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中间站布置图型.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84455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1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4中间站布置图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34中间站布置图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34中间站布置图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34中间站布置图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34中间站布置图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4中间站布置图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4中间站布置图型.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3.4中间站布置图型,主要办理的作业:列车接发、越行、会让及少量的客货运业务,3.4.1无摘挂作业的中间站布置图型,这类中间站一般只担任列车的通过、会让、越行 以及少量的客货运业务,不办理整车的摘挂作业,1、单线中间站,(1)设1条到发线 一般设在对侧(一般平行运行图不超过 12 对,远期也无发展),便于利用正线接发通过列车,车站值班员不跨越线路 旅客列车经由正线接发运行平稳 上第二线到发线工程量大,优点,缺点,对侧,铺设第二到发线工程量小 不利接车(通过列车),要跨越线路,优点,缺点,同侧,设1条到发线的中间站,连续这样布置的中间站不能超过两个(为了保证一定的通过能力),(2)设2条到发线

2、一般设在正线两侧,区间列车对数较多,正线做到发线用,两侧式 优点 站坪短,占地少 上二线时拆迁工程量小 缺点 旅客列车通过两副道岔,(2)设2条到发线,一侧式 优点 通过列车通过一副道岔,运行较平稳 旅客列车经由正线接发运行平稳 缺点 站坪长,占地多 上二线时拆迁工程量大,特点:两到发线纵向排列,并向逆运行方向错移一个货物列车到发线的有效长度。,缺点: 站坪长,工程费用大; 列车在站会车不灵活; 人工扳道非集中联锁情况下,运营管理不便。 优点:在山区地形陡峻狭窄的情况下,可减少工程量 适应重载列车会车的需要。,结论: 路网功能薄弱,一般不用; 采用:站评地势狭长,需重载过渡,很快过渡为复线。,

3、纵列式,2、双线中间站 (1)设1条到发线 设在两条正线中间,优点 不和正线交叉,进路灵活,使用效率高,通过能力大,可推迟第二到发线建设 缺点 正线不顺直 对称道岔施工与养护不便,设在两条正线同侧,优点 运行条件好 缺点 某一方向接发列车与另一方向正线发接列车产生交叉,影响行车安全,降低通过能力 近期可将到发线设于上下行列车数量较多的一侧,2、双线中间站 (2)设2条到发线 一般采用两侧式,优点 上下行方向接发列车,不干扰,能力大,2、双线中间站 一侧式,缺点 某一方向接发列车与另一方向正线发接列车产生交叉,影响行车安全,降低通过能力,3.4.2有摘挂作业的中间站布置图型,这类中间站除了办理列

4、车的通过、会让、越行外,还办理整车货物的装卸作业,需要进行整车的摘挂作业,装卸作业一般在货场进行,1、单线中间站,货场位于同侧 本站作业车的作业流程 A方向开来,一般放在头部,本务机车担任调车作业 B方向开来,(挂在尾部)增设一条到发线,货场位于站房对侧 不跨越正线,节省城市用地,但增加搬运距离,为不影响横向发展,应考虑货场与到发线间保持一定距离,预留空地。,2、双线中间站 (基本同单线中间站),正线间应设置渡线 渡线:列车转线设备, 双线铁路中间站两端咽喉的两正线间宜各设2条渡线,其中每端除应各设1条渡线外,其余2条渡线可根据调车作业等需要设置或预留。改建车站在特别困难下,路段设计行车速度小于140km/小时,可采用交叉渡线。,开通方向 无货场,朝向站房,可以停靠基本站台 有货场,朝向双进路到发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