家和新兴地主等改革力量为主体的倒幕派,准备以武力夺取政权。(4)长州藩和萨摩藩的大名结成军事同盟,初步改变了倒幕派与幕府的力量对比,奠定了_顺利发展的基础。2过程(1)1867年,倒幕派在京都召开武力推翻幕府计划的秘密会议,并获得_的讨幕密旨。(2)幕府将军德川庆喜为消除倒幕派讨伐的借口,提出“_”和辞去“征夷大将军”职位的请求;同时加紧准备武装力量以进行反扑。(3)倒幕派发动“_”政变,宣布废除幕府体制,新成立的天皇政府成为唯一合法政府,倒幕运动取得初步胜利。(4)1868年,幕府军队兵分两路进攻京都,在_、_战役中倒幕军大获全胜,随后乘胜追击,一举摧毁了幕府政权。明治政府迁都江户,并

6、将其改名为_。 武装倒幕之所以能迅速取胜,一是由于倒幕派进行了联合,组成自己独立的武装力量;二是倒幕派取得了富商的积极支持,包括经济和政治支持;三是巧妙利用了天皇的名义,使舆论倾向倒幕派一方。答案:一、1.(1)江户 资本主义 (2)大名 米骚动 (3)长州2(1)佩里 日美亲善条约 (2)闭关锁国二、1.(1)攘夷 (2)吉田松阴 (3)中下级武士 (4)倒幕运动2(1)明治天皇 (2)奉还大政 (3)王政复古 (4)鸟羽 伏见 京都【问题1】 19世纪中期,正当西方国家在工业文明道路上快速前进之时,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因素也有所成长,对日本社会产生了重大冲击。试分析说明日本明治维新前的社会状

7、况。提示:19世纪中期,日本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资本主义的影响下,日本社会各种矛盾逐渐尖锐,内忧外患使幕府统治面临危机。把握这一问题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明治维新的必要性。探究要点:(1)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江户时代获得显著发展的商品经济已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形成了以大阪、江户、京都为中心的全国商品流通网络。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发达起来。九州、四国、本州南部等地出现了走私贸易,大阪、江户、京都等大城市出现了不少高利贷者。商品经济也渗透到农村,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在经济较发达地区,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普遍发展起来。随着商品货币关系深入农村,出现了由农民分化出

8、来的农村商人。农村商人逐渐组织起资本主义性质的家庭手工业。在棉织业中,商人以“出机”“换棉”等形式给生产者提供棉花和织机,让劳动者在自己家中织布,按成品多少付给工资,控制了农村家庭手工业者。有些商人还直接投资开办手工工场,招募农家子弟,集中在一起进行生产,并进行了一定的分工。丝织业中也出现了类似的商人。一小部分兼营手工业的农民,依靠经营手工业、副业积累起来的财富,开始使用雇佣工人,扩大自己的作坊。这些人在经营商业、高利贷或资本主义家庭劳动的同时,还不断投资于土地,变成了新兴地主。他们将自己手中的土地出租给无地的农民,征收地租,过着寄生的生活。(2)阶级关系的变化:原因:商品经济高速发展对自然经

9、济产生的冲击,加速了日本社会的分化。表现:少数聚集了土地和货币的经营地主、富商以及大名,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自己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在风起云涌的农民战争中,各藩一方面积极镇压农民起义,维护自己在领地的统治,一方面展开激烈的权力角逐,争取在幕府政权中更多的话语权。被称为“京都囚徒”的天皇不甘大权旁落,也利用反幕府的力量来恢复自己的统治地位。幕府政权面临着内部的危机。【问题2】 武士是日本传统社会中的统治阶级,是日本幕府政权中的重要支持力量,但中下级武士在倒幕运动中却成为领导力量。试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提示:本问题结合日本特殊的条件,从武士阶层在日本的社会地位

10、入手,分析了中下级武士成为倒幕运动领导者的原因。把握本问题,能够加深对倒幕运动的认识和理解。探究要点:(1)由日本特殊的历史条件所决定。日本资产阶级力量薄弱,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导致日本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这就使得中下级武士仓促之间担任了革命领导者的角色,先领导倒幕力量推翻了幕府的统治,然后又推动了明治政府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中下级武士大多数资产阶级化,他们最关心日本的资本主义前途和国家命运。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武士的贫困和衰落,封建的等级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大批中下级武士的实际阶级地位发生了变化,部分中下级武士的经济地位和世界观逐渐向资产阶级方面转化,成为

11、尚未成熟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代言人。他们关心国家的命运,更关心日本的资本主义前途。(3)日本武士中的大多数人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腐朽的幕府统治者和迫在眉睫的民族危机,使他们认识到:为了挽救日本的民族危机,必须推翻腐朽的幕府统治,必须仿效西方国家,实行开国进取政策,以实现富国强兵。(4)中下级武士大多富有丰富的斗争经验和政治才干。【例题1】 19世纪上半期,日本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最有力的依据是( )。A农民反抗斗争不断发生B工商业者对幕府的限制和掠夺日益不满C日本成为西方列强侵略的目标D大盐平八郎在大阪领导武装起义解析:幕府统治时期,武士是其统治的基础。大盐平八郎属于下级武士,他所

12、领导的起义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说明统治阶级内部也开始发生分化,动摇了整个日本封建统治的基础。答案:D【例题2】 下列关于日本武装倒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倒幕运动缺乏群众基础 B倒幕的形式是武装夺取C倒幕派以中下级武士为主 D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的统治解析:幕府的腐朽统治引起日本社会各阶层的不满。早在1837年就爆发了大盐平八郎领导的农民和城市贫民参加的推翻幕府统治的起义。以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为主体的倒幕派打出武装推翻幕府统治的旗帜后,立刻得到人民的响应。或者说倒幕运动是在人民斗争的推动下发生的。答案: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倒幕运动这一历史概念,认识到幕府的腐朽统治引起日本社会

13、各阶层的不满,推翻幕府的统治是顺应民心和历史发展潮流的事件。1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经济领域就出现了新的因素。“新的因素”是指( )。A农业耕地增加 B手工业得到发展C商业城市日益繁荣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2 19世纪中期,日本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势力不断发展,表明了( )。日本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日本幕府封建势力壮大 日本封建统治逐步加强 商品经济发展引起日本社会深刻变化A B C D3日本明治维新前,对幕府统治不满且属于剥削阶级,但不属于统治阶级的是( )。A西南大名 B新兴地主 C中下级武士 D天皇4明治维新前,日本倒幕派的主力是( )。A新兴地主 B中下级武士C高利贷商人 D西南各藩藩主5阅

14、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佩里(率美国军舰)在1853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美帕尔默科尔顿近代世界史材料二 商品经济的发展强烈地冲击着幕藩统治者。将军和大名的生活日益奢侈腐化,购买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商品,需要大量的货币。将军和大名因财政问题,减少或发不出武士的禄米,使武士的生活陷入困境。因此,中下级武士对社会现实相当不满。材料三 在德川幕府统治的两个半世纪内总共发生农民起义2 600余次,而18541867年间就占319次。有些起义提出了“改革世道”的口号。请回答:(1)概括指出三则材料反映了19世纪中期日本怎样的社会状况。(2)针对19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状

15、况,日本先后出现了哪些运动或改革?答案:1D解析:注意“新”这个限定语,新即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形态。2D解析:商品经济高速发展对自然经济产生的冲击,加速了日本社会的分化。3B解析:明治维新前日本德川幕府实行封建等级制度。其中,“士”是统治阶级,包括天皇、将军、大名和武士。新兴地主是随着封建地主经济瓦解出现的新兴阶级,有经济实力,但不属于统治阶级。可用排除法,A、C、D三项都是统治阶级。4B解析:幕府的镇压使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觉醒,从统治阶层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改革派,公开反对幕府。5参考答案:(1)美国打开日本国门,西方列强纷纷侵入,日本民族危机加剧;中下级武士因生活状况恶化,出现反抗思想;下层人民反抗斗争加剧,幕府统治危机严重。(2)尊王攘夷运动、武装倒幕运动、明治维新改革。解析:材料一体现了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外来侵略的民族危机。材料二反映了中下级武士生活状况恶化。材料三反映了下层人民群众反抗幕府的斗争加强。关键是读懂材料,然后归纳历史信息,并注意和教材内容相结合。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